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小學課程分配
1. 現在小學的課程是怎樣安排的,都有哪些課程
不同的地方和學校是不一樣的哈,具體的建議你自存你們當地的學校哈。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望採納,謝謝。
2. 小學課程包括什麼
小學開設的課程有:語文、數學、英語、科學、思想品德、健康、社會、音樂、體育、美術、微機、禮儀等。
拓展資料
每個地方的課程都不同,課程是根學生的學習能力來制定的,近年來,農村中小學地方課程與學校課程建設方面涌現出一些先進典型,他們為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開發和實施提供了新鮮的經驗。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初等教育所做的「把以學校教育為中心的教育活動與生產、健康、營養等相關的教育活動結合起來,把以學校教育為中心的教育活動與科學技術的實際應用和生活發展,特別是農村的生活發展結合起來」的改革實驗,是農村小學地方課程建設的範例。
3. 中小學課程設置標准
中小學課程設置標准,以下課時為每科周課時量:
小學一、二年級:
品德與生活(2節) 語文(8節) 數學(4節) 體育(4節)藝術【包括音樂、美術】(4節)綜合實踐活動【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3節)地方與學校開發或選用的課程(3節)
(3)湖北小學課程分配擴展閱讀
教師開發課程的模式是實踐—評估—開發,教師在實踐中,對自己所面對的情景進行分析,對學生的需要做出評估,確定目標,選擇與組織內容,決定實施與評價的方式。目前,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是教師小組,而不是單個教師。
校本課程開發是學校課程管理的組成部分,它需要有領導的支持,專家的指導,教師的努力和參與,需要得到全社會的理解、支持和評價。總體上說,校本課程開發的程序主要有四個階段:
需要評估。需要評估是設計校本課程時首先必須要做的研究性工作。主要涉及明確學校的培養目標,評估學校的發展需要,評價學校及社區發展的需求,分析學校與社區的課程資源等。
確定目標。確定目標是學校對校本課程所做出的價值定位。它是在分析與研究需要評估的基礎上,通過學校課程審議委員會的審議,確定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制定校本課程的大致結構等。
組織與實施。組織與實施是學校為實現校本課程目標開展的一系列活動。根據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與課程結構,制定校本《課程開發指南》。對教師進行培訓,讓教師申報課程。
評價。評價是指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的一系列價值判斷活動,它包括《課程綱要》的評價、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定、教師課程實施過程評定以及《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的評價與改進建議等。評價的結果向有關人員或社會公布。
4. 小學課程排課標準是什麼也就是說每科一個星期幾節科
一天6節 6*7=42節
語文 數學 一般 6-7節 英語 3-4節 技能課(班隊 科學 自然 音樂。體育 信息技術 品德 寫作等地方教材)各2節
5. 求一份國內小學生課時安排的課程表
2009~2010學年度
課 程 表
星 期
一 二 三 四 五
8:10-8:50 第一節 數學 作文內 數學 英語 語文
9:00-9:40 第二節 英語 作文 語文 數學 體育
9:40-10:10 大課間活動
10:10-10:50 第三節容 音樂 數學 英語 體育 數學
11:00-11:40 第四節 語文 品德
與社會 音樂 語文 英語
午 休
13:20-14:00第五節 品德與社會 綜合實踐信息技術 綜合實踐成功教育 科學 科學
