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數學新課程理念與實施

數學新課程理念與實施

發布時間: 2021-03-06 01:37:17

①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有哪些基本理念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基本理念

1.數學課程應致力於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2.課程內容既要反映社會的需要、數學學科的特徵,也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它不僅包括數學的結論,也應包括數學結論的形成過程和數學思想方法。課程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學生的實際,有利於學生體驗、思考與探索。課程內容的組織要處理好過程與結果的關系,直觀與抽象的關系,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的關系。課程內容的呈現應注意層次性和多樣性。

3.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數學教學活動應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數學學習方法。

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

教師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啟發式和因材施教。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處理好講授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系,通過有效的措施,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數學思維訓練,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

4.學習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5.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注重實效。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開發並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進教與學的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可能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② 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有哪幾個方面

一、基本理念
1.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
--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2.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數學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數學為其他科學提供了語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術發展的基礎;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3.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應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於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4.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5.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6.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大力開發並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③ 小學數學新課程的理念是什麼

一、基本理念
1.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 --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2.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數學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數學為其他科學提供了語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術發展的基礎;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3.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 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應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於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4.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5.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 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6.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 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大力開發並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④ 小學數學新課程理念

小學數學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1、數學課程生活化

數學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以學生從體驗的和容易理解的現實問題為素材,並注意與學生已經了解和學生過的教學知識相聯系,讓學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體情境中,通過自主活動理解教學知識,建構數學知識結構。

2、讓學生親歷數學知識的形成

學習數學唯一正確的方法是實行「再創造」,探究性學習強調學生通過自己參與類似於科學研究的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就是「再創造」。必須讓學生看到數學知識形成和發展過程,親身體驗如何「做數學」。

3、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課程標准》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和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的,主動和具有個性的過程」。「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是此次課改的核心理念。

4、教師要轉變教學的方式

《課程標准》指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教學中,教師應精心組織課堂教學,有效地引導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真誠地與學生合作,共同創造一種新的課堂文化。

5、評價的根本是要促進學生的發展

新課程評價是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教學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方法多樣化的評價體系。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教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6、重視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

