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校長信息化培訓課程
㈠ 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 培訓 分怎麼拿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教師隊伍建設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信息化社會教師必備專業能力。近年來,各地通過多種途徑開展教師信息技術相關培訓,取得積極成效,但也存在著項目分散、標准不全、模式單一、學用脫節等突出問題。為貫徹落實國家教育信息化總體要求,充分發揮「三通兩平台」效益,全面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決定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簡稱提升工程)。現就提升工程的實施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升工程的總體目標和任務
建立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准體系,完善頂層設計;整合相關項目和資源,採取符合信息技術特點的新模式,到2017年底完成全國1000多萬中小學(含幼兒園)教師新一輪提升培訓,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學科教學能力和專業自主發展能力;開展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測評,以評促學,激發教師持續學習動力;建立教師主動應用機制,推動每個教師在課堂教學和日常工作中有效應用信息技術,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取得新突破。
二、建立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准體系
圍繞深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促進教師轉變教育教學方式的現實需求,吸收借鑒國內外信息技術應用經驗和最新成果,研究制訂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准、培訓課程標准和能力測評指南等,建立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准體系,有效引領廣大教師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規范指導各地建設資源、實施培訓、開展測評、推動應用等環節的工作。
三、按照教師需求實施全員培訓
各地要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納入教師和校長培訓必修學時(學分),原則上每五年不少於50學時。試行教師培訓學分管理,開展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學分認定,推動學分應用,激發教師參訓動力。教育部整合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相關培訓項目,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推動「英特爾未來教育」、「微軟攜手助學」、「樂高技術教育創新人才培養計劃」、「中國移動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能力培訓」等項目與各地教師培訓的融合,通過提供課程資源、培訓骨幹培訓者和共建培訓平台等方式,擴大優質資源輻射范圍。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實施本地區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新一輪全員提升培訓。利用信息管理系統,整合本地區項目和資源,建設教師選學服務平台,推動各地按照教師需求實施全員培訓。完善專項培訓體系,做好與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計劃相關培訓的有機銜接,重點加強中小學校長、專兼職培訓者和教研員等骨幹隊伍以及農村教師的培訓。地市及區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通過專項培訓和專題教研,組織開展區域性教師全員培訓。健全中小學校本研修管理制度,確保研修質量。中小學校要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作為校本研修的重要內容,將教研與培訓有機結合,重點通過現場診斷和觀課磨課等方式,幫助教師解決實際問題,促進學用結合。
四、推行符合信息技術特點的培訓新模式
各地要根據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學習特點,有效利用網路研修社區,推行網路研修與現場實踐相結合的混合式培訓;強化情境體驗環節,確保實踐成效,使教師邊學習、邊實踐、邊應用、邊提升;建立學習效果即時監測機制,確保培訓質量。堅持底部攻堅,積極推動網路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培訓,建立以校為本的常態化培訓機制。推行移動學習,為教師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進行便捷有效學習提供有力支持。加強薄弱環節,採取「送教下鄉」和「送培上門」等方式,為不具備網路條件的農村教師提供針對性培訓。
五、遴選一線教師滿意的培訓資源
教育部依託現有資源,建設資源共建共享服務平台,匯聚各地培訓課程資源和培訓服務信息,建立優質資源遴選機制,推動資源交易與交換。對通用性強的優質資源進行加工升級,啟動教師培訓MOOC(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建設工作,利用合作項目引進和開發優質資源,建立優質課程資源庫。各地要重點建設典型案例資源,支持中小學與高校及教師培訓機構合作,加工生成性資源,開發微課程資源,滿足教師個性化學習需求。充分利用已有平台匯聚本地資源,與國家平台實現互聯互通。
六、開展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測評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本地區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全員測評,主要採取教師網上自測方式,通過案例開展情境測評,以評促學、以評促用。根據能力測評指南,開發適合本地實際的測評工具,建立網路測評系統,為教師提供便捷有效的測評服務。各地要根據測評數據及時調整提升工程實施計劃,確保全體教師應用能力得到提升。培訓機構要根據測評數據制定完善培訓方案,確保按需施訓。中小學校要分析測評數據,找准短板,有針對性地開展校本研修。教師要根據測評結果,明確自身不足,查漏補缺,合理選學。
七、推動教師主動應用信息技術
各地要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作為教師資格認定、資格定期注冊、職務(職稱)評聘和考核獎勵等的必備條件,列入中小學辦學水平評估和校長考評的指標體系。中小學校要將信息技術應用成效納入教師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促進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主動應用信息技術。各地要通過示範課評選、教學技能比賽和優秀課例徵集等活動,發掘推廣應用成果,形成良好應用氛圍。通過建立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實驗區、示範性網路研修社區和示範校等舉措,推動信息技術應用綜合創新。
