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祿培爾的幼兒園課程的開發
A. 福祿培爾的學前教育
學前教育的對象是幼兒期的兒童。福祿培爾極為重視兒童的教育。他認為,嬰兒期是生活的時期,幼兒期則是學習和教育的時期;這個時期的教育影響人的一生,兒童對自然、社會及家庭的初步認識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如果兒童的發展在這個時候受到傷害,則以後的彌補就異常困難。因此,真正的人的教育在這個時期就開始了。
福祿培爾認為,家庭在幼兒期的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因為兒童的教育此時完全託付給了父母和家庭。家長應特別努力,從小培養兒童的活動本能。為了指導母親們正確地教育自己的子女,福祿培爾特意為她們編寫了《慈母曲及唱歌游戲集》。但是,鑒於大多數父母或成人沒有受過教育的訓練,不懂得教育方法,難以勝任幼兒教育的工作,福祿培爾建議將兒童送到專門的學前教育機構──幼兒園中接受教育。 游戲
福祿培爾認為,兒童的天性是在活動中發展的,因而活動在兒童的生活和教育中居重要地位;幼兒活動的主要表現形式為游戲,它是兒童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而,游戲也是學前教育的一個主要內容。
在福祿培爾看來,游戲並不僅僅是一種消遣,而且可以增強幼兒的體質,開發兒童的智力,培養兒童優秀的品質。經過長期的實踐和探索,福祿培爾設計了一系列游戲活動,並藉助他為兒童特製的玩具──恩物來進行。
福祿培爾認為,自然界是上帝對人類的恩賜,要讓兒童認識大自然,就必須以大自然為基礎製作各種玩具。恩物就是成人恩賜給兒童的玩具物品。
福祿培爾製作的恩物主要有六種。前兩種是最基本的,是供3歲以前的兒童使用的,由六個不同顏色的小球和立方體、球體、圓柱體組成,藉此讓兒童認識事物的顏色、形狀及其關系。後四種為積木式的立方體,供3~7歲兒童使用,旨在訓練兒童對各種幾何圖形的認識,發展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此外,福祿培爾還設計了一些輔助性的游戲材料,包括形狀各異的彩板、紙片、小棒、金屬環等,讓兒童學習計算和造型。
根據福祿培爾的觀點,幾何形體反映了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統一的關系,是兒童認識世界的最好媒介;兒童在玩弄按各種幾何圖形製作的恩物的過程中,便漸漸地認識世界。可以說,恩物是兒童認識世界的一種工具,而游戲則是兒童認識世界的最自然合理的途徑。
作業與勞動
作業是福祿培爾學前教育的又一重要內容,是兒童進行的各種手工製作活動。福祿培爾為兒童設計了一系列作業,如紙工、厚紙工、模型製作等,並為兒童提供了各種作業材料,如針、剪、刀、紙等,讓兒童利用這些作業材料製作某種物件。
勞動也是學前教育的一項內容。福祿培爾指出,兒童的勞動除了自我服務活動以外,還應讓他們參加一定的家務勞動,分擔父母的一部分工作;父母尤其不要打擊兒童的勞動積極性,要從小培養孩子愛勞動的習慣;應當為兒童開辟一塊勞動園地,讓兒童在這里種植作物,從中觀察和認識大自然。
B. 學前兒童科學課程開發的實踐模式對幼兒園課程的開發有什麼啟示
課程審議是課程開發的一項重要活動。所謂課程審議是指課程開發的主體對具體教育實踐情境中的問題反復討論權衡,以獲得一致性的理解與解釋,最終作出恰當的、一致的課程變革的決定及相應的策略。課程審議也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它不是單一環節的活動,而是包含了多個環節的綜合過程。對課程審議過程的不同研究和實踐,形成了不同的課程審議模式。西方課程專家諾伊(Didier
Noye)提出了課程審議的六階段模式,即公眾共享、聚焦於一致的意見和不一致的意見、解釋立場、關注立場的轉變、協商共識、採用決議等。
