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環境教育課程開設情況
⑴ 小學可開設哪些特色課程
傳統文化學習課程、茶藝課、小語種課、武術課、足球課、網球課等。
⑵ 小學教育專業課程有哪些
(一)必修課程
1.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其中錄音課18學時,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的要求:明確處於小學學習階段的兒童的心理發展對教育實踐的意義,以及小學教育面臨的實際的心理學任務,使學生確立科學的兒童觀和科學的教育觀,並根據所學的理論總結和指導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本課程從發展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相結合的角度探索兒童教育的規律,是一門理論性和應用性並重的課程。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課程圍繞發展是教育的依據和結果,教育是發展的動因這兩個主題,闡述了兒童的社會化和個性化過程,兒童在認知發展和個性發展中的基本特徵、個體和群體差異,以及基本的應對策略;闡述兒童的學習風格和教師的教學風格,以及兒童的學習差異與教師的教學差異的關系;闡述學習的准備,現代課堂教學模式,以及發展和教學的測量等問題。
2.人文社會科學基礎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開設一學期。
人文社會科學基礎是"開放教育試點"教育學科教育學類小學教育專業的必修課。本課程的要求是:理解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主要區別和內在聯系,了解人文社會科學的概況,認識人文社會科學教育在基礎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闡述人文社會科學的具體內涵、內部結構和歷史脈絡;近現代世界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內哲學、歷史學、文藝學以及經濟學、社會學、語言學、心理學、人類學等學科的重要突破;闡述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基本規律和主要趨勢,人文科學與人文精神的關系以及人文社會科學對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影響及應採取的對策。
3.自然科學基礎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開設一學期。
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與小學教材、教學以及課外活動有關的自然科學知識,擴大知識面,能兼教小學自然常識課程。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理等學科的基礎知識,以及與之有關的科技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4.現代教育思想
本課程3學分,課內學時54,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的學習要求是:了解現代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發展的最新成果,以及重要的學校教育及其他教育形式的新認識,理解教育思想發展的客觀規律、實施素質教育的理論依據和教育基本原理發展線索,掌握現代西方和我國基礎教育實踐的發展及一般理論研究成果在學校教學中的具體運用方法。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簡介中外教育思想發展的歷史及當代教育思想的主要流派,分析我國實施素質教育的教育思想理論依據,討論我國教育改革中出現的新思想、新思路和教育科學研究領域的新成果及其實踐運用的前景。
5.教育研究方法
本課程5學分,課內90學時,其中錄音課20學時,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的目的要求是:培養學生的教育科研意識,了解教育科研的一般原理,基本掌握教育科研方法的一般步驟和主要科研方法、基礎知識及應用技能,初步具備進行教育科研的能力。
本課程主要內容:確定研究課題的方法,教育科研的設計,文獻法與內容分析法,調查法,觀察法,實驗法,研究結果的定量描述,研究假設的統計推斷,研究結果的解釋和研究報告的撰寫和研究的評價。
6.閱讀與寫作(1)(2)
本課程6學分,課內學時108,開設一學年。
本課程將現代閱讀理論與寫作理論有機整合、貫通,是一門體現當代課程改革精神的綜合性、應用性、基礎性課程。本課程的要求是:學習和了解現代閱讀基本理論與寫作基礎理論,了解和掌握各類文章的特點和基本的文章解讀方法與寫作方法,增強學生自身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提高學生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的水平。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學習閱讀與寫作基本理論的意義,懂得閱讀與寫作的內在關系,了解閱讀心理與寫作心理,初繼續步掌握閱讀的基本規律、特點與方法,掌握寫作的基本規律和特點,掌握各類文體的基本特點、寫作方法和文章的修改與評改。
7.現代教師學導論
本課程3學分,課內學時54,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的要求是:了解現代教師的職業特點,理解並具備現代教師的職業道德、基本素質和創新能力,認識現代教師的歷史使命和重大責任。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闡述現代教師的職業特點、歷史使命、地位和作用;闡述現代教師的職業道德、基本素質(包括適應時代的教育理念、寬廣深厚的知識背景、教育教學技能、課堂教學能力、人際關系處理能力、更新知識和創造的能力、教育教學研究能力、人格魅力、身心素質等),以及現代教師繼續教育的任務;同時介紹國際視野下的教師現狀和未來發展。
8.信息技術和教育技術
本課程7學分,課內136學時,其中錄像課20學時,開設一學年。
本課程的基本要求是:了解信息技術和教育技術的基本內容,樹立現代教育觀念和改革意識;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具有使用計算機進行文本、圖表和演示文稿的製作能力,具有使用計算機上網和製作簡單網頁的能力,初步具備把計算機應用到教育實踐中去的能力;了解教育傳播理論、教學媒體理論和教學媒體的選擇方法,能正確選擇教學媒體和在教學中的使用方法,了解教學軟體製作技術;初步掌握教學設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會進行課程設計;為提高教學技能,使教學科學化、規范化和現代化奠定基礎。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信息技術概述(概念、地位和作用);計算機文化、計算機基礎知識;操作系統(Windows);辦公應用軟體(Word、Excel、PowerPoint或Wps2000);網路知識和相關軟體(Internet Explorer、FrontPage);教育技術概述(概念、簡史和方法);教育傳播理論和教育媒體理論;教育媒體(宏觀、中觀、個人);教學設計(理論、過程、方法);教育媒體應用實驗。
9.美學與美育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開設一學期。
美學與美育是教育學科教育學類小學教育專業的必修課。本課程是培養學生具備基本的美學與美育理論知識、較高的審美鑒賞能力和審美塑造能力、較高的實施美育的能力的課程。本課程重視美學、美育理論向審美實踐與審美教育實踐能力的轉化,注意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具有較強的綜合性、滲透性和復雜相關性。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是美學;美及其形態;美感;什麼是美育;形式美與美育;藝術美與美育;審美文化形態與美育;青少年發展與美育;教師角色與美育。
(二)限選課程
1.高等數學(B)(1)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有網路資源,VCD及文字教材等媒體,開設一學期。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微積分最基本的思想和方法,能夠解決簡單的應用問題。
高等數學(B) (1)是小學教師進修高等師范專科小學教育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本課程供小學教師進修使用。主要內容是:前言、緒論、初等數學知識、函數、極限、導數、微分、不定積分、定積分、微積分簡史、微分方程。
後續課程:統計與概率,數論初步等。
