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勞技種植課程目標
① 小學勞動課是什麼課程有沒有這門課程
有。
小學勞動課教學大綱是指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勞動課教學指導文件。
1987 年 10 月,中國國家教育委員會頒發的《全日制小學勞動課教學大綱(試行草案)》規定的教學目的是:「通過自我服務勞動、家務勞動、公益勞動和簡單的生產勞動的教育和實踐,提高學生對勞動意義的認識,逐步培養勞動觀點,養成勞動習慣,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並掌握一些簡單的勞動知識技能。」
教學要求體現了通過勞動課教學促使小學生在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精神。
(1)小學勞技種植課程目標擴展閱讀:
1、在科技發展突飛猛進的21世紀,以科學為基礎的技術變革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將更加廣泛、深刻和迅猛。實踐表明一個國家或民族的繁榮與富強,不僅需要領先的科學,還需要與科學相匹配、相協調的技術,更需要具備現代勞動意識和現代科學技術素養,能應對以技術為基礎的未來社會的挑戰的廣大勞動者。
2、勞動技術教育是基礎教育階段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已被國家教育部列為綜合實踐活動中的一個國家指定性學習領域,它是跨學科的學習領域,具有內在的綜合性特徵。
3、勞動課綜合運用了數學、物理、化學、地理、語文、藝術、社會等學科的基礎知識,同時也融合了經濟、法律、倫理、審美、環保等方面的教育視野。對學生來說,勞動技術教育不僅是已有知識的綜合應用而且也是新的知識與新的能力的綜合學習。
② 怎樣開展種植類綜合實踐活動
怎樣開展種植類綜合實踐活動?
(講座稿)
一、勞動與技術教育的重要性
勞動與技術教育是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定領域之一,它是以學生獲得積極勞動體驗、形成良好技術素養為主的多方面發展為目標,且以操作性學習為特徵的學習領域。它強調學生通過人與物的作用、人與人的互動來從事操作性學習,強調學生動手與動腦相結合,形成初步的技術意識和技術實踐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們的手指尖上」。以勞育美,以勞增智。
二、江蘇省九年義務教育勞動與技術課程綱要
1.動手與動腦結合。勞動與技術課程基於「做中學」和「學中做」,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勞動與技術課程強調每個學習者都應通過現實的親自操作過程獲得直接經驗,獲得操作體驗。勞動與技術課程的學習是以操作為基礎的學習,是建立在操作基礎上的知識、技能、態度、方法、能力的綜合學習。
2.以項目為載體。勞動與技術課程的學習不是就技術學技術,而是以完成一件製作、從事一個任務、形成一樣產品、進行一項設計的項目形式展開。
3.可感的操作對象。勞動與技術課程的學習對象和操作對象一般與可感的事物、問題相聯系。除了學習過程中人與人的互動外,勞動與技術學習的過程中更多的伴有人與工具、與材料、與物體的作用。學生通過這一作用,加深自己的學習體驗,加深自己對材料、對工具、對技術過程的理解,同時也加深在價值觀、道德觀、審美觀等方面的認識。
4.多學科的視野。勞動與技術課程具有跨學科的特徵,它綜合運用各學科基本知識。既是已有知識的綜合運用,也是新的知識與能力的綜合學習。
5.貼近現實生活。在學習過程中應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熱愛生活,應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與技術應用生活,並創造新的生活。勞動與技術課程的生活取向要求課程內容安排上應更富有彈性和開放性,應體現農村和城市的不同特點,體現多樣性和選擇性。
6.開放的學習領域。勞動與技術課程是適應當今社會發展、開發潛力較大的開放性學習領域,主要包括勞動、技術、家政、職業指導等科目,技術、家政等科目都包含若干項目,每個項目本身又具有開放性,有著豐富的內容,且這些內容與科技發展關系最為密切。
通過蔬菜栽培等種植活動,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發生變化,學會一些必備的知識和技能,掌握一定的過程和方法,培養一定的行為與習慣。
勞動與技術課程的內容結構包括勞動、家政、技術和職業准備四個方面。3~6年級主要是自我服務和簡單的公益勞動,家政常識,技術基礎。
③ 勞技課是什麼,講什麼
勞技課是提高學生技術素養不可缺少的重要課程。中學階段的勞技教育使學生獲得基礎的技術學習與實踐能力,對於學生終生技術學習能力的形成以及綜合素質的提高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我提出研究勞技課對培養中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以此來更好的指導教學。
