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課程模式與課程結構
Ⅰ 幼兒園教學模式有哪些
很多教科書上的幼兒園教學方法基本是借用了中小學的教學論,個人認為是不夠嚴謹和適宜的。
幼兒園是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這是《幼兒園工作規程》明文規定的。所以,游戲法是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基本方法。
另外,幼兒園的集體教學活動時間比中小學要少,也不頻繁,所以決定了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不過分追求方法和效果,而是重在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所以不管是講解,還是討論,還是操作,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幼兒喜歡學習。
幼兒園教師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2001)通篇沒有講具體的方法,而是從目標,內容與要求、指導要點來闡述,其基本意圖是希望幼兒教師關注幼兒、反思自身的教育行為。以下的話是摘自《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第三部分,希望能對大家有所裨益:
「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一)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探索與表達。
(二)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
(三)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
(四)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
(五)關注幼兒的特殊需要,包括各種發展潛能和不同發展障礙,與家庭密切配合,共同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Ⅱ 幼兒園課程中過程模式的優缺點。
近年來,幼兒園課程的建構一直是我國幼教界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目前,一些大中城市有條件的幼兒園,幾乎都有本園自成體系的課程,各省、市也爭相編制本區域的學前教材,真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高潮迭起的幼兒園課程改革,無疑是學前教育的一場革命。
學前教育研究人士當前的觀點表明,幼兒園課程的概念大致有以下三種:一是課程即教學科目、教材與教學計劃的總和。二是課程即幼兒園為幼兒所安排的一切活動。三是課程即幼兒在園獲得的學習經驗。綜合以上三個觀點,筆者認為,幼兒園的課程就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欲實施的教育,其中包括教育思想、教育目標、教育計劃、教育內容、教育措施、教育行為、教育評價。對受教育者而言,課程即是體驗教育、提高心智、積累經驗的過程。
在課程建構的理論方面,專家、學者們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成果顯著,為幼兒園課程的建構提供了大量的理論根據。但由於課程建構過程的多渠道、多層次、多樣化和參與建構課程的人員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價值取向、理論水平、實踐經驗的差異,使得課程建構的實踐過程中,仍存在著諸多問題。例如:課程的目標求高求全,概念求大求深,教師望而生畏。如將「分科課程」 改曰「七大領域」,將「自然」說成「生命科學」,將「圖形分類」說成「集合」,就連教師和家長都弄不清楚的「生命科學」這樣宏大的概念,也寫進了教師參考書。課程的內容繁多,面面俱到。各學科內容平鋪均設,沒能將幼兒「關鍵期、敏感期」易掌握的內容列為重點加以突出,幼兒難以接受,更談不上消化了。內容的選材脫離幼兒生活實際現象較為嚴重。教育方法、形式單一,多以課堂講授的形式出現,雖然在理論方面強調了「以游戲作為幼兒活動的基本形式」,但在課程建構中體現的仍不明顯。課程評價在一些課程建構中雖然得到了注意,但評價中往往只重視對幼兒的學習結果和幼兒發展狀況的測量和評價,而忽視了對教師的教育觀念、教育態度、活動的組織形式以及師生互動的質量等指標的評價。如何將課程建構理論轉化為具有實踐價值的課程這一問題,仍是我們廣大幼教工作者共同探究和解決的難題。筆者就這個問題,結合自己的工作體會談幾點看法。
一、課程目標要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和幼兒身心發展水平
1、課程目標的定位 課程目標是教育目標的價值取向在課程領域的具體體現。我國《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提出了:以生活、衛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有益的興趣和求知慾望的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的塑造為幼兒園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標。因此,幼兒園課程目標要以國家的幼兒教育目標為依據,其遠期發展目標應定位在激發幼兒的學習態度和情感;培養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對自己積極的自我評價,自主、自信等方面。中、近期目標方向要與遠期保持一致,近期的發展目標要有利於中、遠期的發展。若近期目標的方向與中、遠期目標方向相矛盾時,應服從中、遠期目標,確保幼兒可持續性發展。