⑤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實施新課程的理念

讓同學容易明白學習方法才是好教法

⑥ 一堂數學課如何體現新課程理念

內容摘要:對怎樣一堂課算是好課的界定,不同時期的標准不盡相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新的課程觀逐漸進入教師認知領域,評價好課的標准也隨之發生一些實質性的轉變。通過近期的摸索與探究,對新課程理念下一堂好課的標准有了一些思考:評價好課離不開對現代教學背景下課堂教學活動本質的把握。關鍵詞:好課 標准 新課程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浪潮滾滾而來,新課程體系在課程功能、結構、內容、實施、評價和管理等方面都較原來的課程有了不同程度創新和突破。此次課程改革帶給教師帶來影響十分深刻,不僅反映在教師教學觀念與行為方式的轉變上,還反映在對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認識與把握上。針對這次課程改革,教師們都在思考和爭論:新課程理念下怎樣的一堂課算是好課?一堂好課需要具備哪些特徵?如何評價課堂教學?針對這些疑惑,本人將通過專家和教師們對新課標準的討論意見,結合自己的理論研究、教學實踐,談談一些不盡成熟的思考與想法。
首先.,對於課堂教學的本質,歷來有不同理解。傳統的認識大致上可分為以下三種。第一種認識,認為教學活動本質上是傳授知識的過程,或者是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過程。這種看法就是認為教學是特殊的認識過程,其特殊性在於它不是去直接認識社會和自然現象,而是通過前人對自然與社會的認識來認識。在這種教學觀念的指導下,教學過程往往成為以教師活動為主的行為過程,是教師在有選擇地講解、說明和演示,教師自身也自然地成為知識的代表,成為學生效法與模仿的對象。教學活動的基本形式是講聽式,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說,學生記。而在當今信息時代,大量新知識、新信息的涌現,對於這種只強調講聽式教學,不僅無法順利完成傳遞文化的任務,而且會使學生因其自主學習能力低下而無法適應網路條件下的人類生存方式。第二種認識,認為教學的本質是師生雙方的共同活動,是由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組合起來的共同活動過程,這一種看法主張教學的本質是以課程內容為中介的師生雙方教和學的共同活動。第三種認識,認為教學的本質是對話、交流和溝通,認為教學實際上是師生以教學資源為中介的相互影響的過程,是一種特殊的人際交往活動過程。 這種認識強調人與人的交往實踐活動對人生存與發展的決定性影響,並且強調教師不僅僅是傳授者的角色,主張教師通過對話、交流與學生實現共同活動,這種活動必然有共同的話題或學習對象即教材或其他中介,也只能在相互交換信息的基礎上使共同活動得以持續。
其次,基於現代教學的課堂教學,要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有效學習的活動過程。這一認識包含以下四層意義:(1)教學是一種涉及教師與學生雙方的活動過程,所以,它一定是動態變化的過程,是一種交往實踐行為,是一種涉及兩個人以上的實踐活動。(2)它是一種學習的活動,本質上是學而不是教。因此,活動的主體是學生,沒有學生的學習活動,就沒有現代意義的教學。放錄音、放錄像不是教學,教師講而學生不聽、聽不懂也不是教學,只有在教師組織下學生實現了有效學習,才是教學。(3)教學是一種特殊的學習活動,它是由教師組織的有目的、有計劃的學習活動。這是一種指向性很強的學習活動。所以,學生隨意閱讀不是教學,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感興趣的東西也不是教學,學習者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觀察、認識、感悟、發現等等,更不是教學。(4)這里所說的教師的組織活動,包括講解、講述、指導、輔導,也包括展示、演示,還包括組織各種參觀、操作活動,包括釋疑問難、激勵評價等等,總之,凡是一切有利於學生學習活動進行的手段,教師都應該利用,而教師利用這些方法、途徑、媒體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的學習活動能夠真正進行下去,能夠收到切實的成效。
第三,當我們把教學活動關注的重點從教師傳遞知識轉到學生有效學習活動以後,評價課堂教學質量的根本標准,應是學習者能否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積極有效的學習。那麼怎樣才能促成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有效學習呢?一般地講,教師應選擇適當的學習內容,設計科學的教學方案,創設寬松的教學環境,採取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組織實施科學的教學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做好以下幾點:首先,精心處理教材,設計獨具匠心 。一堂好課要顯現個人特色的教學設計。如果一堂課中,教師只是機械的照搬教材和教參的內容與設計,不僅不能根據學生實際組織有針對性的教學,而且也是與新課程理念相違背的。在新課程中,教材與教參只是作為教學活動重要的參考資料,而並非唯一依據,學校和教師必須根據教學環境、學生實際,結合自身對教材的透徹理解,加以靈活的處理,設計出獨具匠心的教案,才能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生動性。 其次,體現課程理念,過程流暢自然 。新課程要求教師在課堂中創設一種利於發揮學生主體性的環境,通過課前精心設計與課堂中教師的恰當引導,構建一個流暢自然的教學過程。這樣的課堂教學,能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輕松而又緊湊地參與學習與思考,較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情感、情趣等因素。 第三,激發學生情趣,課堂活潑有序 。隨著對學生主體觀的重新思考與定位,看一堂好課必需要看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好課應是教師努力創設課堂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讓學生主動參與,甚至可以議論紛紛。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發言聲不絕於耳,教師方式多樣,靈活多變地組織說話訓練,使課堂上人人參與,個個活躍。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都有參與的願望,使每一個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獲得心智的發展。 第四,展示教師素質,塑造教師形象 。新課程的實施,向教師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由於新課程突出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要求教師做好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而不是教材的代言人,知識的權威,這樣的課堂變的靈活多變。課堂上,教師除了應組織和諧有序的秩序、表述精彩悅耳的語言、展現漂亮美觀的板書、呈現敏捷准確的思維外,還必需增加課堂情況的靈活應變、網路媒體的合理使用、知識背景的廣泛引用等。第五,設計完美提問,思維延伸課外。這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這節課的絕大多數內容,而且還要讓學生能學到其他更多的內容。同時,也要讓學生在上完這節課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仍然在研究那節課的內容,感覺回味無窮。並且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的個性,能夠主動的加入課堂教學中去。
以上幾點是聽取了專家們的意見,與其他教師的討論,以及在學習相關理論中得到地收獲,結合自身教學實際後產生的思考,可能不盡完整或成熟。當然,一堂好課應有其重要特徵,是無可爭辨的,只是上述幾點不是必備條件,只要具備某幾點即可。除上述特徵外,教師能在課堂中恰當使用網路媒體輔助教學、精心准備並使用教學用具、設計並採用不同形式的教學方式等等,也是構成一堂好課的條件。
參考書目:1.《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全新挑戰》 李建平 《教育發展研究》2002.1
3.《課堂教學的本質與好課評價問題》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 文喆 2004.5
4.《走向新課程的教師教學行為》南京師范大學教科院 王月芬 2004.5
5.《走向新課程:給教師的18條建議》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4