在這些階段中,存在兩個基本的特性即同步性和社會性。所謂同步性是指在課程審議中,要在同一時間內考慮到同時存在的各種不同的事物,涉及到處理參與課程編制的人員的種種不同行事議程的問題。而社會性是指通過一定時間里的相互作用,課程審議小組會逐漸從分散的個體變為一個聯合的團體。隨著小組的不斷發展,小組成員會建立起一套他們本身特有的討論問題、表達意見以及認可不同觀點的方式,這一點在小組區分適當與不適當行為時尤為明顯。本文將討論六階段模式的內涵及其對幼兒園課程開發的啟發意義。
公眾共享
該階段主要是讓課程審議小組成員分享觀念、交流思想。課程審議的結果是期待小組成員能上下一心。然而,上下一心只能通過公眾共享這個環節來實現。因為,小組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有自己的觀念、經驗和需求,有時他們的觀念、經驗和需求是相互矛盾的,而課程審議就是要共享、交流和協調這些觀念、經驗和需求。為此,小組成員的共享意識非常重要,他們要善於與他人分享觀點、構想,而不是首先著眼於說服別人接受自己的觀念。該階段審議的核心是參與審議的人員分享與課程相關的基本觀念,諸如課程是什麼?什麼是學習者?什麼是最理想的學習環境?教師的作用是什麼?等等。這樣,課程審議者就能搞清一些最基本的理論問題,同時又了解了他人對這些問題的想法,也有可能使自己隱藏的問題顯現出來。在該審議階段的最後應記下審議小組在課程內容、學生、教師、學校以及人們將要面臨的挑戰等方面達成的共識。公眾共享的目的就在於達成共識及確認共同的核心信仰。
2.聚焦於一致的意見和不一致的意見
通過公眾共享,課程審議者在如何認識教師和學習者、教什麼、如何教等重要問題上已經形成了一些共識,但必然還有一些分歧,甚至其中的部分分歧根本就無法消除。這時,重要的是要明確分歧究竟在哪裡?分歧並不只是負面的。問題的關鍵在於要承認這些沖突觀點的存在,並從中找出其中的共同點,使大家不至於覺得自己被迫接受這些觀點。
3.解釋立場
看到分歧、承認分歧,並不能縮小或彌合分歧。為此,擁有分歧觀點的課程審議者必須對自己的觀點做出必要的解釋,這種解釋過程,正好表明了課程開發過程的復雜性。所有參與課程審議的人員都要收集、組織相關的資料,以試圖解釋種種不同的觀點。收集、組織資料的過程有巨大的實踐意義,它有利於課程審議人員在解釋立場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觀念與實踐資料的對接,使觀念具體化。另外,解釋立場不只是為了明了不同立場,還為了圍繞課程審議小組的共同目標,去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每個課程審議參與者要把自己看作是審議團體中的一員,應相互欣賞,而不把同伴看作競爭對手。
4.關注立場的轉變
當課程審議人員解釋了自己的觀點、了解了別人的立場和解釋後,有可能改變或重建自己的觀點。這樣,審議團體有關課程的觀念有可能出現新的升華。人們是通過辯論來達成共識的。辯論的結果不是決定勝負,而是形成一種更理想的課程及其實施方案。因此,審議人員通過討論、辯論,有可能改變各自的立場,並把自己立場的改變告訴他人。這種改變立場的情形的出現,意味著團體共同合作的加強。
5.協商共識
協商共識是要求參與審議的人員共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在該階段,要求審議參與者在新的立場上形成新的共識。尤其是對課程中的一些諸如「課程將是什麼?」「學習者應該學習哪些主題?」等核心問題形成新的共識。協商是課程審議的必要組成部分。人們用協商來說服別人或使自己相信,他們所採取的關於課程編制的行動是正確的。在分享、公開、解釋立場的過程中,人們發現爭論的力量,充足可信的資料更易使人作出與課程相關的正確決定。
6.採用決議
課程審議團體對課程的本質和目的達成共識。其標志是具體的課程主題、教學法、教學材料、學校環境、實施方法和評價手段的確定。
諾伊的這一理論對我國幼兒園課程開發的啟發意義在於:
1.課程建設要明確目的,要有基本的理念支撐。
為什麼要進行幼兒園課程開發?課程開發的出發點是什麼?這是直接關繫到課程開發成效的問題。有兩種情況可能會導致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同時也意味著兩種性質不同的課程開發活動。第一種情況是:如果真正是為了改善幼兒園課程,真正從本園的實際出發全面建構幼兒園課程,那麼,就必須從幼兒園課程的現狀出發,從存在的主要問題出發,學習、領會和應用基本的教育觀念、課程的基本知識和課程開發的基本方法;將參與課程開發的所有人員形成的觀念呈現出來,讓他人了解和分享;真正形成以幼兒園為團隊的或以班級為團隊的較為協調的課程理念和開發策略。第二種情況是:如果幼兒園課程開發僅僅是為了應付檢查或跟潮流,那麼就有可能忽視對系統的課程觀念和開發策略的把握,就有可能更多地關注經驗而不是基本的理論和觀念,難以形成對課程、教師、兒童及教學等問題的基本看法,也可能導致做了什麼但不知道為什麼這么做。
幼兒園課程開發的終極目的是為了擁有一種適宜的課程,但前提是課程的開發者要擁有基本的課程理念。對大部分幼教工作者來說,課程理念不是有和無的問題,而是系統與否的問題。不斷進行理論學習,深入思考教育實踐,有助於基本的課程觀念的形成。
2.課程建設要加強團隊的作用。
幼兒園課程不同於中小學課程,幼兒園的課程涉及幼兒的一日生活,無法完全預成,也無法完全文本化。有時,課程就在實施的過程之中。因此,在幼兒園,不能說那個人一定與課程無關,教師是課程實施的主要力量,保育員也是課程的實施者。不同性質的工作人員可以關注課程的不同方面,但在幼兒園不應出現部分工作人員對課程一無所知的現象,更應避免個別工作人員反課程的行為。為此,必須注重幼兒園團隊的力量,團隊組織的基礎在不同的幼兒園會有所不同,有的幼兒園以全園為基礎,有的則以班級為基礎。
在課程開發團隊的組織中,課程開發核心組是一種開發課程的有效方式,但不能過於依賴這種方式。僅依賴核心小組,有可能造成其他教職工游離在課程開發的過程之外;也有可能造成不同教師之間情緒的對立,甚至對課程的不認同。因此,較合理的方式是教師從自己關注的問題出發,進入不同的課程開發小組,使幼兒園課程的開發依賴各具特點的多個小組,而不是一個核心小組。當然,更合理的方式是以班級為基礎,以構建適合本班實際的課程為出發點,即課程開發以班級教師為基礎,根據需要,有目的地借鑒全園乃至園外的力量,組成一個虛實並舉的課程開發團隊來開發課程。總之,幼兒園課程開發團隊的組織方式可以是
多層次、多樣化的。
3.課程建設要注重團隊人員認識的分享、解釋與溝通。
形成團隊只是課程開發的條件,課程開發的成效取決於團隊中每個成員的努力。幼兒園課程開發小組作為一個團隊,應該發揮每個人員的作用。尤其要相互傾聽各自的想法,學會觀念分享,善於說清自己的想法和了解別人的想法。諾伊的理論給我們的一個很大的啟發是強調解釋。這種解釋不是想當然的和隨心所欲的,要有根據,即要查找與自己觀點對應的證據,這種證據不只是我做了什麼,我的經驗是什麼,還包括什麼理論支持我。
這樣,就會使討論有現實的和理論的基礎,避免在各抒己見,熱烈陳述自己的觀點的同時,卻不能形成共同的觀點。另外,為了論證自己的想法,每個成員都必須不斷學習,並深入分析自己的實踐。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課程開發的過程就是教師不斷學習成長的過程。課程開發者對課程、對幼兒、對教師及對幼兒園各種活動的看法不可能完全一致,他們對不同觀點的協調不是用勝負的思維方式來處理,而是在論證理由的基礎上,各取所長;發自內心地放棄自己的觀點,也不是妥協,而是對自己觀念的一種發展和提升,是在與他人共同討論的基礎上不斷重新構建自己的思想。
為此,課程開發小組中的每個人員不能只有陳述的機會,還應該有論證和辯論的機會,當然,最終還要盡可能地歸納共同的觀念、內容和策略,並一起商討和形成新的觀念、內容和策略。
C. 請簡要論述福祿貝爾的學前教育思想 1.幼兒園教育的意義和任務。2.幼兒園教育的方法。3.幼兒園課
