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思想
A. 小學信息技術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小學信息來技術四年級自上冊教學計劃
教學案例、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敘事的區別:①教學案例與教案:教案(教學設計)是事先設想的教育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育措施的簡要說明,反映的是教學預期;而教學案例則是對已發生的教育教學過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學結果。②教學案例與教學實錄:它們同樣是對教育教學情境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事實判斷),而教學案例是根據目的和功能選擇內容,並且必須有作者的反思(價值判斷)。③教學案例與敘事研究的聯系與區別:從「情景故事」的意義上講,教育敘事研究報告也是一種「教育案例」,但「教學案例」特指有典型意義的、包含疑難問題的、多角度描述的經過研究並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點評)的教學敘事;教學案例必須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選擇有關信息,必須事先進行實地作業,因此日常教育敘事日誌可以作為寫作教學案例的素材積累。
B. 信息技術課上如何評價作品
摘 要: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然而現行的評價機制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改進現有的評價機制勢在必行。
關鍵詞:評價機制 評價內容 評價准則 評價方式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結合《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的主要任務, 本人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拋棄非此即彼的機械評判方式,嘗試更完善的評價激勵機制。
一、 豐富評價內容
傳統的評價只考慮學生的學習結果,例如,以前聽說很多教師以學生能否通過信息技術等級考試作為衡量學生學習好壞的唯一標准,導致許多學生只重視等級考,認為只要考試前補一補、沖一沖就行了。其實任何一種考試都有它的優缺點,或多或少存在著側重點、偏面性,由於學生忽視平時的學習與練習,致使雙基學習的不扎實,同時滋生了僥幸心理。新課程下評價改革的根本標志是由終結性評價轉向形成性評價,即不僅考慮學生的學習結果,而且考慮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方式、學習能力,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弱化傳統評價方式過分強化評價的甄別與選拔的功能,通過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激發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最終促進學習目標的達成。
二、 改變評價准則
傳統的評價標准非常單一,部分學生雖然付出了艱辛的學習代價,但因學習結果不符合標准答案不能得到教師的肯定,長此以住就會對自己失去信心,生活在「自己不行」的陰影中,進而產生厭學情緒。同時教師的「標准答案」還束縛了學生的創新意識,無「棱」無「角」的學生隨處可見,「錄音機」一般的學生比比皆是,這樣的學生如何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信息社會,值得我們每位教師深思。「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世界上也沒有相同的兩個人」。學生的遺傳基因先天條件、所處的家庭環境、教育環境等等都是不相同的。對於同一個教師的授課,接受能力也是不相同的,如果對於所有學生要制定一個絕對的標準是很困難的。經常造成水平較好的學生不能突出表現自己,而水平較差的學生往往不能達到教師的要求。我的做法是制定一個相對的標准,那就是「你是否努力了?」。「你是合格的,你是不合格的」對老師而言只是針對學生的某一次評價,但對於學生,他們不是這么認為,往往把這個評價做為了自己最終的評價,容易造成學生的自卑。而是否努力是要根據某學生以往的表現進行評價,重視學生的每一個小小的進步。如果說傳統的評價方式是一種階段性的評價,那麼「你是否努力了?」的評價方式是一種過程性的評價,它最大的優點在於這種評價方式不歧視每一位學生,對於每位有所進步的學生都能得到滿意的評價。而它另一個優點是改正學生對於失敗原因的總結。學生往往把錯誤歸咎於外因「老師看我不順眼」或「這次測試太難了」,而很少會在自己身上找內因:「我是不是真的做出了最大的努力」。
三、 採取多種評價方式,如個別評價、公開評價、展覽評價