幼兒園課程近期目標的定位要以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為依據,既要考慮到質的問題,又要考慮到量的適度。如過多過細,就會束縛教師和幼兒的手腳,過於宏觀,過於寬泛,則教師無從把握和操作。幼兒階段心智的開發,應著力於幼兒發現問題的積極態度和對客觀世界的好奇心的培養。決不可超出幼兒年齡范圍和身心發展水平,搞超前教育或掠奪性開發,以犧牲遠期目標為代價,換取近期人為目標的實現。教育的超前性應體現在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上,而不是拔高的課程目標。
2、課程目標的形式及選擇 在教育目標的設置上要因教育的側重點,而選擇不同的目標模式。如教育的側重點放在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上,行為目標的模式比較有效。若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生成目標模式較為適合。若培養幼兒創新精神,表現性目標模式較為合適。
3、課程目標設置的建議 筆者認為,課程目標的設置應將宏觀目標與微觀目標分級制定,將目標設計與過程設計緊密結合起來,由國家制定統一的最低課程目標,各省、市可酌情超過統一的最低目標,制定省、市級統一的課程目標,目標不宜過細,制定階段性目標即可,不可將目標細到每一節課。各幼兒園再根據省、市級目標,制定本園的課程目標,選擇課程內容及教育形式。這樣,既能保證課程目標與國家教育目標的統一性,又能確保其符合地區教育發展的實際。既能保證幼兒發展水平的一致性,又不限制幼兒發展的主動性、教師施教的靈活性與幼兒園辦特色園的積極性。
二、內容要符合幼兒的認知規律和實際需要
1、幼兒身心發展的敏感期 兒童心理發展的敏感期,是指兒童學習某種知識和行為比較容易,兒童心理某個方面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錯過了敏感期或最佳期,學習起來就比較困難,發展比較緩慢。不同年齡對學習的某個方面有不同的敏感期。例如2—3歲是學習口頭語言的敏感期;4—5歲是學習書面語言的敏感期。即2—5歲是幼兒提高語言素質的最佳期,幼兒園課程應將語言教學作為重中之重,其他學科應少設或在促進語言發展的前提下穿插進行。幼兒園課程必須考慮到幼兒身心發展的敏感期,分階段,有重點,合理安排內容。而大部分幼兒園課程在內容設置方面沒有體現這一點。課程內容多是各學科平均鋪設,只追求形式上的「全面發展」和課程內容的全面性、系統性,沒能真正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規律。
2、幼兒的記憶規律 幼兒的記憶效果與事物的重現率成正比。因此,在內容的選擇方面,要以幼兒身邊的生活為主,以幼兒常見和經常接觸的事物為主。教學進程也應該是螺旋式上升,盡可能在重現幼兒已有的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提升。但是,這里所說的重現,不是簡單的重復和再現,而是以幼兒已有的經驗為基礎。
3、幼兒的生活實際 我國全日制幼兒園,幼兒每天在園平均時間可達9小時。三餐兩點的吃、喝,外加拉、撒、睡、洗、穿戴等用去近6小時,除去每天2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餘下的是教育活動時間。也就是說,幼兒正式的教育活動時間每天只有一個多小時。事實上,幼兒在園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忙於日常生活瑣事,如果我們的課程內容脫離了幼兒生活的實際,只等在每日一個多小時之內完成我們預定的教育目標,勢必造成教師為了完成教育任務而忙不擇法,幼兒因達不到預定目標,失去自信而望學生厭。另外,課程的內容還應考慮到幼兒離園後的生活需要,如:幼兒在家要進行看電視、聽音樂、打電話等活動,如果我們將這些現代化設備的使用方法作為課程內容的一部分,不是比講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飛機是怎麼飛上天的」,更能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嗎?
目前比較流行的「活動課程」、「生活課程」、和「游戲生成課程,課程生成游戲」、「一日生活即課程」等觀點,都強調了幼兒教育要就近取材,貼近生活。筆者認為,這些思想及課程的設置,較符合幼兒的認知規律,與幼兒生活密切相關,易使幼兒接受和產生興趣。
三、教育方式要尊重幼兒的興趣情感和認知特點
其一,在幼兒園課程的具體教育活動中,幼兒的興趣和需要作為個體態度的重要成分,作為其學習的內部動機的重要成分,是教育者選擇教育形式必須首先考慮的。幼兒階段最大的興趣就是「玩兒」。所謂的「玩兒」就是游戲。《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規定「幼兒園的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於各項活動之中」。在幼兒園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游戲多被理解或演變為各種活動,如:美術活動、音樂活動、語言活動、體育活動等等,仍沒能跳出「上課」的框框(到底怎樣的活動才是游戲,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這里不加展開)。幼兒的需求和發展已經成為課程目標的中心指向,這不僅因為幼兒的興趣能有利於教育活動的有效進行,重要的是對幼兒人格、天性、權利的尊重。
其二,要考慮幼兒的思維特點。教育學、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的身心發展有明顯的順序性,如思維發展,總是由具體實物思維到具體形象思維,再到抽象邏輯思維。3—6歲的幼兒,理性思維能力較弱,對事物的認識主要依賴於感性認識。
其三,要考慮幼兒的記憶力與注意力的發展特點。3—6歲的幼兒注意和記憶特點是無意注意和無意記憶占優勢地位,有意注意和有意記憶逐漸發展。幼兒的注意和記憶的發展,主要依賴於事物的物理性質;幼兒的興趣和情感需要;活動中感官參加的數量;記憶任務的意識和活動動機。總之,幼兒的記憶是從機械記憶到理解記憶,從形象記憶到抽象記憶。
由此,對幼兒施教過程中,要針對3—6歲兒童知識經驗貧乏、抽象思維較弱、注意力不集中等特點,設置形象思維活動為主,多採用直觀教學法,為幼兒提供盡可能多的聲、情、景、物、象、形、色等感性材料,注重幼兒的實際操作、實地觀察活動,設置一些感官參與性強的活動,少進行抽象的講解和原理的灌輸。更不要總是問幼兒為什麼。
四、課程評價要重視教育過程的評價
