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參與幼兒園課程
㈠ 幼兒園家長參與教育活動那個具體說明怎麼寫
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幼兒園課程的重要參與者。本文討論了家長參與幼兒園教學的重要性和現狀.並從多方面提出了家長在幼兒園課程實施過程中得到發展的可能性和途徑。同時,對家長參與課程的現狀進行了理性的分析。《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總則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配合,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這不僅給我們幼兒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折射出了一個教育觀念,就是要充分發揮家長的作用,利用好家長資源,使家長不僅是教學成果的檢查者,更是教學活動的參與者。
眾所周知,一個學生的成長離不開遺傳、教育、環境這三大要素,離不開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環境的相互作用。因此,重視與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促進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力量,獲得學業上的進步,是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這不僅是我國學前教育依法治教的需要,而且也是發揮學前教育的整體功能,促進兒童全面發展的需要。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成長是家長和教師共同的責任。家長將孩子送到幼兒園,不是其教育責任的移交,而是家長有幸在教育孩子方面增加了專業的合作者。而作為教師,不是要家長做些什麼,而是希望家長與自己合作做些什麼,要讓家長看到家長的努力與教師的努力的關系,看到家長的努力與幼兒成長的關系。在現階段大部分幼兒園雖然具有較為豐富的家庭和社區資源,但卻未能很好地發掘和利用。所以往往會出現這樣一些情況:家長想參與幼兒園教育,卻不知道應該做些什麼,應該為孩子們提供哪些幫助;而另一面,幼兒園的教師卻很費力的收集各種活動資料,收集材料的時間就擠佔了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間。現在我國幼兒園課程模式主要形態有分科課程、主題綜合課程、五大領域課程、主題網路課程以及區域活動課程等。各地各幼兒園在課程模式的採用上一般會各種課程模式並存,同時根據幼兒園教育條件、特色以及其它具體情況有所偏重。如:現在我們非常重視的園本課程,就是要結合本地方、本園的實際,並充分的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進行教學。在這一過程中,家長的參與就顯得尤為重要。從另一層面上講,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教學活動又是更好的對孩子施行家庭教育的基礎。家庭既是生命的產生和發育的地方,也是心靈萌芽和升華的地方。任何一個家庭都擔負著生命生產和心靈啟蒙的雙重任務。家庭教育不管是對孩子的智力發展,還是對他們性格的形成,都是非常重要的。大量研究表明,家庭教育對兒童特別是嬰幼兒的心理健康、認知發展、情緒發展、個性及社會性發展等都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然而,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家長的壓力都越來越大,工作時間也越來越長。對孩子的教育也越來越少,甚至沒有,把教育孩子的重任壓在了祖父母身上。使很多孩子喪失了接受父母教育的權利。雖然,在日常的幼兒園教學中,我們也有意識的改變這一問題,但既沒有考核標准,也沒有硬性規定,所以收效甚微。讓家長參與課程的過程,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首先,家長在參與幼兒園課程實踐的過程中,真正了解了幼兒園的教育,了解了幼兒的教育需要,了解了教師為孩子所作的努力,了解了什麼是家長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園教師的教育意識和對幼兒了解的渴求,是最能觸動家長積極參與課程的因素。其次,家長可以從教師的思維方式中學到很多實在的東西。如「孩子為什麼總是咬自己的手指」這個問題,教師不停地追問:「什麼時候開始的?」
