對幼兒園課程實施的建議
⑴ 幼兒園課程實施情況,存在哪些問題和建議
課程評價是課程建構、生成與發展的重要環節。隨著我國幼兒園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日益認識到課程評價在整個課程系統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既是課程運作的『終點』,又是它繼續發展的起點,
⑵ 對幼兒園教育教學的意見和建議怎麼寫
對幼兒園教育教學建議
我覺得,最主要的有三個方面:
1、幼兒園要有足夠完善的硬體設施,例如小孩子容易受傷,不比大孩子,許多東西要考慮全面些;
2、安排科學合理的教育程序,什麼科目是必需的,什麼是可有可無的,那些課程對於促進孩子的智力發育幫助最大,這是相當重要的一點,非專業的幼教會耽誤孩子最重要的智力發育期;
3、小孩子不好帶,所以幼兒園老師一定要有愛心、耐心、細心,這樣家長才放心把孩子交託給你們。
對幼兒園教學建議
1、 關於課堂教學,堅持「以生為本,以學為主」的教學理念,在每節課之前做好准備工作。根據學校語文教學內容制定好每節課的教學內容,做到提前一周上好學校作文的內容。
2、 關於備課,堅持在備課之前備學生,接下來被學校作文教學內容,再結合小桔燈教材內容,備好每一節課,因為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並且做到提前一周備好課,同時寫好下水文,以便了解學生寫作時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做到在上課之前解決可能遇到的困難。
3、 關於作文批改,本學期要做到作文批改及時。做到批改每篇作文必須有總評語,盡力做到要有眉批和旁批,且評語要深入孩子心靈,評語要講究藝術性。各種評語需要有針對性,要能夠激起孩子的寫作熱情。
4、 關於溝通,因培訓班的特殊性,對學生和家長的溝通要及時、有效。每星期做到溝通5到10名家長,將孩子的學習情況及時反饋於家長,同時起到與家長聯合教學的目的,也能夠督促和幫助孩子學好作文,完成作文方面相關的作業。
⑶ 幼兒園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精字的音節是[jīng]
精的解釋
[jīng]
1.
上好的白米:「食不厭~」。
2.
細密的,與「粗」相對:~密。~細。~確。~制。~讀。~選。~心。~研。~雕細鏤。
⑷ 幼兒園課程的實施應考慮哪些方面
幼兒園課程的實施應考慮方面 課程結構與設置。課程結構清晰、課程理念和辦園特色,體現發展需求一份完整的課程方案應該包含幼兒園發展現狀,課程方案的實施與發展也需要教師全力以赴,提升課程品質課程實施方案的研發與制定需要教師共同傾注熱情。理想的課程實施方案既應契合課程改革的主流價值觀 既...要契合主流,又應充分展現幼兒園自身的特點;同樣、課程目標,奉獻智慧、課程內容。研發與實踐互動、課程實施建議以及課程評價建議等內容,又要富於個性幼兒園課程方案是對幼兒園課程的預設性規劃、同舟共濟。
⑸ 幼兒園園本課程實施徵求教師意見表
對幼兒園管理的建議目前,在我國幼兒教育改革中,幼兒園內部的管理受到空前的重視:「園本課程」的開發,幼兒教師專業化,孩子在園中的生活、學習狀況的改善等等。而家長作為幼兒教師的最好合作者之一,有效地參與到幼兒園管理中卻似乎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家長的合作成為目前幼兒園管理中的一項「未充分利用資源」。一、家長與教師在幼兒教育中存在的矛盾經常會聽到家長對幼兒園管理和教學的各種不滿,幼兒教師對比常常感到頭痛。請聽下面兩位幼兒教師的「傾訴」:有時候,面對家長提出的尖銳批評,我只能不停地為自己辯護。我總是感覺到有人在對我的工作指手畫腳,告訴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於是,我感到很沮喪,甚至惱怒。(一位中班幼兒教師)對於家長的不滿,我會忍不住生氣和心煩。但我只能保持鎮靜,盡力給家長解釋,來緩和氣氛。(一位大班幼兒教師)眾所周知,良好的幼兒教師和家長的關系有助於孩子在家裡和幼兒園中更好地生活、學習,能使幼兒教師在實踐中得到情感上的支持。然而很多現實情況卻並非如此。正如美國教育社會學家威拉德?