(3)小學勞技種植課程目標擴展閱讀:
一、立體背景
勞動技術教育是基礎教育階段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已被國家教育部列為綜合實踐活動中的一個國家指定性學習領域,它是跨學科的學習領域,具有內在的綜合性特徵。
它綜合運用了數學、物理、化學、地理、語文、藝術、社會等學科的基礎知識,同時也融合了經濟、法律、倫理、審美、環保等方面的教育視野。對學生來說,勞動技術教育不僅是已有知識的綜合應用而且也是新的知識與新的能力的綜合學習。
勞技課以操作性、實踐性為主導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技術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為目的,是以學生獲得積極的勞動體驗,形成良好的技術素養為主要目標,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獨特的作用。
因此,初中勞技教學的主要內容,就是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實踐中,體驗勞動的光榮和樂趣,學會合作,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二、研究目標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摸索出切實可行的勞技教學模式,和適合本校學生的教學內容。切實提高勞技課教學效果,改變過去那種教學效果不佳,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緩慢的狀況。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與實踐,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及手腦協調的能力;提高學生設計、實踐、製作作品的能力;提高學生創新、發明的能力;培養提高學生的勞動技能;培養提高學生對美的感悟和鑒賞能力;培養提高學生的勞動素養和科學素養。
④ 《植樹與綠化》勞動技術教案
一、環保教育主題:
承擔綠色責任、營造綠色環境、樹立綠色觀念、傳播綠色文明。
二、行動口號:「美化校園我行動,愛綠護綠我能行!」
三、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知道樹木與人類生存的關系,培養幼兒從小學會愛護植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培養幼兒的勞動技能,了解種樹的益處。知道更多有關植物的知識、增強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環保意識,生態意識,以達到為班級、學校、社會增添綠色,凈化、美化環境的目的。
四、 活動過程:
主持人: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知道3月12日也就是今天是什麼節日嗎?對!在這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陽春三月,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植樹節。
你們看!小樹發芽了,花兒馬上要開了,又是一年芳草綠。綠色孕育著生命與希望,沒有綠色,就沒有我們人類。我們要愛護每一片綠葉,愛護每一株幼苗。綠化校園,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
但是自開學以來,我們發現了一些與愛護綠化不相吻合的行為。
請學生一一列舉校園中的不文明現象。
主持人小結:有的同學為了貪圖方便,從草坪中直接穿跑,並在草坪中玩耍;還有的同學折斷樹枝;更有個別同學用小刀刻畫樹木。這些都成為我們行為規范中極不和諧的一幕。為此,在植樹節來臨之際,我們向全校同學發出倡議:積極行動起來,人人爭做愛綠、護綠小使者。
學生分組討論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愛綠、護綠小使者。
請學生代表發言。
主持人小結:
我們倡議大家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愛護每一片綠葉,愛護每一棵幼苗。要求做到下面幾點:
1、開展「綠化知識你我知活動」,了解校園里的每一種植物和一些綠化常識。
2、積極參加社區、學校組織的愛綠護綠活動,承擔社區、學校附近綠化地面的保潔工作,看到不文明的行為要及時制止、勸阻。
3、向有經驗的老師或家長學習種花、種菜。各中隊可自帶種子或植物進行種植養護,為班級增添一份綠色,也可以藉此機會撰寫觀察日記,進行成果展示。
4、各中隊自願成立護綠小隊,開展揀雜物、擦花壇、養護綠化等活動。如:修剪枝葉、松鬆土、拔拔草、澆澆水,不採摘花朵,不攀樹枝,不踐踏草坪。
