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理念與初中數學課程改革
㈠ 初中數學新課程改革存在的問題是什麼怎樣解決
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近幾年來,通過數學新課程改革的實行,給基礎教育注入了生機和活力。但由於多方面的原因推行過程中暴露的問題也不少,筆者近幾年來對我國數學教改的理論與實踐作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和分析,發現在取得教改成果的同時,其中也出現了很多有必要提請教育界人士引起重視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從根本上加以解決,數學課改便難以走上正軌的出路。下面筆者對數學新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作一點簡單的闡述。
一、數學教改的存在的問題
1、數學新課改精神落實不到位
目前通過數學新課標的學習,不少教師也重視新課改的指導定神,盡管也提到了思想教育和能力的提高,但大家的著眼點只在知識。能夠落實的也只是知識目標。部分教師也許是因為「慣性」,也許是因為新的課程理念還未形成,在課堂教學中依然是從概念到概念,就知識講知識,不能把知識與應用、知識與能力結合起來,只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只注重落實知識性的目標,忽視《課程標准》規定的三維目標的落實。例如,在講初一年級有理數運算時,由於只注重得出正確的結果,強調運演算法則、運算順序,而對生活中列舉事例不夠,更是對整體的運算律或簡化運算注重不夠,而把數學引入生活中更能對發展學生運算能力卻更為重要。教材中是作為重點來處理,但(課程標准》上並沒有規定這個知識點,故全書不出現結論。教材上這樣安排著眼點在於學生的參與及過程的體驗,是要讓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能夠得出大致的正確結論即可。至於結論是否完整、表達是否嚴謹,並不是本節內容所強調的。而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恰恰是只注意到概念與法則的教學上,只注重了知識的目標,而忽視了其實踐教學。
2、忽視對學生自學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
目前數學教改活動中的一個突出問題便是重視知識和解題技能的傳授,而忽視了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這是一個極為令人擔憂的現象,因為學生在校學習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更多的知識則是學生在走向社會後通過自學來獲得。所以教學活動中要重視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葉聖陶先生的「教是為了不教」不僅僅只適用於語文教學。
由於受到升學率的沖擊,在高、中考指揮棒的指揮下,迫於各種社會壓力,目前教改實踐中很多採用的是灌知識,講題型,遞游於題海,教改老師有口難言,學生疲憊不堪。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被忽視了的問題。
3、教改過程中方向不明,缺乏創新或急於標新立異
很多教師對教改的認識不足,因此在教改問題上方向不明,對於教學、教研、教改問題上不能正確處理這三者的關系。此外,有些教師缺乏創新精神,不作深入思考,便將別人的教改經驗盲目地加以移植,結果只能導致失敗。
4、部分學校教改過程不能堅持到底,易受外界左右
在教改過程中,有些教師在教改上付出了艱苦的勞動,並且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正當他們准備大顯身手的時候,卻被上級委任了校長、主任之類的行政職務。這樣經常外出開會、學習,忙於行政事務,在業務工作上用非所學,結果兩敗俱傷。或者一旦取得一點成績,便到這里作報告,那裡介紹經驗,最終使教改成為曇花一現。
以上便是在教改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要使教改達到預期的目的,有必要通過對以上問題作出分析以採取措施,使數學教改得以順利進行,從而達到預期的目的。
二、面對數學教改出現的問題應採取的措施
要使教改能順利地按計劃地進行,達到預期的目的,必須尋求教改中出現的問題而採取解決的措施。依筆者之見:可以從如下幾方面著手:
1、教師必須加強理論及業務的學習。
對教師而言,加強理論及業務學習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理論的模糊必然導致實踐的盲目,教學中的無效勞動主要是由於理論上的偏頗所致。
首先,教師要加強哲學的學習,教改過程中要以辯證的觀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其次,教師要加強教育心理學的學習,要使教改取得成功,必須在教育科學理論的指導下才能得以進行,否則便不能使教改達到預期的目的。
在業務學習方面,教師要不斷地加強本學科的學習,同時還應了解數學學科的最新發展與動向,這樣才能與教材同步,與學生同步,與時代同步。
2、教師應加強對教學法的研討
要使教改取得成功,教師必須熟悉各種數學教學法及其特點,並在教學中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目前各地教改在教法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總結出了很多各具特色的教學方法。
3、教師必須端正思想,提高認識
