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德育課程標准實驗稿
A. 如何做好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
多做宣傳教育活動
多開展合作與交流
多與學校學生溝通和交流
B. 小學品德與社會新課程標准
新 課 程 標 准 解 讀
一、課程性質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指出:「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這段話首先給課程定位,它開設的學段是中高年級,是在小學低年級《品德與生活》課的基礎之上,並與6-9年級的《思想品德》《歷史》、《地理》)科相銜接。
二、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分兩部分,一是總目標,二是分目標。
《品德與社會》的總目標是:「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它表明了課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
分目標有三個方面:1、情感、態度、價值觀 2、能力 3、知識
從以上的分目標看出,與其他學科的課程標准相比,兩課的共同點是將「情感、態度、價值觀」放在首位,強調了德育的功能。
三、課程的基本思想
1、品德培養回歸生活。現在課程設置是把道德存在於人的整個生活中,把品德課與生活課的綜合,品德課與社會課的綜合,這樣做就不會有脫離生活的道德。人們是為了生活(社會生活)而改善、提升社會的道德,培養、發展個體的品德,並不是為了道德而道德,同樣,社會道德和個體品德的提高與發展也只有通過他們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
2、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教育要回歸生活,我們重視關注兒童正在進行中的現實生活。這也是兩門課程標准共同追求的一個基本理念。只有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才能做到有實效性、有針對性。另外要注意,課程以兒童現實生活為基礎,但它不是學生生活的簡單的「翻版」。課程的教育意義在於它要高於生活,所設置的內容要從兒童生活中提取。
3、積極引導兒童的發展。以兒童自己的生活為課程基礎,尊重兒童的生活。尊重兒童不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條件,也是教育的本質要求。但是,尊重兒童也決不是對兒童聽之任之。而是需要通過正確引導而達到對自然的認識、對社會的准確理解、對自我的合理把握。為此,課程所追求的不僅是針對性、有效性,而且是具有明確的方向性。
4、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培養的內在統一。當今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具有完整生命表現的人,面對他們參與的生活世界,他們的表現既有認知,也有情感、意志和行為。在現實生活中,這種種因素也總是在交互作用中同時發生、同時作用於生活。當一個兒童遭遇到生活中某個事件、某個人時,他不僅在感知認知:這是一件什麼事?這是一個什麼人?同時也會產生這是件好事還是壞事、這人是好人還是壞人的問題。隨之而萌發響應的情意、態度,然後是一定的行為。
5、倡導自主、探索性學習。課程所設計的活動或主題,大多是需要兒童作為主體參與其中的,要他們自己「動手動腦」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結論。倡導自主、探索性學習也不排斥接受性學習,兩種學習方式應當相互滲透,面對不同的教學主題做出合理選擇。
五、實施建議
按照課時安排,《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每周兩課時,已經不是基礎教育階段所謂的「副科」了。並且隨著課改的深入和學科的發展,人們對它的重視程度會越來越高。要上好這門課程,應該要樹立以下新的觀念:
1、教材觀。新的教材觀應該是:教科書不只是傳遞知識信息的載體,更重要的功能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所憑借的話題、範例。教材是教師引發兒童活動的工具,是兒童開展活動時可利用的資源。教材是開放的,給教學留下空間,使教師能夠聯系當地和學生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學生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
2、教師觀。新課程要求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師首先要為人師表。「我是你的一個旅伴,你向我問路,我指向我們倆的前方」。教師的任務不是講解教科書,而是努力創造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引發學生探索的慾望,讓他們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教師要善於從學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學生喜歡的活動,指導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熏陶,品格得到發展,身心健康地成長。
3、學生觀。教師要尊重和愛護學生,確立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學生只有作為學習的主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中去,才能從中感受、體驗、領悟並得到個人的發展,構建起真正屬於他們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形成內化的心理品質和道德品質,修煉出屬於他們自己的健康人格。
4、教學觀。教與學的新觀念是:首先要注重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而不是強調知識的灌輸。要善用啟發式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態度和能力。其次,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處事、如何與人相處。教學不是偏重單純的學術能力的提高,而是為了促進學生知識、技能、能力、態度、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整體性發展。第三,教學要有開放性和活動性。知識的來源並不限於課本,學生周圍的人,學生身邊的事物都是學習的資源。要利用這些教育資源,因地制宜,開展好各種學習活動,提高教學效果。總之,新的教學觀念,新就新在,不是為了教而教,是為了學而教,是以學為中心的教。
小學品德新課堂之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的內容包括:確立教學課題、進行學情分析、教材課題分析、教學目標分析、教學要點分析、教學准備、教學過程主要環節、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主要環節
教學過程是新課堂教學教學設計最核心的內容,它是由具有一定內在聯系的前後步驟或順序的各個主要活動環節構成的。也稱教學程序。一般情況分為導入、新授、總結、拓展四個環節,每個環節又分別包含了不同的、具有一定程序安排的活動內容。從總體上說,新課堂教學過程設計必須要體現出以下幾點一要教學過程活動化。(即體現師生互動交往,把過去那種講解提問式教學,靈活的設計為學生的多種活動。)二要學習方式多樣化。(即既要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又要重視他們的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三要過程設計粗線條化。(這里所說的粗線條,不是指環節語言籠統、簡單,而是環節語言要抓關鍵、抓重點,嚴格遵循新課堂教學課例提倡或強調的 「大環節要清,小環節要精」。 )
每個課例的教學過程主要環節要完整,思路清晰,概括到位。做到了一方面以兒童為主體,以各種活動為媒介,充分體現三維目標的要求;另一方面將兒童現實生活中各個方面的不同事件進行綜合,做到知、情、意、行相統一,充分體現出品德課程的綜合性。
C. 急求小學德育課程計劃
下面是一個計劃 希望對你有幫助
德育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創建「中小學行為規范示範校」為載體,以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為重點,切實加強珍惜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營造良好育人氛圍,努力構建「和諧德育」。
二、工作目標:
德育工作是全面推進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擺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為此本學期的德育工作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強德育隊伍建設,營造全員育人氛圍
1、加強校園德育環境建設。
一是要加強德育工作領導。成立校長室、德育處、少先隊以及年級組為德育領導核心小組,保障德育工作領導作用。二是要花大力氣建設好一支堅強有力的班主任隊伍和全員抓德育的思想工作隊伍,要求人人都是德育教育者,做到隨時、隨地、隨人、隨事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堅持說教與身教相結合的教育思想,堅持教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三位一體。
2、加強對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和指導
本學期將加強對班主任工作的培訓力度,著力打造一批品行好、能力強,工作踏實、樂於奉獻的班主任隊伍。要健全和完善班主任崗位職責、工作條例、班主任工作考核評估激勵機制,堅持從形式和內容兩方面公正、客觀地衡量班主任工作,鼓勵班主任主動認真的開展工作。把班主任工作的實績作為晉升、評優的重要依據。要開好班主任例會,每學期開展1-2次班級管理經驗交流會,推出一批優秀班主任。要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達到相互學習的目的,並從理論層次上提升班主任,促使他們科學管理班集體。
3、提升教職工德育理念。
加強學習,提高每個教師的德育素質。組織教師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學習《教育法》、《教師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教育法規,增強遵紀守法、依法施教的自覺性,提高教師科學育人的水平。牢固樹立"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的思想。加強職業道德自律,規范教學行為,增強愛生意識,關心學生品行健康發展,認識並掌握教育規律,堅持耐心教育與嚴格管理相結合,使教師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良好的師表風范,全面關心、愛護學生,杜絕體罰和變相體罰,拿起表揚、贊美的武器,構建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
