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美術課堂
1. 新課改中怎樣進行小學美術教學
和諧的師生共事環境是影響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能使師生和睦相處,有效地進行溝通,有助於減少和防止課堂問題的發生,有助於營造讓學生感到愉悅、快樂的課堂氣氛。而平等和諧的共事環境,民主融洽的課堂氣氛,具體要體現在我們的教學、教法、評價當中去,實則難矣!特別是美術課堂。那麼,如何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做好中小學美術教學呢?
(1)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共事環境。和諧的師生共事環境是師生之間在心理上形成的穩定、持續、比較融洽和親密的關系。這主要靠師生雙方共同努力來建立,其中教師的素質,教師的學生觀、教育觀起著重要作用。教師要熱愛、注重、理解、寬容學生,經常關注學生,創造親密交往的機會,捕捉溝通時機。如給學生寫信或寫便條;迎面遇見學生,主動打招呼;留意困難學生;主動與學生交談;了解、記住和稱呼學生的名字;與學生分享玩笑與幽默;學生進入課堂時友好地與他們說話等。然而,一個年級、一個班級的構成和運作是由不同的人(教師和學生)來實現的。其共事的效果與共事的師生間的和諧程度息息相關。因此,教師之間、師生之間的真誠合作,和諧共事是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基礎。
(2)營造民主融洽的課堂氣氛。新課改中如何營造讓學生感到快樂、興奮的美術課堂氣氛,主要取決於教師的管理方式和師生關系的狀況。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師生關系是平等的。為此,教師在課堂上要防止「一言堂」,營造「群言堂」。
要營造民主融洽的課堂氣氛,首先教師要清楚有哪些不利於和諧的因素,有的涉及一個學生的品德修養,有的屬於學生的性格興趣。要營造和諧的課堂環境,教師不妨設身處地的多為學生著想,經常換位思考,多想學生的長處、困難等。人各有長,各有所短,與學生相處,不必求全責備,要注意學生的差異性,尊重學生的意見,寬容學生的失誤,鼓勵學生提意見,並給予正確的引導。作為教師必須摒棄一切偏見雜念,去掉個人陋習,待學生以誠,善於容人,善待學生,以自己的誠心取得學生的信任。
(3)探究就是探索和研究。探索就是探求學問、探求真理和探求本源;研究就是研討問題、追根求源和多方尋求答案,解決疑問。探究式教學方法是經歷探究的過程,以獲得理智和情感體驗、積累知識和方法為目標。採用探究式教學方法,以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它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具有更強的問題性、實踐性和開放性。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貫穿於學生的任何一個學習過程,都可以是一個探究性過程。探究既是學習的過程,又是學習的目的。學生通過探究性學習得出的結論也許是錯誤的,但這個論斷是他們通過自己的潛心實驗、獨立思考而得出的。為了得出論斷,學生投入了熱情,動用了自己所有的感知系統和知識儲備。通過這樣的過程,學生學會的不僅僅是探究的內容,更重要的是從中學會獲取知識,提高洞察世界的能力,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陶冶科學思維品質,並體驗到自己解決問題後的成就與榮譽感。所以,探究式教學不但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理念。
(4)對學生進行評價機制的改革。傳統評價主體的單一性,評價方式的固定化和評價標準的唯一性往往只能對學生學習做出「終結性」評價。想有效展示學生的思維狀況更需要進行「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指的是其結果能夠指導以後的教學與學習的評價。「形成性評價」可以考核一名學生應用知識和技能的能力。這種評價通常會受到學生的歡迎。因為它更多的幫助學生表現已知的而不是未知的知識。而且學生也可以創造一種特定的形成性評價活動。具體而言,對學生的評價應多採用多元形式。既在傳統的「教師評價」外增加「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交互評價」、「實踐中評價」。把學生引導到學習評價中去,把評價的權利交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評價中交流,在學習中發展。如撰寫美術感受小論文,評價名家名畫,美術作品畫展,創新美術作品,美術作品反饋小結,學習態度反饋小結,設計教室和學校環境,辦黑板報等形式。這種評價方式不僅能了解學生美術學習的發展水平以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而且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不但對學習的過程具有調節和控製作用,而且對學習具有強化作用。
可見平等和諧的師生共事環境,民主融洽的課堂氣氛,探究式的教學方法,評價機制的改革勢在必行。這是新課程的理念,也是廣大美術教育工作者研究的方向。
2. 如何搞好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美術教學
近幾年隨著我國新課改的推進,初中的美術教育不僅是為將要學習美術專業的學生打基礎,而是對初中生審美情操的培養,更是初中生對事物的認知判斷力以及創造想像力的提升,為初中生今後的成長產生積極推動的作用!現對當前新課程改革下初中美術教學要點作以下幾點見解:
1.引導學生發現美和感受美,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
在生活中,美是無處不在的,只是缺少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應當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特徵和生理特徵,切實地從學生的角度看問題,從學生的立場上誘導、調動和啟發學生的個人情感,並最大限度地讓學生接觸各類美術材料和美術工具,及時教給學生必要的美術技巧和美術技能,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認識美、發現美、欣賞美。初中美術教師應當利用社會美、大自然美以及人類的優秀藝術作品,幫助他們揭示美的內涵和規律,從而更好地培養他們的審美思維和審美能力,進而提高他們的個人素養。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對學生審美素質和審美能力的培養主要是通過美術課程來實現的。西方優秀的靜物畫和風景畫所描繪的內容都非常質朴,而且十分貼近生活。