教改是教育事業的百年大計,它需要教師付出的不僅僅是一年或幾年的勞動,而應當是十幾年、幾十年甚至是終身的求索和奮斗,教師要有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知難而進。同時教師教改的方向要明確,目標宜具體:要通過教改實驗使學生在較少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獲取知識,促使學生的各項能力得以全面發展。
4、同科教師通力協作,聯合攻關
個人的時間、精力和知識畢竟是有限的,要使教改活動能順利地實施進行,同科教師要通力協作,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使全體教師能參加教改,聯合攻關,有利於教改向縱向深入發展,這就必須杜絕和防止文人相輕,同行相嫉妒的不良現象,老教師不要以有較強的實踐經驗而自居,青年教師也不要因為有較高的理論知識而自傲。
5、教師講解中要注重對學生推理能力的培養
新教材在九年級下冊才正式引入證明,三段論式的演繹推理正式開始。因此,在初中階段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訓練的時間太短,學生演繹推理能力達不到要求,這將給高中教學帶來不利因素。三年實驗結果也可證實這一現實。如我市某年數學畢業卷的壓軸題是;△ABC是⊙0的內接等邊三角形,D為⊙0上的一點,AD與BC相交於E,連結BD,AE=4cm,ED=lcm。求:(1)∠D的度數;(2)AB的長。」該題應是一道較簡單的題目,但評卷後的抽樣統計結果是:該題得分率為28.6%。確實反映出學生的演繹推理能力薄弱。因此,在學生推理能力的培養上,我們提出以下建議:一是在八年級《四邊形》一章開始,加強學生說理能力的培養;二是在搞好實驗、合情說理的前提下,滲透演繹推理,三是將《證明》一章的教學提前;四是加強幾何分析法的教學,提高學生演繹推理能力。
新的教學理念是:注重學生的發展,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對學科探究的興趣和熱愛,教學中貼近生活、社會,密切聯系實際,體現學習方式和師生關系的轉變,突出學生主動參與,發展學生的探究樂趣。只要我們廣大教師,對影響教改實驗中的的問題引起重視、作了分析,我們離新課改的要求就會越來越近。
㈡ 如何在新課程理念下進行初中數學教學
如何在新課程理念下進行初中數學教學
課堂教學是新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是教師進行課程參與、實現專業化發展的重要渠道。「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發展的核心理念。這就意味著在教師的課堂教學中,全班每一位學生都應是關注的對象,關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一切愉悅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它要求教師必須用「心」施教,而不是做傳聲筒,同時課堂教學潛藏著豐富的道德表現和發展,使教學過程成為高尚的道德生活和豐富的人生體驗。課例《中位數》正是基於這個理念而設計的。
1.課堂教學的「生活化」
課例從頭到尾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即數學。常見的商店30雙女鞋銷量問題中,設計成一個符合用數據說話的「生活化」色彩問題:「從實際出發……對指導生產是否有實際意義?」從學生的精彩回答。可看出教師的無比欣慰,因為他們已經會用數據說話了,而且已不自覺地「用數學了」。課例中「生活化」的數學情境還有不少,可以說,課例較能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習經驗,使課堂真正成為生活化的課堂,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置身於親切自然的「主角」位置,學得輕松愉快。
2.課堂教學「活動化」
傳統的教學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的「灌輸」模式,新課程以學生的自主活動為主要方式,把數學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每個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在教學中創設豐富多彩的活動情境,讓學生親自實踐,大膽探索。課例的問題1中四個學生的相互評價過程在概念歸納過程中學生5-10的相互討論過程應用創新中的分組討論,確定標准日產量的定額問題等等,建立了「個人――小組――全班」、「學生――教師」地維立體的動態過程,在整個相互交流、溝通、互相啟發、補充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和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展,從而達成共識,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3.課堂教學的「自主化」