4、推進德育課程改革,提高學科德育功能。
深化以思品課為核心的德育教科研,開展學科德育滲透教育活動,充分發揮各學科自身的特點,做到傳授科學文化知識與加強學生思想修養相統一,靈活隨機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科學態度,提高他們識別真善美的能力,使之形成理想與信念,進而轉化為發憤學習,積極向上的內在動力。要抓好各級德育規劃課題的結題工作,力爭在課題研究上出成果。
5、抓好「三個結合」教育,促進學生發展
重視家庭、社會與學校教育的配合。想方設法辦好家長學校,並成立家長委員會,定期召開會議,多渠道、多形式開展校外德育教育基地活動,進一步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
要定期召開好家長會,班主任要做好家訪工作,對部分學生建立家校聯系卡,溝通學生在校和家庭情況,提出學生在家、在校的學習常規要求,使孩子在家長指導下,加快常規養成。要定期做好學生的家訪工作,和家長一道做好學生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嚴禁出現學生逃學、厭學、進網吧等不正當現象。要充分發揮「家校路路通」的作用。要通過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加校外教育活動,了解家鄉變化,感受祖國的騰飛。要繼續深入探討社區教育,利用一切社區資源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素質教育。通過教子有方經驗交流、給家長的一封信、課堂教學開放周等形式對家庭教育的內容和方式方法進行指導、引導。
(二)、常規教育
1、德育工作
(1)、抓好行為規范教育,積極開展「小公民教育」。落實《小學生一日常規》教育措施;落實「三制」:人人崗位責任制、衛生值日包干制、衛生天天檢查評比制。堅持一日三查:查穿校服、戴校徽情況;查遲到早退情況。開學第一個月,各班要利用班隊課組織學生認真學習貫徹《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小學生禮儀規范》以及校紀校規,並做到及時檢測反饋,經常檢查學生的行為習慣,發現問題及時批評教育。要通過具體的強化訓練,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組織活動、管理評價,逐步使學生從「要我這樣做」轉變為「我應該這樣做」,使良好的行為習慣內化為自覺的行動。要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注重提高他們的文明素質,讓學生終身受益。
2、抓好學校的各項常規,創建優良校風。以教導處、少先隊管理為一體,進一步強化學生升國旗、衛生、紀律、兩操、自行車排放、校門口值勤等常規方面的自覺意識,抓好文明禮儀教育,使全體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自覺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形成良好的校風。本學期學校將繼續堅持文明班級的評比制,常規檢查反饋、督促、落實制,使常規管理達到精細化。
3、抓好「班隊」德育主陣地,上足上好每一節班隊課。
要求班主任老師根據本班級的具體情況,認真設計班隊活動內容,設計好教案,多講身邊人、身邊事。主題隊會每學期3-4次,並列入班主任工作考核項目。德育處要嚴格檢查班隊教案,期未進行總結評比。
4、加強班級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樹立班級形象,爭創班級特色,開展爭創「文明班級」活動。
5、以活動為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動。配合「小公民教育」活動,在學校中掀起做文明事、爭當文明小學生的活動熱潮。配合學校的德育系列活動,做好學生的德育養成教育。
6、抓好德育宣傳陣地建設,注意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重點抓好班會課的教學效果檢查,同時,利用學校宣傳畫廊等多種形式進行德育教育宣傳,多表揚宣傳身邊先進突出的感人事跡,弘揚正氣,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文明習慣、遵紀守法等方面的教育。
7、加強後進生的教育與轉化。後進生轉化工作要做到有計劃,有措施,勤總結,重在落實,強化考核。要求教師耐心細致地做好後進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到不講過頭話,不扣大帽子,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多幫助,嚴格控制學生掉隊。
8、法制教育緊抓不放,重點做好教育防範工作。充分利用法制教育報告會、思品課、班會課、主題隊會、國旗下講話等進行普法教育,增強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使學生知法、懂法、守法,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本學期要組織教師深入學習《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請校外輔導員來校作法制教育報告,對問題學生進行定期定人幫教、轉化,杜絕在校學生違法犯罪事件的發生。
9、探索嘗試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勢下必須重視的重要內容,開展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做好學生心理的疏導,教師要積極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和保證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人文環境。充分利用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詢室,保證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正常化、規范化,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健康的發展。
2、體育工作
(1)、認真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有目的,按質量,按課程上好每一堂體育課。保證學生每天體育活動時間。
(2)、做好學校體育器材並做好各種體育器材的登記、保管和使用管理工作,購買欠缺的體育器材。
(3)、堅持傳統項目的訓練,特別是抓好廣播操、隊列操日常訓練。
(4)、3、認真落實「兩課兩操」,保證學生每日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值日生及值日教師每日做好督導工作。
(5)、迎合本學期田徑運動會,選拔好隊員,利用現有的體育設施組織訓練,務求創出較好的成績。
(6)、體育教師要認真做好學校田徑隊、排球隊等運動隊的訓練工作,帶動群眾性體育活動的開展,力爭在區小學生春季田徑運動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3、衛生工作
(1)、加強學校衛生工作監管力度,堅持定期或不定期的學校衛生監查,針對發現的問題和安全隱患,及時督促學校整改,杜絕學校食品安全事故,防範學校群體性傳染疾病的發生。
(2)、推進《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實施,通過開展培訓及檢查指導,促進學校體育工作改革,提高廣大青少年學校體質健康水平。
(3)、抓好健康教育。加強健康教育師資培訓督促學校按規定落實常見病及傳染病防治教育、防艾教育、血防教育、人口教育、青春期性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課程的開設。
(4)、堅持眼保健操制度,教育好學生用眼衛生,降低學生近視率。
4、藝術工作
(1)、以培養合格畢業生為目標,加強對學生的藝體學科考核。
(2)、以培養學生個性特長為目的,做好藝體特長生的培養工作,做好各類藝體競賽的組織工作,充分發揮學生藝體特長和競技水平。
(3)、扎實地學習和貫徹新課程標准,更新教育觀念,積極探索藝術課堂教學改革,凸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優化教法與學法的設計,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4)、組織藝術教師積極參加市、區組織的新課標觀摩研討活動,認真學習,積極探索實踐,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
5、國防教育和交通安全工作
(1)、加強國防教育,開設好國防教育課,保證課時,教學質量。
(2)、利用多種教學手段,積極開展國防知識普及活動。
三、具體時間安排:
三月份:
1、開展對流感、水痘等的預防宣傳工作;
2、加強對學生用眼衛生,眼保健操的檢查督促工作;
3、整理健康心理檔案資料;
4、組織學生開展「小小文明公民」自製手抄報活動;
5、開展「青少年安全自救自護訓練教育演習」活動;
6、開展「學習雷鋒義務奉獻 竹青精神進校園」主題活動。
四月份:
1、組織全校各班召開「小公民教育」主題班(團)隊會;
2、結合世界地球日開展「綠色旋律」主題活動;
3、組織校內「千童之聲」合唱比賽;
4、做好春季廁所、環境衛生、四害消殺工作。
五月份:
1、參加全區中小學生運動會;
2、參加全區「千童之聲」合唱比賽。
六月份:
1、加強對夏季常見病的預防宣傳工作,預防胃腸道疾病的發生;
2、參加「文明小品」表演賽活動;
3、開展校內「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評選活動;
4、學校學期德育工作總結。
七月、八月份:
開展假期「走進社區」實踐活動。
九月份:
1、開展校內「人人講紅軍故事」比賽;
2、整理健康心理檔案資料;
3、參加全區中小學生「四球」賽。
十月份:
1、參加「守則」、「規范」、「養成教育」成果匯報演出;
2、開展校內「班主任基本功」大賽。
十一月份:
1、組織參加區「班主任基本功」大賽;
2、組織學生開展「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小公民」徵文活動。
十二月份:
1、進行德育工作總結;
2、整理材料,迎接目標管理檢查。
D. 小學德育特色學校資料目錄
武漢四中
武漢市第四中學位於武漢市硚口區簡易路,是一所百年老校。
校訓
該校以「勤、朴、博、學」為傳統校訓。
」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寬闊美麗的華寶道旁,「博學中學」金色校牌格外引人注目,培養出了數以萬計的莘莘學子。
四中以「德才兼容、寬松和諧」為校訓,以「讓四中每一位學子都成人成才」為辦學宗旨,開辟出重點高中特色辦學的新路子,探索出多種升學的新渠道,通過實踐證明是完全正確的。