「當時發生了什麼事?」「在什麼情況下經常出現咬手指的行為?」「當時你們怎麼做的?」「效果怎麼樣?」,這些都是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思路。但在現階段,家長參與幼兒園教學的積極性卻不是很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在許多家長的頭腦里,常常有這樣的意識:我們把孩子交給學校,就應該由學校全權負責孩子的教育。這樣的觀點在家長中相信不會佔少數,因此,當老師要求家長配合學校做一些工作時,常常會聽到家長的抱怨聲。認為自己的教育水平低,不懂教育,沒有能力參與幼兒園的各項活動。對此,家長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必須建立在對該資源優勢的認識和把握基礎上。一般來說,家長教育資源的優勢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家長的職業優勢家長的職業是幼兒認識社會的一扇窗口,能為幼兒園的教育提供多種支持和服務。利用家長的職業優勢來配合幼兒園的教育活動能產生倍增效應,使活動生動有趣。
(二)家長的個性優勢不同的家長有不同的愛好和興趣,不同的特長,如有的家長熱心助教、出謀劃策;有的家長心靈手巧、富於創造;有的家長性格開朗、愛好廣泛;有的家長擅長口語表達,組織能力強……若將家長個性優勢資源結合幼兒園的各方面工作中,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
(三)家長的家庭優勢家長教育資源同樣也在家長創設的家庭物質環境與精神環境中體現出來。物質環境包括家庭物質生活條件、物質生活安排、家庭布局、環境美化等等;家庭精神環境包括家庭成員的思想品德、行為規范、成員之間的關系、興趣愛好、追求以及家長對孩子的教養態度、教養意識、教育的方式方法等。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著積極的作用。家長優秀的家教經驗是幼兒園的重要教育資源。知道了家長參與幼兒園教學活動的重要性,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引導家長參與到幼兒園的教學中來。在實際教學中,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引導家長參與我們的教學活動:一是通過多種形式,尋求家長的參與。學校有很多尋求家長參與的方法。通過交談使家長們意識到,每個孩子的教育和未來都基於家長和學校共同的努力。家長會,家長委員會和家校聯系冊都是爭取家長參與的好例子。在我們幼兒園,還有每周貼在教室門口的家教小知識,我們往往是通過這些家教小知識,向家長們傳遞一些新的思想,同時在家園配合中,跟家長介紹本周要上的一些活動,並說明要家長配合的一些內容。這樣不僅可以避免時間上的錯段,同時,效果也較明顯。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幼兒最喜歡聽故事,聽說大人要講故事,他們馬上會高興地依偎在你身邊,豎耳聆聽你的講演。而實踐證明常聽故事的幼兒,可以從中學習語音、詞彙、模仿成人說話,聽故事對兒童連貫性語言的發展啟示很大。聽故事是幼兒生活的需要,是心理發展的重要途徑。所以,故事對幼兒有很大的吸引力。但現在會在家裡給孩子講故事的家長卻很少,最多也只是給他們聽一些故事磁帶。而2、3歲的小朋友對「拔大蘿卜」、「小兔乖乖」等童話故事,是百聽不厭。因此在每周的家園配合中,我們都會將本周的語言內容向家長作一個介紹,並要求父母做記錄,這就給了家長一定的壓力,同時也配合了我們的教學活動。二、在主題活動的生成和內容上尋求家長的幫助每月我們都通過「家園聯系冊」向家長詳細介紹孩子的在園表現,家長也會在上面記錄孩子的在家情況和一些特殊表現,或者直接與我們教師交流。在主題開始前,我們也會向家長了解關於這個主題,幼兒的基本情況,例如在《可愛的動物》主題開始之前,我們設計問卷讓家長填寫幼兒對動物的喜愛程度,對什麼動物最感興趣?還想了解些什麼?你知道哪種動物的生活習性嗎?等等的問題,這樣我們就能針對情況進一步調整我們的主題活動。這樣的形式既讓家長了解了我們正在做什麼,又讓家長參與了本次活動,還有利於教師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需要,而且家長的建議也讓主題添色不少。如,我們在《可愛的動物》的認識過程中,就得到了很多家長的幫助。有的家長幫我們在網上收集資料,有的家長為我們提供了活的動物,供幼兒觀察。
