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分組策略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分組策略

發布時間: 2021-03-03 16:21:11

㈠ 小學綜合實踐開題課教學策略怎麼寫

一、喚醒生活經驗,感知主題的外延
①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指出:「綜合實踐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課程形態。這是一種以學生的經驗與生活為核心的實踐性課程。」由於綜合實踐活動是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開展有意義的活動,要引發學生對主題的深入思考與挖掘,喚起他們的生活經驗是關鍵。因此,開題課中,教師要以一種平等互助的姿態融入到學生的討論交流中,讓學生暢所欲言,以調動他們的生活積累。如在《家鄉龍舟文化》開題指導課中,我給孩子們播放我鎮龍舟節時,龍舟競渡、花船巡遊、龍舟論壇等圖片,並讓學生交流:龍舟節的時候,我們中堂鎮開展哪些活動?你們家裡的人,會怎樣度過龍舟節?通過這樣的情景的創設,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使他們回想起龍舟節的各種活動場面、形形色色的風俗習慣,學生的思路開闊了,才會找到研究的方向。如在「中國年」的活動開題課中,我讓學生每人講一件跟過年有關的、自己記憶深刻的事,並用卡片或板書記錄比較典型的過年活動,如:掃塵、貼春聯、貼 「福」字等、放鞭炮、吃年夜飯、看春節聯歡晚會等、拜年、舞獅等,讓學生在自由寬松的氛圍中回憶自己過年的場景,通過個人經歷與體驗的呈現,能使學生對主題的認識更加全面、深入,為學生生成有價值的研究問題提供了資源。
當然,要能成功地喚想學生的體驗,教師課前要適當收集一些相關資料,盡可能對相關問題了解得更多、更全些。提出讓學生交流的問題,自己先要想一想,看能從哪些角度出發進行思考,特別是對學生交流中可能遇到的困難要做些預設,才能有效激活學生思維。
二、大范圍感知主題,拓寬主題的廣度
盡管研究的主題是由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己熟悉的領域,根據自身的實際研究能力和范圍精選、提煉出來的。然而,小學生受知識水平所限,他們所涉及的面往往比較狹窄,對主題廣度、深度了解遠遠不足。因此,教師必須在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的基礎上,還要讓以多種方式讓學生在大主題范圍內熟悉主題的背景和內容,才能找到課題研究的切入點,並提出自己感興趣的研究問題。教師可以從學生日常生活中選取學生熟悉的、生動的有趣情境, 組織圖片、實物、影像等材料展示, 或訓練一些同學演示故事情景、聽專題講座、提供資源包等方式等,讓學生對研究的主題有所熟悉,激發學生的興趣,有效地發散學生的思維,發現有價值的問題。如在指導《玩具總動員》實踐活動時,,我先播放北京玩博會現場的視頻,再讓學生說說在玩博會上看到了什麼玩具。接著,我又通過動畫片《玩具總動員》中小男孩安迪與玩具朝夕相處的情景,讓學生回憶起自己與玩具之間發生的趣事。這樣一步步激發學生對主題產生濃厚的興趣。又如在《家鄉的龍舟文化》我讓學生從摸得著、看得見的直觀實物入手,讓學生看看、摸摸教室的周圍擺放的龍船鼓、鑼、漿、龍舟旗、龍頭等龍舟的物品與及粽子、龍船餅、龍舟飯等龍舟節美食。接著,讓學生介紹這些物品的名稱、用途,並交流你從這些與龍舟有關的物品中想到了什麼?或者想知道些什麼?接著,還播放了我鎮龍舟文化特色概述的視頻.通過直觀的感知刺激,使學生從視覺、聽覺、觸覺等多角度感知表象,激活思維的火花,引發學生對探究主題的思考。學生對研究的大主題從表面走向深入,從大概走向細節,對主題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明確研究的內容和方向,並提出有價值的研究問題。
三、活用思維導圖,搭建主題的架構
小學生的形象思維占據主導地位,圖像和顏色的吸引力遠遠大於文字。思維導圖借顏色、圖像使思維更具形象性,更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綜合實踐開題課上,我們運用思維導圖,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探究主題中,並採用聯想的方法,引導學生把思維發散到與主題相關的方方面面,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搭建主題的科學架構。③主題的分解可分為三種模式:主題深化式,主題輻射式和主題立體式。

㈡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指導方法與策略有哪些

古今中外教育發展的歷史經驗證明,任何教育思想的實施,都要藉助於一定的載體,任何教育功能的實現,都要依靠一定的教育資源。課程的實施,最終要解決三個問題:要幫助受教育者學習什麼?採用哪些教育活動達到教育的目的?怎樣組織教學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所有這些有利於課程目標實現的內容、形式、方法等等就屬於課程資源的范疇。換言之,課程資源的開發是課程得以實施的先決條件。

課程資源是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改革提出來的一個重要概念,為了實現課程的教育目標就必須認真研究有關課程的教育資源問題,為了有效地推進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就必須做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育資源開發工作。
(一)課程資源及其重要性
首先,要了解什麼是課程資源,理解課程資源對課程的重要意義。
任何課程的設計與目標的達成,都要以一定的實施素材為基礎,以一定的實施條件為轉移。例如綜合實踐活動涉及的知識,技能,經驗,某些事物的事實材料或某些事物的發展過程等等,都可以做為活動開展的素材。對這些素材加以組織和運疇,便形成活動的形式和方法,這些都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組成要素。課程的進行又要藉助於時間、地點、環境、人、財、物等條件,以及人們對該課程的認識水平和理解程度,這些雖不屬於課程的素材要素但它們對課程的實施也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被認為是課程的條件要素,課程素材要素和條件要素的總和就是我們所說的課程資源。換言之,課程資源也就是學校課程設計和實施全部條件的總和。它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課程實施的范圍和水平。
