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的主要成就
A. 小學新課改取得了哪些成就
課程問題在任何國家教育體系中都處於中心地位,它集中體現了一個國家的教育要求,也是創新教育研究與實驗必須探討的核心問題之一。隨著中國基礎教育新一輪課程教材改革的發動和實施,課程創新的歷史使命已成為當前我國教育界人人關注的又一個焦點。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調整和改革課程體系、結構和內容,建立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改變課程過分強調學科體系、脫離時代和社會發展以及學生實際的狀況。抓緊建立更新教學內容的機制,加強課程的綜合性和實踐性,重視實驗課教學,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本章將圍繞著這些基本要求展開議論,提出有關創新教育課程改革,特別是教育、教學內容創新的若干觀點。
一、課程內容面臨嚴峻挑戰
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後,我國首次構建了義務教育課程體系,倡導新的教育觀念,傳播新的課程思想,推動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進程。但是,課程的發展是一個歷史的范疇,必須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革。在大力弘揚創新精神、培養創新人才的新形勢下,現在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已顯得很不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需要,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在教育理論界,對於「課程是什麼」的概念,目前尚存在著諸多紛爭,甚至被人歸納為有6種不同類型定義,包括:課程即教學科目;課程是有計劃的教學活動;課程即預期的學習結果;課程即學習經驗;課程是社會文化的再生產;課程即社會改造。正如有學者指出,這「充分表明了課程這一概念與它在國外學術界仍處於未確定狀態一樣,也是我國教育學界中使用得多而定義最差的概念。」
以探討創新教育為基本宗旨的論著,本章並不打算介入有關課程定義的爭論。無論怎麼講,作為我國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的集中體現,教學內容及其體系構成,都是課程研究最基本的要素;而知識經濟時代對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最緊迫的要求,就是要盡快改造舊的課程體系,將人類社會中長期積累起來的,並在當代社會中急劇發展的知識技能和道德觀念,轉化為能被不同年齡學生所接受的課程體系、結構和內容。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寫的綜合性教育論著《從現在到2000年教育內容發展的全球展望》,對教育內容做出如下界定:「教育內容這一概念是指一整套以教學計劃的具體形式(課表和課程)存在的知識、技能、價值觀念和行為。它們是根據各種學校規定的目的和目標而設計的。」教育內容,或者具體地說課程教學內容,在我國教育界傳統上歷來被視為學生習得的知識,而知識的傳遞則必須以教材為依據。事實上,我國自20世紀50年代初廣泛引用前蘇聯凱洛夫主編的《教育學》以後幾十年內,「教學內容」指的就是「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寫的《教育技術用語詞彙》里,將這些術語定義為:教學計劃指的是「確定所要教授的專業內容,列出每種專業內容的教學課時,以及掌握知識的目錄。」「教學大綱通常以指令性文字的形式出現。課程即指在某一特定學科或層次的學習的組織。課程設計的目的實際是確定學習的目標、內容、方法和教育設備。」
教學內容是學校向學生所傳遞的最基本的知識技能和價值觀念,課程教學內容的取向和選擇,體現了教育決策者、課程編制者和教學執行者共同的知識觀和質量觀,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作用。
在討論課程內容創新之前,回顧一下70年前陶行知先生對那時課程內容最主要的載體——教材的批判,並與我國中小學現行課程教學內容作一些比較是很有啟迪意義的。
陶先生曾以「中國教科書之總批評」為題,說過許多相當激憤的話語:
「我們試著把光緒年間出版的教科書和現在出版的教科書比較一下,可以看出一件驚人的事實。這事實便是三十年來,中國的教科書在枝節上雖有好些進步,但是在根本上是一點兒變化也沒有。三十年前中國的教科書是以文字做中心,到現在中國的教科書還是以文字做中心。」
「教科書的根本意義毫未改變,現在和從前一樣,教科書是認字的書、讀文的書罷了。從農業文明渡到工業文明最重要的知識技能,無過於自然科學,沒有真正駕馭自然勢力的科學則農業文明必然破產,工業文明建不起來,那是多麼危險的事啊!但是把通行的小學常識與初中自然拿來審查一番,您立刻發現它們只是科學的識字書,只是科學的論文書。這些書使您覺得讀到鬍子白也不能叫您得著絲毫駕馭自然的力量。」
「這些教科書並不教您在利用自然上認識自然,它們不教您試驗,不教您創造。它們只能把您造成一個自然科學的書獃子。」
「它們教您識民權的字,不教您拿民權;教您讀民主的書,不教您干民主的事。在這些書里您又可以看出編輯人引您開倒車開到義和團時代以前。他們不教小朋友在家裡、校里、村裡、市裡去干一點小建設、小生產以立建國之基礎,卻教小孩子去治國平天下……」
時隔近70年再來聆聽陶先生的教誨,我們同樣驚訝地發現,「從工業文明渡到知識文明」之際,歷史竟如此之相似。
● 相似點之一:教學內容缺乏對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全面把握
陶行知先生認為當時的自然科學教材只是「科學的識字書」和「論文書」,指的就是科學課程內容只注重科學知識的羅列和科學事實的獲取,而不注重對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的理解和探究。的確,既使到現在,中小學科學課程在內容的取捨上,並沒有把使學生真正了解「什麼是現代科學」為重點來設計;一部分從事自然科學課程教學的教師也沒有真正理解和把握現代科學和古代科學的差別。
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以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認為,現代科學發端於伽利略。因為在伽利略以前,古代科學只是依靠哲學家的思辨;自伽利略開始,科學研究才把觀測證據作為主要方法,認為它是從觀測和實驗的事實上升為科學觀點和結論的過程,或者為了某種觀點或結論尋找觀測和實驗證據的過程。也就是說,科學理論只能產生觀測和實驗之後而不是在它們之前。在形成了這種行為和思維模式後,現代科學才應運而生,並在近代逐步發展為人類社會第一生產力的地位。因此,目前我國中小學科學課程迴避「什麼是現代科學」和「科學家是如何工作和創新」這樣一些重大命題,僅僅要求學生記憶一些科學事實,沒有抓住科學教育的本質內容,也背離了科學課程設立的初衷。
在人文和社會課程中同樣存在類似情況。實行多年的傳統語文課程就是典型的實例,教條刻板地語法肢解和牽強性辨析,就連作為人生工具的寫作和閱讀,也在語文課程內容中被置於較次要的地位。不僅失落了對文學藝術的鑒賞感悟和人生體驗,失落了情感陶冶和想像力的調動,更重要的是失落了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培育。學校教育需要承擔使兒童社會化和向下一代傳遞文化標准和文化價值的重要使命,而我們的人文、社會課程內容顯然在某種程度上被異化。
● 相似點之二:將課程學習內容局限在以學科為中心的教材所提供的知識上。
陶行知先生提倡以生活為中心,反對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他認為:「文字中心之過在以文字當教育,以為除文字之外別無教育。」通觀今天的以學科知識為中心的課程教材內容,其實並未掙脫這種以文字為中心的窠臼。
以學科知識為中心的課程教材,一是本能地堅持學科封閉、互不交叉的傳統,學科之間的聯系極差,教師從本學科內容系統完整出發,不可能自覺推動各種形式的跨學科教學,從而違背了現代科學綜合化發展的大趨勢。二是形成「千校一面,萬人一書」的格局,課程缺乏多樣性和適應性,缺少因地因校制宜的特色和個性;三是無法從社會經濟和生活中不斷汲取新的內容,造成學生不能及時獲得最新知識。事實上,學生對現代科技前沿知識和價值觀念(包括正確的或不正確的)的理解,都不是學校目前課程內容所能給予的,大量的信息來源於大眾傳媒和課外閱讀,來源於非正規教育渠道。正如S.拉塞爾指出的那樣:「學校教育內容與非正規教育內容之間的差距和交流的缺乏日趨嚴重,已成為學校的一個問題。 在校外獲得的相當一部分信息極為多樣化,缺乏內在聯系,其價值也不盡相同,它們成為消極的儲存物。另一部分有用的、現代的、適合學生興趣的信息卻很少被教師提到或利用。當兩種信息出現矛盾時便更加令人擔憂了。」
● 相似點之三:課程內容忽略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對態度和技能學習重要性認識不足
無論是以文字為中心,還是以學科知識為中心,最大的弊端都是「不教您在利用自然上認識自然」,「不教您試驗,不教您創造」。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必須與社會生活緊密結合,尤其必須強調聯系學生生活、聯系社會實際的學習環節,課程學習目標不僅需要包括知識技能,也應該蘊含思維能力與習慣、思想方法、意識、觀念,以及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等等。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做合一」的曉庄學校,或許比我們現在某些重點中學的學習質量反而更勝一籌。
目前,國際教育界在教學內容確定的依據——課程目標優先選擇的取向上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按照傳統慣例,確定教學內容的目標有三個不同的層次,依次是:(1)知識;(2)實用技術;(3)態度和技能——三種層次優先重視獲取知識。今天,在信息量持續迅速增加和社會生活傳播對教育內容影響日趨強烈的前提條件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從現在到2000年教育內容發展的全球展望》卻指出:「如果把十分復雜多樣的過程簡化,我們就可以按照學校教育目標層次的顛倒形式表現出突出行為培養的新趨勢。」這種新的目標三級層次依次為:(1)態度和技能;(2)實用技術;(3)知識——優先重視的是態度和技能。雖然新的三級目標層次絕不忽視在社會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傳播信息,它必須做到與科學自身的發展及其對社會和個人生活產生的作用協調一致,但是,目標的價值取向和優先順序確實已出現了變化,因為「現在人們知道,具有堅實行為素養的人(關心變化和革新,有批判精神和團結精神,富於責任感和思想自主的人)更適合於學習和更新自己的專業和文化知識。他們在需要時知道如何通過圖書館和計算機獲取新信息。行為和能力也是在掌握和實踐知識的過程中形成的。」
針對課程和教學內容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最近,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對我國的科學教育狀況做過剖析和評價,我們認為,他的這些看法在原則上也符合科學教育之外其他課程的現實情況。路甬祥教授說,中國科學教育的弱點,在於過分注重於知識灌輸,忽視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的培養;過於一統的教育管理模式抑制了學校的自主創新和競爭,限制了科學教育內容、方法與目標的多樣性、創造性和靈活性;長期的計劃經濟環境,使中國缺乏對科學教育內容不斷更新的強有力的社會競爭需求動因;改革開放和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後還未來得及建立起健全的、有效的社會對科學教育改革發展的評價和輿論反饋機制;還缺乏更加廣泛深入的國際性科學教育交流與合作;校長、教師的科學素養及教育學、心理學素養有待進一步提高;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社會科學、人文藝術存在人為分割和偏斜等等。
為此,我們有必要從當今時代人類文明進程的高度,認識課程教學內容更新的必然趨勢,重點觀照課程內容改革和創新中的幾個問題。
二、人類文明進程與教學內容更新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課程和教材,教學內容必須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地變化。學校課程作為社會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既受科技進步、社會經濟環境的制約,也因其傳承和創新職能,反過來對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正如布魯姆所說,離開了社會背景,「課程爭論的意義也就黯然失色……不顧教育過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環境來論述教育理論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家,是自甘淺薄,勢必在社會上和教室里受到蔑視。」可惜的是,我國基礎教育領域實施多年的課程設置,特別是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取捨,基本上因襲工業化初期建立的學科體系,始終將學習重心放在20世紀初期之前人類創造的知識上,最新科技成果因無法在這種「系統化」的體系中找到應有的位置,很難被納入教學內容之中,直到即將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也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對此,我們有必要以自然科學為例,依據人類文明進程和社會發展的相關背景,揭示我國基礎教育課程內容陳舊、落後的現象。
通常,自然科學的課程內容概括的是歷史積累起來的科技知識,而現代科技知識體系本身,在近幾十年出現了許多重大的變化,至少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1、科學學科的核心知識在急劇變化與快速更新
自然科學史研究指出,自文藝復興以來,人類歷史上已經發生了三次科學革命。
第一次是16~18世紀近代科學的誕生以及技術革命,它們引發了啟蒙運動和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是19世紀近代科學的全面發展和技術的重大發明,它們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知識源泉。在第一、二次科學革命影響下,科學呈現出空前的繁榮,各門學科的核心知識都相繼出現了革命性的突破。
在天文學領域,1543年哥白尼發表著名的《天體運行論》,確立了天體學說的基礎。布魯諾繼承和發展了這一學說,而伽利略通過望遠鏡觀察證明了哥白尼的理論。在物理學領域,伽利略發現自由落體定律和運動迭加原理,提出速度、加速度和慣性等物理概念;牛頓則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並系統總結出三大運動定律,1687年,他出版《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總結了當時包括力學、數學和天文學在內的偉大科學成就。在化學領域,自1661年波義爾提出化學元素概念後,拉瓦錫發現物質不滅定律,並於1789年出版了化學教科書《化學大綱》,使化學成為一門真正的科學;其後,道爾頓提出原子論,門捷列夫1869年發表第一張元素周期表,推動了19世紀化學革命興起。在生物學領域,在17世紀初,哈維發現血液循環,胡克發現植物細胞,列文虎克發現原生動物和細菌,巴斯德的工作則奠定了微生物學的基礎;其後,1735年林奈提出生物分類系統,1859年達爾文《物種起源》出版,正式確立了生物進化論,生物科學也獲得一次偉大的突破;在此基礎上,1866年孟德爾利用豌豆雜交,進一步揭示了生物的遺傳規律。此外,數學作為促進科學進步的重要工具也得到長足的發展,17世紀中葉,笛卡爾和費爾馬創立解析幾何,牛頓和萊布尼茨獨立發明微積分;18世紀數學家伯努利、歐拉、拉格朗日等人開拓了一系列數學分支;19世紀數學家不僅復興了幾何學、重建了微積分,而且使代數學獲得巨大的進步。他們在科學領域獲得的這些成就,經過後人按學科知識體系分類整理、完善並進行系統化編排之後,便構成了今天我們中小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乃至地理等學科的核心知識和主要的課程學習內容。
人們現在已經看到,自20世紀初開始啟動的第三次科學革命,即現代科學革命和高新技術革命,不僅奠定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和信息革命的基礎,而且為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鋪平了道路。這次革命比前兩次意義更為深遠,首先是物理革命,隨後是天文學、地理學和生物學革命;伴隨而至的,還有核能技術、航空航天技術、計算機和互聯網路技術、生物技術和材料技術等等,共同構成了一場史無前例的知識革命。