2.基礎英語(1)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開設一學期。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英語語音、語調,能流利地朗讀所學課文,掌握和運用基礎英語語法及500個左右詞彙,包括約50個常用句型和30個常用短語,能借用詞典閱讀淺易英語讀物。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基礎英語語法及500個左右詞彙,包括約50個常用句型和30個常用短語。
(三)選修A類課
1.中國古代文學(1)(2)
本課程8學分,課內學時144,其中電視課36學時,錄音課18學時,開設一學年。
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比較系統地了解中國古代文學,基本掌握古代漢語以及有關文化知識,提高閱讀、鑒賞古代文學作品的能力,提高文學和語言修養。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分作品選和理論知識兩部分,比例約為4:1。作品選部分有說理散文、抒情散文、敘事散文、駢文、詩、詞、曲、短篇小說等各種文學體裁,不求面面俱到,也不強調各時期的比例;理論知識部分,以文學知識為主,適量介紹古代漢語、古代文化等知識,有些知識安排在作品選的注釋、習題中,可不受上述比例限制。
本課程與文科中國語言文學類漢語言文學專業開設的中國古代文學(1)(2)(3)課程不同,授課對象是小學教師,教學內容與教學要求有所不同。
2.中國通史(1)(2)
本課程6學分,課內學時108。開設一學年。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中國的原始社會;夏、商、西周奴隸制王朝;春秋戰國;秦漢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五代十國、遼、宋、夏、金、元時期;明清時期。兩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和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從邊疆危機到瓜分危機;戊戌維新和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抗日戰爭;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新中國的建立與鞏固;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前進;歷史性的轉折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3.中國現當代文學
本課程6學分,課內學時108,其中電視課36學時,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的要求是,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概括了解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發展過程和主要成就,選讀各個歷史時期優秀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學作品,理解其思想藝術特色,提高對現當代文學作品的鑒賞和評析能力。
本課程主要內容:"五四"和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文學;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文學;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文學;新中國成立後十七年文學;新時期文學;港台文學。其中文學史知識與作品選讀部分的比例約為1:3。
4.現代漢語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小時,其中電視課18學時,開設一學期。
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比較全面地掌握文字、詞彙、語法、修辭的基礎知識,提高對漢語的理解水平,提高運用現代漢語知識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能力。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漢字結構,漢字規范化、標准化;詞彙的構成、發展和規范化;詞類,短語,句子,復句,句群;語言表達中的修辭方式。
5.文藝理論基礎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其中電視課18學時,開設一學期。
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初步掌握基本的文藝理論知識,提高理解、鑒賞文藝的能力。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以文學為主,兼及書畫、音樂、影視各類藝術,鑒賞部分比重較大。
6.兒童文學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學時,開設一學期。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提高小學教師分析兒童文學作品的能力,能編寫一般的兒童讀物。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訓練小學教師獨立分析兒童文學作品,學習兒童文學的理論知識和創作兒童文學作品。作品分析、創作練習和理論知識學習的比例約為4:1。
7.外國文學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開設一學期。
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了解外國文學史的基本知識,提高閱讀外國文學作品的分析及鑒賞能力。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簡明系統地介紹外國文學的發展過程,重點介紹從古代至現代各個歷史時期歐美主要國家的文學發展的基本狀況和特點,並簡析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從目前實際出發,簡要介紹亞非文學。
8.創新教學
本課程3學分,課內學時54,錄像4學時,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以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以當前中小學教學實踐為基礎,通過教學促進教學改革,培養和提高教師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教學創新能力,變傳統教學為創新性教學。使教師的教學更能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求知慾望和社會責任感,開發學生的創造力,為培養適應新世紀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奠定基礎。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緒論-創新教學的時代意義;教學創新與素質教育;教學創新的探索與實踐;創造性思維與教學創新;創新型教師的教學特色;創新型學生的學習特色;創新教學環境。
9.基礎英語(2)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其中電視課時30,開設一學期。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初步掌握和運用英語基礎知識和技能以及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從而達到小學師資應具備的整體知識、文化水平和相應的業務素質。熟練掌握1200個左右詞彙,認知2000-2500個英語單詞,包括約300個常用句型和短語,能借用詞典閱讀淺易英語讀物。了解兩種語言的差異。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基礎英語語法及2000-2500個英語單詞,約300個常用句型和短語。
⑶ 本科小學教育專業課程有哪些
主幹課程:
教育學、心理學、邏輯學、普通話、教師口語、教學設計、德育原理、教育社會學、班主任工作、教育哲學、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現代漢語基礎、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基礎寫作、兒童文學、小學語文課程教學、初等數論、數學分析、應用數學。
