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自設重點項園本課程
⑴ 幼兒園園本課程開發應注意哪些問題
園本課程開發這一術語是從校本課程開發借鑒而來的。校本課程開發一詞最早是在1973年愛爾蘭阿爾斯特大學召開的國際課程研討會上,由富魯馬克和麥克墨倫等人提出的。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三級課程」模式的確立,我國校本課程開發蓬勃開展起來。2001年,國家頒布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激發了更多幼兒園對園本課程的探索與實踐。我園在近幾年的園本課程開發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也引發了一些思考。下面對我園園本課程開發的研究背景、研究實踐、研究效果及反思情況進行簡要分析。 一、 園本課程開發的研究背景及相關概念 (一)研究背景 任何研究都有相關的背景,我園園本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也不例外。 1、開發區幼兒園發展的迫切需要 開發區幼兒園始建於1993年,是區內唯一一所國辦園,也是唯一一所省級示範園。2008年11月,開發區管委投資3200萬元新建了幼兒園,開發區幼兒園喜遷新址,硬體環境大為改善,由此,幼兒園進入了內涵發展的快車道。通過認真研討,我們一致認為,開發園本課程是我園內涵發展的最核心動力,因此,園本課程開發成為當務之急,全面展開。 2、 教師專業發展的需求 聚焦園所內涵,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在教師,然而教師的專業水準和研究能力卻不容樂觀,為此我們一直在尋找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捷徑,無疑,園本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成為了我園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有效途徑。 3、 現行教材的局限性 盡管目前幼教教材五花八門,但是我們卻找不到一套更適合我園的系統的課程資源。在園本教研中,我們發現現有教材有很大的局限性,使教師們在課程實施中,產生了很多困惑。開發具有園本特色的課程體系成為了我園教師的共識。 4、 落實《綱要》精神的需要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幼兒園教育要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如何在教育實踐中落實綱要精神,貫徹科學的兒童教育觀是我們需要認真思考的重要命題。 (二) 相關概念 1、幼兒園課程 北師大馮曉霞教授認為,「幼兒園課程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總和。」 2、 園本課程 王春燕、王秀萍和秦元東編著的《幼兒園課程論》一書中提出,「園本課程是在幼兒園現實的根基上,以幼兒園的環境條件為背景,以幼兒現實的發展需求為出發點,以幼兒園教師為主體而構建的課程。」 3、 園本課程開發 2004年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編寫的《幼兒園課程園本化理論與實踐的研究》一書中提出,「園本課程開發是指幼兒園組織及其成員,根據國家或地方政府關於幼兒園教育綱要的精神與幼兒園自身發展的實際需要,充分利用園內外的各種教育資源所進行的課程選擇、課程生成、課程重組的相關研究與管理過程。」 二、 園本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 (一) 課程目標的適宜性研究 課程目標是對教育目標的具體化,是課程的靈魂。我園在課程目標的研究中,緊緊圍繞《綱要》提出的五領域教育目標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出的學習與發展目標,結合幼兒發展需要及園所教育價值取向,借鑒了多元創意課程的主題設計框架,對35個主題的五領域課程目標進行了全面改編和再造。 研究中,每個主題的課程目標都有一名主備教師完成第一稿;主備教師負責組織教研組成員研討初稿,對課程目標的適宜性進行完善,形成第二稿;第三稿由園內教研人員組織相關人員修改生成;在市區課程專家的指導下,形成一個主題的第四稿課程目標。全園35個主題的課程目標都是經過了教師第一稿,教研組第二稿,幼兒園第三稿,課程專家審定第四稿的研究歷程才得以確立。 在目標表述方式中,我們特別強調要和《綱要》中的要求一致,由站在教師角度改為站在孩子的角度進行課程目標的表述。如目標「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而不是「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課程目標表述方式的轉變也自然帶來了教師在課程實施時角色的改變。 對於我園來說,課程目標的研究過程是整個園本課程開發中最關鍵和最艱難的階段,全園教師用了兩年多的時間才完成了35個主題中集體教育活動和區域活動的所有課程目標的研究。