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水中心小學課程建設
❶ 校本課程編制的基礎和前提是什麼呢
校本課程是相對於國家課程而提出的。國家課程是指那些由國家教育權力機構組織專家決策、編制的課程,是全國統一的,並採用自上而下的推廣模式。校本課程則由學校、教師決策,體現地區差異和學校特色,採用實踐開發模式開發。 課程開發指的是適應社會變化,不斷評價和改革學校課程的一種動態的持續性的實踐活動,強調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等各方面的人士共同參與課程決策,而不是單純的計劃和編寫教案。校本課程開發又稱學校中心課程規劃或學校中心課程本新,是與國家課程開發相對應的課程開發策略。校本課程開發在一些比較先進的學校早就存在了,只是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或沒有用校本課程的基本理論加以概括而已。如上海市和田路小學以「和田十二創造技法」為主要內容的科技發明活動;上海大同中學在80年代初就開始自己探索和構想有利於培養學生特長的課程結構;天津河西區上海道小學開展小學綜合活動課校本課程,等等。 校本課程開發的實質是校長、教師、課程專家、學生以及家長和社區人士共同參與學校課程計劃的制定、實施和評價活動,強調學校根據本校的教育哲學,通過與外部力量的合作,採用選擇、改編、新編教學材料或設計學習活動的方式,並在校內實施以及建立內部評價機制的各種專業活動。根據校本課程開發的特點和已有的課程實踐,開發校本課程必須具備和創設多方面的條件。它們既有外部條件,也有學校內部條件,這里主要探討的是學校內部的條件。
(-)具有明確的教育哲學和辦學宗旨
國家課程開發注重基礎性和統一性,校本課程開發充分尊重和滿足廣大師生以及學校教育環境的獨特性和差異性。國家對於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有統一的規定,這種規定是最基本的原則性的要求,不能照顧到各級各類學校的具體特殊性,很難滿足今天社會發展和個人發展的要求。學校要具有自己獨特的教育哲學和辦學宗旨,要根據師生的特點、學校環境、教育資源及辦學宗旨確立自己學校的發展方向,即在達到國家對於學校培養目標、培養規格的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充分考慮自己學校的教育資源、教育環境、教育哲學觀而提出自己學校的辦學宗旨。 任何一所學校都有一種教育哲學在支配著自己的辦學,只是有的學校已經概念化,而且明確表達出來了;有的意識到了,但還沒有明朗化;有的可能還沒有意識到。如,山西省通寶育傑學校的辦學宗旨是「對孩子的一生負責」;華東師大二附中的辦學宗旨是「追求卓越,培養創造未來的人」;江蘇錫山中學的辦學宗旨是「站直了,現代中國人」。再如,同樣是普通高中,有的學校辦學宗旨確定為「科學家的搖籃」,有的定位為「全面發展,人文見長」。因此,只有具備獨特的教育哲學觀和辦學宗旨的學校才能實現校本課程的開發。沒有明確的辦學理念和辦學宗旨只能是低水平的校本課程開發,或者根本無法進行校本課程開發。
(二)具有民主開放的學校組織機構
校本課程開發是一個以學校為基地進行課程開發的開放民主的決策過程,要求學校有一個民主開放的組織機構。校本課程開發不是一兩個人能完成的,是由校長、教師、課程專家、學生以及家長和社區人士共同參與課程計劃的制定、實施和評價活動。學校要具備廣泛而通暢的交流渠道,能分散權力,有利於小組工作和小組內部以及小組之間良好的溝通。在這樣的組織機構中,人們正式接受領導的根據是基於專業能力的認同,而不是僅僅憑借權力。只有民主開放的教育氛圍,學校才能成為對教師和學生具有吸引力的場所。學校要實行校本課程開發,受到來自校內外的各種壓力,校長的工作難度增加,校長的職責更加重要。校長的作用不僅具有核心意義,而且在實踐中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校長應具備相應的領導素質與領導藝術、與上級行政部門的協調合作能力、開放意識、對話鼓勵能力。同時,學校的領導還應具有全新的思想意識,充分認識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要意義和作用,特別是在促進教師隊伍建設中的特殊作用。「教育部更新教育觀念報告團」在全國巡迴演講中,哈爾濱市南馬路小學校長趙翠娟的報告非常感人,受到好評。該校在校長的帶領下,共同創建「學習化的校園」,領導與教師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關系和諧、民主平等,使這所學校的教師在這里工作感到幸福,這所學校的學生在這里學習感到愉快。
(三)具有鑽研精神和專業技能的教師隊伍
教師參與校本課程開發,並具有課程開發意識與課程開發技能是保證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有效前提與基礎。教師參與課程開發首先要進行角色的轉換。教師主要職責以教學為主,因此,要從以教學為主轉入課程開發、實施和評價於一身。課程開發者還要具有課程開發的基本技能和扎實的專業知識,需要教師有很強的責任感和教育素質。校本課程開發對教師的業精神和專業技能是一種考驗,而我國目前現狀是大部分教師從未經受過課程開發的訓練,缺乏課程開發意識與課程開發技能。直到20世紀90年代,我國仍然有很多學校和教師只知道有教科書,不知道有課程。有些致力於課程革新的學校和教師也把課程改革僅僅視為教科書的改編,一聽見「校本課程」就認為是學校或教師自編教科書或教材,把課程看作是靜止的、封閉的、平面的。因此,要對中小學教師進行課程方面的「補課」。這是對中小學教師,也是對我國教師教育的重大挑戰。要使廣大教師認識到開發課程不僅是課程專家的事,廣大中小學教師也可以辦到。只要轉變教育觀念、轉變教學方法、勇於探索、勤於奉獻,就能為課程開發貢獻自己的力量。實踐證明,課程開發對教師隊伍建設也有特殊的作用,校本課程的開發可以鍛煉教育科研骨幹,造就一批懂科研、懂教學的教師隊伍。
(四)具有科學的課程評價體制
校本課程開發離不開課程評價。校本課程開發是學校自主進行的,而且各不相同,國家很難採用統一考試等評價手段來評價校本課程的實施成效。校本課程開發更多地依靠學校進行自我評價,而且也不能用一成不變、僵化生硬的評價手段來對不同的課程實施評價。要不斷反思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只有科學合理的評價標准,嚴密的評價過程,靈活多樣的評價形式,自主能動地對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加以評價,才能保證校本課程開發的質量。因此,建立學校的評價與改進機制是學校開發校本課程必不可少的條件。 校本課程評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力圖表明課程目標、教學目標的實施程度;二是對課程本身的評價,課程本身的評價貫穿於校本課程開發過程的始終。課程評價體系中既要有量的評價,更要有質的評價,既有終結性評價,更要有過程性評價,自評、他評相結合。
(五)具有基本的辦學經費和必備的教育設施與設備
「校本課程開發應根據學校現有條件,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開發。」學校辦學經費、教育設施和設備成為校本課程開發的又一條件,而且成為校本課程開發的三大制約瓶頸之一。如果經費投入不足,就無法滿足教師們在校本課程開發中所需的教具、場地等的需要,無法利用網上資源。尤其是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中小學校的經費不足更嚴重。校本課程開發要依據學校的財力、物力、資源現狀開展,要認識到並不是一步就要達到很高的標准。有條件的可以獨立開發和研究,條件尚不具備的可選用或學校之間相互聯合開發,做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❷ 如何聚焦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新課標的改革為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方向和新的標准,特別是課堂教學更加註重實效,加強學校常規管理,大幅度大面積不斷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學質量,是鞏固「普九」成果,提高義務教育水平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關鍵所在,更是鎮中心學校的核心任務。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努力做到「聚焦課堂教學,深化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一、回顧過去,教學工作的主要成績
1、抓住一個中心:
長期以來,全鎮中小學始緊緊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中心環節不放鬆,堅持做到「開齊課程,開足課時,上好課程」。盡管教師學科不配套,教學設施不健全,但始終本著「因地制宜、盡力而為」的原則以兼職代替專職,以演示實驗代替分組實驗,以校內活動代替社會實踐,確保低層次的課程標准不落空。堅持強化常規教學的過程管理。加強教學過程各個環節的檢查與督導,加強起始年級和畢業年級的全程管理,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效益,真正向課堂教學要質量。
2、實現兩個轉變:
一是實現教學思想的轉變。絕大多數教師通過自身長期不懈的努力,基本做到:由過去的圍繞考試打轉轉轉變到今天的圍繞素質搞教學,由過去的一門心思講知識轉變到今天的千方百計促發展。
二是實現教學行為的轉變。通過課改,教師有了學生意識和服務意識,由過去的只重視少數轉變到今天的面向全體,由過去的拚命灌輸轉變到今天的啟發誘導,由過去的冷麵訓斥轉變到今天的民主平等和合作探究。
3、建設三支隊伍:
首先是幹部隊伍的建設。通過上級黨委和主管部門的選拔和培養,年輕的校長和主任正在不斷成長,較高的管理水平有力地促進了我鎮中小學教學質量的持續、穩定提升。
其次是教師隊伍的建設。多年以來,我們一直不遺餘力、堅持不懈地通過加強校本培訓、組織繼續教育、鼓勵在職進修和選派外出觀摩等多種形式,有效地提升了中小學教師的業務素養,從而為教學質量的持續、穩定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人力保障。
第三是教研隊伍的建設。以選拔和培養教研組長為切入點,以打造骨幹教師群體為著重點,以課題研究為落腳點,全力編織鎮、校兩級教研網,為教學質量的持續、穩定提升提供組織保障。
4、推進四項改革:
○推進課堂教學改革。變粗放為集約,重在一個「實」字。注重內容與形式的統一,注重課堂教學常規管理的規范化要求與教學實情、實效的統一;變壓力為動力,堅持一個「恆」字。課堂教學改革最忌時冷時熱、虎頭蛇尾。滴水之所以能夠穿石,靠的不是別的,靠的是目標專一,靠的是目標專一後的持之以恆。有了這個「恆」,所有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都將變為教師在自覺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中的強大動力;變僵化為優化,追求一個「新」字。盡管我們在課堂教學改革方面提出一套嚴格、統一的具體要求,但在管理和執行的具體過程當中還是盡可能做到因人而異,因情有別。變高耗為高效,落實一個「質」字。實實在在地向每一節課要質量。
○推進課程資源改革。積極主動地開發各種本土課程資源,努力把校本課程開發同地方的資源優勢結合起來。例如利用自然條件,開發小種植、小養殖等校本課程。努力把校本課程開發同學科實踐結合起來。把校本課程作為學科教學的一個拓展與延伸,緊密結合學科教學的特點和要求,不斷豐富校本課程的內容。努力把校本課程開發同學生的特長發展結合起來。如音樂、舞蹈、美術、書法、手工等興趣類課程的開發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卓有成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推進師生評價改革。細化教師評價條款,變復雜為簡單,客觀、公正、簡單明了地對每一個教師每一個學期的所有工作進行定量描述,減少人為因素,提高評價的公正性、科學性、准確性和權威性。積極推行學生評價的等級制度,淡化分數壁壘,強化等級進位,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進取心。
○推進教師配備改革。從2005年開始,鎮中心學校每年都從鎮初中本部和分部選派了青年教師到邊遠的村小進行為期一年的支教。同時將新分配的初中教師安排到小學工作,這樣不僅有力地加強了邊遠小學的教學力量,更重要的是給邊遠小學帶去了全新的教學理念,無窮的青春活力,有力地推動了邊遠小學課堂教學的全方位改革。
5、取得五項突破:
○取得省內知名品牌的突破。自「名師、名刊、名校、名校長」的「四名工程」實施以來,先後有1名教師參加參加省骨幹教師的培訓和學習,1名校長參加省首屆骨幹初中校長高級研修班的培訓和學習,校刊《花季》在安徽省首屆中學校報校刊評比中榮獲一等獎,中心小學被市文明委推薦參加省級文明單位的角逐,並有望獲此殊榮。中心校網站《地平線教育網》自推出以來一直備受師生和網友的熱捧。
○取得中考升學總量的突破。隨著教學質量和高中招生總量的不斷提高,我鎮初中學生每年升入省、市示範高中、普通高中、職業高中、民辦高中和中等專業技術學校以及五年制高職的人數逐年提高。五年來,僅鎮初中本部每年中考升學率(特指升入公辦高中計劃類的學生)就以年均25%的幅度遞增,從而獲得社會各界普遍一致的好評。
○取得競技、競賽、論文評比質的突破。在每兩年一屆的金牛地區區域性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我鎮初中代表隊蟬聯三屆女子團體第一、男子團體第三和多個單項冠軍的好成績。三年來全鎮小學生共有40人在鎮級以上各種競賽中分獲一、二、三等獎。在校中學生共有12人在市級以上學科競賽中分獲一-二、三等獎。小學教師共有44人次、初中教師共有30人次在縣級以上教學園地發表文章或在縣、市、省級教研部門組織的教學論文評比中分獲一、二、三等獎。