以及小學數學課程教學、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小學自然課程與教學論、小學社會與品德課程教學、小學藝術課程教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中外教育簡史、比較教育、現代教育測量與評價、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
(3)小學環境教育課程開設情況擴展閱讀
培養要求:
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人民教育事業;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學會用這些觀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教師職業道德。
具備的能力要求:
掌握該專業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寬廣的知識面,較高的文化素養;了解現代人文社會科學和科學技術發展的新成就。
⑷ 如何在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
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而當前生態環境日趨惡劣,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已經成為人類一個緊迫的目標。當今小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主人,隨著社會的發展,他們將是生態環境遭受破壞的最大受害者,又是生態環境改善的最大受益者,生態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他們未來的生存空間。小學生幼稚單純,可塑性大,是非觀念方向的影響及形成將伴隨終生,而他們對環境的認識又將決定未來的發展趨向。因此,對小學生進行環境教育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了。但是目前小學特別是低年級沒有專門開設環保課,因此結合課堂教學,是對小學生進行環保教育最基本的途徑和渠道,尤其是小學語文新課程教材中有很多地方都蘊藏著有關環保教育的因素,只要教師選擇最佳的切入口,有的放矢地進行環境教育滲透,是一個既不加重學生負擔,又能適當提高學生環境保護意識的有效措施。使環保教育普及率達百分之百。
一、整合目標,點滴滲透
小學語文新課程教材從人的全面發展的角度出發,編入了不少有關環保題材的課文,這些課文至少包含了以下方面環境教育的內容:
1、禮贊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自然環境是人類勞作、生息、繁衍和賴以生存的空間。煦暖的陽光、峻峭的山峰、澎湃的大海、肥沃的原野、廣袤的草原、芬芳的花草,這些壯麗的自然景觀流入到作家的筆下,成為我們進行環境教育的好題材。如:一年級上冊《四季》、《陽光》和古詩《畫》,一年級下冊《柳樹醒了》、《春雨的色彩》、《荷葉圓圓》、《夏夜多美》、《畫家鄉》、《春風吹》和古詩《春曉》、《村居》、《所見》、《小池》等。二年級上冊《秋天的圖畫》、《黃山奇石》、《北京》、《看雪》、《四季的腳步》、《秋天》和古詩《贈劉景文》《山行》等。二年級下冊《找春天》、《筍芽兒》、《日月潭》、《葡萄溝》、《雷雨》、《北京亮起來了》和古詩《草》《宿新市徐公店》、《望廬山瀑布》、《絕句》等。這些課文不但使學生得到了美的享受,更是學生產生了護美的慾望。
2、謳歌人與自然的和諧:
人類作為自然界的生物,與自然界其它生物物種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不僅是人類的家,同樣也是大自然的家。人與自然應該建立一種相互協調、和諧相處的關系。如一年級上冊《爺爺和小樹》、《雪地里的小畫家》,一年級下冊《鄧小平爺爺植樹》、《松鼠和松果》。二年級上冊《小柳樹和小棗樹》、《「紅領巾」真好》、《清澈的湖水》、《父親和鳥》。二年級下冊《小鹿的玫瑰花》等這些課文通過滲透環境教育,提高學生對自然的正確認識,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自覺保護環境的意識。
3、敲響環保警鍾,呼喚環境保護:
地球本來是美麗的,但是由於人類的破壞,現在地球已經是「百孔千瘡」了,所以大自然向我們敲響了警鍾。因此,作為在地球上生存的任何一員,我們每個人都有權利、義務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如一年級上冊《小熊住山洞》,一年級下冊《美麗的小路》、《失物招領》、《松鼠和松果》,二年級上冊《「紅領巾」真好》、《清澈的湖水》,二年級下冊《泉水》。這些課文都是對學生進行這方面教育的好素材。
為此,教師在挖掘教材時一旦發現教材內容中蘊藏著有關環保教育的因素,有針對性地確定環境教育的目標,在制訂教學目標時,先多一分環保之心,把它融進教學目標中。目標明確就能使教師自始至終給學生以滿堂的期待,上課時選擇最佳的切入口,有的放矢地進行環保滲透,抓住課堂的點點滴滴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創設情境,情感體驗
兒童的心理情感偏向力大,幼稚的心靈純潔無瑕,在每天生活的自然環境中一草一木都會引發他們無窮的遐想,富於它們鮮活的生命。他們是自然環境的觀察者,他們思維敏銳,感情脆弱,善於發現周圍環境小小的變化。就這些小小的變化,常常會引發他們內心的振動,經久不息。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時間情感領域的可塑性最大,是他們形成觀念養成習慣的最佳時期,在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善於針對小學生的情感特徵結合環境教育,創設情境激發學生。
1、激發美感:
小學語文新課程教材中禮贊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課文、謳歌人與自然的和諧的課文,甚至敲響環保警鍾、呼喚環境保護的課文,很多教材無論是課文內容還是課文插圖都編得非常地美,教師就應創設一定的情境,帶學生進入如詩如畫的大自然,使兒童的心靈獲得美的感受,從而激發出他們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情感。如二年級上冊《清澈的湖水》一課,當播放課件出現「一隻遊船在湖面上行駛,船頭兩側捲起白色的浪花,船尾拖著一條長長的波紋。一個小姑娘穿著紅衣服坐在船頭,她在欣賞兩岸的風景。那邊的山石像一隻正要跳起的青蛙,這邊的山石像一隻正要展翅欲飛的雄鷹,半山腰的石兔、石龜,好像正在賽跑。湖水像一面鏡子,映出了藍天、白雲,還有變幻的山巒。」學生們都看得入了神,完全被美麗的景象吸引住了。這時再讓學生說「你看到了什麼?你有什麼想法?」學生都說得很好:「湖水真清啊,真像一面鏡子,美麗的景色倒映在湖裡太美了。」「這里的山石真有趣,真想去摸一摸。」「這里的景色太漂亮了,我也想去看看。」「我被迷住了。」……然後讓學生來美美地讀一讀,學生讀得可輕柔了,讀得如痴如醉。此時教師用溫柔的話語說「小朋友們,面對這么美的環境,大家忍心去破壞它嗎?」學生們異口同聲地說「不會」。教師用激情的話語說「小朋友們,那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小主人,我們應該怎麼做?」學生們紛紛舉手,踴躍發言「我們要保護它」「我們不能往湖裡扔東西」……能讓兒童獲得美感的事物、環境,他們又怎麼捨得他人破壞呢?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化動為靜、化靜為動,挖掘教材內容中美的現象,使兒童對之如痴如醉,環境教育才會取得滿意的效果。
2、激發危機感:
所謂危機感是在學生明辨真理的基礎上的一種內心需求,它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愛憎心理。兒童在教學活動中的危機感,能促進兒童把自己的認識付諸於行動,表現出他們的一種抗爭心理。環境教育在語文學科中的滲透可充分利用兒童未來的主人熱愛自然,不容使之遭到破壞的心理,激發他們的危機感,往往會取得較好的效果。如一年級下冊《美麗的小路》,當播放課件出現「小路上堆積了許多垃圾,蒼蠅在小路上嗡嗡地飛來飛去,美麗的小路不見了。」學生的表情充滿了厭惡感,再讓學生匯報課前調查結果「我們周圍的垃圾是從哪裡來的?」,然後教師把自己收集到的資料展示給學生看,當學生看到一張張垃圾圖片,都露出厭惡的表情,此時教師讓學生談感受「你看到這些圖片想說什麼?」學生說「這些垃圾太臟了」「臟死了」……這時,教師再跟學生講垃圾對我們人類的危害,以生動鮮明的事例讓兒童產生危機感,使保護環境變成兒童自身的需要,「我們應該怎麼做?」讓他們意識到未來的主人應擁有美好的家園,美好的家園來自對環境的保護,從而投身於環境保護的活動中去。
三、淺入深出,注重意識