⑦ 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包括哪五個方面

《課程標准》提出六個方面的基本理念,這些基本理念主要體現數學教育專關注學生發展這樣一個總體屬目標,以及實現這一目標的兩個基本的策略。
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著眼於人的發展的數學課程目標
1.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2. 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
3. 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二)改變數學課程內容的結構與呈現方式。
1.面向全體學生的數學教育應當是學生未來需要的,是具有現實背景的,具有趣味性和富於挑戰的。
2.數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應當更多地採取情境化、問題式的方式。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基本模式開展。
(三)改善數學的學習的方式和評價方式
1.倡導有意義的學習方式: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勇於創新。
2.實行多元性多樣化的評價方式。

⑧ 如何用新課程理念來解讀和實施新教材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在教學中讓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行為基於教材,但又不為教材所束縛,使教學源於教材,但又高於教材,真正體現出數學教學的簡單化。在此過程中要把握好「解讀」和「活用」二者間的關系。一是正確「解讀文本」。包括獲得自己所需資源,理解編者編排意圖,疏理知識點,確立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活用」的根基。二是「活用教材」。將教材中所獲得的「資源」,經過轉化、整合、思考、簡單化、生活化等優化教學活動,創新設計來攻破重難點,達成教學目標。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正確「解讀文本」。 「解讀文本」教師的一項重要基本功,解讀文本是否到位直接關繫到確立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關繫到教學設計、教學效果等,結合我的教學實際,我認為解讀文本需注意三方面: 1、讀懂文本編排意圖,搞清文中插圖和旁註文字、提示語。數學教材中有大量插圖,包括實物圖、示意圖、表格圖、線段圖、幾何圖等,在插圖旁還標注文字、提示語,這些有機的編排成分能配合數學學科的特點進行思想教育,能溝通數學與社會、自然的聯系,能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滲透著數學的思想方法。例如: 「圓的面積」教材編排就把圓的面積計算用「化曲為直」轉化為學過的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化歸思想」,滲透了數形結合的數學方法。教材中常出現解題指導思想、方法等的旁註文字,提示語,它能幫助教師正確分析難點,突出重點、指導教法,啟發學生深入分析思考,指導學生學法,掌握知識要領。例如: 「可能性」例1插圖的旁註文字:①哪個盒子里肯定能摸出紅棋子?②哪個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綠棋子?③哪個盒子里可能摸出綠棋子?這三方面的旁註文字、提示語就指出了教學的授新知識點、重點與難點,它可讓學生在比較中不斷猜想、把握知識要領、啟發學生深入分析思考,指導教師設計比如摸綵球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猜測——實踐——驗證,通過實踐活動中的體驗,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對生活中可能性事件作出描述。 2、讀懂例題,弄清例題與習題的關系,疏理授新知識點。 例題是數學教材的核心內容,它具有典型性、規范性。它能讓學生由例及理、由例及法、由例及類,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能讓老師疏理出授新知識點,能讓老師在教學設計中始終把握教學重難點,根據教學重難點,確立教學目標及構思教學設想。習題的作用及難易,教師要心中有數,弄清習題與例題相配合的基本題、變化題、探索實踐題,提高題等的分布情況,正確解讀習題不是例題的簡單重復,而是必要的補充、發展和延伸。學生獲得哪些信息?你能根據獲得的數學信息提出些數學問題嗎?來展開創造性的教學構思。 