㈡ 淺談如何激發家長參與課程活動的興趣
[摘要]家長是幼兒園重要的課程資源,幼兒園在課程設計與實施中應努力激發家長參與的興趣,使家長在思想上認識到參與幼兒園課程活動是自己一份應盡的責任,在行動上體驗到參與幼兒園課程是一種共享的樂趣,同時幼兒園應在制度上形成一定的常規以保持家長持久參與的興趣。
[關鍵詞]家長;課程;興趣
南京師范大學虞永平教授曾明確提出:"有效的幼兒園課程應該是可以激發家長的興趣的"。我們認為,將能否激發家長參與幼兒園課程的興趣,作為衡量幼兒園課程有效性的指標之一至少有如下的意義:一是家長對課程的興趣與參與在客觀上可以彌補幼兒園課程實施的不足;二是可以進一步打開家園合作的新思路,豐富家園共育的新內涵;三是對教師素質也提出了新挑戰,教師必須有較強的溝通與協調能力,能有效激發家長參與的興趣,並為家長參與幼兒園的課程活動提供有效的幫助和引導。下面筆者擬就如何有效激發家長參與課程的興趣談幾點思考。
一、應讓家長在思想上認識到參與幼兒園課程活動是自己一份應盡的責任
現在,家長很少有參與課程的意識,雖然他們也很關心幼兒在園的情況,關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但是大部分家長認為課程建設是教師的事情,他們最多隻是完成教師需要家長配合的任務,而沒有意識到自己也是課程建設的一分子,沒有積極主動地參與。筆者認為,要改變這一現狀,務必要落實好以下兩大措施。
一是教師要加強業務學習,形成新的課程建設觀。
深究家長缺乏參與課程意識的原因,可能與以往教師在此方面認識與實踐上的失誤分不開。不可否認的是,很多教師在思想上本身就沒有這一意識,在行動上也一直將家園共育定位在家長為幼兒園課程的實施提供必要的材料上。如果教師要讓家長樹立起他們也是幼兒園課程建設者的一員這一新觀念,那麼教師首先就應自覺地加強學習,深刻理解這一新觀念,並將之作為自己的教育信念。惟有如此,教師才能通過各種途徑與方式幫助家長也樹立此觀念。
二是教師要講究宣傳方式,以改變家長的落後觀念。
首先,通過各種途徑向家長作宣傳,如通過家長學校、家教園地、網上家教論壇等讓家長了解課程建設、幼兒園課程實施中的不足、需要家長配合參與的內容,及參與的技巧、方法和要求等,讓家長明白幼兒園的課程需要他們的參與,這樣才能使課程更豐富,更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
其次,定期讓家長觀摩一些有關課程的教研活動,使家長感受課程建設的過程。平時的一些教研活動可以向家長開放,同時開展一些親子活動,讓家長進一步了解課程的具體實施情況,以激發家長參與的興趣和願望,最終融入其中。
二、應讓家長在行動上體驗到參與幼兒園課程是種共享的樂趣
一是要了解家長的情況。
有效的課程應能關注到家長的興趣,了解家長的文化水平、能力和興趣,並根據這些情況,適當考慮課程內容和形式,融合家長的興趣,這樣家長才能有濃厚的興趣參與到課程活動中來。而要了解家長的情況首先要做好調查。調查可以是多種形式的,如家長問卷調查,主要調查家長的基本情況、興趣、愛好等,這有助於我們在設計課程時考慮這些因素。又如訪談,教師可以根據課程的需要提出針對性的問題,並在自然、隨意的情境下自然地提出這些問題,這樣有利於家長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此外,交談時教師要擺正自己與家長的位置,認識到教師與家長是朋友和合作者的關系,教師必須消除那種居高臨下的優越感,以形成良好的交流與溝通的氛圍。同時交談的形式可以多樣化,或是電話聯絡,或是朋友聚會式的,等等。
二是創造參與的條件。
家長畢竟是來自各行各業的人士,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大部分家長工作很忙,怎麼讓家長能夠更多地參與進來,是很值得研究的。家長的參與更多的是在家裡、在業余時間,因此,可把幼兒園的一部分課程搬回家庭。當然,在實施過程中可視情況需要,讓家長到幼兒園參與,但不能太頻繁,比如需要帶幼兒外出活動時(指較遠的),最好能讓家長陪同,或是定期開展一些親子活動。在設計每個主題或是系列活動時,盡量了解家長對活動的思考和建議,當他們對活動整體預設有了了解,就會對整個活動保持參與的興趣。沒辦法參與設計的家長,教師也要把設計情況告知他們。此外,教師必須考慮清楚哪些內容讓家長在家裡和孩子一起完成,哪些內容需要家長到幼兒園參與,並考慮完成的形式以及如何對家長進行指導。此外,告之家長的方式要簡便、有效。由於幼兒的傳話能力較差,一般教師布置的事情,回去後不是忘了說,就是講不清楚。教師可以通過發簡訊息、紙條通知、在黑板或通知欄上公布、打電話、口頭通知等方式告訴家長。