課程與課程資源雖然是兩回事,但它們的關系卻十分密切,課程資源既是課程內容的直接來源,又是課程賴以實施的重要條件,課程資源的性質及其狀況,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課程的教育方向和教育功能的實現。毫無疑問課程資源就是課程得以成功的基礎條件,對於教育的成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的作者才告誡老師們:課程實施的范圍與水平,一方面取決於課程資源的豐富程度,另一方面更取決於課程資源的開發和運用水平,也就是課程資源的適切度①。課程資源的豐富性和適切性對於課程目標的實現既然如此重要,做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承擔者,特別是各級教研員和一線廣大教師,就沒有理由不對課程資源的開發給予充分的重視,事實也證明,作好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開發工作,恰是推動綜合實踐活動健康發展的有效措施。
課程資源的重要性對於學科課程而言已然是不可爭辯辯的事實,對於像綜合實踐活動這樣由國家規定,地方管理和學校實施的課程來說,其重要性同樣是不自待言的事情。綜合實踐活動在基礎教育新課程中是一類全新的課程,就課程資源而論,可以說是沒的任何前期積累,一切都必須從頭做起。對於一線教師,他們既沒有像學科課程教師那樣,有部頒的教材可以利用,也沒有別人的系統經驗可資借鑒,目前就連必要的教學指導綱要也還沒有正式頒布。就是將來有了課程指導綱要,也總不能要求老師們僅僅拿上一紙綱要就走上課堂,或到課外、校外去指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吧!倘若到了那樣一步田地,課程改革的目標就只有付諸東流了。鑒於這樣一種情況,要把綜合實踐活動有效地開展起來,就有必要為課程的實施創造條件,就必須努力開發學生和教師適用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育資源。
提到教育資源,囿於傳統的認識,就以為是編寫有關學生活動的指導用書(或資料),而說到活動指導用書(或資料),又會將其與傳統的課程的系統教材等同起來。如此演繹的結果,課程資源開發就變成了為學生編寫人手一冊的教材,就成了為學生統一訂書、買書。這是一種極其狹隘的認識。倘若再把這樣一種認識和敏感的經濟問題聯系起來,所謂綜合實踐活動資源開發便常常會成為一些人一擁而上的鬧市或淪為另外一些人不顧企及的禁區。這是障礙綜合實踐活動健康發展的極不正常的現象。
實際上,從課程資源開發和使用現狀及其發展趨勢看,課程資源的多元化正在成為一種取向,雖然從我國實際情況出發,以紙張印刷品為介質的教材,還會在一定場合,一定時間內佔有重要地位,但包括了活動材料、教學設施、活動陣地、媒體和網路在內的豐富多彩的教育資源的呈現形式正初露端倪,作為課程資源開發的走向已經引起了各方面的廣泛關注。
就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具體情況而論,它本來就不以系統知識的傳授為主,活動課程強調地區特點和學校特色,更無必要編制供全國統一使用的系統化、學科性的教材或教學用書。但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課程的教育目標的要求出發,當前為教師和學生研製指導性的活動資料供各地選用則是完全必要的。以這樣的資料為平台教師可以比較便捷地獲得相關的教育資源。資料不像教科書那麼嚴格,而且具有較強的靈活性,便為教師從學生實際出發進行創造性教學留有較寬的餘地。我們認為,組織專家和一線優秀教師以集體力量,研製和開發用於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教育資源,容易保證資源具有較高的質量和經驗的實用性,這有利於綜合實踐活動的健康發展。
從近年來實施活動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的實際情況看,課程的實施是需要教育資源的。教師和學生也歡迎提供教育資源。一些比較優秀的教育資源對於綜合實踐活動具有的促進作用,對於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所起的積極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從現實情況看,各地區集中優勢力量,認真研究已有的教育資源,去粗取精,取優劣汰,結合當地的具體情況,研製和開發具有地區特點的教育資源的條件也已經日臻成熟了,這個問題應該引起各地教委和教研部門的高度重視。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類型和特點
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目前多數人將其分為校內課程資源和校外課程資源兩大類,每一類別之下又區別為素材性課程資源和條件性課程資源。實際上人們認可了的課程資源,都只屬於現實性教育資源范疇。除此之外,教育資源還存在虛擬性課程資源和歷史性課程資源兩種類別,前者是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但對人的認識水平和思維能力的開發卻頗有裨益,一些常見的思維訓練類的活動,常常取自於這一方面的內容;後者則是雖然在目前的現實中並不存在,然而在歷史的現實中卻是曾經存在過的事實,例如許多科學史的故事和技術形成的思路等等就常常被改造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如此看來,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資源至少可以分作三種類別:現實性課程資源,歷史性課程資源和虛擬性課程資源,在每一類別之下,又可以進一步做素材性課程資源和條件性課程資源的劃分。
從宏觀上考慮課程資源的開發,當然應對課程資源的各個方面給予全面關注,不僅要考慮課程的素材,從素材中選定活動的內容,確定活動的形式和方法,還要考慮課程的實施條件,例如綜合實踐活動專用教室的建設,校內外活動基地的建設和相應的教育資源的配置與研發等等。從課程實施的教學層面,人們更多地則是考慮課程資源內容的擷取和形式、方法的確定等等。當然課程資源的素材性和條件性,永遠是交織在一起的,很難給予明確劃分,在活動實施中做這樣的劃分,只不過是依人們考慮問題的習慣,常常是先研究事物的內容是什麼,然後再考慮內容的呈現條件的緣故,也正是基於這樣一種認識,在下面分析課程資源的特點的時候,我們會特別關注它的素材性特徵,然後才考慮它們的條件性特點的。
就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素材而論,大體上可以講具有豐富性、區域性和等價性這樣一些特點。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豐富性,是指可以用於課程資源開發的素材類型和數量頗多。前面已經談到,綜合實踐活動是循著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人與自身發展的關系三條線索展開的,那麼有關自然,社會和人自身的知識、經驗、技能、方法、事件等等都可以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素材加以開發和利用,在現實中還可以把上述每一條線索的具體化為幾個相關的領域的內容,即:
自然與科學領域:包括與人類生活相關的各種要素的內容,如水文,土壤、氣象、生物、糧食、能源、資源以及人類生活的整體環境和常見的各種自然現象等等。
社會與文化領域:包括有關各地區的經濟、政治、歷史、文化、社會等問題。
人的身心發展領域:包括人的生理、心理和思維等相關的問題。
上述內容本來已經十分龐雜,兼之對這些素材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必將會受到時間,地點、人力、經濟條件的限制,以及人們認識水平等條件的制約,就會使課程資源的開發顯示出千差萬別的特點。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差異性,是說課程資源因地而異,常常會反映出地域性特點。這首先是因為各種地理要素如氣候、植被、土壤等的分布具有明顯地帶性;地形、地質等因素雖不具地帶性分布,然而在各個地區卻仍然有自己的特點,因而使人類的生活環境總體上形成了區域性特徵。再加上各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形成的條件和歷史不同,政治經濟發展水平各異,自然和社會條件又會深刻地影響當地教育的發展和需求,從而使不同地區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資源便會呈現出區域性特點和區間的差異性。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應該適應區域發展的需要,不能搞千篇一律,那些與當地生活脫節、缺乏地方特色的。
所謂課程資源的開發是不受歡迎的所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等價性,則是指盡管不同地區課程資源各俱特色,千差萬別,但是從課程要素的角度看,不同的教育資源在實現教育目標,體現教育價值方面卻具有一定的同質性。例如:海南學生研究熱帶植物和內陸乾旱區的孩子們研究芨芨草,同樣可以幫助學生們加深對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的理解,它們對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感受研究過程和成功的歡樂,以及對自然美的感受有著同質等價的教育效果。這就告訴我們,無需整齊劃一的課程資源,只要堅持從各地的實際情況出發,開發並提供適用的課程資源,每一個地區都可以獨具特色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策略
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確定課程內容的出發點,在實施與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從有利學生發展,促進學生終身學習出發,努力開發豐富而適用的教育資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經驗表明,實現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要特別應該注意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
1、從綜合實踐活動的總體目標出發,開發基本的教育資源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類新型課程,它有自己特定的教育目標,也有自己特定的活動領域,課程實施無疑應該從這一基本要求出發,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內容開發成教育資源,供學生活動時使用。為此,需要對課程的目標進行深入研究,從課程需要和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從自然、社會和學生生活中選擇切適性的主題開發成活動資源。為保證每一項資源都能充分發揮其教育功能,還應對其進行必要的評估,以便正確無誤地保證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資源在兒童和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
有一種觀點認為,綜合實踐活動無需為學生編寫任何材料,如果說需要給學生開發教育資源的話,也只是各個教師自己的事,只要校本開發就足夠了,這無疑是一種有失偏頗的見解。誠如前面曾經提到的那樣,綜合實踐活動,如果像學科教學那樣編寫全國通用的以知識的體系化為特徵的教材的確沒有必要,然而從提高綜合實踐活動的教育效能出發,從學生發展的根本利益出發,為學生精選和優化必備的教育資源,開發和提供高質量、可操作的活動平台,則是完全必要的。需知,開發高質量的教育資源滿足綜合實踐活動的需要,在可預見的時期內並不是每一個教師都可以達到的。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認為,組織國內有關專家,認真總結多年來實施活動課程的經驗,並借鑒國外有用的經驗,從我國的實際出發,編創適用各學段學生的,包括文本、材料、軟體在內的基本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供各地參考,不失為推動綜合實踐活動健康發展的有效措施。
2、從地方實際出發,開發校本課程資源
一般講,基本教育資源通常只具有普遍的適用性,因而難以反映各個學校的特殊要求和適應各地社會發展和社會生活需求的實際變化。為充分發揮綜合實踐活動的教育功能,各地學校還應從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著力開發學校適用的校本課程資源。
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是由學校組織的對適合當地需要的活動方案進行計劃、設計、創編、實施和評價的過程,是學校師生自行建設獨具特色學校課程的自主行動,它尊重學校師生的首創精神和學校環境的獨特性。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不但為學校實現自己的辦學宗旨和教育理念提供了教育資源支持,對教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可以是教師個人或教師群體對課程資源創造性地研發,也可以是對已有資源的選擇和改造,既可以通過長期計劃加以實施,也可以是對單獨的具體項目的研製,其形式和內容都是豐富多彩的。