完成了相關的課程目標手冊,目前,我們正在審定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課程目標,計劃2014年3月完成。 (二) 課程內容的整體性研究 目前,由於師資水平、課程理念及地方政策等因素影響,很多幼兒園在園本課程開發時選擇部分的課程開發。我園在園本課程開發中著眼全局,堅持「以兒童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本著「一日活動皆課程」的大課程觀思想,進行了課程內容的整體性、系統性規劃。研究中採取局部研究,逐個突破,整體推進的策略,扎實開展課程研究。 結合主題課程目標,科學規劃集體教育活動、區域游戲活動、戶外體育活動、生活教育活動及社會實踐活動等課程內容。我園現已完成35本主題教學活動設計集,35本區域個別化學習活動手冊,區域游戲資源包,弟子規教育資源手冊等課程資源的編輯。 (三) 課程開發過程的民主性研究 園本課程開發是集結教師、園長、課程專家、兒童、家長及社區人士的智慧的過程。課程專家的專業引領決定著園本課程開發的高度,園長的參與程度影響著園本課程開發的效度,而全體教師的參與質量則最終決定園本課程開發的信度和成敗。 教師是課程的實施者和執行者。幼兒園園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也是教師理解課程、創造課程的過程,同時也是與原創課程對話的過程。因此,教師才是園本課程開發的主體和核心力量。在研究中,充分發揚民主,調動教師研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園本課程開發的結果起著決定性作用。 在研究實踐中,我們大膽嘗試讓一線教師擔任所有課程開發項目負責人。園領導以普通參研人員身份參與課程開發,認真聽取各方意見,鼓勵教師大膽嘗試。民主平等的研究氛圍激發了教師參與課程開發的熱情,提高了研究質量,促進了教師專業成長。在全市區域活動現場會上,我園的王群、田宏傑和賀紅霞三位一線教師做典型經驗介紹。特別是年輕的王群老師作為園本課程開發中區域活動項目組組長介紹了我園區域活動課程開發的成功經驗,受到了與會者一致好評。 (四) 課程實施的締造取向研究 上世紀90年代,辛德等人在富蘭和龐弗雷特的研究基礎上,歸納出課程實施的三種價值取向,即忠實取向、相互調試取向和締造取向。課程締造取向是課程實施研究中的新興取向,更為強調實施者在整個實施中的地位,更為關注教育經驗的實際創造過程。因此,我園在園本課程實施中更支持締造取向,從而充分發揮教師的教育智慧,不斷優化園本課程。 三、 園本課程開發的效果 1、促進了幼兒全面和諧、富有個性的發展 「以幼兒發展為本」是園本課程開發的核心理念,通過園本課程開發,幼兒的個性差異得到尊重,個別需要得到滿足,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發展,「使幼兒度過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的教育理想成為可能。我園幼兒在開放、多元、豐富的活動中,張揚了個性,享受了快樂,促進了發展。 2、 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在園本課程開發中,教師轉變了教育觀念,改進了教育策略,提高了研究能力,堅定了專業信心,豐富了專業知識,提高了專業能力。 3、 促進了園所的內涵發展 今年七月,我園有三項關於園本課程開發的省級課題順利結題,研究成果也多次在研討會上進行交流。近兩年,我園承辦了四次市級現場會,先後接到了兩千多人次的參觀學習。園本課程開發工作得到大家一致贊譽。 四、園本課程開發存在的問
⑵ 姚健的幼兒園園本課程設置與指導讀後感
從結構上看,一篇讀後感至少要有三個部分的內容組成:一是要介紹原作的篇名內容和特點;二是根據自己的認識對原作的內容和特點進行分析和評價,也就是概括地談談對作品的總體印象;三是讀後的感想和體會。即一是說明的部分,二是要有根據評價作品的部分,三是有感而發,重點在「感」字上。
首要的一點是「讀」。「讀」是感的基礎,「感」是由「讀」而生。只有認真的讀書,弄懂難點疑點,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徹的掌握文章的內容和要點,深刻地領會原文精神所在,結合歷史的經驗、當前的形勢和個人的實際,才能真有所「感」。所以,要寫讀後感,首先要弄懂原作。
其次要認真思考。讀後感的主體是「感」。要寫實感,還要在讀懂原作的基礎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評價。分析和評價是有所「感」的醞釀、集中和演化的過程,有了這個 分析和評價,才有可能使「感」緊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觀點,避免脫離原作,東拉西扯,離開中心太遠。
所以,寫讀後感就必須要邊讀邊思考,結合歷史的經驗,當前的形勢和自己的實際展開聯想,從書中的人和事聯繫到自己和自己所見的人和事,那些與書中相近、相似,那些與書中相反、相對,自己贊成書中的什麼,反對些什麼,從而把自己的感想激發出來,並把它條理化,系統化,理論化。總之,想的深入,才能寫的深刻感人。
第三,要抓住重點。讀完一篇(部)作品,會有很多感想和體會,但不能把他們都寫出來。讀後感是寫感受最深的一點,不是書評,不能全面地介紹和評價作品。因此,要認真地選擇對現實生活有一定意義的、有針對性的感想,就可以避免泛泛而談,文章散亂,漫無中心和不與事例掛鉤等弊病 。
怎樣才能抓住重點呢?