沃納所指出的「從理想的觀點出發,家長和幼兒教師在以下兩方面享有共同點:都希望事情朝著最有利於孩子的方向發展;但事實上,他們卻生活在不信任和敵意的環境中。都希望孩子好,但卻是不同的『好』,所以由此引發的沖突不可避免。」二、家長與教師矛盾的症結所在問題的關鍵在於:家長關心他們自己的孩子,而教師必須考慮班裡所有的孩子。家長出於對自己孩子的過分關心,常常會對幼兒教師提出一些過分的要求,而且總是堅持認為自己的要求是合理的。因為,他們覺得自己與孩子朝夕相處,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在自己孩子的問題上,他們最有發言權。●一位家長堅持認為自己的孩子有藝術潛力,要求教師應「因勢」多加「利導」,多給予孩子課堂表現的機會。而教師卻認為,所有的孩子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藝術潛力,應該盡量公平地給予每一個孩子機會。●一位家長抱怨,在自己孩子與別的孩子發生沖突時,教師偏袒另一個孩子。●一位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由於與同班的孩子在游戲中不能很好合作,而遭到教師的批評,是壓抑了自己孩子的個性。●一位不懂現代教育方法的家長要求,教師應採用他建議的教育方法,原因是,他覺得他的孩子在家表現很好,在幼兒園里卻相對較差,他認為是教師的教育方法「有問題」。●一位對孩子抱有很高期望的家長背著孩子所在班級的教師,向園里另外的教師尋求育兒指導。教師對上述家長的做法感到十分反感和心煩。教師認為自己在幼兒教育方面受過專門訓練,取得幼教專業學位,並具有專業知識的教育工作者,更懂得兒童的心理,採取的教育方法更為有效。而且有一些教師從事幼教工作已多年,在工作中積累了相當的經驗,他們覺得在幼兒園兒童的教育中,家長應該給予他們尊重與支持。一位幼兒教師說:「你想想:如果是你,干一件工作已經很久了,卻有一個不從事這個工作的人來告訴你,你應該怎麼做,你會怎麼想?他有什麼資格來指導你,你能聽他的嗎?」教師會認為:●在孩子間發生沖突時,家長常常會出於感情的原因,傾向於為自己的孩子找理由。●幼兒園里,兒童在集體中應該學會更好地與其他小朋友友好合作,而不是一味地任性。●幼兒園教師對兒童的教育應考慮到所有孩子的進步,而不是偏向某一個。●對於自己班上的孩子的問題,家長應該和自己協商,而不該越過自己去請教別的其他的教師。三、家長與教師矛盾的解決途徑——讓家長有效地參與幼兒園管理(一)幼兒園管理對家長開放家長對於幼兒園管理的誤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他們對幼兒園整體規劃的不了解。由於缺乏對幼兒園管理的整體性眼光,他們總是從自己孩子的角度出發來看問題,只注重自己孩子的感受。對此,幼兒園應實行各級管理體制公開化、透明化,讓所有的家長了解從幼兒園全體孩子的角度出發所制定的各項管理措施及具體規劃。並請家長對於幼兒園的整體規劃提出建議,而不是僅僅建議教師如何對待他自己的孩子。讓家長站在幼兒園管理者的角度考慮每一個孩子的利益,而不僅僅是他自己孩子的利益。(二)加強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加強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是促進幼兒園現代化管理的一個有效途徑。教師應利用兒童入園家長會,向家長宣傳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利用家長接送孩子的機會主動出示孩子每天的活動記錄,有哪些突出表現;與家長一起為兒童制定共同的學習任務;向家長了解孩子的在家表現,個性傾向等等。任何一種方式都有不可能是萬能的,而當採取多種多樣方式進行溝通,往往在不知不覺中會見效。重要的是要讓家長產生信任和理解,家長和教師彼此都能從對方那裡學習有關兒童教育的經驗和知識。(三)大眾傳媒的宣傳家長常常基於他自己孩提時代的經歷來批評今天的幼兒園管理。他們不了解最新幼兒教育管理趨勢、先進的管理方法。大眾傳媒在這一方面應發揮更大的作用。電視里的少兒節目多以兒童娛樂為主,對於普及幼兒教育的新方法宣傳不夠,應通過介紹國內外一些先進幼兒園管理的實際事例來做一些普及宣傳,讓家長了解當今幼兒管理的最新趨勢,以使家長對幼兒園管理提出有價值的改進建議。