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活動課程應該注重什麼
① 談談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該遵循哪些原則
1.適宜性原則 適宜性指的是教師在制定教育目標、確定教育內容、創設教育環境實施教育過程等環節中,都能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學習特點、發展水平和情感需要,以最適合幼兒特點的課程開展教育活動。適宜性原則充分表明了幼兒自身特點和需要對教育目標、內容、方法等的影響:適宜的目標幼兒跳一跳能夠得著,適宜的內容幼兒容易理解,適宜的方法幼兒能夠接受,只有適宜的才是最好的。因此,教師在選擇教育目標和內容的時候,不要照搬書上的,可以借鑒,但一定要考慮自己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需要,再好的活動不是適合自己也是徒勞。 2.滲透性原則 這里的滲透有以下兩方面含義:一是教學活動要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自然進行,保育為主,保教結合;二是指課程內容之間相互滲透,無論是五大領域課程還是主題課程,其內容、目標都是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不能孤立進行。尤其是語言領域和社會領域的教學活動,與其他領域的身體更明顯一些。例如,在美術教學活動中,一般都要滲透大膽表達的目標等。 3.參與性原則 參與性原則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在教育活動設計過程中,要注重通過多種途徑和策略和調動幼兒的主題參與性,在參與過程中獲得體驗與發展;二是指在設計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家長資源、社會資源、同伴資源等多種教育資源的共同參與。 4.發展性原則 幼兒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幼兒提供發展的途徑,使幼兒既獲得當前的發展,又有利於幼兒的長遠發展。當然,發展不僅僅指知識的豐富,還包括能力的提高、情感態度的改善以及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以上是對幼兒園教學活動概念、類型以及教學活動設計的意義、理論依據及遵循的原則等理論方面的總體論述。這些理論的論述綜合了當前幼兒教育的前沿理念,從教師角度出發,結合實踐,將理論知識平民化,便於教師理解。這些理論知識為如何設計符合幼兒學習需要的教學活動提供了理論依據,綜合、整體地理解和應用這些理論知識,能使教學活動設計更加科學、有效、合理。
② 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要求是什麼
幼兒教師教育活動的標准
(一)從教師方面
1、教態親切、自然、大方,語言生動簡練、適中、不啰嗦,並注意與幼兒進行溝通和交流交流。
2、多運用並恰當運用表揚和鼓勵;加強對幼兒的常規管理。
3、加強對幼兒的常規管理,不放縱幼兒的不良行為,並及時、巧妙地進行制止。
4、課前進行充分地准備。
①把握幼兒的年齡特徵 熟悉教材和教案;
②熟悉教材和教案,把握教學重難點 充分准備教學具;
③充分准備教學具,製作實用的教具。
(二)從幼兒方面
一節好課,離不開幼兒園在課堂上的表現。因此幼兒園教師要調動幼兒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動起來,都能參與進來,不要有等待的現象,這樣的課才稱得上是一節好課。
(三)從課堂設計方面
一節好課,常常依賴於課堂活動設計。活動設計得新穎、獨特、有趣,符合幼兒年齡特徵,是上好課的前提。因此,幼師們在設計活動課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活動課的主次要分明,一般分為開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三大部分,並合理分配各部分時間,把握重點,注意目標達成度。
2、導入新穎,能夠吸引幼兒的目光,抓住孩子的心理特點及年齡特點。可採用直接、間接、情景表演、圖片導入、實物或謎語等等與課程有關的導入方式進行導入。但時間要把握在2分鍾以內,因為我們的主要目的為接下來的課程做准備。
3、目標明確,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徵,及接受能力。
4、教學過程,各環節聯系緊密,語言連貫,流程清晰。符合教學的大綱要求。
5、有游戲的環節。幼兒園的課程多數是藉助游戲的形式來實現的教學目標,因此,游戲一定是為輔助教學內容而准備的,我們要為目標而游戲,不是為游戲而游戲。可以通過游戲或分組游戲的方式檢測孩子掌握的程度,從而了解孩子的接受能力,根據孩子的個體差異進行個別輔導。
6、把握好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小班幼兒一般是10-15分鍾,中班幼兒一般20-25分鍾,大班和學前班孩子是30分鍾左右。把握好孩子的最佳接受狀態,也是上好一節課的關鍵。
7、上好一節幼兒園活動課,還要藉助一些相關的教具,由於孩子的接受能力和認知特點的局限性,就需要我們老師在生活實際中,搜集與課程有關的材料作為教具,來幫助幼兒理解,從而加深孩子的印象。
此外,幼兒園課堂組織,要緊湊,不拖沓;教學活動注意麵向全體、因材施教;教學要有主線,要一氣呵成。
③ 談談幼兒園教育活動應該遵循哪些原則