○取得師生評價方式方法的突破。在教師評價指標體系中教學過程、教學反思和教學實績,三項權重達到0.8。在二級評價指標的定性描述上准確、精細、簡單、明了,好界定,易操作,便於賦分。在學生評價方面全面推行等級制,為學生創造一個寬松的成長和發展空間。讓每一個學生無論是在學校、班級、家庭,還是在老師、同學、親友面前都能挺起胸膛做人。保證每一個學生的每一天都是陽光燦爛、笑容滿面。
二、思考當前,我鎮教學工作的主要症結
在過去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雖然做了一些實實在在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並不顯著的成績,但絲毫掩蓋不了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確實存在的諸多不足和問題。其主要表現為:宏觀上的「牌子不亮,質量不高,旗子(特色)不艷」。微觀上的「路子不明,法子不靈,點子不新」。究其原因不外乎:教育經費短缺、幹部素質不高、教師素質偏低、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手段落後、三級課程滯後、大眾傳媒渲染和不良風氣影響等。
盡管影響教學工作的原因很多,但其主要症結還是在於我們的教師隊伍以及隊伍建設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
1、職業倦怠,漠視問題的存在。在農村絕大多數教師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都工作、生活在一所偏遠的學校,幾乎從來沒有走出去觀摩過、學習過,外面的精彩世界對於他們而言似乎早已不復存在。長期偏安一隅,使得他們的思維逐漸遲鈍,激情逐漸冷卻,對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變得熟視無睹。
2、功利之心,泯滅創新的激情。要檢查,就突擊備課、改作業。要統考,就加班加點、滿堂灌。要職評,就拼湊材料,忙突擊。甚至有人戲言:「堂堂課我都到,提到考績我不要,大事小事要知曉,吃吃喝喝不能少」。
3、自我封閉,扼殺碰撞的智慧。許多農村教師早已習慣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很少就教學問題與同行展開交流。總覺得與比自己小的討論「沒面子」,與比自己老的討論「沒興趣」,與自己差不多大的討論「沒底氣」。
4、體制滯後,制約質量的提升。由於農村小學七八個教師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都在一起工作和生活,朝夕相處抹不開情面,誰也不願去和別人爭那30%的浮工資,校長也因為學校拿不出富裕的經費補充進去,而將浮動放在一邊,導致所謂的工資浮動制名存實亡。教師的進取心和積極性難以得到充分的調動,質量的提升也就無從談起。
三、著眼未來,我鎮教學工作的初步設想
沒有教學就沒有教育,沒有教學就沒有學校。切實做好教學工作是各級各類學校永恆的主題。在未來永無止境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將毫不動搖地堅持一個中心,始終如一地突出一個核心,千方百計地降低一個重心,努力探索出一條既符合實際又持續穩定且能大幅度大面積提高全體學生全面素質地有效途徑。
1、堅持「一個中心」——教學
不管教育怎樣發展,如何改革,教學始終都是學校的中心工作。今後,我們將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積極推行「主動參與教學、合作學習教學、聯系生活教學和321開放性教學」等策略。抓緊、抓細、抓實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努力做到「計劃制訂嚴實,領導示範落實,骨幹培養扎實,執行方案求實,督查指導務實」。徹底杜絕在督查指導過程中「認認真真搞形式,扎扎實實走過場」的虛假現象。堅信成功產生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真正做到「嚴格督導、真誠指導、熱情引導、耐心輔導」。使絕大多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都能做到「六為」——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以思維為核心,以方法為中介,以能力為目標。實現「六突六不」——突出重難點,不面面俱到;突出精講精練,不以講代練;突出思維訓練,不滿堂灌、滿堂問;突出學法指導,不加重課業負擔;突出教學效益,不搞全面補課;突出因材施教,不搞千人一法。使課堂教學少一點「預設」的剛性,多一點「生成」的彈性。
2、突出「一個核心」——質量
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線,是人民群眾對我們的工作滿意與否的「晴雨表」,事關教育的生死存亡。因此,我們將嘗試建立「生死存亡的風險機制」——加大學校內部管理體制的改革力度,實行以崗定人,競爭上崗,以崗定責,以績定薪。適當拉大分配距離,以激勵教師竟崗敬業,自覺提高教學質量,以不負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託,不負人民群眾的殷切希望;「逼師成材的投資機制」——明確規定學校每年必須拿出雜費收入的10%用於安排教師外出參觀學習。45歲以下的中小學教師到2010年必須全部達到本、專科學歷,拿到畢業證後學校給予每人1000元的獎勵。所有在職教師每年必須自費訂閱1份教學刊物,每學期必須撰寫不少於1萬字的讀書筆記,向鎮中心校遞交1篇不少於3000字的教學行動研究報告。「客觀公正的激勵機制」——鎮中心校將盡快恢復設立「金牛鎮人民教育獎勵基金」,分設「課程改革成果獎、教學評比新星獎、教學質量進步獎、關愛學困園丁獎、自學成才鼓勵獎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獎」,以表揚先進,激勵後進,激發教師的專業激情,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推動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3、降低「一個重心」——教研
教學研究重在教學反思,重在教師群體,重在問題解決。過去我們的教研盲目攀大求洋、過於追求標新立異、只圖花哨好看,很少考慮問題的解決。往往勞命傷財,最終卻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得不償失。今後我們將切實降低教研重心,以校本教研為抓手,本著「哪壺不開提哪壺」的求真務實精神,在教研課題的選項上就著手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課題選項與教學實際相結合,把問題當課題。把校本教研與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結合起來。賦予教學研究強大的生命力。二是階段性研究與成果及時轉化相結合,以細節決定成敗。踏踏實實地做好教學研究成果與教學工作嫁接、教學研究成果向教學實際移植的問題,以追求成果效益的最大化。三是課題選項與學校資源相結合,逐漸形成富有本校的特色校本課程,努力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的完整體系。在課例研究方面,本著「以課例展示理念,讓理念回歸課堂」的思想,推行「兩段六環」的教研活動方式,即第一階段:備課——說課——議課,第二階段:上課——聽課——評課。使校本教研既植根於教師的日常教學活動之中,又服務於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從而引領教師專業水平得的提高。
❸ 小學校本課程計劃
2006教學工作計劃
認真貫徹國家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的精神,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契機,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繼續以"關注課堂"為工作主線,並注意整合教學,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大面積地提高教育質量。
具體工作:
一、認真學習理論,明確課改方向。
要把理論學習作為伴隨課改全程的活動。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息時代,知識不斷更新,新的理念不斷涌現,學習成為現代社會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師從事著教書育人的工作,更需要學習。只有那些重視學習,善於學習的人,看問題才會更准,思路才會更清,行動才會更快。教導處將統籌安排,將學習安排到全校業務學習活動中,滲透到教研組教研活動中。在學習中,既要學介紹具體經驗文章,也要學難懂的理論性較強的文章,防止東施效顰;既要學正面宣傳的文章,也要學提出爭議的評論,防止人雲亦雲。採用理論聯系實際、集體與自學相結合的辦法,要求每位教師做好學習筆記。並經常組織交流,使先進的教育思想牢牢紮根於每位教師心中,從而更有的放矢地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 本期與上期一樣,每周一篇學習筆記,一月一篇案例設計一篇教育故事。
二、嚴格執行常規,提高教育質量。
1、嚴格執行課程計劃。課程計劃是法規,任何人無權變更,教導處將不定期抽查教師上課情況,嚴格督促教師自覺按課表上課,嚴禁私自調課或侵佔技能課等現象發生,如有特殊情況確實需要調課的必須報請教導處批准。
2、本學期將繼續組織教師學習常州市教研室修訂的《中小學各科教學常規》,修訂我校教學常規要求,使全體教師明確要求,自我對照,切實落實常規,有效地改進教學,全面提高教學水平與質量。教導處將提倡「推門聽課,翻本檢查」工作制度,繼續實行學月常規檢查制度。
3、加強教研組建設。教研組是教師教學研究的主陣地,教師成長成材的搖籃。各教研組根據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結合本教研組的實際情況,擬定切實可行的教研組工作計劃。教研活動做到定時間、定內容(學習課改理論、寫讀書筆記、鑽研課標教材、集體備課、聽評課,進行教法和學法的探討等)、定好主題和中心發言人。教研活動要在「實」與「新」上做文章,激發教師參與教研的主體意識和創造熱情,鼓勵教師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提倡各個教研組要創自己的特色,及時、認真總結得失,在期末進行交流,開展先進教研組的評選。
4、抓好集體備課。備課組活動集中與分散相結合。集中活動做到有組織、有計劃、有安排,定時間、定內容、定主講,突出重點,解決難點。著力提高集體備課質量,各班要針對班級實際進行修改,並在教學過程加以調整,倡導課後撰寫教學後記和教學案例。
5、加強對教學質量的調研。教學質量是學校教學的靈魂和生命線。每位教師必須樹立「有效教學」觀念,增強質量意識,憂患意識,爭先意識,努力提升所任學科的質量。本學期教導處將加大學科的階段性調研力度,分析存在問題,落實解決措施,力爭不使一門學科、一個班級、一個學生掉隊。抓好幾個調研與比賽,即一年級看拼音寫漢字比賽,二年級朗讀比賽,三—六年級「六一」作文比賽,低年級口算調研,中高年級計算、概念、應用題調研,英語階段性調研。
6、抓緊畢業班復習迎考工作。認真總結上學期期末考試情況,分析我校六年級教學工作的現狀,引導全體教師進一步明確各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採取針對性的應對舉措;及時召開畢業班家長會,加強家校聯系溝通,做好宣傳發動工作,爭取家長配合支持,為學生復習迎考,打勝小學畢業最後一仗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有力支撐。抓兩頭,促中間,分類輔導,採取學月考試,獎勵前五名和進步大的等形式,努力提高畢業考試的優秀率和及格率。
三、深化課改實驗,提升實施水平。
1、加強課改實驗的師資培訓。本學期繼續組織教師學習新課標,把握其精神實質,加強對三年級等使用新教材教師的培訓與管理。
2、加大課程研究的力度。加強教研和科研的結合,以教研為載體,以科研為先導,促進全體教師實施新課程,改革課堂教學的水平。繼續與教研室多聯系,爭取專家的支持、指導,健全教研製度,改革教研形式。各教研組制定計劃時要立足本校,結合自身教學需要,精心設計好每次活動的內容,開展小型、多樣、高效的教研活動,創造性地開展活動,讓教研和科研活動真正為提高教師課程實施能力服務。學校將有針對性地組織有關學科的校級教研活動,對品德與生活(社會)等術科教研活動也將有所安排。以此全面提高教師駕御新課堂的能力。
3、繼續加強課程管理開發的研究,根據教育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南」的有關要求,加強管理,使之不至流於形式,加強課程開發的研究,繼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本期綜合實踐活動由教師自願報名參加,綜合實踐活動組組長鄭志強指導,集中力量進一步開發、完善我校校本課程——《我的家鄉---梓潼》,使校本課程真正成為拓展學生學習領域、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培育學校教育特色的重要途徑。
四、調動教師熱情,加強隊伍建設。
1、上期,我校開展青年教師賽課,一部分教師在活動中脫穎而出,一部分教師迅速成長。本期,我校將進行中老教師示範課,讓教師們在這樣的活動中相互借鑒,取長補短。不同的教學風格
