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鄉土課程的
1. 幼兒園園關鄉土教材的教案
幼兒園鄉土教案:豆寶寶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網路轉載 點擊數:747 更新時間:2011-6-30
目標:
1、在跳跳、做做、玩玩中體驗春天的快樂氛圍,喜歡春天的美好。
2、嘗試簡單的排序,在操作中學會保護自己。
活動准備:
幼兒人手一份細鉛絲、每組一份蠶豆和豌豆、春姑娘的花環、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跳「春」的律動
師:「我是春媽媽,願意和我跳個舞嗎?」
師:你想用什麼動作來表示春天來了?(小花、蝴蝶、柳樹等)
師:我們和春媽媽一起來跳個舞。
2、做「春」的禮物
(1)剝一剝
師:「春天來了,許多有趣的豆寶寶也出來玩了!,可這些豆寶寶還在被窩里睡覺,我們把她們叫出來好嗎?」
1、提出操作要求:把豆寶寶放在紅色簍子里,剝下的豆莢放在藍色簍子里。
2、幼兒操作開始剝豆子
(2)比一比
指導幼兒認識蠶豆和豌豆
師:「籃子里的豆寶寶有幾種?」
師:「你認得它們嗎?它們叫什麼名字?
師:「請小朋友看一看,比一比蠶豆和豌豆有什麼不一樣」
教師小結 :蠶豆長的大,豌豆長的小;蠶豆是扁扁的,豌豆是圓圓的。
2. 幼兒園鄉土課程的教研感想
時光匆匆,轉眼又是期末了。作為幼兒園教研組的成員,我們深感肩負的責任。如何指導教師進行教育研究,提高保教質量,增強教師自身的素質是本學期我們教研的重點,為此,我們在教研工作中進行了一些探索與嘗試活動,下面,我們對本學期的教研工作作個回顧與總結。 一、充分認識教研活動的意義,調動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積極性。 說起教研活動,有相當一部分教師認為教研只是專家學者的事,教師只要做好本職工作就可以了。針對這種現象,我們把讓教師充分認識教研活動的意義,調動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積極性作為有效開展教研活動的首要問題。具體做法是:首先,讓教師明確教研活動是幼兒園保教業務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針對性很強,主要解決教育實踐中的問題或疑難。通過教研可以改進工作方法,促進教育教學活動質量的提高。其次,讓教師明確教研活動是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的重要途徑,而教師的業務水平有直接影響幼兒園的教育質量。第三,讓教師明確教研的內容來源於教師的實踐經驗,而這種實踐經驗又來源於日常教學工作。因此,教師在進行日常教學工作時,不能忘記自己是研究者,教師提出的問題也許正是教研活動開展的主要內容,這樣教師的意見和想法被納入研究的行列中來,教師的意識上得到重視,從而有效提高了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積極性。 二、加強理論培訓,轉變教師觀念,統一教育思想。 教師的整體素質和理念的更新直接關繫到保教質量的水平。一年來,我們堅持外學習、內研究的方法,結合我鎮的實際情況,加強研究,從轉變觀念入手,提高教師的整體水平。在理論培訓方面,我們藉助外出學習、網路、書刊的先進經驗對教師進行各方面的理論培訓。一年來,我們先後選派10多名教師到北京、濟南、濰坊、淄博參觀學習,將先進的知識帶回來,與大家共同學習分享。 根據教研組的工作安排,三四月份我們在全鎮開展「主題環境創設活動」,首先進行了教學環境的創設如何能真正促進幼兒的發展、教師在開展主題教學中如何優化主題環境、如何讓環境與幼兒對話,讓幼兒做環境的主人等理論知識培訓。中心幼兒園以突出鄉土特色為主,在各班級進行了石材、草編、花布、紙藝、瓶藝、果實不同特色的環境創設,在4月10日,我園成功為萊州市農村幼兒園現場會提供現場,得到專家領導的高度評價。各村園的環境創設也有了較大的變化,既貼近主題,處處以幼兒為中心,又體現出靈活性和趣味性。 