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小學課程實施評價機制

小學課程實施評價機制

發布時間: 2021-03-02 13:38:15

❶ 小學微型課程實施與評價開發的實用技巧

小學微型課堂實施與評價開發的使用技巧,就更多的是在我們學習的過程中,可能不能學習到對於我們非常有用的一些技巧?

❷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原則是什麼

答: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原則,主要表現在以下向個方面:
1、重視過程評價
本課程目標的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的態度和能力,而非知識和技能。所以評價時,不應該過於看重於學生所獲得的知識的多少及作品的優劣,而應特別關注學生參與的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關注學習的過程和方法,關注交流與合作,關注動手實踐以及所獲得的經驗與教訓。困此要採用形成性評價的方式,一般不採用等級評分的方法,重視對過程的評價和在過程中的評價,使評價成為學生學會實踐和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同時要強調評價的激勵性,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勵廣大學生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氛圍。
2、以學生自我評價為主
本課程的評價可採用多種方式,如對書面材料的評價與對學生的口頭報告、活動、展示的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小組的評價與組內個人的評價相結合等。其中以學生的自我評價為主。由於是讓學生自我評價,其壓力較小,學生可以充分地暢談自己參與活動的體驗、經驗和教訓,自由地交換意見。同時,這種
集體和個人的自我評價也可以使學生享受到健康的民主風氣的熏陶和教育。
3、評價的開放性
本課程具有開放性的特點,評價也應該具有開放性,在學生自我評價的基礎上,應盡可能採用集體討論和交流的形式,將個人和小組的經驗及成果展示出來,並鼓勵相互之間充分發表意見和評論。這樣的評論不僅可以使學生吸收他人的有益經驗,而且還可以促使學生加深對問題的認識,有助於培養學生敢於和善於發現問題並發表個人見解的優良品質。
從評價的科學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則出發,結合活動課教學的理論與實踐,提出如下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評價指標體系。

❸ 小學生評價機制

小學生綜合質量評價方案

一、 指導思想:

小學生質量綜合的實施是一次通過建立一整套比較科學、全面的評價標准體系和評價方法,促進小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改革的實施。正確地實施小學生質量綜合評價,有利於幹部教師更新觀念,有利於學校、家庭、社會等教育的結合,有利於小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是由應試教育向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需要,是全面提高小學教育質量的重要措施。

二、 綜合質量評價的具體措施:

(一)思想品德評價與教育活動相結合

教育活動是學校實施教育的重要載體。它貫穿於學校育人活動始終。思想品德評價必須與教育活動相結合。

1、 思想品德評價標準是開展教育活動的依據。

(1)要為學習貫徹《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小學禮儀常規》、《校規》、《校訓》等教育活動相結合。

(2)要與傳統節日相結合,如:三月五日「學雷鋒」,三月八日「婦女節」,五一「勞動節」,六一「兒童節」,(進行興趣特長關心集體的教育)「七一」黨的生日(進行熱愛黨、尊敬國旗,熱愛祖國教育)等。

(3)要與學校的各項傳統教育活動相結合。如:「五自教育」、「爭做先進集體教育」、「小能手展示教育」等。

(4)與主題班隊會相結合,針對班級品德發展的弱項精心設計活動,把握學生思想動態,使之向著評價目標發展。

2、 操作方法:

首先復習評價方法,接著可讓教師引導學生簡單議論,近期學校中班級所開展的活動,進行評價標准相對照工作,進行自我教育,自我評價,最後集中進行小組、集體評價。在教師、同學、家長,本人的綜合評價中,得出全面、客觀的結果,為每個學生指出努力方向,從而提高評價實效。

(二)如何開展知識能力評價

1、 知識能力評價做好幾個結合

(1) 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相結合。

A:診斷性評價,指開學初任課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運用多種形式對學生上一學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有計劃、有目的地全面了解,進行情況分析,指出主要成績和不足,把分析結果反饋給學生,讓學生了解自己知識能力掌握的現狀,並對自己制定小目標,師生共同的增設學習質量而努力。

