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德育課程標准2011版
1. 急求小學德育課程計劃
下面是一個計劃 希望對你有幫助
德育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創建「中小學行為規范示範校」為載體,以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為重點,切實加強珍惜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營造良好育人氛圍,努力構建「和諧德育」。
二、工作目標:
德育工作是全面推進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擺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為此本學期的德育工作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強德育隊伍建設,營造全員育人氛圍
1、加強校園德育環境建設。
一是要加強德育工作領導。成立校長室、德育處、少先隊以及年級組為德育領導核心小組,保障德育工作領導作用。二是要花大力氣建設好一支堅強有力的班主任隊伍和全員抓德育的思想工作隊伍,要求人人都是德育教育者,做到隨時、隨地、隨人、隨事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堅持說教與身教相結合的教育思想,堅持教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三位一體。
2、加強對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和指導
本學期將加強對班主任工作的培訓力度,著力打造一批品行好、能力強,工作踏實、樂於奉獻的班主任隊伍。要健全和完善班主任崗位職責、工作條例、班主任工作考核評估激勵機制,堅持從形式和內容兩方面公正、客觀地衡量班主任工作,鼓勵班主任主動認真的開展工作。把班主任工作的實績作為晉升、評優的重要依據。要開好班主任例會,每學期開展1-2次班級管理經驗交流會,推出一批優秀班主任。要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達到相互學習的目的,並從理論層次上提升班主任,促使他們科學管理班集體。
3、提升教職工德育理念。
加強學習,提高每個教師的德育素質。組織教師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學習《教育法》、《教師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教育法規,增強遵紀守法、依法施教的自覺性,提高教師科學育人的水平。牢固樹立"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的思想。加強職業道德自律,規范教學行為,增強愛生意識,關心學生品行健康發展,認識並掌握教育規律,堅持耐心教育與嚴格管理相結合,使教師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良好的師表風范,全面關心、愛護學生,杜絕體罰和變相體罰,拿起表揚、贊美的武器,構建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
4、推進德育課程改革,提高學科德育功能。
深化以思品課為核心的德育教科研,開展學科德育滲透教育活動,充分發揮各學科自身的特點,做到傳授科學文化知識與加強學生思想修養相統一,靈活隨機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科學態度,提高他們識別真善美的能力,使之形成理想與信念,進而轉化為發憤學習,積極向上的內在動力。要抓好各級德育規劃課題的結題工作,力爭在課題研究上出成果。
5、抓好「三個結合」教育,促進學生發展
重視家庭、社會與學校教育的配合。想方設法辦好家長學校,並成立家長委員會,定期召開會議,多渠道、多形式開展校外德育教育基地活動,進一步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
要定期召開好家長會,班主任要做好家訪工作,對部分學生建立家校聯系卡,溝通學生在校和家庭情況,提出學生在家、在校的學習常規要求,使孩子在家長指導下,加快常規養成。要定期做好學生的家訪工作,和家長一道做好學生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嚴禁出現學生逃學、厭學、進網吧等不正當現象。要充分發揮「家校路路通」的作用。要通過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加校外教育活動,了解家鄉變化,感受祖國的騰飛。要繼續深入探討社區教育,利用一切社區資源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素質教育。通過教子有方經驗交流、給家長的一封信、課堂教學開放周等形式對家庭教育的內容和方式方法進行指導、引導。
(二)、常規教育
1、德育工作
(1)、抓好行為規范教育,積極開展「小公民教育」。落實《小學生一日常規》教育措施;落實「三制」:人人崗位責任制、衛生值日包干制、衛生天天檢查評比制。堅持一日三查:查穿校服、戴校徽情況;查遲到早退情況。開學第一個月,各班要利用班隊課組織學生認真學習貫徹《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小學生禮儀規范》以及校紀校規,並做到及時檢測反饋,經常檢查學生的行為習慣,發現問題及時批評教育。要通過具體的強化訓練,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組織活動、管理評價,逐步使學生從「要我這樣做」轉變為「我應該這樣做」,使良好的行為習慣內化為自覺的行動。要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注重提高他們的文明素質,讓學生終身受益。