幼兒園的現代化管理離不開家長的有效參與。為了讓家長理解和支持幼兒教師的工作,為了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幼兒園應對家長敞開大門:讓每一位家長有效參與幼兒園的管理!(四)抓家園合作,促幼兒和-諧發展當前,幼兒園與家庭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正逐漸被人們所認可,幼兒園也正在實踐著家長工作。在工作中,我們認識到家園合作是一種雙向互動,使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相互配合。因此,我們積極開展了家園合作教育活動。1、幼兒學習成果展覽。家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兒園接受教育,最大的願望莫過於孩子的進步。舉幼兒學習成果展覽的目的就在於向家長匯報幼兒在幼兒園的學習情況,讓家長對幼兒園放心,並給他們以教育的信心和方法。進行幼兒成果展覽時,我們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進步,既有音樂、舞蹈、繪畫,也有識字、計算、英語,還有良好品德的展現。我們要讓家長從孩子的表現中,不僅看到孩子的進步,更從中學習到一種新的教育理念,並將它運用到自己的家庭教育中。2、接送交談。在日常接送孩子過程中,教師與家長主要交談一些孩子的日常行為表現以及家長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問題、困難,還有成功的經驗。3、家園聯系冊。每月一次的家園聯系冊,成為家園固定的一種聯系方式。它能較全面地記錄孩子在園在家的生活衛生習慣、動作發展情況、學習能力、語言發展、行為習慣等。4、參與管理活動。我園成立了家長委員會,請家長委員會的同志們向幼兒園反饋家長的意見,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決策和監督。撰寫家庭教育經驗文章,有力地促進了家園合作。5、開展親職教育活動。通過開展以家長會和家長園地為主要形式,以宣傳幼兒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長的教育責任感;宣傳正確的教育觀念,如兒童觀、教育觀、人才觀與愛子觀;宣傳科學的育兒方法和原則;幫助家長學習如何創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為主要內容的親職教育活動,對家長的家庭教育提供幫助和進行指導,有效地提高了家長素質和家教質量關於幼兒園園本課程開發與管理工作的意見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認真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要求,進一步調動幼兒園自主開發課程和管理課程的積極性;充分利用幼兒園、家庭和社區的教育教學資源,不斷豐富和優化課程體系;逐步提高我區幼兒園的課程研究、開發和管理能力,使我區幼兒園課程建設走向規范化、科學化和特色化。二、課程開發的目標和原則(一)課程開發的目標1.促進幼兒全面發展。通過園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充分利用幼
⑹ 在幼兒園課程實施過程中 教師應注意哪些問題
幼兒園整合課程實施中必須注意的七個問題 什麼是整合?整合是把各個部分、各個要素有機的組織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幼兒教育界逐步認識到了「整合」對兒童學習的重要意義,幼兒教育課程的研究者們在有關幼兒園課程發展的認識上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趨同傾向,給兒童提供「整合」的課程成為了國際國內...幼兒教育工作者的共識。迄今為止,國內已有幾種引人注目的整合取向的課程模式,主要是在學科範圍內進行整合的「經驗模式」,以主題方式進行整合的「主題模式」,以及以項目為方式進行整合的「項目活動模式」。