八、加強組織保障確保提升工程取得實效
統籌安排各項工作。各省要開展專項調研,分析現狀和問題,摸清教師需求,明確工作重點和思路,做好整體設計,制訂提升工程主要實施工作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形成規劃方案,2013年底前報送教育部。2014年起,分年度組織教師全員培訓工作,原則上每年培訓人數不少於本地區中小學教師總數的20%。完善管理制度,出台配套政策,開發測評工具,盡快建立教師主動應用的機制。
加強組織領導。教育部負責提升工程實施的統籌管理和監督評估等工作。成立執行辦公室(設在華東師范大學),負責組織管理的具體工作。成立專家委員會,負責研究、指導和評審等工作。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本省提升工程實施的組織管理。成立領導小組,整合相關部門力量,確定專門機構負責組織管理具體工作。採取招投標機制,遴選具備資質的院校(機構)承擔培訓任務。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實施精細化管理。地市及區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本地提升工程的組織管理。制定管理辦法,落實相關政策。整合教師培訓、教研、電教和科研等部門的力量,加強對中小學校的指導,做好全員培訓。中小學校長是本校提升工程實施的第一責任人,要完善制度、健全機制、整合資源,為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落實保障經費。各省要安排專項經費,支持管理平台建設、專項培訓、資源開發和能力測評等工作。中西部省份要在「國培計劃」專項經費中切塊用於農村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地市及區縣要安排專項經費,支持本地教師全員培訓。中小學校要在學校公用經費中安排資金,為本校教師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創造良好條件。
做好監管評估。教育部審核各省規劃方案,通過信息管理平台對各地工作進行動態監測,定期通報監測結果。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採取專家評估、網路評估和第三方評估等方式,做好提升工程實施的監管評估工作。地市及區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重點加強中小學校推動信息技術應用工作的監管評估。
教育部發
㈡ 如何進入四川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學習
參加「國培計劃2015」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訓學習,覺得受益匪淺,對於現代信息技術與物理學科整合的理念得到了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也促使了自己在以後的物理教育教學過程中積極運用。以下是本次培訓的心得體會。
培訓不但全面,而且細致,有溫館長對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精彩解讀和分析;有各個區域教師現場示範,有課堂實錄,更有各種軟體培訓實踐。「國培」為我們這些在職一線教師提供了良好的學習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的機會,同時也向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學習期間,專家們精彩的講座一次次激起了我內心的感應,更激起我的反思。在這種理論和實踐的對話中,我收獲著專家們思想的精髓,理論的精華。聽了教授的講座,我進一步體會到了信息技術應用於課堂教學的重要性。知道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提升對於課堂教學的意義,在教學中,利用電子白板多創造互動機會,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以促進學生利用資源進行學習;要為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創造更多的條件和機會。使他們能夠通過主動參與、學會學習、得到發展。培訓期間,聽了許多的案例課,更加直觀地讓我們了解到這次培訓的作用與意義。
總之,在「國培」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訓學習,使我充分了解了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對課堂教學的意義;充分提高了信息技術知識水平,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今後的工作中,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方面的技巧和方法還需要我們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不斷發展。那樣才可以說是真正發揮到了教育信息化的優點。從而使信息技術更好地輔助我們的教學,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
篇二:2015年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訓心得
2015年的1月6日至10日,我有幸在省奧體中心參加了湖北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運用能力提升工程校長集中培訓班第二期的培訓,通過這幾天的培訓,自己了解了精神,更新了觀念,開闊了視野,提高了認識,感覺責任更重了。
短暫的五天培訓讓我收獲頗豐,這五天時間,先後聆聽了張才生等專家有關教師信息技術運用能力提升工程的講座,圍繞教師信息技術運用能力提升工程項目的實施,通過幾位專家深入淺出、生動形象的講解,使我比較全面地學習了有關創新教學與教師專業發展,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運用能力提升工程標准及實施方案,教育信息化規劃的內容、方法和策略,區域信息化套餐課程建設,信息技術下的校本研修,遠程培訓的質量管理,培訓管理中的信息技術應用,項目管理與方案設計等內容;初步了解和學習了有關 「翻轉課堂」、「微視頻」、「可汗學院」等一些世界頂級的教育模式,以及國內對這種教育模式的嘗試應用和取得的一些效果;了解了目前世界或是國內在教學上應用的一些先進信息技術。
通過培訓,自己受益匪淺。知道了七大教育技術的趨勢:3D列印、大規模開放課程、大數據、電子教科書、游戲化、翻轉課堂、移動學習,明白了什麼是教育信息化新名詞:雲計算、教育雲、泛在學習、移動學習、碎片學習、可汗學習、翻轉課堂、微課、慕課(moocs)、網易課程等等。「三通兩平台」:寬頻網路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路學習空間人人通、建設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建立教育管理基礎資料庫和信息系統。
培訓其間,我們實地參觀華中師范大學——國家數字化學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該中心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個教育信息化領域的國科研機構,近距離的感受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講解員的演示、操作、介紹,直觀、真實、神奇。雙電子白板設備、手持終端機、三維立體工具、物理、化學模擬演示、地理學科實驗、音樂學科的操作、全空間數字化監控系統、未來智慧教室的參觀,一個個高端的數字儀器、設備讓我們目不暇接、大開眼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教育教學輔助設備將會走進學校,讓孩子們都能享受優質教育資源,享受信息技術的方便、快捷。