個別評價指教師經過仔細觀察發現學生的進步或不足時,通過語言、表情、眼神、手式、郵件或簡訊等方式,把對某個學生的評價信息傳遞給他本人,以便在不影響全班學習氛圍的情況下,對個別學生的學習行為給予評價,起到及時的肯定或矯正作用。公開評價多用於學生回答問題或發表觀點後,或小組競賽、小組討論等活動後,教師即時用口頭表達方式,當眾對學生或小組的學習情況給予評價。為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公開評價輕易不否定學生,多採取肯定和鼓勵性的語言。展覽評價指教師結合信息技術學科需上機實踐的特點,通過網路教學軟體,請個別有能力的學生將某個教學內容或課堂練習的操作過程展示給全班學生,從而使參與展示的學生從中受到肯定和表彰,激勵他向更高的目標進取,其他同學通過看展示取長補短,最終達到有效評價、促進共同發展的目的。
四、 改革和完善信息技術課教學的評價機制
目前,不少教師以為評價就是考試或測驗。事實上,評價與考試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在指導思想上,評價的主要目標是改進或建議,而不是鑒定或選拔;在方法和技術上,評價不只是單純的定量分析,而是發展到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在主體上,評價的主體不僅是學生個體,而且可以是教師個體或群體,也可以是學生群體等;在對象和范圍上,評價從知識掌握程度檢查,擴大到整個教學領域,包括學生掌握知識過程的評價和對教學過程的評價等。
信息技術課教學同其它中小學課程教學相比,信息技術課更具有實踐性、學生的參與性、創造性和合作性。因此,信息技術課的教學評價具有評價主體的多元性、評價內容的豐富性和靈活性以及評價手段、方法的多樣性。根據信息技術課教學評價的以上幾方面的特點,筆者提出以下幾種評價方式,供參考:
(一)答辯評價
要求學生把信息技術教學中所完成的任務寫成科技論文,可以是幾個學生為一小組,由信息技術教師和學生組織答辯。這種評價方式,不僅重視學生解決問題的結論,而且重視得出結論的過程,有助於學生正確地評價自己和別人,同時鼓勵學生間的合作,允許學生通過分工協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務。
(二)操作評價
信息技術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信息技術課教學評價更應突出信息技術的特徵。可通過不同層次的信息技術(如基本技術信息技術、綜合性信息技術、設計型信息技術和研究性信息技術等)操作,評價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評價學生編排工藝的能力;評價學生是否掌握先進的工作方法,保證信息技術數據的精度、速度;評價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是否敢幹、勇於創新等等。
(三)文件夾評價
借覽國外教育評價前沿正在探索的「文件夾」式的評價模式,其目的是為了展示學生的學習進步狀況。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的形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在不斷地導向、診斷、調整和強化中進行。針對學生參加信息技術課的表現、體驗及取得的活動成果所進行的評價,是對學生參與活動的水平和質量的檢驗,評價的目的不僅在於促進學業成績的提高(如知識水平的提高、應用能力的增強等),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科素養的形成以及思想和情感的積極變化。為此,可以為每一個學生建立信息技術課的「文件夾」,在這個特別的「文件夾」中,記錄有學生信息技術成果、上信息技術課時對學生的觀察所作的記錄、學生的自我評價,並進一步製作成個人和課題組的網上學習主頁(包括學習計劃、學年論文、學習體會、讀書筆記、調查報告、Powerpoint演示文稿、Flash動畫和資料庫等),反映某一階段學生的發展狀態和取得的進步,作為學生成長和進步的記錄,以此作為評定學生質量的一個重要依據。
「文件夾」的建立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學生有目的地、系統地逐漸將有關作品放入個人學習主頁中,並可以對部分內容進行更新。而且,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製作有個人獨特風格的文件夾。學生在創建文件夾的過程中,要挑選、提煉、評價自己的工作樣本,成為自己成果和進步的積極評定者。積極地思考、評價他們自身的學習歷史,這是一個強有力的學習機會,使學生充滿了自豪感和成就感。
信息技術教學與理論教學相輔相成,構成完整的教學體系。信息技術教學的教學質量直接影響總體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素質。信息技術教學的評價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要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和信息技術課教學質量,就要建立科學、寬松和完善的評價制度和評價方式,健全評價機制。
參考文獻:
[1]苗逢春.信息技術教育評價:理念與實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3-9.
[2]葉瀾.課程改革與課程評價.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6.
[3]郭振,周紅娟.中小學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優質課評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8(2):22-24.
轉載請與本文作者聯系,註明本站地址及頁面!