2、抓好學校的各項常規,創建優良校風。以教導處、少先隊管理為一體,進一步強化學生升國旗、衛生、紀律、兩操、自行車排放、校門口值勤等常規方面的自覺意識,抓好文明禮儀教育,使全體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自覺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形成良好的校風。本學期學校將繼續堅持文明班級的評比制,常規檢查反饋、督促、落實制,使常規管理達到精細化。
3、抓好「班隊」德育主陣地,上足上好每一節班隊課。
要求班主任老師根據本班級的具體情況,認真設計班隊活動內容,設計好教案,多講身邊人、身邊事。主題隊會每學期3-4次,並列入班主任工作考核項目。德育處要嚴格檢查班隊教案,期未進行總結評比。
4、加強班級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樹立班級形象,爭創班級特色,開展爭創「文明班級」活動。
5、以活動為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動。配合「小公民教育」活動,在學校中掀起做文明事、爭當文明小學生的活動熱潮。配合學校的德育系列活動,做好學生的德育養成教育。
6、抓好德育宣傳陣地建設,注意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重點抓好班會課的教學效果檢查,同時,利用學校宣傳畫廊等多種形式進行德育教育宣傳,多表揚宣傳身邊先進突出的感人事跡,弘揚正氣,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文明習慣、遵紀守法等方面的教育。
7、加強後進生的教育與轉化。後進生轉化工作要做到有計劃,有措施,勤總結,重在落實,強化考核。要求教師耐心細致地做好後進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到不講過頭話,不扣大帽子,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多幫助,嚴格控制學生掉隊。
8、法制教育緊抓不放,重點做好教育防範工作。充分利用法制教育報告會、思品課、班會課、主題隊會、國旗下講話等進行普法教育,增強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使學生知法、懂法、守法,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本學期要組織教師深入學習《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請校外輔導員來校作法制教育報告,對問題學生進行定期定人幫教、轉化,杜絕在校學生違法犯罪事件的發生。
9、探索嘗試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勢下必須重視的重要內容,開展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做好學生心理的疏導,教師要積極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和保證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人文環境。充分利用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詢室,保證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正常化、規范化,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健康的發展。
2、體育工作
(1)、認真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有目的,按質量,按課程上好每一堂體育課。保證學生每天體育活動時間。
(2)、做好學校體育器材並做好各種體育器材的登記、保管和使用管理工作,購買欠缺的體育器材。
(3)、堅持傳統項目的訓練,特別是抓好廣播操、隊列操日常訓練。
(4)、3、認真落實「兩課兩操」,保證學生每日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值日生及值日教師每日做好督導工作。
(5)、迎合本學期田徑運動會,選拔好隊員,利用現有的體育設施組織訓練,務求創出較好的成績。
(6)、體育教師要認真做好學校田徑隊、排球隊等運動隊的訓練工作,帶動群眾性體育活動的開展,力爭在區小學生春季田徑運動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3、衛生工作
(1)、加強學校衛生工作監管力度,堅持定期或不定期的學校衛生監查,針對發現的問題和安全隱患,及時督促學校整改,杜絕學校食品安全事故,防範學校群體性傳染疾病的發生。
(2)、推進《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實施,通過開展培訓及檢查指導,促進學校體育工作改革,提高廣大青少年學校體質健康水平。
(3)、抓好健康教育。加強健康教育師資培訓督促學校按規定落實常見病及傳染病防治教育、防艾教育、血防教育、人口教育、青春期性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課程的開設。
(4)、堅持眼保健操制度,教育好學生用眼衛生,降低學生近視率。
4、藝術工作
(1)、以培養合格畢業生為目標,加強對學生的藝體學科考核。
(2)、以培養學生個性特長為目的,做好藝體特長生的培養工作,做好各類藝體競賽的組織工作,充分發揮學生藝體特長和競技水平。
(3)、扎實地學習和貫徹新課程標准,更新教育觀念,積極探索藝術課堂教學改革,凸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優化教法與學法的設計,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4)、組織藝術教師積極參加市、區組織的新課標觀摩研討活動,認真學習,積極探索實踐,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
5、國防教育和交通安全工作
(1)、加強國防教育,開設好國防教育課,保證課時,教學質量。
(2)、利用多種教學手段,積極開展國防知識普及活動。
三、具體時間安排:
三月份:
1、開展對流感、水痘等的預防宣傳工作;