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初中美術教師應當在上課之前適時地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不同愛好,搜集一些美術作品資料,也可以讓學生通過網路查詢一些相關資料,比如藝術家的個人介紹、藝術風格、逸聞趣事、代表作品等。除此之外,美術教師還應及時地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重視對學生作品的點評,因地制宜地開展教學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重要環節之一就是對學生作品進行合理的點評。初中生通過美術課程學的不是專業性的美術知識,而是生活性的美術知識。初中美術的主要內容必須有助於學生的身心發展和未來發展。美術教師如果僅僅一味地強調學生的美術技能,就極易挫傷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得學生創作的美術作品機械、乏味,缺乏生活氣息和個人的真實情感。美術教師的點評能夠對學生的審美觀念產生非常直接的影響。美術教師應當在尊重學生個人勞動成果的基礎之上,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性思維為主要目的,對學生的美術作品進行點評。美術教師在點評學生的作品時,應當找出學生作品中的閃光點,並及時給予學生一定的肯定和贊揚,從而有效地挖掘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生活的思考,並使學生將真實情感展現在美術作品當中。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性格和健康人格,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美術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主導作用,因此,教師應當積極地在學生和知識之間架起一座堅固的橋梁,對學生進行有效且及時的指導,讓學生盡量少走彎路。符合新課標要求的優秀美術教師不僅僅是通過語言、儀表、輔導、繪畫演示、成績評定、板書來贏得尊重與認可的,更重要的是以探求者的身份出現在美術教學當中,將自己的角色轉換為知識的創造者,將創造生動、新穎的教學方式和探究科學的教學方法作為日常教學工作的首要任務。在美術教學當中,教師因地制宜、靈活地變通也是尤為重要的。很多農村地區的初中學校條件較差,教學設備較少,教師不可能在每一節美術課都將美術教學用品准備齊全,這就需要美術教師多動腦筋,找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並且可塑性較好的東西來代替。
3.重視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美術是一種美的表現形式,是美的最高雅藝術展示。初中美術課程標准強調:"美術教學一定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在這種獨特的表現美的課程中,美術運用自己獨特的線條、精美的畫面以及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從而不斷提高了學生對美的事物的鑒賞能力。美術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在課外也一樣要將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融入其中。美術課堂中,我們應該重視引導和培養學生對具體藝術表現形式的鑒賞和審美,讓學生抓住美術作品中各種藝術性的語言因素,如繪畫時的線條、色彩和質感等,讓學生能夠通過這些藝術語言因素來整體感知藝術美與自然美之間的結合和統一。在美術課堂之外,教師要逐步引導學生自覺地走進生活,融入大自然的懷抱,主動欣賞和感受大自然給予我們的秀美景觀,感受身邊事物帶來的美的享受,領略中華民族豐富的傳統文化,從一些鄉土風情中感知各個民族濃厚的風土人情,從而擴大初中學生的視野,使他們從內心深處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體會到生活的美。正所謂"世界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作為美術教師,我們一定要充當學生發現美的眼睛,積極有效地引導學生去觀察美、領略美、感受美,體會美帶給自己的享受。同時,教師也要積極鼓勵學生主動參加各種有意義的實踐活動,感受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美,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調動學生積極創作的熱情,讓學生建立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和情感。
4.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廣泛利用各種課程資源
美術教育不是孤立的技能教育,更是一種人文教育,和各學科各領域有著廣泛的聯系,(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准(2011年版))指出:"教師應以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電影、電視、錄像、范畫、參觀、訪問、旅遊甚至故事、游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像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因此,教學中根據實際需要安排教學內容,實施教學,運用多媒體讓學生獲得更多視覺經驗,也可以結合攝影作品或錄像資料,讓學生感受、理解學習內容。同時結合教學內容和當地課程資源,如校園環境、社區環境、自然環境等資源,開展多形式的教育活動,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美術,感悟美術,學習美術。
新課程改革下,學校和教師都應該做出更多的努力,完善教育體制,改進教育方法,創新教學模式,以適應時代發展對教育的更多"更高的要求。初中美術教育應該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主導,使學生更全面、健康地發展,為學生今後的學習、生活建立堅實的基礎和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
3. 新課改下小學美術教學的幾點做法
一段時間以來美術課被當作「副科」(音、體、美等),認為並不重要。這種思想也汲及內到了美術教容師:既然如此也落得個「快活」。但時代不同了,美育教育對於培養全面合格人才的重要作用。日見其明示,作為美術教師應拋棄一切私心雜念,為培養全面合格的人才而努力工作,應以自身抓起,首先要研究學生,研究教案;其次要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教學進度。最後要認真備寫每一節教案「為什麼教、教什麼、怎麼教、教的結果」從而能夠正確地指導學生作畫,一切要做到心中有數。