20世紀初啟動的物理革命,首先是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否定了牛頓力學中絕對時空的基本概念;其次是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論,波爾、薛定鄂等科學家的工作完成了量子力學的構建,使人們對物質世界從宏觀認識到微觀認識都發生了質的改變。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成為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也奠定了現代天文學和原子物理學的科學基礎。從宏觀上看,在天文學領域里,1929年哈勃提出有關星系紅移的哈勃定律;1948年伽莫夫提出宇宙起源的大爆炸模型,而在1964年彭齊亞斯等人觀測到了宇宙大爆炸留下的背景輻射。在地理學領域,自1915年魏格納在《海陸的起源》一書中提出大陸漂移學說後,赫斯用海底擴展理論、勒比雄用板塊理論繼續完善和豐富這一學說,從而加深了人們對自己賴以生存的地球的認識。從微觀上看,20世紀初盧瑟福發現原子核和質子,並且成功實現了將一種元素轉變為另一種元素;20世紀30年代後,泡利、查德威克等科學家陸續發現中子、正電子、介子、光子、中微子等基本粒子;1964年蓋爾曼正式提出基本粒子結構的誇克模型,並被後人不斷地修改完善。生物科學同樣日新月異,不斷揭示出生命現象的本質,其中分子生物學、遺傳學的成就尤為突出。20世紀初,摩爾根初步建立基因遺傳理論體系;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分子生物學宣告誕生;1969年,64個遺傳密碼被破譯,確立了生命遺傳信息傳遞模式。20世紀90年代以後,影響深遠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正在解讀人類全部遺傳信息,並於2000年完成了草圖繪制,戰勝疾病、延緩衰老、改變遺傳性狀將不再是科幻小說描述的情景;1997年,維爾穆特首次以體細胞培育出克隆羊「多利」,基因工程也得到了大量的實際運用,生命現象已不再神秘。
總之,物質基本結構的誇克模型、地球地質構成的板塊模型、宇宙起源的大爆炸模型和生物遺傳物質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等等,代表著20世紀中、後期在科學領域的最高成就和核心知識,是人類對自然和生命認識上的一次巨大的飛躍。與此同時,數學領域隨之取得一系列成就,包括核心數學和應用數學,如運籌學、數理統計、模糊數學、計算數學和數理邏輯等等,新的數學原理和數學方法層出不窮。第三次科學革命浪潮還在繼續向前推進,幾乎徹底改變了人們對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學和數學等學科的傳統概念。例如,盡管牛頓力學對引力的在我們的課程中似乎很精確,但在愛因斯坦看來,兩個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並非牛頓所描述的那樣直接產生引力,而是每個物體對周圍的時間和空間產生影響,引力就是這種被影響了的時間和空間相互作用的結果,這樣一來,牛頓力學對引力的解釋就必須完全改寫。在這種態勢下,我國中小學領域延續多年、基本不變的自然科學類課程內容,由於無法及時向學生傳遞這些新的科學原理,知識陳舊和老化問題早就引起了諸多科學家和有識之士極大的憂慮。
2、高新技術革命是第三次科學革命的顯著特點之一
與前兩次科學革命相比,第三次科學革命的另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伴隨而至的高新技術革命。現代科學轉變為技術和技術轉化為商品的周期縮短,科學、技術和生產一體化的格局,促成了全世界高新技術產業的迅猛發展。高新技術是建立在現代科學理論或最新科學突破基礎上,具有高擴散性和高附加值的知識密集性尖端技術。目前主要集中在幾個關鍵領域,如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自動化技術、激光技術、材料技術、能源技術、環境技術、先進製造技術和航空航天技術等。其中以信息技術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尤為重要,信息技術革命就像原子核裂變的鏈式反應那樣迅速「爆炸」,幾乎滲透到一切領域,對人類文明進程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我們已經知道,知識經濟時代的物質前提就是信息技術。信息技術革命指的是信息技術、信息傳播、信息獲取和信息應用等系列重大進步帶來的世界經濟、社會、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有人認為,信息技術革命至今已經發生過兩次:第一次以個人電腦、微處理器和軟體為代表,解決了信息的海量儲存和高速處理問題;第二次信息技術革命以網路技術、通訊技術、多媒體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為代表,解決了信息傳播和處理的全息集成問題,使人類的生活空間從物理空間擴展到電腦網路虛擬空間,即「賽伯空間」。在不久的將來,還會發生第三次信息技術革命,將要解決人腦與機器的全自動信息對接、信息交換和互動問題,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革命打下技術基礎,使人類社會步入知識文明時代的成熟期。
無論怎樣講,高新技術革命將使「技術」本身,在即將到來的21世紀獲得前所未有的地位,技術教育比任何時代都更顯得更為重要。早在1985年,美國就啟動了著名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2061計劃》,站在戰略性的高度上,針對從幼兒園到高中階段的技術教育問題,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代表著美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趨勢。
《2061計劃》是美國促進科學協會聯合美國科學院、聯邦教育部等12個機構,制定的一項面向21世紀的中小學課程改革工程。由於2061年哈雷慧星將再次臨近地球,這項改革的目標就是使當今兒童能適應那個時期科學技術和社會生活的急劇變化,所以取名為「2061計劃」。在該計劃第一階段技術專家小組報告里,針對技術教育問題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觀點,這里不妨摘錄幾段精闢的論述:
「這篇報告中所提出的建議的意義遠遠超出現有學校課程中增加一點點技術,而在於這些建議將成為美國教育一次重大改革的內容基礎。通過整個的學習過程來反映技術已滲進我們的生活,而且廣泛採用從簡單的實驗經驗到研究社會經濟效益等方法。」
「技術不同於科學,科學的作用在於理解,技術的作用在於做、製造和實施。科學原理,無論是否被發現,都是構成技術的基礎。雖然技術的基礎是科學,技術常常領先於甚至孕育著科學發現。」
「技術就是運用知識、工具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擴展人的能力。技術最貼切的描述是一種過程,但是更普遍為人所知的還是它的產品及其社會效益。技術通過科學發現而發展,通過工程設計而成型。它由發明者和設計者構想產生,通過企業家的工作變成成果,由社會來推行和利用,但它有時令人難以覺察地就進入到社會體制中並常常以難以預見的方式帶來許多變化。」
「技術的介紹應當從描述開始,接著採取實驗和親身體驗的方法,而且這一切都應隨著從幼兒園到第12年級而不斷增加其深度和學生的參與活動。」
「青年人完成高級中學學業時,應當充分認識到,他們將在其一生中,在不斷變化的基礎上遇到技術問題。但是,只長期積累知識仍然不夠,他們還應當知道技術的意義,技術為何物,以及如何加以利用。最終每一個這樣的人都將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一個技師,以准備投入到一個高度技術化的世界中去。」
對照我國基礎教育的情況分析,我國中小學生目前主要通過開設「勞動技術課」,學習一些生產、生活中的簡單勞動技能,但與其他課程存在著「兩張皮」的關系,技術教育並沒有在科學課程中得到應該的重視。對此,桑新民教授最近撰文指出,勞動技術教育應該是「德智體美勞」五育之整合。「科學教育培養的是認識能力,而技術教育培養的是創造性實踐能力,後者顯然要以前者為基礎,但卻是前者的綜合與創造性運用,因而後者要比前者復雜得多。」勞動技術教育必須結合於其他課程(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課程)中,需要強化勞動技術教育的戰略地位。因此,「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深入探討勞動技術教育的實質、內在結構及其在五育中的地位,並由此調整我國基礎教育的目標模式、課程標准、教學計劃及相應的考核評價體系,這對於我國九十年代教育實踐和理論的改革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並將對我國21世紀的國民素質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
3、綜合化方向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大趨勢
科學學科的形成大約在二、三百年前,它是社會分工在科學領域的必然結果。自然科學通常被劃分為六大學科,即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生物,從而形成了基礎教育歷來以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分科方式來實現科學教育目標的格局。
然而,由於科學學科本身的發展和變化,事實上,現在已經找不到一種純粹的化學變化或物理變化,水從氣態變成液體時,產生許多氫鍵,同時具有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雙重性質。在分子問題中,化學和物理幾乎都在協同發揮作用。分子最初是哲學家設想的用機械方法分解的最小單位,這種概念目前已經過時,分子更確切地應該表述為「可以用量子力學來處理的物質系統」。從這種新定義出發,原來的物理、化學、生物,以及天文、地學的一部分,都可以合並為一門新的基礎科學棗分子科學。科學界人士提出,學科的重新分類有利於人才的培養,他們認為:「我國的教學計劃不能再用老一套,將物理、化學、生物分開,必須集合在分子科學的旗下。所有學生都應有一定的數學基礎,實驗和理論計算也要有一定的訓練,但可以有重點地讓學生選擇。也就是說,學生必須具備寬泛的基礎和對科學的發展的正確認識,才能適應學科新而快的發展。站得高,看得遠,並具有發展的基礎。」
現代科學的另一個重要特徵是整體化、綜合性的趨勢越來越顯露。一些邊緣學科、交叉學科、橫斷學科,以及以具有普遍性整體性為研究對象的一系列綜合性學科發展迅速。如資訊理論、系統論、控制論、耗散結構理論、協同學、超循環論、突變論、混沌理論等等。近幾十年來,僅經濟學就衍生出幾十個交叉學科,如工業經濟學、農業經濟學、商業經濟學、交通運輸經濟學、建築經濟學、旅遊經濟學等等。傳統教育學中也衍生出教育社會學、教育經濟學、教育技術學、教育傳播學、教育生態學等許多分支交叉學科。此外,傳統科學向應用方向分化的趨勢也日益明顯。例如,哲學主動地與其他學科相結合,形成了科學哲學、技術哲學、歷史哲學、人生哲學、教育哲學、信息哲學、市場哲學等等。
科學的變革揭示了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系,打破了各學科之間壁壘分明的界限,也為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更加緊密地聯盟創造了條件。
B. 新課程標準的改革起源
新課程標準的改革起源:
概括地說,課程改革的根本任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工業經濟對於「效率」的崇拜又決定了學校教育必須以簡約、規范的方式來傳授知識,因此,建立在對知識加以分門別類基礎之上的分科課程就成為課程結構最重要的特色。
此外,各門學科對於各自領域知識體系的「完整性」「系統性」「邏輯性」「權威性」的追求,不僅造成了學科之間的森嚴壁壘,而且使教科書獲得了至高無上的尊嚴。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以教科書為載體知識便處於核心地位,成為制約教師和學生活動的依據。換言之,知識成為學校課程體系的目的。現行課程體系的上述特徵,都反映了這么一種教育理念或關於人的發展觀:國家和社會發展集中地體現為經濟的發展,因此,與生產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乃是學校課程體系應該追求的最高目標;同時,它也構成了人的「發展」的全部內涵。顯然,如果不根治中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現存的應試教育的弊端,素質教育就不能推行。
為了實現新課程的培養目標,同時針對現行的基礎教育課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提出了本次課程改革的六項具體目標。這些目標構成了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總體框架,體現了課程改革是一項復雜而細致的系統工程。
一、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
二、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三、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系;
四、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五、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評價與考試制度;
六、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制度《關於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明確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必須端正教育思想,轉變教育觀念。如果我們全體教育工作者不能做到這一點,課程改革就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素質教育就會流於形式。
同以往相比,這次課程改革在如何看待學生、學習、知識、發展、課程等方面,都有著重大的轉變。
1、課程標準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質量要求,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它體現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規定各門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框架,提出教學和評價建議。
2、教改依據:課程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徑,是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最主要的依據,是集中體現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載體,因此,課程居於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是純粹主觀意志的產物,而是人們對特定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所作的主觀反應。因此,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不僅決定了一定社會中的教育是否要進行改革,而且也從根本上決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標乃至規模。教育發展的歷史進程充分地說明了上述論斷。
整個教育發展史的事實表明,社會政治體制、經濟體制的變革,以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變化,都將引發學校教育的重大變革。剛剛過去的20世紀之所以被人們稱做教育改革的世紀,其原因也在於此。
工業經濟時代的學校教育模式的功能或價值可以概括為這樣一句話,即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生產者和勞動者,成為生產和消費的工具。學校教育孜孜以求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經濟價值。20世紀50年代,出現了人力資本理論。其專注於經濟增長、不顧人的發展的教育模式在歷史上曾經發揮過積極作用。然而,在當前的知識經濟時代,這種教育模式的弊端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的關注,要求對教育進行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如果不著手對基礎教育課程進行改革,將嚴重影響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世界各國之所以不約而同地進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其原因也在於此。
同過去時代在經濟發展、國力增強等方面的社會發展主要依賴於自然資源或物資力量相比較,具有高度科學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的人,對於21世紀人類發展則具有越來越關鍵的意義。所謂具有高度科學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的人,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學習工具,即閱讀、書寫、口頭表達、計算和問題解決;二是要具備基本的知識、技能,以及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只有這樣,他才能具有能夠生存下去、有尊嚴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充分發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積極參與社會的發展,並能終身學習。