學校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名師意識,加強教師專業水平的培訓,積極開展各類教科研活動,激勵教師開拓創新,發奮有為,涌現出一批高素質的業務骨乾和精兵強將。在近幾年的高中學生各科競賽中取得顯著原成績,如:數學競賽、物理競賽、化學競賽,尤其是英語競賽獲得了省一等獎至市二等獎不同層次的好成績。
歷史
這所創辦於1899年的百年老校, 原名博學書院,1952年始易現名。學校現代化教學設施齊全,教學儀器設備達國家一類標准。體育特色鮮明,是國家教委1987年首批確定的培養優秀體育後備人才的試點校。現已建成全國中學第一條塑膠跑道,有東西看台的標准田徑場、足球場和能進行包括排球比賽在內的多種球類比賽和體操比賽的體育館。學校擁有游泳池,健身房及供運動員集訓的運動員村。學校以「勤樸博學,成才報國」為校訓,以「嚴謹辦學,質量興校」為辦學方針。多年來,教育質量一直在市、區同類學校中處於先進行列。
武漢四中於1899年由英國人創辦,其前身為武漢市著名的博學書院。「文革」前即為武漢市重點中學,1998年通過省政府督導評估,成為首批「湖北省示範高中」,2001年被評為「湖北省園林式學校」,2002年被評為「湖北省文明單位」,2004年又躋身「武漢市優質高中」建設行列,市區政府和教育局給武漢四中的發展定位是爭創全國示範高中。悠久的辦學歷史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了滿園的芬芳桃李,培養了數以千計的科學家、政治家、外交家、文學家、藝術家、感動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中國返回式衛星總設計師林華寶院士、外交部原常務副部長浦壽昌、國家審計局局長曾昭遠、駐歐共體大使浦山、感動中國的駐伊拉克大使孫必干、西安衛星控制中心主任陳長貴、著名評書藝術家何祚歡等就是四中學子的傑出代表。
著名校友
袁隆平
林華寶
在區教育局的直接領導下,武漢四中人秉承「勤樸博學」的先師校訓,「繼承理科特色,發揚英語優勢,保持體育傳統,創建全國名校」,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實現又一個夏日的輝煌,正步入又好又快的發展軌道:
教學質量新突破。6月高考——600分以上300人,上本科重點線達700人,上本科人數突破1000大關。
體育特色新記錄
7月全國中學生田徑錦標賽——武漢四中代表隊奪得四枚金牌、二枚銀牌、三枚銅牌,勇奪高中甲組團體冠軍、破兩項全國記錄。8月武漢晚報杯七人制足球賽——武漢四中成為最大贏家,繼初中隊奪得冠軍後,高中1隊(四中星隊)和2隊(新四軍)在半決賽中勝利會師,再奪冠軍,至此,武漢四中已連續三年獲得武漢晚報杯高中組冠軍。8月18日武漢晚報杯精英組決賽在12中打響,武漢四中以3:1戰勝12中主隊,《武漢晚報》以《武漢四中兩天內喜捧雙冠》、《四中「12人」以少勝多》、《學習是根基,足球是特長》三篇文章作專版報道。
隊伍建設再增強
暑假期間學校又引進2名特級教師,又有3名青年教師被評為武漢市優秀青年教師,目前學校已經擁有8名特級教師、省骨幹教師、享受市政府津貼的專家、區拔尖人才、市區學科帶頭人、市區優秀青年教師60餘人,形成了一支師德高尚、學識淵博、教藝精湛、樂於奉獻的名師隊伍。
校園建設新面貌
武漢四中是全國六城會的賽場之一,為迎接六城會,在市區領導的關懷下,學校在圓滿完成整體改造工程後,又對武漢市優秀古建築——百年鍾樓、魏氏紀念堂作修舊如舊的建設,開學前也基本完工,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學期。
官方網站 http://www.wh4hs.com.cn/
官方博客 http://whszbk.blog.163.com/
漢口鐵中創建於1947年7月,位於武漢市江岸區長春街108號,為武漢地區最早創辦的著名企業中學之一。是首批命名的湖北省重點中學。2002年底通過了武漢市辦學水平綜合督導評估,被授予「武漢市中小學校辦學水平示範學校」稱號。
2004年元月1日起,根據鐵道部主輔分離、輔業改制的原則,漢口鐵中整體移交武漢市人民政府,隸屬江岸區教育局。
2004年3月,江岸區委、區政府,區教育局經多方協調論證,決定漢口鐵中整體遷移至百步亭花園。2004年9月1日,在百步亭校區舉行了隆重的開學典禮,招生新生入學。
學校在移交到江岸區教育局管理之後,加快了融入地方教育之中的步伐,主動適應、主動接軌、主動展示自我,得到區委、區政府和區教育局的肯定。特別是新校區在百步亭花園建成之後,學校密切與百步亭花園社區的聯系,為構建和諧社會、和諧社區而創辦和諧教育的做法得到教育部周濟部長的肯定,他勉勵學校「走與社區相結合的辦學新路子,探究學校與社區共同發展的新經驗」,努力打造名社區名學校結合的品牌。
漢口鐵中有近60年的辦學歷程,多年來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面向全體學生,一切為了促進學生發展,積極構建「創新教育」育人模式,努力把家長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願望、教師教書育人的心情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到正確的方向上來,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質,為學生一生的幸福和發展奠定基礎。
在區委、區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關懷和領導下,學校堅持以鄧小平「三個面向」的精神為指南,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教育觀念與時俱進,整體辦學水平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不斷取得跨越式發展,並逐步在實施素質教育、藝術特長教育、中學生黨建工作、科普創新實踐活動等方面初步形成特色。
近年來,《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楚天都市報》、《楚天金報》、《長江日報》、《武漢晚報》、《武漢晨報》、湖北電視台、武漢電視台、武漢教育電視台等新聞媒體先後近百次全方位報道學校辦學特色、教育教學活動,如課程改革、師德建設、藝術特長教育、中學生黨建、創新實踐活動、武漢市文科狀元、在全市率先開辦宏志班、學生評價體系創新等報道,這些報道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
德育工作:
堅持德育為首
「六化」:即管理規范化、內容系列化、途徑網路化、方法多樣化、教育層次化,評價定量化的德育工作格局。
「三性」: 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主動性和實效性。
德育工作思路:以日常行為養成教育為基礎,以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培養為難點,以班級管理為突破口,著力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培養學生集體主義觀念、良好的心理素質,培養健全人格,塑造漢口鐵中學生新形象。
讓學生做到「十會」:即「學會做人、學會自律、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創新、學會樂群、學會做事、學會勞動、學會鍛煉、學會生存」。
人格教育理念:保護個體差異性,珍視個體獨特性,鼓勵和培養創造性人格。
德育校本教材:《人格德育》。
「雙證」制度:即學生必須拿到「行為規范合格證」和「文化考試合格證」,才算一名合格的畢業生。
「漢口鐵中六無行為規范」:牆面無污跡、地面無紙屑、公物無損傷、樓內無喧嘩、語言無臟話、行為無違紀。
漢口鐵中六類學生標兵:創新學習標兵、進步較大標兵、勤奮刻苦標兵、成績優秀標兵、特長顯著標兵、全面發展標兵。從2001年開始。
文明誠信星級班級評選
優秀畢業生評選:2004屆畢業生為首屆評選
班級日常管理百分評比
班主任日常管理細則
班主任津貼發放辦法
「校牌佩戴」、「封閉式管理、開放式辦學」等傳統德育特色的發揚和「讀書教育活動」、「中學生黨建」、「科普創新實踐」等新的德育特色的顯現交相輝映,育人效果顯著。
德育特色:
1、中學生黨校的開辦在我校已有十餘年歷史,陸續發展了51名學生入黨,其中近三年發展14人,高中生黨建工作在校內外引起強烈的反響。
2、近年來,以「創新素質實踐行」活動為契機,開展了廣泛的社會實踐活動和研究性學習。進行研究性學習,擴展視野、完善人格、崇尚科學,從中享受探究過程的樂趣和發現的成功感。學校每學期都將學生的專題調查報告或研究性學習成果匯編成冊,讓學生體驗、收獲成功的愉悅。
教師隊伍建設
1、加強師德建設,樹立當一名好教師是大有作為的思想
漢口鐵中形象設計五字歌:校園行為多,師表最重要;上崗比准時,活動積極到;儀表要端莊,環境維護好;教學諸環節,落實切記牢;愛心待學生,授業又傳道;教學上水平,協作出成效;思想求進步,置身改革潮;淡泊名和利,回報有李桃。
學校推行新的用人理念,要求教師具備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人格魅力;具備開拓創新精神,有敢於挑戰,克服困難,獨擋一面開創局面的魄力;善於學習,能自覺運用現代教育教學理論指導實際工作;具備公正無私的品德,有遵守紀律、顧全大局的組織觀念和團結同志的良好協調力。
2、創新用人機制,確保教師隊伍的穩定
擴大進人渠道,解決教師數量相對不足的問題,我們主要採取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1)優先錄用師范院校應屆畢業生到校任教;2)注意吸收具有教師資格的其他高等院校應屆畢業生);3)從兄弟學校擇優調入;4) 社會招聘;
5) 人事代理制度等。
教師全員聘任制
青年教師導師制——拜師活動
3、實施校本培訓,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
在教師中提倡樹「五觀」、求「六變」,即引導教師樹立「育人為本」的教育觀;樹立「人才多樣化,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觀;樹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質量觀;樹立「為學生的一生發展和幸福奠定基礎」的教育價值觀;樹立「多一把尺子衡量學生」的教育評價觀。引導教師在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教學行為、教學評價等方面「求變」的意識。
學校開展教師培訓工作包括先進教育觀念的學習與討論、優秀教師的教學觀摩、說課及評課、教師課堂教學臨床診斷等形式,並制定了《漢口鐵中四個校本過工作實施方案》。首先組織學習(提供學習資料、觀看專題片、開發校本培訓教材等)。其次是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第三是啟動「名師工程」。學校十一五規劃提出「武漢市漢口鐵中3691518名師工程方案」,對青年教師提出「三年爭當合格教師、六年爭當優秀教師、九年成為骨幹教師、十五年成為學科帶頭人、十八年爭創名師」的培養目標。
4、加大教育教育科研的力度,科研興校
已立項的6個國家級、省級、市級課題正在認真實施之中。近年來,有20餘人出版了專著,有100餘篇教育教學論文在各級刊物發表,論文、教學設計、優質課、課題獲得國家級一等獎11項、二等獎4項,省級一等獎3項,市級一等獎34項。
幹部隊伍建設