4. 如何做好新課標下的美術教學
直接搜索
如何做好新課標下的美術教學
就會找到相關文章參考
祝你成功
淺談如何做好新課標下的美術教學
小學美術新課程標准打破了傳統美術教學的知識框架,從全新的角度,按學習方式把美術課程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大學習領域。造型表現、設計應用兩個學習領域的活動方式強調學生自由表現,大膽設計創造,外化自己的認識和情感;欣賞評述則傾向於內化為文化品位和素質品質;綜合探索則強調通過綜合性美術活動的體驗學習,引導學生主動探求、研究創造,運用綜合性知識技能去製作、表現和展示,喚起學生對未知領域的探求慾望,體驗愉悅和成就感。從新課標劃分的四個學習領域中,我們可以看出,不論是外化能力、內化品質,還是探索未知、體驗成功與情感,新課標賦予了新教材很多新的學習方式。那麼,美術教師作為學生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如何在新的課程改革教學活動中,讓全體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成為有健全人格、有創新精神的合格人才呢?下面我談談自己在教學中得到的美術教學方面的一些不足和需要改進採納的地方。
一、繪畫課上擺脫「像」
傳統的技法課主張你這幅畫畫得好不好、畫得像不像。如果一堂課上下來,學生一個都畫得不好,一個都畫得不像,那麼,這堂課就是失敗。如今,我們要擺脫這種壞習慣,應該更明確地認識到讓學生學習美術不是讓每一位學生將來都成為畫家,而是在美的熏陶下得到更滋潤的發展。如學生在學習《水墨游戲——鳥》一課時,在講解鳥的頭部和身體形狀時,要求學生畫出不同鳥頭和身體,要求這位同學的同桌畫得不能重復前一位學生的形狀,逼著學生求新求異,再讓學生對不同的鳥頭和身體進行比較。本來,只要求學生掌握鳥的特徵,通過這一活動,激活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有益於課堂教學。所以,教師要盡可能採用多種方式,如想像、聯想等,打破學生的習慣性思維,促使學生進行創新思維,從而擺脫傳統技法課的「像」。
二、創作課上突出「變」
在美術教學中,教師也明白讓學生發揮想像、創作出優秀的作品的重要性,可是實際運用中往往會碰到比較困難的問題。如遇到有的學生根本想不出,無論你如何地去進行鋪設讓他想像,他還是「紋絲不動」;又如,遇到有的學生他想創造出立意的作品,可是他畫不出、表達不出。以前對於這些學生,教師們就會隨之任之,這樣就把學生的想像力給扼殺了。現在我們不一定非要讓學生創造出與眾不同的作品,可以採取把好的作品進行改一改、變一變,這樣同樣是一種想像、一種創作。如在教《彩墨游戲》時可以把書中的范畫進行修改,把大點改成小點,把色彩變一變,暖調變成冷調,冷調變成暖調等等,也可以教學生畫出主要的主體物,讓學生去給它添加。從而使學生體會到通過想像得到一幅滿意的作品,同樣也培養了學生的想像力。
三、手工課上要「超越」
小學手工教學對材料准備的依賴性很強,也就是說,手工教學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教師和學生准備的材料,如果沒有材料,手工課的教學就成了「無米之炊」。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就要講究「超越」。我覺得以後可以採取這種方法:讓學生准備一隻「百寶箱」,專門收集各類材料,可以是一些廢舊材料,比如各類塑料瓶、化妝品瓶(盒)、糖紙、舊筆桿等等,也可以是一些自己喜歡的小材料(比如漂亮的彩色紙、各類小珠子、小梳子、小亮片、扣子、小卵石等),這只「百寶箱」就是學生進行手工創作的源泉。在教師指導學生完成手工作品製作的整個過程中,除了教會學生一些基本的製作技巧,還有比製作更重要的內容,那就是超越作品的人的因素,即教師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從開始設計到製作,以及完成作品以後的整個過程,都要引導學生以自己的熱情、個人的性格愛好等情感因素來賦予作品之中,而不要被製作技巧牽著鼻子走。有些比較困難的製作技巧可以不用或「繞過」,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表達自己的想法,體會材料與作品的關系,從而更深入地理解作品,讓材料發揮超越材料自身的作用。例如教學《我們的小天地》時,我要求學生充分發揮想像,超越自我,按自己的喜好進行製作。我講完之後,學生拿出「百寶箱」開始製作,「百寶箱」中無奇不有,有的學生用鞋盒子做成一個小房間,、有的用卡紙或彩紙做成小窗簾,還有利用一次性紙杯做成的漂亮的桌椅,有的用廢棄的飲料蓋子做成的掛鍾……他們完全擺脫了製作技巧,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實現了「超越」。
四、欣賞課上要運用「多媒體」輔助
傳統的美術欣賞課是語言、文字、實物及掛圖媒體的傳播,即「教師+課本+黑板+掛圖+實物」,學生對所學的欣賞知識難以消化。而現代化教育手段的運用,無疑為美術欣賞課打了一劑「催化劑」,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很快得以消化,而且大大加強了課堂容量。使美術課成為「老師+課本+黑板+掛圖+實物+現代教學媒體」,這樣就為枯燥無味的欣賞課注入了活力,學生的興趣被激發,而且大大節約了時間。例如美術課本《多種多樣的現代建築》,傳統美術課最多隻是讓學生看看美術課本上的建築,學生往往不專心,而且一節課很難講完。而我課前先用電腦去網上搜了一些建築藝術的典範,而且是民族的驕傲和城市的象徵,如中國的北京天安門、故宮,法國巴黎的埃菲爾鐵塔,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等圖片做成美術課件,課堂上來展示給學生們看,並讓同學們相互討論,學生對現代建築知識很快得以理解消化,而且一課時順利完成了。
總之,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習內容、學習任務的性質、學生的年齡特點、個性的變化,靈活運用、優化組織教學形式。只要我們不斷更新觀念、大膽創新、積極探索,就一定會把美術教學工作推上一個新的高度。
5. 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小學美術教師的教學能力
小學生的成長與發展需要家長、學校、社會的共同關注。學校教育佔主導地位,其中美術教育對學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積極向上的,這對培養學生的審美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具有重要意義。
