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A. 高中新課程改革的課程理念和目標是什麼
理念:高中新課程改革的課程理念:
1.使所有學生和學校都成功。《普通專高中課程方案(實屬驗)》明確提出:「普通高中是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化,這是我國對高中課程性質的基本定位。這種轉化意味著高中課程不再是為少數精英服務的教育,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促進所有學生的發展,使所有學生都能成功。這種轉化也意味著,在高中教育中原有的重點、示範和普通高中的界限被打破,所有的學校都能根據學校自身的特點和優勢,成為促進所有學生成功的優質高中。高中課程改革的這種理念旨在滿足社會和個體對高中教育發展的基本需求。
B. 新課程改革包含哪些內容
新課程體系改革內容:
1、改革課程功能,強調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在學習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要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2、改革課程結構,適應時代要求及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要求,體現課程的科學性、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3、改革課程內容,加強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系,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4、改革課程實施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5、改革課程評價標准,要發揮評價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素質提高、改進教學實踐、推進素質教育上的功能。
6、改革課程管理,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的適應性。
C. 如何理解高中課程改革的六大目標
課程改革的六大目標
1.課程功能轉變
課程改革的核心目標即課程功能的轉變: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即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轉變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打破傳統的基於精英主義思想和升學取向的過於狹窄的課程定位,而關注學生「全人」的發展。這一根本性的轉變,對於實現新課程的培養目標,在基礎教育領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具有社會責任感、健全人格、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養和環境意識等具有重要意義。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教育的目標是知識的傳授。課堂上教師把重點放在包括考試內容的練習,並下意識地排除對創造性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等有幫助的訓練。學生學得很辛苦,但他們的腦子里塞滿的實際上是零碎的知識,而沒有學習的方法。長此以往,學生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和能力。要改變這一現狀只能從轉變課程功能入手,如下面模式所示:
轉變課程功能示意圖.
信息時代更重要的教育目標,已經不是知識與技能,而是情感態度、思維與學習的過程與方法。知識不是衡量21世紀所需人才的主要依據,能力和態度成為人才素質的核心內容。
因此,課程的功能絕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應當通過課程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健體、學會審美,使學生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在新的課程中,課程功能的轉變,主要是通過制定課程標准、編寫教材、實施教育與評估來實現的。在各學科課程標准與教材編寫中,都力爭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方面的整合,從而實現課程功能「三位一體化」。能否在新課程中實現「三位一體化」,是衡量我國課程功能是否真正轉變的重要依據。
2.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既是本次課程結構調整的三條基本原則,又是新課程結構區別於現行課程結構的三個基本特徵。這是我們全面領會和理解新課程結構的三把鑰匙。課程結構的均衡性是指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各種課程類型、具體科目和課程內容能夠保持一種恰當、合理的比重。根據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新課程結構包容了各種類型的課程和多種與現實社會生活以及學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關的科目,同時通過課時的比例調整,使其保持適當的比重關系。這是從課程方案層面體現出來的均衡性。如何在實踐層面上落實?