在檔案管理工作方面,我們首先讓教師明確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及內容,先後進行了如何科學的做好分類歸檔工作、歸檔的常用方法等理論培訓,並組織觀摩中心幼兒園的檔案管理。現在全鎮每處幼兒園的檔案管理都有了較大的進步,都能做到分類明確、目錄齊備/、內容充實,並建起了賦有個性化的教師成長檔案。 另外,我們還通過不同的案例進行解剖分析,以問題的形式展開活動。這樣經過大家的共同討論,使整個案例分析的更直觀、更形象。通過培訓,使教師對教育教學有了新的認識,能夠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積極提出各種問題,使教師在學習中以問題為線索,以解決問題為目標,使教師逐漸形成了一種邊學習、邊研究、邊反思、邊提升的教研方式,讓教研更加有效的服務教學。幼兒園教研活動總結 三、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發現問題,使其成為教研工作的新起點,一個靈活的教研突破口。在教研工作中,我們指導和帶動教師勤做筆記,學會觀察,學會記錄,學會反思,學會在司空見慣中發現問題,並順著這些問題去探索、實踐,尋找合適的解決辦法。各年級組青年教師人人做筆記,並積極地向外投稿,一篇的稿子在雜志上刊登,本學期還選送兩篇教育筆記參加市的評比。作為教研組長,我們還配合園務對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了隨機抽查,及時指出可供探討的地方,與教師進行個別交流。游戲是幼兒園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當發現問題時,我們及時地組織教師學習相關的文章,如《自主性游戲中教師的指導方式》等,為教師提供理論指導,同時開展各年級組間的游戲觀摩,讓教師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四、注重教師實踐操作,加強反思學習。 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內容具有很大的靈活性、選擇性,單靠理論上的學習,很難使教師真正的理解和領會。因此,我們積極為教師提供實踐操作的平台,讓她們進行實踐操作,在操作中發現問題。比如在教師集體備課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動性,自己預設在活動中幼兒會提出什麼問題、幼兒會有什麼樣的反應、什麼樣游戲更適合幼兒、什麼樣的設計更利於幼兒接受、如何評價幼兒。這樣大家在一起各抒己見、集思廣益,思維得到了碰撞,體驗到不同的教學個性,所有教師都能資源共享,在教研的氛圍中體驗到快樂。通過實踐操作,教師們對幼兒園的課程有了新的認識,活動中主動參與性較好,教學活動充分體現新理念,以游戲為主,動靜交替,教學過程能首先考慮幼兒的需要,滿足幼兒的需求。 五、組織本組教師共同整理和製作各種教具、學具和搜集各類教育資料,定期指導教師更換和增添游戲材料,創設主題教育環境。協助園長組織好幾個大的教育活動,如春遊、慶六一節日活動、舉辦兒童作品展覽、幼兒講故事比賽等,在每個活動中,我們盡量調動教師主動參與,如大班舉行家長半日活動的組織形式,就是大班教研組成員的共同智慧,教師在幼兒作品展這一環節中,巧用多種形式展示了幼兒的在園生活,學習成果,讓家長教師的工作,幼兒園的教育,如利用相機拍下孩子們的活動集錦,配上兒童的話語布置生活欄,提供多種材料,指導幼兒人人製作作品,並把這些作品布置成不同的圖案,獨具匠心的創意,也讓家長感到了教師的細心及對教學工作的重視,得到了好評。再如,六一游園活動,我們與領導共同擬訂活動計劃,帶領本組教師製作材料,各盡所能,使活動准備充分,開展得豐富多彩。 我們還積極組織多項活動,讓教師在活動中不斷成長,如:慶三八「愛媽媽」主題活動,我們邀請全園的媽媽來園參加活動,讓媽媽們在慶祝自己的節日的同時,感受到孩子的點滴進步;在家長開放日中,組織家長觀摩區角活動、操舞表演、戶外游戲、集體教學,讓家長進一步了解幼兒的在園表現,並對幼兒園的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在中秋節系列活動中,我們邀請製做月餅的專業師傅來園為孩子們演示做月餅的過程。