一、新課改下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教師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是美術教學最基礎的部分,新課改還要求教師應當確立起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即生本思想。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理論聯系實際,老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時創設教學情境,創造合適的課堂氣氛。如:在上四年級第一課《植物的寫生》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在校園里走一走,分成小組觀察周圍的花草樹木,可以重點地研究樹木的形狀、顏色、生長規律以及給人的整體感覺。回到教室後各組選派代表說出自己的感受,這樣的方式能讓學生在玩樂的同時又能吸收新的知識。
二、轉變教師在教學中扮演的角色
新課程標准改變傳統課程中過分注重教師單方面傳授知識的教育方式,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即學生學會學習,教師教會學生學習,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起互動式的教學。教師可以採取一系列方法來完成這種轉變。如:(1)幫助學生制定合適的學習目標,並引導他們找到達成目標的最佳途徑。(2)營造合適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3)作為學習的參與者,可以與學生一起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4)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早起晨讀,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策略。綜上所述,教師需要不斷給自己灌輸新的、正確的教育理念;還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轉變自身的角色,營造一個輕松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不斷增強自己的學習能力。採取有效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教學方法的改進
一個優秀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進步。陳景潤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數學家,他一生致力於數學研究,但他卻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師,究其原因:他在教學的方式方法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好的教學方法源於教學實踐且又指導實踐,並在不斷的教學中反復提煉得出。依據新課改要求,我們可以採取多種新的教學方式。
1.課堂教學總體優化,科學使用多媒體教學。巴班斯基在《論教學過程最優化》中提出「教學活動的一個典型特點是它不容許有千篇一律的現象」。這句話告誡我們,要改善陳舊的教學手段,擺脫傳統課堂教學方法的局限性。當今許多學校基本都配置了多媒體教學的設備,現代媒體教學融入課堂能夠幫助學生更深刻體會到欣賞教學在短期內帶來的知識及能力的增長。有效地運用多媒體,讓學生耳目一新同時也能輕松掌握整堂課的基礎知識。例如,在學習第十一冊第二課《有特點的人臉》時,我使用多媒體給大家展示了幾張大家熟知的雕塑圖片:《擲鐵餅者》、《說唱俑》、《沉思者》等。有趣、新穎一下子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一個個都急切地說出畫面中雕塑作品的名字,課堂氣氛變得熱烈起來,師生間有了互動,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大大縮短了。採用多媒體教課,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發揮欣賞教學的作用,注重情感與審美的協調性。以背誦文章和欣賞美術作品為例,對於小學生來說背誦一篇欣賞文章很容易,而用欣賞的眼光來談論一件藝術作品,卻十分的困難。由此可見,欣賞教學的開設是素質教育重要的一環,它能增強學生情感認知。美術欣賞課引入美術課堂,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理論與技能基礎,然後從美術的審美這一特性出發,採用多媒體等一些現代化的教學途徑,對古今中外美術作品進行簡要地介紹和分析,引導學生運用感知、記憶和經驗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分析、判斷,並從中獲得新知。
3.激發學生藝術創作的興趣,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創新思想是我國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導思想,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需注重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鼓勵學生大膽進行創造。如我在上造型表現的第九冊15課《有人臉的器物》中,本節課中心旨在培養學生運用誇張的手法創作泥塑作品。課件上我用了三組圖片:一組採用半寫實半誇張的手法;第二組採用誇張變形的手法;第三組採用寫實細致的手法,讓學生通過兩張圖片臉部的刻畫進行對比,相互討論,老師適當地引導,最後得出誇張這一詞的結論。在後期同學們製作的泥塑作品中,各中各樣略顯誇張但卻真實的小玩意吸引了眾多人的眼球。創新幫助教師提高了自身的教學能力。
四、組織學生實踐新的學習方式
作為教師,我們除了改變自身授課方式以外,還可以帶領學生採用新的學習方式,如在第六冊第4課《會動的線條》一課上,我指導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說一說自己對課件上作品的感受。我的問題是:畫家是怎樣表現運動中的人的?你最喜歡哪一幅?原因是什麼?學生以組相互討論,請代表起來回答問題。結果學生對於這項討論毫不熱衷,讓他們把目光都集中在發言同學所說的畫面上。討論的氣氛變得活躍,學生紛紛提出自己的見解。為幫助學生多加感受合作學習帶來的樂趣,教師可以適當營造合理的合作環境,幫助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另外,我們還可以採用探究學習的方式。以第四冊冊第17課《快樂的節日》為例,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安排學生5個人一組,利用課余時間詢問父母親朋關於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歷史由來及慶祝方式,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繪畫表現方式。引導各小組完善自己的作品。探究學習比起傳統課堂單方面更能夠培養學生動腦動手能力,這是往後必不可少的一種學習方式。