1.適宜性原則 適宜性指的是教師在制定教育目標、確定教育內容、創設教育環境實施教育過程等環節中,都能充分考慮幼 兒的年齡特點、學習特點、發展水平和情感需要,以最適合幼兒特點的課程開展教育活動。適宜性原則充分表明了幼兒自身特點和需要對教育目標、內容、方法等的影響:適宜的目標幼兒跳一跳能夠得著,適宜的內容幼兒容易理解,適宜的方法幼兒能夠接受,只有適宜的才是最好的。因此,教師在選擇教育目標和內容的時候,不要照搬書上的,可以借鑒,但一定要考慮自己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需要,再好的活動不是適合自己也是徒勞。 2.滲透性原則 這里的滲透有以下兩方面含義:一是教學活動要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自然進行,保育為主,保教結合;二是指課程內容之間相互滲透,無論是五大領域課程還是主題課程,其內容、目標都是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不能孤立進行。尤其是語言領域和社會領域的教學活動,與其他領域的身體更明顯一些。例如,在美術教學活動中,一般都要滲透大膽表達的目標等。 3.參與性原則 參與性原則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在教育活動設計過程中,要注重通過多種途徑和策略和調動幼兒的主題參與性,在參與過程中獲得體驗與發展;二是指在設計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家長資源、社會資源、同伴資源等多種教育資源的共同參與。 4.發展性原則 幼兒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幼兒提供發展的途徑,使幼兒既獲得當前的發展,又有利於幼兒的長遠發展。當然,發展不僅僅指知識的豐富,還包括能力的提高、情感態度的改善以及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以上是對幼兒園教學活動概念、類型以及教學活動設計的意義、理論依據及遵循的原則等理論方面的總體論述。這些理論的論述綜合了當前幼兒教育的前沿理念,從教師角度出發,結合實踐,將理論知識平民化,便於教師理解。這些理論知識為如何設計符合幼兒學習需要的教學活動提供了理論依據,綜合、整體地理解和應用這些理論知識,能使教學活動設計更加科學、有效、合理。
④ 為幼兒選擇課程內容時應該注意什麼
(1)選擇的技巧 第 一,內容的選擇來園與幼兒實際生活需要。健康教學活動內容的選擇離不開幼兒的一日生活,因為生活就是實踐、參與和體驗。新的學習就是在生活中產生和發展的,在不斷反復的練習、操作、運動中慢慢習得的,是符合幼兒實際生活需要的,比如「不要和陌生人走」「常用的電話我知道」「我會擦椅子」「舌頭本領大」等,都是幼兒身邊發生的事情,也是幼兒需要熟知和掌握的,能夠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的教學內容,都是幼兒發展需要的內容。 第 二,內容的選擇要有挑戰性。在選擇教學活動內容時,更多的是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教材的要求,每學期、每月、每周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往往忽略了創造性,也就是本班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幼兒已掌握的么可以在小組活動中進行;而新的教學內容和知識點,特別是幼兒比較陌生或尚未掌握的,才是教師正確的選擇。讓幼兒在有挑戰性的活動中學習,才是適合幼兒發展的學習。 第 三,內容的選擇要全面。健康教育的內容包括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生活衛生習慣、安全教育、營養教育、人體的認識與保護、運動與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內容,教師在日常叫教學活動中,應整體權衡和把握。教師所選擇的內容應涉及到健康教育內容的方方面面,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完成健康領域的教育目標。 第 四,內容的選擇要有地域特性。我們國家幅員遼闊,每個地區都有各自不同的地域特色。例如在體育活動中,除了比較常見的踢毽子、滾鐵環、跳竹竿等景點活動外,還有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娛樂和比賽項目需要傳承和發揚。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幼兒興趣發展需要,有計劃、有目的地選擇,以完成健康活動的目標。 (2)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切忌盲目照搬和隨意選擇。教師在選擇教學活動內容有其是有觀摩活動的時候,為了取得較好的效果,常常會選擇網路中、書本中的優秀案例,有些案例與本班的教育主題和幼兒發展毫不相干,因此顯得盲目而有失專業水準;而在平時的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又會犯拿來主義的毛病,隨意找出一節課就上,這些都是違背活動內容選擇的原則的。例如,一些與安全相關的知識點,不同的地域涉及到的問題是有差別的,即使選擇此教學內容,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做適當的調整,也是符合幼兒發展需要的。 