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資源開發,是基於學校和教師自主的行動,搞好這一開發工作,首先應對這一課程的基本理念要有準確的把握,並對學校的人力和物質資源以及學校的辦學環境、辦學歷史和教育理念等有清醒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充分考慮社會,學生和知識三方面的課程來源確定開發的主題。一般講,對一個學校來說,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最有用武之地的領域,是與地方和社區現狀發展相關聯的方面,例如山西陽泉的小學生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時,將當地煤矸石堆積造成的污染納入了課程資源建設的視野,湖南一所學校師生因為一起喪事對學校教學秩序的干撓引起了對當地髕葬改革的關注,北京史家胡同小學六年級學生對困擾學生的「網吧」現象做了許多深入的調查,在分組調查的基礎上進行了班級匯報,取得了第一手的資料,提高了認識,促進了信息技術的學習,這些都可以稱得上是校本課程資源開發的絕佳的案例。因此,認真研究當地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不斷地收集和積累相關的材料,並能夠經常保持對問題的敏感,就有可能從現實生活中提煉出可供開發的課程資源來。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資源開發的水平如何,常常可以視作衡量學校教育教學水平的重要指標,理應引起各地學校的高度重視。
依據活動的教育目標、內容、形式和操作方法的不同,常可以將不同領域的活動項目,細化為一些基本的活動類型,如與學生發展相關的思維訓練活動、心理健康訓練活動,與自然和科技相關的科學探索活動、設計與製作活動、創造發明活動,及與他人和社會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社區服務活動、文化探索活動等,此外還有與上述三者都緊密相關的綜合研究型活動等等,每一類型的活動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特點。

㈢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策略(一)如何理解評價的基本理念

隨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推進,諸多問題日漸顯現,其中評價問題逐漸成為課程實驗深入的瓶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效果如何,怎樣對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學習行為進行評價,如何對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的教學行為進行評價,以及如何對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管理進行評價等這些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課程實驗的縱深推進進程,同時也影響著廣大學生、教師素質的和諧發展。那麼,要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應該理解和把握哪些評價的基本理念呢?[案例呈現一] 某學校按國家課程計劃開設了綜合實踐活動這門新課程,雖然困難不少,但也算保證堅持按計劃開課。 一天,學校教科室主任召開全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會議,打算專門討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問題。結果出乎意料,很多教師都不知道什麼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他們覺得能夠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正常開起來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根本沒時間去顧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問題。其實,這所學校自每個學期開始,都制訂了很多計劃,想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搞好,但在實踐過程中,經常因為各種各樣的活動、比賽,把計劃全打亂了。擔任這些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師往往既承擔其他所謂主要學科的教學,又當班主任,有著較繁重的教學任務,所以該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往往成了搭車課、機動課,教學現狀也常常是虎頭蛇尾的。一些教師只想著能把綜合實踐活動課開起來,把任務完成就可以了,沒有花很多心思去考慮怎樣對這門課程進行評價。如果非得談評價,那就是每次活動後,教師對學生的活動成果給予一些口頭表揚 (引自董洪亮主編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堂診斷》,有刪改)[案例呈現二] 課程改革工作已經進行了一年,回過頭來看看,在這艱難的征途上,可真是酸、甜、苦、辣,說也說不完。雖然累了些,但是看著孩子們綻放著笑臉,一天天健康、快樂地成長,作為教師,我感到很欣慰。開學沒多久的一天,我正在辦公室改作業,突然聽人喊道:不關我的事!那霸道又充滿稚氣的童聲使我不禁抬頭望去,只見一名學生推推搡搡地把另一名雙手叉腰,嘴撅得老高的學生帶到了我眼前。這不是吳希帆嗎?沒等我開口,吳希帆便指著對方的鼻子邊哭邊大喊:不關我的事,這不是我的錯!原來,吳希帆下課時使勁掐了同座的手,還把責任推到同座身上。天啊,這簡直就是歪理嘛!我好說歹說才把他勸住,但我知道,他並沒有心服口服。當學生間發生沖突的時候,吳希帆也總是毫無根據地指責對方,我天天想著怎樣說服他,可成效不大。與吳希帆性格相似的孩子還真不少,這讓我陷入了苦惱之中。 直到三年級,課改的春風令我豁然開朗了。教育包含多邊的聯系,單純的說教是行不通的,得調動各方,用多種形式的評價使學生在體驗中全面、和諧地發展。 首先,在課堂上我力求做到與學生平等交流,做教學的參與者、引導者、組織者。我引導學生大膽質疑,及時給予鼓勵,使許多原來不敢發言的學生受到激勵,在師生和諧的關系中營造出一個主動學習的環境。對於好表現的學生,我不僅及時給予關注,更讓大家對其進行評議,找出他的優勢和不足,讓他在集體的氛圍中自我反省。吳希帆同學就常得到學生們中肯的意見,漸漸地,他能接受別人的意見了。此外,我還注意調動家長力量進行評價,每周讓家長以便條的形式反饋學生在家中的情況,得到家長好評的學生將被給予獎勵。楊嘉盛同學的母親說:孩子很在乎我對他的評價,總希望我給他簽好的評語,在家的表現也好了。