3、改革原因:
中國基礎教育的發展和既往的七次課程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對於促進中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與此同時,我們必須實事求是地承認,目前中國基礎教育的現狀同時代發展的要求和肩負的歷史重任之間還存在著巨大的反差。中國基礎教育課程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其原因如下。
第一,固有的知識本位、學科本位問題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所產生的危害影響至深,這與時代對人的要求形成了極大的反差。
第二,傳統的應試教育勢力強大,素質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實。
課程結構單一,學科體系相對封閉,難以反映現代科技、社會發展的新內容,脫離學生經驗和社會實際;學生死記硬背、題海訓練的狀況普遍存在;課程評價過於強調學業成績和甄別、選拔的功能;課程管理強調統一,致使課程難以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和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求。這些問題的存在,以及它們對實施素質教育的制約及產生的不良影響,都足以說明推進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針對性。
C. 新課程改革
教學改革的背景和原因
第一章 課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標
新世紀之初,我國建國以來的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直接領導下,正以令世人矚目的迅猛之勢在全國順利推進。這次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難度之大,都是前七次改革所不可比擬的。它將實現我國中小學課程從學科本位、知識本位向關注每一個學生發展的歷史性轉變。成千上萬的教育工作者正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極大的熱情投入到這場改革潮流之中,相信它必將對我國基礎教育乃至整個教育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第一節 課程改革的背景和動因
1.有人提出,1992年剛剛頒布了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各科)教學大綱(試用),時隔幾年,是否有必要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改革?
課程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徑,是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最主要的依據,是集中體現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載體,因此,課程居於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是純粹主觀意志的產物,而是人們對特定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所作的主觀反應。因此,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不僅決定了一定社會中的教育是否要進行改革,而且也從根本上決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標乃至規模。教育發展的歷史進程充分地說明了上述論斷。
整個教育發展史的事實表明,社會政治體制、經濟體制的變革,以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變化,都將引發學校教育的重大變革。剛剛過去的20世紀之所以被人們稱做教育改革的世紀,其原因也在於此。
20世紀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各個方面的發展,是人類歷史上最為迅猛的一個世紀。在社會發生如此急劇變革的時期,各國的教育必將隨之而發生相應的改革,其中,涉及面甚廣,可以被稱做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的就有三次。在這三次世界性的課程改革期間,為了使改革達到預期目的,各國在教育方面所作的其規模或大或小的調整、完善更是難以勝數。
20世紀中國的教育也始終處於不斷變革的歷史進程之中。清朝末年學堂的興辦,癸卯學制的頒布,辛亥革命以及南京國民政府期間的教育改革姑且不論,僅以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的五十多年的時間而言,除了幾次重大的學制調整之外,在基礎教育課程和教材領域,至少進行了七次較大規模的改革。
眾所周知,我國的現代學校教育制度脫胎於歐、美、日等現代工業化國家的教育體制。盡管由於意識形態、政治體制、經濟發展水平、文化傳統,以及國家所處的地域等存在著種種差異,各國的教育表現出互不相同的特點,有其個性的一面,然而,由於它們都是孕育、發展、完善於工業經濟時代,所以,它們又表現出了非常相似的共同的特點,又有其共性的一面。也就是說,現代學校教育制度實際上是工業經濟時代的產物。由於它對於工業經濟時代各國經濟、社會等方面的發展發揮過重要的作用,所以各國政府對於教育都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而且越來越自覺地把教育作為實現國家目的的重要手段,以至於許多有識之士都形成了這樣的共識,即國家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的競爭。
工業經濟時代的學校教育模式的功能或價值可以概括為這樣一句話,即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生產者和勞動者,成為生產和消費的工具。學校教育孜孜以求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經濟價值。20世紀50年代,出現了人力資本理論。其專注於經濟增長、不顧人的發展的教育模式在歷史上曾經發揮過積極作用。然而,在當前的知識經濟時代,這種教育模式的弊端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的關注,要求對教育進行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如果不著手對基礎教育課程進行改革,將嚴重影響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世界各國之所以不約而同地進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其原因也在於此。
2.當前整個時代發展具有哪些特徵?對基礎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對當代社會發展的特徵做出准確的概括並非易事,在這里,我們只談對當前世界各國教育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幾個時代發展的特徵。
第一個特徵是初見端倪的知識經濟。
肇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的新技術革命,對人類的生產、文化乃至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並預示著人類發展新時代的到來。1996年,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其發表的《科學、技術和產業展望》的報告中,正式使用了「知識經濟」這一概念,此後,「知識經濟」一詞便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概念。
知識經濟是相對於人類曾經經歷過的農業經濟、工業經濟而言的,是人類生產方式的又一次重大變革。由於從20世紀如年代起,知識已經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其對於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超過其他生產要素貢獻率的總和,因此,人們把21世紀稱為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是建立在知識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經濟,因此,知識對於經濟發展的意義相當於農業經濟時代的土地、勞動力,工業經濟時代的原材料、工具、資本,而成為經濟發展的直接資源。
在知識經濟時代,勞動者的素質和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知識勞動者將取代傳統的產業工人。所謂知識勞動者,主要是指從事知識、信息收集、處理、加工和傳遞工作的勞動者。此外,在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將改變「文盲」這一概念的傳統內涵,「文盲」一詞將不再單純是指沒有文化、知識的人,而是指不能繼續學習,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識、技能的人,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有人也把知識經濟稱為「學習經濟」。
第二個特徵是國際競爭空前激烈。
剛剛過去的20世紀,人類曾經經歷過空前慘烈的兩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所謂「冷戰」時期,發生過150餘場戰爭,而因戰爭造成的死亡人數多達2000萬左右。「冷戰」結束後,被「冷戰」長期掩蓋的國與國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以及宗教團體之間長期潛在的矛盾、沖突日益突現出來,國際間的競爭空前激烈。美目的霸權主義削弱了聯合國與其他國際組織的權威和本應發揮的作用;美國等西方國家打著「人權」的幌子粗暴踐踏他國主權;信息技術發達國家的信息霸權在經濟、軍事以及文化方面對其他國家的控制、滲透,都使和平與發展不斷面臨新的不確定性。如果說既往的國際競爭主要表現在意識形態、軍事實力等方面,那麼,當前的國際競爭則主要體現在綜合國力方面,而且這種競爭越來越表現為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競爭。
第三個特徵是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面臨著困境。
這種困境主要是指人類目前面臨的諸如生態環境的惡化、自然資源的短缺、人口迅速膨脹等威脅著人類自身生存和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在工業經濟時代,社會的發展主要依賴於科學技術的進步,然而,科學技術本身是一把雙刃劍,它既會造福於人類,也會給人類帶來災難。事實上,目前人類所面臨的困境乃是人類自身在善良動機下濫用技術的「副產品」。應該特別指出的是,除了人與自然和諧關系被破壞之外,由於工具理性對價值理性的長期壓制,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困境還表現為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的削弱或喪失,而這恰恰是任何現代科學技術或物質力量都無能為力的事情。正是由於對上述問題的清醒認識,人們開始對工業化以來的社會發展模式進行深刻的反思,並從20世紀70年代起,提出了諸如協調發展模式、文化價值重構模式等各種新的發展模式。1980年,聯合國大會首次提出「可持續發展」的概念。1992年在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包括我國在內的180多個國家和70多個國際組織的代表們共同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新戰略和新觀念。總之,為了人類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在21世紀,除了必須對人類既往的所作所為進行客觀的評價之外,我們還必須妥善處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間的關系問題。
從上述對當前時代的三個主要特徵的闡述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同過去時代在經濟發展、國力增強等方面的社會發展主要依賴於自然資源或物資力量相比較,具有高度科學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的人,對於21世紀人類發展則具有越來越關鍵的意義。所謂具有高度科學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的人,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學習工具,即閱讀、書寫、口頭表達、計算和問題解決;二是要具備基本的知識、技能,以及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只有這樣,他才能具有能夠生存下去、有尊嚴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充分發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積極參與社會的發展,並能終身學習。
3.為什麼說當前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我國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
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對於人類文明的發展曾做出過舉世公認的、不可磨滅的偉大貢獻。然而,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種種錯綜復雜的原因使我國的發展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對於我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本次課程改革對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深遠的意義。
初見端倪的知識經濟,在向我們提出嚴峻挑戰的同時,也向我們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即所謂挑戰與機遇並存。如果我們能夠很好地抓住人類生產方式轉變這一歷史性的機遇,我們就可以盡快地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甚至超越它們。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上,曾經有過這樣的先例。19世紀中期,在幕府統治下的日本,遭遇到的是同我國清朝政府相類似的命運。1868年「明治維新」以後,日本抓住了19世紀後半期產業革命的機遇,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躍成為現代工業強國。其他如德國、義大利、俄羅斯等所謂「後發型國家」,在19世紀後半期的迅速崛起,同當時正在進行的產業革命都有著密切的關系。這些事例充分說明,生產方式的變革可以促成國家非常規的發展。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而且還是一個科技文化水平偏低的人口大國。如前所述,對於綜合國力的增強來說,起關鍵作用的因素是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換言之,同過去時代發展主要依賴於為數不多的精英人物相比較,當前我們更需要與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致以億計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在「人口眾多」這一既成的、不可更改的事實面前,除了繼續執行控制人口增長的長期國策之外,充分開發和利用豐富的人力資源,把沉重的人口負擔轉化為巨大的人力資源優勢,就成為制約我國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這也是我國教育無可推諉的重大責任。
誠然,我國能否很好地把握知識經濟時代生產方式變革這一歷史機遇,能否充分開發和利用我國的人力資源,取決於多方面的因素,然而,教育畢竟是其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歷史經驗已經證明,教育在把握人類自身命運、促進社會發展方面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知識經濟時代的科學技術已經成為第一生產力,在國與國之間綜合國力競爭的時代,由於教育在綜合國力競爭中起著奠基的作用,綜合國力競爭必將聚焦到教育上來,從這個意義上講,教育乃是世界各國國力競爭的制高點,誰搶佔了這個制高點,誰就將占據主動的地位,誰就將有可能最終贏得這場競爭的勝利。基於對教育功能准確而深刻的認識,黨中央、國務院適時提出了「科教興國」戰略,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我國的教育已經被賦予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為了更好地擔負起這一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教育工作者應該深刻地反思我國教育的現狀,並認真地思考究竟應該如何擔負起這一歷史重任。