B形成性評價是指任課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在教學計劃、方案實施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學習狀況的評價,其目的就是及時反饋信息,以便及時強化、調節、矯正,使計劃和方案不斷得到完善達到預期目標。

C總結性是指教學活動進行到一定階段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全面分析。檢查教學工作達到預期目標的程度,並對評價對象做出鑒定性評價,以確定學生成績和發展水平。

2、 一般評價和重點評價相結合

(1)教師安排:學科評價工作要有一定順序,要依據學生的年級特點由淺入深,由粗到細,由表到里,從能夠接受到樂於接受,到主動參評。

(2)學科評價的一般性要求做到一般的處理,充分發揮學生自評的優勢,對於重點的評價要做到重點帶一般的作用,重點評價的內容是隨學生學習情況的變化,教學內容的變化,及學校教學重點的轉移而變化。

(3)對於學科重點評價的內容教師做到心中有數,目標明確,操作內容具體,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樹立實現目標的信心,明確努力方向全面提高學生學習成績。

3、 學生評價和廣大教師參與相結合

實施學生知識能力評價所有的任課教師都是組織者和實施者,每位教師都擔負著全面育人的任務。共同完成對學生知識能力評價的任務。

(1)廣大任課教師要重視學生知識能力的形成性評價,在全面了解情況的同時,抓好「兩頭」的學生,並以「點」來推動「面」的工作。

(2)在學科評價中廣大教師要注意收集信息,積累資料,使學科評價更有實效性。

(3)形成評價網路,調整評價方案,對重點評價項目和一般評價項目的確定,集中評價的時間、頻率、隨機調整評價方案。

(4)各任課教師可適當調整教師的記分辦法,使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相結合,並與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成績、學習方法結合起來。

4、 知識能力評價和考試內容方法改革相結合。

對學生知識技能方面的評價,從學習習慣,平時學習成績,期末考試成績的相互關系中反映學生知識能力的全貌。從而做出客觀的切合實際的判斷,真正促進學生發展與進步。

考試改革中需注意的問題

(1)在內容上:既要考察知識,又要考查多種能力,對學生既要考查在考卷上能夠反映出來的質量,也要考查試卷上難以考查的質量(如:朗讀、演講、動手操作、創作等多種能力)。

(2)在方法上:既要重視期末成績,又要重視平時學習成績,改變一張試卷定學生優劣的現象。

(3)與教學改革同步:在學習活動中,既要重視智力因素的發展,又重視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將學習習慣,上課聽講,發言等學習習慣的表現納入對學生知識能力的評價之中,真正地做到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❹ 課程實施評價制度

1、在指導思想上 要突出評價的發展性功能和激勵性功能,重視對學生學習潛能的評價,立足促進學生的學習和充分發展,為「適合學生的教育」創造有利的支撐環境。
2、在評價的主體上 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評價的積極性,改變評價主體的單一性,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建立由學生、家長、社會等共同參與的評價機制。
3、在評價的方法上 (1)由總結性評價發展為形成性評價(2)由定量評價發展到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評價(3)由相對評價發展到個體內差異評價。(4)由絕對性評價發展到差異性評價。

❺ 小學生教育評價方案

黔城完小學生素質教育評價方案

教育評價改革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環節,對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起著重要的導向和質量監控作用。學生評價是學校教育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評價的目的、功能、目標體系和評價的方式方法等各方面都直接影響著課程培養目標的實現。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學生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受到廣泛的重視。根據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關於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號)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依據黨的教育方針,貫徹素質教育思想,以全面衡量學生素質發展和反映學生個體差異為出發點,從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綜合評價學生的發展。注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多方面潛能的發展,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促進教師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各門課程的有效實施,充分發揮評價的功能,推動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
二、評價原則
(一)評價內容多元化原則。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考查,不僅關注學業成績,而且關注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學習興趣與積極情感體驗等方面的發展;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對個體發展獨特性的認可,給予積極評價,發揮學生多方面潛能,幫助學生悅納自己、擁有自信;以質評為基礎,應用可操作的評價方法,不僅考查「認識」或「概念」等認知層面,同時還關注對「表現」等行為層次的考查,如行為觀察、情景測驗等。
(二)評價過程動態化原則。不僅關注結果,更要注重學生成長發展的過程,有機地將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結合起來;給予多次評價機會,促進評價對象的轉變與發展;鼓勵將評價貫穿於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中,使評價實施日常化、通俗化。如口頭評價、作業評價、成長記錄等。
(三)評價主體互動化原則。強調評價過程中主體間的雙向選擇、溝通和協商,關注評價結果的認同問題,即如何使評價對象最大限度地接受評價結果;改變單一評價現狀,加強自評、互評,使評價成為教師、管理者、學生、家長共同積極參與的交互活動。