2、鼓勵、支持教師參加學歷進修,組織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切實提高教師的教育實踐水平。加強計算機及其網路技術的培訓,重點培養教師利用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本期,要求每一位教師利用遠程教育資源上倆節課,由張玉全作好記載。
3、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各種評優課活動、學術研討和參加教壇新秀、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的評選活動,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著力造就優秀教師。
4、繼續組織校課改積極分子、青年骨幹教師、優秀教研組等評優活動,促使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教學是學校的主要、重點工作,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是每一位教師每一節課所必須遵循的原則,教導處本學期將一如既往地深入課堂、深入各班,檢查教學的各環節的落實,使我校的教學再創佳績。
五、科研工作:
教不研則淺,研不教則枯,為及時把握時代脈搏,跟上教學改革的步伐,我校確立的科研課題為:
1、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促進小學生誠信品質的形成(國家級)2語文課題將申報「愉快識字法」(市級)
3、校本教材開發,綜合實踐活動(校)4、數學課題組
路漫漫其修遠兮,親愛的教師們,辛勤的付出,必會換來金秋的收獲。
教學工作大事表
2006年2月
主要活動:
二月份:
1、制定教學工作計劃。
2、召開教研組長會議,制定教研組工作計劃。
3、各科教師制定學科教學計劃。
4、召開綜合實踐指導老師會議,制定綜合實踐活動實施計劃。
三月份:
1、第二次教學常規檢查。
2、召開英語教師研討會,討論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有關措施。
3、修訂學校教學常規細則。
4、校新課程教材培訓。(一、二年級數學)
5、中老年教師示範課
8、召開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會議。
9、課題組制定課題實施計劃。
四月份:
1、學科期中調研測試。
2、徵集、評選綜合實踐活動案例。
3、畢業班復習教學研討活動。
6、第三次常規調研。
五月份:
2、三—六年級慶「六一」作文競賽。
3、一、二年級口算比賽。
4、二年級朗讀比賽。
六月份:
1、檢查各教研組落實教研活動情況。
2、六年級模擬考試。
4、一年級看拼音寫漢字比賽。
5、評選課改積極分子、優秀教研組。
6、撰寫教學論文與案例。
7、舉行期末考試,做好試後分析。
8、第四次常規調研。
❹ 課程學習總結撰寫
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一步步走近,農村城市化的趨勢逐步加快。在農村城市化進程中由於人口向城鎮集中的速度加快,使得地處城鄉結合部的農村小學的入學人數呈連續下降趨勢。針對這樣的情況,如何進行創新的學校管理,如何最大程度的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如何創辦一所有特色、有質量的學校,筆者進行了探索與實踐,本文就村小學學校管理,提高管理效率,談談個人體會,願與同仁探討。
一、轉變管理理念,提升辦學品位
為了適應社會發展對於人才素質提出的新要求,基礎 教育 將對課程結構優化,課程內容更新,課程改革管理體系和 考試 評價制度等方面進行新一輪的課程改革。而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能否成功,新課程中新的教育理念能否變成現實,學校管理的理念起著關鍵的作用。
1.不斷加強「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新課程在課程目標上,要求變學科知識本位為學生發展本位的「主本」觀。強調「教育的出發點是人,教育的歸宿也是人」。這樣才能有利於每個學生全面、和諧、充分、持續地發展。在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師生關系、教學方法和課程評價等方面的變化也都體現了「一切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的「以人為本」理念。這就要求學校在推進新課程改革時,必須要尊重學生、尊重教師,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新課程下所倡導的「以人為本」管理思想,就是在學校管理上,變剛性的集中統一管理為寬松和諧的「師本」管理,更加註重利用教師的創新性去創設學生發展的教育環境。新課程下的「以人為本」的學校管理,就是要提倡從課改前的領導權力本位走向教師能動本位,使教師真正成學校管理的主人,突出教師工作的靈活性、創造性、全能性的特點,打破種種束縛教師的功利主義和形式主義枷鎖,形成寬松和諧,高度凝聚和富於創造的管理機制和活動空間。
2.不斷加強開放性的管理理念
隨著教育資源觀念的引入,大教育觀念的形成,學校增強了與社會、家庭的互動和學校與學校之間的互動。學校已不再是封閉的管理,我們的視野也從學校擴展到社會。開放性地學校管理首先要求管理模式是靈活動態的,學校的管理要實行「彈性模式」,除了教師的全方位參與外,還必須有家長、社會的合力。要架設起學校、家長、社會溝通的橋梁,使學校的管理模式更加 科學 化。開放性學校管理還要求教育思想是開放的。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保證綜合實踐課和校本課程實施的基本條件。課程資源對學生的發展具有獨特的價值,課程資源的開發不僅僅依賴學生、教師和學校,更需要社會的支持和幫助。所以學校要引導師生向校外延伸,向社會延伸,優化社會資源;要充分藉助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資源,而不能夠各自為戰,自我封閉;要採取開放、整合、為我所用的原則,藉助「他山之石」以達到「攻玉」的目的。
3.不斷加強個性化的管理理念
由於學校課程的開發,將徹底打破「校校同課程,師師同教案,生生同書本」的局面。多樣化的課程、個性化的教育觀將使學校的辦學特色得以凸顯,實施個性化管理,要求學校的管理從本地區、本校學生實際出發,尊重和滿足學生的個體差異,開出自己專業特色的學校課程,為學生的個性化提供廣闊的空間。個性化管理還要求學校的評價模式要從單一化轉向評價模式的多元化。傳統教育評價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評價的唯一尺度,極大地壓制了大部分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造潛能。真正的評價應該起著導向和質量監控的作用,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關注個別差異,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個性化的管理還要求學校管理具有獨創性,學校的發展不能簡單地模仿別人,而應根據學校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開拓與創新讓個性鮮活起來,讓學校管理的特點凸顯出來。
二、創新制度管理,推進自主內涵 發展
隨著 教育 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全面落實,要求學校的管理模式與時俱進。因此,創新管理模式、 科學 構建學校的管理體系,營造有利於學校自主發展的平台,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為適應時代的發展,更新管理模式,幾年來,通過認真學習《中小學管理規范》等文件精神,以制度建設為突破口,逐步摸索出一套適合 農村 學校校情的管理體系,使學校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的軌道。
1.創新管理模式,增強內部活力
在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學校的各種利益群體出現了多元化的目標和多元化的需求。我們只有通過制度的不斷創新,把校內各種資源最充分地調動起來,在有利於加快發展的基礎上,進行整合、協調、兼顧,使每個群體的努力都能得到回報,使每個人的積極性都能得到充分調動。基於這樣的思考,學校制度的創新建設首先要從制定目標開始。根據學校的實際,制定學校發展的近期和遠期目標。為統籌兼顧各管理層次關系,要求各部門、各年級、各學科根據學校總體目標分別制定分層次管理目標和職責,切實落實目標的分級推進,以確保學校整體目標的穩定和提高。
全面實行教師全員聘用制,淡化教師的身份意識,形成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和用人環境。學校在上級部門支持下,結合學校目標管理方案,出台崗位競聘制度,大膽地實行以「班主任和任授課教師雙向選擇」為核心的崗位聘任制。此舉一下子實現了教職工校內動態流動,進一步優化了教師結構,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挖掘了內部潛力,形成了競爭機制,增強了內部活力,使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得以逐年提高。
2.落實人本理念,增強民主意識
在所有的制度建設中都始終堅持師生「知行合一,完美發展」的辦學理念,積極營造寬松、和睦、平等向上的人際環境。把學校工作和教職工的個人幸福、尊嚴以及每個人的個性發展結合起來,追求和體現人的終極價值,讓廣大教職工體驗到勞動的價值,成功的喜悅和個性的尊嚴。如在進行班主任聘任授課教師的改革時,就事先考慮到老年教師在競爭中的不利因素,對他們的量化考核標准就相對降低一些。對未被聘任的教師,由各處室按照部門崗位標准進行第二次聘任,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做好思想工作,幫助他們消除自卑心理,端正態度,找出差距,同時為他們創造條件,進行培訓提高,以應對下一學年度的競聘。所以說,制度建設創新是為了學校管理,學校管理是為了全體師生。以生為本,以師為本,才是學校制度建設創新的真正內涵。
三、激發教師群體的活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對學校教師群體活力的激發,引導他們為學校的管理目標努力工作,是學校管理有效性的重點所在。學校管理者只有在充分了解管理客體及其特性的基礎上,因勢利導,才能發揮其管理效益。
1.培養教師具有 現代 教育的思想和觀念
現代教師,必須具有素質教育的思想和觀念。有全新的教學觀、學生觀、人才觀和教育質量觀。因此,為了培養教師具有現代教育的思想和觀念,使學校各項工作能扎實地、有創造性地開展,學校結合本校實際情況,邀請教育專家到校講學,不斷進行校本課程的培訓,大力開展先進教育思想交流會等活動,制定各類教職工的崗位職責和行為准則,使得教師在對課程內容的確定,知識點、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都充分體現現代教育的教學理念:促進人的發展。
2.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和 教育 科研能力
學校把提高教師的專業成長作為重中之重,積極開展師德師能提升工程、骨幹教師培養工程、青年教師成長工程,完善考核機制,注重人文關懷,提高教師隊伍整體水平,為學校可持續 發展 和教育均衡發展提供核心競爭力。
針對 農村 學校教師教科研意識淡薄的現象,學校通過設置考核制度,大力開展教改實驗,實行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教師的理論水平、科研意識和教學能力都得到了較大的提高。並且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能夠滲透各種教改思想,大膽實踐,細心探索,不斷 總結 教育教學經驗。
3.不斷培養教師熟練掌握和運用 現代 教育技術的能力
當今世界, 計算 機、 電子 郵件等現代技術運用於中小學教學已成為普遍現象且得到迅速發展。「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形式已經不適應當今時代的要求。轉變觀念、強化科技知識、學會使用計算機、多媒體以及其它先進的教育技術,是對現代教師提出的新要求。學校通過各種途徑,對教師進行信息技術的方面的培訓,鼓勵教師使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課堂教學,不斷開展各種先進教學技術的競賽活動,充分調動教師學習先進理念的興趣,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運用到教學中去的能力。
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校園和諧氛圍
校園既是文化建設的主陣地,又是文化傳播的誕生地,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不僅是育人的需求,還直接影響和改善、調節社會文化的大環境。因此,努力創設和諧的校園文化,有利於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營造校園的和諧氛圍。
1、美化 自然 環境。優美的校園環境具有陶冶學生心靈,熏陶學生行為,啟發學生美好想像的作用。讓校園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能成為無聲的語言,從而促進學生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文明而得體。