通過學習,我感受到了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黨中央把教育信息化納入國家信息化發展整體戰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網路。加強優質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強化信息技術應用,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水平。構建國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統,搭建國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台。這些規劃高瞻遠矚,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通過學習,我明白了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領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促進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過程。教育信息化是國家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轉變教育思想和觀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益,培養創新人才具有深遠意義,是實現教育跨越式發展的必然選擇。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帶來了教育形式和學習方式的重大變革,促進了教育改革。
通過學習,我體會到了一個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對校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摒棄舊的思維方式、確立科學的教育信息化理念、才能做一個新型的合格的校長。校長是學校的領導者、決策者和高級管理者,有什麼樣的校長,就有什麼樣的學校。有什麼樣的信息思維就就會有什麼樣的行動。在這個全新的信息時代,網路已經成為人類最重要的工具,它對學校教育的影響是巨大而且深遠的,教育技術的每一次進步,都會帶來教育方法和學習方式的革命性的變革。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對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在今後的工作中,自己將以此次培訓為契機,真正將先進的教育技術合理地融入學校管理、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在思想觀念的轉變、資源配置的投入、信息技術的培訓、應用能力的普及、信息化平台的搭建上下功夫,以發展的觀點看待教育的信息化進程,在創建信息化教育的道路上不懈努力。
篇三:2015年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訓心得
2015年12月15日至20日,在省教育廳的高度重視下,我們天門152名一線教師來到了湖北省奧林匹克中心,參加湖北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骨幹教師培訓。雖然只有短短的6天,但給我觀念帶來的沖擊、思想帶來的變革、能力帶來的變化卻是無與倫比的。
近年來,我大大小小參加過多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了,從最早的幻燈機、錄音機、電影機等當時名為電教設備使用的信息技術培訓,到2003年的網路初識培訓,再到2006年的真正意義上的電腦使用技術培訓,再到2009年的因特爾培訓,及至2010年的微軟助學培訓,可以說,每次的培訓,都見證著課堂教學中信息化設備的變化、課堂教學的變革。這次,我又一次參加信息技術培訓,所接觸的內容,又一次見證了課堂教學信息設備的革新、教學方法的革新,也使我的信息化教學理念產生了再一次的變革,更使我感覺到了身上擔子之重。
1、理解了為什麼這個時候教育部、省教育廳開展這次培訓。在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下,現在,我所在農村學校都普及了班班通,教學點也完成了「教學點數字全覆蓋項目」建設,所有學校的數字化設備已基本追上了城市學校,這為農村偏遠學校實現信息化教學奠定了堅實的硬體基礎。看看外邊的世界,現在日新月異的技術進步,使社會已進入信息化技術變革高速時段,網路已進入人們日常生活各方面,許多學生都已可以熟練「玩」電腦,然而作為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卻仍然停留在過去的教學方式上,許多教師根本就不能用、不敢用、不會用這些數字化設備,更別說利用網路或數字資源開展高效的課堂教學了。現在開展這次培訓,無疑就是讓大家不與社會脫軌,不與時代脫軌,能夠迅速熟練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改變大家對數字化、信息化設備和資源的認知,讓大家由「怕」變為「愛」,由「疏」變為「親」,讓大家由習慣書本和粉筆變為習慣屏幕和滑鼠,由習慣黑板變為習慣白板。充分利用好「三通一平台」,讓優質資源效率最大化,讓每們學生享有平等的教育。
2、更新了眾多的信息理念。通過肖新國老師的《政策解讀》,我了解了國家現在對教育信息化的高度重視,更了解了傳統與現代的差距,知道了自己現在的工作社會需要的差距。通過彭景老師的《技術引發的教育變革主題報告》及彭林老師《新技術、新媒體、社會性軟體、網路教學平台等在教學中等應用》等,使我的信息理念徹底得到了轉變,可以說,這是我本次培訓最大的收獲。
3、掌握了新技能。通過張浩老師的《信息化環境的運行和維護》的學習,使我對信息化環境的運行有了全新的認識,也使我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過去,我從來沒有在這方面作過思考,但通過本次學習,我才發現,信息化環境原來有這么重要的作用,它的運行與維護,我想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作為一個新的興趣點去鑽研它,爭取有所收獲。
4、鞏固和提升了過去有的技能。回想起2010年參加全省教育裝備幹部培訓時廠家介紹電子白板,自己還覺得很遙遠,與本文由www.icaNjOb.Com 職場範文 網整理提供自己不相乾的東西,卻在短短的兩年後就來到了身邊,進入了平常課堂中,忽然心裡有種害怕的感覺。時代發展太快,自己被世界扔開得原來這么容易!電子白板安裝後,由於沒有認真、系統地學習,在電子白板的使用上,只能自己按照圖標或者說明上說的基本功能去亂摸索,浪費了許多時間,掌握的功能卻少之又少,只有許多基本功能投入使用。通過呂立立老師的《電子白板應用技巧與維護》的講解,使我對目前學校班班通設備中的投影式電子白板及教學點電子白板功能電視的應用技能上了一個大台階。相信回去後,我一定能使電子白板的作用發揮得更好、更大。當上到孫俊峰老師的《PPT製作 與美化》課時,忽然就有了親切感。從OFFICE97到OFFICE2010,我都接觸使用,使用得最得心應手的莫過於2003,由於工作需要,做了許多PPT,現在再重新面對,而且是自己不是太喜歡的2010,倒也有了全新的感觸和認識。看到孫老師製作的優美的PPT,忽然才發現,PPT依然強大,如果用心,它並不比FLASH差,甚至更牛!
