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幼兒園課程編制難點

幼兒園課程編制難點

發布時間: 2021-03-08 10:38:45

Ⅰ 怎樣編制合理的幼兒園課程方案

首先要根據你幼兒園的實際情況來研發,例如,孩子男孩比較多,可以開發好動的課程,女孩比較多可以開發可愛好玩的,都是需要研發課程的。 http://p.qiao..com//im/index?siteid=7421085&ucid=11158398

Ⅱ 幼兒園課程實施情況,存在哪些問題和建議

課程評價是課程建構、生成與發展的重要環節。隨著我國幼兒園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日益認識到課程評價在整個課程系統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既是課程運作的『終點』,又是它繼續發展的起點,

Ⅲ 幼兒園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精字的音節是[jīng]
精的解釋
[jīng]
1.
上好的白米:「食不厭~」。
2.
細密的,與「粗」相對:~密。~細。~確。~制。~讀。~選。~心。~研。~雕細鏤。

Ⅳ 幼兒園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有哪些方面

1、追隨新編教材,常換常新,教師無所適從。一個幼兒園往往同時用好幾套教材,教材經常更換,教師也跟著教材團團轉。如此下來,教師只能永遠跟著教材走,而不能真正領悟到教材所蘊含的課程實質。

2、幼兒園課程綜合化的趨勢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以往的分科教學,在活動中只需要完成該學科(領域)的課程目標即可,但綜合性課程推廣以來,課程目標要從多個維度去實現,因此其難度也就有所加大,需要教師具有綜合的素養和能力。習慣於分科教學的老師在開展綜合性課程時,容易將不同領域的內容生拼硬湊在一起,從而失去整合的意義。

3、課程實施者即教師對課程內容的影響超過了兒童。老師對課程具有絕對的掌控權,教師往往決定著孩子學什麼玩什麼,在課程方面,孩子很少有自主權。新課程改革強調課程的多元化自主化,強調課程應當以兒童為中心,以滿足兒童的目的為需要。

4、教學與游戲之間的矛盾加劇。在教育理念上,學前教育理論和實踐工作者認為兒童的主要活動應該是游戲。然而,一些教師在操作層面上泛化了游戲,將由教師發起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都稱作為游戲,模糊了兒童自己生成的活動與教師預設的活動之間的界限,結果使「兒童游戲」變成了「游戲兒童」,這樣不僅難以獲得兒童游戲的教育價值,也難以獲得教學活動應有的教育價值。

5、過於追求園本課程的開發,盲目跟風,園本課程的質量與水平得不到保障。幼兒園作為課程的實施場所,對於什麼樣的課程才是適合幼兒的具有最好的發言權,然而這並不代表每個幼兒園都具備開發園本課程的水平和能力,一味追求開發新課程,可能會使園本課程的質量得不到保障。盡管近年來幼兒園師資的整體水平有了明顯提高,但開發課程是一件並不容易的事,即使是水平較高的教師和園長,也不能輕易開發和把握好課程

6、課程評價依然重結果輕過程。

雖然新課改認為課程評價應該一改過去的終結性評價,多進行過程性評價,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們還是更多的去關注教育目標的完成度,如孩子是不是已經掌握了5以內的點數,是不是能夠完整地說出一段故事,是不是能夠連續拍10個球等,而忽視了幼兒的個體差異性。其實,在幼兒教育中,只要孩子與以前相比有所進步,我們就應該予以鼓勵,不應該以同樣的標准來要求所有的孩子,對孩子的評價也應該以過程性的評價為主,鼓勵幼兒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進步。

Ⅳ 幼兒教學難點寫什麼

教學部分 語言:詩歌《生日》 目標;(1)感受詩歌中表現家的溫馨氛圍。 (2)理解並有感情的朗讀詩歌。 (3)認讀重點字詞:生日 喜洋洋 《什麼樣的路》 目標:喜歡書寫,能手眼協調的運筆。 《什麼車》 目標:喜歡問答兒歌的形式,願意學習仿編,會用恰當的詞彙描述車輛。 數學:《看電影》 目標:學習5以內的序數,並能在生活和游戲中找到序數所表示的位置。 《自製棋》 目標:復習10以內的序數,能夠熟練地正數和倒數,體驗自製棋的樂趣。 《平行四邊形》(二) 目標:(1)認識平行四邊形,能在生活中找到含有平行四邊形的物品。 (2)發展動手能力。 (3)提高空間想像力和創造力。 社會:《有用的紙》(二) 目標:能用紙進行學習和游戲。 科學:《車的秘密》 目標:初步了解汽車的外形和結構。 藝術:《下蛋啰》(音樂) 目標:感受音樂中不同音值並做動作,隨音樂改變動作的速度、難度。 《快樂折紙》(美工) 目標: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學習看圖折紙。 英語:新單詞學習 6 o』clock、7 o』clock、8 o』clock、9 o』clock、 10 o』clock、11 o』clock、12 o』clock。