三是激發家長的興趣。
實施的課程必須讓幼兒產生興趣,並把興趣延伸,回家和家長一起探究,從而很自然地帶動家長一起探究的興趣,使課程在家長和孩子的共同活動中不斷延伸和拓展。一般來說,孩子回到家能記得的、在家繼續玩的,都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因而,我們在課程設計和實施過程中,都會考慮怎麼保持和發展孩子的興趣。一是適當"留白"。不管什麼活動或游戲,都不要讓孩子玩得很盡興,而是在孩子們意猶未盡時,在高潮處結束。這樣,孩子們會保持一種很高的積極性,還沒玩夠,回家就會邀家長一起做。也就是說,凡事都不要太飽和了,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得到高度滿足,是不利於孩子興趣的保持的(正如吃得太飽再好的東西也吃不下了),比如一些好玩的游戲、親子游戲等,在園不要玩得太多,玩膩了回去就不想玩了。二是"補白",給孩子留一些家庭"作業"。但是要注意適量,考慮家長能否做得到,如果造成家長的不便,會適得其反。可根據家長的具體情況,讓孩子帶回不同的"作業",不一定每一種活動都要所有的家長參加,布置的"作業"可以多項,只讓家長選擇一項來完成就可以了。
三、應在制度上形成一定的常規以保持家長持久參與的興趣
在激發家長參與的興趣、引導家長參與的過程中,必須及時地對家長進行指導,提高家長參與的技能,增強其自信,使家長參與的興趣得以保持。同時,應逐步建立起一定的家長參與的常規,包括制度性的和非制度性的,使家長的參與能得到制度上的支持,以形成一些約定俗成的習慣,讓家長參與的興趣得到保持。為此,我們加強了兩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合理的家長參與制度,形成約定俗成的習慣。
制度的制定必須由家長和幼兒園共同商討,首先召集家委會成員、教師,根據家長的參與情況以及幼兒園的實際情況,擬定初稿,分發給各班家長討論修改,最後定稿,再向家長公布。制度包括家長參與課程的內容、時間、方法等,如一些節日慶祝、家園共育活動、親子活動、課程研討活動等,使家長的參與有明確的方向,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有章可循。家長參與由此會慢慢地形成習慣,如自覺地去看班級的"家園在線"欄目,了解課程設計和實施情況;自覺地觀看通知欄;有空就主動聯系教師,到班上當家長助教;主動地為教師提供課程信息和資源......習慣成自然,使家長始終保持參與的興趣,積極投入到幼兒園的課程建設中來。
二是進行適宜的指導,提高家長參與技能。
大部分的家長都是外行,在參與時必須得到教師具體的指導,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增強家長的自信,使其保持濃厚的興趣。在家長參與之前,教師要把目標、方法向家長說明,並隨時跟蹤了解家長參與的情況,可通過電話、家訪,或是每天家長來幼兒園時與其交談,或是現場了解等方式了解家長參與情況,同時可以要求家長有問題隨時與教師聯系,以便教師針對具體問題進行指導。比如家長帶孩子參觀雨傘廠,教師事先要把參觀的目的、要求、方法跟家長講清楚,同時在現場注意觀察家長和孩子們的情況,有的家長帶著孩子細心地觀察,不時地向孩子介紹,有時還讓孩子去詢問工人,以增強孩子的交往能力。但有的家長就只是帶著孩子走過場,看都沒細看,這時教師可以叫住孩子,示範性地帶孩子和家長參觀-小段,使家長清楚怎麼帶孩子參觀,然後讓家長自己來引導孩子繼續觀察。
平時家長很少聚在一起,彼此很少交流,所以家長中的一些好的經驗無法得到交流和共享。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定期地為家長創造交流經驗的機會,讓家長互相交流和學習,這種做法可以進一步激發家長參與的興趣。同時通過家長的反饋,也可以使我們進一步了解家長參與課程的情況,並進行實質性的指導,從而提高家長參與課程的技巧。我們還設法了解課程在家庭中的實施情況。此外,在指導的過程中,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的實際情況,我們要求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形成本班自己的參與方式和習慣,形成自己的特色,靈活機動,而不必統一模式。這樣,班與班之間可以互相介紹經驗,取長補短,以進一步充實和豐富家長參與課程活動的方式和內容。