5、找到了終身學習、自我提升的突破口。一直以來,總是嘆息自己沒有機會親臨各位優秀教師身邊,聆聽他們的教誨。通過王金濤老師的《網路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項目理論與實踐》的學習,才發現自己原來學習走進了一個誤區,其實,現在網路這么發達,設備這么齊全,只需身邊連一線,何必千里求一信!只要一根線,就可以很容易把各位專家教授請到身邊來,想怎麼聽,想聽多久,都非常容易。說起來,只在於自己想不想學,而不是能不能學啊!
6、感覺到了身上擔子之重。這次集中培訓時間很短,只有5天,但5天時間,對於一個中小學教師對於學習來說,已經是很奢華的。全省幾十萬教師,能選多少人來參加培訓。全省素質提高工程,每年2萬人,做了十年,只做了20萬人。而現在要在4年時間完成50萬人的培訓,那麼,大部分的教師只能通過網路學習來解決這個問題。也就是說,我們今天來參加這個培訓,是萬分幸運的人。幸運就意味著責任,做為種子老師,在我們身上,還有肩負有講授的重任,我們回去後要傳幫帶,給其他教師講座,培訓。我能完成這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嗎?心裡真是沒底!
另外,非常感謝上級領導對參培人員的關愛,使我們不僅有著舒適的居住環境,食宿非常方便,而且培訓地點就在住的地方,這對人生地不熟的我們來說,真是太好了!
不管如何,培訓後回去,我將一是不是斷加強自我學習,努力繼續提升自己;二是積極與教學實際相結合,探索提升設備與資源應用的途徑與方式;三是扎實開展培訓,努力讓身邊的同事都迅速成為信息化設備應用高手,讓課堂教學更加精彩,教學效益更加顯著!
個人建議和意見:
1 省、市各級都成立了以一把手負總責、親自抓的一把手工程。我校也要提高認識,成立領導小組,由一把手親自抓。
2 制定教師長期培訓機制,定期和不定期對教師進行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的培訓。制定教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上課的有效管理制度,讓課堂使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比例大大提高。
㈢ 如何應用教育信息化促進課程改革的創新
在這辭舊迎新的日子裡, 我代表黨委、 行政向大家拜個年, 恭祝大家新春快樂、 合家幸福, 在新的一年中身體健康、 事業有成。 今天的會議,對常熟教育而言, 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這次會議, 是進入「十一· 五」 的第一個重要會議, 既是「十· 五」 工作的總結會,又是「十一· 五」 的動員會, 也是新一年工作的安排會, 可以說, 是一個承上啟下、 繼往開來的會議, 是一個總結成績、 鼓舞鬥志、 明確目 標、 奮發進取的會議。。 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要日 益提高, 教育、學校、 教師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尊重和關注, 新聞媒體頻繁開展系列報道, 堅持了正確的輿論導向, 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可以說, 經過「十· 五」 的快速發展, 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要日 益迫切。 人民呼喚優質教育。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 己的孩子從幼兒園、 小學、 初中、 高中都能享受優質的教育,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 己的孩子能夠生動活潑地發展, 健康快樂地成長。 這種思想是社會進步的體現, 也是教育發展的推動力。 人民群眾的需要就是教育的市場, 就是教育發展的目 標。 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享受優質教育的需要是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應盡的義務。 常熟教育, 已經到了重新定位、 再樹新標的歷史時刻, 所以說, 建設現代教育名城時不我待!常熟教育, 經過多年的能量積聚和近幾年的奮力沖刺,已經跨上了一個很高的平台。 要實現躋身江蘇教育第一方陣, 領跑蘇州教育的奮斗目 標, 就必須切實增強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大力實施教育均衡化、 優質化、 多元化、 信息化、 國際化戰略, 積極構建全民教育、 終身教育、 優質教育體系, 確保各項教育事業的全面、 協調、 可持續發展。 常熟教育, 已經到了轉軌提速、 再創輝煌的關鍵時期, 所以說, 建設教育名城責無旁貸!建設現代教育名 城, 是一面鮮明的旗幟, 一個具體的目 標具有豐富的內涵, 具體來說就是:優質教育資源的比例最直接地反映了一個地區的教育水平,是建設現代教育名 城最主要的核心指標。 到 201 0 年, 1 00%的公辦幼兒園達到蘇州市示範幼兒園標准, 60%達到省示範幼兒園標准; 1 00%的完小成為常熟市示範完小, 1 00%的中心小學成為蘇州市常規管理示範學校, 超過 45%的中心小學達到省實驗小學標准; 獨立初中 1 00%建成省示範初中。 規模高中 1 00%建成三星級以上優質高中, 其中 50%建成省四星級高中。 力爭2 所高中達到五星級標准。 