幼兒園課程是個從理論到實踐,經過評價再到實踐的動態的系統。它具有診斷課程問題、引導課程實施、檢測教師工作、鑒定教育效果等中介作用。我們所建構的課程如果缺少了評價這一環節,課程理論與課程實踐的距離就會拉大,容易導致課程理論的空洞性和課程實踐的盲目性。
目前幼兒園課程的評價工作比較欠缺,幼兒園普遍用對教師的工作評價來代替對課程的評價。而且多是以幼兒的學習結果和發展狀況作為評價的主要指標,而忽視了「課程結構、內容、活動過程、教師的觀念、態度、活動組織形式、師生互動的質量」等評價指標。
另外,評價內容片面、手段單一,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存在著簡單化、唯量化等弊端。如在測評課程目標的達成程度時,往往以幼兒掌握知識的數量及程度作為評價的量化指標,在檢測教師的教育過程時,往往將教學計劃的制定、教案的完成情況、授課量以及授課程序作為評價的量化指標,忽視了定性評價和課程本身的適宜性對教育效果的影響,從而導致教師以傳授知識為主要教育任務的填鴨式教學,學生死記硬背式的學習,泯滅了幼兒固有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扼殺了幼兒的學習興趣,違背了《幼兒園工作規程》中「培養幼兒學習興趣」這一教育遠期目標。筆者認為,依據課程概念,我們不難得出:課程的評價就是施教過程的評價。因此,幼兒園的課程評價要以「過程評價」為主要評價指標,重點測評教師的教育思想、理念在教育過程中的體現,即選用的教育內容、方法、形式、策略以及提供的教育材料的適宜程度和幼兒參與活動的程度、情緒及效果。當然,這樣的評價定性成份較多,不易操作,還需不斷探索方法和途徑。目前,我國尚未提出一套完整的幼兒園課程的評價指標體系,這必然影響幼兒園課程的實施和幼兒園課程改革的進程。因此,建立一套科學完整的幼兒園課程評價指標體系,應當提到幼教改革的議事日程。
關於課程理論與實踐的探討,是教育改革的一個永久性的話題。到底採用哪一種課程模式對幼兒園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無論採用哪一種模式,都必須考慮到是否有利於幼兒的可持續發展。一個好的課程模式,既要有堅實的理論作基礎,又能在幼兒園工作的實踐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既要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又要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實際需要,一種課程模式是否實際的產生理想的教育效果,不僅僅在於其本身的理念多麼先進,更重要的是要符合教育的實際,具有實施的可能性。就我國學前教育的現狀來看,大一統的幼兒園課程已不復存在,多種課程模式並存的局面將持續下去。採用哪種模式都各有其利弊。各施教單位,應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將各種課程模式加以分析判斷,揚長避短,綜合運用,形成自己的課程體系更為切合實際。
Ⅲ 幼兒園課程論 幼兒園課程開發有哪些模式
一 校本課程開發的內容
校本課程開發的內容是校本課程開發的關鍵,它直接體現著校本課程開發的理念和目的。依據各個學校不同的教育哲學與資源條件,校本課程開發的內容表現出多樣性和差異性。同時,由於校本課程開發是一個動態過程,它的內容相應地表現出開放性和拓展性。當前,大多數學校將校本課程分為必修課、活動課和選修課。但這三者是相互包容的,正如有的學者指出的:「這三者的關系本來在理論上就是不符合邏輯的。」[2]因此,筆者根據課程的發展功能將其分為基礎性課程、豐富性課程和發展性課程三類。
1 基礎性課程
基礎性課程是指授給學生可再生長的基本知識和可再發展的基本技能的課程。它和國家課程的范圍大體一致。包括語文、數學、物理、化學、英語、政治、生物、體育、美術等。基礎性課程由學科知識課程和學習策略課程構成。學科知識課程開發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對課程內容的更新,採取的方式常是改編、新編或拓編。二是對課程結構的革新,包括學科知識分層建構,學科知識橫向整合。例如南京師范大學附中將課程分為三個層次:1)C層次科目,國家教學大綱的最低要求;2)B層次科目,參照國家必修與選修的綜合要求,適當增加和補充內容;3)A層次科目,重新編寫教學大綱,對原教材進行改編和新編。這種分層是將科目分層和內容難度分層結合起來從而使課程體現出難度梯級,使每一層級學生都能得到充分學習。上海大同中學的基礎性課程開發突破傳統分科課程,加強知識整合。它分為文科綜合和理科綜合。文科綜合以人文精神為核心;理科綜合以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內容為核心。知識整合實現了對學生知識多方位的培養目標。
學習策略課程分為通用學習策略課程和學科學習策略課程。通用學習策略課程包括選擇性注意策略、記憶學習策略、組織學習策略、精加工學習策略、元認知學習策略等。這些策略適合任何課程和形式的學習,不與特定知識領域相聯系。學科學習策略指與特定學科緊密結合,適應專門知識學習的策略[3],。如應用題解題策略、朗讀策略、英語學習策略、化學實驗策略等。學科學習策略直接與學科聯系,並具有「生成性」特點,應當成為學校基礎性課程中開發的重要內容。
2 豐富性課程
豐富性課程是指豐富學生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生活質量的課程。它包括健身、博知、怡情、勵志、廣行五類。健身課程主要是教給學生強身健體的方式,同時培養學生體育意識和保健觀念。這類課程的開發要重視活動方式多樣化,提倡活動參與大眾化。博知課程主要是豐富學生知識,開闊學生視野的課程。如詩詞鑒賞、名作欣賞、名勝古跡游考、網頁信息瀏覽等。它的核心目的是要教給學生廣泛獲取知識的方法。如查閱圖書、信息卡集成、圖書館閱讀、電視或新聞品評等。怕情課程是指愉悅性情,豐富情感體驗的課程。一種是藝術怡情,可通過音樂欣賞、美術欣賞、書法欣賞、舞蹈表演等課程來實現;一種是休閑怡情,如攝影、垂釣、插花、集郵、拼盤、盆景、花卉等課程。該類課程可教給學生有意義的休閑和怕養性情的方式,培養高雅的生活情趣。勵志課程是激發學生生活熱情,增強學生意志力的課程。如成功人土案例分析、挫折調適、堅持性訓練等磨礪性教育課程。當前,很多學校仍偏重智力,忽視意志力培養,致使多數學生心理脆弱、意志力差、社會適應困難。因此,開發勵志課程已迫在眉睫。廣行課程是指廣泛適應社會生活和工作的操作性強的課程,它以培養學生具體的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為目的。如電子製作、網頁製作、無線電維修、新聞采訪、英語會話、實驗操作等課程。