課例中處處體現出教師在教學中能注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堅持做到以人為本,以學生為先。立足於讓學生先看,先想,先說,先練,根據自己的體驗,Hj自己的思維方式。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學好知識,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有兩處做的比較好:一是在概念提出時,引人生活中的一個小故事,先讓學生在認知結構上產生沖突,然後使學生主動參與探索、思考的發現過程。從而體會兩個概念的提出過程,再由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闡述中位數就顯得非常自然,在揭示概念實質時,通過老師設計的問題(2)、(3)、(4),讓學生通過自學形式,對兩個概念進行歸納、整理,通過比較它們的區別,揭示實質,形成新知識結構,而且學生之間(學生9、10回答)在討論中相互補充,使他們的知識、能力得到不斷完善和提高。同時也培養了小組協作精神。二是在小結評價時,讓學生把親身感受作一小結,學生20、21的回答正好從知識、技能方面給予了評價。
4,課堂教學的「情感化」
課例中教師發揮「集思廣益,智力互激」的優勢,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平等、寬松、民主的討論,整節課處處顯示出新生學生、關心學生、教學民主、情感共振。對學生1、2的回答。教師:分析正確、有理有據……大家分析的不錯,尤其是學生3、4,分析很有見解(聽到這樣的話學生能不高興嗎?)……面對學生9的回答,教師,能不能說一下你的理由?大家說他說的好不好(快樂與大家一起分享)。當學生12的回答有點變本加厲時,沒有批評,反而從保護學生積極懷出發,讓其他同學幫助糾正,並說道「又該如何把學生12的例子修改一下呢?」最後小結時,教師:剛才兩個同學的小結比較全面(先予肯定),其實通過……你若用心地以以教學的眼光觀察它,便會發現數學規律巧妙地安排了我們的生活,……不但要學好數學,而且要會用好數學。可見,課例處處滲透的是教師的熱情鼓勵,雖言語不多,卻始終當好向導,角色的定位始終圍繞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作用,從而真正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
然而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所以,它激勵著每一位老師不懈的追求。筆者願從以下幾點與老師商榷。(1)引入概念時創設的問題,一下子吸引了學生,他們表現積極,思維活躍,學生2、3、4的獨特見解,老師都給予了肯定。但提出問題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問題,從課例中看出,「問題」僅僅起到了吸引學生、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作用,而沒有給出正確答案(最終解決)。故筆者建議可這樣修改:在學生自學教材、用自己語言闡述概念,比較他們的區別與共同優點後,重新再來解決這個問題,給學生2、3、4明確回應,既運用了新知。又解決了問題,鞏固了新知。(2)對教材的處理。《標准》強調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符合學生發展的教學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從實際出發。重組教材。課例中,老師對教材整體把握較好,但若在下面兩個環節加以注意,可能會更好。一是在概念應用中設計了三個密切聯系生活的問題,其中第一個即是對教材中引例的創造性使用。收到了「用數學」的效果。在求得30雙女鞋尺寸的平均數、中位數後,要求回答「三種統計特徵量對指導生產是否有實際意義?」教師的設計意圖是為了從不同角度比較三個統計量在描述一組數據的集中趨勢,從而了解它們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可能是因為學生12的精彩回答,老師已忘掉了另兩個統計量的實際意義;尺寸的平均數、中位數對指導生產的實際意義雖並不很大,但由於在現實生活中,平均數、中位數往往比較接近(如本例),能反映一定范圍內人群穿鞋尺碼的集中趨勢,因此對指導生產也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二是對教材中例3棄之可惜!其實它正好與上例形成鮮明對比,男子跳高成績的平均數是1.75m,平均數是1.70m,平均數是1.69m,正好從三個不同角度(成績為1.75m人數最多。1.70m以下和1.70m以上的人數各佔一半,所有參賽運動員的平均成績是1.69m)描述一組數據的集中趨勢。縱觀課例中的三個問題,沒有一個完整地指出三個統計量的區別與聯系。過分強調了每個統計量的單獨運用。(3)課後作業的設計顯得過分「開放」,想突出學生探究能力,但筆者以為兩個問題提得過於散,面太寬,學生沒法具體操作,這樣的「研究性學習」恐怕流於形式,未必有效果。
總之,瑕不掩瑜,課例中已注入了先進的課改新理念,也給蘭j前還在使用老教材的教師提供了一個方向,融新理念於老教材中,同樣會取得良好效果。只要教師自己的觀念轉變了,教學中始終把「關注人的發展」作為首要任務,那麼學生的創新能力、應用意識就能真正得到提高,學生也就真正地「快樂學數學,享受數學」。
㈢ 如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體現新課程理念
新課程已走進中學數學教學,作為中學數學教師,如何正確理解新課程理念,樹立正確中學數學教學觀,開展中學數學教學的同時,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成為目前首要思考與解決的問題。本文針對現實數學教學的實際狀況與新課程理念的沖突,明確作為數學教師應該建立起的新的教學理念,展開具體教學實踐策略的分析,特別強調了對數學課堂教學應樹立正確的評價理念與採取的態度方法。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