整個基礎教育實現優質資源全覆蓋。 50%的職業學校達到省重點學校標准, 職教中心成為國家級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 基本形成以職教中心校為龍頭, 並有 3 所以上重點職業學校為支撐的職業教育新格局。 基本建成優質、 開放的現代國民教育和終身教育體系。新一輪的均衡發展是高水平的均衡, 是在優質化前提下的均衡化。 到 201 0 年, 實現高標准、 高水平、 高質量普及1 5 年教育,高中段教育入學率達 98%以上; 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體系不斷優化, 基本滿足人力資源和勞動力市場需求, 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 70%以上; 新增勞動力受教育年限超過1 5 年。 各類教育基本確立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的質量觀、 人才觀, 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與個性特長, 建立科學的教育評價體系。 流動兒童少年、特殊兒童、 貧困家庭兒童等社會弱勢群體受教育權利得到充分關注和保障。優質教育的核心是優質的師資, 現代教育名城需要現代教育大師、 名師來支撐。 要建立一支思想素質好、 理論根底深、 業務能力強、 管理水平高的校長隊伍, 校長要形成先進的辦學理念、 清晰的辦學思路、 明確的辦學目 標, 到 201 0 年, 蘇州市名校長、 十傑校長要達到 1 0 名 , 常熟市名 校長要達到 1 5 名 ; 建立一支為人師表、 依法執教、 教書育人、 敬業愛崗、 樂於奉獻的教師隊伍,全體教師自 覺遵守師德規范, 努力提高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科研型教師、 學者型教師不斷涌現。 到 201 0 年, 在職特級教師要達到 1 5 名, 蘇州市名教師要達到 20 名, 蘇州市學術帶頭人、 學科帶頭人要達到 1 00 名, 市級以上骨幹教師的比例要達到 30%。去年召開的全省教育工作會議為民辦教育的蓬勃發展注入了強勁活力, 省委李源朝書記指出: 「民辦教育辦得越多, 公辦教育就能辦得越好」 。 「十一· 五」 期間, 在堅持義務教育以政府辦學為主、 社會力量辦學為補充的同時, 積極貫徹實施《民辦教育促進法》, 積極鼓勵各類社會資本、 國外資本出資辦學、 捐資助學, 推動非義務教育階段民辦教育的發展。 新辦幼兒園原則上以民辦為主。 幼兒教育和高中教育可實行更為靈活、 開放的辦學模式: 鼓勵和支持部分學校在不改變公辦學校性質、 不涉及產權流轉的前提下, 按民辦學校機制運行; 允許部分學校整體轉制為民辦學校; 允許部分學校經有權部門批准後進行股份制改造,與非公有資本合作辦學。 到 201 0 年, 基本形成以政府辦學為主體、 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的多元辦學格局,教育信息化水平最直接地體現了教育現代化水平, 現代教育名 城提供的是現代教育理念指導下的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 在提高教育信息化技術裝備水平的同時, 著力推進現代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應用, 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 大力開發網路課程、 網路教學, 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參與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 能夠通過信息網路獲得更加豐富的知識。 到 201 0 年, 所有中 小學全部成為 蘇州 市教育信息化先進學校, 30%以上成為蘇州市教育信息化示範學校。 國際化是教育發展的大趨勢, 國際化水平反映了一個地區教育的開放程度和教育資源的多元化水平。 「十一· 五」 期間, 要加強與國內外學校的交流合作, 加快引 進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和教育手段; 吸引國內外知名教育機構來常投資辦學; 鼓勵、 支持各學校依託國際友城, 與國際知名 學校締結國際友好學校,開展合作辦學, 這方面, 希望職教中心要積極爭取, 主動出擊,尋找合作夥伴, 進行實質性的探索; 到 201 0 年, 建設 1 —2 個教師、 學生海外交流、 培訓基地; 有條件的學校都要積極引進外籍教師, 吸納外籍學生。建設現代教育名 城, 目 標遠大, 任務艱巨。 現在,這一艱巨的歷史使命在這一特定的歷史時期光榮地落在我們在座各位的肩膀上。 教育先驅陶行知先生早就說過: 人生就是為一大事來, 為一大事去! 能夠承載這樣的歷史使命, 完成偉大的壯舉, 將是今後我們人生旅程中最值得回憶和驕傲的一件大事! 我們倍感壓力, 也倍感榮幸。 為了早日 實現這一歷史性的目 標, 我們首先要做到三個建設現代教育名城, 必然需要爭先的勇氣和善抓機遇的意識。 搶得先機就能贏得發展的主動權。 全體教育工作者要繼續發揚勇於爭先、 敢於拼搏的精神, 發揚人爭先進、 事爭一流, 敢為天下先的精神; 要用新一輪的思想解放來審視和對待發展中的困難和矛盾, 要善於在優勢中找差距, 在困難中找機遇; 在考慮問題和謀劃工作的時候, 要做到先人一拍,快人一步, 勝人一籌。建設現代教育名城, 必然需要通過改革來推動, 需要通過創新來實現。 