4.為什麼說我國基礎教育課程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和既往的七次課程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對於促進我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與此同時,我們必須實事求是地承認,目前我國基礎教育的現狀同時代發展的要求和肩負的歷史重任之間還存在著巨大的反差。我國基礎教育課程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其原因如下。
第一,固有的知識本位、學科本位問題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所產生的危害影響至深,這與時代對人的要求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工業經濟時代學校教育的中心任務是傳授知識,因而,系統的知識幾乎成為「課程」的代名詞。知識之所以占據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為人們賦予了知識一些「神聖」的特徵。知識不僅是絕對的,而且也是客觀的,因而,知識成為了外在於人的、與人毫無關系的、類似於地下的礦物那樣的客觀存在物。對於知識而言,人們惟一能夠做的事情,就是「發現」。對於學校里的學生而言,他們的任務乃是接受、存儲前人已經「發現」了的知識。在這種知識觀的指導下,學校教育必然會出現書本中心、教師中心、死記硬背的現象。「課程即教學的科目」或「課程是教學內容和進展的總和」等是人們普遍認同的觀點。需要明確指出的是,這里的「教學科目」或「教學內容」主要是教師在課堂中向學生傳授分門別類的知識。這種課程觀最大的弊端是:教師向學生展示的知識世界具有嚴格的確定性和簡約性,這與以不確定性和復雜性為特徵的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毫不匹配,教育、課程遠離學生的實際生活。在實踐中,與知識、技能的傳授無直接關系的校內外活動,往往被看做是額外的負擔而遭到排斥。這種知識本位的課程顯然是不符合時代需要的。
知識屬於人的認識范疇,是人在社會實踐中形成並得到檢驗的。從這個意義上講,「知識」更像動詞(即知識乃是一種「探究的活動」),而不是名詞(即知識是絕對的、不變的「結論」)。換言之,無論新知識的獲得或是現成知識的掌握,都離不開人的積極參與,離不開認識主體的活動。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實質上是一種探究的過程、選擇的過程、創造的過程,也是學生科學精神、創新精神,乃至正確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過程。為此,必須拆除阻隔學校與社會、課程與生活之間融會貫通的藩籬。惟有如此,學生才會感到,學習是生活的需要而不是額外的負擔;並且,原先在被迫接受的「學習」活動中處於邊緣位置,有時甚至作為教育的消極因素而遭到排斥的情感、體驗才能獲得與理智同等的地位。
第二,傳統的應試教育勢力強大,素質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實。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始終縈懷於中國人民心中的「強國夢」,伴隨於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知識爆炸」,以及普遍存在於「後發型國家」一定發展階段教育之選拔功能的突顯等因素,又使我國學校的課程體系表現出下列一些特徵:對於書本知識的熱衷追求使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厭學情緒不斷加重,學生為考試而學、教師為考試而教。現在,人們已經把目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存在的種種弊端概括為「應試教育」。
李嵐清副總理在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從總體上看,素質教育的成效還不夠明顯,尚未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一些地方開展素質教育還是號召多而落實的措施少,一些學校對素質教育的理解和實施存在簡單化、片面化的傾向,個別地方應試教育愈演愈烈。」陳至立部長在此次會議上所做的報告中指出:「推進素質教育步履艱難,基礎教育還沒有擺脫『應試教育』的慣性和影響,在一些地方就像有的同志形容的『素質教育喊得震天動地,應試教育抓得扎扎實實』。」我國1986年實施義務教育至今才十餘年,尚缺乏構建和實施義務教育課程的經驗積累,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從1996年7月開始,組織了六所高等師范院校的有關專家研討並制訂了九年義務教育課程實施狀況的調查方案,並於1997年5月在九個省、市對城、鄉16000多名學生、2000多名校長和教師、部分社會知名人士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凸現出現行課程方案所顯示的種種問題:教育觀念滯後,人才培養目標同時代發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適應;思想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不強;課程內容存在著「繁、難、偏、舊」的狀況;課程結構單一,學科體系相對封閉,難以反映現代科技、社會發展的新內容,脫離學生經驗和社會實際;學生死記硬背、題海訓練的狀況普遍存在;課程評價過於強調學業成績和甄別、選拔的功能;課程管理強調統一,致使課程難以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和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求。這些問題的存在,以及它們對實施素質教育的制約及產生的不良影響,都足以說明推進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針對性。
我們必須看到,世紀之交,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世界范圍內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近年來,世界上許多國家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無論是反思本國教育的弊端,還是對教育發展提出新的目標和要求,往往都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入手,通過改革基礎教育課程,調整人才培養目標,改變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這些國家都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作為增強國力、積蓄未來國際競爭實力的戰略措施加以推行。鄧小平同志在1985年就曾指出:「現在小學一年級的娃娃,經過十九年的學校教育,將成為開創21世紀大業的生力軍。中央提出要以極大的努力抓教育,並且從中小學抓起,這是具有戰略眼光的一著,如果現在不向全黨提出這樣的任務,就會誤大事,就要負歷史的責任。」基礎教育是關系國家、民族前途和命運的千秋大業,因此,振興教育,全民有責。我國廣大的教育實踐工作者、理論工作者以及行政管理工作者正是肩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胸懷全國每一位學生全面發展的關愛,腳踏實地地投身於這次課程改革中去的。
5.各個國家的課程改革有什麼特點?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如果要把各個國家,哪怕是重要國家的課程改革一一列舉出來,無疑將是一份很長的清單。然而,各國目前課程形成的歷史及其價值取向等方面都有著非常相似的特點,而且,處於同一時代的世界各國教育或學校課程必然會面臨相同的問題,所以盡管各國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差異,但各國的課程改革還是表現出以下一些共同趨勢。
第一,政府參與並領導課程改革。
由於新技術革命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變化,從20世紀80年代起,教育受到了各國政府前所未有的關注,除了大量增加撥款給予教育改革以財政支持之外,由政府支持並組織有關專家、教師、教育管理工作者、家長等參與的各種研究報告、課程改革方案、教育法律、教育政策等文件紛紛出台。僅在80年代,美國此類文件即達數百份之多。1990年,美國前總統喬治·布希曾召集各州州長在弗吉尼亞大學舉行了。教育首腦會議」,提出《美國2000年教育戰略》。此後,美國又提出了關於英語、數學、自然科學、歷史等學科的全國統一標准。其他如俄羅斯、德國、英國、法國等國政府也都制定了課程標准或類似課程標準的文件。就亞洲的情況而言,日本的課程審議會議於1998年發表了關於改善中小學課程標準的審議報告,同年,文部省頒布了相當於課程標準的《學習指導要領》。韓國教育部在1996年的《韓國教育》白皮書中提出了韓國第六次課程改革的目標。而在我國台灣、香港地區的課程改革中,行政部門的組織、發動無疑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第二,課程改革的焦點是協調國家發展需要和學生發展需要二者之間的關系。
20世紀教育發展的歷程表明,滿足各自國家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發展的需要乃是各國不同時期教育發展和課程改革惟一的追求目標,而學生的發展幾乎成為了一種教育奢侈品。正像前面已經提到的那樣,嚴峻的事實已經表明,離開人類整體利益和長遠發展需要而片面追求物質生產高速度發展,離開人之為人的文化精神,即人文精神的發展,已經使人類付出了沉痛的代價,已經引起了人們的警覺。毫無疑問,國家發展的需要依然是這次課程改革的首選目標。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在1997年的一次講話中明確指出,為了迎接21世紀知識經濟對美國的挑戰,必須要讓每一個學生學到在激動人心的21世紀里取勝的東西。從20世紀80年代起,由經濟大國向政治大國轉變始終是日本政要的目標。然而,與既往的做法不同的是,這次課程改革不再把學生看做是裝載知識的容器,或攫取自然資源、從事物質生產的工具,而是把今天的學生當做國家和人類社會未來的主人,因而非常注重學生的發展,因為這不僅是發展經濟和增強國家綜合實力的需要,也是人類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因此,對於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來說,促進學生的發展既具有「手段」的價值,又具有「目的」的意義。
第三,課程改革具有整體性。
眾所周知,20世紀60年代發生在美國、蘇聯的課程改革,不僅歷時長久,而且規模浩大,然而就其內涵來說,卻是非常有限的。盡管兩國的國情以及理論基礎互不相同,然而它們卻表現出驚人的相似:讓學生在更短的時間內更好地掌握更多的科學和文化知識。因此,兩國都耗時費力地組織了各門學科的第一流專家重新編寫教材,更新教學內容,以容納各類「最新」「最先進」的知識。這次課程改革除了重新釐定課程目標之外,還對基礎教育的課程結構、課程內容及其組織方法、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涉及「課程」的幾乎所有方面加以改革。
源自《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 朱慕菊主編)
D. 課改後的成果是怎樣的
新課程改革後,課堂教學發生了一系列可喜變化。在學習方式上,新課程倡導學專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屬動手,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合作交流多了,參與活動多了;在教學方式上,新課程強調教師角色由「居高臨下」轉向 「平等中的首席」,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探究,這樣在課堂上學生和老師的平等對話多了,自主探究的空間大了。隨著課堂教學的這樣一些新變化, 「管、卡、壓」的傳統課堂管理方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新課程下只有採取行之有效的課堂管理策略,才可以構建和維持有效的課堂學習狀態,防止和干預不良教學行為的發生,才可以促進學生的發展和確保新課程改革目標的落實
E. 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一)國際視野與中國特色 本次課程改革是在世紀之交的背景下進行的,也是在世界各國進行課程改革的形勢下展開的,這種形勢要求新課程必須置於國際視野中進行規劃和設計。 首先,組織學術力量,充分研究主要發達國家的課程改革經驗,如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法國、德國、韓國、俄羅斯等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教育與課程改革經驗,從中吸取值得借鑒的內容與方式。 其次,組織專家有重點地考察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泰國等的教育行政機構、教育研究與評估機構、中小學和幼兒園,尋求國際背景與中國特色的結合點。 第三,借鑒的經驗涉及各個方面,如各國普遍強調價值觀教育與道德教育,注重基礎學力的提高、信息素養的養成、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在義務教育階段試行綜合課程,重建新的課程結構,建立國家課程標准;尊重學生經驗,倡導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式,實現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探索發展性的課程評價,強調評價的教育功能;構建共享的課程管理機制,促進學校課程的適應性,等等。 第四,新課程特別重視國際經驗的本土化問題,如在培養目標上,提出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革命傳統;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等。在課程結構上,表現為九年一貫設置課程,小學設置綜合課程,初中擁有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兩套計劃,並充分考慮學科研究的基礎,在課程標準的敘述上,保留一定的差異。在課程管理上,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三級課程管理體制,等等。 (二)課程的繼承與創新 新課程確切地說是改善課程的一次嘗試,是課程改革歷史進程中的一個階段。每次課改都有一種承前啟後的作用。50年來,我國的基礎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後,我國開始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課程改革,並由此形成基礎教育課程的現行體系。綜觀義務教育制度確立以後的課程建設,有四方面比較突出的進展:一是在課程管理政策上改變了國家過於集中管理的方式,實行國家和地方兩級課程管理的方式;二是初步改變了多年來只有「學科課程」加「必修」的模式,增加了「活動課」、「選修課」等;三是推行了在統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多樣化的方針,初步推動了教材的多樣化;四是在教學實踐中涌現出一批重視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重視學生成功與發展的經驗,倡導了新的教育觀念,激活了教育實踐的改革。這些成就為構建面向21世紀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提供了必要基礎。新課程根據社會發展、知識發展與學生發展對課程提出新要求的綜合思考,試圖在我國基礎教育取得已有成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主要表現在,從兩級管理走向三級管理,使得真正發生教育的地方——學校,有一定的課程權利,並承擔相應的職責;根據綜合性、均衡性與選擇性的原則,正確處理好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必修課與選修課的關系,從小學三年級開始,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以「課程標准」代替「教學大綱」,進一步推動了教材多樣化策略,使得真正實現「一標多本」成為可能。同時,完善教材的審定製度,嘗試建立教材的選用制度;提升學校和地方已經形成的素質教育經驗,作為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以供有志於課程改革的同仁分享。 (三)注重營造一種新的課程文化 新課程超越了教材改編作為課程改革標志的局限性,超越了單純以時間作為劃分依據的階段性,它把課程改革作為一種持續不斷的系統工程,注重時間上的全程性與空間上的無限性,並通過這種新課程,營造一種合作、對話與探究的課程文化。 所謂合作文化,就是強調課程的開放性。每一位兒童都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體,促進其發展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實現。同時,每位兒童都有差異,他們的發展取決於有差異的課程,沒有合作就不可能提供有差異的課程。由於學校制度的建立與課程分化的傳統,導致教師的行為具有「個人專業主義」傾向,而教育的特殊性又需要在分工基礎上的合作,以實現一個完整的人的教育。如何解決這一矛盾?新課程強調一種共建共享的課程文化。專家、教師、學生及其家長、社會人士都是合作共同體的一分子,應盡可能保證他們之間有合作的機會,並建立合作的機制。值得一提的是,新課程倡導與學生家長的合作,要求家長首先應知道自己的角色,認識到自己也是課程改革或學校教育共同體中的一員,是學校課程的決策人之一,而不是一個「局外人」;其次應了解新課程倡導家長享有對學校課程的知情權、評價權與建議權,學校或媒體都有義務告訴家長,他們的小孩在學校學些什麼,怎樣評價,以便家長可以做出決策或提供建議;第三應通過觀察或了解自己子女的學習需要、對學校或學習的態度以及素質報告單來評價學校課程的質量,並與學校或教師保持經常性的聯系,採取相應的、適當的教育行動,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第四應對學校教育有一種正確的認識:學校作為一種社會組織機構,是青少年的專門化的教育場所,學校所承擔的是社會責任,而不是個人責任,因此家長應充分認識到對於一個小孩而言學校教育所具有的優勢與劣勢,不能把一個家長的願望強加給學校,要學校承擔不該承擔的家長責任,設身處地地為學校或教師著想。 所謂對話文化,就是強調課程的民主性。課程本身就是一種對話,是所有與課程利益有關的人員或部門之間的對話。由於兒童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兒童的發展是全社會的焦點,因此,把什麼樣的課程交給兒童,或者說兒童需要什麼樣的課程,不能讓某個專家或某一群體的人來決定,需要社會各界人士的對話與協商,特別是在國家課程標準的制定上。就目前而言,學生在學校里學什麼,取決於教師教什麼,教什麼取決於專家編的教材說什麼或專家出的考卷考什麼。學生不知道為什麼學,教師也不知道為什麼教,教師沒有機會與專家交流或對話,不了解或不理解教材中的革新要素。新課程在國家標准制定時就非常強調對話與協商,盡可能創造各種機會,讓課程專家與學科專家、專家與教師,專家與社會人士代表分別參與對話,或讓他們共同參與對話。同時,把「課程標准」作為文本,要求專家、教師、學生及其他相關人士不斷地解讀,並與之「對話」。 所謂探究文化,就是強調課程的科學性。就課程的歷史來看,什麼樣的課程才是適合兒童的課程,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需要多代人前赴後繼、不懈地持續探究;就一門課程來說,從課程目標的確定、內容的選擇與組織、實施到課程評價,也需要不斷的探究,才能做出科學的決策;就課程實施的一個環節來說,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健康的人,而不是相對靜止的物。這種專業特性決定了教師的專業生活方式必須面對教育情景中的不確定性。教師每時每刻面對的情景都具有即時性,都有不同的一些方面,需要教師去解決,探究。例如,從理論上說,課前備課或計劃是不可缺少的,然而,這並不是說實施就是貫徹執行計劃,而是要根據課堂情景進行調整。研究表明,課前計劃過於充分的教師,在上課時對學生反倒不敏感,導致較少鼓勵學生談自己的看法和進行討論。另外,課前計劃詳盡的教師所教的學生比計劃簡略的教師所教的學生在學習態度上的分數要低。這說明,如果教師在上課時不隨機應變(探究),課前計劃就有可能起副作用。課前計劃畢竟是帶有主觀性的設計藍圖,實施時的靈活性非常重要,新教師與熟練教師的差別往往就在於此。因此可以說,教學即探究,教師即研究者。新課程倡導探究文化,強調應在不同層面進行課程創新。
F. 什麼是新課程改革
教學改革的背景和原因
第一章 課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標
新世紀之初,我國建國以來的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直接領導下,正以令世人矚目的迅猛之勢在全國順利推進。這次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難度之大,都是前七次改革所不可比擬的。它將實現我國中小學課程從學科本位、知識本位向關注每一個學生發展的歷史性轉變。成千上萬的教育工作者正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極大的熱情投入到這場改革潮流之中,相信它必將對我國基礎教育乃至整個教育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第一節 課程改革的背景和動因
1.有人提出,1992年剛剛頒布了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各科)教學大綱(試用),時隔幾年,是否有必要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改革?
課程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徑,是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最主要的依據,是集中體現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載體,因此,課程居於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是純粹主觀意志的產物,而是人們對特定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所作的主觀反應。因此,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不僅決定了一定社會中的教育是否要進行改革,而且也從根本上決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標乃至規模。教育發展的歷史進程充分地說明了上述論斷。
整個教育發展史的事實表明,社會政治體制、經濟體制的變革,以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變化,都將引發學校教育的重大變革。剛剛過去的20世紀之所以被人們稱做教育改革的世紀,其原因也在於此。
20世紀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各個方面的發展,是人類歷史上最為迅猛的一個世紀。在社會發生如此急劇變革的時期,各國的教育必將隨之而發生相應的改革,其中,涉及面甚廣,可以被稱做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的就有三次。在這三次世界性的課程改革期間,為了使改革達到預期目的,各國在教育方面所作的其規模或大或小的調整、完善更是難以勝數。
20世紀中國的教育也始終處於不斷變革的歷史進程之中。清朝末年學堂的興辦,癸卯學制的頒布,辛亥革命以及南京國民政府期間的教育改革姑且不論,僅以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的五十多年的時間而言,除了幾次重大的學制調整之外,在基礎教育課程和教材領域,至少進行了七次較大規模的改革。
眾所周知,我國的現代學校教育制度脫胎於歐、美、日等現代工業化國家的教育體制。盡管由於意識形態、政治體制、經濟發展水平、文化傳統,以及國家所處的地域等存在著種種差異,各國的教育表現出互不相同的特點,有其個性的一面,然而,由於它們都是孕育、發展、完善於工業經濟時代,所以,它們又表現出了非常相似的共同的特點,又有其共性的一面。也就是說,現代學校教育制度實際上是工業經濟時代的產物。由於它對於工業經濟時代各國經濟、社會等方面的發展發揮過重要的作用,所以各國政府對於教育都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而且越來越自覺地把教育作為實現國家目的的重要手段,以至於許多有識之士都形成了這樣的共識,即國家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的競爭。
工業經濟時代的學校教育模式的功能或價值可以概括為這樣一句話,即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生產者和勞動者,成為生產和消費的工具。學校教育孜孜以求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經濟價值。20世紀50年代,出現了人力資本理論。其專注於經濟增長、不顧人的發展的教育模式在歷史上曾經發揮過積極作用。然而,在當前的知識經濟時代,這種教育模式的弊端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的關注,要求對教育進行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如果不著手對基礎教育課程進行改革,將嚴重影響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世界各國之所以不約而同地進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其原因也在於此。
2.當前整個時代發展具有哪些特徵?對基礎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對當代社會發展的特徵做出准確的概括並非易事,在這里,我們只談對當前世界各國教育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幾個時代發展的特徵。
第一個特徵是初見端倪的知識經濟。
肇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的新技術革命,對人類的生產、文化乃至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並預示著人類發展新時代的到來。1996年,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其發表的《科學、技術和產業展望》的報告中,正式使用了「知識經濟」這一概念,此後,「知識經濟」一詞便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概念。
知識經濟是相對於人類曾經經歷過的農業經濟、工業經濟而言的,是人類生產方式的又一次重大變革。由於從20世紀如年代起,知識已經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其對於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超過其他生產要素貢獻率的總和,因此,人們把21世紀稱為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是建立在知識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經濟,因此,知識對於經濟發展的意義相當於農業經濟時代的土地、勞動力,工業經濟時代的原材料、工具、資本,而成為經濟發展的直接資源。
在知識經濟時代,勞動者的素質和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知識勞動者將取代傳統的產業工人。所謂知識勞動者,主要是指從事知識、信息收集、處理、加工和傳遞工作的勞動者。此外,在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將改變「文盲」這一概念的傳統內涵,「文盲」一詞將不再單純是指沒有文化、知識的人,而是指不能繼續學習,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識、技能的人,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有人也把知識經濟稱為「學習經濟」。
第二個特徵是國際競爭空前激烈。
剛剛過去的20世紀,人類曾經經歷過空前慘烈的兩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所謂「冷戰」時期,發生過150餘場戰爭,而因戰爭造成的死亡人數多達2000萬左右。「冷戰」結束後,被「冷戰」長期掩蓋的國與國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以及宗教團體之間長期潛在的矛盾、沖突日益突現出來,國際間的競爭空前激烈。美目的霸權主義削弱了聯合國與其他國際組織的權威和本應發揮的作用;美國等西方國家打著「人權」的幌子粗暴踐踏他國主權;信息技術發達國家的信息霸權在經濟、軍事以及文化方面對其他國家的控制、滲透,都使和平與發展不斷面臨新的不確定性。如果說既往的國際競爭主要表現在意識形態、軍事實力等方面,那麼,當前的國際競爭則主要體現在綜合國力方面,而且這種競爭越來越表現為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競爭。
第三個特徵是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面臨著困境。
這種困境主要是指人類目前面臨的諸如生態環境的惡化、自然資源的短缺、人口迅速膨脹等威脅著人類自身生存和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在工業經濟時代,社會的發展主要依賴於科學技術的進步,然而,科學技術本身是一把雙刃劍,它既會造福於人類,也會給人類帶來災難。事實上,目前人類所面臨的困境乃是人類自身在善良動機下濫用技術的「副產品」。應該特別指出的是,除了人與自然和諧關系被破壞之外,由於工具理性對價值理性的長期壓制,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困境還表現為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的削弱或喪失,而這恰恰是任何現代科學技術或物質力量都無能為力的事情。正是由於對上述問題的清醒認識,人們開始對工業化以來的社會發展模式進行深刻的反思,並從20世紀70年代起,提出了諸如協調發展模式、文化價值重構模式等各種新的發展模式。1980年,聯合國大會首次提出「可持續發展」的概念。1992年在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包括我國在內的180多個國家和70多個國際組織的代表們共同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新戰略和新觀念。總之,為了人類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在21世紀,除了必須對人類既往的所作所為進行客觀的評價之外,我們還必須妥善處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間的關系問題。
從上述對當前時代的三個主要特徵的闡述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同過去時代在經濟發展、國力增強等方面的社會發展主要依賴於自然資源或物資力量相比較,具有高度科學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的人,對於21世紀人類發展則具有越來越關鍵的意義。所謂具有高度科學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的人,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學習工具,即閱讀、書寫、口頭表達、計算和問題解決;二是要具備基本的知識、技能,以及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只有這樣,他才能具有能夠生存下去、有尊嚴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充分發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積極參與社會的發展,並能終身學習。
3.為什麼說當前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我國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
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對於人類文明的發展曾做出過舉世公認的、不可磨滅的偉大貢獻。然而,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種種錯綜復雜的原因使我國的發展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對於我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本次課程改革對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深遠的意義。