3 發展性課程
發展性課程是指拓展學生能力、激發學生創造力的課程。它在基礎性課程上提高要求,增加難度,以培養研究性、創造性人才為目的,重視學科的前沿性、學術性和學習的探究性。這類課程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加深學科知識的深度,旨在拓寬學生學科知識和能力的課程,如學科知識競賽輔導、上海大同中學開設的「知識論」等課程。二是著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創新意識、科學精神、創造能力的課程,如科技發明、學術小論文、創造技能培養、思維訓練等。發展性課程以探究性學習和開放式學習為主。此類課程在基礎教育中雖不佔很大比例,但對學生一生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 校本課程開發的模式
校本課程開發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合作開發;一種是課程運行的自開發,也稱教學情景互動開發。
1 合作開發
1)校際合作。即學校與學校聯合,有學者指出,校本課程開發不能只局限於學校本身的活動,需要與其它學校構成互動關系。[1]這種模式要求各學校的教育哲學與宗旨相近,區域跨距小,資源可互補,以此增強課程開發實力。合作方式有互補整合式、流線作業式、合並交叉式等。
2)專家一學校合作。課程開發實質是課程理論與課程開發實踐不斷發展、豐富和完善的過程」[1]。一方面專家擁有較豐富的課程理論知識,可為學校課程開發提供理論指導;另一方面,具有開發條件的學校為課程理論與實踐結合提供了重要基地。
3)研究機構一學校聯合。當學校進行規模較大、難度較高的課程開發時,應與研究機構聯合。因為研究機構具有系統開發和研究的能力。研究機構與學校聯合的方式有基地法和現場法。基地法指某些研究機構以學校為基地進行課程開發,由學校積極參與。現場法是指由學校設置課程開發項目,研究機構蒞臨現場給予指導。
4)教育行政部門與學校聯合模式。在進行校本課程開發時,教育行政部門可提出方針和原則,進行財力、物力支持和地區間學校資源的調配利用。這些都有利於增強校本課程開發的綜合力量。但教育行政部門與學校合作必須遵從非命令性和非干涉性原則。
5)領導一教師合作。在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學校領導和教師是核心力量。他們熟知學校的優勢與特色,而且直接承擔著具體的開發任務。一方面,領導者的個人風格、辦學理念、管理方略顯示著學校的辦學特色;另一方面,教師最知曉自己和學生,能真正貫徹校本課程開發中「以人為本」的目的。只有兩股力量結合,校本課程開發才能完整地體現學校本位和以育人為目的的思想。
2 課程運行的自開發
課程運行是指教師、學生、課程在教學情景中的互動關系。任何一種課程在這種互動關系中都會發生變化。這種變化能更好地體現教師的能力和學生需求實際。其過程是:1)教師先要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初次課程設置。2)學生提供反饋和建議。3)教師自我反饋。4)再進行課程設置。5)課程設置更合理。6)教師專業能力相應提高,學生能力提高,從而課程開發的水平更高。
三 校本課程開發的策略
1 明確理念
校本課程開發首先要有明確的理念。理念確立有助於確定校本課程開發的方向,凝聚教育合力,形成學校特色。
這里的理念指學校的教育哲學、教育宗旨與教育目標。教育哲學體現教育的時代精神,是在時代背景中對教育總的認識和看法。素質教育、主體性教育、創新教育等都是新時期的教育哲學,它確定校本課程開發的總體方向。教育宗旨是在教育哲學指導下學校依據本校具體情況確立的總的發展方向。如江蘇錫山中學的「一切為了培養站直了的現代中國人」、上海大同中學的「使學生學有特長」,以及其它學校的「全面發展,人文見長」、「文理相通,全面發展」、「科學家的搖籃」等。它們對校本課程開發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教育目標是教育哲學與教育宗旨的具體化和操作化。如錫山中學在「培養站直了的現代中國人」的宗旨下確立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民族性、創新性、現代化、健康、堅毅等品質。它是校本課程開發的直接方向。但是,並不是每所學校都有自己明確的辦學理念。明確理念有如下方式:1)概念化。部分學校辦學思想含糊籠統,應該用概念加以界定,使之明確。2)總結法。如果學校辦學理念多而散,應予以總結,使之系統化、特色化。3)提升法。有些學校的辦學理念往往停留在感性或經驗階段,應使之上升到理性或理論層次,以利於統領整個辦學方略。4)創立法。當學校已有的辦學觀念陳舊或還沒有形成辦學理念,就應根據教育的時代精神和學校的具體實際創立理念。總之,理念應有宏觀統領、中觀具體、微觀可行的特點,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指導校本課程開發的目的。
2 需求分析
校本課程開發應在辦學理念指導下進行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對象是學生需求、地區需求和社會需求。學生需求屬教育的內部需求,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地區需求和社會需求是外部需求,是教育的外部功能。對學生需求的分析,涉及學生知識需求和心理發展需求。知識需求是指學生對知識本身及獲取知識的方式、途徑等的需求和看法。心理發展需求是指學生健全心智、培養人格、走向成熟的內在願望和渴求。對學生需求的分橋,有利於「因材開發」。其次,校本課程開發並非「閉門造車」,摘自給自足,應當考慮地區需求和社會需求,考察.地區乃至社會在經濟文化等方面發展對人才和信息的需求狀況及特點,以期開發出既滿足學生需求又有利於地區和社會發展的樣本課程,只有這樣的校本課程,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需求分析可採用的方法有:問卷調查法、人才市場分析法、網路信息分析法、地區發展報告分析等。