我們讀完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後,自然會受到感動,產生許多感想,但這許多感想是零碎的,有些是模糊的,一閃而失。要寫讀後感,就要善於抓住這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復想,反復作比較,找出兩個比較突出的對現實有針對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礎上加以整理。也只有這樣,才能抓住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寫出真實、深刻、用於解決人們在學習上、思想上和實踐上存在問題的有價值的感想來。
第四,要真實自然。就是要寫自己的真情實感。自己是怎樣受到感動和怎樣想的,就怎樣寫。把自己的想法寫的越具體、越真實,文章就會情真意切,生動活潑,使人受到啟發。
從表現手法上看,讀後感多用夾敘夾議,必要時藉助抒情的方法。敘述是聯系實際擺事實。議論是談感想,講道理。抒情是表達讀後的激情。敘述的語言要概括簡潔,議論要准確,抒情要集中。三者要交融一體,切忌空話、大話套話、口號。
從表現形式上看,也有兩種:一種是聯系實際說明道理的。這是用自己的切身體會和具體生動的事例,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闡明一個道理的正確性,把理論具體化、形象化,使之有血有肉,有事有理,以事明理,生動活潑。另一種是從研究理論的角度出發,闡發意義。根據自己的研究和理解,闡明一個較難理解的思想觀點,或估價一部作品的思想意義。它的作用是從理論上幫助讀者加深對原文的理解。這一種讀後感的重點仍在「感」字上,但它的理論性較強,一定要注意關照議論文論點鮮明、論據典型、中心明確突出等特點。
⑶ 幼兒園園本課程是什麼簡答,謝謝,急 請幫我解答
園本課程(kindergarten-based curriculum)的提出應該源自於校本課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園本課程開發的理解可以從「園本」、「課程」、「開發」三個方面著手。「園本」即是以幼兒園為基地進行課程開發的過程。雖然幼兒教育的具體執行者——教師,廣泛參與 課程決策,但園本課程不能局限於(或等同於)教師本位的課程開發。教師本位的課程指個別教師根據自己狹隘的經驗編寫的科目教材或資料,其結果往往是過於封閉、缺乏交流,使得園本課程不連續、不均衡。所以園本課程實質上是一個以幼兒園為基地進行課程開發的開放民主的決策過程,即園長、教師、課程專家、幼兒及家長和社區人士共同參與幼兒園課程計劃的制定、實施和評價等活動。在園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是參與性的,而最終的決策應當由所有參與教育經驗綜合的人共同決定。
⑷ 幼兒園應該如何開發園本課程呢
首先,在開展「早期閱讀」課程開發前,浦南幼兒園客觀分析了幼兒園的環境,包括管理者的經驗、原有的課程基礎、師資條件、硬體現狀等。浦南幼兒園是一所具有語言教育特色的幼兒園,教師們對語言教育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具備開發課程的各項條件。 其次,課程的開發並不是隨意的,對於所開發課程的科學價值,必須要有有力的科學依據和論證。有的幼兒園在開發園本課程時,想到什麼就研究什麼,沒有考慮到課程的價值所在,也沒有關注到幼兒的發展需要,缺乏對課程價值的理論分析。浦南幼兒園的課程開發主題「早期閱讀」作為完整語言的重要內容,不僅可以促進幼兒語言聽說能力的發展,以及讀寫能力的發展,還可以幫助幼兒發展對「書」的正確態度,發展獲取信息的正確方法。同時這也是幼兒十分感興趣的一個領域,對於幼兒的語言能力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⑸ 如何制訂幼兒園園本課程實施方案