以前,我無論怎麼說他,他都不當一回事。還是老師這方法好。是啊,師生、生生、家長與學生、學生與校外人士的交往互動,這新的教育理念使我嘗到了甜頭。學生正在這多方的評價中、不斷地反思中茁壯成長。 其次,注重與社會實踐的結合,在生活體驗中獲得教益。現實生活中的點滴發展變化,都能激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有所收獲。時值植樹節,我號召學生開展編寫護綠短語的活動,選出優秀的設計製成小牌安放在綠地中。學生們積極參加、反復斟酌,其實他們和教師一樣並不在乎這件事的結果(是否選上),而是重視在活動過程中得到的來自教師、同學及家長的肯定,可幫助他們形成環保的、健康的意識。吳希帆同學和一些五年級學生一起參加了廣西電視台的《小鬼當家》節目錄制,冒著烈日在柳州市街頭、在行人贊許的目光中為失學兒童義賣、籌款。看了那認真、感人的場面,誰能想到他就是三年前那個心中只有自己的學生呀! (廣西柳州市公園路小學潘柳玲)發現研討從案例一的現象背後我們不難發現,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問題確實非常棘手。很多教師在課程評價的意識、觀念和方法上理解不到位或是存在著一些誤區,加上某些教師行動中的惰性思想,致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問題研究相對滯後。造成這樣局面的原因當然有很多,除了學校、課程研究管理部門的教研指導力量薄弱,指導針對性不強以外,作為課程實施主體的教師也有著一定的主觀原 因只管上課,不太關心效果如何,一味地習慣等、靠、要是一部分教師的職業通病。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思想指導,所以綜合實踐活動這個邊緣課程在教師心目中的地位頗低,教學研究乃至評價研究狀況也就可想而知。此外,就算是有些學校、有些教師想在評價方面有所嘗試,但苦於缺少較為專業的技術引領,因此所做的還是表面功夫,研究終以淺嘗輒止而告終。 案例二中的這位教師是既上語文課又上綜合課,在課程改革的機遇中,她選擇的是思考和發現。從敘述中,我們可以看到她在不斷嘗試著評價主體的多元化,還研究了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力圖使學生在自己的學習成長經歷中獲得鼓勵與精彩。無疑,這樣的嘗試是值得肯定的。由此,我認為,正確地引導幫助教師把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性質、內涵,樹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基本理念,掌握一定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方法是教研工作的重要任務。 理論提升評價是課程、教學的一個有機環節,是保證綜合實踐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手段。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評價,有助於轉變教育觀念,全面落實、提高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標,有助於挖掘教師的潛能,有助於學校的文化重建及特色發展。因此,要提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水平,建構學生、教師、學校的評價機制至關重要。 由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內容、活動方式不同於學科課程,因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有其特殊性。其基本理念主要體現在: (一)發展性 評價是一個教育的過程,是師生協商共建,充滿民主與平等的過程,是最終落實到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過程。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這不僅是評價體系的變革,更重要的是評價理念、評價方法與手段以及評價實施過程的轉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建立評價方式多樣、評價項目多元的評價體系,發揮評價的發展功能。正確地引導幫助教師把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性質、內涵,樹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基本理念,掌握一定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方法是教研工作的重要任務。因此,作為新設置的國家課程,綜合實踐活動也要求樹立發展性的課程評價理念。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發展性,體現在它反對通過量化手段對學生進行分等劃類的評價方式上,主張採用自我參照標准,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強調師生之間、學生同伴之間對彼此個性化的表現進行評定、進行鑒賞。最終實現課程評價是為了學生的發展服務,而不是學生的發展為評價的需要服務。發展性評價更多關注的是學生在情感、意志、興趣、習慣以及價值觀等方面的綜合發展。 (二)整體觀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整體觀要求在評價中把課程、教學和評價進行統整,使它們融合為一個有機整體,貫徹到活動進行中去。一方面,將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和活動產品,如研究報告、模型、主題演講等作為評價他們學習情況的依據;另一方面,注重把評價作為師生共同學習的機會,提供對課程修改有用的信息,實踐於教學。 此外,在評價方法的選擇運用上我們也要把握整體觀,要注意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的有機結合,以保證評價內容的全面性和綜合性。綜合實踐活動中包含的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和信息技術教育諸要素所體現的更多是一些主題探究、課題研究、方案設計、操作實驗等學生自主學習的活動,傳統的紙筆測驗根本不能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考核,因此,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只有用諸如檔案袋評定、研討式評價、學生自我評價等利於學生發展的評價方式,才能對課程與教學以及學生的表現進行全面、深入的評價。 (三)多元化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多元化包括評價標準的多元性和評價主體的多元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強調多元價值取向、多元評價標准、多元評價方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肯定學生與世界交往的多元方式,具體來說就是對學生的各種活動方式要給予充分的肯定,不僅允許學生對問題的解決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呈現自己學習結果的形式也可豐富多樣。評價者要盡量使用學生能理解的語言描述學生的表現,避免將評價簡化為分數或等級。 對於學生評價而言,學生自我、教師、家長、同學、校內外人士都可以成為評價者。這些不同主體、不同角度的評價將更有利於提供豐富的評價信息,更有利於被評價者的進步和課程的有效實施。同時,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過程中,應重視學生的自我反思性評價,通過學生的自我反思評價提高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四)過程性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綜合性、實踐性,關注學生生活經驗的課程形態。它有別於學科課程注重知識的邏輯呈現與教學,而是不局限於課程教學,更多地注重學生的實踐和活動,如拓展學習時空,讓學生走入自然、走向社會。在自主探究中,學生不斷反思、不斷發現並解決問題,創新思維和實踐活動能力得以培養和鍛煉。因此,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在於不斷地改進學生的學習,積極倡導動態的過程性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要重視學生活動過程的評價,對學生進行評定的內容應包括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以及他們如何解決問題的過程。即使最後結果按計劃來說是失敗的,或者沒有得出所謂的科學結論,只要學生經歷的活動過程對自然、社會和自我形成了一定的認識,獲得了實踐的體驗和經驗,就應該給予積極的評價,重視學生在過程中獲得的寶貴經驗。通過肯定其活動價值,營造成功體驗的情境。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既是活動的相對終結,也是活動的持續起點,更是活動的循環過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既有利於轉變教育觀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又有助於挖掘教師潛能,促進教師素質的全面提高。

㈣ 如何開展好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

新《課標》的出台和新教材的實驗與推廣,為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提供了廣闊的前景,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提供了巨大的空間。同時也對傳統的教育思想和課程理念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新教材和舊教材相比,在內容設計安排和呈現形式上均有所突破。最為顯著的一個舉措就是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中增加了數學實踐活動。數學實踐活動課的設置,打破了原來學科教學中重書本知識,輕直接經驗;重結論,輕過程;封閉學習多,開放學習少;機械記憶多,實際應用少等的教學模式。給每一位小學數學教師帶來了一個新的研究課題。如何正確認識數學實踐活動,如何上好數學實踐活動課,數學實踐活動課以怎樣的的模式呈現便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數學實踐活動課的內涵、意義
數學實踐活動課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解決某一實際的數學問題為目標,以引起學生的數學思維為核心的一種新型的課程形態。它是對數學學科教學的延伸和發展,是對學生理解、運用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升華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始終貫徹著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需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思想,著力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自由舒展身心。它以學生的生活和現實問題為載體和背景,著眼於促進學生個性自主和諧地發展,以學生的直接體驗和最新信息為主要內容,以學生的自主探索和主題研究為基本形式,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主要任務。因此,它具有強烈的生活性、實踐性、研究性、參與性和開放性等特點。
數學實踐活動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改變了傳統教學中以知識記憶為特徵的陳舊方法,讓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和對數學本身的探究中理解、掌握和應用數學,主動地獲取數學知識並獲得直接體驗。
具體來說,它的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在活動中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解決現實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有利於提高他們從周圍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他們的數學意識和探索精神。同時,他們在活動中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能夠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價值,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並且由於學生在這些活動中有著更大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他們相互交流、相互請教,每個人的創造力、科學志趣和個性差異鮮明地表現出來,有利於教師的因材施教。