1、幼兒自我發展的原理
福祿貝爾認為,幼兒的行為是其內在生命形式的表現,是由內在的動機支配的。通過這些行為,幼兒才可以成長發展。保育者的任務是幫助幼兒除去阻礙生命發展的障礙,讓自我得到發展。命令式的、強制的、干涉的教育方法對幼兒的發展是無效的,而必須尊重幼兒的自主性。重視幼兒自我活動。
2、游戲理論
福祿貝爾是第一個闡明游戲教育價值的人。他製作的玩具取名為「恩物」意為「神恩賜之物」,現在仍有很多幼兒園在使用。為了紀念福祿貝爾的貢獻,人們為他建了一個紀念碑,紀念碑的造型仿照了「恩物」中的球體、圓柱體等。
3、協調原理
福祿貝爾說,人不是單獨一人存在的,他是家族中的一員,社會的一員,也是民族的一員,是宇宙中的一分子。因此,我們應該讓孩子和周圍的環境、社會、自然結合,協調一致。能夠得到真正的協調是最美好的事。
(3)福祿培爾的幼兒園課程的開發擴展閱讀:
1、教育順應自然
福祿培爾基於性善論,把教育順應自然作為兒童教育的基點和中心。教育順應自然的思想貫穿了他的教育思想的始終。"自然"主要包括兩層含義:一方面是指大自然;另一方面是指兒童的天性,即生理和心理特點。在論述教育順應自然時,自然主要指後者。
2、兒童"自動"發展思想
所謂"自動"發展是指個體利用自我能動的力量,使內部表現於外部和使外部表現於內部的過程。福祿貝爾把人的教育年齡范圍劃分為幼兒期和少年期兩個大的發展時期,幼兒期兒童通過活動把自己對事物的認識表現出來。
這是一個使內部的東西成為外部東西的時期;而少年期主要是學習的時期,這一時期兒童通過各種感官接受外界的刺激吸取知識,是使外部的東西轉變為內部東西的時期。人的"自動"發展就是通過這兩個階段實現的。
D. 福祿培爾的教育思想
福祿培爾在教育史上最早把自然哲學中的「進化」概念引入人的生命和教育。在他看來,宇宙萬物是無限發展的,人的生命和教育也是「一種經久不斷地成長著的、發展著的、永遠地活著的東西」,不斷地從「一個階段向另一個階段前進的東西」。因此,他反對將人的生命和教育視為是「固定和靜止的東西」。福祿培爾還強調教育必須適應自然,順應兒童的天性。主張兒童的教育、教學和訓練,還應該要適應兒童的興趣和願望,並以兒童的個人能力為基礎,而不應該是外來因素強加的。在他看來,「一切專斷的、指示性的、絕對的和干預性的訓練、教育和教學必然地起著毀滅的、阻礙的、破壞的作用」。主張發展和順應自然是福祿培爾教育思想的重要內容,也是他得學前教育理論的基礎。
福祿培爾十分重視學前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幼兒園時期是人生發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甚至認為人的整個未來生活,「其根源全在於這一生命階段」。假如兒童在這個年齡階段受到損害,「他必須付出最大的艱辛和最大的努力才能成長為強健的人」。正式基於這種認識,他重視學齡前兒童的家庭教育,尤其是母親在早期教育中的作用。不過,他同意認為,僅有家庭教育是不夠的,還應該創立專門的兒童教育機構協助家庭更好地開展學前教育。因此,在福祿培爾那裡,學前教育的主體是家庭教育,幼兒園只是作為家庭教育的繼續和擴張,是家庭教育的「補充」而不是「代替」。福祿培爾創辦的幼兒園採取半日制,正是體現了他得這一思想。
福祿培爾闡述了幼兒園的工作任務。他認為幼兒園的主體任務是組織各種適當的游戲和活動,使兒童在自然和生活中獲得感性的認識,增強他們的體制,訓練他們的感官,促進他們正在覺醒的心靈的發展,為他們進入小學和未來的生活做好准備。此外,幼兒園還有培訓幼兒教育工作者,以及推廣幼兒教育經驗的任務。
福祿培爾傾其後半生的精力從事幼兒園課程開發,建立起了包括游戲與歌謠、恩物游戲、手工作業、運動游戲、自然研究,以及唱歌、表演和講故事等幼兒園課程體系。福祿培爾重視游戲在學前教育中的價值。在他看來,游戲是兒童內在本質向外的自發表現,是人在早期發展階段最純潔的精神產物。它給兒童以歡樂、自由、滿足等,又能培養兒童的意志力和自我犧牲精神。而且,正是在游戲中,兒童最能表現出創造性和主動性。因此,他建議在每一個村鎮都建立一個供兒童使用的公共游戲場所,它對於豐富社區生活,培養共同的意識和感情,發展社會共同的法則和要求,激發和培育公民道德和品質,發展社會的民族的美德,具有積極意義。