在師傅的精心指導下,孩子經過團、揉、捏、壓等各種工序製作出來了各式各樣的月餅,吃著自己製作的月餅別有一番樂趣;幼兒故事大王比賽、六一聯歡、舞蹈比賽、教師課堂教學大比武、技能技巧比賽等活動中,教師與孩子們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在教研實踐中,我們幾個教研組長深知,教師是教研的主體,只有通過多種形式調動教師參加教研的積極性、主動性,將教研內化為教師的自我發展、自我提高的內在動力,才能提高教師教研活動的質量,促進保教質量的提高。我們教研組要配合領導,進一步落實工作計劃,深入開展教研活動,使教研組真正成為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保教質量的重要基地。幼兒園教研活動總結 另外,在實踐操作中,我們還注重加強教師反思性學習。從反思中尋找問題的切入口,使教師從點點滴滴中樹立正確的觀念,從研討中列出問題、總結經驗。我們經常組織教師進行教學反思交流,讓教師取長補短,互相學習經驗,從而更加有效地指導自己的教學。
3. 課程游戲化城鎮幼兒園鄉土課程資源開發的實踐研究有什麼建議
區域活動:指以幼兒的需要、興趣為主要依據,考慮幼兒園教育的目標、正在進行的其他教育活動等因素,劃分一些區域,如積木區、表演區、科學區等,在其中投放一些適合的活動材料,制定活動規則,讓幼兒自由選擇區域,在其中通過與活動材料、同伴等的積極互動,獲得個性化的學習與發展。 區域活動的特點:自由性、指導的間接性、自主性、個性化
4. 農村幼兒園鄉土特色課程課題可以分哪些子課題
您好,可以安排國家級教育部「十三五」規劃全國重點課題,網上可查,真實有效,信譽保證,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望採納!!!
5. 如何在幼教中滲透鄉土文化教育
鄉土教育是對本鄉本土的文化教育,讓孩子們能夠近距離感受到身邊的自然地理、人文歷史。鄉土之愛是自我與家庭、親友、鄰里之愛的延伸,也是社會、國家、世界和人類之愛的基礎。從人生起點開始進行文化遺產的多樣性保護,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中,融入鄉土文化知識,融入鄉土之愛,是一種文化自覺和自識,它對於推進素質教育有著深遠意義。
一、幼兒園鄉土文化教育的時代背景
1、人口大流動造成了鄉土文化的失傳 當代中國的人口特色是獨子化、少子化、大流動遷徙。中西部青壯年大量流入東部沿海城市務工,農村青壯年人口大量進城。教育公平化制度大力推行,學前教育不受戶籍制度限制,越來越多農村孩子進入城市接受教育。據2010年人口普查,在浙江省溫州市912萬人常住人口中,來自市外的流入人口284萬人,其中省外流入272萬人,以江西、貴州、安徽、湖北、四川為多。省外戶籍的學前兒童佔全市學前兒童的四分之一。全市少數民族種類51個、人數30萬人,比10年前增加了19萬人,土家族、苗族取代畲族、回族,成為全市兩大少數民族。
2、崇洋媚外思潮沖擊著本土文化 全球化和開放意識已經深刻地影響了人們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國際文化的學習交流正在加速前進。一方面是人們感嘆小孩子都不會說方言了,另一方面是英語教育如火如荼,以國際品牌加盟的英語早教班每小時收費150-300元,洋節、洋快餐遍地開花,與孩子們頻頻親密接觸,這些導致了部分家長不知不覺地將鄉土文化丟棄了。
3、農業及農耕文明的衰落 傳統鄉土文化基於對土地的熱愛,人們謳歌著「大地是哺育人類成長的母親」。而現代化、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使得農民種地不掙錢,種地臟、累、窮,社會缺乏對農民這個傳統職業的尊重,五穀不分、四體不勤不僅是兒童的問題,很多家長、教師也是如此。生態惡化趨勢加劇,環境保護任務艱巨。現代城市生活快節奏、高壓力,家長忙於工作、事業,棲息大自然的詩意浪漫的文化生活氛圍不濃,城市一些居住小區缺乏地域環境特色,缺乏社區群體生活及精神文化層面的凝聚力。