首先要承認每門課程的獨特性和獨特價值,它們在實現新課程的培養目標上都能做出自己的貢獻。
其次要承認每門課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沒有一門課程能夠包打天下,實現所有的課程目標。課程之間的協調與合作是整體發揮課程功能,全面實現課程目標的必然要求。
再次要承認課程之間在教學任務上有輕重之分。義務教育階段設置的各門課程依據培養目標的要求、學科自身的特點以及課程之間的關系,在課程開設順序上有先有後,在課程內容安排上有多有少,在課時比例設計上有高有低,從而使各門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所處的位置和所承擔的任務有所不同。從這個角度來說,各門課程要區別對待,但這種區別對待的目的正是使課程之間保持一種均衡,從而實現課程的整體優化。從學生角度來說,均衡性也決不是指學生各學科或各領域平均發展,而是指個性的和諧發展。
課程結構的綜合性是針對過分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而提出的。
它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加強學科的綜合性
就一門學科而言,注重聯系學生經驗和生活實際;就不同科而言,提倡和追求彼此關聯,相互補充。新課程結構重視了學科知識、社會生活和學生經驗的整合,加強了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從而改變了現行課程過分強調學科本位的現象。
第二,設置綜合課程
這是課程結構綜合性的集中體現。例如,在基礎教育的「綜合型」的課程計劃中,原有的物理、化學和生物被整合為科學;歷史、地理被整合為歷史與社會;美術、音樂被整合為藝術;這三個科目皆屬於綜合課程的范疇。此外,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以及綜合實踐活動作為高度整合的綜合課程在課程計劃中都佔有一席之地。顯然,在新的基礎教育課程結構中,綜合課程已經成為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如此,國家積極倡導各地實施以綜合課程為主的課程計劃。綜合課程的開設將會有力地改變現行課程科目過多或缺乏整合的現狀。從實踐層面講,實施綜合課程一定要以綜合的觀念為指導,真正發揮綜合課程的價值和作用。
第三,增設綜合實踐活動
如上所說,這是一門高度綜合的課程,是本次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為此,我們特別提出來加以強調。從本質上講,這是一門非學科領域,是基於生活實踐領域的課程,它是基於學習者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起點是學生而不是教師,學生從自身經驗中形成問題,從經驗中去獲得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等。
課程結構的選擇性是針對地方、學校與學生的差異而提出的,它要求學校課程要以充分的靈活性適應地方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以顯著的特色性適應學校的辦學宗旨和方向,以選擇性適應學生的個性發展。由此可見,課程結構的選擇性主要涉及各級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校長與教師)、學生如何選擇課程,以及我們的教育能給地方、學校與學生提供多少課程以供選擇。選擇性的集中體現是新課程適當減少了國家課程在學校課程體系中所佔的比重。
3.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4.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關系
課程內容應有利於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主動探索知識的發生與發展,同時也應有利於教師創造性地進行教學。課程內容的選擇應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體現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反映社會、政治、經濟、科技的發展需求;課程內容的組織應多樣、生動,有利於學生探究,並提出觀察、實驗、操作、調查、討論的建議。 積極開發並合理利用校內外各種課程資源。學校應充分發揮圖書館、實驗室、專用教室及各類教學設施和實踐基地的作用;廣泛利用校外的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科技館、工廠、農村、部隊和科研院所等各種社會資源以及豐富的自然資源;積極利用並開發信息化課程資源。實現教材的高質量與多樣化。
5.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一致的評價與考試制度
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使教師從多種渠道獲得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建立促進課程不斷發展的評價體系。周期性地對學校課程執行的情況、課程實施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評估,調整課程內容、改進教學管理,形成課程不斷革新的機制。繼續改革和完善考試制度。在已經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地區,實行小學畢業生免試就近升學的辦法。鼓勵各地中小學自行組織畢業考試。完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試管理制度,考試內容應加強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重視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部分學科可實行開卷考試。高中畢業會考改革方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繼續實行會考的地方應突出水平考試的性質,減輕學生考試的負擔。 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應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相銜接。要按照有助於高等學校選拔人才、有助於中學實施素質教育、有助於擴大高等學校辦學自主權的原則,加強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考查,改革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內容,探索提供多次機會、雙向選擇、綜合評價的考試、選拔方式。考試命題要依據課程標准,杜絕設置偏題、怪題的現象。教師應對每位學生的考試情況做出具體的分析指導,不得公布學生考試成績並按考試成績排列名次。