所謂「恩物」是福祿培爾為了讓兒童開展游戲和其他活動,設計和製造的活動玩具,一共有八套,意謂它們是上帝的恩賜。福祿培爾任務,恩物作為自然的象徵,其教育價值在於它是幫助兒童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地認識自然及其規律的重要工具。福祿培爾在教育史上最早提出將手工作業列為學校課程。至1866年,手工教育率先進芬蘭學校學校課程,福祿培爾的思想成為現實。
福祿培爾為學前教育事業和學前教育理論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得教育思想深刻地影響了歐美各國,以及日本等國的學前教育。在清末,福祿培爾的教育思想開始傳入我國,對我國學前教育實際和理論也產生了很大影響。
E. 福祿倍爾為幼兒教育事業做出了哪些貢獻
福祿培爾在教育史上最早把自然哲學中的「進化」概念引入人的生命和教育。在他看來,宇宙萬物是無限發展的,人的生命和教育也是「一種經久不斷地成長著的、發展著的、永遠地活著的東西」,不斷地從「一個階段向另一個階段前進的東西」。因此,他反對將人的生命和教育視為是「固定和靜止的東西」。福祿培爾還強調教育必須適應自然,順應兒童的天性。主張兒童的教育、教學和訓練,還應該要適應兒童的興趣和願望,並以兒童的個人能力為基礎,而不應該是外來因素強加的。在他看來,「一切專斷的、指示性的、絕對的和干預性的訓練、教育和教學必然地起著毀滅的、阻礙的、破壞的作用」。主張發展和順應自然是福祿培爾教育思想的重要內容,也是他得學前教育理論的基礎。 福祿培爾十分重視學前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幼兒園時期是人生發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甚至認為人的整個未來生活,「其根源全在於這一生命階段」。假如兒童在這個年齡階段受到損害,「他必須付出最大的艱辛和最大的努力才能成長為強健的人」。正式基於這種認識,他重視學齡前兒童的家庭教育,尤其是母親在早期教育中的作用。不過,他同意認為,僅有家庭教育是不夠的,還應該創立專門的兒童教育機構協助家庭更好地開展學前教育。因此,在福祿培爾那裡,學前教育的主體是家庭教育,幼兒園只是作為家庭教育的繼續和擴張,是家庭教育的「補充」而不是「代替」。福祿培爾創辦的幼兒園採取半日制,正是體現了他得這一思想。 福祿培爾闡述了幼兒園的工作任務。他認為幼兒園的主體任務是組織各種適當的游戲和活動,使兒童在自然和生活中獲得感性的認識,增強他們的體制,訓練他們的感官,促進他們正在覺醒的心靈的發展,為他們進入小學和未來的生活做好准備。此外,幼兒園還有培訓幼兒教育工作者,以及推廣幼兒教育經驗的任務。 福祿培爾傾其後半生的精力從事幼兒園課程開發,建立起了包括游戲與歌謠、恩物游戲、手工作業、運動游戲、自然研究,以及唱歌、表演和講故事等幼兒園課程體系。福祿培爾重視游戲在學前教育中的價值。在他看來,游戲是兒童內在本質向外的自發表現,是人在早期發展階段最純潔的精神產物。它給兒童以歡樂、自由、滿足等,又能培養兒童的意志力和自我犧牲精神。而且,正是在游戲中,兒童最能表現出創造性和主動性。因此,他建議在每一個村鎮都建立一個供兒童使用的公共游戲場所,它對於豐富社區生活,培養共同的意識和感情,發展社會共同的法則和要求,激發和培育公民道德和品質,發展社會的民族的美德,具有積極意義。 所謂「恩物」是福祿培爾為了讓兒童開展游戲和其他活動,設計和製造的活動玩具,一共有八套,意謂它們是上帝的恩賜。福祿培爾任務,恩物作為自然的象徵,其教育價值在於它是幫助兒童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地認識自然及其規律的重要工具。福祿培爾在教育史上最早提出將手工作業列為學校課程。至1866年,手工教育率先進芬蘭學校學校課程,福祿培爾的思想成為現實。 福祿培爾為學前教育事業和學前教育理論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得教育思想深刻地影響了歐美各國,以及日本等國的學前教育。在清末,福祿培爾的教育思想開始傳入我國,對我國學前教育實際和理論也產生了很大影響。