由於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長篇大論的空洞說教收效甚微,我們在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中倡導的環境教育是淺顯的,學生力所能及的,重點是環境意識的滲透。因此,在兩者結合時,要適當地掌握小學環境教育的度,要淺入深出,要選擇最佳的切入口,有的放矢地進行環保滲透,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爺爺和小樹》時,先引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爺爺為小做穿衣服)說話:爺爺在做什麼?為什麼這么做?啟發學生想像:這時候,小樹的心情怎樣?如果你是小樹,會對爺爺說什麼呢?朗讀體會,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爺爺愛護小樹的行為的感染,從小養成愛護花草樹木的意識。再引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枝繁葉茂的小樹):這是什麼季節,小樹有什麼變化?過渡討論:小樹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使學生體會到小樹因為有了爺爺的關心和愛護,才長得這么粗壯茂盛。然後再看圖(爺爺在樹下乘涼),想像爺爺的心情,想像爺爺和小樹之間的對話,使學生感悟人與樹之間的和諧關系。再通過朗讀,從而使學生深切地懂得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人人都要愛護它。最後擴展活動,宣傳環保:1、課件出示小樹遇到長蟲、乾旱、缺乏養料、有人傷害等畫面。我們應該怎樣幫助小樹?2、讓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樹木為人類做貢獻」的資料。使學生明白:人類愛護樹木,樹木回報人類。環境保護教育與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結合,應結合學生的知識程度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環境意識的滲透是一點一滴積累的過程,注重意識的滲透使環境教育潛移默化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達到淺入深出的功效。
四、著重實踐,活動深化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更是低年級學生的天性,學生在活動中最容易接受知識受到教育,因此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也是讓學生進一步明確環保重要性迫切性,實踐環保行動的有效手段之一。比如學習《鄧小平爺爺植樹》一課後,讓學生也學鄧小平爺爺在學校或在家裡或在路邊種一棵樹、一棵苗。比如學習了《美麗的小路》一課後,結合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我身邊的垃圾》使學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強環保意識。在春遊之前學習《失物招領》,談談春遊我們應該怎麼做,在春遊中學生就能多一份環保之心,做到不丟垃圾,看到垃圾能主動撿起來。學習了《「紅領巾」真好》一課後,學習課文里的小朋友做一塊愛護小鳥、小草或小花宣傳板。通過開展各種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增強環保意識,豐富環保知識,落實環保行動。
小學語文新課程學科中滲透環境教育是一個全新的課題,也是新世紀環境問題對教育的挑戰,同時又賦予小學語文教育嶄新的內容。只要我們在平時的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中強化環境教育的意識,遵循語文教學的規律,整合目標,找准環境教育的滲透點,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得到情感體驗,滲透時淺入深出,注重培養學生環保意識,課外著重實踐,活動深化環保意識,付之行動。這樣,我們就一定能培養出一代具有環保意識的合格公民。
⑸ 小學教育專業課程有哪些
1、主要課程
主要開設課程有:教育通論、德育原理、教育社會學、教育測量與評價、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教育管理學、教育經濟學、教育哲學、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課程與教學理論、教學設計、小學語文教學法、小學數學教學法、小學英語教材與教學研究等。
2、培養目標
本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能適應基礎教育改革需要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施素質教育能力的,從事小學教育教學、科研、管理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3、培養模式
為了更好地滿足基礎教育對小學教師的人才需求,在院、系辦學思想的指導下,積極實踐以人為本、整體教育、目標培養、實踐體驗的教育理念,構建2111人才培養模式。2111即可擔任小學語文、數學2門主課的教學,兼顧1門其它課程,指導1門活動課程,專長1門課的教學。
在構建課程結構體繫上堅持體現「三性一體」的特徵,三性指高等教育的共性、高師教育的特性、與小學教育專業的個性,一體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全面發展為一體。
在培養工作中堅持大學通識課、基礎專業課、學科專業課、公共選修課、活動課、社會實踐課六個課程平台以小學教育專業實踐和小學教育研究一線貫穿,並充分體現小學教育專業綜合培養、學有專長的2111人才培養特色。
(5)小學環境教育課程開設情況擴展閱讀:
小學教育的作用
從人生發展歷程來看,小學階段是最重要的,是長身體、長知識最旺盛的時期。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思維敏捷,對什麼問題都要問個為什麼,他們像海綿吸水那樣,不斷地吸收各種知識。小學生記憶力強,善於背誦,對感興趣的事物,能夠牢記在心。
小學生模仿力強,容易做到習久成性,在兒童時代養成的好習慣,可以牢固地保持一輩子;相反,小學階段養成的不良習慣,到中學和大學時糾正起來就很困難。因此,在小學階段,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知識,發展智力,還要在學習上對他們進行嚴格的訓練,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思想品德上要有嚴格的要求,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小學的基礎打得好,會影響到學生以後的學習和成長,甚至會影響到他們的一生。
⑹ 小學培訓機構教學、環境、服務方面意見
一、進一步貫徹《義務教育法》,努力形成良好的教育法制環境。
1、結合新一輪學校法制副校長聘任工作,積極開展法制宣傳月活動。對外面向社會,要以設立宣傳點、開辟宣傳欄、出動宣傳車等形式開展宣傳教育活動,讓《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法》、《江蘇省中小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與處理條例》等教育法律法規有關條文內容,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對內面向師生,要結合業務學習、品德課等,以組織豐富多彩的師生學習、教育、競賽活動,增強教師的法制觀念和責任意識,培養學生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主要活動有:①組織法制輔導報告會;②開展「爭做遵紀守法小公民」主題徵文、演講比賽;③開展法律知識競賽;④開展「法制手抄報」創作比賽;⑤廣泛組織「我與父母同學法」; ⑥組織師生觀看法制教育影視片;⑦編排法制文藝節目;⑧開設法律咨詢站等。
2、切實做好新《義務教育法》貫徹實施工作。把《義務教育法》的學習貫徹納入學校工作計劃、教師業務培訓計劃。在全面學習貫徹《義務教育法》精神實質的基礎上,要把實施素質教育思想作為學習貫徹《義務教育法》的重點,全面提高廣大教乾和教師依法治教、依法施教的能力和水平,要將《義務教育法》貫徹到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去,改革教學制度,優化課程設置,改進教學方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確保小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突出做好「控流止輟」工作。各小學要把依法控輟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完成,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堅持開展好無流生校、無流生班評比活動,繼續實行控流止輟工作與教學質量評價、學籍管理等工作捆綁式考核,積極開展濟困助學活動,引導教師努力改善教育方式方法,真正為學生著想,提供一個優良的學習環境,確保不讓每一個適齡兒童和青少年輟學。
4、確保做好小學免收雜費和免費教科書發放工作。各小學要精心組織,狠抓落實,一是確保不發生「亂收費」現象,二是切實把免費教材真正發到貧困家庭學生手中,確保每個貧困家庭的子女都入學。
二、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切實抓好校園安全工作