2、加強對學生用眼衛生,眼保健操的檢查督促工作;
3、整理健康心理檔案資料;
4、組織學生開展「小小文明公民」自製手抄報活動;
5、開展「青少年安全自救自護訓練教育演習」活動;
6、開展「學習雷鋒義務奉獻 竹青精神進校園」主題活動。
四月份:
1、組織全校各班召開「小公民教育」主題班(團)隊會;
2、結合世界地球日開展「綠色旋律」主題活動;
3、組織校內「千童之聲」合唱比賽;
4、做好春季廁所、環境衛生、四害消殺工作。
五月份:
1、參加全區中小學生運動會;
2、參加全區「千童之聲」合唱比賽。
六月份:
1、加強對夏季常見病的預防宣傳工作,預防胃腸道疾病的發生;
2、參加「文明小品」表演賽活動;
3、開展校內「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評選活動;
4、學校學期德育工作總結。
七月、八月份:
開展假期「走進社區」實踐活動。
九月份:
1、開展校內「人人講紅軍故事」比賽;
2、整理健康心理檔案資料;
3、參加全區中小學生「四球」賽。
十月份:
1、參加「守則」、「規范」、「養成教育」成果匯報演出;
2、開展校內「班主任基本功」大賽。
十一月份:
1、組織參加區「班主任基本功」大賽;
2、組織學生開展「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小公民」徵文活動。
十二月份:
1、進行德育工作總結;
2、整理材料,迎接目標管理檢查。
2. 如何理解 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
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2011年版)
目 錄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課程性質
二、課程基本理念
三、課程設計思路
第二部分 課程目標
第三部分 課程內容
―、我的徤康成長
二、我的家庭生活
三、我們的學校生活
四、我們的社區生活
五、我們的國家
六、我們共同的世界
第四部分 實施意見
一、教學建議
二、評價建議
三、教材編寫建議
四、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建議
第一部分前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質的核心。隨著社會的發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質越來越成為人的內在需求。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要求基礎教育更新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培養良好的公民素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小學中高年級是學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會生活的重要時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認識和道德判斷能力,養成行為習慣的重要階段。品德與社會課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以滿足學生的身心需要為目標,以學生社會生活為基礎,注重學生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初步掌握認識社會事物和現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斷和行為選擇能力,發展學生主動適應社會、積極參與社會的能力。
一、課程性質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為核心、促進學生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
綜合性 本課程設計體現社會環境、社會活動和社會關系的內在整合;課程內容有機融合品德和規則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歷史與文化、國情教育,地理和環境教育,生命與安全教育,民族團結教育等; 教學活動體現學生生活經驗、知識學習與社會參與的彼此滲透和相互促進,從多角度、多層面引導學生去理解、認識自我、他人和社會,並以此為基礎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質。
實踐性 本課程學習是知與行相統一的過程,注重學生在體驗、探究和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質,實現社會性發展。課程設計與實施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和提出問題,在親身參與豐富多樣的社會活動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
開放性 本課程內容根據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和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有彈性地吸納鮮活的社會生活事件;教學空間從課內向課外延伸,從課堂向學校、家庭和社區擴展;課程評價關注不同學生的學習起點和學習態度,不以單一指標評價學生的發展,評價不僅關注學習結果,更重視學習過程和日常行為。
二、課程基本理念
(―)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會做人是課程的核心
本課程特別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導學生的道德發展,豐富學生的社會認識和內心世界,健全學生的人格,使他們能夠以積極的生活態度參與社會,成為有愛心、有責任心、有良好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人。
(二)學生的生活及其社會化需求是課程的基礎