結合自身教改實踐,我認為不管是何種模式,都必須要做到七個「堅持」。 一、整合課程觀念要堅持辯證性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教育內容「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等五個領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劃分。各個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去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就課程與教學而言,分科和整合是認識世界的兩種不同的方式,沒有孰優孰劣之分。與此相對應,學校課程中的分科和整合都有各自存在的理由,整合和分科各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分科課程和綜合課程的劃分也是相對的。根據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狀況,不同階段的課程整合具有不同的意義。一般來說,年級越低,整合的程度可以越高一些。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綜合化的程度應該高些,尤其是我們的幼兒園課程。 我們必須注意克服教育中常常出現的那種以偏糾偏的思維定式,要麼片面強調整合或分科的優點,要麼試圖取代對方,這些都是不足取的。解決問題的關鍵立足於人是整體、教育是整體、生活是整體的觀點,在課程開發和教學中採取實事求是的態度,該整合的堅決綜合,該分科的堅持分科,整合中有分化,分科中有整合,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二、整合課程目標要堅持發展性 請看一例:在繪畫活動「小鴨」教學過程中,某教師一改以往先講解示範繪畫步驟、後讓幼兒模仿的枯燥教學方法,而是為每個孩子提供了一個可以活動的小鴨紙板玩具。結果,孩子們一接過就很有興趣的和它玩了起來,轉轉「小鴨」的頭,動動「小鴨」的翅膀,擺擺「小鴨」的腿,每個孩子都玩得非常帶勁,有時還發出歡快的笑聲。孩子們一邊玩,一邊用桌上的各種圓片粘貼小鴨,這位老師看了情不自禁地問:「你的小鴨在干什麼」?孩子們爭著回答:「我的小鴨在看天上的雲」; 「我的小鴨在低著頭找小魚吃」;「鴨媽媽不見了,小鴨回頭找媽媽喲」;「我的小鴨和你們都不一樣,他和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向前走」……這位教師趁熱打鐵: 「小鴨怎麼會做各種動作」?「轉小鴨的頭,嘴巴朝哪兒,小鴨就能看到哪兒了」。孩子們通過擺弄探索,經過了一個試驗過程後,輕松地在紙上畫出各種動態的小鴨了。這個活動中,孩子自始至終在玩的過程中學習,學得輕松又自然,他們的作品充分表現了各自的創造和想像,是孩子們自己的畫。 的確,幼兒園課程是為幼兒的發展而存在的,而不是為系統知識的傳授而存在。幼兒園的課程關注的不是應教給幼兒哪些知識,而是幼兒發展的任務是什麼,或者說幼兒應在哪些方面得到發展。過去我們過分強調分科或分領域的教育,往往導致教師只注意某一學科或領域的教育價值。如:在數學課或語言課的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只注重幼兒的知識技能的掌握,而對活動中出現的人際交往問題或幼兒感興趣的自然現象或社會性的問題卻往往會被忽視,這對幼兒的全面發展是不利的。幼兒發展的整合是幼兒教育整合中核心的整合,是其他各項整合的出發點和歸宿。幼兒教育整合中的工具性目標、認知性目標與情意性目標的制定都應該關注幼兒的發展。 三、整合課程內容要堅持系列性 教育內容的整合不僅表現在不同領域、不同內容之間產生的有機聯系,而且需要構成系列。比如,教學《小兔乖乖》,我除了安排故事以外,還整合了其他相關教育內容:健康《小兔采蘑菇》、設計《小兔家的房子》、歌曲《小兔乖乖》、創造性游戲《小兔家的工作》、繪畫《可愛的小兔》、折紙《蘿卜》等。這一系列教育內容都是與小兔有著密切的聯系的,有助於培養孩子感受、理解、運用等多方面的能力。