我們要進一步放大視野、 開闊胸襟、 拓寬思路, 學習借鑒、 兼收並蓄, 取他人發展之長, 創常熟教育之新; 要在全面規劃、 通盤考慮的基礎上, 瞄準增長點,盯住突破口, 大膽想、 勇敢闖、 堅決試, 千方百計加快發展步伐。建設現代教育名城, 必然需要奮發的精神狀態和務實的工作作風。 勁可鼓, 不可泄。 我們要始終保持與時俱進、 奮發圖強的精神狀態, 樹立不說則已, 說了就干, 不幹則已, 干就干好的工作追求; 樹立大提高、 大發展信心, 作好吃大苦、 耐大勞的准備, 腳踏實地, 勤奮工作, 謀求實效。同志們, 2006 年是「十一· 五」 的起步年、 奠基年。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做好2006 年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各項工作,對全面實現「十一· 五」 奮斗目 標, 建設現代教育名 城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 2006 年全市教育工作具體要做到「 啃住一個目 標, 突出八大重點」 。即: 「建設現代教育名城」 。 建設現代教育名城需要數量眾多的現代名校來支撐。 「十一· 五」 期間, 我們要打造一批常熟現代教育名校, 打造一批現代教育名師。 各校要以推進建設現代教育名城為總目 標, 切實增強機遇意識、 發展意識、 品牌意識,對照現代教育名 城的內涵和指標要求, 正確定位, 明確具體目標, 制定可操作計劃, 既要在面上統籌兼顧, 全面提升; 又要結合本校實際, 凸現發展特色, 努力把學校建設成底蘊深厚、 質量一流、 特色鮮明、 家長嚮往、 社會公認的現代教育名校。要把教學質量視作教育的生命和靈魂。 只有高質量的教育, 才是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 才能為建設現代教育名城奠定堅實的基礎。 這是我們在總結以往經驗教訓的基礎上, 通過不斷探索和實踐所形成的共識。 我們要繼續堅持 「質量中心」 意識, 堅持「科研先導」 策略, 認真配備普通高中師資, 力求達到師資力量的優化組合; 進一步加大普通高中培優力度, 擴大高考高分段學生群體和「拔尖學生」 群體; 進一步加強對高考改革的研究, 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增強高考復習的針對性, 確保大面積豐收、 尖子生更尖, 爭取再出狀元 。 2006 年, 高考本二以上達線人數要力爭突破2000 大關, 總錄取人數要力爭達到 3200 人, 總錄取率達到 90%以上; 職業教育要升學與就業兩手齊抓, 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超過 95%, 並不斷提高就業質量, 普通高校單獨招生考試本科錄取要達到 1 60 人,總錄取率超過90%; 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 57%, 總體質量在蘇州大市要處於領跑態勢, 實現「十一· 五」 的「開門紅」 。 不斷提高小學教學質量。 執行好小學辦學水平綜合評估制度, 加強對小學教學質量的跟蹤調研; 2006 年小學畢業班畢業考試和非畢業班期中考試, 語文、 數學、 英語全科合格率達到 90%以上。 繼續提高初中教學質量。 抓好初中各年級教學, 切實提高新課程實施水平; 2006 年屆初中畢業生是參加課改實驗後的第二屆畢業生,要在總結上屆經驗的基礎上加強對考試方式、 命題要求、 試卷難度等各個環節的研究和管理, 力爭使今年全市中考全科跟蹤合格率達到 70%, 優秀率達到 30%, 初升高比率超過97%。教育布局調整經過多年的努力和近三年的沖刺, 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多年的實踐也表明, 實施中小學布局調整, 對於全盤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質量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教育布局調整, 合民情、 順民意、 得民心! 今年是我市教育布局調整的又一個關鍵之年。 我們一定要牢牢確立全市「一盤棋」 意識, 奮力突破資金和拆遷的「瓶頸」 , 既在工作上落實維護穩定的各項措施, 又在輿論上形成促進穩定的良好氛圍, 加快推進尚湖高級中學、 實驗中學、 石梅小學的改造和擴建, 加快明日 星城小學建設和義庄小學、 福山中心小學的易地新建。 要以布局調整為契機, 進一步加大改造薄弱學校的力度。要加強對薄弱學校的調研和督導, 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造和扶持。要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資金支持師資支撐, 為全面提高薄弱學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同時, 要繼續撤並村校, 力爭使全市小學調整到 90 所以內。 要以布局調整推動優質教育資源的快速拓展。 今年周行幼兒園要確保成功創建省示範性實驗幼兒園, 使我市的省示範性實驗幼兒園數量達到 20 所; 義庄小學、 顏港小學、 王莊小學要積極為創建省實驗小學做好前期准備工作; 實驗中學等 3 所初中要抓緊做好省示範初中的創建准備工作, 確保順利通過驗收, 使我市的省示範初中數量達到 23 所; 尚湖高級中學要邊建設邊抓緊做好創建三星級普通高中的准備, 省中要啟動爭創五星級普通高中工作。 