本課程注重學生生活的價值。學生的品德與社會性發展源於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學生的生活對本課程的構建具有重要價值。課程必須貼近他們的生活,反映他們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會,並以此為基礎,提升學生的生活。
(三)提高德育的實效性是課程的追求
本課程強調必須從學生發展的現實和可能出發,提高德育的實效性。教學要因地制宜地營造有利於學生品德和行為習慣養成的學習環境,選取學生生活中真實可信的生動事例,採用學生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他們認識和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使教學成為學生體驗生活、道德成長的有效過程。
三、課程設計思路
本課程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家庭、學校、社區、國家、世界是學生不斷擴展的生活領域。社會壞境、社會活動、社會關系是存在於這些領域中的幾個主要因素。學生的品德與社會性發展是在逐步擴展的生活領域中,通過與各種要素的交互作用實現的。
本課程的設計思路是:一條主線,點面結合,綜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條主線」即以學生的生活發展為主線;「點面結合」的「點」是社會生活的幾個主要因素,「面」是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領域,在面上選點,組織教學內容;「綜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每一個生活領域所包含的社會要素是綜合的,在不同年段層次不同,螺旋上升。
3. 小學品德與社會新課程標准
新 課 程 標 准 解 讀
一、課程性質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指出:「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這段話首先給課程定位,它開設的學段是中高年級,是在小學低年級《品德與生活》課的基礎之上,並與6-9年級的《思想品德》《歷史》、《地理》)科相銜接。
二、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分兩部分,一是總目標,二是分目標。
《品德與社會》的總目標是:「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它表明了課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
分目標有三個方面:1、情感、態度、價值觀 2、能力 3、知識
從以上的分目標看出,與其他學科的課程標准相比,兩課的共同點是將「情感、態度、價值觀」放在首位,強調了德育的功能。
三、課程的基本思想
1、品德培養回歸生活。現在課程設置是把道德存在於人的整個生活中,把品德課與生活課的綜合,品德課與社會課的綜合,這樣做就不會有脫離生活的道德。人們是為了生活(社會生活)而改善、提升社會的道德,培養、發展個體的品德,並不是為了道德而道德,同樣,社會道德和個體品德的提高與發展也只有通過他們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
2、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教育要回歸生活,我們重視關注兒童正在進行中的現實生活。這也是兩門課程標准共同追求的一個基本理念。只有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才能做到有實效性、有針對性。另外要注意,課程以兒童現實生活為基礎,但它不是學生生活的簡單的「翻版」。課程的教育意義在於它要高於生活,所設置的內容要從兒童生活中提取。
3、積極引導兒童的發展。以兒童自己的生活為課程基礎,尊重兒童的生活。尊重兒童不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條件,也是教育的本質要求。但是,尊重兒童也決不是對兒童聽之任之。而是需要通過正確引導而達到對自然的認識、對社會的准確理解、對自我的合理把握。為此,課程所追求的不僅是針對性、有效性,而且是具有明確的方向性。
4、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培養的內在統一。當今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具有完整生命表現的人,面對他們參與的生活世界,他們的表現既有認知,也有情感、意志和行為。在現實生活中,這種種因素也總是在交互作用中同時發生、同時作用於生活。當一個兒童遭遇到生活中某個事件、某個人時,他不僅在感知認知:這是一件什麼事?這是一個什麼人?同時也會產生這是件好事還是壞事、這人是好人還是壞人的問題。隨之而萌發響應的情意、態度,然後是一定的行為。
5、倡導自主、探索性學習。課程所設計的活動或主題,大多是需要兒童作為主體參與其中的,要他們自己「動手動腦」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結論。倡導自主、探索性學習也不排斥接受性學習,兩種學習方式應當相互滲透,面對不同的教學主題做出合理選擇。
五、實施建議
按照課時安排,《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每周兩課時,已經不是基礎教育階段所謂的「副科」了。並且隨著課改的深入和學科的發展,人們對它的重視程度會越來越高。要上好這門課程,應該要樹立以下新的觀念:
1、教材觀。新的教材觀應該是:教科書不只是傳遞知識信息的載體,更重要的功能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所憑借的話題、範例。教材是教師引發兒童活動的工具,是兒童開展活動時可利用的資源。教材是開放的,給教學留下空間,使教師能夠聯系當地和學生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學生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