1、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安全無小事,要牢牢綳緊校園安全這根弦。做到以人為本,標本兼治,警鍾長鳴,戒心永存,時時警備,處處防犯。進一步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完善制度,健全機構,加強監控,加強教育,強化師生的安全意識。
2、繼續強化安全常規管理。各校要更新安全觀念,創新工作思路,從事關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角度抓安全,寓安全教育於學生思想道德與身心成長之中。經常開展安全、法制教育,定期和不定期開展危險器械收繳、安全隱患排查等活動,根除安全隱患。進一步優化技防措施,加大安全設施投入,配足配齊安全設施,實施人防與技防相結合,健全應急預案,不斷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深入開展「平安校園」創建活動。嚴格按照創建要求,緊緊圍繞創建目標,採取強有力措施,落實校園安全管理責任,遏制校園惡性案件、責任事故的發生,大力整治校園周邊環境,維護校園良好的教書育人環境。以創建促安全管理的規范化,以創建打造平安校園、文明校園、和諧校園。
三、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針對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不具體,難以抓得住」這一現狀,省教育廳王斌泰廳長提出了素質教育「三三三工程」,各校要樹立正確的素質教育觀、教學質量觀、學生發展觀,突出「三育」,抓好「三會」,落實好「三定」。
1、始終堅持德育為先,切實抓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
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進一步健全完善德育管理體系,拓展德育途徑,創新德育方法,豐富德育形式。一是要充分發揮學校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主渠道、主陣地、主課堂作用,構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長效機制,大力加強小學班主任隊伍建設和少先隊建設,健全德育管理網路,努力營造具有文化底蘊的校園人文環境,優化校風,形成富有生命氣息的學校教育。二是要持續深入地開展各項教育活動。廣泛開展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通過徵文、演講、辯論、體驗等有效方式,使廣大小學生正確理解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本質內涵,領會其思想價值、社會價值和人生價值,真正做到入耳、入腦、入心;認真落實《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大力推進文明習慣的養成教育;深入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動,加強誠信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關懷生命,關注學生的生命質量,傾聽學生心靈的訴求,廣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強網路文明教育,增強學生的網路道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三是要充分發揮學校與家庭教育的聯動作用,採取多種有效方式,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成才觀和家教理念,掌握科學教育子女的知識和方法,提高自身素質,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四是要積極推動德育基地建設,加強小學生社會實踐,上好綜合實踐德育課,促進小學生由道德規范向行為規范上發展。
2、持續開展體育、美育活動,著力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各校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通過組織廣大學生參加各種文藝、體育、勞動等實踐活動,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勞動,學會創新,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和諧、健康發展。一是要以培養「創業、創新、創優」的「三創」型人才的長遠發展目標,著力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二是要做好體育、衛生和藝術教育工作,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認真組織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廣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切實保證學生每天體育鍛煉一小時;強化用眼衛生要求,採取有效措施降低近視發病率;廣泛開展預防艾滋病和遠離毒品教育;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三是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結合校本課程的實施,藉助國慶、中秋、新年、「十七大」召開等重大節日和活動,廣泛開展廣大學生參與的讀書、朗誦、徵文、演講、知識競賽、小型運動會、故事會、演唱會、舞蹈比賽、書畫展等豐富多彩的綜合社會活動,在實踐中鍛煉學生的意志和培養學生的能力。
3、扎實開展教學研究活動,全力推進新課程改革。
一要突出課堂教學的主陣地作用,加強課堂教學研究,把握教與學的內在本質和規律,優化教法、學法,構建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保證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二要進一步完善以校為本的教研製度,健全課改評價機制,引導課改工作深入開展。要建立健全語文、數學、英語、科學、品德、藝術、體育、綜合實踐幾個學科中心教研組。中心教研組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教研計劃並著力實施。教研計劃應包括指導思想、研究專題、研究活動、保障措施等內容,力求符合本地實際、研究專題明確、措施切實可行。教研計劃在開學兩周內以文本形式交教研室評閱。本學期,教研室開展分區聯片的教研活動,邳南片的教研將以八路實驗小學為核心,並在中心教研組長中擇優選聘兼職教研員,開展教學工作的調研活動。三要注重對校本教研的指導評價和管理服務,校本教研要注重對本校教學過程的研究,要對來自教師教學實踐中的普遍問題進行研究,切實解決教學中師生的困惑,突出教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每次活動都要有明確的主題,有具體的活動方案,做到前有布置和准備,後有總結和資料積累。鎮級的較大型活動每學期2次、校級的集體活動每月1次、校內學科組活動每周一次為宜,校內集體活動要報告中心校。四要繼續做好五六年級新教材培訓工作,落實好鎮級後續輔導,特別是要組織三六年級教師認真學習省、徐州市調研性學業測試結果分析,以進一步吃透課改精神,找准方向,制定對策,調適教學行為。
4、突出質量核心地位,抓實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
質量監控包括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成績兩個方面。要持續抓好教師教學五認真的管理,不斷改進教學五認真的檢查評價辦法,加大課堂教學質量的監控力度。積極貫徹教育局、教研室綜合評價的文件精神,開展評教評學活動,鼓勵師生參與管理、評價管理、評價教學。
在學生學業成績監控與教學質量評價方面要做到以下幾點:
①建立學生學業水平抽樣測試制度,做到階段性自檢與終結性他檢相結合。按照《邳州市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實施意見》要求,學生學業水平抽測、抽評的范圍、組織形式和實施管理,採取統一管理、分層實施的辦法。即:教育局宏觀方向定位、政策引導,教育科、教研室搭建平台、提供服務,教辦、學校具體組織、設計,教師、學生全員參與實施。單元階段性檢測由任課教師自檢;期中抽測由學校自主進行;期末由中心校組織實施;學年末由教育科、教研室組織實施。通過采樣檢測、抽評及相關數據分析,及時發現和反饋教學中存在問題,對教學進行有效指導。
②建立自下而上的教學質量分析報告制度。各級的質量監控主要通過教學業務檢查、教學活動和學業測試進行。每次業務檢查或學業測試考試以後,各個層級要通過分析,發現教學中成功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提出改進的措施,召開教學質量分析會和教學質量匯報會,寫出教學質量分析評價報告,逐級上報質量及分析。質量分析由主要領導主講。考試的組織實施情況要嚴格按照上一級統一要求實施,對考試組織情況的評價將納入對各小學的綜合考核中。