3 資源評估
校本課程開發需要考慮學校的資源條件,以決定作何種程度的開發。這里的資源指信息資源、能力資源和物質資源。信息資源是以學校的教材和資料為核心,它為校本課程開發提供源頭活水和信息支持,對信息資源的評估,涉及信息渠道、信息貯存和信息效能。評估要求信息渠道多樣化、信息貯存豐富化、信息價值效能化,整個信息資源要處於不斷的交流和更新中,形成信息資源「優勝劣汰」的動態過程。能力資源是指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學生的學習能力。校本課程開發是以教師和學生為主,他們的能力狀況制約著校本課程開發的深度和價值。教師的專業能力包括專業素養、開拓意識、創新能力和課程開發能力。評估方式通常是:先由教師自我評估,然後是學校評估;最後由專家組綜合審評。學生的學習能力包括現實學習能力和潛在學習能力。現實學習能力是指學生已達到的學習能力現狀,是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要依據。潛在學習能力是指通過課程更新,學生可能達到的能力狀況,是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要目標。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評估常由教師評估和學生自評構成。物質資源是指在校本課程開發中學校可提供的場地、設施、設備與經費支持,它是校本課程開發的物質基礎。除了上述對學校的資源進行評估外,還要對社區可利用的資源進行評估,以期在學校和社區之間形成一個良好的校本課程開發的資源環境。
4 優勢評價
當學校有條件進行校本課程開發時,為了突出學校的辦學特色,有效地提高課程開發質量,還需進行優勢評價。學校優勢包括管理優勢、教師優勢和學生優勢。校本課程開發是一項系統工程,離開了管理很難達到目的。管理優勢體現在學校管理理念的明晰化、管理風格的成熟化、管理手段的多樣化、管理結構的系統化。對學校管理的評價應先由師生提供反饋意見,由學校領導進行初評,然後由學校管理專家進行終評。目的是分析學校管理的優勢與不足,以期通過學校加強管理制度和機制建設,突出管理優勢。教師優勢表現為教師的專長、課程開發的技能技巧。根據教師的專長,可決定他們能有效地進行何種課程的開發;根據其開發的技能技巧,可決定他們適合哪些層次和環節的課程開發。學生優勢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長期以來,該校學生已形成的群體優勢能力;二是學生的課程選擇能力和課程反饋能力,它使學生在校本課程開發中成為積極的參與者和推動者,而不是旁觀者和被動的接收者。學校明了自己的優勢,就可以揚長避短,在校本課程開發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Ⅳ 如何從多個層面來理解幼兒園課程
在認真學習解讀《綱要》後發現,新《綱要》提倡的是:開放教育、發展適宜性教育、合作教育、生活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終身教育等先進的教育觀念。在實施《綱要》和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不斷的去學習、探討、實踐以及總結經驗。
一、當前幼兒園課程改革的現狀
自《綱要》開始實施以來,幼兒園開始了課程改革,本著尊重幼兒、促使幼兒個性全面發展的指導思想,全面開展了以五大領域為基礎的課程模式改革。《綱要》指出五大領域之間要相互滲透,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為了全面貫徹實施《綱要》,幼兒園的課程結構有了很大的變化,各種課程模式應運而生。教師不僅要不斷地嘗試運用各種課程模式,而且也要忙於促進自己的專業化發展。從觀念上看,從以往的以教師為中心變成了現在的以幼兒為中心。
新的教育形勢和新的課程任務對於我們教師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我們要提高認識,加快、加深對新的課程理念的理解,提高實施新課程教育的能力,面對新的形勢對於幼兒園來說就是面臨到課程改革一題。教育課程改革目的是更新課程觀念,在幼兒園、家庭、社會中構建以兒童發展為本,有效推進素質教育的主流意識和支持系統,探索和構建一個開放的、充滿生機的、具有新的幼兒教育課程。要求幼兒教育在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都落實課程改革,形成有特色的學前教育課程體系。
二、教師進入了課程改革的盲區
與其說課程改革在改課程不如說是在改教師,教師在這次課程改革中工作量加大,並且對教師的要求也提高了。教師拿著《綱要》反復地學習、研究,最終還是不知道從何入手,教師為何在中課程改革顯得束手無策,原因是多方面的。
1、教師對課程改革內涵的理解不夠深入
幼兒教師的知識結構層次大多數都是中師或幼師畢業,他們在學校進行的是技能技巧的訓練,對理論層面的理解是不深入的,對課程改革的實質也掌握的不透徹,因此,操作起來就顯得很茫然,要課程改革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是不可能的,我們最終的著重點還是在教師身上,讓教師在已形成的教學模式中突然改變,還是需要一個過程的。要真正落實好課程改革,還需從培養教師的教育入手,應該加強幼師師資力量的培訓,這樣教師的整體素質提高了,他們對課程改革的內涵才能真正理解,才能知道如何進行具體操作。
2、教師應該迎合專家的要求還是迎合家長的需要
中國傳統的教育理念是學科本位,家長認為孩子在幼兒園學識字、學算術就是幼兒園教育的全部意義,而《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幼兒園課程開設的目標是為了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打下一生堅實的基礎,這就使幼兒園課程改革的實施陷入矛盾之中,到底應該滿足家長的需求還是應該順應 課程改革的精神。幼兒園小學化傾向是課程改革中所批判的現象之一,教師既要顧及家長的喜好,又要遵從專家的指導。所以,在有的幼兒園里教師仍然在給孩子教寫字、算術,幼兒園小學化的傾向依然存在。
3、教師應該是以教師為中心還是以幼兒為中心