2、優化人際環境。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的保證。據權威調查表明「領導+長者+朋友」型的領導角色和「師長+父母+朋友」型的教師角色及互助互愛、情同手足的同學角色是現代教育中的新型角色,頗受學生歡迎。讓他們在一種和諧民主的氛圍中,從小懂得互相尊重、幫助、關心他人,形成崇高的道德情操。
3、凈化心靈環境。在社會 經濟 浪潮的沖擊下,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學校及學生自然受到影響。學校開展各類活動,凈化學生的心靈環境,青年教師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對其動之以情,曉知以理。
實踐證明,在學校管理工作過程中,只有不斷探索,不斷實踐,不斷總結,才能不斷提高學校整體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才能在全校上下呈現出風正氣順、人和業興的良好發展態勢,形成人心凝聚、安定團結、師生和諧的大好局面。
❺ 小學校本課程的開發如何設計
2006教學工作計劃 認真貫徹國家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的精神,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契機,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繼續以"關注課堂"為工作主線,並注意整合教學,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大面積地提高教育質量。 具體工作: 一、認真學習理論,明確課改方向。 要把理論學習作為伴隨課改全程的活動。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息時代,知識不斷更新,新的理念不斷涌現,學習成為現代社會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師從事著教書育人的工作,更需要學習。只有那些重視學習,善於學習的人,看問題才會更准,思路才會更清,行動才會更快。教導處將統籌安排,將學習安排到全校業務學習活動中,滲透到教研組教研活動中。在學習中,既要學介紹具體經驗文章,也要學難懂的理論性較強的文章,防止東施效顰;既要學正面宣傳的文章,也要學提出爭議的評論,防止人雲亦雲。採用理論聯系實際、集體與自學相結合的辦法,要求每位教師做好學習筆記。並經常組織交流,使先進的教育思想牢牢紮根於每位教師心中,從而更有的放矢地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 本期與上期一樣,每周一篇學習筆記,一月一篇案例設計一篇教育故事。 二、嚴格執行常規,提高教育質量。 1、嚴格執行課程計劃。課程計劃是法規,任何人無權變更,教導處將不定期抽查教師上課情況,嚴格督促教師自覺按課表上課,嚴禁私自調課或侵佔技能課等現象發生,如有特殊情況確實需要調課的必須報請教導處批准。 2、本學期將繼續組織教師學習常州市教研室修訂的《中小學各科教學常規》,修訂我校教學常規要求,使全體教師明確要求,自我對照,切實落實常規,有效地改進教學,全面提高教學水平與質量。教導處將提倡「推門聽課,翻本檢查」工作制度,繼續實行學月常規檢查制度。 3、加強教研組建設。教研組是教師教學研究的主陣地,教師成長成材的搖籃。各教研組根據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結合本教研組的實際情況,擬定切實可行的教研組工作計劃。教研活動做到定時間、定內容(學習課改理論、寫讀書筆記、鑽研課標教材、集體備課、聽評課,進行教法和學法的探討等)、定好主題和中心發言人。教研活動要在「實」與「新」上做文章,激發教師參與教研的主體意識和創造熱情,鼓勵教師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提倡各個教研組要創自己的特色,及時、認真總結得失,在期末進行交流,開展先進教研組的評選。 4、抓好集體備課。備課組活動集中與分散相結合。集中活動做到有組織、有計劃、有安排,定時間、定內容、定主講,突出重點,解決難點。著力提高集體備課質量,各班要針對班級實際進行修改,並在教學過程加以調整,倡導課後撰寫教學後記和教學案例。 5、加強對教學質量的調研。教學質量是學校教學的靈魂和生命線。每位教師必須樹立「有效教學」觀念,增強質量意識,憂患意識,爭先意識,努力提升所任學科的質量。本學期教導處將加大學科的階段性調研力度,分析存在問題,落實解決措施,力爭不使一門學科、一個班級、一個學生掉隊。抓好幾個調研與比賽,即一年級看拼音寫漢字比賽,二年級朗讀比賽,三—六年級「六一」作文比賽,低年級口算調研,中高年級計算、概念、應用題調研,英語階段性調研。 6、抓緊畢業班復習迎考工作。認真總結上學期期末考試情況,分析我校六年級教學工作的現狀,引導全體教師進一步明確各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採取針對性的應對舉措;及時召開畢業班家長會,加強家校聯系溝通,做好宣傳發動工作,爭取家長配合支持,為學生復習迎考,打勝小學畢業最後一仗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有力支撐。抓兩頭,促中間,分類輔導,採取學月考試,獎勵前五名和進步大的等形式,努力提高畢業考試的優秀率和及格率。 三、深化課改實驗,提升實施水平。 1、加強課改實驗的師資培訓。本學期繼續組織教師學習新課標,把握其精神實質,加強對三年級等使用新教材教師的培訓與管理。 2、加大課程研究的力度。加強教研和科研的結合,以教研為載體,以科研為先導,促進全體教師實施新課程,改革課堂教學的水平。繼續與教研室多聯系,爭取專家的支持、指導,健全教研製度,改革教研形式。各教研組制定計劃時要立足本校,結合自身教學需要,精心設計好每次活動的內容,開展小型、多樣、高效的教研活動,創造性地開展活動,讓教研和科研活動真正為提高教師課程實施能力服務。學校將有針對性地組織有關學科的校級教研活動,對品德與生活(社會)等術科教研活動也將有所安排。以此全面提高教師駕御新課堂的能力。 3、繼續加強課程管理開發的研究,根據教育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南」的有關要求,加強管理,使之不至流於形式,加強課程開發的研究,繼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本期綜合實踐活動由教師自願報名參加,綜合實踐活動組組長鄭志強指導,集中力量進一步開發、完善我校校本課程——《我的家鄉---梓潼》,使校本課程真正成為拓展學生學習領域、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培育學校教育特色的重要途徑。 四、調動教師熱情,加強隊伍建設。 1、上期,我校開展青年教師賽課,一部分教師在活動中脫穎而出,一部分教師迅速成長。本期,我校將進行中老教師示範課,讓教師們在這樣的活動中相互借鑒,取長補短。不同的教學風格 2、鼓勵、支持教師參加學歷進修,組織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切實提高教師的教育實踐水平。加強計算機及其網路技術的培訓,重點培養教師利用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本期,要求每一位教師利用遠程教育資源上倆節課,由張玉全作好記載。 3、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各種評優課活動、學術研討和參加教壇新秀、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的評選活動,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著力造就優秀教師。 4、繼續組織校課改積極分子、青年骨幹教師、優秀教研組等評優活動,促使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教學是學校的主要、重點工作,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是每一位教師每一節課所必須遵循的原則,教導處本學期將一如既往地深入課堂、深入各班,檢查教學的各環節的落實,使我校的教學再創佳績。 五、科研工作: 教不研則淺,研不教則枯,為及時把握時代脈搏,跟上教學改革的步伐,我校確立的科研課題為: 1、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促進小學生誠信品質的形成(國家級)2語文課題將申報「愉快識字法」(市級) 3、校本教材開發,綜合實踐活動(校)4、數學課題組 路漫漫其修遠兮,親愛的教師們,辛勤的付出,必會換來金秋的收獲。 教學工作大事表 2006年2月 主要活動: 二月份: 1、制定教學工作計劃。 2、召開教研組長會議,制定教研組工作計劃。 3、各科教師制定學科教學計劃。 4、召開綜合實踐指導老師會議,制定綜合實踐活動實施計劃。 三月份: 1、第二次教學常規檢查。 2、召開英語教師研討會,討論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有關措施。 3、修訂學校教學常規細則。 4、校新課程教材培訓。(一、二年級數學) 5、中老年教師示範課 8、召開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會議。 9、課題組制定課題實施計劃。 四月份: 1、學科期中調研測試。 2、徵集、評選綜合實踐活動案例。 3、畢業班復習教學研討活動。 6、第三次常規調研。 五月份: 2、三—六年級慶「六一」作文競賽。 3、一、二年級口算比賽。 4、二年級朗讀比賽。 六月份: 1、檢查各教研組落實教研活動情況。 2、六年級模擬考試。 4、一年級看拼音寫漢字比賽。 5、評選課改積極分子、優秀教研組。 6、撰寫教學論文與案例。 7、舉行期末考試,做好試後分析。 8、第四次常規調研。
很不錯哦,你可以試下
x《uⅥzw浚ㄝ{mpo侉c┢茛c┢茛c┢茛30212544162011-9-16 4:32:33
❻ 如何提高小學各學科教學的德育功效中期報告
德育對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響,把一定的社會思想和道德轉化為個體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的教育。內容包括提高道德覺悟和認識,陶冶道德情感,鍛煉道德意志,樹立道德信念,培養道德品質,養成道德習慣。在社會主義中國其內涵包括:思想教育,即世界觀、人生觀、方法論的教育;政治教育,即對政治方向和態度的教育;道德教育,即處理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准則教育。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精彩的課堂感動心靈,課堂應該從「一切來源於孩子的生活,再回歸於孩子的生活」這一理念出發,珍視童心世界,各學科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其自身特點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根據其真實體驗來引導,讓孩子們在這種看似尋常的「感動」中豐富情感、提升認識、超越自我,體驗著生命的增值和律動,全面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
小學的德育主要是習慣養成教育。養成教育,是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教育。習慣是養成教育的產物,它往往起源於看似不經意的小事,卻蘊含了足以改變人類命運的巨大能量。好習慣常常讓人受益終生,壞習慣往往使人深陷泥潭。要抓好養成教育,應當從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入手。即讓小學生從小養成懂得守紀律、關心他人、尊敬師長、愛護公物、勤儉節約、不怕困難、勇於向上等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這樣,學生才能進一步樹立熱愛祖國的思想,並願意祖國的建設努力學習,貢獻自己的一切。而這些良好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要潛移默化、日積月累。課堂教學既是學校傳授文化知識和技能的陣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陣地,應該在這個陣地上充分傳授知識和技能,積極滲透品德教育,充分發揮每一學科的德育功能。德育如細雨,潤物無聲;課堂教學是沙土,無時無處不滲透著細雨之水;學生似小草,吮吸著沙土裡的水分。因此,擺在每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務是如何搞好學校德育工作,以取得更為明顯的成效。
只有教師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把思想教育內容科學地、靈活生動地融會於教學過程中,就能把思想教育作為課堂教學中一個任務來完成。其次,教師要結合班級和學生的實際,結合課文的中心、段落或字詞句,深挖其思想精華,科學地滲透品德教育。當然,品德教育還必須結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寓思想教育於有趣的教學活動和課外活動之中,使學生在這些活動過程中,受到教育,規范行為,形成良好習慣。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授課的內容,相應地開展主題班會、集體游戲,參觀旅行等一系列的課外活動,深化教學內容。課內課外有機結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任何學科的內容,無論是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還是其它諸學科教材中都蘊含著德育因素,只是有顯性的和隱性的,這要靠任課教師的挖掘和融會貫通,並把它有機地滲透到教學的全過程中,取得教學和教育的效果。具體內容通過以下幾條來闡述:
一、以生命影響生命,提高教師教學德育意識和強化德育課程意識
教師的德育意識必須強化。教師必須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樹立全面育人的觀念,樹立以「人的發展」為中心的課堂教育理念。
教師的德育課程意識必須強化。必須摒棄過去那種狹隘的課程觀,以為課程就是傳授知識,而要把德育視為課程內容納入自己的教學之中,在引導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熟悉過程與方法的同時,一定要恰到好處地落實好「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一目標。教師要善於變德育為「涓涓細流」,使其伴隨自己的教學,長年累月地浸潤、滋養學生的心田。
教師的表率意識必須強化。教師是學生心智啟蒙、培育、發展的導師,是學生心中睿智聰穎和德行高尚的人物。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乃至衣著服飾都可能是學生關注、品評、模仿的對象。因此,教師從外表到內心都必須是學生的表率。教育家加里寧曾經指出:「教師的世界觀、品行和他的生活,以及他對每一現象的態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全體學生。」對學生時期的許多事還記憶猶新,甚至小學一、二年級的事情至今還歷歷在目。老師寫字的一個動作、上課說話的一個表情、講課時的舉動等等都會讓學生記憶猶新,小學生的模仿力是最強的時候,所以說,老師在教育學生時,甚至上課教學時,都應該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哪怕不起眼的一句話也應該注意,這樣才能培養出一代品徳優良的學生。俄國著名的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靈才有健康的行為。」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要學生做的事,教師要和學生一起去做;需要學生學習的知識,教師要首先掌握,「給人一滴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就是這個道理;要學生養成的行為規范,遵守的各項規章制度,當老師的要首先模範遵守;教學生怎樣做人,首先教師自己要知道怎樣做人。記得遇到這樣一位老師,平時待人處事、教學、講課那是沒說的,可他就是有一個連他自己都不注意的口頭語。真正講課時好一點,批評同學時或平時講話時就比較明顯,尤其是生氣時就更明顯。他所在的班新來了一位女同學,該同學性格內向,言語較少,對這位教師的口頭談不了解。一次,這位女同學因鬧肚子痛沒來上課,女學生又不好意思講,這位教師聽了半天聽不清楚,老師越急,女學生越怕,最後這位老師氣急了,不由得一口氣講了好多個臟話,就是這位教師的口頭語。產生了想像不到的作用,硬是把這位女學生罵回家害了一場大病,最後竟連學也不上了。事後這位教師追悔莫及,他的本意是讓這位女學生把情況講情楚,可是生氣中欠缺冷靜,加上平時就有這個怪怪的口頭語,讓人聽起來受不了,好像是教師在罵他。從這個不輕意的小事可以看出,教師若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從嚴要求自己,不注意自己的「師」之形象,給學生帶來的影響和產生的副作用有多大!
大部分學科教材思想內容並不佔明顯的地位,這就需要教師認真學習有關法律、法規,從培養跨世紀人材和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從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高度,充分認識到加強學科德育滲透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地、有計劃地在教學中加強德育滲透,更好地教書育人。深入學習教學大綱和教材,明確教學大綱中對政治思想教育的要求,積極挖掘教材內容的思想性和德育因素,把德育貫穿於對知識的分析中,靈活生動地融合於教學過程中,科學地滲透品德教育。應該說,我們的新課標、新教材,它的人文內涵十分的豐富。無論是教材的內容,還是教學目標,以及教學方式,他們都蘊含著十分豐富的德育內容。
二、課堂中以教材為載體,構建德育教育框架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周圍環境的影響,部分學生的學習目的性不明確,不認真學習,熱衷於玩電腦、游戲機,甚至賭博等。要糾正這些不良傾向,就必須加強德育教育,讓學生明確學習的重要性,真正做到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作為教師,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育人,也就是說,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善於發掘有關教學內容中的德育因素,並通過教學過程,滲透給學生而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下面是我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幾點體會:
(一)結合教材內容,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無論在哪個領域中都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小學教材中也有很多反映這些輝煌成就的例子。我們緊抓這些內容,向學生介紹我國古今數學家的事跡以及他們的光輝成就,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時,適當向學生指出我國在現代科技領域的落後的方面,教育學生熱愛祖國,並樹立為祖國強盛而努力學習的信心。
(二)利用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數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它的出現和發展本身就體現了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它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規律,並回到實踐中去運用,正是體現了辨證唯物主義中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運用到實踐中去的認識論觀點。這樣,數學教學中不僅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讓學生接受辨證唯物主義的教育。
(三)結合數學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性、頑強性、創造性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對人類的要求更高,那麼更需要學生具備有科學態度和創新精神。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鼓勵學生扎扎實實地系統學習知識。同時,通過幾何證明題的訓練,可以培養學生刻苦鑽研、獨立思考以及嚴謹、有條不紊的科學態度。
總之,在數學學科教學中,雖然不能像語文、政治那樣直接、系統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但只要我們善於發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教學過程中實事求是,聯系實際,善於引導,就能行之有效地進行德育滲透。
其中,語文教學貫徹文道統一的原則,寓學習與思想道德教育於教學過程中,發揮各種因素的感染,陶冶作用,在教育教學中,滲透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和積極思維的習慣。
歷史教學中具體生動形象地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教育;地理教學對學生進行具體生動的國情教育;自然常識課要對學生進行熱愛科學,尊重和相信科學的精神和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和能力;音樂、美術教學要向學生展示中華民族的優秀藝術傳統,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熱愛黨和祖國的感情;體育教學應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鍛煉身體的習慣和堅強意志,並培養學生良好的集體意識和合作精神;勞動教學要把傳授學生勞動知識技能與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結合起來,通過勞動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思想,吃苦耐勞的精神,珍惜勞動成果的感情和對工作的責任心並養成勞動習慣。各科教育框架的確立,為教師開展德育實踐明確了目標、內容和步驟,使德育滲透工作做到了有的放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有趣的教學活動和課外活動
在課內,教師不僅寓德育教育於教學過程,還應鼓勵和指導學生通過課外閱讀、社會調查等途徑搜集資料,從中受到教育,如帶領學生參觀民兵營,讓他們在跟軍人交流中理解德育道理。去看望孤老院開展幫助老人活動,通過幫助老人與老人交流讓他們早點體會做為一名少先隊員最起碼要做些什麼。還可以組織學生廣泛開展「社區假日小隊」、「扶助殘疾兒童」、「參觀污水處理廠」使學生在各種活動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切身感受到自己必須做什麼。多讓學生參觀些革命烈士紀念館,沐浴在革命烈士的教育之下體會新生活的來之不易,達到教育的目的。這樣不僅智力得到發展,學生還在人際交往、思維方式、行為規范等方面得到鍛煉,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美育熏陶。
教師還可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授課內容,相應地開展主題班會、集體游戲、參觀旅遊等一系列的活動深化教學內容,使學生在這些活動過程中受到教育,規范行為,形成良好習慣。如:在每年的元旦、清明節、端午節、母親節、父親節、兒童節、國慶節等等我都會組織學生收集有關的資料,然後通過板報、手抄報、寫感受、表演自編的節目或開辯論會、走出校門體會外界大自然的美好和社會的變化等等來教育學生學會感恩、學會珍惜生活、內心充滿對生活的一種嚮往。這樣課內課外有機結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教學過程中改變學習方式,進行德育滲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比如通過研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等方式。在數學教學中,有很多規律和定律,僅靠老師口頭傳授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共同思考、總結,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還可以培養他們合作的能力。就教學方法而言,我們可以採取小組合作學習法,這種學習法共享一個觀念,學生們一起學習,既要為別人的學習負責,又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學生在既有利於自己又有利於他人前提下進行學習。在這種情景下,學生會意識到個人目標與小組目標之間是相互領帶關系,只有在小組其他成員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還可以讓他們從小養成正確看待他人學習成績的習慣。學會與人交流,嘗試成功的樂趣。
我想在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有效調動了學生討論交流的積極性,增強認知興趣,學生有機會在無戒備、輕松的氣氛中聽取和採納他人見解,自主表達自己的觀點,在有限時間內辨析、取捨、評價、知識重組乃至創新,形成立體知識網路,在大腦中形成優勢興奮灶,這種教學情境在學生大腦中不易消失,甚至保持很久。對於不善思索的學生來說,可以體驗和感受他人解決問題的過程,同時也分享小組成功的喜悅,認識到積極探索、大膽想像及創造的價值。對優異者則受益更多,這各學習策略給他們創造了更寬闊的舞台,發揮其輻射力,同時也有更多的機會向別人學習,對他們完美人格的塑造極有幫助。
小組中以合作為主,組間以競爭為主,競爭與合作相伴進行,使課堂氣氛既緊張,又愉快。為小組而奮斗,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集體榮譽感,組員十分珍惜時間,緊張而密切合作,彼此充分表達自己觀點的同時也聽取、分析、同化別人的想法,開放的思想不斷融合、鮮明,語言更明晰。不知不覺增進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誼,習得了人與人交往的更多技能,學生之間平等、民主、和諧關系逐步確立,為今後更加密切合作和展開競爭創造了可能和條件。這種同齡學生之間的人際互動,更容易使他們掌握互惠的原則,懂得社會規范的道理,增強自信與自我表達的能力,從而促進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與完善.