新課程改革強調教學必須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從學生的經驗出發,引導愛護學生,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回歸。教學方式由應由以往的單一、被動轉為豐富多樣,如探究性學習、合作學習等。作為新時期的美術教育工作者,我們要跟緊時代的步伐,以實施課程改革為己任。在美術課堂教學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及能力。
6. 如何看待新課程觀念下的小學美術教育教學
繪畫是小學生最喜歡的活動形式,也是表達思想的一種方式,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形象記憶能力、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使學生在每一節美術課中興趣盎然、體味美感、激發想像、創新作品,進而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教育目標,是每一位美術老師面臨的嚴峻課題。
美育,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任務,它同素質教育中的其他形式的教育存在相互促進、相互補充、共同發展的關系,提高審美教育會使學生由被動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到主動地達到心靈境界的轉化,可以提高學生對科學美的感知能力,達到培養學生個性、創造力的目的。
一、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美術教育教學的重要性
首先,小學階段是每個孩子美感啟蒙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的美術教學必須承擔這一啟蒙重任。與以往應試教育背景下的小學美術教育相比,現今的美術教育拋棄了「填鴨式」的僵硬方式,更加註重學生全方面的均衡發展。在帶領學生掌握基本的美術知識技能之餘,更加著眼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形象記憶能力、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
其次,小學美術教育通過營造一個開放性的大課堂,運用美術語言手段去感受、理解和創造美,從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情趣,並培育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良好的品德、意志,最終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
最後,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的今天,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小學美術教育契合了時代發展的新要求,是小學教育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部分。現階段,小學美術教育必須緊密貼合素質教育的背景,充分彰顯其在教育進程中的顯著作用。
二、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美術教學改革與創新的對策
1.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慾望。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教師應適當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創設情境,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慾望,使學生全神貫注,積極思考。游戲是兒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適當運用游戲於課堂教學中能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遨遊太空》一課中,筆者先作這樣的引導:你們喜歡動畫片中的外星人嗎?然後找幾名同學戴著動畫片中外星人的頭飾出場,把自己想像成在太空中,乘著自己喜歡的飛船在飛來飛去。學生在這種游戲活動中展開了生動的想像,彷彿已經置身於太空的游樂之中。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學生或做或畫,把自己心裡所想表現出來,效果很不錯。
2.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引導學生,充分發揮小學生富於想像的天性,要用兒童特有的語言,毫無保留地表現他們的內心世界。盡管每個人最後得出的結果不同,但只要是符合藝術創作的基本規律,就應該給予肯定的鼓勵,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做到我手畫我心。
正是由於小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才使小學生的作品多姿多樣。小學生的想像力是在通過觀察、記憶的基礎上形成的,如果沒有大量觀察、記憶的積累,就談不上想像力,因為想像力是學生對原有的事物加工改造形成的產物。教師要尊重幼兒的想像力,尊重學生對美的感受、理解能力。他們的想像畫是不求科學的「真」只求感受的「真」,並不以「像」為標准。創造力是人類智力的核心,它是在觀察與想像之後的靈感狀態。以形象思維為引線,在生動有趣的作畫中牽動邏輯思維、推理思維、動作思維、靈感思維的自由發展,引導小學生進行某些相似的改進、相似的綜合而後創造,產生新穎、獨特的想法,引領小學生走進自由自在的藝術天地和理想彼岸。
培養創造力的土壤是深入生活。生活是創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培養學生對生活中的事多留心,多聯想。創造力的來源是心靈,學會運用自己那顆美妙智慧的心,才會有創造性思維的閃光。培養孩子靈活機動而不死板,善於聯想而不僵化。例如,提供給學生手套的形狀,讓他們根據手套的外形,用填添的方式,在手套上增加一些東西,使它變成另外一種東西,如樹、樓房,表現出孩子想像的求異和創造的新意。美術課教學以發展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為根本出發點,鼓勵他們敞開理想的心扉,展開理想的翅膀。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充分發揮他們的想像力,點燃他們的創造力,為每一個學生提供表現潛在探索欲、創造力的機會,調動他們內在動力,使其創造力不斷發展。