這些能力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教者可以根據孩子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將他們日常生活、周圍環境和社會信息中大量的素材合理組織,選擇孩子所關注的內容,進行系列性整合。我從以下三方面進行了嘗試。 首先:選擇孩子日常生活經驗。孩子自身及日常生活是孩子熟悉的,最易於產生認同感和親切感,最易於孩子的理解和表達。選擇大量的孩子日常生活經驗,進行合理整合,才能引導孩子對日常司空見慣的現象加以關注、概括和交流,以此激發孩子進行探究、發現。 其次:選擇孩子可以理解的社會信息。現代社會中的孩子已不再生活在一個狹隘和封閉的空間里,社會信息通過各種渠道滲透到孩子的生活中並影響著孩子。孩子們會關心「神州五號」,會討論「北京奧運」,會談論「希望工程」;教者不妨由此引導孩子開展積極的討論。這類整合活動不僅使孩子的語言得到發展,而且也使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得到培養。 第三:選擇孩子可接受的科技發展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使孩子有機會感受或了解到許多科技信息。他們不再拘泥於拼插積木、電動玩具,而更多地對新的科技現象產生極大的興趣,想去了解,去探究、去發現。這不僅使孩子的語言表述、運用的機會大大增加,而且思維的加工和概括也不斷地得到鍛煉。孩子的語言和思維在相輔相成的過程中得到整合。這類內容如「家鄉的高層建築」「神奇的電腦」「我見到的高速公路」「上海的磁懸浮」等。這類內容整合無疑能大大幫助孩子積累有益的生活經驗,為孩子的將來打下扎實基礎,促進孩子和諧、全面的發展。 四、整合課程參與要堅持全員性 整合課程應當是師生共同參與探求知識的過程,教師不再作為知識權威的代言人全面控制課程的組織與開展,而更多的是以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的身份出現。幼兒也不再是知識的被動的接受者,而應成為課程發展的積極參與者,他們的需要、興趣、經驗、探索和體驗將被受到高度重視。整合課程作為很重要的課程改革運動,也必須得到家長的了解、認同和支持,從而讓他們也能做個積極的參與者。如此,才有可能不出現:家長每天詢問孩子學到了什麼,如果孩子沒有認出幾個字,或是沒有學會幾個美麗的形容詞,或是沒有認識幾種動物,那就會認為孩子什麼也沒學到,從而質疑教師的教學水平;如此,才有可能出現:家長不只限於詢問孩子今天學到了什麼,還應和孩子一起在家裡或到大自然中去探索延伸主題活動,從而觀察孩子在活動過程中不斷豐富的學習經驗及創造性表現,甚至為主題活動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收集准備各種資料,給予孩子有關知識方面的准備,以及發揮自己的特長參與某些教育活動等。 雖然整合課程強調重視孩子的興趣和與孩子在互動中生成課程,但根據孩子的發展特點、最近興趣點,還是需要教師在進行每個主題教學之前做好教學計劃。不僅如此,我們幼兒園同事之間還常常共同討論一個主題的月計劃、周計劃、日計劃,再根據各自的強項來分工,以便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安排,更好地讓幼兒了解資訊、形成概念和獲得技能。整個學習過程中既需要孩子們的積極參與,也需要教師的引導、家長的配合。只有這三者之間建立起有效、積極的互動關系,才能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一般來說,主題活動剛確立時,孩子們的相關表達均比較貧乏。如果通過師生互動「你說我也說」、生生互動「大家一起來」、家長與孩子
⑺ 對幼兒園教育教學的意見或建議
1、增加親子作業、課程或活動的開展;
2、班級區角設立幼兒建議收集欄《今天我想學回xxx》;
3、規范幼答兒入園晨檢制度;
4、增設「中華文化」學習課程;
5、增加綜合性課程的開展;
6、開展全園大型主題學習活動等。。。
家長可以參照以上幾點適當用自己的口吻陳述。
-------------如果我的答案對你有幫助,請採納哦!