㈢ 如何讓家長走進課堂
家長不再是教育的旁觀者,家長與教師不再是教育與被教育的關系,而應是平等的合作關系。家園合作、雙向交流、有效互動的教育效果是十分有效的。那麼,怎樣才能讓家長們了解我們幼兒園的工作,了解孩子們的幼兒園生活,進而由衷地加入到幼兒園的課堂中呢? 一、了解家長的知識、職業背景,發揮家長的優勢 家長們有著不同的知識、職業背景,可以為幼兒園提供豐富的信息來源。利用家長的特長開展活動,不僅豐富了幼兒園的課程內容,同時也為教師、家長、幼兒提供了交流的機會。例如,在進行「有趣的線」這一主題活動中,我們讓孩子們搜集生活中的線,但是孩子們搜集到的結果並不理想,於是我們請焦昊的媽媽向我們介紹毛衣上的線是怎樣編織的;請洋洋的媽媽介紹電話線的原理;請悅悅的姥姥為大家講述樂譜上的線有什麼作用……這一拋磚引玉的做法非常有效,孩子們很快就找出了許多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線。 在活動中,我們做到提前預約,合理安排,既不影響家長的工作,又能保證活動的正常開展。 二、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增強家長的參與意識 很多家長因為工作忙的原因,或者是對孩子注重養育而忽視教育等原因,對配合幼兒園教育工作重視不夠,給家園溝通造成了困難。因此,要通過多種途徑,鍥而不舍地做好家長工作,轉變家長教育態度,進而再引導家長成為我們的教育夥伴。 代嘉煜的媽媽是一名醫生,平時的工作非常忙,所以對孩子的幼兒園生活並不關心,當然也就談不上參與了。於是在進行「健康的牙齒」這一主題的過程中,我們作好了接洽工作之後,到代嘉煜媽媽工作的醫院進行了參觀。孩子們在參觀過程中正好有一位老爺爺在修牙,孩子們非常專注的看著,從觀察中對一些牙科的器具有了一些了解,這在我們參觀之前是預想不到的,輪到小朋友提問時,他們非常積極踴躍問出了各式各樣的問題,「阿姨為什麼會有齲齒?」「一點糖也不能吃嗎?」 「牙怎麼刷?」……醫生阿姨耐心細致的給予了講解,告訴了幼兒齲齒的產生是因為小朋友經常吃糖不刷牙,於是細菌繁殖,腐蝕了牙齒形成了小蛀斑,小蛀斑越來越大最後形成齲齒。然後又給我班幼兒一一檢查了牙齒,用小朋友的牙齒作為實例,讓幼兒體驗到齲齒的危害。從而也發現我班有部分幼兒的齲齒已有了發病的跡象,幼兒也產生了一定的危機意識。 在接下來的活動中,為我們提供了牙齒結構圖、牙齒模型等很多專業性強的教具,使我們的活動開展的更加順利了。 三、利用多種形式,激發家長參與課堂的興趣 家長的參與,為幼兒提供了交往的機會,激發了幼兒的熱情,促進了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1、聘請家長作為班級的助教 在「有趣的線」的主題活動中,孩子們的興趣從幼兒園轉移到了家中,於是我們在「家園聯系」園地中『溫馨提示』上,給家長以啟示,讓他們了解這次主題活動的內容、目標,懂得了怎樣去支持、配合孩子們的活動,並能將自己童年的游戲和自己的孩子一同分享。於是亮亮的媽媽教給亮亮翻繩游戲「大紅棗」;東東的爸爸傳授一個「降落傘」;明明跟奶奶學了「小烏龜」…… 學會了的孩子們又來到幼兒園給其他的小朋友展示,還有的孩子帶來了雙人翻繩游戲,一會兒變成面條、一會兒變成了手絹、一會兒又變成了小橋……也有的孩子自己根據家長教的翻繩游戲,創造出了新的玩法,有繩子變把戲、幫蜘蛛結網、魔法繩……一時間,在孩子們的手中小繩能千變萬化,每個孩子的興趣達到了延續,手指的靈活性達到了鍛煉,培養了孩子們的合作意識,發揮了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叢中得到了快樂。 2、邀請家長做班級的客座教師 在「有趣的線」的主題活動中孩子們提出的編織中國結的想法難住了我們的教師,於是我們請來了賣中國結的家長。當孩子看到了教室中懸掛的精美別致、突顯民族文化底蘊的各種中國結時,都異常的興奮,紛紛尋找綵線,想動手去實際的操作,而家長也耐心細致地為孩子們進行了講解、示範,並逐個的輔導,直到孩子們和教師學會。 臨時教師工作卡幼兒姓名:家長姓名:來幼兒園當臨時教師的時間:當臨時教師的工作內容:當臨時教師的感想和建議: 利用家長中的教育資源,禰補了幼兒園教育資源的不足,他們深入淺出的專業介紹和示範,同時也使孩子們耳目一新,激發了更大的探究興趣,獲得探究的線索和支持同時也發揮了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積極性,喚起了家長的主人翁意識,真正成為我們主題探究的合作夥伴。 3、鼓勵家長參與親子活動 圍繞主題「金色的秋天」我們開展了「我是小小製作家」「媽媽我和你一起來」「秋天收獲了」等一系列的親子活動,讓家長了解到我們的主題活動對孩子的全面發展所起到的作用,同時親子活動也增進了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幼兒之間的情感交流。在「秋天」的主題活動中,孩子們提出想去郊遊,到倡議書張貼出去後,家長們便給予了極大的關心與幫助,從制定計劃——設計路線——准備物品……都是由家長、幼兒、教師共同來商量完成的。在郊遊中,家長既是教師的協助者,又是孩子們的夥伴,大家一起拾落葉、野餐、寫生……使家長們認識了孩子們的另一面,孩子們也從中看到了平日生活中截然不同的爸爸媽媽。