三、評價方法
(一)基礎性發展目標的評價
基礎性發展目標的評價,要根據不同的評價內容和指標實施多元評價,還要滲透或包含在學科學習目標的評價中進行。道德品質和公民素養方面要重點結合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學科教學以及團隊活動、校本課程實施中進行評價;學習能力和交流與合作能力方面要結合所有學科教學進行評價;運動與健康方面主要結合體育與健康學科教學進行評價;審美與表現方面重點結合音樂、美術學科教學進行評價。要按學生年齡、心理及行為特點制定一些可觀察的指標,在學科教學或各種教育活動中分層實施評價。要創設情境、機會,通過參與活動,日積月累,讓學生感受、體驗與內化。要通過表現性任務、觀察記錄、訪談、作品分析、個人自評,同學、教師、家長互評的方式進行評價。
(二)學科發展目標的評價
⒈知識與技能的評價
要遵循各學科課程標准的基本要求,以該學段、學年以及每個單元的知識與技能目標為基準,通過作業、紙筆測驗、考試和完成一些開放性的表現性任務等形式進行評價。評價結果以「等級+評語」的形式呈現。小學低年級(1—2年級)實行模糊評價或描述性等級。
⑴練習、作業
作業分析評價是教師了解、掌握學習效果、學習態度最常用、有效的評價方式。學生的作業情況要通過學生的認真程度,正確率,創造性解決問題情況;完成作業的速度,主動作業的情況;課外學習情況以及實驗操作能力,小論文、小發明、小製作等成果來進行綜合評價。教師可以組織作業展示活動,進行優秀作業及成果評比,作為作業評價的依據。除了傳統的紙筆作業之外,更應注重口語交際作業、綜合實踐作業、實驗操作作業等促進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實際表現能力的表現性作業。表現性作業包括綜合實踐活動記錄、參加社會工藝活動記錄、學科實驗、交流合作學習記錄、課外閱讀的數目和反思筆記等。
⑵單元測試:

單元測試(測驗)是在一個教學階段或單元結束後,根據教科書中對於本單元教學目標的要求做出的學業水平評價,衡量、檢測學生在預期學習成果和表現標准上所達到的程度。
設計單元測驗題目和實施評價需要依據單元教學目標的要求確定測試內容的范圍,注重考查學生對基本概念、原理的認識及理解。
單元測試是過程性評價的重要方面,每個教學階段或單元結束後都要測試並做記錄。
⑶期末考試(考查)
考試(考查)是評價的主要方式之一。考試要根據考試的目的、性質、內容和對象不同選擇相應的考試形式,既有閉卷形式,也有開卷形式。除紙筆測驗外,也要選擇外語聽力考試、口試、課題研究、情景測驗、實際操作等質性評價形式。運用考試進行評價時應注意:
考試內容:考試要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重視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綜合應用的能力;要減輕學生機械記憶的負擔,突出綜合性、探索性和開放性,杜絕設置偏題、怪題;考試的內容應多元化,除關注知識與技能外,還應體現考查學習的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內容;還要重視加強多方面潛能的發展,尤其是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反思能力的發展。
考查學科應通過平時觀察、評語、軼事記錄、表現性作業、綜合實踐活動等方式,對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學習習慣、興趣、毅力、學習動機、學習技能、社會技能以及努力程度等學生表現的信息進行考查。
考試方式:給予學生多次機會,同一考試也可多樣化呈現。如,1-2年級可採用游戲式、自選式、互測式考試,考試要突出趣味性。3-6年級實行分項考核、綜合評定。各學科期末考試成績以「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方式呈現。
考試結果處理:各科教師要對考試結果作出具體的分析指導,使學生獲得比較全面的反饋信息,從而督促、協助學生制定出下一步的學習計。不得公布學生考試成績並按考試成績排名
⒉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評價
對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評價必須與基礎性發展目標和學科教育目標相結合,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採用觀察、軼事記錄、訪談、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等質性的評價方式對其進行評價。各學科應根據本學科特點,結合基礎性發展目標在學科中的體現,制定具體的評價內容及指標體系。