2、教師觀。新課程要求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師首先要為人師表。「我是你的一個旅伴,你向我問路,我指向我們倆的前方」。教師的任務不是講解教科書,而是努力創造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引發學生探索的慾望,讓他們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教師要善於從學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學生喜歡的活動,指導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熏陶,品格得到發展,身心健康地成長。
3、學生觀。教師要尊重和愛護學生,確立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學生只有作為學習的主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中去,才能從中感受、體驗、領悟並得到個人的發展,構建起真正屬於他們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形成內化的心理品質和道德品質,修煉出屬於他們自己的健康人格。
4、教學觀。教與學的新觀念是:首先要注重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而不是強調知識的灌輸。要善用啟發式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態度和能力。其次,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處事、如何與人相處。教學不是偏重單純的學術能力的提高,而是為了促進學生知識、技能、能力、態度、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整體性發展。第三,教學要有開放性和活動性。知識的來源並不限於課本,學生周圍的人,學生身邊的事物都是學習的資源。要利用這些教育資源,因地制宜,開展好各種學習活動,提高教學效果。總之,新的教學觀念,新就新在,不是為了教而教,是為了學而教,是以學為中心的教。
小學品德新課堂之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的內容包括:確立教學課題、進行學情分析、教材課題分析、教學目標分析、教學要點分析、教學准備、教學過程主要環節、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主要環節
教學過程是新課堂教學教學設計最核心的內容,它是由具有一定內在聯系的前後步驟或順序的各個主要活動環節構成的。也稱教學程序。一般情況分為導入、新授、總結、拓展四個環節,每個環節又分別包含了不同的、具有一定程序安排的活動內容。從總體上說,新課堂教學過程設計必須要體現出以下幾點一要教學過程活動化。(即體現師生互動交往,把過去那種講解提問式教學,靈活的設計為學生的多種活動。)二要學習方式多樣化。(即既要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又要重視他們的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三要過程設計粗線條化。(這里所說的粗線條,不是指環節語言籠統、簡單,而是環節語言要抓關鍵、抓重點,嚴格遵循新課堂教學課例提倡或強調的 「大環節要清,小環節要精」。 )
每個課例的教學過程主要環節要完整,思路清晰,概括到位。做到了一方面以兒童為主體,以各種活動為媒介,充分體現三維目標的要求;另一方面將兒童現實生活中各個方面的不同事件進行綜合,做到知、情、意、行相統一,充分體現出品德課程的綜合性。
4. 2011思品課程標准德育性質是什麼
撒的
5.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語文等19個學科課程標准(2011年版)將於2012年秋季開始執行,課程標准將
B、 C具體內容:強化「德育為先」
突出能力培養
創新課程內容
對小學低、中年級適當回減少了寫字量,答高年級相應增加了寫字量,整個小學階段識字寫字總量保持不變,仍然要求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其中2500個會寫。
容量控制力爭實現減負
6. 2011版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較舊課程標准有哪些利弊
2011版的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修改有三個關鍵點:1、減負。主要體現為新課標降低了會寫漢字的要求,增加了背誦的篇目。2、創新。3、德育。
7. 求小學德育課的詳細教案,好的追加50.謝謝!!!
德育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創建「中小學行為規范示範校」為載體,以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為重點,切實加強珍惜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營造良好育人氛圍,努力構建「和諧德育」。
二、工作目標:
德育工作是全面推進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擺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為此本學期的德育工作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強德育隊伍建設,營造全員育人氛圍
1、加強校園德育環境建設。
一是要加強德育工作領導。成立校長室、德育處、少先隊以及年級組為德育領導核心小組,保障德育工作領導作用。二是要花大力氣建設好一支堅強有力的班主任隊伍和全員抓德育的思想工作隊伍,要求人人都是德育教育者,做到隨時、隨地、隨人、隨事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堅持說教與身教相結合的教育思想,堅持教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三位一體。