顯然我們的口號是以幼兒為中心,但是在進行課程實踐時,過於強調以幼兒為中心會使孩子無法無天。就拿我們的常規教育來說,對孩子進行常規訓練是無視孩子主動性的表現,把孩子的行為舉止禁錮在一些規則中。可是,對於廣大的教師來說,常規教育很重要,幼兒可以通過常規教育的訓練有一定的規則意識,這樣就會避免在組織活動時的混亂。其實,常規教育對我們的幼兒園活動的開展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沒有常規教育的開展,幼兒就會沒有規則意識,這對以後的學習和生活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自由與控制本身就是一對矛盾體,教師在這對矛盾的夾縫中豈不是更難。
4、教師應該去搞實踐還是應該去搞研究
自從《綱要》頒布以來,幼兒教師就像辛勤的蜜蜂一樣忙於工作,他們有大量的工作日誌需要填寫,有大量的教案需要准備,除此之外,還要求教師去搞研究,隨著教師工作量的加大,他們幾乎沒有時間去干別的事情,況且,他們缺乏理論的指導,即使要搞研究,也不知道從何下手。其實,從理想化的角度來分析,邊在幼兒園工作邊搞研究,這是最好不過的了,可是在各種壓力的迫使下,教師被弄得一頭霧水,反而不知道自己要干什麼了,曾聽到一位幼兒園老師說,他們很希望理論研究者能夠和他們合作搞研究,他們非常需要得到理論工作者的指導。
三、幼兒園課程改革的走向,轉變了教師的觀念,促進了教師素質的提高。
課程的改革不僅是一種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種文化的改革,一種觀念的改革,作為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的教師,要適應新的課程改革的需要,必須更新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同新課程一起成長,以適應新課程對教師的要求,面對種種困惑,教師不知道幼兒園課程改革是按照他們的實際情況進行,還是按照課程改革規劃的標准進行,幼兒園課程改革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要正確對待課程改革,走適合實際情況的道路。課程改革標準是根據全國幼兒園的普遍現狀制定並實施的,它並不能涵蓋所有幼兒園的實際情況。各幼兒園在實施課程改革時,不能盲目崇拜於哪個專家的理論,採用拿來主義時要考慮是否在自己本園可行,是否有利用價值。
其次,對待課程改革我們應該採取實事求是的態度,不能對課改的宗旨視而不見,也不能盲目按照它的步驟進行,既要考慮幼兒的發展,也要考慮教師在實施時能否適應,我們對待課程改革應該採用既批判又接受的態度,對舊的課程模式不能完全拋棄,吸收它的精華並加以推廣,教師要不斷學習,使自己的理念轉變過來,課程改革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在短期內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所以,我們要正確對待,把視角放到過程上,而不是結果上。
再次,應該嘗試開發園本課程,構建適合本園特色的課程體系,選擇適合本園特色的課程模式。當前課程模式很多,如:建構課程、方案教學等,但不一定全都適合我們,這就需要我們選擇一個最適合教師操作和幼兒發展的課程模式。
最後,幼兒園課程改革的宗旨是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讓幼兒在兒童的樂園里健康成長,我們所要進行的一切工作歸根結底是為了幼兒。因此,課程改革不能流於形式,而要落到實處,要切實地為幼兒服務,隨著課改的推進,社會、家長、教師對的課程改革的認識將會更加理性,一定課程改革會取得實質性的效果。
四、課程改革需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以前老師教得太多,所教的又過分注重知識技能的傳授,在教學方式上也不太注重尊重孩子的個體意願,在評價上單純用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去評價他們,幼兒的個性得不到承認和發揮。幼兒園開展課程改革時,採用理論講座與參與式培訓相結合、實踐指導與集中研究相結合的方式指導課程改革。通過培訓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通過實踐讓孩子玩中受教,玩中學習!在玩中教,玩中學,在增加教師的教學經驗的同時,更能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幼兒園應該是游樂天堂,以前的幼兒教育只注重知識技能教學,在教學方式上是填鴨式教學,一味地單向灌輸,這樣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是以犧牲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為代價的。三、四歲的孩子因此過早地承擔了學業的負擔,扼殺了他們的天性,使他們失去了創造力和想像力,認為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要培養幼兒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並沒有要求幼兒須會認多少字、多算幾位數。課程改革是要讓幼兒能在心理上對符號產生認識、習慣文字的橫排、分行的規則、會翻頁、拿筆的姿勢等基本技能。
幼兒園課程改革將在六大方面進行改革。一是轉變課程功能,改變幼兒園單純傳授知識的傾向,確立幼兒園課程的基礎性、發展性和
Ⅳ 幼兒園課程設計可以有哪幾種模式