主持人總結: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美化我們的校園,凈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用實際行動投入到「3.12」植樹節的愛綠、護綠活動中去,為建設美麗、文明、和諧的家園貢獻自己的力量!最後,我提議,為了美化我們的校園,保護我們身邊的環境,讓我們集體宣誓:「美化校園我行動,愛綠護綠我能行!」
集體齊唱歌曲《春天在哪裡》,在歌聲中結束本次活動。
⑤ 如何讓小學勞技課堂活起來
勞技教育是一門藝術的學問,《勞動與技術》課是孩子們喜歡的動手實踐課程,也是一門學習日常生活與簡單勞動的常識、技能的課程。它是一門知識性和技能性相結合的學科,具有技能性、實用性和實踐性的特點。
新教材注重形成學生良好的技術素養,強調學生親歷實踐和技術探究,注重設計與創新。但由於《勞動與技術》課不同於以往的數學課或語文課,它的隨意性較大,教師可能不一定完全按照設計好的思路教學,此時就會出現較為混亂的局面。面對勞技課上的大眾化問題,教師應想辦法激發學生的勞動興趣,並選擇適合學生的課程,還要使課堂在不斷的生成中,做到與課外活動相結合,與社會家庭教育相結合,讓學生在課堂上發揮創新能力,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興趣
我們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要對某一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麼對於勞技的教學來說,就顯得和諧和輕鬆了。
(1)選擇多媒體展示激發學生興趣。
(2)選擇教師的作品展示激發學生興趣。
二、選取合適的題材
勞動技術的課程並不是所有的教材對所有的學校,所有的學生都適合。由於勞動教育受學生身心發展水平的制約,不適宜的教學活動都可能影響到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則,符合學生年齡特徵、性別、知識水平和能力,選擇學生力所能及的項目和內容,並努力做到個體化、個性化。
三、課堂教學要結合課外活動
《勞動與技術教育實施指南》指出:勞動與技術教育是一個綜合性強,與學生生活實際和當地的生產實際、社會實際聯系緊密,且以實踐為主體的基礎性學習領域。
四、課堂教學要結合社會或是家庭教育
我們說一個人的腐化墮落的主要原因是從厭惡勞動、貪圖享樂開始的,可見勞動教育對青少年來說是多麼需要。然而,對於小學階段的孩子,就更加重要了。因此,在勞技課中,教師就應該不斷地滲透給學生這樣的一個理念,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
總而言之,勞動技術的教育是學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提高學生整體素質,落實素質教育的途徑,尤其對於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更是一個人素質形成和發?展的奠基時期。作為一名勞技教師應該遵循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並通過各種手段、渠道、形式,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勞技課中真正地培養創新能力,不斷提高課堂教學實效,讓學生都喜歡上勞技課。
⑥ 小學勞技教案
《救護小常識》
教學目標 :
1、體驗如果遭遇意外傷害,自己和家人經歷的痛苦和煩惱。
2、學習防範意外傷害的基本方法,進一步發展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能力。
3、受傷後,在成人不在的時候,學會處理簡單的意外傷害事故。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學習防範意外傷害的基本方法。
2、進一步發展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能力。
3、思考哪些同學的表現可能會對自己和別人造成傷害。
教育目標:
1、體驗遭遇意外傷害時,自己和家人經歷的痛苦和煩惱。
2、創設情境,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對情境中的小夥伴提供幫助。
3、受傷後一定要告訴家長或長輩。
教學方法:
1、為學生創造幾個模擬場景。
2、通過體驗遭遇意外傷害時,自己和家人經歷的痛苦和煩惱,認識到要學會自我保護。
3、通過學生自評、互評、師評,了解受傷後,如何處理簡單的意外傷害情況。
課前准備:
1、學生課前准備:
(1)請學生利用課間時間觀察同學們在教室內外的活動,思考哪些同學的表現可能會對自己和別人造成傷害。
(2)學生自帶一些處理常見小傷口的葯品(如創可貼、葯棉、紗布、紅葯水)
2、教師准備:就相關問題向校醫請教或查閱資料。
3、教學器材:常見葯品、宣傳卡片、判斷分析表格。
4、教學課件: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設計:
一、經驗交流
1、教師出示討論題目:課件一
(1)是否曾經因為不小心而受傷?