㈣ 如何挖掘家長自願為幼兒園課程服務
《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夥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積極支持和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那麼如何才能讓家園工作更好互動起來呢? 首先幼兒園應充分認識到家園合作的重要性和目的性,要真正理解家園合作的內在意義,是指幼兒園和家庭都把自己當成促進兒童發展的主體,雙方積極主動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過幼兒園與家庭的雙向互動,共同促進兒童的身心發展。作為幼兒教師,是專職的教育工作者,懂得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以及科學的教育方法,就更應該認識到家園合作的必要性。 一、幼兒園和教師要認識到家庭教育資源的優勢和寶貴. 幼兒入園時,幼兒園就應當建立詳細的家長信息檔案,以便在家園合作中,充分利用家長在物質和信息,知識與經驗,人力與文化等多方面的優勢,調動他們全面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際上家長才是幼兒園各項工作的支持者和重要的合作夥伴。 二.加強教師與家長的心理溝通. 在家園合作中,教師扮演的角色是發動者、組織者和參與者.所以就要求教師有強烈的責任感.讓家長和教師互相接納,創建一個通暢 的交流與溝通渠道。教育本來就是一種服務,教師應細心地了解每個幼兒家庭狀況及要求,並盡力幫助家長解決一些後顧之憂.例如,為幼兒提供校車接送,早點,午餐,晚餐全托等服務.並用自己的實際行為向家長表明自己對幼兒的關愛,對工作的盡心盡責,並適時適宜地通過幼兒表達對家長的尊重,從而取得家長信任.例如,:三八婦女節鼓勵幼兒為媽媽做一件家務事.或讓幼兒畫心目中的媽媽.每個家長所從事的職業不同,文化修養,政治素質也不同,因此在同家長交流時要講究語言的藝術性和教育性.例如,在評價孩子時,要考慮到雙方所處的位置不同,不一定看法相同,切記:你的孩子太調皮太不乖了,又怎麼樣了這樣的語言會適得其反,讓家長對老師產生反感情緒!因此應選擇合適的實機和方式多採用贊揚,鼓勵和欣賞的語氣.這樣既可以保護了幼兒的自尊心,也爭取了家長的配合,達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三.讓家長參與幼兒園管理活動 幼兒園可以採用家長委員會的形式,以班或級為單位挑選一些重視幼兒教育,有責任心,並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和文化水平的家長組建成家長委員會.讓他們成為家與園信息聯絡紐帶,使家長們能發揮各自的專長和優勢,例如:請家長員會的代表定期給家長進行知識講座,就幼兒園的教育進行商討等.家長委員會可以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決策和監督,並向幼兒園反饋家長的意見,從而能協調家園共育的一致性. 四.開設好家長園地 教育改革的今天,教師要清晰地認識到家長園地不只是為了告訴家長本周教學活動的安排以及需要家長配合的需要.而且也是家園合作的橋梁,因此,需要我們在內容上進行全方位改版.例如,學習園地,家長信箱,育兒信息,祖孫樂等多增設幾個欄目,總之教師要不斷豐富原本枯燥的內容,從本園實際出發,寓教育樂,精心設計,讓家長更深刻地了解到幼兒園教育,獲取育兒新知識提高家園合作的興趣. 五.利用家園聯系冊,電話,促進家園互動. 許多家長,大多數是上班族,經常請他們來園了解幼兒情況是不可能的,於是幼兒園可以採用家園聯系冊和電話聯系的形式告訴家長,使家長能及時了解孩子現階段的發展情況,同時教師也及時收到家長的反饋意見,更有利於採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促進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如:假期過後,家長擔心孩子是否適應學習環境.