五、從「心」出發,使學生得到心理上的提高。
小學生處於心理發展的不成熟期,他們可塑性強,隨意性大,正是建立自信的關鍵時期。因此,我們要抓住小學這一重要的教學階段,激勵我們的學生充滿自信地面對學習,面對生活,避免陷進自卑心理的泥潭而影響一生的發展。
(一)以真誠的關愛激發他們的向上意願
鐵不能因恨成鋼,苗不能以拔助長,只有靠船下篙,因人施教,以真誠的愛去體諒我們的學生,才能幫助他們樹立自信,求學向上。
(二)以欣賞的心態對待他們的點滴進步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尊重學生,尊重他們的興趣愛好,對他們的每一次退卻給予最熱忱的鼓勵,對他們的每一次進步報以最真誠的贊許,相信,我們的學生會在教師的尊重、欣賞下不斷獲得自信的驅動力。
教學過程中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主要看他們的整體素質是否提高。比如說在課堂教學中是否獲得了積極的情緒體驗,是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提高了動手、表達能力等,通過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來提高教學質量,形成一種協調發展的新格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分別採取激勵法,識別法,排除法,調節法等方法,注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的訓練,「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潤物細無聲」,並持之以恆。澆樹要澆根,育人要育心。我們應該站在學生終生發展的高度來重視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張揚他們的個性,激發他們的潛能,真正使我們的學生得到健康的發展。
曾經在我班有一位同學,性格非常倔強,從不計較後果,脾氣急躁,打架事件時常發生但從來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與人相處,缺乏自製力,責任感較薄弱,以情緒化、較沖動,遇事不冷靜,有逆反心理,虛榮心強,經常就會認為自己就是班裡的小皇帝。他是個聰明的孩子,但通常不會用到自己的學習當中去,作業能夠完成,但完成的總是會丟三落四,經過調查了解之後,在家是獨生子,父母在外幹活,沒有時間管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學生只依賴於父母所給的大量零花錢,但沒有想到大量的零花錢給學生生活、學習以及心理精神上的負面影響。他做錯事,經受不住老師同學們的批評表現出較強的虛榮心和反抗心理。在父母共同關心和呵護下長大,放鬆了對學生的教育,在加上家庭這優越的物質條件,使他養成了固執、偏激、倔強的性格,辦事不愛動腦,我行我素,導致出現了問題而不負責的後果。部分學生也會在他的帶領之下走向不同的道路。學習上沒有克服困難的毅力,成績一直處於下滑狀態。我發現這個問題之後,我及時做了一下補救措施:
1、他經常犯錯誤,出問題的方面,我則耐心指導,認真幫助他分析錯誤原因,讓他自己找出錯誤所在。同時,沒有放鬆對他的教育,用愛心去關懷愛護,用愛心去嚴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師對他的關愛,有利於形成他良好的行為規范。
2、針對惰性強的缺點,激發他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熱情,值日生工作他認真做,就及時給予鼓勵;主動幫助教師拿教具等則給予肯定,經常借給同學學慣用品、偶爾問一些學習上的知識我會及時鼓勵並與學生及時談心,從心理上讓他感覺到自己所做的點點滴滴都是為人所關注的,你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自己以後的生活和學習。
3、課上可以故意提些簡單的問題,讓他來回答,提高他對上課的自信心和興趣,引發他的虛榮心可以讓他在班上「大顯身手」。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他的學習有了很大提高,學會了怎樣做才是最受別人歡迎的,怎樣做才能使自己的學習上和生活上有很大提高。經與家長溝通得知,他在家中能幫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務,我則耐心幫助他建立起熱愛生活和學習的信心。
在學校、同事的幫助之下圓滿的完成了這次的學習。我想在教學活動中,師生活動和交往中蘊含著豐富德育內涵。我們應當充分挖掘課程資源中的德育因素,貫穿課改理念,新課改下課堂教學和德育滲透要融為一體,在講教材的過程中,時時體現德育的滲透,把握學生的脈搏,使他們的心靈得到陶冶。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是一項面廣、量大、時間長的艱苦細致的工作。掌握課堂教學滲透德育的方法,是教師「教書育人」的最基本的素養之一。
❼ 學校如何提高教學質量交流發言題目
細節出精品執行定成敗——大成鎮中心校加強學校管理提升教學質量經驗交流材料大成小學地處宣漢縣西大門,與通川區接壤。教師流動特別大,優秀的教師難留住,年輕教師特別多,村小比較多各村共23班級,與中心校共44個班,任教老師相對不足。學生留多更大,家庭好的,有條件的到城區就讀,蒲家八字口、魏家、羅江的學生也慕名而來,來的都是成績特別差的。每個年級「0」分生近10人。多數學生家長外出打工,留守學生比例很大。小學五、六年級學生,特別是「雙差」生和貧困生,隨著生理和心理的變化,思想情緒波動大。這一切給教育教學工作帶來很大難度。在教育已經走向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新形勢下,學校靠什麼求得生存與發展並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靠教學質量,靠生源。學校重視內部管理,重視校風建設,重視校園文化建設,重視教學研究和課程建設,努力實施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德育為核心,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學校以育人為根本、以質量為生命、以校風為靈魂、以教學為中心、以科研為先導、以教師為關鍵、以後勤為保障、以領導為標桿,通過目標管理,品牌建設、管理模式改革、用人機制改革等一系列舉措,教師整體素質顯著提高,教育科研成果不斷涌現,素質教育別具特色,特別是教學質量穩步上升。回憶這一年來我校在提升教學質量方面主要做了如下工作。一、建章立制,規范教學行為,健全約束機制學校面對大成的教育現狀,結合各教學點實際,完成可行性調研報告《大成鎮教育現狀分析》。在此基礎上,制定並完善了一系列規范教學促進教學管理的量化考評制度,陸續出台了《大成鎮中心校常規教學評價細則和評價標准》、《大成鎮中心校關於提高教學質量的實施方案》、《大成鎮中心校教學獎勵方案》、《大成鎮中心校教學質量檢測辦法》、《大成鎮中心校畢業班管理辦法》、《大成鎮中心校各教學點量化考評方案》、《大成鎮中心校
❽ 什麼是課程計劃課程計劃的構成要素有哪些
課程計劃也稱為教學計劃,是課程設置與編排的總體規劃,是根據教育目的和學校的培養目標,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訂的有關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指導性文件,是對學校的教學和各種教育活動做出的全面安排。
具體規定了學校應設置的學科門類及活動,以及它們的開設順序及課時分配,並對學期、學年、假期進行劃分,課程計劃體現了國家對學校的統一要求,是辦學的基本綱領和主要依據,是編制課程標准和編寫教科書的依據,也是督導、評估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依據。
課程計劃的構成要素有:學科設置、學科順序、課時分配、學年編制和學周安排。
(8)靈水中心小學課程建設擴展閱讀:
近代以來,特別是在實行學科課程的條件下,教學計劃主要是學科的計劃,或只是學科表,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新發展,教育結構不斷發生變革,現代教育和教學理論主張對教學計劃的結構實行改革。
除了教學以外,生產勞動、科技活動、發展體力和增進健康的活動、藝術活動和社會活動等也應列入教學計劃,在工具課和一般科學知識課、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普通教育課和職業教育課之間應相互滲透。
在新知識不斷涌現的形勢下,只有必修課而無選修課的單一結構不能適應學生個性才能的發展和知識多樣性的要求,適當增設選修課,已成為發展的趨勢,一些選修課在一定條件下,可能成為必修課。
為了防止學生負擔過重,須控制教材的份量和難度,控制教學時數,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與不同學科和活動的特點,也可適當改變每節課均為40分鍾(或45、50分鍾)的固定課時制,試驗活動課時制。
〔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1981年 3月頒發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學教學計劃(修訂草案) (表1)、1981年4月頒發的全日制六年制重點中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表2、 表3) 和全日制五年制中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的修訂意見(表4)。
編訂教學計劃是一項教育科學研究工作。由有關的科學家、教育實際工作者、教育理論工作者和教育行政幹部共同研究編訂教學計劃,將會提高其理論性和實踐性(見課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教學計劃
❾ 多媒體教學資源的建設都包括什麼內容建設的流程、制度,以及製作的內容和要求等。
建設數控專業 為當地經濟建設服務
每所職業學校一般都有多個專業,必須確定一個或者多個為重點專業。沒有重點,學校就沒有特色,就不能很好的發展。就不能更好的為當地經濟建設服務。在學校領導的重視下,我校的數控專業不斷地快速發展,尤其在2003年,學校投入了約300萬元,建立了浙中地區規模最大的數控培訓、實習基地,使我校的數控設備進一步充實,實力變的更加強大。同時,師資建設也在穩步發展,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均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現在把有關方面做簡單的匯報:
一、 聯系實際,明確人才培養目標。
我國區域經濟的特點十分明顯,因而不同地區對人才需求具有明顯的差異性。我們職業教育的辦學目的主要是為當地建設服務,辦學者必須分析當地經濟產業結構的特點,了解勞動力市場的主要需求。永康市是全國著名的「五金之都」,全市私營、民營企業有8000多家,需要大量的懂機械會操作的專業人才。社會的需求就是職業學校的辦學方向。我們通過深入的社會調查、企業調查和市場調查,從中發現,永康五金這一全國少有的特色產業結構,是我們辦好機電專業和數控專業的一個巨大的優勢,為我校機電技術應用和數控專業的生存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我校確定機電技術應用和數控作為重點建設的兩大專業。