③設立重點幫扶對象,建立誡勉談話制度。中心校和各學校都要高度關注薄弱學校、薄弱學科和薄弱任課教師,通過建立聯系點、聯系人,建立幫扶匯報制度,從課堂教學、備課作業、班級管理、學習方法等方面進行調研、分析、指導,引領教師改善教學,促進學生發展。
④建立相對科學、客觀、公正、穩定的教學質量評價標准。教學成績積分公式:參考人數×5%+平均分×40%+及格率×100×40%+優秀率×100×20%-低分率×100×5%。
⑤建立對教學質量考核激勵機制。適當以物質獎勵和精神表彰,來激勵全體、鞭策後進、弘揚正氣,大力營造一種崇尚先進、銳意進取、刻苦奉獻的良好的教學氛圍。
5、繼續抓好《管理規范》的落實,走教育教學精緻化管理之路。
《江蘇省中小學管理規范》圍繞學校的可持續發展,立足於學校的自律、自覺,提出了一系列十分具體、細致周到、易於操作的基本要求。其中的8個方面、20條是指令性的規范要求,每所學校都必須貫徹執行;10項基本管理制度是指導性的規范要求。各校要根據本校實際,進一步細化規范的各項要求,用創新的精神研究制訂本校管理的具體標准,完善學校各項管理制度,積極構建學校管理的長效機制。要牢固樹立「向管理要質量」的理念,將《管理規范》作為教育教學工作的指南,認真加以落實,依法管理,精緻管理,創新管理。教育局和中心校將積極開展常規管理檢查評比活動,創新期中視導形式,抓實教學常規管理,落實「教學五認真」,及時總結通報檢查情況,加大對教育教學質量的考評和監控力度,以增強視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關於教學規范,要嚴格執行課程計劃的規定,按省標開足開全上好規定的課程和課時,尤其是體育課、綜合實踐課;要嚴格執行學生在校時間和作業量的規定,小學生在校不超過6小時,一、二年級每天不留書面家庭作業,三、四年級課外作業每天不超過半小時,五、六年級課外作業每天不超過1小時;要嚴格執行考試評價的規定,除教研室規定的考試科目、范圍外,不再增加考試的學科或次數,但可以適當增加對口語、操作、實踐等能力的考查。
四、進一步推進重點工程建設,加快教育發展步伐
近年來,隨著「改危布調」、 「三新一亮」、 「六有」、 「校校通」、 「四配套」等多項重點工程的實施,定點小學投入較多,工程建設逐步到位。各定點小學按照既定的實施方案,強化領導,落實措施,加強管理,規范使用。各項工程管理都要始終做到:組織健全、管理員到位、制度明確、職責分明、賬物清楚、使用規范、效益最大。
對於合格學校創建工作:一要確保工程進度,加快實施步伐,確保按時完成基礎設施建設;二要確保工程質量,基礎設施和自配設備要按標准要求,配足、配好;三要將到位的設施、設備以及器材、圖書資料及時安裝、調試、上架、流通、使用,及早利用;四要加強對管理員和全體師生的培訓和教育,管好、用好圖書資料、實驗儀器和體育、藝術器材,保證無損壞無遺失,使其在教育教學中發揮最大效益。各校一定要全力以赴,確保順利通過省、市各級驗收。
五、進一步規范幼教管理,促進幼教健康發展
為加快發展學前教育,大力提高適齡幼兒入園率,確保學前三年入園率達到80%以上,本學期全鎮仍將要繼續集中力量辦好中心幼兒園和各校附屬幼兒班。
一是繼續加大資金投入,進一步改造中心園和校帶班的辦園環境。高標准改造中心園教學樓,鋪設硬化活動場,修建花園、花圃,美化園內環境;整修許集幼兒園、毛山幼兒班,為石匣幼兒班添置課桌,為毛山、李園等幼兒班配備電視機和DVD設備,使全鎮幼兒園班班通電視。
二是加強對幼兒教育的規范管理。嚴格實行教師資格准入制度,做到用人規范;積極提供滿足園內教育教學需要的基本設施,做到辦學設施規范;公開園班經費收支,做到經費使用規范;加強日常考勤量化,做到園班內時間遵守規范;強化中心園業務指導,做到教育教學行為規范;注重師資培訓、培養,做到師資素質能力規范;注重幼兒習慣引導,做到孩子日常行為規范。
三是積極推進徐州市示範幼兒園創建工作。中心園要制訂二年創建計劃,擬訂創建方案,落實創建措施,按序時做好工作,以此推動幼兒教育整體辦園水平的不斷提升。
六、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不斷提高隊伍整體素質
加強教干隊伍建設。認真選拔,積極培訓教干隊伍;認真落實市局校長進課堂制度,全體教干都要任課、聽課、導課,組織、參加教研組活動,以《聽課手冊》為抓手,按局規定進班聽課、點評、指導;扎實做好對教干隊伍的考核和民主評議工作。
繼續狠抓師德師風建設。強化政治學習制度,認真組織教師、黨員學習黨的「十七大」會議成果,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繼續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和「學陶師陶」活動,弘揚敬業愛崗精神,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結合教師節慶祝活動,藉助市級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會,大力宣傳、弘揚教育正氣,樹立教育先進典型。
加快教師培養。進一步建立健全教師培養、培訓、培優機制,努力提高教師專業素質。扎實校本培訓,以集體備課、課堂研討等校本活動為主要著力點,切實提高教師的課堂「實戰」能力。進一步開展讀書活動,認真落實「師生讀書行動計劃」,開展讀書活動專項檢查。進一步落實教師學歷進修計劃和獎懲措施,全面提高教師的學歷層次和學歷達標率。積極組織教師全員參加培訓,既要組織好教師參加省、徐州市和我市舉辦的各種培訓進修學習,又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開展好鎮內、校內的培訓活動。結合市開展的對口支教活動,藉助通過城鄉對口支援、教師輪崗交流、送教下鄉、開展教學聯誼活動等方式,從學校管理、課堂教學和教育科研等多方面,積極接受名優學校的指導和幫扶。
切實加強學校行風建設。積極參加全市行風評議活動,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堅決杜絕亂收費現象。對發現亂收費的單位,校長堅決免職,教師堅決辭退。規范教輔用書管理,加大對違規人員的查處力度。堅決辭退師德敗壞、違紀違法人員,堅決杜絕體罰學生、有償家教行為,進一步樹立教育在全社會的良好形象。
七、統籌做好其他各項工作,充分發揮管理與服務職能
切實加強學校後勤工作,提高服務育人水平。切實加強學校財務管理,實行一支筆審批制度,實行大額開支先報批制度,實行定額控制,超支不補的節儉制度,實行集中使用,辦大事制度。規范學校用品采購行為,實行教育教學用品實施統一管理、張榜公示制度。規范教輔用書的管理,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私自為學生統一購買教輔用書及教學用品,對違反規定者,中心校、教育局將嚴肅查處。隨著幾項重點工程建設陸續到位,現在學校投入很大,資產很多,既很值錢也很有用,各校一定要加強財產管理,加強監督,加強看護,注意排查,建立健全各種固定資產帳冊,分門別類登記,決不能任意流失、隨意損壞。要實行及時維修、補充制度,實行損壞賠償制度,實行安全保護制度。
大力發展社會教育,落實「兩後雙百」工程。認真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積極推進科學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進一步完善教育網路功能,加強教育信息採集與交流,努力實現教育資源共享。進一步做好全鎮教育宣傳工作,加大宣傳力度,為學校而歌,為教師而鼓,為教育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加強學校工程建設管理,嚴格審批、招投標制度,加快各項工程進度,確保工程質量。進一步加強學校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做好黨員民主評議工作。進一步加強工會組織建設,推行校務公開,迎接工會工作年度檢查。
⑺ 小學校本課程開設形式有哪些
淺談小學數學活動課的開設原則、形式與課程設置
把活動課提高到課程設置的高度來認識與安排,這是國家教委頒發的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方案》中關於課程設置的重要改革內容之一,《課程方案》明確指出:"活動在實施與發展教育中同學科相輔相成。"這就從教學法規的高度明確了活動課同學科課同等重要。如何做到"相輔相成"?我想以小學數學活動課的開設原則與形式為例,談談個人的看法,希望能與同行們共同探討。
一、小學數學活動課的開設原則
原則之一