二、幼兒園鄉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諸多教育學家都提倡鄉土教育。鄉土教育最初源於19世紀德國教育家費希特對民族主義教育的覺醒與倡導。早期鄉土教育受自然主義的影響,主要是以兒童生活的直觀對象——家鄉故土為空間認識出發點,引導兒童了解生存的周邊自然環境與社會人文。20世紀以來,隨著鄉土意義的深化與擴展,鄉土教育延為民族整體性文化教育。美國教育家村威認為,要建立兒童在學習知識上的興趣,必須消除他們的實際生活與課程之間的脫節。義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在《有吸引力的心靈》一書寫道,人類在出生後,有人類特有的「精神胚胎」期。「對於兒童來說,他們對生養自己的土地非常喜愛,不管那裡的生活有多麼艱難,他們也會感覺到從其他地方無法找到快樂。」「心理的這種吸引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它促成了一個人的成長,並且讓他適應了當地社會秩序、氣候等條件。」「今天,我們必須把兒童看作聯系不同歷史時代和不同文明水平的紐帶。嬰兒時期是一個重要的時期,因為如果我們想引入新的思想,改善人們的風俗習慣和在自然特徵中注入新的活力,我們就必須以兒童作為工具,成年人則無法完成這一任務。如果我們真的想廣泛傳播文明的火炬,就必須藉助兒童來完成這一使命。」
新文化運動以來,陳獨秀、費孝通、徐特立等教育家都十分重視鄉土教育和強調鄉土教材的重要性。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課程」、「活的鄉村教育要用活的環境」,陳鶴琴的「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等都是鄉土教育思想的光輝展現。潘光旦先生看來,造成國人自我迷失的精神危機,其根源在於「根」的教育缺失。愛國之道,始於一鄉;學必始於鄉土,而後可通天下。正視幼兒園鄉土教育面臨的諸多問題,我們需要辨析鄉土教育的概念和內涵,繼往開來、傳承發揚前輩教育學家的理論思想,積極探索實踐「土得掉渣」的新課程。
三、幼兒園鄉土文化教育的實踐
鄉土教育從娃娃抓起,必須是一種包含自然性、趣味性、知識性、情感性、實用性的教育模式,除了培養鄉土意識之外,生活教育、人格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也潛移默化地滲透其中。以下整理幾點筆者在幼兒園一線教學中的心得體會,以期拋磚引玉。
1、有序組織系統化的鄉土教育 幼兒園可以按照傳統農歷二十四節氣、傳統節日(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冬至、臘八)的時序,結合地方傳統美食、節日活動,構建有韻律節奏的鄉土文化教育。溫州童謠《十二月令》(正月燈,二月鳶;三月麥稈作吹簫;四月四,做做戲;五月五,過重五;六月六,洗垢蹉;七月七,巧食喜鵲啄;八月八,月餅餡芝麻;九月九,登高送娘舅;十月末,水冰骨;十一月,吃湯圓;十二月,糖糕印狀元。)提供了很多很好的素材。春季開園時,家長與幼兒一起動手設計製作元宵花燈,裝飾教學樓。清明節時,讓孩子們搗綿菜,動手做
清明餅。端午節,學唱《龍舟競渡》的歌曲,學習敲鼓打鑼等民間樂器,用五色線編織彩蛋袋子、粽子狀的香囊。除了講解傳統節日的來歷故事,還可以教一些應時的古代詩詞或者方言童謠、民歌,如樂清民歌《對鳥》、溫州童謠《叮叮當》。
6. 如何利用鄉土資源活化幼兒園的課程
一、發現鄉土資源的美,積累班級課程資源
我們緊密結合實際,決定以鄉土資源為切入點,開發並活化我們自己的班級課程,使我園的課程更鄉土化、個性化、多樣化。因為幼兒的生活和學習大部分時間都在幼兒園內,為了使班級課程進一步貼近社會現實、貼近生活、貼近大自然,作為課程的一部分,或者說是課程的延伸,我們試圖與幼兒共同在有限的空間范圍內營造出帶有本土文化氣息的班級環境,具體體現為以下兩個方面:
1.注重環境教育中的鄉土氣息
我們將班級環境創設作為工作的重點之一。在帶有鄉土氣息的特色環境中,我們把布條、麻繩等纏到水管上,從不同角度營造不一樣的視覺效果,讓幼兒在環境中真正欣賞到美、體驗到美。布置班級主題牆和家園欄時,我們變廢為寶,利用聰明才智,將一些帶有鄉土氣息的材料用在幼兒園環境布置中,呈現出特有的鄉土風味。
2.推廣鄉土器材的廣泛使用
很多鄉土器材都能成為很好的班級課程資源。趣味積竹是幼兒非常喜愛的建構材料,他們經常搭建出不同的造型;鄉土音樂器具在音樂活動中使用廣泛,其實在區域活動中也能成為幼兒的好夥伴;在家長的協助下,用廢舊物品製作出來的作品也能成為環境裝飾的重要部分;此外,很多生活中的材料還能成為很好的鍛煉器材,比如短繩、長繩和繩圈等。
二、將鄉土資源與班級課程有機融合,並滲透到幼兒的一日活動之中
幼兒園活動可以劃分為語言、科學、健康、社會與藝術五大領域,各領域可以相對獨立,又可以相互融合。在課程實施中,我們圍繞同一內容,探索一些利用鄉土資源活化活動設計的策略,並為主題活動的生成奠定基礎。比如,圍繞「葡萄」這一內容,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可以在美術活動中設計小班的瓶蓋印畫《葡萄》、中班的添畫《葡萄》、大班的意願畫《葡萄豐收啦》。
三、班級課程的開發與實踐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通過班級課程的開發與實踐,幼兒更加關注身邊的事物並形成了善於觀察、樂於提問、主動探究的好習慣,同時提供了更多讓孩子與生活、社會、自然接觸的機會和環境,激發了他們的探索熱情,發揮了他們的主動性。
1.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與主動探索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基礎和動力。各種五金小工具、螺絲、螺帽、滑板車、保溫杯等,這方面資源是我們特有的,於是老師們充分利用家長送來的各種操作材料與工具,開展各種探索活動,發揮幼兒的主動性,使活動更豐富,並長期深入下去。在《裝配滑板車》的活動中,孩子們想把車架和踏板固定好,試了幾次都沒能成功,這時,只聽得幼兒甲說:「要先把踏板和車架上的螺絲孔對齊,否則螺絲就轉不進去了。」接著,他就認真擺弄車架和踏板,直到每個螺絲孔對齊,幼兒乙拿起一個螺絲插在踏板與車架的螺絲孔上,「不行,這個螺絲太細了,要粗一點的。」於是,孩子們便在工具盒裡找螺絲釘,幼兒乙說:「我們先用細一點的螺絲釘插進去擰緊,看看行不行。」幾個孩子同意了,幼兒乙就插上一個螺絲釘,擰緊,結果發現車架與踏板不能堅實地固定在一起。孩子們就說:「這樣不安全吧?會不會摔跟頭啊?」於是,孩子就又開始尋找合適的螺絲釘……
7. 你對幼兒園開開設家鄉本土民俗文化民間藝術課程有什麼好的意見建議
創設本土文化特抄色環境,營襲造鄉土氛圍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是幼兒園課程內容的主要來源。創設環境的過程,也是我們開發課程的過程。環境的滲透即再現文化的過程。因此,我園注重環境的細節創設,在每一處均體現本土文化的氣息,讓幼兒時刻感受本土文化的多樣和內涵,讓每個角落都會「說話」,為幼兒提供主動學習的動態環境。例如,在幼兒園各個功能室的環境設置中處處都體現了石獅本土文化,結構室的走廊張貼閩南古厝、番仔樓、古衛城等具有石獅特點的圖片;生活坊的內外環境展示各種家鄉名小吃;美術室里呈現出濃濃「獅情畫意」的師幼作品;創設本土游戲館,有「南音館」「永寧煎包」「燈謎閣」「妝糕人」等。
班級環境也根據本土文化主題內容進行布置,「我和鞋子做游戲」,體現石獅聞名的富貴鳥的鞋品牌文化;「服裝加工廠」體現石獅服裝名都的品牌……通過與環境互動,激發幼兒了解家鄉,熱愛家鄉的情感,促使幼兒主動去學習,在環境的潛移默化中得到更多方面的發展。同時,幼兒的活動表現又為環境的再建設提供了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