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課程觀察量表內容
⑴ 如何制定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觀察量表
一、觀察記錄的性質和意義 就教師局部的行為而言,有些觀察顯然是不需要做記錄的――如果教師的觀察是為了眼下的判斷和即刻要採取的教學行動的話。而就教師全部的教學行為而言,從有意識的程度來排列,則是從無觀察的教學行為、以觀察為基礎但無記錄的教學行為,最後到以有記錄的觀察乃至以系統的長期觀察記錄為基礎的教學行為。 所以,從這個序列上來看,要建立教學活動的規范和科學的充分依據,僅僅知道要觀察、觀察什麼和如何觀察,是遠遠不夠的。沒有合適的記錄工具的觀察,就像沒有反思和計劃的教學一樣,很難保證有切實的進步。 (一)觀察記錄是一種有目的的行為 記錄可以有多方面和多層次的目的。其最基本的目的,在於它是觀察的一個輔助環節,是觀察的一個因素或後期的延續。因此,常見的情況是,要觀察什麼,就要記什麼。當然,從記錄的過程中產生新的觀察目的,也是很可能的。 但這只是朝前看的目的,記錄還有一個朝後看的目的,這就是,記錄是為了給教師的自我管理和反思成長提供反饋。從功能上來看,它作為觀察和反饋之間的中間環節而存在。教師的全部記錄文本可以保存在一個特別的地方,但是記錄內容本身是沒有任何獨立性的。如果一種行為和現象被記錄下來之後,這些記錄不在當時和以後得到利用、分析、整理,並從中獲得有關啟示,那麼之前的記錄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但是,由於記錄本身的特點,是形成物質的、靜止的文件,不是稍縱即逝的場景和觀念,也不是某種用於一次性消耗的物品,所以它可以被重復利用,當然也就可以跳出單純的教學流程之外,被派作別的用途,比如用於研究,用來和家長交流或進行匯報,用於同事之間的討論,以及各種評價或評比活動。
⑵ 幼兒園中班數學智能發展觀測表的內容有哪些
區域活動是以個別化教育的形式,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滿足幼兒個體發展的需要,培養幼兒的主動探索精神,發展幼兒能力的一種教學形式。在活動區活動中幼兒能夠根據自己的愛好、興趣和能力自主、寬松、愉悅的學習,幼兒進行的是自發的學習,他們積極地與環境發生互動作用。在活動區中,任何主題的提出及材料的投放過程,處處體現隨機性和幼兒的主動參與性,教師的教育意圖在活動中不斷地調整,靈活地實現。而在活動區活動中材料的投放和教師的指導是兩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它們直接影響著活動區活動的質量和開展。個別化指導是一個開放性和幼兒互動的過程,在互動過程中,要求教師應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策略,並有較強的隨機應變能力。本學期,我們繼續對「數學區域活動個別化指導」展開進一步的實踐研究,提升教師在區域活動中給予幼兒個別化指導的能力,通過一學期的努力,對於區域活動的個別化指導的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現小結如下: 一、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 通過上一個學期的實踐研究,我們對區域活動個別化指導的內涵和意義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但對於一些指導的方法還是感到有些迷惘。因為沒有經驗,我們經常會不自覺地犯一些小小的錯誤,如:任務意識太強、介入太早、指導語言貧乏等。於是,我們班組在本學期開學初就集體制定了專題研究的計劃,加強了相關理論的學習,如: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數的基本要求、區域活動材料的設計製作、區域活動教師指導的重要性等。我們在學習的基礎上結合主題制定出本學期打算要重點觀察指導的幾個活動內容,如:目測數群並接著數、10以內的數序、環形數數、10以內的序數及標准分類等。在每個內容開始實踐之前,我們利用教研活動的時間一起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集體討論相關的區域材料,接著各班根據實際自己製作區域材料。在教研時,我們交流重點觀察的區域材料,圍繞共同性的主題活動材料進行討論,如怎樣觀察幼兒活動,並如何針對幼兒的差異,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如何根據孩子的操作情況及時地調整材料等。每個月我們都會組織一次區域活動的個別化指導實踐觀摩活動。我們嘗試著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了教研活動中:事先將價值的教師區域指導活動攝錄了下來,並通過看錄像的形式進行研討活動。這么一來,大家在教研活動中可以邊觀摩邊研討,還可對於有爭議的問題通過錄像的重復放映來研討達成認識。通過錄像觀摩,幫助教師疏理了與正確的觀念,形成了正確的個別化指導觀念。