第二,切忌為了目標而選擇。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的時候會根據教學目標尋找內容,這本是毫無爭議的,但教師會在個別情況下,僅僅為了達到教學目標而尋找內容,這就顯得過於教條,從而與幼兒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馳了。一個活動多個目標,一個目標多個活動,是每個教師都該時刻記在心裡的。 第三,內容的選擇要有時代感。在日常教學活動中,一些教師往往會沿襲往年的教育內容,或者借鑒有經驗教師的好課,這是捷徑,應該提倡,但是有時候忽略教學內容的實時性,就有些滯後了。如「我是奧運小旗手」「打鬼子」「炸碉堡」等,顯然失去了現實意義。 3.幼兒園健康教學活動的准備 (1)准備的技巧 第 一,對於安全的准備。在健康教學活動尤其是戶外體育活動中安全是第一位的,需要教師通盤考慮,包括場地的安全,器械的安全,甚至幼兒的衣服、鞋子、發卡、帽子等飾物對幼兒來說是否安全。教師應該讓所有幼兒在教師的視野范圍之內,確保每個幼兒在體育活動中能夠得到鍛煉,確保沒有個幼兒的人身安全。 第 二,對於玩具材料的准備。玩具材料是健康教學活動完成教學目標的載體,需要認真篩選和有針對性地准備,即考慮材料的目標性、安全性、適宜性,尤其是幼兒使用的玩具材料,更應該嚴格把關。幼兒聯系小肌肉用的串珠,既要符合國家制定的衛生標准,也要大小適宜、數量足夠,為完成教學活動目標服務。 第 三,對於個別幼兒的准備。一些幼兒在健康領域教學活動中的特別性尤為凸顯,教師在制定目標、選擇活動內容時,把他們的需要考慮進去,而是否真正的關注這些幼兒,就要在准備環節中真正地體現了。如:肥胖兒,偏瘦幼兒,有眼疾的幼兒,動作協調性不夠的幼兒,要給他們准備怎樣的適合本節活動的材料,都是需要做好的。 (2)應注意的問題 第 一,材料多少的適中。在很多教師的印象中,只有材料准備豐富,才是准備到位,因此,常常以多為標准。一次教學活動,准備很多玩具才有效。由此可見,健康教學活動中材料的准備並非多多益善。比如:在進行投擲練習時,玩具材料應都與投擲相關,滿足幼兒需求既可,否則會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負擔。 第 二,對意外事件的准備。健康教學活動涉及的面廣、場地大,尤其是體育教學活動,包括很多不可預測的因素,需要教師在准備中更加細心、周到;有時要考慮意外事件發生後,如何去處理,比如:口袋裡是否有衛生紙、創可貼、手帕和對一些處理外傷的醫療常識的了解,做到有備無患,准備的越是細致,越是心中有數,幼兒的安全越有保障。
⑤ 幼兒園課程內容選擇的原則有那些
1、類型
幼兒園課程主要有三種類型:學科、活動、經驗。
2、結構
幼兒園課程結構是由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組織和課程評價四個要素組成。
3、特性
基礎性、啟蒙性、全面性、生活性、活動性與直接經驗性、潛在性
4、健康
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5、社會
能主動的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能努力做到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6、環境
培養與周圍環境的親近感,並在與自然的接觸中培養對各種事物、現 象的興趣與關心;周圍環境與自身的關聯中,進行發現與思考,並將其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對周圍事象進行考察、思考、學習,豐富對事物性質、數量、文字等的感覺。
7、語言
使兒童體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心情時的快樂;學會傾聽別人的語言及談話,盡量說出自己所經歷的、所思考的事,體會相互交流的樂趣;在理解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語言的同時,多接觸連環畫與故事書等,並要經常與老師、小朋友相互交流。
8、表達
培養對各種美好事物豐富的感受力;用自己的話表達自己所感受到、思考到的東西,並體會其中的樂趣;培養對生活的形象思維,並感受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
9、科學
它不僅能提高認識活動的積極性和效果,還能使認識活動成為一件快樂的事。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在探究過程與結果中,逐漸懂得學習語言的意義和重要性。
⑥ 學習「幼兒園教育活動課程」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不知道你要進行什麼樣的活動,簡單說倆個把,第一就是要先保證孩子的安全(比如什麼消防安全活動就會有逃生演練)第二就是緊扣主題。
⑦ 幼兒園課程和教學活動具有哪些特點
教師在實施課程計劃的過程中,要善於發現幼兒喜歡的、感興趣的事物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真正發揮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中的教育作用,探索課程與游戲的內在聯系,找到游戲與課程的最佳結合點,達到游戲與幼兒園課程的優化整合,更好地體現「以游戲為幼兒園基本活動」的思想,以促使每位幼兒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