我校數控專業培養目標,要切實體現當前及今後一段時間永康企業對數控操作人員的崗位和能力要求。數控專業畢業生的職業能力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所培養的中等數控人才主要面向所有進行五金生產的企業。我校數控專業教育妥善把握人才培養的規格和方向,專業的適應面寬窄適宜,從數控操作規范的要求出發,面向某一行業企業單位的數控操作的具體崗位,培養數控理論和操作都精通的一體化人才。在專業設置上,把重點放在把握數控專業的專門化方向方面;在課程設計上,不過於強調知識體系的完整性,而且加強了知識和技能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在實踐教學中,大膽融入行業生產工藝與管理內容,走生產實現自動化的道路。
我校數控專業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面向企事業單位,從事數控設備及自動生產線的操作、調試、維護、和保養工作,也可從事生產現場工藝實施、數控軟體使用、數控編程、數控改造、設備管理、質量檢測和產品銷售的工作人員。
本專業畢業生知識結構、能力結構:應具備必需的文化基礎知識;掌握機械和電氣技術的基本知識,具備初級鉗工和電工基本技能;掌握數控設備工作原理和結構的基本知識,具備數控設備的中級操作技能,具備調試、維護、保養數控設備和對設備實施數控改造的初步能力;掌握現代製造技術的基本知識,具備使用CAD/CAM/CAPP等軟體、實施工藝、數控編程、設備管理、質量檢測和產品銷售的基本能力;具備應用計算機和網路進行一般信息處理的能力;具備閱讀本專業英文資料的初步能力;具有繼續學習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
二、組建職教集團,擴大專業規模
為了進一步把本校的數控專業做大做強,在2003年由我校牽頭組建了金華市機電職業教育集團。集團的主要成員有中國星月集團、中國群升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鷹鵬化工有限公司、浙江鐵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天行集團有限公司、浙江仁達電器有限公司、中國工商銀行永康市支行等7家大型企業和永康市職業技術學校、諸暨市輕工技校、金華九峰職業學校、磐安縣職業技術學校、武義縣第一職業技術學校、江山職業技術學校、永康市求知職校等7所中等職業學校。
金華市機電職業教育集團是一個校企、校校之間的強強聯合組織,實現和各個學校和企業間的優勢互補。6所職校共有在校生1萬餘人,其中機電專業的學生4000餘人,教職工近700人。而各大企業公司則具有學校所必需的各種實驗實訓的設施。企業需要各種技術人才,學校則需要為所培養的學生拓展實習和就業的空間,如此一來我們將努力發揮職教集團的信息匯聚功能、人才互補功能、科學研究功能與資源整合功能,優化地方職業教育資源,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把職教集團建設成為畢業生的實習就業基地、職工和教師的培訓基地和科研基地,形成一個巨大的人才庫和產教研現代化基地,為打造先進製造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 人為本,實施學分制的教學管理制度
根據以人為本的理念,我們承認並遵循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學生個性發展,因材施教,實行彈性學制和學分制管理。
我校是浙江省學分制試點單位,我們制定了《永康市職業技術學校學分制試行方案》,並切實付諸實施。在實行學分制的過程中,通過研究和實踐,我校創造性地提出了新學分制的理論,大膽地實行「替代學分」和「過程學分」。所謂「替代學分」,就是當學生在某門課程不能取得規定的學分時,可以用其他方面所得的學分來替代。例如在機電技能競賽或技能考證中取得好的成績,我們給予相應的學分,用來替代某些必修課不能得到的學分,只要達到規定的畢業標准,就發給畢業證書。所謂「過程學分」,就是把課程學分分解細化到各學科具體的子目標,使學生每完成了一個具體的學習任務就能得到相應的學分。
教學改革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由於我們根據企業需求和學生的需要改革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降低了教材的難度,增加了課程的實用性,實行學分制的管理措施,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都明顯的增強,絕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潛能充分發揮出來,學生的學習成績與操作技能水平有明顯提高,流生率也大大降低了。一年以來,我們在實行學分制的過程中,通過研究和實踐,我校創造性地提出了新學分制的理論,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大膽地實行「替代學分」和「過程學分」。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極大地提高了數控專業的教學質量。有許多同學在參加工作以後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了很大作用,工作業績突出,得到了用工企業的高度評價。
四、 深入調查,革新課堂教學內容()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只有深入調查,才能把握我們的教育方向,合理確定教育目標。所以,作為專業教師就應深入學生和社會中進行調查研究,挖掘潛力。充分利用教師的職業優勢,聯系社會實際。從學生實際出發,按創新教育的思想和原則,大膽地對原有的教材提出挑戰。在教學中不斷改革教材,以自己的創新膽略和整個為人,渲染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專業理論課程、技能操作課程和潛在課程、課外生活的全過程中,教會學生做人和學習。把學校帶向社會生活,把生活引入學校,從而使自己在課堂中教學生有用的知識,讓學生學會對社會有用的技能。
我們利用節假日時間,向企業數控一線操作人員收集各企業數控方面的主要業務,匯總操作流程;同時通過與在校生座談,在了解學生的心態的基礎上,分別選編成具有一定特色的模擬數控操作系統,作為課堂教學的材料和課題。引導學生憑借模擬系統以及實際機床操作進行學習。在教學中,打破原有的教學常規,將統一教材作為學生的參考書,開發校本教材,自行設計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同時,向學生傳授工廠的實踐操作過程,教育學生盡量在實習過程中向企業生產靠攏。開設興趣小組、特色課進行專題教學並解答處理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利用「從感性認識到理論性認識」的認知規律,從企業數控生產基本工藝過程常識入手。有計劃的引導學生不斷提出質疑,激發學生主動思維的興趣,強調學生自主的學習,層層深入。在學生實際操作中,輔之以理論知識的學習;然後在理論指導下,掌握專業技能,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感到:我們的課堂不是去讀枯燥的詞句,而是學本領;老師不是說書,而是幫助我們解決問題,使課堂上真正以學生為中心,從關注學生的人性需求,關注學生成長需求等角度育人。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1、 改革德育課教學,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我校數控專業德育主要包括經濟與政治基礎知識、法律基礎知識、哲學基礎知識、職業道德與職業指導等四方面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特別注重三個方面。
一是加強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以近代歷史教育為切入點,如學生了解到,一部近代史既充滿著帝國主義列強對我國人民的掠奪和血腥,又包含了中國人民前赴後繼、英勇斗爭的英雄氣概。使學生真正明白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道理。從而堅定走社會注意道路的決心,樹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偉大理想。
二是注重對學生進行社會公德和行為規范的教育。成材先成人,我校重視對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培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我們通過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形成了獨特的校園文化氛圍和教職工齊抓共管的局面。
三是突出對學生進行數控專業安全文明生產的技術規范。為以後真正走上工作崗位時能夠做到安全文明生產打下良好的基礎,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形成良好的規范的操作氛圍。
2、 引進國外先進職教方法,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改革現有中等職業學校
數控專業的教學手段與方法。
傳統的課堂灌輸式教學方法與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手段已經不能滿足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的新要求。特別是數控專業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的特殊專業,因此,要求教學要進一步解放思想,不斷探索的教學方法、教學理念,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
職業教育除應積極吸收國內教育界廣泛探討與倡導的啟發式教學、探討式教學等新方法,還大膽引入國外職業教育界已廣泛採取的「小組工作法」等等,從而改變目前單一僵化的教學及考核方式。
教學手段的豐富與完善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我校數控專業的教學手段注重以下方面的改革:
1) 強化數控的操作實習
數控實習主要分三個階段來實施:第一階段主要是進行手工編程的強化訓練已經實際生產過程中的工藝安排。第二階段為機床的控制熟悉以及安全、維護知識的學習。第三階段就是真正的實現機床的自動加工,在這一階段讓學生把以前所有學到的所有理論知識、學習知識綜合應用,從而最終達到學習數控的目的。
2)積極應用模擬系統的特點,從而讓學生全面充分地體會到數控加工的知識。現在學校已經引進了全套的數控車、數控銑的模擬系統軟體,並且正准備投入建設專業的數控學習、實習的計算機機房,從而可以讓學生在進行理論課的時候提前走入了數控實踐操作的理念當中,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提高學習的學習效率。
3)嚴格執行上級教育部門規定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嚴格按上級業務部門的規定選用教材。我們提出了「質量立校」的口號,努力轉變觀念,強化質量意識,樹立正確的的人才觀、教學觀和質量觀。召開了隆重的教學工作大會,每學期都多次召開教學質量分析會和教學工作研討會。我們注重教學管理隊伍建設,充實教務處,完善教研組,建立備課組,形成了從校長到基層備課組的健全的教學管理網路。為了加強教學管理,我門不斷建立和健全各項教學規章制度,堅決保證教學秩序的正常和穩定。我們努力加強實驗教學和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努力採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改革教學模式,優化教學過程,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校的教學質量正在穩步地提高,並於2003年成功申報了國家級重點職校。