3.注意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良好的思想品德不是一下就形成的,需要我們去培養。繪畫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而且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還可以加深學生對生活的理解和熱愛,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豐富的藝術修養。那麼在美術教學中如何憑借教材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到繪畫基礎,知識技能與陶冶美好心靈同步發展呢?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激發學生去了解我們祖先創造的藝術文明,用審美的眼光去感受和欣賞前人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的藝術文化遺產,為我們的祖先驕傲和自豪。教育德為首,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把明理寓於美的形式中,藉助美育的形式,來提高德育的質量,讓學生在美的境界中學會做人的道理,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觀念。筆者在教學中曾做一番嘗試,就是把美術課與思想品德課有機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如在描繪祖國美麗的河山,家鄉的名勝古跡……進行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教育。
4.運用鼓勵性的評價,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美術課程評價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改進教師的教學,促進美術課程不斷發展的重要環節。不論是在學生的創作過程中,還是面對學生的美術作品,都應給予及時的表揚與鼓勵,讓學生感到獲得成功的快樂,使他們更富有創作勇氣和熱情。即使學生的創作與現實不符,也不要急於批評,要耐心地了解學生的創作意圖。在評價學生的美術作品時,要站在學生的觀點上去認識、了解他們的作品,讓他們更好地進行創造。另外,及時給學生鼓勵性評價,可以鞏固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成功所帶來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使學生的美術興趣在情感中凝聚起來,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因此,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績要給予及時而充分的肯定,讓學生從中得到啟發和鼓舞,建立自信心。
總之,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靈活的去教學,讓課堂生動活潑、豐富多彩;要根據學生年齡特徵和接受能力的不同進行講解、示範、提示,並且要加強課堂的趣味性,這樣才能使學生從多方位、多側面接受藝術熏陶,得到藝術享受,提高藝術水平。
7. 當前新課改下美術教學法發展趨勢
一 強化數學應用意識的重要性 1.重視數學的應用性是數學教育改革的一個基本趨勢 國際數學教育改革自世紀80年代以後,處於一個深入探索加緊試驗的階段,世界發達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數學教育發展綱要和數學課程改革藍圖在2000年的國際數學教育大會上,參會代表認為「信息技術」和「數學應用」成為數學教育改革的重點國際數學教育的改革呈現出三大趨勢,即「大眾數學」「解決問題」「數學應用」,而究其實質,都是強調了數學的應用 培養數學應用意識與能力已成為各國數學課程標準的一個共同特點例如,美國數學教師聯合會(NCTM)1989年公布的《中小學數學課程和評價標准》2000年的《學校數學原理與標准》,其基本特點之一都是強調數學應用在美國的現代數學教材中最著名的UCSMP教材(美國芝加哥大學數學方案University of Chicago School Mathematics Project的縮寫),其特色就在於以「數學的應用與模型化」為主線英國數學教育在應用性方面更有其顯著特色1982年公布的數學教學改革綱領性文件《Cockcroft 報告》強調,數學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滿足學生今後的成人生活就業和進一步學習的需要,強調數學教學與學生日常生活經驗的聯系等以《Cockcroft 報告》為背景,英國國家課程委員會提出了有關加強數學應用能力培養的意見目前,英國數學課程十分重視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並形成了系統化的體系,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數學應用在英國數學課程標准中被確定為單獨的教學目標;二是所有學校都要重視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三是對學生數學能力的要求既體現在課程標准中,也體現在國家統考大綱中;四是提出了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途徑縱觀世界數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狀況,可以看出,重視數學應用已成為人們的共識,培養數學應用意識與能力成為國際數學教育改革發展的新特點 2.強化數學應用意識是我國實施數學素質教育的需要 數學素質教育的口號,首先是在1992年12月的寧波全國高級教師教學會上,就數學教育的國際比較而提出的,認為數學素質包括數學意識問題解決邏輯推理和信息交流四部分1995年的青島會議上,對數學素質教育的內涵進行了全方位的確定,認為一個人的數學素質,是指在先天的基礎之上,主要通過後天的學習所獲得的數學觀念知識和能力的總稱而數學素質教育,就是指在數學教育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注重挖掘其潛能,培養學生具有基本的數學素質,且為其今後發展打下一個堅定的基礎,形成一個良好的數學頭腦顯然,實施數學素質教育就是要面向全體學生,使他們都能有所發展;就是要解決我國在數學教育現實中存在的重理論輕應用的傾向 近年來,隨著我國數學教育改革的深入開展,對中學生應用意識應用能力的培養已逐漸為人們所重視1993年應用題首次出現在高考試題中,隨後題量及分值逐步增加,數學高考的指揮棒已逐步朝著強調學生的應用意識,考察學生的實踐能力方面在努力更重要的是,在2001年1月教育部頒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中,第一次在我國基礎教育課程中增設了「綜合實踐活動」板塊;新近的國家數學課程標准也強調了加強數學應用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並作了具體規定,提出了教學的建議和要求由此可見,強化數學應用意識,增進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推進我國數學素質教育的需要 3.