幼兒園課程實施方案是指幼兒園在領會國家和地方課程精神的基礎上內,充分考慮本園容基礎與資源條件,對課程進行整體設計與規劃,由此形成的平衡、和諧、適宜的書面課程計劃。課程實施方案是幼兒園課程實施與管理的基本依據。
幼兒園課程的自主化、多元化是近年來新課程改革的一個方向。上海市學前教育"二期課改"充分體現了"原則規范、方向引領"的指導思想,賦予幼兒園更大的課程發展權,鼓勵幼兒園在遵循課程設計基本理念的前提下,綜合考慮本園實際及辦園風格,設計切實可行的課程計劃,創造性地實施課程。實現這一目標,有賴於幼兒園將課程改革的核心精神真正落實到課程實施方案中,並在實際操作中貫徹執行。有的幼兒園在課程安排上暴露出一些問題。比如,幼兒的自主游戲、體育運動等得不到保證;又如,課程結構鬆散,內容龐雜、膨脹抑或偏缺,整體性不強。這些問題實際上反映出幼兒園整體課程設計與規劃中的不足。因此,進一步明確幼兒園課程方案編制的意義,增強教師對課程的研發能力,提升課程實施的質量,是當前幼兒園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在理論和實踐上有待加強的一項工作。
⑹ 幼兒園園本課程的活動設計包含了哪些
為什麼必須要在主題活動前做好適當的設計和充分的准備工作呢?原因是,現行的主題活動既不是以前的單元主題教學,也不是正在被界內借鑒的項目教學或生成課程。「主題活動的特點一方面既要保留原有單元教學活動的特點,另一方面也要吸收項目教學的特點。」這一論斷涵蓋這樣的內容:在現行主題活動中一方面要學習項目教學追隨幼兒興趣需要而形成的動態設計特點,同時也要適當保留原有單元教學活動的計劃性。既然主題活動中存在著幼兒的動態設計,就意味著活動中更大的不確定性和隨機性,所以在做主題活動前作好更充分的准備,才能夠與幼兒的自然學習特點吻合。這一點對年輕教師尤其重要。對於具有多年工作經驗的教師來說,多年的工作經驗可以作為很有利的准備工作的補充,但年輕教師正缺少這一點,准備工作就是積累。
如何做好主題活動前的設計與准備呢?
一、主題活動前的宏觀設計
在開展主題活動前,教師首先要做好主題活動的宏觀設計,關於這一問題基本上要考慮到以下四點:
(一)這個主題怎樣開展符合幼兒年齡特點,會引起幼兒的興趣。
例如,「給地球媽媽一點愛」的主題,設計的內容偏重於實踐活動,這是因為該班幼兒的年齡層偏大,幼兒能夠從實踐中感受活動的意義和價值。活動中設計了做幼兒園保潔員、揀垃圾、植樹、社區宣傳的活動等,這些實踐活動提供給幼兒優質的學習內容。例如該班一幼兒吐吐本是個粗枝大葉、做什麼事都不在乎的孩子,在環保教育「做垃圾清潔員」活動後,在回家的路上遇到垃圾就撿起來扔到垃圾箱里,最後撿了一塊臟臟的冰棒紙,因為馬上就上公共汽車了,沒時間找垃圾箱,所以吐吐就一直用小手緊緊攝著這張冰棒紙,一直下了車到家裡認真地扔到了家裡的垃圾筒。吐吐就是「我做了,我理解了」的典型。
(二)活動所涵蓋的教育價值,有助於達成什麼樣的教育目標。
在「給地球媽媽一點愛」的主題中,有一個大型環保宣傳活動的設計,這一活動來源於該班幼兒家長對孩子所提出的期望日標。一直有家長和該班教師談:「為什麼孩子見了陌生人那麼不愛講話?」,「我的孩子遇到困難不善於向人求助。」「孩子一遭到拒絕他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鑒於家長的想法,這次活動確立了鍛煉幼兒與人交往的能力、表達能力、積極主動地與人交往的活動目標,實踐證明了這一活動的教育價值。在環保宣傳活動中,班上有一最小的幼兒小小,他就是爸爸提出來的遇到問題不善於求助,不願意主動與人交往的那個孩子。當天,其他小朋友都在邀請叔叔阿姨簽名時,他就藏在別人後面。爸爸鼓勵他,他不肯去,但後來他從小夥伴那兒感受到了力量,與爸爸商量他也去當邀請員。爸爸提了要求,請到5個人就回家。小小經過努力,向同伴學習並完成了任務,高高興興回家了。