校長賈勇為華中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是武漢市首批命名的中學骨幹校長,武漢市優秀校長。校黨總支書記易年林曾在我校擔任了十年校長,有著豐富的教育管理經驗。4名校級幹部都是高級教師,成長於教學第一線,均曾獲得高層次榮譽稱號,具有較為先進的教育理念,豐富的教育教學以及管理工作經驗。
學校一貫重視班子自身建設,不斷完善自我教育形式,認真抓好乾部中心組的政治、業務學習,提高幹部的理論修養和法規意識,不斷增強做好學校工作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執政能力和水平,2002年開展了歷時60天的「三個代表」學習教育活動,教職工普遍反映,通過「三個代表」學習教育活動,領導幹部思想修養和理論水平又有新的提高,作風更過硬了,干群關系更密切了。2005年,學校又正在積極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
學校進一步落實幹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在學習、工作、生活和師德建設上率先垂範,不斷增強工作的凝聚力和管理的權威性。在堅持完善校長負責制的同時,實行黨政一把手「一崗兩責」,充分發揮校長行政統一指揮作用,黨組織的核心作用,教代會的民主管理作用。(放管理體系)學校在政令暢通,運轉正常的同時,發揮幹部隊伍的帶頭作用,強化幹部隊伍的整體意識,發揮幹部隊伍的整體功能,幹部群體在教職工中有較高威信。爭創黨員先鋒崗、紅旗責任區已成為每一個幹部的自覺行為。黨員是教師隊伍中的骨幹力量,我們仿照「支部建在連上」的做法,把黨小組建在年級組上,通過黨小組的力量最大限度的發揮黨員的集體作用,同時由黨小組長兼任年級副組長,共同參與年級管理,在真正意義上體現黨組織的核心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學校十分重視對青年幹部的培養、選拔、任用,逐步形成了以40歲左右為主體的老中青三結合的班子,各級各類幹部(包括後勤管理、政教工作、黨務工作)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學經驗。學校在青年幹部的選拔上採用競爭上崗的方式,選拔思想作風好、有群眾基礎、專業知識全面、管理能力強的同志擇優選報上級審批,然後予以聘用。我校現任教導主任、副主任就是採取自願報名,述職競聘,群眾直選,上級審批,擇優聘用的方式產生的。我們還落實江岸區教育局人才工作會議的精神,加大對校級後備幹部的培養和鍛煉的要求,學校選派了兩名校級後備幹部參加黨校培訓,其中一名同志到示範高中掛職鍛煉擔任校長助理一年後返回學校,任校長助理。
我們在幹部的考評、管理上堅持上級組織部門、年度考核同教代會民主評議相結合,對不信任票超過1/3的幹部實行戒免制度。
網站http://www.hktzschool.cn/tzjs.asp?id=35
可以明確的告訴您,武漢四中要好的多!!!
E. 我要小學德育課程案例
創新德育方法,實施「德育導師制」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創新案例
一、產生背景:
學校在成立之初,教師和學生都是由幾個不同的學校聚集到一個新的環境中,校園面積大,在校生和住校生人數多,學生素質差距較大,發展不平衡,各項管理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尤其是德育工作,更是困難重重。面對部分教師重教不重導,學生受外部影響難以管理,班主任工作難度加大,已明顯感到力不從心,導致部分教師不願承擔班主任工作等困難,怎樣才能形成德育工作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呢?學校領導在苦苦地思索。經過反復討論,學校決定引入「德育導師制」。由班級任課教師擔任學生的德育導師,與班主任一起組成班級「德育小組」,管理學生的學習、生活、行為、紀律,以及疏導學生心理,共同做好思想工作,將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任務分解到任課教師身上,著力改變班主任孤軍奮戰的單一德育模式,努力形成班主任與任課教師同心協力、全員育人的新局面。
二、主要做法:
1、建立實施「德育導師制」的組織機構。為保證德育導師制實施工作的正常進行,學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在德育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由政教處負責具體落實這項工作。並且,學校還成立了德育導師考核小組,負責對德育導師的監督、考核、評估工作。
2、完善「德育導師制」的制度建設。在實施「德育導師制」的過程中,學校加強了制度建設,建立了學生成長檔案制度、談心輔導與匯報制度、家校聯絡制度、個案分析制度等,使導師的工作和管理有章可循,逐步規范。
(1)建立學生成長檔案制度。導師對每位學生建立成長記錄檔案,追蹤學生成長軌跡,記錄受導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閃光點和不足之處,對症下葯,制訂學生的改進和發展目標並指導其完成。
(2)建立談心輔導與匯報制度。導師每周至少與受導學生談心輔導一次,並記錄輔導內容;受導學生每半月向導師匯報一次思想、行為、生活、學習情況;必要時可隨時匯報和咨詢。
(3)建立家校聯絡制度。導師必須對受導學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密切與家長聯系。每月至少與學生家長聯系一次,指導家庭教育,共同探索教育方法。
(4)建立個案分析制度。學校定期集中組織導師進行個案分析,必要時對重點案例進行集體會診,提出解決辦法。
3、建立德育導師的選聘和培訓機制。德育導師的選聘根據自主、公開的原則,學校初步確定,徵求學生意向,師生雙向選擇,學校適當協調。學校定期組織導師進行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知識的培訓,舉辦德育導師工作研討等活動,不斷提高德育導師的育人能力和工作水平。
4、明確德育導師的工作方法:
(1)以身作則、人格熏陶。導師重視自身的人格修養,注重身教,以自己的模範人格為學生樹起前進的目標,以自身的人格魅力「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人格的塑造。
(2)交流談話、心理相容。導師通過經常性地與學生談話,對學生傾注自己的愛心,對學生真心一片,與學生傾心交流,平等對話,以多種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走進學生的心田,建立心理上的認同,達到心理相容,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引導。
(3)引導學生自我教育。導師要創造條件,培養學生自我評價和自我認識的能力,激發學生自我調節的內部動機,通過學生對自己心理和行為上積極主動的自我調節,達到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目的。
(4)教育與研究相結合。導師把教育學生看作是一項日常工作,同時也是一個研究的課題,對於所引導的過程與效果進行記載、分析,撰寫個案分析材料,定期開展研討,促進理論與實踐上的交流與完善,不斷提高「導」的水平。
5、形成相對固定的工作流程。德育導師制工作程序圖如下:
宣傳發動
教師動員 學生動員
選聘導師 選擇受導學生
導師與受導學生雙向選擇
師生互動
檔案制度 家訪聯絡 談心匯報 導師會診
考核評估
6、建立德育導師的考核和獎勵機制。學校根據德育導師的工作職責,制定相應的考核標准和辦法,通過德育導師自評(10%)、互評(10%)、班主任評價(10%)、學生及家長評價(10%)、考核小組綜合量化評價(檢查德育導師工作記錄本、檢查受導學生的行為表現等60%)等多種形式,採取定性與定量、過程與結果相結合的方法,對德育導師的工作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和考核。德育導師每年的考核成績作為年度評優、晉職的重要依據。對於優秀導師學校將給予適當的精神和物質獎勵。
三、推廣普及:
2004年新學期初,「德育導師制」 開始在我校全面施行。按照實施方案中的實施步驟和工作流程,我們先是召開師生動員培訓會,確定各班的德育導師,然後由班主任根據本班學生的基本情況,將全班學生均衡分組,分配給各任課教師,或由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老師擔任「導師」。受導關系確定後,德育導師們開始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幫助班主任管理學生的學習、生活、行為、紀律,對學生進行長期全面的觀察,確定問題,思考對策,施行心理疏導,或談話,或暗示,或傾聽……導師們感受著學生豐富的內心世界,在各自的實踐中不斷探索德育的新途徑、新方法,注重從學生的內心世界尋求突破口,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促使學生自我調節,加強紀律意識,端正學習態度,明確人生目的,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除了對學生從思想上、生活上、學習上全面關心外,更重要的是根據學生實際開展針對性的教育工作。如:掌握不良行為學生的思想和表現,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引導,督促鼓勵,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學習態度、方法上的指導,幫助其樹立學習自信心,提高其獲取知識的能力;針對個別心理有障礙的學生,開展合理的心理輔導;對缺乏家庭教育和貧困家庭的學生,進行思想上、生活上、經濟上必要的幫助等。比如我校的歷史教師楊耀升,針對受導學生的實際,提出了「轉化角色」、「對症下葯」、「鼓勵到底」的育人思路,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再如,語文教師畢紅波,經常利用課余時間和雙休日對受導學生進行無償的學習輔導,並經常在雙休日將不能回家的住讀生組織起來出去郊遊,或領回家中,為他們做一些可口的飯菜,改善他們的生活,深受學生愛戴。
另外,我校德育導師對學生進行導育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首先,我們將每月第一周星期五下午第四節課,定為專門的德育導師與學生座談交流時間,在這一時間,所有的德育導師都同時與自己所承包的學生進行交流談心,地點的選擇可以是教室、辦公室,也可以是操場、文化長廊,每到這個時候,整個校園都會呈現出一幅師生共話衷腸的獨特景象。其次,導師們還利用其他時間,或在辦公室,或在教室內外,或在上學、放學的路上,或在學生宿舍等不同的場合,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對學生進行學習輔導、心理疏導和生活上的關心幫助等。現在在我校,隨時隨地都能看見導師與學生並肩交流、促膝相談的動人畫面。
四、基本成效:
經過三年多的實踐,德育導師制在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和針對性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學校德育工作的壓力也慢慢得到緩解,德育導師工作初見成效。
一是德育的實效性得到了增強。德育導師制在我校實施以來,在全體德育導師的精心導育下,許多在學習等方面有不同程度困難的學生,在師生互動中得到健康成長,有厭學情緒的學生轉變了學習方式,學習興趣濃厚了,學習成績提高了。