2、加強對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和指導
本學期將加強對班主任工作的培訓力度,著力打造一批品行好、能力強,工作踏實、樂於奉獻的班主任隊伍。要健全和完善班主任崗位職責、工作條例、班主任工作考核評估激勵機制,堅持從形式和內容兩方面公正、客觀地衡量班主任工作,鼓勵班主任主動認真的開展工作。把班主任工作的實績作為晉升、評優的重要依據。要開好班主任例會,每學期開展1-2次班級管理經驗交流會,推出一批優秀班主任。要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達到相互學習的目的,並從理論層次上提升班主任,促使他們科學管理班集體。
3、提升教職工德育理念。
加強學習,提高每個教師的德育素質。組織教師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學習《教育法》、《教師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教育法規,增強遵紀守法、依法施教的自覺性,提高教師科學育人的水平。牢固樹立"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的思想。加強職業道德自律,規范教學行為,增強愛生意識,關心學生品行健康發展,認識並掌握教育規律,堅持耐心教育與嚴格管理相結合,使教師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良好的師表風范,全面關心、愛護學生,杜絕體罰和變相體罰,拿起表揚、贊美的武器,構建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
4、推進德育課程改革,提高學科德育功能。
深化以思品課為核心的德育教科研,開展學科德育滲透教育活動,充分發揮各學科自身的特點,做到傳授科學文化知識與加強學生思想修養相統一,靈活隨機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科學態度,提高他們識別真善美的能力,使之形成理想與信念,進而轉化為發憤學習,積極向上的內在動力。要抓好各級德育規劃課題的結題工作,力爭在課題研究上出成果。
5、抓好「三個結合」教育,促進學生發展
重視家庭、社會與學校教育的配合。想方設法辦好家長學校,並成立家長委員會,定期召開會議,多渠道、多形式開展校外德育教育基地活動,進一步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
要定期召開好家長會,班主任要做好家訪工作,對部分學生建立家校聯系卡,溝通學生在校和家庭情況,提出學生在家、在校的學習常規要求,使孩子在家長指導下,加快常規養成。要定期做好學生的家訪工作,和家長一道做好學生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嚴禁出現學生逃學、厭學、進網吧等不正當現象。要充分發揮「家校路路通」的作用。要通過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加校外教育活動,了解家鄉變化,感受祖國的騰飛。要繼續深入探討社區教育,利用一切社區資源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素質教育。通過教子有方經驗交流、給家長的一封信、課堂教學開放周等形式對家庭教育的內容和方式方法進行指導、引導。
(二)、常規教育
1、德育工作
(1)、抓好行為規范教育,積極開展「小公民教育」。落實《小學生一日常規》教育措施;落實「三制」:人人崗位責任制、衛生值日包干制、衛生天天檢查評比制。堅持一日三查:查穿校服、戴校徽情況;查遲到早退情況。開學第一個月,各班要利用班隊課組織學生認真學習貫徹《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小學生禮儀規范》以及校紀校規,並做到及時檢測反饋,經常檢查學生的行為習慣,發現問題及時批評教育。要通過具體的強化訓練,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組織活動、管理評價,逐步使學生從「要我這樣做」轉變為「我應該這樣做」,使良好的行為習慣內化為自覺的行動。要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注重提高他們的文明素質,讓學生終身受益。
2、抓好學校的各項常規,創建優良校風。以教導處、少先隊管理為一體,進一步強化學生升國旗、衛生、紀律、兩操、自行車排放、校門口值勤等常規方面的自覺意識,抓好文明禮儀教育,使全體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自覺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形成良好的校風。本學期學校將繼續堅持文明班級的評比制,常規檢查反饋、督促、落實制,使常規管理達到精細化。
3、抓好「班隊」德育主陣地,上足上好每一節班隊課。
要求班主任老師根據本班級的具體情況,認真設計班隊活動內容,設計好教案,多講身邊人、身邊事。主題隊會每學期3-4次,並列入班主任工作考核項目。德育處要嚴格檢查班隊教案,期未進行總結評比。
4、加強班級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樹立班級形象,爭創班級特色,開展爭創「文明班級」活動。
5、以活動為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動。配合「小公民教育」活動,在學校中掀起做文明事、爭當文明小學生的活動熱潮。配合學校的德育系列活動,做好學生的德育養成教育。
6、抓好德育宣傳陣地建設,注意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重點抓好班會課的教學效果檢查,同時,利用學校宣傳畫廊等多種形式進行德育教育宣傳,多表揚宣傳身邊先進突出的感人事跡,弘揚正氣,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文明習慣、遵紀守法等方面的教育。