五、 調整課程,積極開發校本教材
根據教育部《關於制定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計劃的原則意見》的精神,本專業課程設置中分為文化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兩類。在學分制條件下,進一步將其劃分為必修課、限選課和任選課。
我校數控專業文化基礎課程包括德育、語文、數學、外語、計算機應用和體育等課程。其任務就是提高學生科學文化素養,打好學習專業知識、掌握職業技能和接受繼續教育的基礎。
專業課程包括專業基礎課、專業課、教學實習和綜合實習等課程。其任務是向學生傳授從業所必需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強化職業技能訓練,培養愛崗敬業的職業品質、熟練的職業技能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由於數控技術是一門以實踐操作為最後目的的學科,因為以前以理論學習為主,動手較少的傳統教學模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要了,所以及時地調整教學方法已勢在必行。我校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積極開發了校本教材,從而在形式上、內容的選擇上等等都有了一個重大的突破。
校本教材的編寫堅持思想性與嚴密性相結合、歷史性與現代性相結合、教學內容的剛性與柔性相結合等原則。處理好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素質教育與技能訓練的關系;正確把握教材的取捨;力求做到教材形式多樣與體例規范;有意識地藉助現代教育技術,盡量配合以輔助教學軟體資料。
我校數控專業的校本教材建設注重體現了以下特色:
1.校本課教材要與本校的數控實習相對應,充分考慮到實習的教學安排。教材上的每一塊內容都會有相配套的實習。
2.校本教材緊扣時代脈搏,結合實際需要。數控專業要緊扣二十一世紀中國企業的生產方法以及生產工藝、設備教材,並充分考慮到企業生產的實際需要,特別是永康的企業發展現狀。從而做到讓教材內容真正地走進實際生產,可以滿足當代社會的實際需要。
六、 挑戰傳統、改革課堂教學程序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教育是無止境的,它並不是知識的簡單疊加,方法的重復,是文化的積淀、方法的創新。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都按專業教材安排程序,照本宣科。一般是:理論傳授——例題講解——習題解答——掌握知識。所以,學生覺得專業課與文化課沒有什麼區別,沒有新鮮感,沒有特點。結果是學習時導致了理論和實踐操作的脫節,沒有真正地達到掌握這門學科的目的。
我們從學習專業課的開始階段,就讓學生了解專業課的基本結構。引導學生從整體上較快地建立起學習內容或專業結構,並進行突破性探索。告訴學生:數控技術學習的主要是實際操作,而決不是純理論的學習以及習題的解答。教學中,我們首先以模擬系統為載體,讓學生在理論課中就能體會到真正生產加工中的各個環節,從而在腦海中有了數控加工過程的比較具體的概念,同時也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動手操作能力,最終提高了教學質量,縮短了理論教學與實踐工作的距離。
七、 探討問題、轉變教育教學觀念
在數控專業課的教學改革中,存在著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的思想觀念。要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實現教育創新並非易事。有人說:有那麼多的偉人,有那麼多的天才在專門從事教育研究,作為一名職校普通教師要想闖出一條新路子來談何容易,成功了尚還可以,否則,來自各方面的壓力,非議你承受得了嗎,還是安分守己的好。我們想,正因為我們是普通教師,直接與我們的「產品」(學生)接觸,最了解他們受教育的情況、結果以及發展狀況,才能有機會採取最有效、最符合實際的措施來培養他們。具有相同天賦的人,受到不同的教育,其結果也將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追求高層次,發自內心的關心學生的前途。不斷地在教育過程中改革創新,自我加壓,敢為人先。只要人人都貢獻一點聰明才智,我們數控專業就一定能越辦越好。
2、教師的專業水平。專業教師不僅要書教的好,更應有過硬的專業技能。參與改革能促使自己在鑽研專業理論知識,上好理論課的同時,加強斷糧自身的專業技能,提高實際操作能力,指導工作能力,迫使自己深入學生、深入企業,提高了與學生的親和能力、與企業的聯系能力,增長見識,提高社交能力。
3、學生的不同層次。畢業高考與就業的學生所需要的教育是不盡相同的。進行改革,並不是不學理論。雖然從表面上看只是操作技能,但實質是以學習專業技能為主線,分散學習專業理論知識,並將其有機結合起來,是數控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從而學會了思考、分析和操作的方法,真正掌握了數控操作所必需的各種知識。
4、課堂的教學內容。雖然進行了很多的改革,但也不是完全拋棄課本。而是以課本的理論為指導,促使學生在學會專業技能的同時,掌握專業理論知識。只是在課堂的教學內容設置上,如何使教材更貼近社會。把握好教學進度和教學要求的深度,使每堂課,學生都有能力完成,有成功感,有所收獲。
八、 加大投入,建設實習實訓設備
1、實習設備先進。我校在原有數控實習設備的基礎上,重新投入約300萬元,與浙江大學聯合,購進了30台國內屬於領先水平的數控機床,並且學校正在籌備興建屬於數控專用的電腦機房,為學生學習數控專用軟體、模擬系統提高了很好的平台。
2、取保資金投入。我校十分重視實驗實習設備的建設,在資金教困難的情況下,確保數控專業所需設備的資金投入。目前,數控實習設備總值約占學校所有實習設備的50%。而且,學校在今後仍會繼續加大數控設備的投入建設,確保我校數控專業在浙中地區的領先地位。
3、較高的實驗開出率。我校的數控設備開出率達98%以上,完全能滿足所有數控專業學生高效率地操作實習。
4、圖書情況。我校現有圖書10萬冊,其中有大量的數控、機械專業書籍。同時,有供學生使用的讀書室3個、電子閱覽室一個。
5、與企業聯合,建立校外實習基地。我校已經和永康市勞動局、浙江超人集團公司、浙江恆豐公司、浙江星月公司等進行聯合辦學。已經在摩興公司、浙江四方集團、康迪汽車製造公司、鐵牛公司、銀虎集團有限公司等一批大型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實習基地。已經和全市六個行業協會、一百三十家企業建立了長期協作關系。學校領導深入企業進行協查研究,派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定期召開廠長經理聯誼會和供需見面會,並能及時根據企業需求、專業需要、技術革新和現代企業管理模式,調整專業設置、改革課程體系、開發校本教材、開設特色專業班級。學校定期邀請企業參與學校發展決策,同時,企業也為學校提供實習實訓場地,提供一定數量兼職專業教師、接納畢業生就業。學校為企業實行「定單式」培養,也為企業管理人員和一線職工實行短期「定單式」培訓。
八、上掛橫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我們採用「上掛、橫聯、內提、外引」的策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重點放在「內提」上,積極加強師資隊伍的培訓。
1、 抓青年教師的校本培訓。
學校成立了青年教師培訓工作領導小組,每學期都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每周進行兩次培訓活動。培訓形式有:請校外專家、校內領導和骨幹教師開講座、上示範課、匯報課、研究課,開展各種教學比賽活動,舉辦多媒體課件製作培訓班,外出參觀學習聽課等。培訓活動列入教學考核,做到嚴格管理。三年來共進行了500多個課時的培訓,現有105名青年教師參加。
2、 抓名師的培養。
學校成立了名師培養領導小組,下發《關於名師培養工作意見》的文件,全校共確定名師培養對象33名,學科帶頭人7名,並建立名師培養檔案。學校大力營造名師成長的良好環境,有計劃地組織名師培養對象聽教育教學專家講座,學習有關文章,上研究課,參與教育科研,讓他們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成長。
3、 抓學歷進修
抓學歷達標:要求學歷沒有達標的教師,通過函授與成人自考,在規定的時間內達到本科學歷。抓學歷提高:學校出台《關於教師攻讀研究生和攻考專業技師的暫行規定》,每學期學校都有計劃地派出教師到高校(如浙江大學、廈門大學、西安交大等)深造,並在經費上給予大力支持。現在正在攻讀碩士研究生的有5人,其中機械專業的有3人。
4、抓專業技能提高,培養雙師型教師。
學校出台《關於教師攻讀研究生和攻考專業技師的暫行規定》,鼓勵專業教師參加各種專業技能培訓的學習和考核。定期分批選派素質好的專業教師參加勞動部門組織的專業技能培訓班學習,並參加技能等級考核;建立教師自我培訓機制,通過自學自陪,不斷提高完善自我;組織專業教師到企業掛職,拜師學藝。到目前為止,我校已經有20多人派往企業掛職鍛煉,已達雙師型要求的教師有29人。
5、抓拜師結隊制度。
凡是新分配的教師,必須與老教師拜師結對,簽定拜師協議,老教師對新教師在備課、上課、學習等各方面要進行指導,並由教務處進行嚴格管理。每年都有對新教師的業務進展水平進行跟蹤考核,建立了健全的新教師培養體制。
6、抓優秀班主任培養。
學校注重班主任隊伍的建設,每年暑假都要召開班主任工作培訓會議和經驗交流會,研究新形式下的班主任工作。三年來,共培養了30多名青年班主任,目前已有3名青年班主任成為了地市級優秀班主任培養的對象。
通過努力,教師隊伍的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現在有高級教師47人(含外聘),教師的學歷合格率達到90.8%,雙師型教師29人。教師的普通話水平、計算機等級、現代教育技術水平與教育科研水平都有了快速提高。我校數控專業文化課教師均達到本科學歷。
我校數控專業建設的目標是:適應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採用旨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基礎上,實現動手動腦的有效結合,確立體現全面素質教育的教學管理制度,建立體現職教特色的專業教材體系,強化教學活動全過程標准化質量管理,造就一支以「雙師型」為主要特色的高素質職教師資隊伍,形成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數控專業建設與發展的新局面。
九、學校的招生。
充分考慮到學校現有的數控實習設備的規模以及能夠接納學生的能力,在今後,學校數控專業每年將預計招收學生三個班(約160人);同時每年可以培訓社會人員200人次。
十、家長放心、企業歡迎
由於數控生產必將成為企業機械產品生產的主流,因此,本專業十分適合當地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另外,由於許多企業面臨著數控技術人員的缺乏,所以我校的畢業生必將供不應求,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既讓家長放心,又解決了企業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