二是教書育人得以真正落實。教師擔任德育導師後,明確了在教好課的同時,還必須承擔德育工作具體的任務,工作中不僅關注自己所導學生的思想品德狀況,更是在自己的教學中自覺或不自覺地滲透德育。並且在與學生的交往中,教師還能體驗到一種為人師的快樂和責任。
三是拉近了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實施德育導師制後,師生通過雙向結對選擇、平等對話交流,許多學生更願意把自己的心裡話告訴自己的導師,「有心事找導師」已被學生普遍接受。
四是促進了教師自身素質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正人先正己。德育導師制使每一位教師都負有對一定數量的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學習指導、心理輔導的責任,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素養,以身作則,加強對學生個體心理、行為及指導的研究,從而也促進了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
經過全體德育導師和學生三年多的共同努力,到目前為止,德育導師制已經成為我校一條重要的德育途徑,而且在德育導師制度的帶動下,全校業已形成「全員育人」、「全面育人」的良好局面,極大地推動了學校教育教學等方方面面工作。
F. 我國中小學的德育任務有哪幾個方面.a.培養學生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辯
德育即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質教育。它對堅持學校的社會主義性質,保證人才培養的正確政治方向,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起著主導的決定性作用。學校必須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認真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和《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切實保證德育的地位,努力做好德育工作,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獻身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中學德育工作應認真貫徹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遵循黨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指導方針,在繼承和發揚德育優良傳統的基礎上,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新情況,賦予德育具有時代特點的新內容、新方法。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從基礎教育實際出發,從中學生的實際出發,遵循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規律,分層次地確定德育工作的目標和內容,對中學生進行基本思想政治觀點、基本道德、基礎文明行為教育、良好個性心理品質和品德能力的培養。不斷改進德育方法,逐步實現德育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中學德育大綱》(以下簡稱《大綱》)規定了國家對中學德育工作和中學生品德的基本要求。它是中學德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是各級教育部門對中學德育工作實行科學管理和督導評估的基本標准,也是社會和家庭緊密配合學校對中學生進行教育的基本依據。一、德育目標中學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務是把全體學生培養成為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具有社會公德、文明行為習慣的遵紀守法的公民。在這個基礎上,引導他們逐步樹立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並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思想覺悟,使他們中的優秀分子將來能夠成長為共產主義者。初中階段德育目標:熱愛祖國,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為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努力學習;初步樹立公民的國家觀念、道德觀念、法制觀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勞動習慣和文明行為習慣;遵紀守法,懂得用法律保護自己;講科學,不迷信;具有自尊自愛、誠實正直、積極進取、不怕困難等心理品質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響的能力。高中階段德育目標:熱愛祖國,具有報效祖國的精神,擁護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初步樹立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奮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確的人生觀,具有公民的社會責任感;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和憲法、法律;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學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愛、自立自強、開拓進取、堅毅勇敢等心理品質和一定的道德評價能力、自我教育能力。二、德育內容(一)初中階段德育內容要點1.愛國主義教育熱愛國家的版圖河山、語言文字、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和著名民族英雄、愛國志士、革命先驅、文化名人的教育;中國近代、現代歷史和社會主義新中國偉大成就的教育;初步的國家觀念--尊重國家標志,維護國家尊嚴、榮譽的教育;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教育;尊重兄弟民族,加強民族團結的教育;國防和國家安全及熱愛和平、同各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教育。2.集體主義教育尊重、關心他人,集體成員之間團結友愛的教育;愛班級、愛學校、為集體服務、維護集體榮譽的教育;正確處理自我與他人、個人與集體、自由與紀律關系的教育。3.社會主義教育初步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常識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的基本路線的教育;初步的社會發展規律教育。4.理想教育學習目的教育;初步的職業理想教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教育。5.道德教育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教育;社會公德教育和分辨是非能力的培養;初步職業道德、環境道德教育;《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教育與訓練。6.勞動教育勞動創造世界的觀點教育;熱愛勞動,尊重勞動人民的教育;勤勞儉朴,珍惜勞動成果的教育;以校內生產勞動和社會公益勞動為主的勞動實踐和勞動習慣的培養。7.社會主義民主和遵紀守法教育我國公民基本權利與義務的教育;憲法及有關法律常識和法規的教育;知法守法,運用法律武器自我保護的教育;遵守學校紀律和規章制度的教育。8.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教育自尊自愛、誠實正直、積極進取的教育;青春期心理衛生、性道德和男女同學正常交往、真誠友愛的教育;健康的生活情趣和發展個性特長的教育;堅強的意志品格和自我約束能力的培養訓練。(二)高中階段德育內容要點1.愛國主義教育中國人民斗爭史、革命史、創業史和繼承發揚愛國主義光榮傳統的教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展前景和報效祖國的教育;進一步的國家觀念--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利益的教育;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教育。加強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的教育;正確認識中華民族優秀思想文化傳統,汲取世界先進文明成果的教育;維護國家主權,反對霸權主義,發展國際友好合作關系的教育。2.集體主義教育尊重、關心、理解他人,集體成員之間團結協作的教育;關心社會,為家鄉、社區的公益事業貢獻力量的教育;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關系的教育;以集體主義為導向的人生價值觀教育。3.馬克思主義常識和社會主義教育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為中心內容的經濟常識、政治常識教育;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常識教育和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4.理想教育勤奮學習、立志成材,樹立社會責任感的教育;職業理想教育和升學就業指導;正確的人生理想教育;獻身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5.道德教育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教育;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的教育和道德評價能力的培養;進一步的職業道德教育和環境道德教育;《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現代交往禮儀的教育與訓練。6.勞動和社會實踐教育勤儉建國、勤儉一切事業的教育;勤勞致富、用誠實勞動爭取美好生活的教育;質量、效益、服務觀念的培養教育;以參加社會公益勞動,學工、學農、軍訓為主的勞動及社會實踐鍛煉和艱苦奮斗精神的培養教育。7.社會主義民主觀念和遵紀守法的教育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和公民權利與義務的教育;遵守憲法,尊重人權,維護社會穩定的教育;知法守法,抵制違法亂紀行為的教育;自覺遵守學校紀律和規章制度的教育。