首先要求教師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以新角色實踐教學。所謂「親其師言其道」,這要求教師破除師道尊嚴的舊俗,與學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關系,走下高高講台,走進學生身邊,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與交流;要求教師與學生一起討論和探索,鼓勵他們主動自由地思考、發問、選擇,甚至行動,努力當學生的顧問,當他們交換意見時的積極參與者;要求教師與學生建立情感上的朋友關系,使學生感到教師是他們的親密朋友。
其次,要求教師與學生建立互動型的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中建立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實際上是師生雙方以自己的固定經驗(自我概念)來了解對方的一種相互交流與溝通的方式。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的目標重心在於改變學生、促進學習、形成態度、培養性格和促進技能發展,完成社會化的任務。學生的目標在於通過規定的學習與發展過程盡可能地改變自己,接受社會化。只有縮小這種目標上的差異,才有利於教學目標的達成與實現。這首先要求教師轉變三種角色。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由傳統的教學支配者、控制者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和指導者;由傳統的靜態知識佔有者成為動態的研究者。
一旦課堂上師生角色得以轉換和新型師生關系得以建立,我們就能清楚地感受到課堂教學正在師生互動中進行和完成。師生間要建立良好的平等互動型關系,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從學生知識狀況和生活實際出發,更多地考慮如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來學會有關知識和技能;在課堂上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經驗與認知水平,讓學生大膽提問、主動探究,發動學生積極地投入對問題的探討與解決之中;應靈活變換角色,用「童眼」來看問題,懷「童心」來想問題,以「童趣」來解問題,共同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學習夥伴。
㈣ 關於新課程改革,它的理念、內容、背景以及你對它的看法,3000字左右。
這次教育課程改革要求,既要加強學生的基礎性學習,又要提高學生的發展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讓學生享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因此,我通過對新課標的學習,就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作了如下幾方面的思考。
一、 教材內容呈現的方式更符合兒童的特點。
新教材圖文並茂,以圖為主,生動有趣,呈現方式豐富而開放。由原來教師的教本轉變為學生的學本,更似兒童喜愛的課外讀物,深受小朋友的喜歡。
新教材突破了以往的教材以例題為中心的呈現方式,在教材中不安排例題,而只是提供一定的情境圖,通過說一說、做一做、數一數、比一比等數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數學和體驗數學,體現了數學學習是學生經歷數學活動過程的課程新理念。
二、計算教學體現演算法多樣化。
提倡演算法多樣化是《課程標准》關於計算教學的基本理念之一。《課程標准》認為:「由於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化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教材安排同一問題不同的演算法,並不是倡導學生去掌握每一種演算法,它是指群體演算法的多樣化。同時它也不代表解決這些問題就只有這幾種演算法,而是通過這些演算法的展示,說明在解決問題時,存在著各種不同的演算法,學生通過互相交流、比較出各種演算法的特點,並選擇適合自己的演算法。
三、教材重新整合知識內容,體現數學的學習和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
過去的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缺乏整合。新教材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數學課程標准》的要求,對學習內容進行重新研究和整合。如新教材整合了加減法的關系,在教材中做到有合有分:5以內的加減法是分開安排的,6到10的加減法是合起來安排的,這樣的「合」有助於學生對同一個情境提出不同的加減問題,感受加減法之間的聯系。又如:學生生活在三維空間,所以新教材幾何內容從「認識物體」開始,而不是先認識「平面圖形」,這也有利於學生利用生活經驗來建立空間觀念。再如:統計的重心放在經歷統計活動的全過程,讓學生體驗統計的必要性,加強了數學知識與社會生活的聯系。教材還設計了「數學故事」、「數學游戲」、「小調查」、「實踐活動」等小欄目,這些小欄目既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可讓學生通過講數學故事、玩數學游戲等,增強數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與綜合。