初見端倪的知識經濟,在向我們提出嚴峻挑戰的同時,也向我們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即所謂挑戰與機遇並存。如果我們能夠很好地抓住人類生產方式轉變這一歷史性的機遇,我們就可以盡快地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甚至超越它們。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上,曾經有過這樣的先例。19世紀中期,在幕府統治下的日本,遭遇到的是同我國清朝政府相類似的命運。1868年「明治維新」以後,日本抓住了19世紀後半期產業革命的機遇,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躍成為現代工業強國。其他如德國、義大利、俄羅斯等所謂「後發型國家」,在19世紀後半期的迅速崛起,同當時正在進行的產業革命都有著密切的關系。這些事例充分說明,生產方式的變革可以促成國家非常規的發展。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而且還是一個科技文化水平偏低的人口大國。如前所述,對於綜合國力的增強來說,起關鍵作用的因素是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換言之,同過去時代發展主要依賴於為數不多的精英人物相比較,當前我們更需要與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致以億計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在「人口眾多」這一既成的、不可更改的事實面前,除了繼續執行控制人口增長的長期國策之外,充分開發和利用豐富的人力資源,把沉重的人口負擔轉化為巨大的人力資源優勢,就成為制約我國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這也是我國教育無可推諉的重大責任。
誠然,我國能否很好地把握知識經濟時代生產方式變革這一歷史機遇,能否充分開發和利用我國的人力資源,取決於多方面的因素,然而,教育畢竟是其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歷史經驗已經證明,教育在把握人類自身命運、促進社會發展方面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知識經濟時代的科學技術已經成為第一生產力,在國與國之間綜合國力競爭的時代,由於教育在綜合國力競爭中起著奠基的作用,綜合國力競爭必將聚焦到教育上來,從這個意義上講,教育乃是世界各國國力競爭的制高點,誰搶佔了這個制高點,誰就將占據主動的地位,誰就將有可能最終贏得這場競爭的勝利。基於對教育功能准確而深刻的認識,黨中央、國務院適時提出了「科教興國」戰略,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我國的教育已經被賦予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為了更好地擔負起這一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教育工作者應該深刻地反思我國教育的現狀,並認真地思考究竟應該如何擔負起這一歷史重任。
4.為什麼說我國基礎教育課程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和既往的七次課程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對於促進我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與此同時,我們必須實事求是地承認,目前我國基礎教育的現狀同時代發展的要求和肩負的歷史重任之間還存在著巨大的反差。我國基礎教育課程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其原因如下。
第一,固有的知識本位、學科本位問題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所產生的危害影響至深,這與時代對人的要求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工業經濟時代學校教育的中心任務是傳授知識,因而,系統的知識幾乎成為「課程」的代名詞。知識之所以占據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為人們賦予了知識一些「神聖」的特徵。知識不僅是絕對的,而且也是客觀的,因而,知識成為了外在於人的、與人毫無關系的、類似於地下的礦物那樣的客觀存在物。對於知識而言,人們惟一能夠做的事情,就是「發現」。對於學校里的學生而言,他們的任務乃是接受、存儲前人已經「發現」了的知識。在這種知識觀的指導下,學校教育必然會出現書本中心、教師中心、死記硬背的現象。「課程即教學的科目」或「課程是教學內容和進展的總和」等是人們普遍認同的觀點。需要明確指出的是,這里的「教學科目」或「教學內容」主要是教師在課堂中向學生傳授分門別類的知識。這種課程觀最大的弊端是:教師向學生展示的知識世界具有嚴格的確定性和簡約性,這與以不確定性和復雜性為特徵的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毫不匹配,教育、課程遠離學生的實際生活。在實踐中,與知識、技能的傳授無直接關系的校內外活動,往往被看做是額外的負擔而遭到排斥。這種知識本位的課程顯然是不符合時代需要的。
知識屬於人的認識范疇,是人在社會實踐中形成並得到檢驗的。從這個意義上講,「知識」更像動詞(即知識乃是一種「探究的活動」),而不是名詞(即知識是絕對的、不變的「結論」)。換言之,無論新知識的獲得或是現成知識的掌握,都離不開人的積極參與,離不開認識主體的活動。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實質上是一種探究的過程、選擇的過程、創造的過程,也是學生科學精神、創新精神,乃至正確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過程。為此,必須拆除阻隔學校與社會、課程與生活之間融會貫通的藩籬。惟有如此,學生才會感到,學習是生活的需要而不是額外的負擔;並且,原先在被迫接受的「學習」活動中處於邊緣位置,有時甚至作為教育的消極因素而遭到排斥的情感、體驗才能獲得與理智同等的地位。
第二,傳統的應試教育勢力強大,素質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實。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始終縈懷於中國人民心中的「強國夢」,伴隨於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知識爆炸」,以及普遍存在於「後發型國家」一定發展階段教育之選拔功能的突顯等因素,又使我國學校的課程體系表現出下列一些特徵:對於書本知識的熱衷追求使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厭學情緒不斷加重,學生為考試而學、教師為考試而教。現在,人們已經把目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存在的種種弊端概括為「應試教育」。
李嵐清副總理在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從總體上看,素質教育的成效還不夠明顯,尚未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一些地方開展素質教育還是號召多而落實的措施少,一些學校對素質教育的理解和實施存在簡單化、片面化的傾向,個別地方應試教育愈演愈烈。」陳至立部長在此次會議上所做的報告中指出:「推進素質教育步履艱難,基礎教育還沒有擺脫『應試教育』的慣性和影響,在一些地方就像有的同志形容的『素質教育喊得震天動地,應試教育抓得扎扎實實』。」我國1986年實施義務教育至今才十餘年,尚缺乏構建和實施義務教育課程的經驗積累,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從1996年7月開始,組織了六所高等師范院校的有關專家研討並制訂了九年義務教育課程實施狀況的調查方案,並於1997年5月在九個省、市對城、鄉16000多名學生、2000多名校長和教師、部分社會知名人士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凸現出現行課程方案所顯示的種種問題:教育觀念滯後,人才培養目標同時代發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適應;思想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不強;課程內容存在著「繁、難、偏、舊」的狀況;課程結構單一,學科體系相對封閉,難以反映現代科技、社會發展的新內容,脫離學生經驗和社會實際;學生死記硬背、題海訓練的狀況普遍存在;課程評價過於強調學業成績和甄別、選拔的功能;課程管理強調統一,致使課程難以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和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求。這些問題的存在,以及它們對實施素質教育的制約及產生的不良影響,都足以說明推進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針對性。
我們必須看到,世紀之交,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世界范圍內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近年來,世界上許多國家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無論是反思本國教育的弊端,還是對教育發展提出新的目標和要求,往往都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入手,通過改革基礎教育課程,調整人才培養目標,改變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這些國家都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作為增強國力、積蓄未來國際競爭實力的戰略措施加以推行。鄧小平同志在1985年就曾指出:「現在小學一年級的娃娃,經過十九年的學校教育,將成為開創21世紀大業的生力軍。中央提出要以極大的努力抓教育,並且從中小學抓起,這是具有戰略眼光的一著,如果現在不向全黨提出這樣的任務,就會誤大事,就要負歷史的責任。」基礎教育是關系國家、民族前途和命運的千秋大業,因此,振興教育,全民有責。我國廣大的教育實踐工作者、理論工作者以及行政管理工作者正是肩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胸懷全國每一位學生全面發展的關愛,腳踏實地地投身於這次課程改革中去的。
5.各個國家的課程改革有什麼特點?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如果要把各個國家,哪怕是重要國家的課程改革一一列舉出來,無疑將是一份很長的清單。然而,各國目前課程形成的歷史及其價值取向等方面都有著非常相似的特點,而且,處於同一時代的世界各國教育或學校課程必然會面臨相同的問題,所以盡管各國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差異,但各國的課程改革還是表現出以下一些共同趨勢。
第一,政府參與並領導課程改革。
由於新技術革命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變化,從20世紀80年代起,教育受到了各國政府前所未有的關注,除了大量增加撥款給予教育改革以財政支持之外,由政府支持並組織有關專家、教師、教育管理工作者、家長等參與的各種研究報告、課程改革方案、教育法律、教育政策等文件紛紛出台。僅在80年代,美國此類文件即達數百份之多。1990年,美國前總統喬治·布希曾召集各州州長在弗吉尼亞大學舉行了。教育首腦會議」,提出《美國2000年教育戰略》。此後,美國又提出了關於英語、數學、自然科學、歷史等學科的全國統一標准。其他如俄羅斯、德國、英國、法國等國政府也都制定了課程標准或類似課程標準的文件。就亞洲的情況而言,日本的課程審議會議於1998年發表了關於改善中小學課程標準的審議報告,同年,文部省頒布了相當於課程標準的《學習指導要領》。韓國教育部在1996年的《韓國教育》白皮書中提出了韓國第六次課程改革的目標。而在我國台灣、香港地區的課程改革中,行政部門的組織、發動無疑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第二,課程改革的焦點是協調國家發展需要和學生發展需要二者之間的關系。
20世紀教育發展的歷程表明,滿足各自國家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發展的需要乃是各國不同時期教育發展和課程改革惟一的追求目標,而學生的發展幾乎成為了一種教育奢侈品。正像前面已經提到的那樣,嚴峻的事實已經表明,離開人類整體利益和長遠發展需要而片面追求物質生產高速度發展,離開人之為人的文化精神,即人文精神的發展,已經使人類付出了沉痛的代價,已經引起了人們的警覺。毫無疑問,國家發展的需要依然是這次課程改革的首選目標。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在1997年的一次講話中明確指出,為了迎接21世紀知識經濟對美國的挑戰,必須要讓每一個學生學到在激動人心的21世紀里取勝的東西。從20世紀80年代起,由經濟大國向政治大國轉變始終是日本政要的目標。然而,與既往的做法不同的是,這次課程改革不再把學生看做是裝載知識的容器,或攫取自然資源、從事物質生產的工具,而是把今天的學生當做國家和人類社會未來的主人,因而非常注重學生的發展,因為這不僅是發展經濟和增強國家綜合實力的需要,也是人類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因此,對於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來說,促進學生的發展既具有「手段」的價值,又具有「目的」的意義。
第三,課程改革具有整體性。
眾所周知,20世紀60年代發生在美國、蘇聯的課程改革,不僅歷時長久,而且規模浩大,然而就其內涵來說,卻是非常有限的。盡管兩國的國情以及理論基礎互不相同,然而它們卻表現出驚人的相似:讓學生在更短的時間內更好地掌握更多的科學和文化知識。因此,兩國都耗時費力地組織了各門學科的第一流專家重新編寫教材,更新教學內容,以容納各類「最新」「最先進」的知識。這次課程改革除了重新釐定課程目標之外,還對基礎教育的課程結構、課程內容及其組織方法、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涉及「課程」的幾乎所有方面加以改革。
源自《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 朱慕菊主編)
G. 為什麼要進行新課程改革
課程標準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質量要求。本次課程改革將我國沿用已久的教學大綱改為課程標准,反映了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基本理念。基礎教育各門課程標準的研製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工作。經過近300名專家的共同努力,18種課程標准實驗稿正式頒布,標志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入新的階段。
為什麼要課程改革
課程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徑,是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最主要的依據,是集中體現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載體,因此,課程居於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是純粹主觀意志的產物,而是人們對特定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所作的主觀反應。因此,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不僅決定了一定社會中的教育是否要進行改革,而且也從根本上決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標乃至規模。教育發展的歷史進程充分地說明了上述論斷。
整個教育發展史的事實表明,社會政治體制、經濟體制的變革,以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變化,都將引發學校教育的重大變革。剛剛過去的20世紀之所以被人們稱做教育改革的世紀,其原因也在於此。
工業經濟時代的學校教育模式的功能或價值可以概括為這樣一句話,即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生產者和勞動者,成為生產和消費的工具。學校教育孜孜以求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經濟價值。20世紀50年代,出現了人力資本理論。其專注於經濟增長、不顧人的發展的教育模式在歷史上曾經發揮過積極作用。然而,在當前的知識經濟時代,這種教育模式的弊端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的關注,要求對教育進行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如果不著手對基礎教育課程進行改革,將嚴重影響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世界各國之所以不約而同地進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其原因也在於此。