(三)合理的設計要考慮活動的可行性。
即有沒有相應的材料和機會實現活動設計。因為有時候教師的設想很好,但真正實施起來時卻經常因為某些原因實現不了,這樣一方面增加了年輕教師的挫折感,另一方面也會造成活動的不連續性。該活動設計之初,原本包括一個參觀有用垃圾回收站的活動。教師和該中心聯系了兩次,但實施的可能性不大,就及時把這一活動刪掉,換成了「垃圾分類」活動作連接。否則到時活動斷檔,很容易造成脫節,因此說考慮到資源得失、可利用性是很重要的。
(四)合理的計劃也包括活動之間的關聯性。
教師要把握主題中每一個活動之間的聯系,這樣才不至於導致整個活動象「一日幾游」的旅遊團。在主題「給地球媽媽一點愛」的設計上,每一小主題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系。例如,水污染,空氣污染與幼兒所感興趣的垃圾,是有一定聯系的,並且都是為後面的大型環保社區宣傳做准備的。
二、主題活動前的微觀設計
在微觀活動設計中,教師要考慮到以下幾點:
(一)隨時抓住教育契機,不拘泥於原有計劃。
「給地球媽媽一點愛」的主題原來是從「保護母親河,從我做起」的一則新聞開始,但正巧當時一個下午趕上沙塵暴,教師及時地把幼兒帶到戶外,讓幼兒直接體驗了由沙塵暴帶來的不良感受。這樣,環境問題自然引出該環保主題。
這樣修改了原定計劃,更靈活適當地抓住了教育契機,教育效果更好。因此,不拘泥於原定計劃,教師善於抓住契機是在每一活動前的要求。
(二)盡量照顧到不同興趣需要的幼兒,尊重幼兒的個性特徵。
在「大型社區宣傳」活動中,教師在做活動細節設計時考慮到了這一點。分配幼兒工作角色時,教師根據幼兒情況安排了簽名板前的工作人員、邀請員、宣傳畫講解員、剪報講解員等崗位,還有一個小朋友提出要做發筆的服務人員,這些角色由幼兒自由選擇,教師主要協助幼兒完成這一過程。這種由幼兒自主完成、教師參與的形式極大地照顧到了不同需要、不同興趣的幼兒,使活動開展得很順利。在宣傳時,一直有兩個大班年齡段孩子在旁觀,我們不反對,因為他們的旁觀可能是更好的學習體驗。
(三)對幼兒的表現給以及時反饋。
幼兒在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興趣,教師及時給以反饋,就能生成更豐富而生動的內容,這些內容又是最吸引孩子的。例如在環保活動進行到電池污染這一環節時,幼兒在清潔幼兒園的同時發現了很多被隨手扔掉的舊電池。午後的一個起床時間,教師聽到了這樣的一段對話:
「亂扔電池的人真環!」
「也許他們不知道電池危害有多大呢?」
「那我們去告訴他們吧。」
「我們怎麼去告訴他們呀?」
教師順勢作了思路調整,下午與幼兒繼續討論起電池一事,按照幼兒的思路想出了可以做的幾件事,即生成了以下的幾個活動:設計電池娃娃的家,回收廢舊電池等一系列與電池相關的活動。可見,對幼兒的所思所想作及時的反饋使主題進一步豐富、細致起來。
總之,無論是什麼內容的主題活動,有關活動設計所應考慮到的幾點都是很基本的。
三、主題活動前的充分准備
⑺ 什麼是課程園本化
課程園本化顧名思義即指以幼兒園之「本」為基礎的課程,是在幼兒園現實的根基上生長起來的與幼兒園的資源、師資等條件相一致的課程。
據其特點,我們以現代幼兒教育理論為指導,以全人教育為宗旨,以辦園特色為媒介,努力構建適合幼兒發展的園本課程,積極引發、釋放和最大限度的挖掘幼兒的潛能,培養富有個性的全面發展的新一代。
(7)幼兒園自設重點項園本課程擴展閱讀:
園本課程的構建與實施。
一、理念建設
1、學習《綱要》中有關課程的理念。