這時,家園聯系冊和電話就成了聯系的紐帶,讓家長了解孩子具體的情況,也讓家長放心,從而達到了家園教育的一致性。 六.開展各種活動,促進家園互動 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不再重復開傳統的家長會.讓開放日不流於形式主義,讓家長真正了解一日活動的目的.並開展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加強家園雙方的溝通,增加家園了解的透明度.例如:游園活動,聯歡會,親子活動等,讓家長通過參與,觀摩,更直接具體的了解幼兒園,以及幼兒教育的目標和方法,了解孩子在班上各項活動中的能力.使家長也充分認識到為孩子創造良好家庭環境教育的重要性,從而形成家園互動.在教育活動中,教師完全可以考慮到挖掘家長教育資源,使家長也成為幼兒園課程的參與者和實施者.這樣不僅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也有利於提高教育質量,更好得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例如:我園中班在開展車的主題教育活動時,家長從家長園地里看到有關活動的內容介紹後,有的和孩子一起收集了許多與車相關的圖片.書籍,玩具等物品;有的家長還上網查找關於車的資料;有的家長把自己懂的知識傳給孩子,指導孩子擔任小小講解員;我們又邀請了在交警隊工作的家長給孩子們講述了一些與車有關的安全知識和交通規則,使活動開展的豐富多彩,同時也增進了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幼兒的情感. 七.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學習展覽會 幼兒園應定期舉辦幼兒學習成果展覽活動,向家長匯報幼兒在園情況,使家長放心,並給他們增加教育的信心和方法,讓家長看到孩子的進步。當然教師在籌備時就要注意到每個幼兒的個體差異和發展情況的不同,要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展示自己,表現出自己的進步,既要有知識的掌握,又有能力的表現,更要有良好品德的展現,而不是只集中在音樂,舞蹈或繪畫等方面。要讓家長在孩子的表現中看到孩子的進步,又學習到一種新的教育理念,並將它運用到自己的家庭教育中。例如:角色游戲《開超市》讓每個教育領域體現的淋漓盡致,幼兒園還可以開設自己的教育網站,把孩子在幼兒園的點滴用文字和圖片反映到網站上,家長可以隨時在網上看到自己孩子的進步以及幼兒園最新動態. 總之,家園合作已經成為幼兒教育的一大趨勢,並已得到教育界的極大重視和關注,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應更清晰地認識到幼兒園的教育必須和家庭相結合,才最容易取得教育效果,家園互動才是提高幼兒的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的最佳組合。
㈤ 有效激勵家長參與幼兒園管理,你怎麼看呢
隨著幼教改革的深入開展,加強幼兒園與家庭、社區的密切聯系,構建相互支持與合作的平台已經成為學前教育發展重要的政策導向。家長參與幼兒園管理有著諸多現實效益,如:改善親師關系,促進兒童表現;有助於學校獲得資源支持,提高管理效能;為幼兒成長營造協調一致的環境,等等。那麼如何有效激勵家長參與幼兒園管理呢?
二、以制度保障和落實家長參與管理的權利
首先,擴大健全家長參與的組織,成立“家長教育發展監督委員會”(以下簡稱“督委會”),以最大的誠意吸納社會力量參與學校管理。其次,制定相關章程和制度,以成文的形式規定家長參與管理的權利范圍,保障各方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等。再次,廣泛吸收家長委員會以外的成員參與。以“督委會”為依託,向下發展各類利於家長參與的工作組織。通過制定各工作小組制度、申請流程及操作辦法,指導更多家委會以外的成員參加幼兒園教育教學及其他管理工作。
㈥ 幼兒園課程構建中,家長應扮演什麼角色