四、倡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要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新教材很好地體現了這一課標,創設了許多以學生所經歷的事例為情境。如:踢足球、乘車、送水、跳繩、分蘋果、踢毽子、搭積木、買鉛筆等,這些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從而為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同時教材提供了大量的便於學生開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的素材。通過數學問題的探索性、題材形式的多樣性、信息呈現的選擇性與問題解決策略的多樣性,以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
㈤ 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一)國際視野與中國特色 本次課程改革是在世紀之交的背景下進行的,也是在世界各國進行課程改革的形勢下展開的,這種形勢要求新課程必須置於國際視野中進行規劃和設計。 首先,組織學術力量,充分研究主要發達國家的課程改革經驗,如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法國、德國、韓國、俄羅斯等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教育與課程改革經驗,從中吸取值得借鑒的內容與方式。 其次,組織專家有重點地考察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泰國等的教育行政機構、教育研究與評估機構、中小學和幼兒園,尋求國際背景與中國特色的結合點。 第三,借鑒的經驗涉及各個方面,如各國普遍強調價值觀教育與道德教育,注重基礎學力的提高、信息素養的養成、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在義務教育階段試行綜合課程,重建新的課程結構,建立國家課程標准;尊重學生經驗,倡導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式,實現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探索發展性的課程評價,強調評價的教育功能;構建共享的課程管理機制,促進學校課程的適應性,等等。 第四,新課程特別重視國際經驗的本土化問題,如在培養目標上,提出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革命傳統;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等。在課程結構上,表現為九年一貫設置課程,小學設置綜合課程,初中擁有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兩套計劃,並充分考慮學科研究的基礎,在課程標準的敘述上,保留一定的差異。在課程管理上,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三級課程管理體制,等等。 (二)課程的繼承與創新 新課程確切地說是改善課程的一次嘗試,是課程改革歷史進程中的一個階段。每次課改都有一種承前啟後的作用。50年來,我國的基礎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後,我國開始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課程改革,並由此形成基礎教育課程的現行體系。綜觀義務教育制度確立以後的課程建設,有四方面比較突出的進展:一是在課程管理政策上改變了國家過於集中管理的方式,實行國家和地方兩級課程管理的方式;二是初步改變了多年來只有「學科課程」加「必修」的模式,增加了「活動課」、「選修課」等;三是推行了在統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多樣化的方針,初步推動了教材的多樣化;四是在教學實踐中涌現出一批重視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重視學生成功與發展的經驗,倡導了新的教育觀念,激活了教育實踐的改革。這些成就為構建面向21世紀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提供了必要基礎。新課程根據社會發展、知識發展與學生發展對課程提出新要求的綜合思考,試圖在我國基礎教育取得已有成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主要表現在,從兩級管理走向三級管理,使得真正發生教育的地方——學校,有一定的課程權利,並承擔相應的職責;根據綜合性、均衡性與選擇性的原則,正確處理好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必修課與選修課的關系,從小學三年級開始,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以「課程標准」代替「教學大綱」,進一步推動了教材多樣化策略,使得真正實現「一標多本」成為可能。同時,完善教材的審定製度,嘗試建立教材的選用制度;提升學校和地方已經形成的素質教育經驗,作為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以供有志於課程改革的同仁分享。 (三)注重營造一種新的課程文化 新課程超越了教材改編作為課程改革標志的局限性,超越了單純以時間作為劃分依據的階段性,它把課程改革作為一種持續不斷的系統工程,注重時間上的全程性與空間上的無限性,並通過這種新課程,營造一種合作、對話與探究的課程文化。 所謂合作文化,就是強調課程的開放性。