14:10-14:55 眼保健操
第六節 美術 體育 綜合實踐信息技術 美術 校本課程班隊
15:05-15:45 活 動
(其實都是做給領導看的,平時副課全主動讓給主課.這是」潛規則」)
平時連做作業都來不及,還有時間玩嗎?〔我是民辦學校的,班級里有80%的近視率,苦啊〕
1
6. 小學課程設置標准及各課程周課時安排是什麼
小學課程設置標准:
7. 新課程主張課堂讓學生至少有多少時間的活動
一、時間總量的再分配
語文課堂的40分鍾由語文教師主宰,但不能為語文教師獨霸。教學活動的全部,應該圍繞學生的「學習」進行。為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在時間總量上深考慮、加限制,在課堂時間總量的分配上大膽革新。
深考慮
課堂教學要真正把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放在重要位置上,就必須認真對待一個看似極平常的問題:保證「教」的時間還是保證「學」的時間?一些教師(既有青年教師也有中老年教師)常常感嘆:「要講的太多,要說的太多,40分鍾太少。」「也知道要讓學生動起來,多說多想多練習,就是沒有時間。」於是,教師說不完的話,問不夠的問題,變滿堂灌為滿堂問。設計的教案完不成?壓學生的訓練。在四川某市聽課後,請我評議,我只提供了一個數據:40分鍾內執教教師提問共83次。老師急了:「未必我每分鍾提兩個問題?」看了課堂錄像,她很不好意思,紅著臉說:「以前以為多問就是啟發式,結果只是『假打』。」又一次,在湖南某市聽課,課堂內教師安排了不少學生活動的環節。評議時我照樣提供了一組數據:「現在請同學們默讀一遍課文」——長達千字的課文只給了10秒鍾;「請同桌的同學議論一下,怎樣給課文分段,說說每一段的主要意思。」——更慘,6秒鍾收攤!又是「假打」。要強化小學語文課堂學習活動,增加學生學習的量,首先要真正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這就需要我們從很多方面進行深刻思考。思考內容與結果,這里不再贅述。
加限制
在湖北某市聽課了解到,他們進行的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硬性規定:學生課堂內的自學時間不能少於20分鍾,這20分鍾內,教師不能有一句集體指導的話,只能行間巡視、個別輔導;另外,學生匯報自學情況的時間規定在10分鍾以上。從表面看,學習活動占教學時間總量的四分之三強。不管這種限制存在些什麼問題,但對目前小語教學現狀而言,這種作法畢竟有很強的針對性。其結果,這項實驗的「快者快學,慢者慢學,不能讓快車等慢車」的指導思想,至少得到時間上的做主,在按照大綱教材要求保底的基礎上,每個學生能夠得到盡可能的發展。同時,教師必須充分備課,用惜墨如金的精神,精心設計教學語言,以收到「點石成金」的效果。當然,「加限制」不能搞成形而上學,教師當講時要敢於大膽講,哪怕多用一點時間。
二、訓練總量的再分配
課堂學習活動的總量需要開發,除了時間總量的再分配以外,還得搞訓練總量的再分配,用句時髦的話來講,就是要提高學習活動和訓練活動的含金量。聽了不少課,總的感覺是:課堂上重視訓練的現象已不鮮見,較之舊的課堂教學結構,可算是一個大的進步。但是,在訓練總量的分配上,還存在較大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重讀輕寫,重說輕聽,重操作輕思維;第二個方面,重共性輕個性。
重讀輕寫
有人講:「小和尚念經就是要念。」大多數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十分重視讓學生多讀 ,似乎只有一班「小和尚」念經,才是真正的「訓練課」。以朗讀為例,一位教師在一次課中讓學生全文朗讀、分角色朗讀、選段選句朗讀多達二十餘次。多讀,當然是好事。但是,無指導的讀真的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么?那麼,設置小學語文課有何用?我認為,讀中一定要有指導,這樣的讀,才能稱為學習活動。這位教師也注意了訓練的指導:「想一想,應該用怎樣的情感讀?」但為什麼要用這樣的情感,怎樣讀才能表達這種情感,一字不提,讀了半天,還是那個樣。寫,就更少了。幾乎所有的寫(這里僅指動筆,而非寫作),都由家庭作業承包了。抄寫生字詞語,填空造句,段意中心,一古腦推給課外。學生錯別字多,句子不通順,不知與此有無干係?看來,在學習活動總量中,讀與寫,需要進行再分配。