8.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的教育自尊自愛、自強自立、開拓進取的教育;健康生活情趣和健全人格的培養教育;青春期心理健康、友誼、戀愛、家庭觀的教育和行為指導;堅強意志品格和承受挫折能力的培養訓練。初、高中除以上各系列內容的教育外,還要隨著經濟、政治形勢發展進行形勢任務和時事政策的教育。三、實施途徑學校必須充分發揮主導作用,並與家庭、社會密切配合。課內外、校內外各實施途徑均應以本大綱為指導,發揮各自的功能,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德育任務。(一)思想政治課教學和時事課思想政治課是向學生較系統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基本常識及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觀點教育的一門課程,在諸途徑中居特殊重要地位,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正確的人生觀和思想方法,培養良好品德起著導向作用。思想政治課應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內容體系,教學方法應適應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緊密聯系學生思想和社會實際,避免空洞說教。考試方法要注重考察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實際接受情況。時事課是國情教育的一條重要途徑。時間要保證,內容要落實。(二)其他各學科教學各學科教學是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進行德育的最經常的途徑,對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各科教師要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認真落實本學科的德育任務要求,結合各學科特點,寓德育於各科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之中。各學科的教材、教學大綱和教學評估標准,要堅持正確的思想導向;教學主管部門和教研人員要深入教學領域,指導教學工作同德育有機結合。各科教師及全體職工都應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做學生的表率。(三)班主任工作班級是學校進行德育、實施本大綱的基層單位。班主任工作是培養良好思想品德和指導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班主任是本大綱的直接實施者,應根據本大綱的內容要求,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有計劃地開展教育活動;組織和建設好班級集體,做好個別教育工作,加強班級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風。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他們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要協調本班、本年級各科教師的教育工作,密切聯系家長,積極爭取家長與社會力量的支持配合。(四)共青團、少先隊、學生會工作團、隊、學生會是學生自我教育的重要組織形式,是學校德育工作中一支最有生氣的力量。團、隊、學生會應根據各自任務和工作特點,充分發揮組織作用,通過健康有益、生動、活潑的活動,把廣大青少年吸引到自己周圍,落實本大綱的各項任務。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良好的道德風尚,繼承革命傳統,學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要通過舉業余團校、黨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小組活動,培養提高學生中的優秀分子。(五)勞動與社會實踐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堅持社會主義教育方向的一項基本措施。學校要把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作為必修課列入教學計劃,根據不同的年齡層次,指導學生學會自我服務性勞動和必要的家務勞動,組織學生參加一定的生產勞動和公益勞動,在勞動中切實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珍惜勞動成果的思想感情、行為習慣和艱苦奮斗的作風;要積極組織學生參觀、訪問、遠足、進行社會調查、參加社會服務和軍訓等實踐活動,使學生開闊眼界,認識國情,了解社會,增長才幹,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六)活動課程與課外活動各種科技、文娛、體育及班團隊活動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良好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徑。學校和班級應保證列入課程計劃的各類活動的時間,並通過多種形式指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文娛、體育活動(包括課外興趣小組和各種社團活動),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培養學生的良好道德情操、意志品質和生活情趣,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七)校外教育校外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一個重要陣地。學校要主動與少年宮(家)、少年兒童活動中心、兒童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紀念館、科技館等校外的文化教育單位建立聯系,充分利用這些專門場所和社會文化教育設施,並積極開拓和建設校外教育的場點、營地,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活動,在活動中進行教育。(八)心理咨詢和職業指導心理咨詢是培養學生健康心理品質的有效途徑;職業指導是發展學生個性、進行理想教育的有效途徑。中學生處於青春發育期,又面臨對未來職業的選擇。要通過談心、咨詢、講座、熱線電話等多種形式對不同層次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職業指導,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好學習、生活、擇業、人際關系等方面遇到的心理矛盾和問題,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培養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九)校園環境建設整潔、優美、富有教育意義的校園環境是形成整體性教育氛圍的不可缺少的條件。學校要積極進行校園環境建設,加強校園環境管理,使學生受到良好的熏陶和影響。要充分發揮校歌、校訓和校風對學生的激勵和約束作用;利用黑板報、壁報、櫥窗、廣播、影視、圖書館(室)、勞動室、榮譽室、少先隊室等多種形式專用場所,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十)家庭家庭對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品德的形成、個性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家庭教育主要通過親子之情的感化激勵、家庭生活的滲透熏陶及家長的言傳身教而起作用,家長應努力為子女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家庭環境。學校要通過家訪、家長會、家長接待日、舉家長學校、開展家庭教育咨詢、建立家長委員會等多種方式,密切與家長的聯系,指導家庭教育,使家長了解並配合學校貫徹實施好本大綱,改進家庭教育的方法。(十一)社會根據國家有關法律和中央有關文件的規定,各級政府和社會各部門均應履行關心、促進和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義務。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主動協調政府並會同有關部門,積極開發利用社會的德育資源;開辟青少年教育的社會教育輿論陣地;加強社會文化市場及娛樂場所的管理;提供青少年需要的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糧;做好執行《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協調工作,打擊腐蝕毒害青少年的犯罪行為;充分發揮各級領導幹部,革命前輩,各行各業先進模範人物,優秀科學家、作家、藝術家、企業家的榜樣教育作用;組織好青少年教育的社會志願者隊伍,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文化環境、治安環境和社區環境。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採取有效措施,充分依*關心下一代協會、社區教育委員會和街道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各種社會團體,並同所在地的機關、部隊、工廠、商店等單位建立固定聯系,發動、協調社會力量支持和參與德育工作,逐步建立學校與社全相互協作的社會教育網路,共同營造關心下一代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教育環境四、學生品德評定對學生品德進行評定是中學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評定,鼓勵學生發揚優點,克服缺點,促使學生不斷地自我完善,並檢查德育工作的情況,促進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品德評定的基本方法是寫操行評語和評定操行等級。(一)評定的內容和標准學生品德評定內容與標准以本大綱規定的教育目標、內容和《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依據。各地可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對不同年級學生在思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行為表現等方面提出具體的要求,制定具體標准。根據初、高中學生在以上內容諸方面的表現,評定中學生的操行等級,可分別評為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等。(二)評定的原則和方法1.