3、解讀教材整體結構與新舊知識聯系。 解讀教材整體結構與新舊知識聯系,要把握:①通讀全冊,理解單元教學內容,理清整體與部分的關系,處理好各年級之間數學知識的銜接。②細讀單元,理清知識點,弄清新舊知識聯系點,分析數學新舊知識結合點,分析學生學習新知的思維過程:平衡(舊知)——不平衡(不懂新知)——引發沖突(關鍵)——交流、合作、探究(課堂效果)——新平衡(學懂新知)。解讀本單元的目標,在每節課,每個知識點、每個例題怎樣才能得到落實,達到宏觀與微觀,新知識與舊知識,教學目標與達成構思等的統一。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活用教材」 在解讀文本之後,教師應根據解讀文本中獲得的自己所需數學教學資源,疏理授新知識點,真正確立起「教什麼」,確立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著手進行構思具體的教學設計,確定教學流程,牢牢把握「怎麼教」。設計出簡單、實效、生活化的可行的教學流程,真正體現活用教材。創新設計、大膽取捨、整合轉化、使復雜問題簡單化,精讀活用,設計合作流程。 在活用教材、大膽取捨,構思合作流程中,教師要針對教材預設的一些教學對象和教學情景,分析教材意圖、思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般不宜「照本宣科」沿用這些思路,因為:①教材是一種文本化材料,由於文本條件限制,它並不能完全呈現其豐富、獨到的內涵與教學思想,教師應用時必須對其進行合理思考,大膽取捨,分析文本所暗含的精髓,進行程序化、動態化改造;②教材設計思路並不一定能夠恰當反映課程標准思想,教師必須對其進行合理反思,有必要時,需打破文本禁錮,批判性繼承,個性張揚地構思創新設計流程;③教材文本設計中的對象、場景、難度、文字提示、旁註未必適合當時、當地的教學,這樣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教學中對文本進行再加工,真正做到「精讀文本、活用教材」。 「可能性」教學一課來說,教材中安排的是摸棋子的游戲,教材編排中兩個盒子里的各種顏色的棋子都直接呈現給了學生,如果按教材編排思路,在游戲前預先告訴學生紅棋子、綠棋子的個數及盒裝情況,再讓學生做摸棋子游戲,這樣就使游戲失去了懸念。這時我們在教學中就應針對當時、當地及學生特點對教材進行一些大膽改造,即:把各種顏色棋子換成各種色彩的乒乓球,預先不告訴盒子中裝球個數及顏色,然後開展「猜測——實踐——驗證」的摸球活動,這樣就能更有效的達成教學目標,攻破教學重、難點,增添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探究渴望。 學習內容和學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學生自覺接納的程度就越高,《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身邊的生活情景和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為他們創建一個發現、交流、探索的思維空間,使學生更好地去發現數學問題,去獲得數學信息,去大膽創造。數學文本內容是由多個要素構成的,通過結構化,情境化等手段將其融於統一組織中,這不過是課程內容的一種文本化方式,教師要根據教材反映的要求,對其進行重新選擇、組織、使數學學習內容更貼近當地學生的生活背景,從學生身邊的生活情景和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有必要時就要大膽創新、合理揚棄、活用教材、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導入教學情境。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需要適當合理地「活用教材」來開展教學活動,教師要在教學中善於處理教材,調整教材,重組教材內容,激發學習興趣,凸突顯數學教學的效果,提升數學教學水平。例如:連減簡便運算一節中,教師在教學中就可大膽舍棄教材中問題情景,舍棄復雜的應用題教學分析,出示較典型算式直擊「演算法」,讓學生自己做,教師用「歸納法」的教學思想,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怎樣做才「簡便」,要「簡便」就要「怎麼算(演算法)」,這樣數學教學就化復雜為簡單。 綜上所述,面對新課程、新教材、新教學觀、新理念,我們只有更新觀念,正確到位的解讀文本,靈活應變的活用教材,我們的教學才不會偏離方向。在教學中真正達到正確「解讀文本」到「活用教材」的至深、至高的境界,才能更好地實現我們的教學目標,攻破我們的教學重、難點,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才能使數學課堂因解讀精闢而變得精彩紛呈。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