每一位兒童都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體,促進其發展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實現。同時,每位兒童都有差異,他們的發展取決於有差異的課程,沒有合作就不可能提供有差異的課程。由於學校制度的建立與課程分化的傳統,導致教師的行為具有「個人專業主義」傾向,而教育的特殊性又需要在分工基礎上的合作,以實現一個完整的人的教育。如何解決這一矛盾?新課程強調一種共建共享的課程文化。專家、教師、學生及其家長、社會人士都是合作共同體的一分子,應盡可能保證他們之間有合作的機會,並建立合作的機制。值得一提的是,新課程倡導與學生家長的合作,要求家長首先應知道自己的角色,認識到自己也是課程改革或學校教育共同體中的一員,是學校課程的決策人之一,而不是一個「局外人」;其次應了解新課程倡導家長享有對學校課程的知情權、評價權與建議權,學校或媒體都有義務告訴家長,他們的小孩在學校學些什麼,怎樣評價,以便家長可以做出決策或提供建議;第三應通過觀察或了解自己子女的學習需要、對學校或學習的態度以及素質報告單來評價學校課程的質量,並與學校或教師保持經常性的聯系,採取相應的、適當的教育行動,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第四應對學校教育有一種正確的認識:學校作為一種社會組織機構,是青少年的專門化的教育場所,學校所承擔的是社會責任,而不是個人責任,因此家長應充分認識到對於一個小孩而言學校教育所具有的優勢與劣勢,不能把一個家長的願望強加給學校,要學校承擔不該承擔的家長責任,設身處地地為學校或教師著想。 所謂對話文化,就是強調課程的民主性。課程本身就是一種對話,是所有與課程利益有關的人員或部門之間的對話。由於兒童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兒童的發展是全社會的焦點,因此,把什麼樣的課程交給兒童,或者說兒童需要什麼樣的課程,不能讓某個專家或某一群體的人來決定,需要社會各界人士的對話與協商,特別是在國家課程標準的制定上。就目前而言,學生在學校里學什麼,取決於教師教什麼,教什麼取決於專家編的教材說什麼或專家出的考卷考什麼。學生不知道為什麼學,教師也不知道為什麼教,教師沒有機會與專家交流或對話,不了解或不理解教材中的革新要素。新課程在國家標准制定時就非常強調對話與協商,盡可能創造各種機會,讓課程專家與學科專家、專家與教師,專家與社會人士代表分別參與對話,或讓他們共同參與對話。同時,把「課程標准」作為文本,要求專家、教師、學生及其他相關人士不斷地解讀,並與之「對話」。 所謂探究文化,就是強調課程的科學性。就課程的歷史來看,什麼樣的課程才是適合兒童的課程,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需要多代人前赴後繼、不懈地持續探究;就一門課程來說,從課程目標的確定、內容的選擇與組織、實施到課程評價,也需要不斷的探究,才能做出科學的決策;就課程實施的一個環節來說,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健康的人,而不是相對靜止的物。這種專業特性決定了教師的專業生活方式必須面對教育情景中的不確定性。教師每時每刻面對的情景都具有即時性,都有不同的一些方面,需要教師去解決,探究。例如,從理論上說,課前備課或計劃是不可缺少的,然而,這並不是說實施就是貫徹執行計劃,而是要根據課堂情景進行調整。研究表明,課前計劃過於充分的教師,在上課時對學生反倒不敏感,導致較少鼓勵學生談自己的看法和進行討論。另外,課前計劃詳盡的教師所教的學生比計劃簡略的教師所教的學生在學習態度上的分數要低。這說明,如果教師在上課時不隨機應變(探究),課前計劃就有可能起副作用。課前計劃畢竟是帶有主觀性的設計藍圖,實施時的靈活性非常重要,新教師與熟練教師的差別往往就在於此。因此可以說,教學即探究,教師即研究者。新課程倡導探究文化,強調應在不同層面進行課程創新。
㈥ 初中數學新課程理念是什麼
注重 形式
主要以課本為主
理念 主抓基礎 拓展為輔
學習以自學為主 (這是新課改)
㈦ 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有哪幾個方面
一、基本理念
1.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
--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2.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數學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數學為其他科學提供了語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術發展的基礎;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3.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應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於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4.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5.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6.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大力開發並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