成長記錄也是評價一個學生的重要依據,因此要搞好學生成長記錄,並要定期組織成長記錄的交流展示。並將成長記錄納入期末終結性評價內容。對成長記錄的評定應注重學生的進步和所付出的努力,明確改進的方向。要通過對成長記錄的回顧、比較,使學生學會反思,了解自己的進步,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明確進一步發展的目標,逐步發展自省的意識和能力。
成長記錄袋的內容包括:①學生基本情況:如姓名、性別、通訊地址、出生日期、健康狀況、家庭背景;教育基本情況,如所進學校、主要課程測試成績、一般能力等級、特殊能力傾向,優秀與榮譽、個人社交和發展情況。②學生的各科學習檔案:A本學期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一般按一個單元或一個學習主題收集資料。如單元測試成績單、綜合素質報告單。B目前最佳作品展現,包括生成過程,如最好的作業、最好的作文、優秀的美術作業、攝影照片、錄音磁帶等。C實踐創新活動的參與程度,如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研究報告乃至各項競賽獲獎證書等。D同伴之間的觀察評價、教師觀察、評價及剖析,來自家長、社會的反饋信息,如教師的表揚或建議、學生的感想等。
(三)評價的主體
評價主體包括學生本人自評、互評、教師評價和家長評價四個方面。
學生自評和互評:一是由學生本人對自己的綜合素質及行為寫出自我評語;二是對自己或同學綜合素質的六個方面以及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一些方面分別評出分項等級。
教師評價:一是由班主任給每個學生綜合素質的六個方面評出分項等級,並給每個學生寫出綜合性評語,重點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整體描述,突出學生的特點和發展潛能(具體評價方式見表二);二是各學科教師根據本學科所制定的基礎性發展目標及學科發展目標評價體系,對每個學生基礎性發展目標達成及學生學業水平進行評價,給出相應的等級,並對學生學科的發展態勢進行描述,寫出激勵性的評語(具體評價方式見表三)。
家長評價:一是對自己學生的綜合素質寫出鑒定性評語;二是對自己學生綜合素質的六個方面以及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一些方面分別評出分項等級。
(四)評價結果的呈現
⒈評價結果包括等級或評語
評語包括:①自我評語。②家長評語。③教師(班主任)評語。
等級包括:①分項等級。即根據評價內容所列的要素和關鍵表現,通過整體判斷對六個方面以及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一些方面分別給予一個等級;練習、作業、期末考試獲得的等級。②分主體等級。即由四個評價主體給出的評價等級。③綜合等級。即把分項等級和分主體等級綜合,作為綜合素質或學業水平評價的最後等級。以上等級均為四等,以A(優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呈現。
⒉綜合等級合成的方法
加權法:各等級賦予分值採用「取平均值四捨五入法」合成最後等級。
直接評定法:依據期末考試的等級、作業和單元測試的等級、綜合實踐活動(研究課題及完成的報告)、成長記錄、特長與獲獎情況、自我及他人評價等進行總體分析,根據總體態勢確定綜合素質與學業水平的最後等級。