一、教育目標與課程目標的混同 「一會兒說目標必須在前,一會兒又說目標可以在過程中生成,到底怎麼回事?」這一問題里前後提到的「目標」其實不是同一概念。所謂「必須在前」的目標明顯是教育目標之義,而「在過程中生成」的目標則是課程目標的概念。 教育目標和課程目標是兩個關系密切但卻存在區別的概念,他們分屬教育目標體系中的不同層次,課程目標作為教育目標的下位概念,在教育目標的制約下,具體體現課程開發與教育活動的價值取向。 教育目標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教育目的是對受教育者的質量和規格的總體要求,它構成了教育實踐活動的第一要素和前提。教育目標是教育目的的亞目標,它直接決定著課程的性質和方向。在我國《幼兒園工作規程》(以下簡稱《規程》)所規定的幼兒園教育目標,即「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它是國家規定的教育目的在幼兒園階段的具體化,是我國所有幼兒園必須遵循的。這一目標當然是在教育之前即已確定,這是沒有疑義的,沒有目標指引的教育活動是不存在的。 教育目標的特點是普遍性、模糊性、概括性,要讓其實現,需要經過復雜的、多方面的努力,其中,把教育目標轉化為具體的課程目標是極其關鍵的一步。 課程目標是一定的教育目標在課程領域的具體化,課程是實現教育目標的橋梁。由於課程開發者不同的教育價值取向,在課程開發的三個基本來源──社會的需要、兒童的需要、學科的要求上各有偏重,便產生出了「社會本位」、「兒童本位」、「學科本位」等典型課程觀及其他種種折衷性質的課程觀,同時也產生出多種相應的課程目標形式。這些課程目標表現出不同的特點或呈現方式,如有的是規定性的,在課程之前預先定下課程結束後兒童應發生的可見行為的變化,這就是行為目標;而有的是喚起性的、非規定性的,不表明學生在學習後會產生什麼行為,而宛如是學習的主題或情景,學生圍繞它展開個性化的各種反應,如表現性目標;有的是在教育情景中隨著教育過程的展開而自然生成的,如生成性目標等等。同時,在不同課程目標下的課程實踐也呈現出各不相同的。多種多樣的模式,如行為目標對應的「目標模式」,生成性目標對應的「過程模式」等。 應當看到,教育目標轉化為明確的課程目標是一個艱苦的創造性工作,決不是一個簡單推演的過程,它需要對兒童、對社會、對各學習領域進行深入的研究,缺少任何一方面,課程目標的制定都不可能成功。有時看來沒有爭議的教育目標,一旦具體化,卻看法不一。比如,誰都承認幼兒要全面發展,然而對體、智、德、美的內涵卻往往理解各異,為此,幼兒園課程目標以及展開的教育活動常常五花八門。除質的問題之外,課程目標的量也需要一個恰當的「度」,如過多過細,將捆住教師和兒童的手足,但過於概括、泛化,則讓教師無從把握。 二、關於目標模式和過程模式 目標模式是一種以應用科學管理的原則而建立的、在課程實踐中產生了廣泛影響的課程範式的確立和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因此被稱為「行為目標之父」。這一範式注重「行為」,以預先確定的精確、具體、可操作的行為目標來預測學生的變化和評價課程的成敗。在我國幼兒園教育中,課程長期以來是這樣運作的:以課程目標導向來選擇內容、組織教育活動、實施教育評價等,這是比較典型的目標模式。這一模式的長處主要在於: (1)課程目標明確、具體,操作性強,教師能清楚地意識到自己要做什麼;
Ⅵ 幼兒園課程內容的組織形式主要有哪些
課程內容的組織方式主要有 3 種,即分科課程、核心課程和活動課程。 1)分科課程,是以科目為單位對課程內容進行組織的一種方式。 (2)核心課程,又稱為生活中心課程或單元課程,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幼兒的學習有一個中心,所有學習活 動都圍繞著一個中心來進行。 3)活動課程,又稱經驗課程,在課程內容組織方面,強調以幼兒的活動為中心,以幼兒的興趣、需要和能 力為課程內容組織的起點,重視依據幼兒的興趣、需要和能力的變化不斷調整和組織課程內容。
Ⅶ 幼兒園課程模式的利弊
近年來,幼兒園課程的建構一直是我國幼教界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目前,一些大中城市有條件的幼兒園,幾乎都有本園自成體系的課程,各省、市也爭相編制本區域的學前教材,真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高潮迭起的幼兒園課程改革,無疑是學前教育的一場革命。 學前教育研究人士當前的觀點表明,幼兒園課程的概念大致有以下三種:一是課程即教學科目、教材與教學計劃的總和。二是課程即幼兒園為幼兒所安排的一切活動。三是課程即幼兒在園獲得的學習經驗。綜合以上三個觀點,筆者認為,幼兒園的課程就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欲實施的教育,其中包括教育思想、教育目標、教育計劃、教育內容、教育措施、教育行為、教育評價。對受教育者而言,課程即是體驗教育、提高心智、積累經驗的過程。 在課程建構的理論方面,專家、學者們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成果顯著,為幼兒園課程的建構提供了大量的理論根據。但由於課程建構過程的多渠道、多層次、多樣化和參與建構課程的人員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價值取向、理論水平、實踐經驗的差異,使得課程建構的實踐過程中,仍存在著諸多問題。例如:課程的目標求高求全,概念求大求深,教師望而生畏。如將「分科課程」 改曰「七大領域」,將「自然」說成「生命科學」,將「圖形分類」說成「集合」,就連教師和家長都弄不清楚的「生命科學」這樣宏大的概念,也寫進了教師參考書。課程的內容繁多,面面俱到。各學科內容平鋪均設,沒能將幼兒「關鍵期、敏感期」易掌握的內容列為重點加以突出,幼兒難以接受,更談不上消化了。內容的選材脫離幼兒生活實際現象較為嚴重。教育方法、形式單一,多以課堂講授的形式出現,雖然在理論方面強調了「以游戲作為幼兒活動的基本形式」,但在課程建構中體現的仍不明顯。課程評價在一些課程建構中雖然得到了注意,但評價中往往只重視對幼兒的學習結果和幼兒發展狀況的測量和評價,而忽視了對教師的教育觀念、教育態度、活動的組織形式以及師生互動的質量等指標的評價。如何將課程建構理論轉化為具有實踐價值的課程這一問題,仍是我們廣大幼教工作者共同探究和解決的難題。筆者就這個問題,結合自己的工作體會談幾點看法。 一、課程目標要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和幼兒身心發展水平 1、課程目標的定位 課程目標是教育目標的價值取向在課程領域的具體體現。我國《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提出了:以生活、衛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有益的興趣和求知慾望的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的塑造為幼兒園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標。