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要根據評定內容的基本要求,從學生實際出發,用全面、發展的觀點看待學生,實事求是地分析學生的優缺點,防止片面性。2.實行民主評定的方法。既要充分發揮班主任和各科教師在考核評價中的作用,又要尊重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對學生的意見既要尊重又要引導,防止壓制民主或放任自流。3.操行評語由班主任負責,在學生個人總結和小組評議的基礎上寫出。每一學期末,班主任對學生個人小結、小組評議簽署意見,學年末寫出評語。在評語中要指出優點、缺點、努力方向,以表揚為主。對犯有錯誤受到學校記過以上處分尚未撤消的,其主要錯誤和處分均應如實寫在評語中。對受到校級或校級上部門表彰獎勵的,其事跡和表彰情況也應寫在評語中。操行等級由班主任在徵求學生和任課老師意見基礎上評定。學期末初評,學年末總評。評定方法要力求科學合理,簡便易行。(三)評定的領導與管理1.學校要有一名副校長分管學生品德評定工作,學生操行評為不及格者需經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長或教導主任審定。2.評定結果(包括操行評語和操行等級)應通知家長,並記入學生學籍檔案。對不及格者學校應與其家長面談,商討教育方法。保送生必須連續三年操行評為優等。品德測評結果應成為學生升學、就業的重要考察依據。學生品德行為有優異表現並受到區(縣)以上教育行政部門表彰者,在升入高一級學校或就業時應予以優先錄取、錄用。五、實施與管理實施本大綱的關鍵在於加強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對德育工作的領導,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學管理水平。(一)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任務1.建立強有力的德育指導、操作、督導系統,形成有目標、計劃,有措施保證,有檢查、評估,職責明確、暢通運轉的科學管理制度。2.加強德育工作隊伍的建設。要建立健全培訓制度,有計劃地培訓學校的校長、教導(政教)主任、班主任、年級組長和各科教師,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組織他們學習教育科學理論和做好德育工作所必需的知識,使他們掌握本大綱的內容和要求,不斷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增強做好德育工作的自覺性。要解決好專職從事德育工作的人員的職務評定與聘任問題。培養一批在德育工作方面有專長和造詣的優秀校長、班主任、德育特級教師。3.加強德育的科學研究。要把德育的研究項目列入科研規劃,注重學生政治思想品德現狀和發展趨勢的調查,開展德育的科學實驗,為實施本大綱提供理論指導和業務咨詢。4.協助當地政府做好青少年教育的組織協調工作,發動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學校德育工作。在各級黨委和政府領導下,動員工、青、婦、民主黨派、社會團體和宣傳、影視、廣播、文化、新聞、出版、司法、公安、經濟、工商等有關部門共同配合貫徹實施本大綱。5.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合理確定德育方面的經費投入項目,列入預算切實保證。要積極創造條件為實施本大綱提供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基地、校外活動場所和電化教育等必要的教育手段;組織力量編寫、製作實施本大綱配套的教育資料與音像教材、讀物。6.定期對實施本大綱的情況進行督導、檢查評估,以確保本大綱的貫徹落實。學校實施本大綱的情況應作為考核校長工作的重要依據。根據檢查評估的情況,不斷提出改進的措施。7.既要堅持統一要求又要因地制宜。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應從實際出發,針對本地區和不同類型學校需要,對不同年級德育目標要求與教育內容的深淺程度和側重點做出具體安排,制定切合本地區情況並具有可操作性的實施細則。(二)學校的任務1.中學實行校長負責的德育工作領導體制。黨支部要發揮政治核心和監督保證作用,支持和協助校長做好德育工作。2.校長要加強對教導(政教)處或德育工作指導小組的領導,通過他們具體組織、指導本大綱的實施。教導(政教)處或德育工作小組的任務是:調查分析學生的政治思想品德狀況;制定貫徹實施本大綱的年度、學期計劃和每月的工作安排;確定各年級組、教研組、團、隊、學生會及各職能部門為完成工作計劃應承擔的具體任務及分工;組織協調好校內外各德育途徑之間的相互配合;建設好校內外的德育基地,總結交流經驗;保證學校德育工作的順利進行。3.學校要加強對年級組和班主任工作的指導和管理。年級組應定期組織教師分析研究本年級學生的政治思想品德狀況;制定實施本大綱的分年級要求;溝通信息,交流經驗,開展年級性的教育活動,組織本年級教師共同完成本大綱的任務。學校領導要認真執行《中學班主任工作暫行規定》,指導班主任制定實施本大綱的班級工作計劃;落實學校和年級提出的各項任務要求;並負責做好學生政治思想品德評定的工作。4.學校領導應十分重視思想政治課在形成學生的理論觀點,政治態度、道德觀念等方面的導向作用,幫助思想政治課教師正確認識國內外形勢,提高理論素養,為他們提供進行社會考察和學習進修的機會,指導他們遵循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5.學校要建立和完善教育常規制度。每周一次升旗儀式;晨會,校會,班、團、隊會;重大節日、紀念日教育活動,開學、畢業典禮,表彰三好學生、優秀生;郊遊(遠足),參觀德育基地,參加社會服務等,均應形成制度,認真堅持。對各年級學生必讀的書籍,必看的影片,必須學會的歌曲,必須參觀的本地區的德育基地,人文、自然景觀等也要做出規定,積極創造條件,付諸實施。6.學校領導應建立、健全貫徹實施本大綱的崗位責任制。每個部門都應有德育的功能,每個教職工都應當是德育工作者。學校應對各個職能部門和教師、職工分別提出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明確具體要求,並列入考評教師的指標體系,作為評價考核教職工工作成績的重要依據。要把貫徹實施本大綱與貫徹落實《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緊密結合起來。7.學校領導在貫徹實施本大綱中,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特別要重視發揮共青團、少先隊、學生會等學生組織的作用,引導學生自己管理自己,教育自己。學校應創造條件使學生對學校領導和教職工的管理工作進行評價,提出建議。
G. 《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六大實施途徑有哪些
一是課程育人,從嚴格落實德育課程、發揮其他課程德育功能、用好地方和學校課程等方面,發揮課堂教學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
二是文化育人,從優化校園環境、營造文化氛圍、建設網路文化等方面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讓校園處處成為育人場所;
三是活動育人,利用節慶紀念日、儀式教育活動、校園節(會)、團隊活動等,開展形式多樣、主題鮮明的教育活動,以鮮明正確的價值導向引導學生。
四是實踐育人,通過開展各類主題實踐、勞動實踐、研學旅行、志願服務等,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五是管理育人,推進學校治理現代化,從完善管理制度、明確崗位責任、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細化學生行為規范、關愛特殊群體等方面,將中小學德育工作的要求貫穿於學校管理的細節之中。
六是協同育人,加強家庭教育指導,構建社會共育機制,爭取家庭、社會共同參與和支持學校德育工作。
(7)中小學德育課程標准實驗稿擴展閱讀:
《指南》指出,要嚴格落實德育課程。按照義務教育、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標准,上好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課,落實課時,不得減少課時或挪作它用。
要圍繞課程目標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挖掘課程思想內涵,充分利用時政媒體資源,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發展學生道德認知,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道德實踐。
《指南》要求,學校、教室要在明顯位置張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中小學生守則(2015年修訂)》。教室正前上方有國旗標識。
《指南》提出,應開展儀式教育活動。儀式教育活動要體現庄嚴神聖,發揮思想政治引領和道德價值引領作用,創新方式方法,與學校特色和學生個性展示相結合。
嚴格中小學升掛國旗制度。除寒暑假和雙休日外,應當每日升掛國旗。除假期外,每周一及重大節會活動要舉行升旗儀式,奏唱國歌,開展向國旗敬禮、國旗下宣誓、國旗下講話等活動。
《指南》建議,應組織研學旅行。把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促進研學旅行與學校課程、德育體驗、實踐鍛煉有機融合,利用好研學實踐基地,有針對性地開展自然類、歷史類、地理類、科技類、人文類、體驗類等多種類型的研學旅行活動。
要考慮小學、初中、高中不同學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能力,安排適合學生年齡特徵的研學旅行。要規范研學旅行組織管理,制定研學旅行工作規程,做到「活動有方案,行前有備案,應急有預案」,明確學校、家長、學生的責任和權利。
基本原則
(一)堅持正確方向。加強黨對中小學校的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牢牢把握中小學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主導權,保證中小學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
(二)堅持遵循規律。符合中小學生年齡特點、認知規律和教育規律,注重學段銜接和知行統一,強化道德實踐、情感培育和行為習慣養成,努力增強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針對性、實效性。
(三)堅持協同配合。發揮學校主導作用,引導家庭、社會增強育人責任意識,提高對學生道德發展、成長成人的重視程度和參與度,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協調一致的育人合力。
(四)堅持常態開展。推進德育工作制度化常態化,創新途徑和載體,將中小學德育工作要求貫穿融入到學校各項日常工作中,努力形成一以貫之、久久為功的德育工作長效機制。
H. 如何在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中體現課程標準的情感目標
一是堅持實踐證明是正確的東西;
二是堅持理論上是行得通的東西;
三是不足的地方要彌補、不正確的地方要改正.