上一篇文章:« 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情境設置——下一篇文章:宗璞先生作品《西征記》讀書報告 »
C. 小學技術課單元計劃
三年級下冊信息技術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和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意見》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任務: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為他們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學生基本情況:
本學期三年級共三個教學班,每班學生都有70多人,機房只有電腦30台,呈現人多機少的情況,所以教學中只能將學生進行分組,安排兩至三人一台電腦。三年級學生接觸《微機》這門課程時間不長,由於學生對微機的認識大多數來自生活的感性認識,了解微機的用途是打游戲、上網等感性認識,對於微機的基礎知識根本不了解,但多數同學由於認為其能打游戲的功能,因此對「微機」還比較感興趣,積極性還比較高。因此,在教學時要充分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發揮其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因為信息技術課並不像語文、數學那麼枯燥、單調。相對來說學生覺得比較新鮮。但是這又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感興趣的並不是學習,而是打游戲。所以,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還有待提高。要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三、教材分析:
本期教材是使用新編版,內容包括:信息技術與計算機,計算機的硬體和計算機的軟體,讓電腦開始工作---開機和關機,認識windows視窗的組成等內容。三年級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認識計算機,了解計算機的用途及其組成,能夠正確地開機和關機,能夠輸入漢字等內容。
四、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學生良好的上機習慣,形成良好的信息素養。、
五、教學目標:
1、了解信息技術的應用環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現形式。
2、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了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初步學會開機、關機,認識計算機硬體及軟體的組成,認識windows窗口的組成。
4、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
5、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並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進行某些創新設計。
六、教學措施:
本期主要採取課堂教師授課方式、學生自學方式和動手操作三種方式進入學習,適當進行一些小競賽及課堂評價的方式進行教學。其中學生自學和動手是最主要的。
七、課時安排:
周次 起始日期 教學內容 課時
1 2.8-2.10
2 2.13-2.17 繽紛的信息技術王國 1
3 2.20-2.24 滑鼠一點真奇妙 1
4 2.27-3.2 小滑鼠本領大 1
5 3.5-3.9 鍵盤大閱兵 1
6 3.12-3.16 彈指神功 1
7 3.19-3.23 字母寶寶秀 1
8 3.26-3.30 小小鍵用處大 1
9 4.2-4.6(清明節) 輸入文字 1
10 4.9-4.13 提速秘訣 1
11 4.16-4.20 心情日記 1
12 4.23-4.27 說說心裡話 1
13 4.30-5.4(勞動節) 電腦好管家 1
14 5.7-5.11 文件的魔法 1
15 5.14-5.18 網路大世界 1
16 5.21-5.25 到網上學習 1
17 5.28-6.1 快樂的網上漫遊 1
18 6.4-6.8 復習
19 6.11-6.15 檢測
20 6.18-6.22 檢測
D. 如何進行信息技術課堂的有效教學
在信息化時代,信息、物質和能量同為構成人類社會資;一、教學目標的確立;情感教育在各個學科中是不可缺少的,在計算機學科中;二、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內容是教學目標的具體化,盡管教材是具體的教學;三、教學方法的探討;現代教學最主要的指導思想是以學生為主體,問題是怎;1、合適的課堂導入;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誇美紐斯說過:「興趣是;2、游戲入門,自覺學習;例如學
在信息化時代,信息、物質和能量同為構成人類社會資源的三大支柱,信息技術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信息技術教育應運而生,發展迅速。作為一名信息技術課教師,通過對多年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我認為做好信息技術教學應該處理好以下三個方面:
一、教學目標的確立
情感教育在各個學科中是不可缺少的,在計算機學科中也不例外。根據計算機學科的自身特點,學生的合作意識要逐步加強,他們的探索精神更要不斷培養,這些教育要滲透在每一節課、每一項任務中。我在每一個班級裡面都選出若干基礎比較好的學生,組成一個輔導小組,在每次上機的時候由他們循環指導有困難的學生,這樣既提高了總體成績,又使他們獲益不少。
二、教學內容的安排
教學內容是教學目標的具體化, 盡管教材是具體的教學內容,但在實際教學中對教材內容要根據學科的特點、教學需要、學生實際等方面去考慮詳略,不能一概擴展內容,也不宜把教學內容完全局限於教材內容。我校是農村中學,學生家裡很少有計算機,而我們這兩年的《中學信息技術》教材內容都是建立在學過《小學信息技術》教材基礎之上的。所以剛開始學習的時候,我針對絕大多數學生講了兩堂基礎課,包括:開機、關機,窗口和桌面介紹等。