強化數學應用意識,是數學科學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數學是研究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科學應用的廣泛性是其突出特點隨著社會的發展,數學的地位日益提高,應用越來越廣泛,幾乎滲透到每一個科學領域及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自然科學的深入發展越來越依賴於數學,而社會科學人文科學也越來越多地藉助於數學知識及其思想方法數學的廣泛應用和發展,要求數學教育必須強化數學應用意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能幫助學生對數學的內容思想和方法有一個直觀生動而深刻的理解,有助於學生正確認識數學乃至科學的發展道路,了解數學用以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使學生真正懂得數學究竟是什麼,從而對他們的終身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二 對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 所謂數學應用意識,是一種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分析周圍生活中問題的思維傾向主要體現在:一方面,當學生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從數學的角度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另一方面,面對新的數學知識時,能發現和認識現實生活中蘊涵的數學信息,主動地尋找其實際背景和應用價值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主要是在常規教學過程中加以滲透,通過課堂內容的「生活化」處理,讓學生逐步體會到數學應用的重要性,從而形成一種觀念並逐步轉化成為意識 1.兼顧數學的理論與應用兩方面的平衡 作為數學應用意識而言,必須以一定的數學知識數學能力作為基礎,離開了數學知識的訓練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數學應用意識也就失去了意義因此,教學中要保持理論與應用雙方面的平衡作為中學教育,既要向學生提供一些基本的公式定理,為學生理解數學應用數學打下基礎,同時還要向學生提供運用數學解決各領域內實際問題的機會,諸如用數學來分析一些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消費購買問題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其他問題等既有抽象的理論演繹,也有具體的實際內容,以讓學生形成一個完整的數學概念,真正體現出數學來源於實踐,又以更大的動力反作用於實踐的過程 2.聯系實際,注重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 數學知識的形成源於實際的需要和數學內部的需要,但數學本身卻又是一門內容抽象而枯燥的學科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必須要讓學生有濃厚的學習興趣,並且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發展,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引入新知識應當聯系生活實際,注重知識的來龍去脈從生活實際引入新知識,有助於學生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為學生主動地從數學的角度去分析現實問題解決現實問題提供示範從培養學生興趣出發,還可以向學生提供有關數學史數學家小故事數學發展中的趣題等內容,使學生通過閱讀領悟理解等活動,看到數學的發展軌跡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尤其應關注現實世界中數學的應用,從現實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把「實際」與「知識」聯系起來,注意搜集數學應用的事例,介紹給學生,讓學生了解數學的廣泛應用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數學的發展,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激發學習興趣,更可以幫助學生領悟數學知識的應用過程 3.採取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模式從課題上來劃分,主要有以下三種 (1)建模性課題建模性課題是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應用意識的主要模式數學建模的過程,就是將數學理論知識應用於實際問題的過程,數學建模給我們提供了將數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機會,提供了運用數學的機會通過建模性課題的學習和研究,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學數學用數學的環境學生通過親自參與探索發現分析學習求解檢驗這樣一個問題解決的全過程,得到學數學用數學的實際體驗,進而增強用所學數學知識來觀察分析身邊的事物和現象的數學應用意識 (2)研究性課題的學習研究性課題,即專題研究,是對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應用意識的一種重要補充形式以研究性課題作為培養學生應用意識的有益形式,將課上學習與課下研究進行有機結合,對教材知識進行適當拓展,更有助於把平時的學習訓練與社會生產生活實際熱點問題同課堂教學緊密結合在一起,對轉變傳統的封閉式學科觀念,注重學科能力的培養與跨學科綜合能力的培養相結合,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素質的提高都有重要意義 (3)微應用課題在課題的引入及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一些較小的數學應用和數學建模問題,根據問題解決的過程分解後,放到教學的各局部環節上去做,並且注意要經常這樣做微應用課題相對於建模性課題及研究性課題來說,由於其短小靈活,無論是對知識的掌握還是對數學的理解都很有幫助 從以上三種類型來看,通過課堂教學來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其主要方式就是把解決一些與生活貼近的實際問題做為基本素材,讓學生在問題解決中體會到數學的巨大作用和價值,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目的