⑻ 淺談如何提高幼兒園學習課程實施的有效性
一、提高個別化學習活動的有效性 1、整體規劃,兼顧區域 首先,通過對教材的深入了解和解讀,對可實施的個別化學習活動內容進行歸類列表:如在「春天來了」的主題實施時,個別化活動中的「表達表現」、「探索世界」、「共同生活」三個層面,涉及「春天來了」來了各有哪些具體內容,並進行列表統計、對重點實施的內容可根據教材提示以及操作材料包的內容提示進行、牆面以及櫥面和操作材料的設計,重點是關注平衡三個層面,隨後在根據整體內容的基礎上,提供孩子們所需的非主題內容,以及教材中「共同生活」方面體現較少的內容。如:在中班「春天來了」和「在動物園」兩個主題進行時,我預設了這樣的個別化學習活動計劃: 2、注重層次,豐富內容 由於孩子們的能力不同,因此教師在實施個別化學習活動中要考慮孩子的個體差異,要預設與提供不同層次的材料,滿足各類孩子的需要。如在「拼圖大挑戰」內容中,我設計了三個層次: (1)「為動物找影子」。為區別於小班同種內容,動物的影子選擇了難度比較高的,樣子形狀類似的,需要孩子自己辨別的動物種類和影子。 (2)「拼動物」,在這個拼圖游戲中,也包括幾個層次,如動物的局部拼圖,整個動物分為四塊、六塊、八塊的拼圖,難度逐一增加。 (3)「用圖形拼動物」,利用各種圖形拼出小動物,一類是教師提供的圖示,另一類是讓孩子自己發揮想像拼搭。 二、提高集體學習活動的有效性 1、深層思考,挖掘活動價值 在我們日常教學工作中,我感到教師要善於挖掘教學素材的價值,並在眾多的「價值」中選擇合適的點設計成教學活動。在09年我參加的上海市中青年教師評優活動中,我設計了大班集體學習活動「奇特的世博場館」,在大量閱覽關於世博場館的信息後,我將世博場館的奇特性和有趣性作為活動的重點,如瑞士館的奇特之處在於屋頂上有纜車、丹麥館的奇特之處在於屋頂上可以騎自行車、日本館的有趣之處在於像蠶寶寶一樣的外形與奇怪的三個洞和三個角。這些世博建築的奇特之處,正與大班主題「我們的城市」鏈接。我感到世博場館的新奇性和趣味性引起了孩子對世博的期待和嚮往。為此在活動中,我就設計了動態的多媒體課件,讓孩子們了解並交流世博場館的看法,滿足他們學習的興趣和慾望。 2、關注經驗,充分預設回應 回應的能力體現了教師的專業素養,也是在集體學習活動教師最難把握的。 如在公開教學活動「樹是我們的朋友」中,由於我在前期已經了解了孩子們對樹的各種經驗,因此,我就相應預設了各種不同的回應方式。當孩子說到我喜歡臘梅時,我跟進的回應就是「是啊,臘梅是不怕冷的花,真特別」、當孩子說到喜歡幼兒園的雪松時,我就整合了情感教育內容,「是啊,這棵雪松從小班、中班到大班,一直陪伴著我們,真是我們的好朋友」、當孩子說到喜歡八角金盤可以做葯時,我馬上回應:「你是怎麼知道的,我們可從網上了解一些自己想知道的事情」等等。整個活動由於前期的精心預設,為活動中期有效回應做了充分的准備。 由此可見,預設得越充分,回應的有效性就更強,課前的精心預設直接影響著教師對活動的把控和駕馭,是活動成敗的關鍵。 3、注重反思,不斷積累經驗 作為一個課程的執行者,只執行不思考,是無法提高課程實施有效性的。想要提高課程實施的有效性,就要經歷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的過程。活動前教師要善於思考如何基於孩子的經驗與學習特點,引導孩子學習。活動後善於要思考教學的有效性如何?師生互動的質量如何?問題出現的原因是什麼?如何加以改進?以提高自己對課程的執行力。如,在市評優活動結束後,我對自己實施的集體教學活動進行了反思,圍繞目標的達成度,環節設計的合理與否以及提問的有效性三方面進行了總結和反思,並對活動預設計劃調整的靈活性問題,活動中生生互動的問題以及把握預設與生成的關系等不足之處進行了分析。 在新課程實施中,我覺得「多思考」對於提高課程實施的有效性非常重要。多思考才能有發現,多思考才能有策略,多思考才能有提升。
⑼ 對幼兒園班級建議怎麼寫
如果你是教師:可以寫增加教玩具、建立圖書館,羅列書單,想引進的課程或者電子課件方面來寫。這樣變相減少教師工作也對幼兒園課程質量有利,園長一般會答應。
如果你是家長:就根據孩子實際情況來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