7、加強後進生的教育與轉化。後進生轉化工作要做到有計劃,有措施,勤總結,重在落實,強化考核。要求教師耐心細致地做好後進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到不講過頭話,不扣大帽子,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多幫助,嚴格控制學生掉隊。
8、法制教育緊抓不放,重點做好教育防範工作。充分利用法制教育報告會、思品課、班會課、主題隊會、國旗下講話等進行普法教育,增強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使學生知法、懂法、守法,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本學期要組織教師深入學習《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請校外輔導員來校作法制教育報告,對問題學生進行定期定人幫教、轉化,杜絕在校學生違法犯罪事件的發生。
9、探索嘗試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勢下必須重視的重要內容,開展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做好學生心理的疏導,教師要積極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和保證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人文環境。充分利用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詢室,保證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正常化、規范化,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健康的發展。
2、體育工作
(1)、認真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有目的,按質量,按課程上好每一堂體育課。保證學生每天體育活動時間。
(2)、做好學校體育器材並做好各種體育器材的登記、保管和使用管理工作,購買欠缺的體育器材。
(3)、堅持傳統項目的訓練,特別是抓好廣播操、隊列操日常訓練。
(4)、3、認真落實「兩課兩操」,保證學生每日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值日生及值日教師每日做好督導工作。
(5)、迎合本學期田徑運動會,選拔好隊員,利用現有的體育設施組織訓練,務求創出較好的成績。
(6)、體育教師要認真做好學校田徑隊、排球隊等運動隊的訓練工作,帶動群眾性體育活動的開展,力爭在區小學生春季田徑運動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3、衛生工作
(1)、加強學校衛生工作監管力度,堅持定期或不定期的學校衛生監查,針對發現的問題和安全隱患,及時督促學校整改,杜絕學校食品安全事故,防範學校群體性傳染疾病的發生。
(2)、推進《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實施,通過開展培訓及檢查指導,促進學校體育工作改革,提高廣大青少年學校體質健康水平。
(3)、抓好健康教育。加強健康教育師資培訓督促學校按規定落實常見病及傳染病防治教育、防艾教育、血防教育、人口教育、青春期性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課程的開設。
(4)、堅持眼保健操制度,教育好學生用眼衛生,降低學生近視率。
4、藝術工作
(1)、以培養合格畢業生為目標,加強對學生的藝體學科考核。
(2)、以培養學生個性特長為目的,做好藝體特長生的培養工作,做好各類藝體競賽的組織工作,充分發揮學生藝體特長和競技水平。
(3)、扎實地學習和貫徹新課程標准,更新教育觀念,積極探索藝術課堂教學改革,凸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優化教法與學法的設計,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4)、組織藝術教師積極參加市、區組織的新課標觀摩研討活動,認真學習,積極探索實踐,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
5、國防教育和交通安全工作
(1)、加強國防教育,開設好國防教育課,保證課時,教學質量。
(2)、利用多種教學手段,積極開展國防知識普及活動。
三、具體時間安排:
三月份:
1、開展對流感、水痘等的預防宣傳工作;
2、加強對學生用眼衛生,眼保健操的檢查督促工作;
3、整理健康心理檔案資料;
4、組織學生開展「小小文明公民」自製手抄報活動;
5、開展「青少年安全自救自護訓練教育演習」活動;
6、開展「學習雷鋒義務奉獻 竹青精神進校園」主題活動。
四月份:
1、組織全校各班召開「小公民教育」主題班(團)隊會;
2、結合世界地球日開展「綠色旋律」主題活動;
3、組織校內「千童之聲」合唱比賽;
4、做好春季廁所、環境衛生、四害消殺工作。
五月份:
1、參加全區中小學生運動會;
2、參加全區「千童之聲」合唱比賽。
六月份:
1、加強對夏季常見病的預防宣傳工作,預防胃腸道疾病的發生;
2、參加「文明小品」表演賽活動;
3、開展校內「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評選活動;
4、學校學期德育工作總結。
七月、八月份:
開展假期「走進社區」實踐活動。
九月份:
1、開展校內「人人講紅軍故事」比賽;
2、整理健康心理檔案資料;
3、參加全區中小學生「四球」賽。
十月份:
1、參加「守則」、「規范」、「養成教育」成果匯報演出;
2、開展校內「班主任基本功」大賽。
十一月份:
1、組織參加區「班主任基本功」大賽;
2、組織學生開展「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小公民」徵文活動。
十二月份:
1、進行德育工作總結;
2、整理材料,迎接目標管理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