8. 淺談新課程標准下小學美術課堂的幾個特點
美術教學應注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美術教學要特別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美術學習應當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層面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系,既重視教師的教,也重視學生的學,要確立學生的主題地位,改變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唯一主角的現象,應該倡導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和平等關系
9. 如何看待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美術教育教學
要認真總結新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形成的經驗,深入研究課程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尋找解決問題的對策。要進一步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搞好基地建設,抓好課題研究。 二、主要工作 (一)更新教學理念,指導教學實踐。 1、進一步認真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更新教學理念,明確課改方向。在改革的實踐中進行理論探索,在實踐積累中進行理論創新,在教改實踐中反思。通過學習和培訓、實踐和反思、改革和創新,全方位地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和提高教育教學認識。開放教育觀念、開放教學過程、開放教學空間、使自己成為學生的促進者、教育研究者、課程的建設者。 2、認真學習和研究基礎教育階段課程標准,搞好課改年級課教材的集體備課,並結合課堂教學組織觀摩研究課。 3、學習有關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的理論和經驗,推進校本課程的研究和開發。 4、應用現代教學理論開發多媒體教學輔助課件。認真組織學習教育理論刊物、提高搜集信息、處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充分利用一切學習資源不斷提高理論素養和知識水平。 (二)改進教研方式,做好教學工作。 1、組織學科新教材的培訓,組織教材分析和教學研究,領會新教材的結構體系和單元教學要求。 2、組織教師學習《常州市美術學科教學建議》。 3、注重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像力和創造力。 三、日程安排第一月份1、召開全體美術學科教師會議,布置新學期教研工作。 2、一年級蘇少版課標本教材以及四年級教材的培訓工作。 3、美術學科協進組活動第二月份1、小學美術新課程教學研究課、教材教法研討座談。 2、學科常規調研。 3、美術一年級集體備課。 4、小學美術學科協進組活動第三月份1、新教材課堂教學研討活動。 2、課題研究工作。 3、小學美術學科協進組活動第四月份1、組織參加常州市中小學美術教師多媒體課件評比活動。 2、小學美術學科協進組活動 3、課題研究工作。 第五月份1、課程改革經驗交流座談會。 2、參加市區美術學科專業委員會理事會議,商討下學期工作。 3、學期工作總結。 4、整理上交資料。
10. 二期課改中,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環節流程有哪些
案例1:老師現以文明遐邇的重慶市巴蜀學校的李冬亮老師的《時裝(裝飾設計)》
一課為例,談一談新課改下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這方面問題。
此課是根據嶺南版小學美術教材四年級《童裝設計》改編而來,時迎美術新課程改革,目的是要改變小學美術課過分倚重美術技能和美術理論而忽視學生創造能力、學習興趣的培養,讓他們在這方面重新煥發活力。本節《時裝(裝飾設計)》教學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服飾文化,學會用身邊的工具材料裝飾自己的服裝,並進行表演,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與合作探索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課前教師在美術功能室里掛一些學生設計的部分時裝,營造教學情境,並讓學生自由組合成八個學習小組,按右圖的方法安排坐位。整個教學過程如下:
一、營造自由情景,激發學習興趣,導入新課(2分鍾)
一堂課能否成功,導入是一個關鍵的因素,課堂導入應精心設計,力求在課的開始就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住,用獨特的方法激起學生的興趣。本課教學設計用電子郵件的方式導入新課,並一改以往老成持重的教師角色的定式,讓自己更象活潑風趣的主持人。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收到了一個來自美國的神秘禮物,大家想知道是什麼嗎?老師創設懸念,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思維調動起來。
這時老師播放電子郵件:「HELLO,我是美國環球時裝公司,聖誕節馬上就要到來了,我公司准備籌備一個大型時裝表演會,我們通過世界網頁了解到XX小學X班的小朋友很有設計才能,請你們都來設計一套時裝並進行表演,好不好呀?
我們將評出「最佳設計小組」和「最佳時裝模特」 並頒發獎杯和獎狀,祝我們合作成功。」
聽了郵件內容後學生被調動起來,看著講台上的獎杯和獎狀個個躍躍欲試,教師抓住機會出示課題並宣布今天上課的游戲規則,是以每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比賽中每小組的同學應形成團隊精神,互相幫助,並規定此次比賽的評分標准主要不是看大家設計技能,而是看大家的創意實力,大家要借鑒范圖的構思,大膽想像但不能全部的抄襲。
你看,整個教學引入,老師用電子郵件簡短導入,既有新意,又集中了學生的思維,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為下一教學環節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