同過去時代在經濟發展、國力增強等方面的社會發展主要依賴於自然資源或物資力量相比較,具有高度科學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的人,對於21世紀人類發展則具有越來越關鍵的意義。所謂具有高度科學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的人,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學習工具,即閱讀、書寫、口頭表達、計算和問題解決;二是要具備基本的知識、技能,以及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只有這樣,他才能具有能夠生存下去、有尊嚴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充分發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積極參與社會的發展,並能終身學習。
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和既往的七次課程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對於促進我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與此同時,我們必須實事求是地承認,目前我國基礎教育的現狀同時代發展的要求和肩負的歷史重任之間還存在著巨大的反差。我國基礎教育課程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其原因如下。
第一,固有的知識本位、學科本位問題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所產生的危害影響至深,這與時代對人的要求形成了極大的反差。
第二,傳統的應試教育勢力強大,素質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實。
課程結構單一,學科體系相對封閉,難以反映現代科技、社會發展的新內容,脫離學生經驗和社會實際;學生死記硬背、題海訓練的狀況普遍存在;課程評價過於強調學業成績和甄別、選拔的功能;課程管理強調統一,致使課程難以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和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求。這些問題的存在,以及它們對實施素質教育的制約及產生的不良影響,都足以說明推進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針對性。
課程改革的目標
概括地說,這次課程改革的根本任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工業經濟對於「效率」的崇拜又決定了學校教育必須以簡約、規范的方式來傳授知識,因此,建立在對知識加以分門別類基礎之上的分科課程就成為課程結構最重要的特色。此外,各門學科對於各自領域知識體系的「完整性」「系統性」「邏輯性」「權威性」的追求,不僅造成了學科之間的森嚴壁壘,而且使教科書獲得了至高無上的尊嚴。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以教科書為載體知識便處於核心地位,成為制約教師和學生活動的依據。換言之,知識成為學校課程體系的目的。
現行課程體系的上述特徵,都反映了這么一種教育理念或關於人的發展觀:國家和社會發展集中地體現為經濟的發展,因此,與生產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乃是學校課程體系應該追求的最高目標;同時,它也構成了人的「發展」的全部內涵。
顯然,如果不根治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現存的應試教育的弊端,素質教育就不能推行。
為了實現新課程的培養目標,同時針對現行的基礎教育課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提出了本次課程改革的六項具體目標。這些目標構成了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總體框架,體現了課程改革是一項復雜而細致的系統工程。
一、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
二、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三、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系
四、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五、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評價與考試制度
六、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制度
《關於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明確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必須端正教育思想,轉變教育觀念。如果我們全體教育工作者不能做到這一點,課程改革就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素質教育就會流於形式。同以往相比,這次課程改革在如何看待學生、學習、知識、發展、課程等方面,都有著重大的轉變。
H. 新課程改革的優點
1、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2、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並設置綜合課程,以適應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需求,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3、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4、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5、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6、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8)新課程改革的主要成就擴展閱讀
改革原因
中國基礎教育的發展和既往的七次課程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對於促進中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與此同時,我們必須實事求是地承認,目前中國基礎教育的現狀同時代發展的要求和肩負的歷史重任之間還存在著巨大的反差。中國基礎教育課程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其原因如下。
1、固有的知識本位、學科本位問題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所產生的危害影響至深,這與時代對人的要求形成了極大的反差。
2、傳統的應試教育勢力強大,素質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實。
課程結構單一,學科體系相對封閉,難以反映現代科技、社會發展的新內容,脫離學生經驗和社會實際;學生死記硬背、題海訓練的狀況普遍存在;課程評價過於強調學業成績和甄別、選拔的功能;課程管理強調統一,致使課程難以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和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求。
這些問題的存在,以及它們對實施素質教育的制約及產生的不良影響,都足以說明推進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針對性。
I. 新課程的改革給你的學習帶來哪些新變化,有哪些期望
當前,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正在我省全面展開,為了適應新時期素質教育的新要求,對高中歷史的原有課程進行了大刀闊斧改革。新一輪高中歷史新課程改革方向主要體現在課程結構和課程內容兩大方面:在課程結構上,新課程改變了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的現狀,以「模塊」加「專題」的形式,構建了重基礎、多樣化、有層次的課程結構,適應了社會需求的多樣化和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在課程內容上,新課程依據時代性和基礎性的原則,革新了課程內容,精選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內容,增強了課程內容與社會進步、學術發展和學生經驗的聯系。在高中歷史新課程改革的同時,我們的評價體系也要跟上改革的步伐。受到「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我國現行課程評價出現了諸多的問題,其中有些問題已經成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嚴重障礙。為了適應新時期的教學要求重新建立一套新的評價體系勢在必行,東北師大博士生溫恆福先生在《教育探索》撰文指出,要想科學、有效地做好新課程改革工作,必須運用科學的教育理論,樹立新課程改革十大教育理念, 「以評價促發展的理念」是其中重要一條。這一整套的評價體系包括很多方面,新課程改革為學生評價的實施指明了方向,這就要求建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一切學生的發展,為了發展學生的一切,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發展性評價體系,對學生的評價成為整個評價體系的核心,本文試就高中學生歷史新課程學業評價改革作初步探討。
學生學業評價是提高教學效果,是促進教學目標實現的重要手段。《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強調,「實行學生學業成績與成長記錄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這為學業評價制度改革提出了基本思路。對學生學業的評價,要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進一步發展。傳統的學習成績評判主要是紙筆測試、課堂提問等方式。我教的學生雖然經歷了課改,在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方面有一定的基礎,學習氛圍也很活躍,但是他們對歷史學習的認識還是停留在以往的思維習慣中,認為只要背下現存的答案,考試就可以得高分,歷史學習成績就好。不少學生曾對我說:老師,你多布置一些題目給我們背吧,考試我們就沒問題了。 這種方式的最大好處是能夠使學生牢記所學的知識點,但其弊端也很多:
一是脫離了歷史教育的價值取向。歷史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其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教育,而在傳統測試的導引下,歷史學習變成了死記硬背,並且答案也是既成的;二是不能有效地測試學生的綜合素質,背離了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也落不到實處。
一、在傳統的紙筆測試基礎上發展的學業評價新體系:
傳統的紙筆測試仍是目前評價學生學業成績評價的一種重要手段,它的最大優點是客觀性和可比性。在目前的高考下,它仍是教師、學生所能選擇的最好方式。《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指出,要改變過分注重知識性和單一的紙筆測驗的評價方式,建立能夠激勵學生不斷進步的評價機制,全面反映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狀況。近年來,學生學業評價出現世界性改革趨勢:評價目的開始轉向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不是簡單的選拔鑒定;評價指標多元化,重視學生成長的過程性評價;評價內容從只偏重學科知識向同時關注學習能力和實踐技能轉變,與學習活動密切相關的情感因素受到了高度重視;強調定性與定量、自評與他評相結合,實現評價方法的多樣化和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由此,我們提出了一個旨在實現上述目標的高中歷史學業評價改革方案。具體評價項目和量化參考指標參見下表:
評 價 內 容
所佔分數權重 說 明
教研專區全新登場 教學設計 教學方法 課題研究 教育論文 日常工作
2
1.紙筆測驗 (占學期總評的60%) 平時測驗 15% 平時測驗在加總平均後與期中、期末成績按比例折算成學期總評成績
期中考試 20% 期末考試 25%
評 價 內 容
評價等級及分值權重 A B C D E
2.長作業 (10分) 寫作(小論文、調查報告、議案、宣傳稿等) 10 8
6 4 2
項目研究評價(含參觀訪問、愛國主義活動、社
會調查等社會實踐或研究性學習活動及報告等
項)
3.課堂活動(15分) 口頭表述(時事報告、演講、辯論、答辯等) 15 12 9 6 3 角色扮演活動(劇情表演、課本劇等) 4.他人評價(10分) 其他同學的評價(加總平均後計入,5分) 5 4 3 2 1 教師和家長評價(同上,5分) 5 4 3 2 1 5.學生本人自評(5分)
5
4
3 2 1 6.收入成長記錄袋的獲獎作品和其它學習成就(加分項目) 10 8
6
4 2
註:1.學期總評成績總分為100分。
2.限於篇幅,表中項目的具體量化標准不作具體說明。
基於高中歷史教學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我們賦予了紙筆測驗60分的較高分值,其它評價方式佔40分。本方案仍側重以量化標准來界定一個學生的學業成就,包括表現性評價這樣的質性評價。這是因為,紙筆以外的評價方式以量化進入學期總評,能有效調動、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強化其功能。
二、對具體實施學業評價改革方案的說明:
1.關於紙筆測試:命題應與高中課改相銜接,把握課改後高考命題的方向,設置一些選考試題;吸收新課標能力要求,發揮紙筆測試在推進高中課改探究性學習的指揮棒作用;平時測驗要注重診斷性、過程性功能;考試內容應加強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重視考查分析、應用、推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現在各種歷史試卷開放性題目很多,很多題目都包含著高級思維能力的因素,但在實際的評卷操作中,我們還是依據「采分點」來打分,這就達不到考查的目標,失去了考查的初衷。為了適應歷史新課程的需要,達到真正的素質教育的目的,在此我們引入一種新的學業評價方法SOLO分類評價法,這是一種以測量學生的高級思維能力為目標的評價方法。
SOLO分類評價法對於學生學業評價的重要意義:
第一,介紹一下什麼是SOLO分類評價法?SOLO分類評價理論是香港大學心理學教授比格斯首創的一種學生學業評價方法,是一種以等級描述為特徵的評價方法。比格斯認為:一個人回答某個問題所表現出來的思維結構,與這個人總體的認知結構是沒有直接關聯的。 第二,那麼具體來說SOLO分類評價理論在歷史教學中究竟有什麼作用?總結起來有四點: (1)有較強的操作性,來進行思維層次劃分;
(2)有利於教師制定教學目標,確定學生學習某一問題要得到哪一思維層次。 (3)有利於檢測教學效果,可以較清楚地顯示學生對某個具體問題的認識水平。 (4)為檢測學生的高級思維能力提供一個新思路。
第三、SOLO分類評價理論在學業評價中有什麼作用?總結起來有四個層次:一是根據思維
3
層次來打分,而不是根據采分點來打分。思維層次的劃分根據題目的思維含量來定,但一般應該有三個以上的層次。二是不提供樣板式的標准答案,閱卷老師不必再拘泥於標准答案的表述,而應該深入領會該題目的思維層次劃分的依據和方法。三是大規模的考試,要給一個具體的答案例子,可以通過抽樣試評來充實各層次的例子。四不能簡單地從正面或反面回答,要從思維層級來分析。
第四,結合高考題目進行可行性分析:以2007年的高考卷題目為例 閱讀下列反映英國工業革命時期工人階級狀況的材料,回答問題。
第一條: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時間不能少於十二小時。
第二條:每天早晨機器開動十分鍾後,工廠大門即行關閉,任何織工均不得入廠。 第三條:在其他時間內,織工在機器運轉時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織機數目每台每小時罰款三便士;織工未經監工允許擅自離開車間者也罰款三便士。
第九條: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輪子、窗戶等如有損壞,由織工賠償。
第十一條:任何在廠里的工人一經發現和別人談話、吹口哨、唱歌或縫補衣服者,罰款六便士……
問題:你認為當時工人階級的狀況如何?(9分)
本題採用SOLO分類評價理論,按以下五個遞進的層次評分:
第一層次:所給答案與所要回答的問題沒有任何關聯。如回答工人階級很窮,得分0分。 第二層次:僅給出結論,未利用任何材料進行論證。如回答工人階級遭受壓迫,工人自由散漫等。能得2分。
第三層次:給出結論,並組織材料進行論證。能得4~5分。