同時, 職教中心要爭創國家級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 碧溪職中、 練塘職業技術學校、 白茆職中要努力創建省級重點職業學校。要加快名教師名校長隊伍建設步伐, 著力構築人才高地, 繼續實施骨幹教師研修計劃, 促進優秀人才可持續發展。 針對不同的對象, 認真制定培養規劃,實行分類培養。 辦好第二屆名教師培訓班, 積極選派骨幹教師參加國家級、 省級培訓和出國培訓, 加快「雙師型」 教師培養, 放大英語骨幹教師和「雙語教學」 骨幹教師的群體, 輻射全市中小學。 充分發揮特級教師的榜樣示範作用, 打造一批省內外有較高知名度的高層次教育人才。 要努力提升學校領導幹部的治校水平和專業素養。 積極與中央教科所聯合舉辦中小學正職校長培訓班, 要通過理論研討、 讀書活動、 學習考察等多種形式, 進一步引導學校領導幹部注重對科學管理、 人本管理的理性思考, 不斷提高學校管理的科學性與藝術性。 要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的學歷層次和業務素養, 要積極鼓勵全體教師參與學歷進修, 2006 年,普通高中、 中等職校教師的本科率要達到 98%和 82%, 初中教師本科率要達到 73%, 小學教師大專率、 本科率要分別達到 80%和 20%, 幼兒園教師大專率、 本科率要分別達到 82%和 1 5%。 要建立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終身學習的現代教師教育體系, 推動教師培養模式創新, 大力推進教師教育的專業化。 要以創建蘇州市教育信息化示範學校、 先進學校為契機, 全面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 要認真總結教師教育的成功經驗, 以新理念、 新課程、新技術為重點, 全面開展新一輪教師全員培訓, 努力提高在職教師的專業水平。 要以深入實施校本培訓為重點, 從加快教師專業化發展入手, 建立高效、 務實的校本培訓機制, 不斷提高校本培訓的實效。 要進一步加大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力度, 認真研究教師流動和交流幫扶的各種政策, 包括制訂有利於農村學校發展的教師流動政策。 鼓勵城區學校骨幹教師到農村掛職、 支教, 有計劃的選送一批農村教師到城區學校脫產培訓,新聘任的教師要優先安排到師資力量薄弱的農村學校任教。 要把到薄弱學校或農村學校任教的經歷作為教師晉升高級職稱、 評選優秀教師、 特級教師的必備條件。 要通過教師隊伍的互幫互帶推動常熟教育實現高位均衡。要進一步貫徹中央8 號文件精神,以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 實效性、 時代性為目 標, 不斷加強德育工作的體驗性、 實踐性和滲透性, 進一步發揮德育工作的核心保障作用。 要把理想信念教育、 民族精神教育、 誠信教育、 遵紀守法教育、 倫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和廉潔文化教育等貫穿於教育的各個階段, 貫穿於青少年成長的全過程。 要不斷加強德育科研,創新德育途徑和方式方法, 切實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要特別重視心理健康教育、 法制教育, 提高全體師生的心理素質和法制意識。 充分利用蔣巷村野營基地等社會實踐基地, 廣泛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要進一步規范並創新有效的德育管理機制,進一步呼籲並爭取家庭、 社會各方關心青少年培養, 努力形成學校教育、 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合力, 營造有利於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要全面推進職業教育體制和機制的創新, 做強做優職教中心, 逐步形成常熟職業教育集約發展新優勢。 積極探索建立職業資格認證體系, 完善技術崗位就業准入制度; 深化職業學校的課程和教學改革, 推行工學結合、 校企結合的「訂單式」 人才培養模式; 要全面推進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 職教中心的現代農業、 數控技術應用專業要積極創建「 省緊缺人才培訓基地」 , 全市職業學校要創建省、 蘇州市示範專業 2-3 個, 成人教育要進一步完善網路, 不斷提高服務「三農 」 的水平, 創建蘇州市「社區教育實驗區」 1 個, 蘇州市「現代農民教育中心」 、 「農科教結合示範基地」 各1 個, 依託基地積極實施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計劃、 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成人繼續教育和再就業培訓工程。學校的穩定和安全問題, 關乎生命, 關乎全局。 責任重於泰山, 穩定壓倒一切。 各校要以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責任感, 緊緊圍繞「建設平安常熟, 創建平安校園」 的總體目 標, 按照「安全第一, 預防為主」 的方針, 深入開展安全教育, 要與當地公安、 衛生、 工商、 城管等部門密切聯系, 建立有效的協作機制, 進一步落實校園安全工作的長效管理機制, 「重視重視再重視, 盡心盡心再盡心」 , 做到警鍾長鳴, 防微杜漸, 確保全年學校無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發生,確保學校全體師生生命和財物安全。