F. 如何在幼兒教育的實踐中貫徹福祿培爾的教育思想
福祿貝爾非常重視學前教育,在幼兒教育的實踐中貫徹他的思想就要大力發展幼兒教育,提高入園率,保證幼兒園辦學質量。
G. 簡述福祿信爾對幼兒教育發展的貢獻
福祿培爾在教育史上最早把自然哲學中的「進化」概念引入人的生命和教育。在他看來,宇宙萬物是無限發展的,人的生命和教育也是「一種經久不斷地成長著的、發展著的、永遠地活著的東西」,不斷地從「一個階段向另一個階段前進的東西」。因此,他反對將人的生命和教育視為是「固定和靜止的東西」。福祿培爾還強調教育必須適應自然,順應兒童的天性。主張兒童的教育、教學和訓練,還應該要適應兒童的興趣和願望,並以兒童的個人能力為基礎,而不應該是外來因素強加的。在他看來,「一切專斷的、指示性的、絕對的和干預性的訓練、教育和教學必然地起著毀滅的、阻礙的、破壞的作用」。主張發展和順應自然是福祿培爾教育思想的重要內容,也是他得學前教育理論的基礎。 福祿培爾十分重視學前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幼兒園時期是人生發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甚至認為人的整個未來生活,「其根源全在於這一生命階段」。假如兒童在這個年齡階段受到損害,「他必須付出最大的艱辛和最大的努力才能成長為強健的人」。正式基於這種認識,他重視學齡前兒童的家庭教育,尤其是母親在早期教育中的作用。不過,他同意認為,僅有家庭教育是不夠的,還應該創立專門的兒童教育機構協助家庭更好地開展學前教育。因此,在福祿培爾那裡,學前教育的主體是家庭教育,幼兒園只是作為家庭教育的繼續和擴張,是家庭教育的「補充」而不是「代替」。福祿培爾創辦的幼兒園採取半日制,正是體現了他得這一思想。 福祿培爾闡述了幼兒園的工作任務。他認為幼兒園的主體任務是組織各種適當的游戲和活動,使兒童在自然和生活中獲得感性的認識,增強他們的體制,訓練他們的感官,促進他們正在覺醒的心靈的發展,為他們進入小學和未來的生活做好准備。此外,幼兒園還有培訓幼兒教育工作者,以及推廣幼兒教育經驗的任務。 福祿培爾傾其後半生的精力從事幼兒園課程開發,建立起了包括游戲與歌謠、恩物游戲、手工作業、運動游戲、自然研究,以及唱歌、表演和講故事等幼兒園課程體系。福祿培爾重視游戲在學前教育中的價值。在他看來,游戲是兒童內在本質向外的自發表現,是人在早期發展階段最純潔的精神產物。它給兒童以歡樂、自由、滿足等,又能培養兒童的意志力和自我犧牲精神。而且,正是在游戲中,兒童最能表現出創造性和主動性。因此,他建議在每一個村鎮都建立一個供兒童使用的公共游戲場所,它對於豐富社區生活,培養共同的意識和感情,發展社會共同的法則和要求,激發和培育公民道德和品質,發展社會的民族的美德,具有積極意義。 所謂「恩物」是福祿培爾為了讓兒童開展游戲和其他活動,設計和製造的活動玩具,一共有八套,意謂它們是上帝的恩賜。福祿培爾任務,恩物作為自然的象徵,其教育價值在於它是幫助兒童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地認識自然及其規律的重要工具。福祿培爾在教育史上最早提出將手工作業列為學校課程。至1866年,手工教育率先進芬蘭學校學校課程,福祿培爾的思想成為現實。 福祿培爾為學前教育事業和學前教育理論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得教育思想深刻地影響了歐美各國,以及日本等國的學前教育。在清末,福祿培爾的教育思想開始傳入我國,對我國學前教育實際和理論也產生了很大影響。