三、教學方法的探討
現代教學最主要的指導思想是以學生為主體,問題是怎樣才能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
1、合適的課堂導入
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誇美紐斯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學生喜歡信息技術課,但這種喜歡往往表現在愛玩游戲,或者上網聊天、看Flash動畫等等,而對一些基本的知識、技能卻不願認真地學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精心設計導入,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我在講Word97文檔修飾時,不是直接講課本的內容,而是先做好一張賀卡,並說這是一位學生寄來的賀卡。這時學生都很好奇,接下來我講述了這張賀卡的製作過程,這樣學生對於如何製作這張賀卡興趣很高,而通過分析賀卡的製作,也就將這節課的內容講清楚了。學生既學習了賀卡的製作,又掌握了教學內容。
2、游戲入門,自覺學習
例如學習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師一開始直接講解手指的擺放要求和指法要點,學生不但學得很累,而且很不願學,更加不能強迫其練習了。我在教學中就採取游戲引入的方法,先讓學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賽誰的成績好或者與老師比賽。學生在「青蛙過河」等游戲的實踐中發現,要取得好成績就必須練習好指法,於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夠打得又對又快。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再講解指法練習,學生學得就很認真。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後,學生們再玩這個游戲時就感到輕松自如了。這樣,既保持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還可以促使學生自覺去學習計算機知識。這是相對於低年級的學生而言的。
3、激發學生積極思考
學習任何知識,如果不經過自己的加工,那麼,學到的永遠都只是別人的知識,永遠都只能跟在別人的後面。
下面的Excel題目沒有明確地說明要用到篩選,而事實上它是將篩選和填充相結合的題目。這個題目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對於篩選這一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
要求: 85以上評價為「優秀」,60以下為「差」
講了排序的一般操作及注意事項之後,在上機時我對學生給出了如下任務,學生按成績總分排序,再排名次,最後還要重新排成原來的順序。關鍵就在最後一個要求,激發學生去思考:給予適當的獎勵機制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出一定的學習「任務」,而且要注重「任務」的可操作性。對於完成「任務」好的學生,教師要給予適當的獎勵。正確的評價、適當的表揚與鼓勵是對學生學習態度和學習成績的肯定的強化方式,它可以激發學生的上進心、自尊心等。所以,課堂上,特別是在學生上機練習時,教師應該及時把握學生的閃光點,給予表揚和肯定。
要使課堂效率得到有效實施,首先應該提高課堂管理的有效性。中學的信息技術課有一定的特殊性,就是上課的時候離不開計算機。有了計算機又出現的新矛盾——「學生對計算機的興趣永遠要比對老師的興趣要高」。教師怎樣才能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就成了最大課題,如果這個課題解決不好,也談不上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效果了。
對於課堂管理,改善課堂管理的第一點就是——「老師首先要有一個認真的態度」。其次提高教學效率的實質是在單位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教學成效。信息技術課堂本身教學時間就不是很多,一個星期一節課,所以必須在最小的單位時間內優化課堂教學時間管理,充分發揮教學時間的綜合效用,以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努力爭取在課堂內達成大部分教學目標,盡量不要把一些隨堂作業留到課後去完成。再次要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不同,給出難易不同的任務。針對學生的計算機掌握程度是有很大的差別的現象,上機任務即要考慮到基礎差的同學的積極性,又要考慮到基礎好的同學有挑戰性,筆者認為,任務的給出在確保大部分同學都可以完成的前提下,出幾道思考題,這樣即保護了學生的積極性,又提高了學習的趣味性,那麼學生們在上機的過程中就沒有其他心思去做與學科學習無關的事情。
信息技術教師還要通過提高自身的素養,不斷精湛自己的專業技能,講解時能深入淺出,內容上能精彩豐富,形式上能多樣生動,讓學生發自內心的崇拜。除了掌握好自身專業技能外還應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和眼見,提高自身駕馭課堂的能力,將知識融會貫通,把課上活,讓學生在課堂中主動配合,就無須考慮如何維持課堂紀律。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課程是中學生普遍比較喜歡的學科,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只有提高課堂管理的有效性,才能及時控制好課堂局面,才能便於老師嘗試新的教學方法而不用擔心課堂失控,從而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和學習性;只有提高課堂管理的有
效性,才能更好的落實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E. 初中信息技術的指導思想是什麼
初中信息技來術的指導思想是:源
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