《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過程是教師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過程。教師要根據本綱要,從本地、本園的條件出發,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並靈活地執行。」在這里,《綱要》明確要求我們建立適合本園特點的課程。
經過學習《綱要》,我們還了解到,無論構建怎樣的園本課程,課程內容同樣應包含以下基本成分:關於周圍世界的淺顯而基本的知識經驗;關於基本活動方式的行動經驗(做的經驗);關於發展智力、提高各種基本能力的經驗;
2、學習園本課程的相關理論。
都說,園本課程在更多意義上是一種課程實踐,實踐和理論之間始終存在著一種相依相隨的關系,構建園本課程必須尋找到一個合適的理論作支撐。因此,我們一起學習了整合理論、建構主義理論、多元智能理論等。
但學來學去,大家都覺得每種理論都有它的道理,而且作為一所鄉鎮幼兒園,要構建出一個建立在某個理論基礎上的嶄新課程體系也不現實。所以,我園在建構園本課程時,並不以某一理論為唯一指導,而是將各種理論兼容並蓄、有機結合、為我所用。
二、構建課程
1、構建以主題活動為基本形式的整合課程。
主題活動具有較強的跨學科整合功能,能根據幼兒的生活靈活合理地組織某主題中所蘊涵的問題,因此,我園的課程採取了主題活動的形式。
我們首先組織教師根據幼兒的需要,選擇、確定適宜本園的若干主題,各年齡班每學期的活動主題在十個以內。然後,根據《綱要》精神,確定課程目標及內容,貫徹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宗旨。就課程內容而言,我們弱化了領域之間的邊界,把有利於幼兒發展的知識經驗整合在園本課程中。
2、開發蘊涵本土文化的課程。
我園地處江南古鎮——沙溪,我們就充分挖掘本鄉本土的課程資源,引導幼兒感受家鄉的美麗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如在主題活動《我們的小鎮》中,組織幼兒游覽家鄉的橄欖島、明清街、一線天胡同、古石橋、吳曉邦故居、陸進士住宅等,使幼兒親身感受家鄉悠久的歷史鄉土文化;參觀新建的農民別墅小區、大型超市,感受家鄉不斷發展的現代文明。
幼兒對自己的家鄉有了全面的認識,更激起了他們建設家鄉的願望,他們用各種各樣的廢舊紙盒製作再現了家鄉的街道、住宅小區。
3、將表演課程作為園本課程的一個部分。
我們從幼兒的生活、興趣和需要出發,結合我園的蘇州市級立項課題「在故事表演中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研究」,積極構建了表演課程,作為園本課程的一個部分。在我園的課程中,隨處可見故事表演的身影。
它有時是一個單獨的故事表演活動,有時是滲透到各領域教育活動中的一種教與學的組織形式,有時甚至是一個完整的主題活動。
如大班主題活動《葫蘆兄弟》,這個主題中包括了多個不同領域的活動:欣賞童話劇、欣賞葫蘆娃的藝術形象、創編葫蘆兄弟的故事、討論童話劇劇情、角色報名、了解評委的工作、葫蘆娃角色競選、製作舞台場景及道具、欣賞各類門票、設計請柬、製作張貼海報、創編集體舞。
三、不斷發展
園本課程的構建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它需要在實踐逐步完善。因此,在我們的課程計劃中,會留有教師自主創造的空間,關注幼兒本身、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生成新的有價值的活動內容,讓我園的課程體現幼兒的生活、幼兒的興趣和需要。
設計——實踐——反思——修整——再實踐是我們構建園本課程的方法。
(7)幼兒園自設重點項園本課程擴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