❻ 請簡述小學微型課程實施與評價開發的實用技巧

小學微課的實施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給學生提供預習材料

❼ 課程實施評價機制包括那些內容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主要目標是實現課程結構、功能、內容的變革,教師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變革,學生的學習方法的變革與評價機制考試制度的變革。做為實施課改的主要負責人及課改理論的熱心研究者,我對評價機制的革新更有切身的體會。我認為如果用那些舊的、過時的方法去評價一個教師的課堂教學,勢必影響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那麼,我們就該用一種全新的、系統的評價機制以適應課程改革的巨大潮流。從總體上說,就是要由原來的主要針對教師的「教」切換到現在的主要針對學生的「學」,具體情況如下:
一、針對教學任務的評價
好的課堂要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這就要求教師要明確地提出學習任務,也即學習目標,要讓學生明白這堂課要學什麼,達到什麼樣的要求與目的。任何漫無目的的事都不會激起人們的興趣,更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學習又何嘗不是呢?評價過程中要根據學習任務及目標提出的明確與否,恰當與否,有針對性與否以及學生完成情況和效果的好差給予適當評價,也可分出等級。
二、針對教學過程的評價
教學過程既要看教師如何發揮其主導作用,又要看學生主體作用的表現情況,既要注意教師課堂及授課內容的組織設計和表達,又要注意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參與活動和消化。同時,還得注意教學過程中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各種能力的培養,教師引導與學生活動的時間比例以及學生自主學習的體現等方面。這就突破了過去那種只重視教師講的怎麼樣,教學環節完成的如何的傳統模式。在評價過程中,要針對師生雙邊互動情況,給予適當的評價和合理的分類。
三、針對課堂教學的安排情況
教師在對課堂教學的組織安排中不能一味地追求教學任務的完成密度,而是要有張有弛的留給學生充分思考、討論、提問及放鬆休息的時間,堅決不拖堂。這一方面要充分照顧學生的年齡特徵,切不可使在學生疲勞的狀態下學習。所以,在評價時應視具體情況分析,不可盲目與單一。
四、針對個別差異的關注程度
班級授課的最大問題是只適合對中等生的教學,這就造成優等生「吃不飽」,差等生「吃不了」的現象,尤其是人數比較多的班級。因此,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差異性,課堂上應當關注不同學生的基礎、興趣、性格等,真正讓兩頭學生都感覺到這節課對他有幫助,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分層優化,分類要求及指導。評價時要注意這一方面是否到位。
五、針對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情況
在課程改革的新形勢下,要求教師不但能設疑和解疑,而且能啟疑和導疑,把過去的「教知識」轉為「教方法」。這就要求學生能找到提出問題、探究問題的方法學生提出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他對所學內容的掌握程度。評課時,應注意學生能不能提出一些有代表性、適當性和實用性的問題,能不能通過探究合作等方式科學、通俗、實質性地解決問題。即使提出些一時不好解決的問題,也應予以肯定,不可因提出的問題太難太偏而給予不適當的評價。
六、針對課堂氛圍的評價
適當使用各種教學設備,能利用先進的電教媒體輔助教學,師生相互尊重、和諧,創設平等寬松的教學環境。學生講錯了沒人笑話,操作不規范會得到幫助,和別人甚至老師的意見不一致不會受歧視和批評。這樣的課堂氛圍對教學十分有利,也是本次課改的重要體現形式。在評價中應予以關心重視,視情況做出相應的判斷。
七、針對教學效果的評價
關於教學效果,我認為應歸結為將課本知識、教師本身的知識及師生互動所產生的知識融為一體。另外,從學生的認可程度也能從另一側面反映出課堂效果的優劣。鼓勵學生敢平等的、實事求是的評價教師,津津有味的評說自己所學的課,體現民主意識。評課時除了要對常規的知識掌握程度、能力培養程度、學生中學會的比率等做出評價外,應多接觸學生,從學生中得到公正的結果。
當然,傳統的評價方式中也有許多內容至今仍有可取之處,改革並不等於對原來的全盤否定,我只是覺得評價的著眼點應轉向學生。以上幾點拙見倘若能與傳統的評價方式有機結合,大家在操作中再揚長避短,一定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歡迎提出指導性意見。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