6.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制度
為保障和促進課程對不同地區、學校、學生的要求,實行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管理。教育部總體規劃基礎教育課程,制訂基礎教育課程管理政策,確定國家課程門類和課時。制訂國家課程標准,積極試行新的課程評價制度。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依據國家課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實際情況,制訂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實施國家課程的計劃,規劃地方課程,報教育部備案並組織實施。經教育部批准,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可單獨制訂本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使用的課程計劃和課程標准。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應視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或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對課程的實施和開發進行指導和監督,學校有權力和責任反映在實施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中所遇到的問題。
D. 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的課程理念和目標是什麼
使每一所學校成功,使每一位學生成功。這是本次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這意味著我國高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眾教育。這意味著教育民主是本次課程改革追求的基本精神。
本次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是:
(1)遵循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原則,重建高中課程內容。使課程內容與社會進步、科技發展、學生經驗有機聯系起來,把知識技能的學習與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有機結合起來。
(2)增設適應時代需要的新的課程領域或課程門類,構建重基礎、多樣化、有層次、綜合性的課程結構,以為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學習提供理想的課程環境,最大限度地發揮課程的發展功能。
(3)建立學生自定學習計劃制度、學生選課指導制度、學分制管理制度,為學生自主選擇課程提供製度保障。
(4)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製度保障。
(5)完善校本評價,優化外部評價,合理處理高中課程評價與大學入學考試的關系,建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高中課程評價體系。
(6)賦予每一所學校合理而充分的自主權,使課程改革建基於每一所學校的成功、每一個學生的成功。
E. 高中新課程改革的目的是什麼
提高中國人民的國名素質,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也是為了讓學生學習中國文學,因為新課標增加了許多名著閱讀,刪了一個單元的學習量,ok,就這樣
F. 高中新課改的主要內容
課改內容學分制:每學年須參加1周社會實踐解讀:教學時間 每學年40周教育廳相關方案表明,新課改最大的變化之一是實行學分制,高中學生在高中3年之內,必須修滿144分才能畢業。據悉,新課改實施後,每學年52周,其中教學時間40周,社會實踐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節假日)11周。每學期分兩段安排課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課,1周復習考試。每個模塊通常為36個學時,可在一個學段內完成。新課程:新增技術、藝術科解讀:避免「會考不會干」據了解, 與以往相比,新的高中課程最核心的轉變,是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即力求從根本上扭轉應試教育的局面,既要求學生全面發展,又強調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創造空間。新課程將改變現行教育課程中存在的——學校只注重知識傳授,過於強調接受式學習,而忽視學生全面成長和發展——現狀,避免過早分科造成偏科。課程結構:模塊化設計解讀:可按喜好選修模塊方案中,新的高中課程由必修和選修兩部分組成。課程結構將分為三個層次:最上層是學習領域,學習領域下設學科科目,科目下設模塊。學習領域、科目和模塊構成了高中課程的基礎結構。比如語言與文學這一學習領域下設有語文和英語兩個科目;人文與社會學習領域下設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科目;科學學習領域下設物理、化學、生物科目;技術學習領域下設信息技術與通信技術科目;體育與健康學習領域下設體育與健康科目;藝術學習領域下設藝術或音樂、美術科目;綜合實踐活動領域下設研究性學習活動、社會服務、社會實踐科目。
G. 如何應對高中新課程改革
隨著《國務院關於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的正式發布,上海、浙江兩地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試點方案的出台,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總體思路逐步清晰,改革重點逐步明確。面對高考改革所帶來的一系列新變化,高中教育究竟該如何應對?高中教育該做好哪些相應的准備?