-
重說輕聽
說的訓練比較多,讓學生能說會道的確是好事,但聽力的訓練也不能忽視。遺憾的是很多教師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要是課堂中看到誰在進行聽的訓練,那真要贊嘆一聲難能可貴。「要專心聽講」,已是教師的口頭禪,但怎樣才能做到專心聽講,卻無指導與訓練,充其量來一句「不要這個耳朵進那個耳朵出」。在省內某縣,一位教師安排了這樣一個學習活動的環節:一道思考題,同桌左邊同學說給右邊同學聽,教師再請右邊同學把聽到的意思先說出來,然後加評論。課堂出現了花絮:左邊同學起立說右邊同學說的不是他的意思,引起聽課者一番善意鬨笑。好得很!這的的確確是在進行聽的訓練,同時還有聽的品質訓練。教師提出兩個問題,暫不讓學生回答,先進行其他活動,再請學生說出剛才聽到的兩個問題,然後進行評議。這樣除了強化「記憶」,也是訓練「聽要專心」的好形式。
重操作輕思維
一說學生學習活動,往往就是看得到摸得著的外部操作活動,聽說讀寫,熱鬧非凡。但對內部思維能力的啟動,一般因較難把握而不進行訓練。思維活動,是學習活動的重頭戲。思維在頭腦中「無聲」進行,我們都可通過「有聲」把它外現出來。一位教師每提一個問題,都讓學生把思維過程小聲念出來,通過組織語言來組織思維,來提高思維的准確性與嚴密性。可惜這樣的訓練也見得太少。
因此,我主張:在讀與寫、說與聽、操作與思維等方面,應在課堂學習活動的總量中進行再分配。
個性與共性的問題是一個相當活躍的哲學問題,涉及面很廣。僅小學語文教學,就牽涉到方方面面。這里只就「課文」在訓練地位上的個性與共性進行探索式論述。不同課文,應該有不同的訓練內容與形式。一課一得,那麼總目標將在十課十得、百課百得中實現。以古詩教學為例。或許因為考慮到「課堂時間總量的再分配」,一般聽到的課都是學生談詩人情感等等。殊不知,一般教師離開了參考書與參考資料也不見得弄明白,學生在課堂上的侃侃而談是不是真懂,真令人擔心。其實,我一直認為,教學古詩,有其訓練個性,除了一般語文能力訓練之外,要特別強調「研究方法」的訓練。就是說,教會學生尋找資料(在哪些地方可能查到相關資料)、選擇資料(在查找到的相關資料中進行篩選、比較)、運用資料(變為自己讀明白古詩的依託),形成一種特殊能力,便是將來「文獻研究法」的基礎,也是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方面。學習活動在課堂上似乎就是介紹資料,但其學習活動的總量在准備資料時占相當大的比重。不講個性,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共性。因此,在訓練總量的再分配中要充分考慮不同的課文內容、不同年段、不同學生的個性因素。
8. 如何安排小學課程表
一般一個星期有5節語文課.5節英語課.5節數學課.2節美術.微機.音樂.體育.自然或科學.社會.思想品德課.還有閱讀課和自習
如:語文
數學
語文
英語
思品
英語
語文
數學
社會
美術
微機
美術
閱讀
語文
語文
數學
英語
英語
微機
數學
下
午
音樂
思品
數學
體育
英語
體育
自然
自習
美術
音樂
班會
社會
自然
9. 誰有小學課程設置標准及各課程周課時安排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七年級 八 九
品德與生活 2 2
品德與社會 2 2 3 3
品德 2 2 2
語文 8 8 7 7 7 7 6 5 6
數學 4 5 5 5 5 5 5 5 5
外語 2 2 2 2 4 5 5
歷史 2 2 2
地理 2 2
科學 2 2 2 2
物理 2 2
化學 2
生物 2 2
體育 4 4 3 3 3 3 3 3 3
音樂 2 2 2 2 1 1 1 1 1
美術 2 2 2 2 1 1 1 1 1
綜合實踐 3 3 3 3 3 2 2
信息技術 1 1 1 1 (各校自定)
(地方與
學校課程) 8 7 2 2 3 2 3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