第四層次:利用材料從兩個不同的角度分別進行論證。即先提出結論,再從材料中找證據,從兩個不同角度加以論證,能得7分
第五層次:利用材料綜合不同角度分別進行論證,最後歸納到一個框架中(答案結構是:總(觀點)——分論(觀點+史實)——結論)。例如:能得出總體上看工人階級是艱苦的,能結合個人、國家,和社會制度等多角度分析,並得出結論)。9分
2.關於長作業:寫作能反映學生的整理與描述資料和分析探究能力,項目研究可以較為充分而全面地反映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科學探究能力以及學生在科學精神、科學態度、科學方法等方面的發展水平。在積極鼓勵學生撰寫歷史小論文的同時,為了便於對小論文的質量做出評價,我針對學生已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制訂了一個評價表: 「歷史小論文」量規設計表
優
能對某一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做出恰好其分評述; 論點鮮明;
論據充分,能從理論的高度分析問題; 語言流暢,條理清晰,邏輯性強。
良
能對某一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做出評述; 論點較鮮明;
論據較充分,並能綜合分析問題; 語言較流暢,條理較清晰
及格
對某一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評述不夠清楚; 論點不明確;
論據不充分; 語言不夠流暢
不及格
小論文寫成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介紹或不知所雲;
4
沒有論點、缺乏論據;
或論點與論據相矛盾; 語言不流暢,缺乏條理。
參加各項愛國主義活和社會實踐活動能展現學生的一些能力、並且讓學生對一些歷史問題的形成自己正確的態度、情感、價值觀,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可結合對學生參加活動的表現、體驗及活動成果加以評定。長作業應綜合評價,一般每學期每人只評價一項,參評的可以是小組合作的成果,也可以是個人成果。
3.關於課堂活動:新教材增加了許多學生課堂活動的內容,如綜合探究等。這些活動能反映學生知識運用、綜合素質及口頭表達、感情氣質、人際交流與合作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可以從主題、語言、感情、小組合作、教育效果等幾個方面評定等級。尤其是讓歷史課堂變的豐富多彩的「歷史劇」,導演和演出這一個「歷史劇」需要動手動腦,從中能展現出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對於「歷史劇」的優劣評判標准我也設計了一張表格: 「歷史劇」量規設計表 優 獨立創作劇本;
劇情內容符合歷史事實或生動反映歷史現象;
道具運用及情景設計有創意;
表演到位,有感染力。 良
獨立創作劇本;
劇情內容基本符合史實或反映歷史現象; 表演認真,能表達劇情;
及格
劇本內容缺乏設計,平鋪直敘;
劇情內容設計與歷史事實有一定的距離; 表演較為馬虎。 不及格
照搬別人的劇本;
劇情不能反映歷史事實; 表演不能表達劇情
我們期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能從根本上改進歷史課堂教學,所以對它賦予了較高的分值。應鼓勵人人參與,口頭表述和角色扮演可任選最佳的一項評定成績,對表現突出的學生還可以酌情加分鼓勵。
4.他人評價:有多種具體組織形式,建議採用班級所有同學對某一個體的評價形式;評價內容可集中在平時學習態度、課堂提問、課堂與考試紀律等項;評價應客觀、公正,多關注對方的優點;條件好的學校可使用塗卡機讀的方式:題號對應於學生的座號,ABCD分別對應於該生所應得的分數5,4,3,2,得出該生的平均分後,再計入學期總評。
表中未將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單獨列為評價項目,這是因為,這些內隱的個人品質難以直接進行評價。可通過觀察、訪談、調查問卷等多種途徑進行,也可在「他人評價」項目中得以體現。學生的互評也可以是描述性評價,不一定是分數和等級。如果這樣,分數的比例應作調整。
5.自我評價:實施中應突出自我反思、激勵、調節功能。
6.成長記錄袋屬學校綜合評價項目,表中未列入。為了鼓勵、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的論文或其它學習成果獲得校級以上獎勵,收入成長記錄袋的可實行加分獎勵措施,可按每2分一個等級,即國家級10分,依此類推的方式計入學期總評。 學生學業評價是課程改革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如果評價方式和標准不變,一切改革措施都難以實施,改革的目的就難以達到。歷史教育的現狀尤其如此。建立科學合理的學生學業評價
5
體系,需要一線教師和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同時,在改革中建立的新的評價體系需要我們去積極的實踐,如何去更好的執行,我也提了我的幾點要求。
三、高中歷史課學業評價改革方案實施的保障 1.方案的實施需要獲得學校的理解和支持
本方案牽涉改革的系統工程,只由歷史科單兵突進幾乎是不可能的。學校應提供政策和技術支持。例如,傳統的成績冊已不適應改革後的新要求,需要重新設計完善;改革後的成績統計更為復雜,條件好的學校有必要設計相關成績統計軟體為教師提供教學服務。 2.教師要端正教學動機,轉變傳統教學觀念。
3.與過去單一的紙筆測試的評價方式相比,改革後的評價方式相對復雜,不可避免帶來操作上的困難,尤其一個歷史教師通常要管理4-6個班級,工作量的增加可想而知。教師除了要有克服困難的思想准備外,還應動員學生廣泛參與,一些統計工作可由學生協助完成。這樣既可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又可以減輕歷史課教師在學業評價工作中的負擔。
總之,高中歷史新課程學業評價的全面改革,將給學生的學習過程帶來重大變化,也給歷史課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巨大挑戰,可以說是機遇與挑戰並存。教師要注重評價的實效,防止走過場和形式主義的做法,切實把評價改革落到實處。以上方案僅是個人的初步設想,需要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進一步完善。
J. 新課改會有成效嗎
科學管理結碩果 推進課改顯成效
我校堅持以實施課程改革和提升教育質量為中心,深化教育科研,加強隊伍建設,狠抓教育管理,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在更高的實踐層面上實現新突破。自2006年我校成為安徽省第一批新課改試驗校以來,學校領導班子高度重視,圍繞新課改建章立制,保證新課改的順利開展,以全新的素質結構接受新一輪課程改革浪潮的「洗禮」,使得我校新課程試驗不斷向縱深方向發展,並多次受到省教育廳、市教育局的表揚,《安徽教育網》「基礎教育科研平台」大篇幅從不同的側面展示了我校的新課程教學改革成果。江西、山西、貴州、吉林、湖南等兄弟省市多次組織專家、領導來我校考察、學習、交流,稱贊我校是安徽省新課改的一扇窗口。具體而言,我們的主要措施如下:
1、學分管理,規范學生學習行為
我們堅決貫徹學分管理規定的目的,一是為學生自主選修課程提供保障。二是利用學分管理抓教與學的過程,抓「雙有」學生的轉變,抓學生學習態度、情感的落實。學校制定《安徽合肥一中學分管理辦法(試行)》文件,其中「缺課在1/5內的,要按缺1節課增加2分的標准提高考試的合格分數。」「如果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多次發生違規違紀、不交作業等行為,教師可視情節嚴重程度增加不少於5分的合格分數,直至不予學分認定。」兩條規定發揮了關鍵性作用。學校還印發了《合肥一中教學記錄》,對學生曠課、遲到、早退、不交作業、上課講話等違反班規校紀進行缺陷記錄,課代表或班幹部簽字。任課教師按照學校學分管理規定評價學生並給出「合格建議分數」。引導教師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態度等等。教務處平時反復檢查《教學記錄》,認真組織模塊終結性考試,嚴格細致落實學分認定工作。切實加強了對學生平時學習的管理,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態度、情感的關注和評價,改變以往重視考試成績忽視學習態度、情感的做法。引導教師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辦法,比較全面地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
2、聚焦課堂,轉變課堂中教與學的方式
在實施課改過程中,我們堅持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中心開展課改工作,2006年8月31日邀請專家來我校作「一堂好課」的專題報告,並採用多種方式深入研究課堂教學改革。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召開年級備課組長會議、年級教師會議,引導教師討論,鼓勵教師大膽實踐。逐步確立我校實施新的高中課程方案的核心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堅決反對通過一味增加課時來解決課時不足的矛盾。開學第2周校長到高一年級聽課調研,10月中旬高一備課組實行校內開放周、教研組聽課、評課、領導組成員全部到組跟會,同時建立了集體論課制度,11月初邀請市教研室到校聽課指導,11月底邀請人教社、省教科所六科專家回訪、討論,12月底第2次階段考試後進行教學質量評估。積極爭取承辦各級各類公開課、示範課,2007年3月開展為期一周的「精品課活動」,2007年6月舉行優質課評比。2007年7月利用「大練兵」活動的機會舉行合肥一中新高一教師新課程第一輪培訓。2007年8月進行合肥一中新高一教師新課程第二輪培訓。2007年9月與「大練兵」活動的有機結合舉行高一、高二年級新課程聽課、評課活動。2007年11月,省教科所、合肥市教育局教研室英語等學科教研員來合肥一中濱湖新校高一年級「深入課堂聽課,探討如何提高課改課堂質量」進行調研活動,並對調研活動進行反饋。
依靠這些具體工作,引導教師集中精力研究教材,轉變教學方式,探尋適合課改精神的學科教學方式。目前合肥一中圍繞新課改,圍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在校課改領導組和全體高一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已編印了五期《一中課改》。《一中課改》內容包含了新課改的各項規章制度、新課改動態、學校舉行的新課改方面的主要活動,全面反映了一中探索實踐新課改的成果。
3、修學旅行,實施主題社會實踐
綜合社會實踐活動是新課程八大領域之一,被認為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結構性突破。其中社會實踐旨在打破教室的束縛,拓展學生學習的空間,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與生活體驗,實現學生整體、和諧發展。課程內容以廣泛的社會資源為背景,強調與社會多層面、多維度的接觸與聯系,構建一個更真實、開放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學會分享、尊重與合作。今年學校統一安排了以修學旅行為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以班級為單位,按社會實踐活動主題分地點實施,由學校安排班主任和課任老師擔任指導老師。學生按《社會實踐(修學旅行)具體要求》完成實踐任務,撰寫社會實踐報告,舉行班級主題社會實踐展示評比活動。
2007年4月學校確定了徽文化考察(婺源、西遞、屯溪),園林文化與經濟考察(蘇州、周庄),旅遊文化考察(杭州、烏鎮)等社會實踐(修學旅行)主題,明確學習考察任務,召開家長會、學生會廣泛深入地指導學習考察方法,選定三家合肥市十佳旅行社為承辦主體,嚴密組織,嚴格落實安全措施。於2007年4月8日圓滿完成修學旅行。隨後,進行學生個人總結和班級集體展示活動,學校將對各班級作出評比,教師對學生作出評價。
4、研究性學習,挖掘學生的個人潛能
我們從2006年12月開始發動教師教師擬訂研究性學習課題,共提供80多個課題。學生自己也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擬訂研究性學習課題,審定,制定研究性學習課題的開設計劃,向學生公布,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教務處收集學生選擇的課題匯總後經過學校課程改革領導組統一安排最終確定了80多個課題小組每組6—8名學生指定一位指導老師高一第一學期寒假和第二學期暑假集中開題、學生做課題、教師指導、學校課程改革領導組評定等次。從實施情況看學生的潛能的確非常之大,有的課題組能做出讓人驚喜的有專業水準的成功課題。研究性學習的開展既促進了學生的個人潛能性發展,同時也開拓教師的視野。
5、校本課程,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新課改以來,我校亮點之一是:具有一中特色的校本課程的設置。學校積極鼓勵教師開設校本課程,我校教師開發了大量的校本課程,共設立了400多種校本課程課題。我們從2006年11月開始發動教師開發校本課程;12月教師擬訂課程計劃、課程內容、課程目標等,共提供54門課程。學校課程改革領導組審定,制定「每學期分上、下兩段各開設26門左右不同課程,學生分上、下兩段各選修一門不同課程」的開設計劃,於2007年1月向學生公布,學生自由選課。經過學校----學生----學校----學生----學校兩輪選排,最終確定了高一第二學期的校本課程課程表。編印《學生選課指導手冊》幫助學生了解選修課的課程內容、總學分及模塊要求,並根據自己的學業基礎、興趣、愛好,在徵求家長、導師意見的基礎上,初步確定自己未來的學業方向,自主規劃選課,選擇適合自己目標的修習模塊。校本課程的開設既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同時達到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目的。在整個過程中,堅持了兩大原則。一是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只要學生選擇的課程,無論人數多少學校都堅持開設,最少的是「音樂指揮」課程只有兩名學生。同時,無論具體工作多麻煩,只要在開課前學生調整自己的選課,都予以重新安排。二是充分鼓勵教師開設校本課程,學校盡可能提供條件。經過周密安排,於高一第二學期採取學生「走班」形式開設了校本課程。「地理實踐」、「圖說合肥」、「唐宋詩詞鑒賞」、「電影名片欣賞」、「影視音樂鑒賞」、「無線電技術入門」、「安徽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精選」、「設計(包裝)」、「生物武器與化學」、「動畫製作」、「指揮」等一大批優秀的校本課程深受學生的歡迎,得到省教科所及兄弟省市專家領導的高度評價。
多種形式的觀摩研討活動、豐富多彩的校本課程的開設積極引領教師專業發展,實現了教師與學生在課改中的共同成長。校本課程開發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以學生潛能的充分發展為終極目標。
6、集體論課,搭建教師合作新平台
在總結過去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建立了集體論課制度,要求每周五下午以備課組為單位,由備課組長在商討的基礎上確定論課主題,每為教師做好准備,充分討論。只要求大家暢所欲言,不要求非統一觀點不可,更不能採用同一教案上課。從執行情況來看,大部分備課組都能扎扎實實開展活動,相互之間取長補短,合作共贏,逐步形成教學研究的核心團隊。這種集體論課制度與集體備課制度有很大區別。它旨在建立合肥一中百花齊放的自由學術氛圍,而不是統一到「一個文本」的學術囹圄中。同行之間平等探討,產生新的教學思想,而不是統一到「一個權威」的固有經驗中。
7、綜合素質評價,建立科學評價體系
我校在全省率先實行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在省教科所的大力支持下引進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軟體,科學、快速、合理地對學生自評、同學他評、教師評價合成出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定結果。完善了素質教育的評價體系,實現了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在一年的課改實踐中,我們全面貫徹新課改精神,扎扎實實地推進教育改革,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了明顯提高,在市教育局統一組織的期末文化課考試中,合肥一中高一多門課程成績名列前茅,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回顧過去,我們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展望未來,合肥市的經濟和教育的發展,省內示範性高中的建設,新課改的實施,新校區的建設發展等都對學校的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學校的前途和命運離不開我們開拓性的工作和拼搏進取的精神。挑戰與機遇同在、希望與困難並存、光明與波折共生。我們將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主題,以教育的現代化為導向,在更深的實踐層次上加大改革力度,在更高的工作平台上推進教育創新,以一個又一個的輝煌去努力實現學校新的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