(2)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受的傷?
(3)受傷的經過是怎樣的?
(4)當時自己有什麼感覺?
2、學生小組自由交流經驗
3、請幾個同學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的相關經歷。
二、觀察分析
1、看一看:觀察同學們的課間活動。
2、說一說:在學校生活中哪些行為與表現容易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
(1)課間猛跑;
(2)踢球不注意;
(3)上下樓梯奔跑;
(4)教師里追跑;
3、想一想:居家生活中容易發生的傷害。
三、情境表演
1、師提供情境:當自己受到意外傷害時,家人……
2、學生模擬表演:鼓勵學生創設多種情景
3、嘗試總結意外傷害對自己和家人帶來的痛苦和煩惱。
4、說一說導致意外傷害的原因。
5、教師小結:意外傷害是指由於我們疏忽大意或缺乏安全意識而引起的身體傷害,如磕傷、撞傷、燙傷等,傷害無論大小都會給他人帶來痛苦,還會給家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因此,在進行各種活動時我們要多加註意,盡量避免傷害。
四、判斷分析
1、課件二,教師出示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容易受到傷害的情境。
(1)學生在馬路上踢球;
(2)互相爭搶玩具;
(3)用掃帚和傘打鬧;
2、小組討論:以上情況怎樣避免傷害?
3、學生判斷,並提醒小朋友要注意什麼?
4、引導學生分析下列情況下如何做:課件三
(1)乘車時(車上車下)……
(2)課間活動時……
(3)看見剪刀放在沙發上……
(4)插電源時……
(5)學生自己說出幾種情境
五、實踐操作
1、了解一些常見的醫葯常識
(1)學生自由介紹;
(2)教師介紹;
(3)教師小結:雖然我們受傷時要及時向家長或老師說明情況,以獲得及時的治療。但是,如果我們能了解一些常見的醫葯知識,學習一些小傷口的處理辦法,當家長和老師不在身邊的時候,先對傷口進行一下處理,對日後的治療有積極的作用。
2、分組展示自帶葯品
(1)小組互相介紹自帶葯品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全班介紹
3、教師補充:選出常見的幾種葯品,介紹其作用並模擬演示使用方法。
4、學生模擬:小傷口的處理方法
(1)擦傷
(2)劃傷
(3)流鼻血
六、討論分析
1、課件四,遇到這樣的情況該怎麼辦(57頁圖)?
2、討論:能不能因為害怕家長的責備而隱瞞情況?
3、教師小結:當我們受到傷害的時候,無論輕重都要注意及時向家長或老師說明情況,這樣才會使我們更加安全。
七、積累資料,強化自我保護意識
1、介紹救護小常識
(1)受傷後及時告訴老師或家長;
(2)傷口要及時處理;
(3)在工地受傷要及時去醫院;
(4)燙傷後要用冷水沖洗、降溫;
(5)流血要馬上包紮(因為人的血量有限);
2、學生根據課前搜集的資料,互相宣傳救護知識。
3、教師小結:鼓勵在生活中學習救護常識,通過上網、向家長請教、詢問老師等其他途徑掌握救護知識。
4、辦一期《自我保護》宣傳板報。
5、與家長共同編寫《自我保護》詩歌。
⑦ 求適合小學一至三年級的勞技課上課內容
《救護小常識》
教學目標 :
1、體驗如果遭遇意外傷害,自己和家人經歷的痛苦和煩惱。
2、學習防範意外傷害的基本方法,進一步發展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能力。
3、受傷後,在成人不在的時候,學會處理簡單的意外傷害事故。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學習防範意外傷害的基本方法。
2、進一步發展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能力。
3、思考哪些同學的表現可能會對自己和別人造成傷害。
教育目標:
1、體驗遭遇意外傷害時,自己和家人經歷的痛苦和煩惱。
2、創設情境,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對情境中的小夥伴提供幫助。
3、受傷後一定要告訴家長或長輩。
教學方法:
1、為學生創造幾個模擬場景。
2、通過體驗遭遇意外傷害時,自己和家人經歷的痛苦和煩惱,認識到要學會自我保護。
3、通過學生自評、互評、師評,了解受傷後,如何處理簡單的意外傷害情況。
課前准備:
1、學生課前准備:
(1)請學生利用課間時間觀察同學們在教室內外的活動,思考哪些同學的表現可能會對自己和別人造成傷害。
(2)學生自帶一些處理常見小傷口的葯品(如創可貼、葯棉、紗布、紅葯水)
2、教師准備:就相關問題向校醫請教或查閱資料。
3、教學器材:常見葯品、宣傳卡片、判斷分析表格。
4、教學課件: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設計:
一、經驗交流
1、教師出示討論題目:課件一
(1)是否曾經因為不小心而受傷?