其一,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取消文理分科,勢必要求高中教育理念有一個較大轉變。高中教育要從過於偏重文理向全面打好文理基礎轉變,切實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但取消文理分科,全面打好文理基礎,並不意味著學生回到以往所有學生都學同樣課程的老路上去。按照高考改革的總體思路,學生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基礎上,選擇三門符合自己興趣特長的學科計入高考總分,也就是從原先基於文理分科的「3選1」變為如今的「6選3」、「7選3」,既兼顧到了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同時也顧及到了學生個性成長的需求。
高中教育理念的這種轉變應當得到全方位體現,既要滲透到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的修訂之中,也要落實到高中教育的整體教學安排之中,還要直接反映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教師的教學過程之中。為了配合高考改革,目前上海市正在對高中課程方案和各學科課程標准進行調整,重新設計高中各學科基礎性課程與拓展性課程內容及其相應課時,這意味著高中各學科基礎型和拓展型課程的內容可能會減少,學習難度可能會適當降低,這也是順應高考改革的一種現實要求。可以說,高中教育理念的轉變最終要落實到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之中,使高考改革帶動高中教育朝著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方向發展。
其二,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將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勢必要求圍繞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相關改革同步跟進。此次高考改革之所以強化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主要是為引導學生認真地學習每一門課程,避免嚴重偏科,也是為高校科學選拔人才創造條件。學生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基礎上,選擇三門符合自己興趣特長的學科計入高考總分,學業水平考試要求每門課程學完即考,「一門一清」,同時鼓勵為學生提供每一個科目兩次考試的機會。遵循這樣的改革思路,高中教育勢必需要做好相應准備。
一方面,伴隨著學生選擇權的增加,要求進一步深化高中課程改革,逐步構建多層次、多類型、可選擇的課程體系。尤其要進一步優化課程結構,合理確定必修、選修課程比例,增強課程的選擇性,給學生提供更多自主發展的空間。畢竟有了很好的「選課」基礎,學生的「選考」也才能夠更加得心應手。
值得關注的是,不論是三門學業水平考試科目的選擇,還是考試時間的選擇,都在一定程度上考驗著學生自身的選擇能力,而學生選擇能力的培養,對高中課程改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直以來,高中學生填報高考志願、選擇專業主要依據考試分數,「高考無意識」問題始終困擾著高中畢業生。對於今天的高中課程改革而言,增加「生涯教育」的內容也就顯得非常必要。高中「生涯教育」應當基於學生對職業的認知、對自身的認知,逐步形成生涯規劃的意識和能力,但「生涯教育」並不是一種簡單的專業或職業定向,也與當前普通高中滲透職業教育內容的寓意並不相同。對於高中學校而言,如何將「生涯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和學生發展指導有機融合和滲透,有待深入探索和實踐。
另一方面,伴隨著學生選擇權的增加,要求不斷創新教學方式,積極推進分層教學和走班制。在高考改革的新形勢下,不同學生選擇的學業水平考試科目會有所不同,同一科需要有難易程度不同的教學班級可供選擇,實施分層教學和走班制勢必成為高中教育面臨的一個新的改革課題。應當看到,實施分層教學和走班制對高中學校的課程設置、教學安排和師資等都提出了很高要求,也會面臨一些新的挑戰。如:短期內一些選課人數劇增的高中科目,可能產生教學場地和師資不足的狀況。因此,各高中學校需提前做好教學方式改革的相關准備,其中包括教學場地和師資的准備,地方教育行政部門也可在鼓勵高中學校做強特色學科的基礎上,探索區域內緊缺學科教師「走校教學」,即不同學校的教師進行置換、交流,實現教師資源共享。
其三,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將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勢必對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提出了很高要求。在高考改革的新形勢下,開展綜合素質評價至關重要,畢竟除了考試分數之外,價值觀、批判性思維、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等對人的成長成才有著重要影響。綜合素質評價突出強調對學生成長過程中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價,有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將綜合素質評價情況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參考,有利於改變用考試分數簡單相加作為招生錄取的唯一標准。
同時應當看到,實施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面臨較大困難,其主要難點在於如何保證綜合素質評價的科學性、客觀性和透明度。從實際操作看,由於高中學校發展水平差異較大,使用高中學校各自提供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情況,存在著可比性不強的問題。特別是在目前誠信意識相對薄弱的社會環境下,將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參考,極易受到種種不誠信行為的干擾,影響高校招生錄取的公平公正。因此,推進高中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並使之成為高校招生錄取的參考,需要增強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科學性、客觀性和透明度。在考查內容上,重點看學生的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興趣特長和社會實踐等方面;在考查方式上,重點看學生成長過程中能夠集中反映綜合素質評價的一些具體活動和相關的事實,如:學生參加公益活動、參加志願服務,強化事實性材料、寫實性評語在高校招生錄取中的作用。此外,為了保證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真實可靠,強化監督機制至關重要。如:對活動記錄和事實材料要進行公示,做到陽光透明;通過建立省級統一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電子管理平台,切實加強監督。
H. 高中課程改革培養學生的哪些能力
高中新課程改革的課程理念:
1.使所有學生和學校都成功.《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明確提出:「普通高中是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化,這是我國對高中課程性質的基本定位.這種轉化意味著高中課程不再是為少數精英服務的教育,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促進所有學生的發展,使所有學生都能成功.這種轉化也意味著,在高中教育中原有的重點、示範和普通高中的界限被打破,所有的學校都能根據學校自身的特點和優勢,成為促進所有學生成功的優質高中.高中課程改革的這種理念旨在滿足社會和個體對高中教育發展的基本需求.