小學數學活動課,必須以小學生的個性要素得到發展為宗旨,設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課程方案》對小學階段的教育提出了明確的培養目標,這個培養目標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是為體現小學階段性質和任務而設計的國家要求,也就是國家關於知識和能力的質量標准;另一方面是為體現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個性發展要求。落實到小學數學課,國家質量標准就是要求小學生具有初步的運算技能、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以及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四項,這個任務主要由小學數學的學科課(或者叫必修課)來擔當。至於發展小學生個性的要求,《課程方案》明確提出主要由活動課來擔當,其教學目標就是"增強興趣,拓寬知識,增長才幹,發展特長"。有人會提出,這個要求在學科課所包含的實際活動中就能做到,或者開展課外活動就可以實現。我認為這是誤解。誠然,小學數學學科課所包含的實際活動,諸如觀察、實驗、練習等,也能培養學生某些個性要素,但它服務的目的不同,它只是為學科課的教學目標而服務的一種教學手段,是學科課教學活動的一部分,沒有具體教學時間的界限;而小學數學活動課應是以發展學生個性要素為首要目標的課型,每節課教學時間與學科課的教學時間相配合。還有,活動課也不同於課外活動:①活動課屬於課程的范疇,課外活動則是"在教學大綱范圍之外由學生自願參加的各種教育活動的總稱",它不屬於課程的范疇;②活動課有一定的結構性,它有特定的教學目標、內容和活動方式,而且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隨著年級的上升而具有層次性,而課外活動則沒有這種有序的要求;③活動課的設計和實施要具有一定的規范,那就是活動課必須有教學綱要和活動課指導書,並嚴格按此規范實施教學進程,而課外活動則不具備這個要求。
原則之二
小學數學活動課,必須淡化選拔教育,做到"人人受益"。小學階段的教育是義務教育的初級階段的教育,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指出:"義務教育是國民教育,普及教育,平等教育,應當強調其普及性,淡化其選拔性。"這個要求不僅在小學階段的教育活動中要落實,更要在各科的教學活動中落實。學科類課程的教學活動做到人人受益,比較好操作,因為學科類課程所擔負的國家關於知識和能力的各項規定,由統一的大綱和教材所列舉,由國家規范的教學、考查等計劃予以落實和檢查。而活動課是以培養個性特徵為標志的新課型,系統的操作硬體尚在建立之中,有一定的難處。但是,我們應當這樣理解:小學數學活動課所說的"人人受益",不應當以分數、成績的提高來理解,應當從學生的個性要素得到發展予以解釋。從活動課參予程度講,不要像組織數學課外活動小組那樣,只允許少數數學愛好者參加,而應要求每個學生都參加。從活動課的課程設計講,在學科課為每個學生打好共同基礎的條件下,為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興趣愛好提供發展空間;從活動課的教學效果講,通過小學數學活動課,有的學生數學知識、能力和愛好都得到提高,這是受益。通過小學數學活動課,有的學生數學知識和能力提高不甚明顯,但是通過數學的櫥窗對觀察課外天地,觀察實際生活的興趣產生了,這也是受益。更有甚者,通過小學數學活動課,雖然沒有引起學習數學的興趣,但這種活動課教學嘗試在學生記憶中留下思維印象,能成為今後處理問題的一種思維參考,這也應該說是受益。縱或阻塞了他們對數學的愛好,但通過小學數學活動課促使他們去愛好其它學科,也同樣屬於受益之列。一言以蔽之,小學數學活動課的受益,就是指小學生的個性要素,主要指興趣和情感,通過數學的載體而得到發展。
原則之三
小學數學活動課,必須注意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充分保護"童心"。小學生的年齡階段(6~11、12歲),在心理學上稱為兒童期(或稱學齡早期)。這一階段,小學生不但身體發育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穩階段,而且由於從一個備受家庭保護的幼兒變成必須獨立完成學習任務、承擔一定社會義務的小學生,這就促使兒童心理特徵產生質的飛躍,概括起來,就是產生了在幼兒期沒有的"好奇、好動、好勝"的"童心"。這三個"好"只有"好奇""好動"充分得到發展,"好勝"的兒童價值特徵才能得以建立。但是要注意,要使"好奇""好動"的心理狀態健康成長,就必須從以下兩個方面予以控制:①調控環境,促使小學生總是保持向上振奮的心理狀態。小學生向上振奮的心理狀態的形成是立足於好奇感,而好奇感的永恆程度又依賴於環境(包含教學環境)對小學生接受知識是否有一種愉快感。因此建立一種愉快接受教育的氛圍是調控環境的關鍵。小學數學活動課基於數學學科的抽象特點,愉快教育氛圍的建立,特別要注意杜絕成人期望值的強加與過量過高數學材料的灌輸。就是說,不要設想通過小學數學活動課的教學,個個都成為數學神童;也不要認為,實施小學數學活動課教學,就是灌輸小學數學之外使小學生難以接受的成人處理數學的材料。②樹立模仿典型,促使小學生形成穩固的知識、能力體系和健康的行為與習慣。小學生的"好動",是建立在模仿基礎上的好動,通過模仿,一旦成為小學生穩定的心理成分,就左右小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因此為了促使小學生形成穩固的知識、能力體系和健康的行為習慣,我們的教學活動就應當提供學生認為有趣的、益於拓廣知識的模仿典型。小學數學活動課所提供的模仿典型,就是根據數學的特徵以及小學生的知識、能力條件,通過游戲、觀察、拼圖、製作、不完全歸納等思維及操作辦法,讓學生得到學科課內所沒有的、又能激發學生求知興趣的數和形的一些結論(但是不要證明)。這些結論,要求學生都記住它是次要的,掌握得到的過程則是教會模仿的本意。只有這樣,"好動"的心理特點才可以說在數學活動課里得到健康地培育。
原則之四
小學數學活動課,必須突出具體形象思維,給學生以能力的鑰匙,不給知識的包袱,促進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小學生的思維,在四年級之前,是以認識"具體實例"、"直觀特徵"為標志的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在四年級之後,則向掌握"主要屬性"、"種屬關系"、"實際功用"為標志的抽象邏輯思維過渡,不過這種抽象邏輯思維還是以具體形象為支柱。作為小學階段思維訓練的一門主課,小學數學的學科課和活動課,責無旁貸地要促使小學生思維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為了實現這種過渡,可採取下列措施:①提供充足的有趣的數和形的具體形象材料,讓學生拓廣知識,擴大眼界。怎樣選擇這些材料?荷蘭數學教育家凡?希勒(VanHiele)認為:人類認識數和形有五級水平,小學四年級以前學生,應選擇認識"形象級水平"的材料,就是學生通過圖形和數的整體形象,而不是通過性質去認識數和形。四年級之後的學生,可選擇"性質級水平"的材料,即通過圖形和數的性質去認識數和形。至於後三種水平材料的認識,則是中學以後的事情了。這種認識可作為小學數學活動課選擇充足有趣具體形象材料的依據。②通過設懸念,設問題情境,積極啟發小學生從已知到未知,促使從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的轉換,同時讓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中體會到成功的樂趣,以及讓學生掌握不完全歸納法之類的數學方法。這里特別要強調的是:在活動課的思維材料的選擇上,一要"不超綱",即所涉及知識不應超出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之外;二要"不超前",即活動課的教學進度與學科課的教學進度基本保持一致,知識與能力訓練盡量做到前後配合。在活動課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就表現為要當學生智慧的啟迪者,不要當真理的恩賜者,更不能藉活動課之機,把學生當成"倉庫",拚命向學生灌輸他們不願接受的成人化數學知識,從而使學生受壓,感到不耐煩。否則,數學活動課就不能促使學生個性要素的發展,增長才能的數學目的就會落空。
二、小學數學活動課的開設形式
1.數學游戲。
數學游戲是對四年級以前學生進行活動課教學的一種好形式。好的數學游戲應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凝聚學生的注意力,發揮學生的想像力。應是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興趣與數學知識自然而然地同步增長。為此,設計數學游戲的思路,應當考慮以下幾個方面:①游戲內容要通過豐富而新穎的形象來包裝。大家都知道,一切知識都是從感知開始的。然而,數學教師慣用的數學概念形象化方法,雖然最初的數學概念能從形象化入手,但最後總下降為單調而呆板的數學概念和"符號",成人化的思維痕跡很深,這種教法特別不能激發低年級小學生的興趣,我們教育中應當盡量避免。正確的數學概念的形象化包裝,必須結合低年級小學生思維在具體形象方面占優勢的認識特點,結合他們的實際生活愛好來制定關於數學概念的教學形象設計,要不顯露抽象的數學概念和"符號",而是把它化解在小學生喜聞樂見的豐富而新穎的游戲之中,從而起到充分調動小學生的感官,在小學生頭腦中樹起鮮明的形象,達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最佳效果。②游戲展開要通過生動活潑的戲劇性活動來實現。低年級小學生,剛由家庭進入社會,一切都新鮮,好動和不滿足是他們進步的第一要素。數學活動課教學要抓住這一特點,設計適合他們口味的戲劇化數學游戲,把學生引入求知的好動中,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通過戲劇化處理這座在具體與抽象間的橋梁,把學生從具體形象思維引到抽象思維,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消化,自己吸收,使思維永遠處於興奮之中,實現活動課的目的。③游戲結構要是美的結構形式。數學游戲美的結構,是指美的語言、美的教學態度、美的板書設計及教具運用。最能直接打動低年級小學生心靈的是美,因此美的教學結構形式,是一股推動低年級小學生接受教育的力量,數學活動課的游戲結構也應按此來設計。