2、促進課內知識的擴展、深化和鞏固,有利於拓寬學生的認識范圍,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在活動中遇到的許多問題,教科書上是沒有答案的。如:巧用余數解決實際問題,怎樣買最省錢;測量計算教學樓的佔地面積和建築面積;設計一個春遊或秋遊方案等等。面對這些問題,學生急於想解決的心理,促使他們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去搜集信息和資料。學生在處理分析這些信息和資料的過程中,自學能力、動手能力得到了提高,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奠定了基礎。
3、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和競爭,有利於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促進全面發展。在數學實踐活動中,每個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也有觀摩別人的機會;有自己成功的機會,也有自己在大家面前失敗的時候;有頭頭道道說理的時候,也有推翻自己去承認別人的時候。當學生認為自己成功地解決某個問題時,他們便會盡可能地向其餘的同學有條理地敘述和論證自己的方法和觀點,無疑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在活動過程中,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競爭,能使他們認識到如何正確對待自己、對待別人;對待真理、對待榮譽,這樣非常有利於學生心理的全面和諧發展。
二、數學實踐活動課的基本操作程序
數學實踐活動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索性解決問題的活動,它在呈現形式上絕不是單純的戶外活動,它可以表現為課堂內的經理探索,有可以表現為課內外相結合,還可以是完全置身於社會這個大環境下的調查活動。但無論是哪種形式的活動,從某個角度來說就是一種研究性學習活動。學生經歷了一個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和得出結論的完整過程。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從問題的提出到解決問題的策略選擇都是由學生自己選定。一般來說,數學實踐活動課的基本操作程序是:確定課題——商定活動方案——論證活動方案——總結評價。筆者試以小學數學的實踐活動課《我們去秋遊》為例具體闡述。
1、確定課題
數學的學習必須是一個主動的過程,每一位教師必須創設一個鼓勵學生去探索的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去。所以,在課的開始,老師就從談話引入,課堂氣氛異常輕松、愉悅。「秋天到了,校園了的各種花也開了,天氣也特別得晴朗。這么好的季節,你們最大的願望是什麼?」當有學生建議組織四年級的秋遊時,教師順勢引導:「秋遊活動很有意義,可是整個四年級班級多、人數多,要組織一次這樣的活動,需要好好計劃一下,做一番准備。想不想做一回小小策劃員,自己來設計一個秋遊方案?」然後,教師揭題:秋遊。這樣就對本次實踐活動進行了定向。
2、商定活動方案
這一環節是明確實踐活動目的,協定實踐活動程序。教師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商議確定活動前的准備。「回想經歷過的幾次春遊活動,想一想要組織這樣的一次較大型的秋遊活動,要考慮哪些方面的問題呢?」學生紛紛發表意見,異常踴躍。首先,師生經過交流共同確定秋遊的地點—蘇州樂園。其次,教師引導學生對提出的眾多問題進行梳理和歸納。最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經過討論交流確定活動前需要解決問題,確定本次實踐活動的方案程序。(一)制定租車方案;(二)選擇購票方案;(三)建議遊玩方案。
3、論證活動方案
在這一環節,教師根據學習內容,結合學生的知能水平,創設有利於學生進行探索研討的問題情境,提供一些有利於學生進行探討發現的研究材料和信息,讓學生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活動中去,並充分驗證自己設計的秋遊活動方案。
(1)論證租車輛數和租車費用
多媒體提供信息:洛社鎮中心小學四年級學生人數401人,教師24人。每輛汽車最多可乘坐45人,包車每輛500元。學生很快列出算式為:(401+24)÷45=9(輛)……20(人)。當老師問要租幾輛車時,大多數學生都說10輛,但有一小部分學生提出了異議,理由是最後一輛車只有20人,也要500元,太浪費。這時,老師順勢引導:「從節儉的角度考慮,20人租一輛車,空位太多,太浪費。那麼,你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嗎?」學生紛紛展開討論。有的學生提出「這20人擠到其他幾輛車去。」但馬上就有學生反對,認為這樣的做法是「客車超載,違反交通規則,有不安全。」這時,就有學生提出可以租一輛小車。這樣既可以解決多餘人員的乘車問題,又不浪費。經過商討,最終達成一致意見租一輛小車。教師於是又提供一條信息:租一輛小車要300元。這樣租車費用也得到了解決。無形中學生學會了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要靈活解決的策略。
(2)論證購票方案
首先讓學生模擬購票員角色,咨詢有關信息:根據信息中提供的相關內容,以自由問答的形式向模擬購票員咨詢。(什麼叫「團體票」,「30以上」是什麼意思?)其次讓學生先商量一下怎樣購票更合理,然後算一算需要多少錢。最後小組內選擇最佳方案,並陳述自己的觀點。當學生列出了各種不同的方案後,教師啟發比較:「看來購票的方案不止一種,那麼作為四年級的老師他們該如何選擇呢?你能提供點建議嗎?」學生在發表看法的過程中,引起他們共鳴,選擇並篩選出一種最佳方案。即
401位同學買團體票401× 30=12030(元);24位老師買成人票 24×60=1440(元)。最後教師結合實際讓學生說一說本次秋遊活動每位同學應該交的費用。
(3)論證遊玩方案
教師為學生提供一份「蘇州樂園」部分遊玩項目的價目表。「參考所提供的價目表,根據自己的愛好作出決定:如果你去,你准備向家長要多少錢?這些錢可以怎樣安排?」當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談了各自的遊玩方案時,教師又提出靈活性、開放性更強的要求:「如果只帶20元錢,你覺得最多可以玩幾個項目?是哪幾個?最少可以玩幾個項目?是哪幾個?幾個項目?」在此基礎上,教師評價激勵:「根據個人的遊玩方案設計,評出小組內哪位同學消費比較合理,做到既節約又玩得盡興。」