⑶ 幼兒園觀察記錄表中的主要要素和內容有哪些
幼兒園針對幼兒設計的觀察記錄表主要有幼兒的一日生活主要包括進餐情況飲水情況,睡眠情況大小便情況,戶外運動的情況再有就是室內游戲情況室內學習情況
⑷ 幼兒園區域活動觀察記錄表怎麼寫
觀察者隨感: 從觀察中可以出來,張子傑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想像力也不錯,就是動手能力還不夠,遇到困難總喜歡找老師幫忙,盡管獅子是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的,但從她臉上開心的笑容中可以感受到她正沉浸成功的喜悅中! 分析幼兒對本區域的興趣: A、非常感興趣  B、一般  C、不感興趣 老師提供的材料是多種多樣的,有些是孩子們從自己的家裡帶來的,所以活動的興趣較高,尤濤已經掌握了獅子的基本特徵,可是做的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困難,這是由於孩子的年齡特點所致,另一方面,老師應該在製作前,示範一下各種材料的用法,再提供一些範例,讓幼兒在製作的過程中有一個參考,不至於無從下手,由於時間原因,幼兒不能對各組材料進行一一嘗試,因此我決定把這些材料提供在動手角,讓幼兒嘗試用多種材料進行製作裝飾獅子。
⑸ 幼兒園中班聽課記錄表裡的內容怎麼寫
幼兒園中班聽課記錄表主要內容包括課堂教學的指導事項,課堂管理規范和教學教研內容以及教育活動的開展等方面的內容。
正文
指導思想:本學期我們根據園務計劃,為幼兒提供安全、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關注個別差異,堅持保教並重,促幼兒體智德美全面發展。具體計劃如下:
教育教學常規管理:
1、每班級要上交各種班級工作計劃與總結(計劃圍繞保教工作、游戲活動開展、家長工作、環境創設寫);要有月周計劃表;一日活動安排表;教師每學期要寫教育筆記8篇以上。
2、幼兒一日活動安排科學合理並嚴格執行一日作息時間表,堅持做到戶外活動2時。
3、建立幼兒個體發展檔案。(家園聯系冊)
4、園長做到下班指導工作(聽課、幼兒如廁、就餐、)並做好記錄;每周檢查教師的教案、每月檢查教育筆記、每月檢查月計劃工作、每周要檢查區域活動、並進行批閱,做好記錄。
5、德育教育:每周有升國旗儀式,國旗下講話。每日有小廣播播報。
三、教研科研工作:
1、認真執行教科研製度,堅持每學期兩周召開一次業務學習,落實原本教研製度和教科研成果獎勵制度。
2、每年鼓勵老師寫教育論文,反思、案例活動設計、兒童文學等作品,積極向縣級以上主管部門投稿評比。
3、要有承擔縣級以上教育教學觀摩活動。(邀請同區幼兒園觀摩)
四、教育活動
1、合理地組織五大領域教育內容,有計劃的開展主題活動。(要有主題教育計劃)
2、區域游戲區的布置,教師要組織引導參與游戲中。
3、環境的創設,能有效的利用一切空間(牆面、地面、窗檯、樓梯等)創設教育環境。每個班級創設游戲區不少於5個,環境創設和游戲材料能充分反映教育內容和幼兒年齡特點。
4、教師能利用先進的教育手段進行教學,多媒體教學,每位教師每學期不少於2次。
⑹ 幼兒游戲觀察的內容可從哪些方面進行
1、應明確觀察的目的,並選擇適當的觀察方法。
2、觀察應在確保幼兒有機會展示他們所有游戲能力的情境中進行,既保證幼兒有豐富的、能引發他們各種游戲行為的材料,又保證幼兒有充分的游戲時間。
3、如果可能,應保證對幼兒室內和室外游戲進行觀察。研究表明,有些幼兒在室外游戲比在室內游戲更能表現出較高的社會性和認知水平。
4、應在幼兒彼此熟悉並熟悉環境後才開始對幼兒進行觀察。在與熟悉的同伴遊戲時,幼兒會展現較高水準的社會性和認知水平。若開學初就進行觀察,可能會低估幼兒真實的游戲能力。
5、應持續觀察,以確保記錄的是幼兒典型的游戲行為。
(6)幼兒園課程觀察量表內容擴展閱讀:
觀察的方法
1、行為核對表