Ⅵ 幼兒園課程設置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幼兒園課程目標的全面性、啟蒙性。學前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幼兒園課程是實現學前兒童全面發展目標的中介。因此,幼兒園課程必需以實現學前兒童在身體、認知、情感、個性、社會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諧發展為目標。

Ⅶ 幼兒園教材如何選擇課程怎樣安排比較合理

什麼是課程?1983年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把課程解釋為「學校教學的科目和進程:課程表」 ①。1990年出版的《教育大辭典》(第1卷)把課程解釋成是「為實現學校教育目標而選擇的教育內容的總和。包括學校所教各門學科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課外活動」 ②o我國學者鍾啟泉在2003年出版的專著《現代課程...論(新版)》中指出,「傳統的課程是分別以各自學校的所有年級的各科時間表的形式表現的。但是,現在所用的『課程』這個詞,不但指這種外部輪廓,指教學的內容——教材的劃分與構成,而且還包括了計劃化的教學活動的組織乃至評價在內,其范圍大大擴充了」。 可見,課程的涵義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地變化,既包括教學內容,又包括教學組織和教學評價。了解課程的涵義及其變遷對於我們理解幼兒園的課程是十分有益的。 一、幼兒園課程編制模式 (一)目標模式 目標模式即:課程目標的確定、學習經驗的選擇、學習經驗的組織和學習結果的評價,它以現實社會生活的需要為其基本立足點,反對「形式訓練說」嚴重脫離社會與兒童實際生活的傾向,確定對社會有實用價值的目標,並在此基礎上選擇、組織和評價學習經驗,就這一價值定位而言,是基於杜威的實用主義哲學思想,特別是他的工具主義知識觀。 泰勒認為,在課程編制過程中,編制者必須回答四個問題,它們是:(1)學校應該達到哪些教育目標?(2)提供哪些教育經驗才能實現這些目標?(3)怎樣才能有效地組織這些教育經驗?(4)我們怎樣才能確定這些目標正在得到實現?這四個問題解決的正是課程目標的確定、學習經驗的選擇、學習經驗的組織和學習結果的評價這四個問題。 泰勒建立的目標模式被不斷的修正和改造。惠勒對泰勒模式的課程編製程序的排列方式予以改造,將直線型的目標模式改為圓環型的目標模式,即確定目標——選擇學習經驗——選擇學習內容——組織、統合學習經驗與內容——評價——調整目標、確定新一輪目標。 目標模式採用行為目標的方式設置課程目標,並以此為出發點編制課程,使整個課程的運作成為了一個具體化的和結構化的操作程序,這樣做能提高幼兒園教育、教學過程的計劃性、可控性和可操作性。但是,也正是目標模式的這種特徵,會使依據目標模式編制的幼兒園課程由此而產生很多弊病: 1、課程目標是由課程編制者確定的,而到目前為止,人們對兒童的發展水平、學習規律以及他們的興趣和需要還認識甚少,特別是兒童富有創造性的行為在更大程度上具有不可預知性。 2、課程目標以兒童行為來確定,課程就會自然地強調那些可以用兒童行為明確識別的方面,而忽略那些難以轉化為行為的方面。 3、按行為目標的方式確定課程目標,使課程目標被分解成了各個獨立的部分,這種將兒童的學習經驗分割成「碎片」的做法,強調的是通過訓練而達成預期的目標,這與學齡前兒童從其自身已有的經驗出發,整體的學習知識和獲得經驗的學習方式之間存在距離。 (二)過程模式 過程模式是建立在與目標模式完全不同的教育觀、知識觀以及方法論原理的基礎之上的。 斯坦豪斯反對目標模式的工具主義的教育觀和知識觀,倡導一種立足於教育內在價值的,旨在培養兒童智慧、教養和自由品質的教育觀,以及注重理解與思維的價值的知識觀。 斯坦豪斯認為,教育最終目的在於增進人的自由及創造力,而教育的重要機制在於引導人們探索知識。他認為技能、信息與知識不同,它們是工具性的東西,是在某些知識背景中學到的,對這些淺表層的東西的掌握可以單純依靠講授加以完成。 過程模式吸收了現代兒童發展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理論中的一些合理成分。斯坦豪斯並沒有絕對地反對目標,但是,他所提出的過程模式的目標與目標模式的目標有著本質的區別: 第一,過程模式的目標只是總體教育過程的一般性、寬泛的目標; 第二,這些目標不構成評價的主要依據; 第三,這些目標是非行為性的,可以依此為依據確定課程編制的指導性原則和方法,使教師明確教育過程中內在的價值標准及總體要求,而不是課程實施後的某些預期結果。 