?2.高中的任務在於培養健全的人格或者公民基本素養.長期以來,我國高中教育任務被認為是升學或者升學就業兼顧.從實質上說,升學或者升學就業兼顧是工具主義教育傾向在高中教育中的反應.無論從國際還是從我國發展上來看,高中教育要超越工具性,轉向培養學生的公民素質和人格.這種公民素質和人格培養並不排斥升學和就業的任務,而是為學生打好終身教育的基礎,為學生升學、就業或者今後的發展打基礎,它是一個更為寬泛科學的任務
目標:根據高中課程改革指導思想和高中培養目標,這次高中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為:?
?(一)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內容,增強與社會進步、科技發展、學生經驗的聯系,拓寬視野,引導創新和實踐
?繁、難、偏、舊是高中課程內容的基本描述.課程內容之所以如此,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在升學利益的驅使下,一些學校為了應付高考,隨意拔高教學大綱的要求,使課程內容超出原有國家課程內容的要求.二是知識取向價值觀的影響.長期以來,我們一致在強調基礎知識和能力的教學,對知識過於重視以及高考以紙筆考試為主的方式在客觀上強化了知識的重要性和價值,使一些與學生生活聯系緊密的、與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相關的知識被排除在課程內容之外.這樣一方面強調基礎知識,另一方面又排斥現代知識,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使課程知識處於相對封閉的狀態,課程內容的陳舊也就不足為怪了.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課程知識改革和重建強調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所謂時代性是課程內容的選擇要體現時代精神,與社會、科技的進步緊密相連.一些具有時代性的鮮活的知識要納入到課程內容中,改變以往課程內容的封閉性,使課程內容不斷更新,為課程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把現代知識納入課程內容的途徑有兩個:通過國家課程或通過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來進行.
?基礎性是我國傳統課程的基本特色,以往過於注重基礎知識導致課程功能和目標異化、扭曲.在新課程改革中,基礎性被賦予新的含義,其實質是學生終身發展所必需的基礎知識、一個國家公民所必需的知識、理解多元文化價值觀所必需的知識.基礎性反映我國對高中教育的基本質量要求.
?選擇性原則主要關注學生生活經驗,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多種選擇的機會,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這種選擇性就是要改變以往單一、脫離學生生活經驗的課程內容,賦予學生對課程的選擇權.這種選擇實際上是適應學生的課程理念在課程內容上的反映.選擇性原則的基本要求是學生要學會選擇,學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自我選擇,這是學生發展的基本技能之一.
?(二)適應社會需求的多樣化和學生全面而又個性的發展,構建重基礎、多樣化、有層次、綜合性的課程結構
?學生的個性是多種多樣的,學生的發展也是多種多樣.以往單一的課程結構只重視學生的統一發展,忽視學生個性的養成.因而,傳統意義上的課程是一種壓抑學生個性和創造力的課程.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新課程改革從三個方面重構課程結構:
?1.設置學習領域、科目和模塊,改變傳統的學科占據課程主導的局面.
?學習領域是根據學生的學習經驗、發展需要和學科群的發展驅使而規劃的學生學習的范圍.新課程規定學習領域由語言與文學、數學、人文與社會、科學、技術、體育和健康、藝術和綜合實踐活動構成.學習領域的設置體現課程綜合化的思想.它一方面避免了傳統學科課程之間相互隔離的狀況,加強了不同學科領域之間的聯系,另一方面關照了學生的發展和經驗.