論證活動方案強調的是讓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去發現和研究問題。不僅是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來解決問題,更是在尋求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
4、總結評價
數學使活動課的總結包括過程總結、結果分析、交流甚至答辯活動。側重在學生反思探究、實踐中的得失。如:「我懂得了什麼」,「我掌握了什麼方法」,「我在實踐活動課中的得失」,「我打算如何改進」等。所以,教師以問題:「國慶節快到了,悄悄地設計一份全家人出遊的方案,給家人一個驚喜」。讓學生帶著問題離開課堂。
由於數學實踐活動課課型的特點,決定了其評價標准和方式與常規性學習的不同。它要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能力基礎為參照系,而不是以科學領域的發展水平為參照系進行總結和評價。評價時,既要評價學生從事實踐活動的結果,更要評價學生在數學實踐活動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既要評價學生學習數學的水平,更要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
三、數學實踐活動課應注意的問題
1、避免將數學實踐活動課上成課外活動和數學活動課
課外活動是「在教學大綱范圍之外由學生自願參加的各種教育活動的總稱」,它不屬於課程的范疇。數學活動課重在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它以發展學生個性要素為首要目標的課型。雖然其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隨年級的上升而具有層次性,但這些內容是不確定的,它是由教師根據學生年齡的不同靈活安排的。其開設的形式也是多樣的,有數學游戲、數學講座、數學牆報等。而數學實踐活動課不同於課外活動和數學活動課。它的設計和實施具有一定的規范,並嚴格按此規范實施教學過程。它涉及的領域更為廣泛,側重從數學的角度研究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主要以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為基礎,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在現實生活中理解數學、應用數學、發展數學、掌握數學。
因此,教師要正確認識這一點,避免將數學實踐活動課上成課外活動和數學活動課。
2、正確處理師生在數學實踐活動課中的關系
由於數學實踐活動課具有強烈的生活性、實踐性、研究性、參與性和開放性等特點,所以小學生樂於主動參加、積極投入。他們通過動手、動腦、動口,始終處於動態的活動中。同時,他們又通過自身獨立探索和合作研究的體驗、,增長知識,培養能力,發展個性特長,而不是間接地、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灌輸。因此,學生是數學使活動課的主角,居於主體地位。但他們的學習活動又離不開教師的悉心指導和幫助。教師在適當時機的引導、組織和幫助對他們的學習活動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在此時起到了輔助的作用,居於主導的地位。所以,在數學實踐活動課中,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活動為主線。
3、數學實踐活動課在組織形式上要突出靈活性的特點
教師根據自己教學的實際需要,可以組織年級活動、班級活動、小組活動、個人活動;可以組織課外活動、課內活動;可以組織在教師指導下的活動、在家長指導下的活動。但無論是哪種形式的活動,都應該使數學知識和社會生活相聯系,突出數學實踐活動的應用性。讓學生樹立「大眾數學」觀,體會數學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逐漸形成量化意識和良好的「數感」。同時注重加強數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軟化學科界限,敢於打破傳統的格局和學科限制,允許學生在數學實踐活動課中研究與數學有關的其他問題,而不是「純數學」。

㈤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原則是什麼

答: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原則,主要表現在以下向個方面:
1、重視過程評價
本課程目標的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的態度和能力,而非知識和技能。所以評價時,不應該過於看重於學生所獲得的知識的多少及作品的優劣,而應特別關注學生參與的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關注學習的過程和方法,關注交流與合作,關注動手實踐以及所獲得的經驗與教訓。困此要採用形成性評價的方式,一般不採用等級評分的方法,重視對過程的評價和在過程中的評價,使評價成為學生學會實踐和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同時要強調評價的激勵性,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勵廣大學生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氛圍。
2、以學生自我評價為主
本課程的評價可採用多種方式,如對書面材料的評價與對學生的口頭報告、活動、展示的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小組的評價與組內個人的評價相結合等。其中以學生的自我評價為主。由於是讓學生自我評價,其壓力較小,學生可以充分地暢談自己參與活動的體驗、經驗和教訓,自由地交換意見。同時,這種
集體和個人的自我評價也可以使學生享受到健康的民主風氣的熏陶和教育。
3、評價的開放性
本課程具有開放性的特點,評價也應該具有開放性,在學生自我評價的基礎上,應盡可能採用集體討論和交流的形式,將個人和小組的經驗及成果展示出來,並鼓勵相互之間充分發表意見和評論。這樣的評論不僅可以使學生吸收他人的有益經驗,而且還可以促使學生加深對問題的認識,有助於培養學生敢於和善於發現問題並發表個人見解的優良品質。
從評價的科學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則出發,結合活動課教學的理論與實踐,提出如下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評價指標體系。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