「愛親敬長」修改為「尊親敬長」,修改後的目標要求更切合低年級學生的現實生活實際,也更符合語言表述的規范.熱愛是道德情感中重要的一維,培育富有愛心的兒童是品德與生活課程重要的內容.因為只有富有愛心的兒童才能熱愛生活、學會關心和學會做人.此目標遵循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將熱愛的情感逐漸升華.由愛親敬長擴展到愛集體,從愛集體擴展到愛家鄉,由愛家鄉擴展到愛祖國.
將實驗稿中「熱愛科學」修改為「熱愛勞動」.將實驗稿「行為與習慣」中「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調整為修訂稿「情感與態度」中的「熱愛勞動」,體現從小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情感和意識的重要性.
將「自信、誠實、求上進」修訂為「自信向上、誠實勇敢、有責任心」.「喜歡動手動腦,樂於探究」此目標為增補內容.這一目標著眼於激發兒童探究的願望,讓他們從小就有對生活中的問題探究的興趣,在快樂中探究、勤於動手、動腦,嘗試自己解決問題,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並在此過程中充分地展現並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創造帶來的快樂.與實驗稿相比學習要求有調整,難度有所增加,如將「初步養成」調整為「養成」,體現了課程對低年級這一兒童良好行為習慣養成關鍵期的重視.從某種程度上說,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將「勞動習慣」修改為「衛生習慣」,突出「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對於小學低年段的學生來說,既是符合其年齡特徵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有無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對其以後的生活與學習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在與人交往中,如果無法表現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極易產生與環境和人群格格不入的挫折感,不僅不利於其身體的健康,而且還會影響其人格的發展.將「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遵守紀律」修改為「養成文明行為習慣」,因為「養成……行為」不夠通順,「遵守紀律」已經含在文明行為習慣中.這一目標著眼於培養兒童最基本的公民道德素質,
《品德與生活》的總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從總目標可以看出,課程從兒童的生活出發,並不是對兒童聽之任之,而是把他們真正當作發展中的人,按一定的目標去積極引導,使兒童在教育引導下不斷發展和提高,價值不斷得到提升.
《品德與社會》的總目標是:「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
它表明了課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品德教育是以一種價值教育,在一個價值多元化的社會里,我們要引導兒童在多元價值中做出正確的、合理的選擇,決不是「干什麼都行」「作什麼都允許」的片面相對主義.積極、正確的價值引導,必定是一方面建立在對社會對個體發展需求的領悟上,同時也必定是建立在對當今少年兒童內心世界所存在的期待、願望的關註上.
《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目標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又有很多不同之處,分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先說它們的相同點:這兩種課程是在小學低年級開設的.一門以 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是 這兩門課程的核心.
它們的不同點是:《品德與生活》注重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 熱愛生活的兒童. 《品德與社會》課程旨在促進兒童良好品德形成和 社會性發展,為兒童認識社會、平等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殘而有為的社會主義合 格公民奠定基礎.
《品德與生活》的分目標為:情感與態度、行為與習慣、知識與 情感與態度、行為與習慣、 情感與態度 技能、過程與方法技能、過程與方法.教育學生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遵守紀律;保護環境,愛惜資源;掌握自己生 活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活動.
《品德與社會》的分目標為:情感?意志?態度?價值觀;能力 情感?意志?態度?價值觀; 情感;知識.注重培養學生:珍愛生命,熱愛生活.養成自尊、自信、自 知識. 強、自主、熱愛科學、熱愛勞動、勤儉節約的態度;樂觀向上、頑強 拼搏、 立志成才的意識;
在生活中養成文明禮貌、 誠實守信熱愛集體、 團結合作、 有責任心的品質.熱愛祖國, 珍視祖國的歷史、文化傳統.尊重不同國家和人民的文化差異,初步具有開放的國際意識.關愛自 然,認識自我、初步掌握基本的自護自救的本領.養成良好的生活和 行為習慣.
我認為《品德與生活》內容所體現的是人們生活最起碼的生活常識,是人剛進入生活所必備的常識,所以適合於低年級學習.而《品德與社會》的內容比《品德與生活》更廣泛,是人們從基本的生活逐步進入社會所要具備的最起碼的社會知識的積累,因此更適合於中高年級學習.層次有所不同,品德與生活強調在生活中提煉自己;而後者強調感受社會服務社會,前者是基礎,後者是提高.
縱觀小學品德課堂教學,我們發現部分教師在品德教學目標設計時經常出現的問題是:
(1)有總無分.部分教師在設計一篇課文教學目標時僅僅設計了一個總體性的教學目標,更有甚者,這個教學目標也是從教學參考書中套用而來,沒有體現劃分課時的課時目標;
(2)游離學生.部分教師的教學目標游離於所教班級學生的特點,沒有分析學生的道德品質現狀,沒有調查學生的知識結構、能力水平,在設計品德教學目標時,完全是自己的主觀臆造,導致所確定的教學目標游離於學生實際;
(3)偏離課標.在檢查教師的備課筆記或者在隨機聽課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還有一部分老師由於是兼職教學品德這門學科,在備課中的目標確定時重視了教材相關知識的落實,在上課過程中,凸顯了知識內容的教學,而且還拔苗助長,將相關內容的教學偏離了課程標準的要求.
(1)學科本位淡化.窺視一下我們現行的小學教育,可謂是素質教育大旗「隨風飄盪」,應試教育大旗「逆風高揚」,在應試教育的長鞭束縛下,無論是教育行政領導,還是小學品德的任課老師(絕大多數是語文學科老師兼任)總將「德育為先,育人為本」的口號喊得高高,響徹了每一所校園,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將品德的部分課時作為了老師補習其他考試學科的時間,嚴重淡化了品德學科教學的重要性.
(2)課程標准弱化.由於受到考試學科教學方式的影響以及教者本身思想上對品德教學的忽視,從而在品德教學過程中,部分老師僅僅是任務式的完成品德課程的教學,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部分教師對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的課程標准熟悉甚少,更不要談深研課標,深研教材了,從而直接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3)評價體系缺乏.自從教師績效工資下發之後,有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領導為了考核教師,總是將小學語文、數學、英語這些筆試科目成績列入到「教學質量」的考核.可以說,部分學校對於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這些學科仍未制定適合學科特點的評價體系,為教師敷衍小學品德的教學提供了漏洞,從而出現了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確的不良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