?科目是學科,是構成學習領域的基本單位.新課程中除了綜合實踐活動外,其他7個領域設置了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等12—13個科目,新設藝術和技術科目.科目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學科,而是強調學科之間的關聯,注重與學生的生活與經驗相聯系.模塊是構成科目的基本單位,是圍繞特定內容,整合學生經驗生活構成的相對完整的學習單元,不同模塊可以組合.模塊具有重要的價值.首先,模塊改造了原有的課程內容組織的線形的梯狀序列,使課程內容得以多開端、多系列、多層級的方式組織,從而實現了課程內容之間的縱橫溝通及相互聯系.其次,模塊為學生和教師的經驗介入課程提供空間,為教師主動參與課程開發及教學過程提供前提,也為科學技術進入課程提供整合的空間.最後,模塊為學生的自主選擇課程提供可能性.
?2.合理處理必修與選修之間的關系,使必修之中有選擇,選修之中有規范.
?我國以前的高中也設置過選修課,但受應試教育影響,必修課被人為賦予了極高的學科價值,而選修課程成為必修課的裝飾.新課程改革試圖改變這樣一種狀況,充分發揮選修課在學生發展中的價值.在處理必修與選修之間關繫上,形成必修之中有選擇,選修之中有規范的新思路.首先,新課程設置必修課、選修課Ⅰ和選修課Ⅱ.由於採用模塊的方式,學生在必修課之中也有一定的選擇性.選修課Ⅰ由國家研製,選修課Ⅱ由學校開發,但是國家規定選修的基本要求.其次,在開設選修和必修課時,保證學生的基礎性.對選修科和必修課基本關系的處理,一方面避免了學生偏科導致的知識結構的不合理,另一方面又賦予選修課程以重要的價值,改變了以往選修課程不受重視的局面.
?3.學科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緊密結合,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是我國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綜合實踐活動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社會實踐三個領域.綜合實踐活動的目的是加強學生學習經驗與實際生活的聯系.綜合實踐活動並不是孤立進行的,它要與學科課程相整合,以學科課程為依託,擴展、深化學科課程中提供的研究主題,使學生在自主研究和活動中形成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可以說,綜合實踐活動的精髓是通過研究而學習,學習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旨.為保證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國家規定了研究性學習活動為必修課,三年為15學分,再加上社區服務和社會實際的學分,綜合實踐活動的總學分為23學分.
?(三)創設有利於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課程實施環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主動學習的課程實施環境以及學生自主性主要通過學生自訂學習計劃來進行.學生在學校中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等,在學校提供的課程之內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自行擬訂自己的學習計劃.學生自主選課和自訂學習計劃是學生主體性提升的表現.自訂學習計劃避免了統一課程造成學生學習興趣的喪失,使學生提高學習的興趣和自我決定發展的意識.當然,學生制訂的學習計劃不是盲目的,它需要成人的指導.這種指導是在尊重學生選擇的基礎上,提出合理的建議,使學生自訂的學習計劃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此外,高中新課程要求實行學分制管理,這是與學年制管理不同的彈性管理制度.學分制管理為學生的自主選擇提供製度上的保障.
?(四)建立發展性評價體系,改進校內評價,實行學生學業成績與成長記錄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建立教育質量檢測機制
?新課程強調發展性評價制度的建立,其目的是改變以往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突出評價促進學校和學生發展的功能.以往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實際上是評價功能的窄化,是對評價某一方面功能過度重視,而發展性評價是以一種客觀的態度來看待評價的功能,它包含以往評價的合理性.課程改革也要求改變傳統的高考決定學校發展和學生質量的狀況,形成以學校為主體的內部評價機制.學校是學生成長的地方,也是最易了解學生發展狀況的地方.校本評價制度的建立,把評價的權利歸還學校,學校成為評價學生的主體.這樣使外部評價和校本評價相互促進,共同促進學生的發展.此外,在評價方式上,轉變以往的量化評價為主的形式,逐漸走向質化評價.在對學生評價的過程中,把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和學生成長過程的表現性評價相結合,發揮評價的功能.