H. 大家的幼兒園園本課程都是怎麼開發的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幼兒園將發展的方向聚焦在「園本課程」上,一時間,似乎唯有「園本課程」才能顯現出一個幼兒園的綜合實力,顯現出不同於他人的特色。我認為這是一個錯誤的導向和趨勢,我們在創設「園本課程」的同時,有必要對園本課程進行深入的思辨,以使我們能更清晰地認識到,我們最應該做的是什麼。 首先我們要思考的是:何為園本?何為課程?園本即本園,立足於本園實際,體現本園特色,符合本園的社會文化背景的,應該是由本園教師進行的,以促進本園孩子的發展為目標的,解決的是本園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而課程是一個很大的范疇,在這里我們所指的課程是狹義的課程,是專指學校教育中的課程。課程是包括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評價等等在內的非常復雜和系統化的概念,而非只是有幾個教學活動內容就行了。對於目前大部分幼教工作者來說,他們缺少的正是系統的課程概念和知識。 其次要思考的是為什麼要創設園本課程,園本課程開發的出發點是什麼?這是直接關繫到園本課程開發成效的問題。如果真正是為了改善幼兒園的現有課程,真正從促進幼兒的發展和教師的發展的角度出發,那麼,課程開發就要分析和尋找幼兒園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並以此為依據,圍繞解決問題的過程去建構本園的課程。由於是基於解決實際問題的課程開發,因此,在開發的同時會關注需要學習、領會和應用基本的教育觀念、課程的基本知識和課程開發的基本方法,並通過對話、合作將參與課程開發的所有人員形成的觀念呈現出來,與他人了解和分享,真正形成體現幼兒園本色的園本課程。如果幼兒園課程開發僅僅是為了應付檢查或跟隨潮流,那麼課程開發往往不會去關注教師和幼兒真正的需要,就有可能忽視對系統的課程觀念和開發策略的把握,那麼課程只是一些教學內容零碎的拼裝,缺少內在的邏輯和系統。 最後,我們要思考的是,從中國目前的幼教師資水平出發,哪條路更適合我們的課程改革,是開發「園本課程」還是實現「課程園本化」。目前有許多幼兒園都在大力編制屬於自己的園本課程,這也許是受中小學校本課程的影響。但中小學的校本課程是在政府規定的基本課程以外衍生的,是對地方課程的補充,是豐富學生業余閑暇生活的課程,而幼兒園由於沒有統一的基本課程,各園編制的園本課程是包括幼兒一日生活在內的所有課程的總和,這是不同的兩個范疇。也就是說,校本課程只對學生是起輔助作用的,而園本課程則是起到決定性的重要作用。那麼對於大多數的幼兒園來說,園長、教師還不具備自己編寫課程的能力(當然我不否定個別幼兒園或教師具有這樣的能力),在還沒有搞清楚課程是怎麼一回事的狀況下編制課程,是非常令人擔憂的。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給教師套上了沉重的枷鎖,其結果不僅僅是得不償失,更有可能是延誤了孩子的發展。 縱觀目前的幼兒園課程,雖然說品種繁多,良莠不齊,但仔細尋找,還是不乏精良之作。特別是一些由課程專家和一線優秀教師通力合作,精心編制的課程,是值得我們使用的。那麼既然有這樣的現成課程存在,我們為什麼還要舍近求遠,做一些不符合實際的事情呢?是因為唯有園本課程才能顯現幼兒園的實力和特色嗎?我並不這樣認為。如果幼兒園要體現自己的教育教學特色,需要的不是「園本的課程」,而是「課程的園本化」,也就是說,如何在已有的課程實施中,根據自己本園的實際情況,加入自己對課程的理解和改編,創造性地運用課程,使之更能適合自己的教育對象,從而更好地促進孩子的和諧發展,這才是我們要做的,也是符合我們實際的。 在園本課程的問題上,我始終堅信這樣一句話:「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