行為核對表主要用來核對幼兒在游戲中重要行為出現與否,觀察者將准備觀察的項目列出,當出現此項目行為時,就在該項上畫「√」。運用行為核對表進行的游戲觀察比較系統,記錄信息更快捷。
2、等級量表
等級量表與行為核對表有相似之處,兩者都關注特定的游戲行為,便於記錄信息。然而,等級量表不僅僅簡單地顯示幼兒出現或未出現的行為,觀察者還可以自己決定幼兒呈現的游戲行為的等級,並評價這些游戲行為的質量。
3、軼事記錄
軼事記錄是指簡短地記錄幼兒的游戲或游戲中的偶發事件。這些記錄可反映幼兒的游戲技能以及社會性、認知、情感和身體等方面發展的狀況。
⑺ 如何設計「課堂觀察量表」
當前,對於「課堂觀察量表」的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觀察內容外延過寬。主要表現為觀察量表的設計囊括了課堂教學所有的相關要素:從教學理念到教學實踐具體環節,從雙基到過程方法甚至情感態度價值觀,從課內氛圍到學生學前准備狀態面面俱到。雖然,對於整個課堂教學有立足於宏觀進而微觀的觀照是必須的,但想要在一堂課里關注所有的問題,必然削弱關注重點問題的力度,最終導致蜻蜓點水,無功而返。 主題內涵要點不清。主要表現為針對主題的學習不夠深入,對於與研究主題密切相關的理論知識,主題內涵各因素間的相互關系、主次地位,變化的規律分析不透,關注的因素或陷於片面、孤立,或陷於交叉重合。 觀察內容針對性弱。主要表現為量表中的觀察內容與授課教師預設策略的脫節和斷層,導致授課教師和觀察教師的活動各自為陣。授課教師的預設策略是指向問題解決的具體途徑、方法的,觀察量表必須形成與之呼應的觀察內容體系。 觀察條目可操作性差。主要表現為量表內容過於簡略和籠統,教師無法有針對性地觀察,取得有效數據。制定觀察量表的目的是為了更直觀、明了地記錄和呈現研究過程中各要素發展變化的過程,對於各觀察點有比較明確的要點提示和描述有助於增強量表的可操作性。之所以會出現以上現象,是沒有把握科學研究最基本的規律和方法的緣故。對於一般科學研究過程而言,始終把握自變數、因變數以及因變數隨自變數的變化而發生變化的過程是最基本的。把握了這個最基本的規律,觀察量表的基本構架便清晰了。觀察量表的基本構成一般包括以下三個基本板塊: 自變數控制觀察:自變數的控制在課堂教學中主要表現為教師針對主題問題主動預設的各種教學策略,包括具體的學習形式採用,學習方法指導,有意識的強化訓練、有針對性地拓展延伸等,每一個具體的步驟都指向主題問題解決的。在課堂觀察中,自變數控制觀察主要是針對教師具體教學行為的觀察,記錄。 因變數變化觀察:因變數變化在課堂教學中主要表現為教師的教學策略實施過程中學生的反應和變化,表現為可觀察的興趣、情感、態度以及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程度。在課堂觀察中,因變數變化觀察主要是針對學生的,包括學習興趣、行為以及學習效果的觀察,記錄。 數據分析歸因、描述。通過對記錄數據的分析、歸因,描述自變數與因變數之間的相關性是研究的最終結果,也是教學研究最基本的意義所在。相關性越大,越能夠積極有效地指導教師調節教學行為,獲得最佳教學效果;自變數與因變數之間也會出現我們預料之外的結論,二者沒有相關性或相關性甚微,這樣的結論將引導我們嘗試以新的途徑解決問題。自變數控制觀察、因變數變化觀察、數據分析歸因、描述是校本教研的核心部分,需要授課教師與課堂觀察教師共同參與完成。研究成果的有效性更是依賴教師群體的綜合素質。只有高素質的教師群體才能有針對性地預設策略,細致入微地觀察,真實准確地記錄,有理有據地歸因,從而獲得有價值的研究結論。能科學地設計「課堂觀察量」便是教研至關重要的一步。
⑻ 幼兒園課堂觀察記錄表單教什麼不同
觀察目的:通過觀察分析來了解幼兒不願吃飯的原因,並用合適的方式來鼓勵幼回兒吃飯,養成良好的吃飯答習慣。
觀察實錄:小班幼兒經過一個多月的幼兒園生活,很多方面都慢慢的適應了,但是在吃飯方面我們班的幼兒還是需要加強
⑼ 幼兒園個案觀察表的觀察內容怎麼填
觀察情況記錄 幼兒製作了一個圓圓的餅干,在餅幹上用彩筆帽印上了很多花紋,使得這個橡皮泥的餅干很立體,很形象。 評價與分析 這個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很強,製作的餅干也很形象,她還創造性的用彩筆印花,很有創意。 教師介入策略 教師引導幼兒想像我們吃過的餅干樣式如夾心、葡萄乾的、動物或數字形狀的,指導幼兒製作各種各樣的餅干。 改進措施及目標 對於能力強的幼兒可指導的難度稍微大點,對於能力弱的幼兒可鼓勵幼兒學習能力強的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