?(五)賦予學校合理而充分的課程自主權,為學校創造性地實施國家課程、因地制宜地開發學校課程,為學生有效選擇課程提供保障
?賦權承責是學校教育發展的一種趨勢.在課程發展中,學校是課程改革的主體和前沿.但在傳統集權制的課程管理體制下,學校成為行政機關制訂的課程的被動執行者,學校作為課程的主體地位被忽視了.這種集權制管理造成的後果是,學校成為一種統一的模式,喪失自己發展的特色,同時造成學校在課程改革中總是處於被動接受的狀態,不利於課程變革和實施.新課程改革倡導賦予學校合理而充分的自主權,把課程改革和發展的權利歸還學校,在歸還權利的同時,也就意味著學校要承擔一定的責任——承擔學校、教師和學生發展的責任.學校的自主權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國家課程進行合理地調整,保證課程實施的質量;一是自己挖掘課程資源,開發校本課程,發揮學校的特色,保證學生的發展.
I. 新課改要求需要什麼樣的中學生
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課程評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驗區中,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在廣大教師的辛勤努力下,學生學習方式方面有了可喜的變化。但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筆者就了解到的一些情況,做點滴分析。
在實施新課程以來,大部分學生在學習方式、學習態度、情感和興趣上有了很大的改觀。在學校中聽到不少教師反映一些情況,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1)學生學習態度有所改進,不再是在教師或家長的督促下學習,不再把學習當做一個負擔,顯得積極、主動、有心情、有興趣。(2)學生學習方式有所改進。不再是以自己為中心,方法不再是記、背、做,而是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主動與別的同學合作、交流、探討,敢於大膽表述自己對問題的看法等等。(3)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在學校中可經常看到學生的小製作,一部分學生總是向老師請求一些讓自己動手實踐解決的問題,不少學生對開放性題目感興趣。(4)教師們也覺得教學方式的轉變,使自己走進了孩子們的天堂,有了很大的樂趣,領悟到自己的價值所在。有些家長也反映:「孩子放學後,看起來很忙,但又顯得興奮。有時回來後忙做這個,做那個。有時要上網查資料。有時還問我們一些我們想不到的問題。可以發現孩子學習的方式跟以前不一樣了。」新課程與新教材與學生生活貼近,與社會實際緊密聯系,這一特點在學生身上已有明顯體現。同時也表現出了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所帶來的可喜的結果。
從上述現象中,我們看到了在新課改的推進中,大部分學生在學習方式上發生了有益的變化。但由於課改推進中各種各樣因素的影響,學生學習方式轉變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採用的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教學方式流於形式。新課程所倡導的學習方式變革的基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展,是轉變過於強調接受的學習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一些老師在課堂上運用或鼓勵學生採納新的學習方式僅注重了形式,從整體上看合乎新課程的要求,而實質性的東西倒很少或沒有,所謂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只是一種表面現象。這樣的課堂只是熱鬧的課堂,要說教學效果就是教師自己也說不清。
教師在教學中過於重視新的學習方式,而忽視了傳統的學習方式。課改的目的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並不是說將傳統的學習方式一概拋棄。有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生硬的使用從課改的培訓中了解到的教學方式,只注重了方式的新穎,而忽視了知識的特徵,完全拋棄了傳統的接受學習方式,致使一節課下來學生不知學到了什麼。課改不是單純的廢除,傳統學習方式中有價值的東西還是要繼承的。我認為現代學生的學習方式應該是將新課程的要求與傳統的有價值的東西結合起來,形成與現代學生思維方式相符的,有助於學生發展的新型學習方式。
課堂秩序有些混亂,有失控現象。課堂討論不能是大聲爭吵,探究問題也不能是放任自由。表面上看課堂氣氛活躍,而實質上是一團混亂。