從幼兒園課程編制的角度評價過程模式,能夠從該模式的長處和不足中發現很多與幼兒園課程編制和改革有關聯的啟示。 二、幼兒園課程目標 (一)幼兒園課程目標的取向及其表述 1、行為目標 行為目標是以兒童具體的、可被觀察的行為表述的課程目標,它指向的是實施課程以後在兒童身上所發生的行為變化。行為目標具有客觀性和可操作性等特點。 2、生成性目標 生成性目標是在教育過程中生成的課程目標。如果說,行為目標關注的是結果,那麼生成性目標關注的則是過程。以生成性目標為取向的學者認為,教育是一個演進過程,課程目標反映的應是此過程的方向的性質,而不是此過程某些階段或外部東西的性質。生成性目標反映的是前者,它反映的是兒童經驗生長的內在要求,反映的是問題解決的過程和結果。 生成性目標取向在人本主義課程理論中發展到了極點。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就認為,凡是可以教的東西,相對而言都是無用的,對人的行為基本上不會產生什麼影響,而真正能夠影響人的行為的知識,只能是他自己發現並加以同化的知識。因此,課程要為兒童提供有助於個人自由發展的學習經驗,應強調兒童個人的生長、個性的完善,而不是關注如何界定和測量課程本身。 3、表現性目標 表現性目標是艾斯納提出的一種目標取向。表現性目標多被運用於藝術領域中,它強調的是個性化,指向每一個兒童在教育情境的種種"際遇"中所產生的個性化表現及反應的多元性。 表現性目標的目的:艾斯納認為,只要兒童的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那麼他在教育情境中的具體行為表現和所學得到的東西是無法准確預知的,因此,表現性目標追求的不是兒童反應的同質性,而是反應的多元性。 表現性目標和教學性目標的關系:艾斯納在闡述教學性目標和表現性目標的關系時指出,教學性目標針對的是表現所必需的某種技能的發展,這些技能一旦得到,便可用於表現活動之中。 (二)課程目標取向在幼兒園課程中的互補作用 各種課程目標取向各有其長處,也各有其短處。應該說,從行為目標取向發展到生成性目標取向,再發展到表現性目標取向,體現了課程發展對人的主體價值和個性解放的追求,反映了時代精神的發展方向。但是,這並不是說,後者可以取代前者,每一種目標取向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在幼兒園課程的編制中,應兼容並蓄各種課程目標取向,以每種課程目標取向的長處,彌補他種課程目標取向的短處,為達成學前教育的目的服務。 行為目標適用的方面:行為目標具體、明確,便於操作和評價。在幼兒園課程中,某些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行為習慣的訓練可以運用行為目標的方式表述課程目標,期望通過課程的實施過程,全體兒童或大部分兒童都能夠發生行為目標所規定的行為變化。對於一些非高智能性的認知活動、文化傳遞性質的活動以及養成性的習慣,等等,採用行為目標取向編制課程,往往能收到較為直接的、理想的效果。 應該看到,生成性目標或表現性目標創導者也並不主張完全取消行為目標,或者說都注意吸收行為目標中的合理成分,只是他們認為行為目標只能指向人的較低層面的教育要求,而不能反映高層次的教育要求。 三、幼兒園課程內容的選擇和組織 (一)幼兒園課程內容的取向 1、課程內容即教材 將課程內容看作教材的取向,是與將課程內容看作為向兒童傳遞的知識這一基本點聯系在一起的,而知識的傳遞是以教材為依據的。 2、課程內容即學習活動 將課程內容看成是學習活動的取向,把其關

Ⅷ 幼兒園課程編制是包括幼兒園課程目標的確定、課程內容的選擇

「幼兒園課程編制是包括幼兒園課程目標的確定、課程內容的選擇、教育活動的組織以及課程評價的實施在內的整個過程。」 ⑥在各種課程編制模式中,目標模式和過程模式對幼兒園課程的編制所產生的影響較大。目標模式強調課程目標的確定,強調以課程目標是否落實來評價教育的質量。在這種模式下,幼兒園課程是預成的,幼兒學習的內容、任務環境等都是教師預定的,課程的目的性計劃性幾乎到了機械刻板的程度。課程編制的過程模式是由英國課程論家斯坦豪斯提出的,他認為課程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強調幼兒活動的過程。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