進入課程操作實踐――家長是課程實施的主體 幼兒園課程的組織和開展多由教師承擔,而家長來自社會的各行各業,他們或有嫻熟的生活技能,或有專業的職業技能,或是熱衷於幼兒教育的學科教師。這樣一些家長參與到課程的實踐中,能給教學帶來新鮮的經驗,在一些領域比教師有更專業的見解或更獨特的教學方法。家長義...工就是家長參與到幼兒園課程實踐中的典型活動,一般有教學式和助教式。教學式的義工就是家長做老師,擔任教學活動的組織者。這種活動我們會選擇一些有教學經歷或經驗的專業人才。如:一次美術活動中,參與教學的一位爸爸是一個多年從事美術教育的專業教師,他引導幼兒們在布上刷畫,幼兒們感到非常新奇,而他作為男教師的風趣幽默也大大增加了幼兒們參加美術活動的興趣。助教式的家長義工是由教師組織活動,家長作為活動的配合者、輔助者。家長的參與配合能使教學活動更加生動形象、吸引幼兒,從而幫助教師順利達成教學目標。如:在《大肚媽媽》活動中,老師與家長們在設計活動時想到請來一位懷寶寶的媽媽和幼兒們互動交流。幼兒們向她提出了許多自己的疑惑,如寶寶從哪裡來,寶寶在媽媽肚子里要呆多久等等,還有很多幼兒非常關心地提醒她要注意保護好自己和肚子里的寶寶。這樣一些家長的參與助教,讓幼兒在直接的感官體驗中大膽地提問並獲得最及時和真實的回應,有效促進了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㈦ 幼兒園家長公開課怎樣讓家長參與進來
首先在准備開課前,讓家長與小朋友一起做知識准備或物品准備,然後再活動開展前讓小朋友產生於父母溝通交流的需要,最後可以在活動中設置一些親子的游戲穿插,只要一個小環節就行了。
㈧ 幼兒園很多時候都讓家長參與活動,這是為什麼呢
每個學期,幼兒園都會在不同的時間段,組織開展一些不同類型的家長活動。比如:班級家長會、開放日活動、家長進課堂、專家講座等等。
許多家長對此頗有意見,有的家長嘟嘟囔囔說名堂真多,有的家長直接讓爺爺奶奶代為參加,有的家長乾脆直接以工作忙的名義拒絕出席。
對此,希望藉助本文,讓家長們深刻明白幼兒園開展各類家長活動的良苦用心,以及家長經常不出席家長活動對孩子的影響與危害。
所以,我們經常看到一個很尷尬的局面。孩子放學後興致勃勃向自己的父母講述自己在幼兒園里有趣的事情時,家長對孩子話語里出現的不同孩子的名字、其他孩子的爸爸媽媽、甚至不同的老師名字一頭霧水,就更別提能夠給孩子一個滿意的回應了。畢竟很少出席家長活動,對班級里其他的家長和孩子,完全沒印象。
家長會上,幼師們會通過不同階段孩子們照片的比對,來向家長們展示孩子們的成長和改變。還會以視頻和圖片的形式介紹過去一段時間幼兒園里開展的一些教學活動,以及在此過程中發生的比較有趣的事情。
如果家長不能積極參加,勢必將對孩子一段時期的成長一無所知,對孩子在幼兒園里的生活和社交一無所知。在此前提下,家長又如何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呢?畢竟孩子在幼兒園的時間比在家的時間還要長。
二、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小紅媽媽是一個銀行櫃台職員,前兩天給班級里的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人民幣認知】課程,教孩子們懂得人民幣印製的基本原理,以及有關錢幣的有趣知識。
課程結束後,小紅媽媽一時間成為了班級里其他小朋友的偶像,孩子們都羨慕小紅有一個這么厲害的媽媽,都非常願意跟小紅交朋友。所以那些積極參加家長進課堂的家長,他們的孩子明顯在同伴面前表現得更自信,也更受歡迎。
三、無法理解幼兒園的教學安排
如果長期不出席家長活動,勢必將難以實現真正有效的家園溝通,更難以對幼兒園的教學安排進行深度了解,自然也就更加無法理解了。
比如幼兒園里安排了手工作業,有的家長乾脆直接到某寶上去買,有的家長嫌棄麻煩乾脆懶得做,還抱怨幼兒園里事情多。
如果你出席了家長活動,你就會明白,幼兒園里的手工作業,最核心的目的是讓你感受與孩子共同完成手工的過程,增進親子情感交流的同時,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寫在最後:
現代家庭雙職工家庭越來越多,父母們都要忙於生計,要出席家長會確實有著難以分身的尷尬局面,但畢竟我們今天的努力奔波都是為了孩子,而現階段孩子們最需要的就是深度參與並陪伴她們的成長,所以,千萬不要本末倒置。
㈨ 我是幼兒園大班老師 ,需要准備一堂大班的親子課家長參與其中的。希望能給我一個祥案。
詳細的教案我可不會做,我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參與過一堂親子課,是老師和家長同學一起做水果拼盤,家長自己帶水果,用具,安全第一,家長孩子老師都做的特別開心!效果也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