因此,幼兒園課程目標要以國家的幼兒教育目標為依據,其遠期發展目標應定位在激發幼兒的學習態度和情感;培養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對自己積極的自我評價,自主、自信等方面。中、近期目標方向要與遠期保持一致,近期的發展目標要有利於中、遠期的發展。若近期目標的方向與中、遠期目標方向相矛盾時,應服從中、遠期目標,確保幼兒可持續性發展。 幼兒園課程近期目標的定位要以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為依據,既要考慮到質的問題,又要考慮到量的適度。如過多過細,就會束縛教師和幼兒的手腳,過於宏觀,過於寬泛,則教師無從把握和操作。幼兒階段心智的開發,應著力於幼兒發現問題的積極態度和對客觀世界的好奇心的培養。決不可超出幼兒年齡范圍和身心發展水平,搞超前教育或掠奪性開發,以犧牲遠期目標為代價,換取近期人為目標的實現。教育的超前性應體現在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上,而不是拔高的課程目標。 2、課程目標的形式及選擇 在教育目標的設置上要因教育的側重點,而選擇不同的目標模式。如教育的側重點放在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上,行為目標的模式比較有效。若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生成目標模式較為適合。若培養幼兒創新精神,表現性目標模式較為合適。 3、課程目標設置的建議 筆者認為,課程目標的設置應將宏觀目標與微觀目標分級制定,將目標設計與過程設計緊密結合起來,由國家制定統一的最低課程目標,各省、市可酌情超過統一的最低目標,制定省、市級統一的課程目標,目標不宜過細,制定階段性目標即可,不可將目標細到每一節課。各幼兒園再根據省、市級目標,制定本園的課程目標,選擇課程內容及教育形式。這樣,既能保證課程目標與國家教育目標的統一性,又能確保其符合地區教育發展的實際。既能保證幼兒發展水平的一致性,又不限制幼兒發展的主動性、教師施教的靈活性與幼兒園辦特色園的積極性。 二、內容要符合幼兒的認知規律和實際需要 1、幼兒身心發展的敏感期 兒童心理發展的敏感期,是指兒童學習某種知識和行為比較容易,兒童心理某個方面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錯過了敏感期或最佳期,學習起來就比較困難,發展比較緩慢。不同年齡對學習的某個方面有不同的敏感期。例如2—3歲是學習口頭語言的敏感期;4—5歲是學習書面語言的敏感期。即2—5歲是幼兒提高語言素質的最佳期,幼兒園課程應將語言教學作為重中之重,其他學科應少設或在促進語言發展的前提下穿插進行。幼兒園課程必須考慮到幼兒身心發展的敏感期,分階段,有重點,合理安排內容。而大部分幼兒園課程在內容設置方面沒有體現這一點。課程內容多是各學科平均鋪設,只追求形式上的「全面發展」和課程內容的全面性、系統性,沒能真正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規律。 2、幼兒的記憶規律 幼兒的記憶效果與事物的重現率成正比。因此,在內容的選擇方面,要以幼兒身邊的生活為主,以幼兒常見和經常接觸的事物為主。教學進程也應該是螺旋式上升,盡可能在重現幼兒已有的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提升。但是,這里所說的重現,不是簡單的重復和再現,而是以幼兒已有的經驗為基礎。 3、幼兒的生活實際 我國全日制幼兒園,幼兒每天在園平均時間可達9小時。三餐兩點的吃、喝,外加拉、撒、睡、洗、穿戴等用去近6小時,除去每天2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餘下的是教育活動時間。也就是說,幼兒正式的教育活動時間每天只有一個多小時。事實上,幼兒在園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忙於日常生活瑣事,如果我們的課程內容脫離了幼兒生活的實際,只等在每日一個多小時之內完成我們預定的教育目標,勢必造成教師為了完成教育任務而忙不擇法,幼兒因達不到預定目標,失去自信而望學生厭。另外,課程的內容還應考慮到幼兒離園後的生活需要,如:幼兒在家要進行看電視、聽音樂、打電話等活動,如果我們將這些現代化設備的使用方法作為課程內容的一部分,不是比講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飛機是怎麼飛上天的」,更能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嗎? 目前比較流行的「活動課程」、「生活課程」、和「游戲生成課程,課程生成游戲」、「一日生活即課程」等觀點,都強調了幼兒教育要就近取材,貼近生活。筆者認為,這些思想及課程的設置,較符合幼兒的認知規律,與幼兒生活密切相關,易使幼兒接受和產生興趣。 三、教育方式要尊重幼兒的興趣情感和認知特點 其一,在幼兒園課程的具體教育活動中,幼兒的興趣和需要作為個體態度的重要成分,作為其學習的內部動機的重要成分,是教育者選擇教育形式必須首先考慮的。幼兒階段最大的興趣就是「玩兒」。所謂的「玩兒」就是游戲。《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規定「幼兒園的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於各項活動之中」。在幼兒園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游戲多被理解或演變為各種活動,如:美術活動、音樂活動、語言活動、體育活動等等,仍沒能跳出「上課」的框框(到底怎樣的活動才是游戲,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這里不加展開)。幼兒的需求和發
Ⅷ 幼兒園的課程結構與親子園的課程設計有什麼不同
怎麼說呢~多了一些知識面的東西~~多了些讓幼兒自主完成 或者說自立 的東西
Ⅸ 幼兒園里有什麼教學模式和課程
隨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頒布,幼兒園的課程改革逐步深化。在近幾年的幼兒園課程改革中,課程管理越來越成為制約課程改革深化的一個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