(2)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受的傷?
(3)受傷的經過是怎樣的?
(4)當時自己有什麼感覺?
2、學生小組自由交流經驗
3、請幾個同學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的相關經歷。
二、觀察分析
1、看一看:觀察同學們的課間活動。
2、說一說:在學校生活中哪些行為與表現容易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
(1)課間猛跑;
(2)踢球不注意;
(3)上下樓梯奔跑;
(4)教師里追跑;
3、想一想:居家生活中容易發生的傷害。
三、情境表演
1、師提供情境:當自己受到意外傷害時,家人……
2、學生模擬表演:鼓勵學生創設多種情景
3、嘗試總結意外傷害對自己和家人帶來的痛苦和煩惱。
4、說一說導致意外傷害的原因。
5、教師小結:意外傷害是指由於我們疏忽大意或缺乏安全意識而引起的身體傷害,如磕傷、撞傷、燙傷等,傷害無論大小都會給他人帶來痛苦,還會給家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因此,在進行各種活動時我們要多加註意,盡量避免傷害。
四、判斷分析
1、課件二,教師出示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容易受到傷害的情境。
(1)學生在馬路上踢球;
(2)互相爭搶玩具;
(3)用掃帚和傘打鬧;
2、小組討論:以上情況怎樣避免傷害?
3、學生判斷,並提醒小朋友要注意什麼?
4、引導學生分析下列情況下如何做:課件三
(1)乘車時(車上車下)……
(2)課間活動時……
(3)看見剪刀放在沙發上……
(4)插電源時……
(5)學生自己說出幾種情境
五、實踐操作
1、了解一些常見的醫葯常識
(1)學生自由介紹;
(2)教師介紹;
(3)教師小結:雖然我們受傷時要及時向家長或老師說明情況,以獲得及時的治療。但是,如果我們能了解一些常見的醫葯知識,學習一些小傷口的處理辦法,當家長和老師不在身邊的時候,先對傷口進行一下處理,對日後的治療有積極的作用。
2、分組展示自帶葯品
(1)小組互相介紹自帶葯品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全班介紹
3、教師補充:選出常見的幾種葯品,介紹其作用並模擬演示使用方法。
4、學生模擬:小傷口的處理方法
(1)擦傷
(2)劃傷
(3)流鼻血
六、討論分析
1、課件四,遇到這樣的情況該怎麼辦(57頁圖)?
2、討論:能不能因為害怕家長的責備而隱瞞情況?
3、教師小結:當我們受到傷害的時候,無論輕重都要注意及時向家長或老師說明情況,這樣才會使我們更加安全。
七、積累資料,強化自我保護意識
1、介紹救護小常識
(1)受傷後及時告訴老師或家長;
(2)傷口要及時處理;
(3)在工地受傷要及時去醫院;
(4)燙傷後要用冷水沖洗、降溫;
(5)流血要馬上包紮(因為人的血量有限);
2、學生根據課前搜集的資料,互相宣傳救護知識。
3、教師小結:鼓勵在生活中學習救護常識,通過上網、向家長請教、詢問老師等其他途徑掌握救護知識。
4、辦一期《自我保護》宣傳板報。
5、與家長共同編寫《自我保護》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