2.數學講座。
小學四年級後開展數學講座,這是有利於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也是有利健康品德形成的好形式。這種以數學講座為內容的數學活動課取材於兩方面:一方面是取材於學科知識的擴張,發展學生能力。這類教學內容可分為三種類型:①智力型,如找規律填數,奇數和偶數運用,巧妙計算等;②實用型,如利用圖形的合理分類的計算題,金融投資的基本計算知識等;③動手型,如繪制圖表,用圖形解應用題等。另一方面是取材於數學名人的故事,取材於數學史上的典型成果。通過講述這些故事,能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進行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從而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學習目的,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3.數學實踐。
小學四年級後的數學活動課可開展數學實踐活動,這是拓寬學生視野的又一種好形式。如去銀行了解什麼是年息?年息為什麼採用"%"的記號?什麼是月息?月息為什麼採用"‰"的記號?也可到市場去了解怎樣用統計表處理變化的市場價格?怎樣利用已學過的圖形拼成優美的商標圖案等等。諸如此類的實踐活動,不僅會豐富學生的知識,而且能使學生知道數學在實際生活中有廣闊的應用,更重要的是通過社會實踐這一大課堂的錘煉,鍛煉學生的能力,培養學生勇於解決實際問題的堅強個性。
4.數學牆報。
這是繼數學實踐之後,學生自己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的活動課的好形式。這種活動的開展,不但能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而且會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組織能力以及美的欣賞能力,宜在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中廣泛開展。
⑻ 學校開設的心理課程情況
摘要:中小學在教育中處於基礎性的地位,關繫到我國的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中小學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成為教育事業中的工作重點。本文通過分析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進而提出了合理化對策,旨在培養中小學學生健全的人格,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關鍵字: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對策
前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小學健康教育越來越成為我國教育工作中的重點領域及。關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有利於加強對其的心理素質的提高,健全人格,從而實現中小學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但是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了一些問題。如何針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的解決對策成為當代教育工作的當務之急。
1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的現狀
1.1沒有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工作的重要性
該情況將造成各中小學不能平衡發展,一些學校沒有深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只為應付上級部門檢查,沒有安排專業教師作為心理輔導教師,心理專業知識不足,難以對學生正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這都將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產生不利影響。一些學校還將心理咨詢工作作為對一些精神障礙學生的處理機構,將心理健康教育視同與一般衛生知識學習相類似,對心理咨詢中心沒有創造必要的條件,在組織管理、人員安排及經費等問題上沒有進行必要的投入,與教育部對於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
1.2很多學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都不夠理想
預防教育與心理素質的提高是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進行心理輔導與咨詢主要是以課堂作為主要渠道,但目前很多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實際情況還不夠理想。一是有些學校教務部門將課程緊作為理由,不能將心理教育課程積極納入教學管理體系;二是一些中小學開設同類課程基本還是無序狀況,由多人獨自開設課程或講座,協調性不足,或在課堂中只對一些個人偏好的心理調節方法進行講授,沒有系統科學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甚至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採用的教學模式還體現出課程化、成人化、知識化。很多中小學採用的說教簡單生硬,對心理學專業知識生搬硬套,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成為主要對心理學知識進行傳授的學科,要求學生對很多名詞解釋進行背誦,對不同年級規定訓練目標任務,這不僅對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不利,也使學生在無形中增大了心理負擔。
1.3中小學心理咨詢普遍不具有良好的工作條件
心理咨詢與常規的中小學教學活動不同,對工作環境具有不同要求,但各中小學心理咨詢工作條件還比較簡單,辦公室達不到所需面積,設施不足,有待於盡快予以改善。部分中小學心理咨詢室面積不足,或與其他辦公室在一起辦公,這與心理咨詢工作原則和要求不符,心理咨詢不配備專職人員,經費投入不足,值班時間不固定等現象也都比較常見。
1.4專業人員沒有配備,現有心理咨詢人員業務素質不高
中小學目前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基本上很少出身科班,很多都是由班主任或政治教師進行兼任,因沒有經歷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所以在工作中應用心理專業知識對中小學學生的指導能力普遍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的技術性和專業性都很強,其方式方法、原則及技能都各不相同,與傳統思想政治工作的差別較大,因此對於從事中小學心理咨詢人員的業務素質要求較高。若只是依靠個人熱情而科學精神不足,或由於工作所需從事心理咨詢工作,就勢必會影響對學生心理咨詢的效果,嚴重的還將採取不當措施而導致較為嚴重的後果。
1.5學校在輔導上處於工作重心,而對家庭社會的配合不夠重視
中小學教育一直以來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關門搞教育」的實際情況,心理健康教育更是這樣。盡管在一些地區中小學學生心理輔導的成績比較突出,但很多的細膩教育也還是停留在上課和開展心理健康活動,最多聘請專家進行講座等方面,主要是為提高中小學聲譽,但遠沒有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由於中小學學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庭和社會中度過,可以說,家庭的支持和社會的配合相脫離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全面的,教育效果也是不明顯的。
⑼ 小學課程設置標准及各課程周課時安排是什麼
小學課程設置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