在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方面所存在的問題不止這些。問題存在是必然有其原因的。筆者是一線教師,從自己看問題的角度談一些粗淺的看法。首先,教師雖然都經過了新課程培訓,但對新課程的理解還是不夠深入。筆者經歷了新課程培訓的全過程,培訓者不是專家,也不是有成功經驗的一線教師。培訓時,負責培訓的教師是為了完成任務,聽的教師是在「上工」,整個培訓流於形式。培訓後,幾乎再無人去翻培訓資料,再無人去學去想。因而,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很膚淺,有些甚至只是知道了幾個新名詞。這樣的培訓,如何能使教師轉變觀念,如何能知道新型學習方式的精髓所在?其次,在培訓時所採取的方式,好象都達不到「接受」的方式,僅宣讀培訓資料而異。課程培訓中的走形式也只能換取實施過程中的走形式了。所出現的一些可喜的變化是那些有責任心的教師辛勤工作的結果。再次,應該是教學評價標準的問題。目前,切合新課程的課堂教學評價標准幾乎沒有,而評價制度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是一種鞭策。課堂教學的評價標准會促使教師的教學方式轉變,符合新課程的評價標准會促使教師去學習,去研究,去探討新課程,並促使他們去摸索有效的教學方式,那麼嶄新的教學方式必然給學生學習方式帶來有益的、實質性的轉變。然而,現在缺乏的正是這有效的評價標准。
對於在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方面所存在的問題如何解決?筆者認為,首先應加強培訓,並且培訓時要改變以往傳統的方式,增設一些專題講座,展示一些成功課例,組織一些研討會等等。同時,還需教師進行專業知識學習,以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業務水平。其次,應盡快制定出切實有效的適合新課程的課堂教學評價標准。
J. 高中生如何適應新課改
高中生如何適應新課改?
從2004年開始,廣東省在全國率先實行高中新課程改革實驗(以下簡稱「高中新課改」)。對即將或剛剛步入高中的學生而言,該如何應對新課改的挑戰?為此,記者專訪卓越教育教學總監兼卓越教育高四學校校長、原廣東省新課程指導委員會委員林文女士。
記者:高中新課改,對學生提出了什麼具體要求?
林文:高中新課改以學生的參與程度為高效課堂的核心、以師生的互動程度為高效課堂的關鍵,在學生層面上構建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方式,從根本上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比如,課前老師會布置任務給學生,需要學生自己上網查閱資料,學習收集信息和提取信息。課堂上,老師會更多地聽取學生的意見,學生敢於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因而在課堂上處於更加主體的地位。布置作業時,老師也會將作業分為必做、選做兩類,將研究型探究型的學習方式,帶到高中課堂。
記者:作為一名普通的學生,應該如何應對新課改?
林文:新課改是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作為學生首先要有一個理念的改變,其次就是在探究中不斷發展,不斷進步。比如參加了一次活動,學生要反思自己在活動中學到什麼,並且突破自己的思維方式。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不需要做練習題,鞏固基礎知識。而是要在把握好基礎的同時,掌握自主探究、歸納總結等科學的學習方法。在老師的引領下,更高效更愉快地學習。懂得自學,懂得歸納,掌握多種科學的學習方式。
記者:高中生面對的最後一關還是高考,如何協調應試的目標與新課改的素質教育實踐?
林文:新課改從一開始就沒有淡化或忽視基本知識及基本技能,只不過是以一種全新的視野去審視「雙基」,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概念進行了重新定位。隨著新課改,高考試題有了很多變化。比如高考的主觀題比例加大,許多題目需要動筆寫,靠碰運氣是撞不到的。這些變化無形中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目前的高考題更加貼近生活,比如政治地理歷史科目的考試,加大了材料分析題的比重。英語考試,取消了單選題,增加了大量的主觀題,考察學生應用語言的實際能力。理科的題目也是與生活相關的。
記者:高中三年很緊張,新課改要求學生把精力放在研究學習和發散思維上,會否影響成績?
林文:高中生研究性學習的真正含義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為基礎,用類似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和提升能力的一種學習方式。這不僅不會影響學生的成績,反而可以幫助學生提升獲取知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終生學習的能力。我認為,新課改模式,就是將原來的中學教育同大學教育相連,起到一個過渡和銜接的作用。從2004年起,廣東省就已經啟動新課改。通常來看,學生在高一時會按照新課改的模式走,高二會側重新課改與高考的銜接,高三就是高考的一個沖刺。總體而言,新課改比舊的教育模式更加科學,與世界更加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