進一步加強宏觀思考和戰略研究,認真謀劃好未來工作。 開始實施《常熟市教育事業「十一· 五」 規劃》 , 推動教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加強分類指導和規劃, 推動各校制訂並實施教育事業「十一· 五」 規劃。 強化教育宏觀管理和服務, 深化教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積極推進政務公開和政務信息化。 大力推行校務公開, 拓寬民主參與管理的渠道, 完善學校自 律和監督機制, 同時, 要認真落實好免費義務教育的政策, 切實解決好在實施過程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 全年繼續創建「蘇州市依法治校先進學校」 1 0 所以上, 並開始實施 「蘇州市依法治校示範學校」 和「江蘇省依法治校先進學校」 的創建活動。 要強化教育督導評估工作, 堅持督政與督學相結合,加大督政的力度, 認真開展教育經費落實情況的專項督查。教育關繫到千家萬戶, 寄託著家庭、 國家和民族的希望, 必然受到廣大群眾和社會的極大關注, 因此, 我們必須高度重視、 積極主動地抓好宣傳輿論工作。 要更加主動地推進信息的公開和宣傳, 要全面而深刻地向人民群眾宣傳教育的方針、 路線和各項政策措施; 要大力宣傳我市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偉大成就, 宣傳青少年學生積極向上的良好精神風貌, 宣傳各級黨委和政府、 社會各界對教育事業的關心、 支持和幫助, 宣傳教育系統的廣大幹部和教職員工為推進我市教育改革和發展所付出的艱苦努力。 要更加主動地接受社會輿論的監督和批評, 歡迎監督, 歡迎批評, 進而標本兼治,推進工作。 要更加主動地加強對教育熱點問題的研究和宣傳工作,對布局調整、 施教區域劃分、 招生政策、 教育收費等社會關心的教育熱點問題要及時做好宣傳解釋工作, 爭取人民群眾對教育事業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機關和各學校都要加強和新聞媒體的溝通,歡迎他們更好地為教育發展鼓勁、 為教育改革正名, 努力創造一個更加和諧的建設性的社會輿論環境。同志們, 歲月 流光溢彩, 佳節紛至沓來。 在滿懷喜悅和希望邁入新春之際, 在充滿信心和期盼跨入「十一· 五」 之際, 我 們堅信, 在市委、 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 在各鎮( 場) 黨委、 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 在教育系統一萬多名 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 我們一定會早日 把我市打造成一個底蘊豐厚、 實力雄厚、 品位高雅的現代教育名城。最後, 再次祝願各位領導、 各位同志身體健康, 事業進步,合家幸福! 衷心祝福我們的事業繼往開來, 再創輝煌!
㈣ 在《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課程標准》中,共設定發多少個課程主題
共27個課程主題,分別是:
1、信息技術引發的教育教學變革
2、多媒體教學環境認知與常用設備使用
3、學科資源檢索與獲取
4、素材的處理與加工
5、多媒體課件製作
6、學科軟體的使用
7、信息道德與信息安全
8、簡易多媒體教學環境下的學科教學
9、交互多媒體環境下的學科教學
10、學科教學資源支持下的課程教學
11、技術支持的課堂導入
12、技術支持的課堂講授
13、技術支持的學生技能訓練與指導
14、技術支持的總結與復習
15、技術支持的教學評價
16、網路學習空間的構建與管理
17、網路教學平台的應用
18、適用於移動設備的教學軟體應用
19、網路教學環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20、移動學習環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21、技術支持的探究學習任務設計
22、技術支持的學習小組的組織與管理
23、技術支持的學習過程監控
24、技術支持的學習評價
25、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准解讀
26、教師工作坊與教師專業發展
27、網路研修社區與教師專業發展
(4)中小學校長信息化培訓課程擴展閱讀
教師信息是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重要保證。全省中小學教師將接受每人不少於50個學時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基本實現「三提升一全面」,即「校長信息化領導力、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團隊信息化指導能力顯著提升,全面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的總體發展目標。
省教育廳要求市、縣加大投入力度,通過安排專項經費保障本地能力提升工程實施,確保開展全員培訓;中小學校要在學校公用經費中安排專項資金,為教師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創造良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