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小學課程設置
1. 我國中小學新課程設計有哪些特點
以數學為例說明,各個學科都是各自的特點
第一部分 前 言
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20世紀中葉以來,數學自身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與計算機的結合,使得 數學在研究領域、研究方式和應用范圍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數學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探求客觀世界的規律,並對現代社會中大量紛繁復雜的信息作出恰當的選擇與判斷,同時為人們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種有效、簡捷的手段。數學作為一種普遍適用的技術,有助於人們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數學模型,進而解決問題,直接為社會創造價值。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
一、基本理念
1.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
--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2.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 、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數學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數學為其他科學提供了語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術發展的基礎;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3.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 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應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於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4.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5.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 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6.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 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大力開發並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二、設計思路
(一) 關於學段
為了體現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整體性,《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以下簡稱 《標准》)通盤考慮了九年的課程內容;同時,根據兒童發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將九年的學習時間具體劃分為三個學段:
第一學段(1~3年級)、第二學段(4~6年級)、第三學段(7~9年級)。
(二) 關於目標
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結合數學教育的特點,《標准》明確了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總目標,並從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 等四個方面作出了進一步的闡述。
《標准》中不僅使用了「了解(認識)、理解、掌握、靈活運用」等刻畫知識技能的目標動詞,而且使用了「經歷(感受)、體驗(體會)、探索」等刻畫數學活動水平的過程性目標動詞,從而更好地體現了《標准》對學生在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要求。
知識技能目標
了解(認識)
能從具體事例中,知道或能舉例說明對象的有關特徵(或意義);能根據對象的特徵,從具體 情境中辨認出這一對象。
理解
能描述對象的特徵和由來;能明確地闡述此對象與有關對象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掌握
能在理解的基礎上,把對象運用到新的情境中。
靈活運用
能綜合運用知識,靈活、合理地選擇與運用有關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數學任務。
過程性目標
經歷(感受)
在特定的數學活動中,獲得一些初步的經驗。
體驗(體會)
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對象的特徵,獲得一些經驗。
探索
主動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通過觀察、實驗、推理等活動發現對象的某些特徵或與其他對象 的區別和聯系。
(三) 關於學習內容
在各個學段中,《標准》安排了「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四個學習領域。課程內容的學習,強調學生的數學活動,發展學生的數感、符號感、空間觀念、統計觀念,以及應用意識與推理能力。
數感主要表現在:理解數的意義;能用多種方法來表示數;能在具體的情 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能為解決問題而選擇適當的演算法;能估計運算的結果,並對結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釋。
符號感主要表現在:能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並用符號來表示;理解符號所代表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會進行符號間的轉換;能選擇適當的程序和方法解決用符號所表達的問題。
空間觀念主要表現在:能由實物的形狀想像出幾何圖形,由幾何圖形想像出實物的形狀,進行幾何體與其三視圖、展開圖之間的轉化;能根據條件做出立體模型或畫出圖形;能從較復雜的圖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圖形,並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關系;能描述實物或幾何圖形的運動和變化;能採用適當的方式描述物體間的位置關系;能運用圖形形象地描述問題,利用直觀來進行思考。
統計觀念主要表現在:能從統計的角度思考與數據信息有關的問題;能通過收集數據、描述數據、分析數據的過程作出合理的決策,認識到統計對決策的作用;能對數據的來源、處理數據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結果進行合理的質疑。
應用意識主要表現在: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面對新的數學知識時,能主動地尋找其實際背景,並探索其應用價值。
推理能力主要表現在:能通過觀察、實驗、歸納、類比等獲得數學猜想,並進一步尋求證據、給出證明或舉出反例;能清晰、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筆有據;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能運用數學語言合乎邏輯地進行討論與質疑。
為了體現數學課程的靈活性和選擇性,《標准》在內容標准中僅規定了學生在相應學段應該達到的基本水平,教材編者及各地區、學校,特別是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願望及其發展的可能性,實施因材施教。同時,《標准》並不規定內容的呈現順序和形式,教材可以有多種編排方式。
(四) 關於實施建議
《標准》針對教學、評價、教材編寫、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提出了建議,供有關人員參考,以保證《標准》的順利實施。
為了解釋與說明相應的課程目標或課程實施建議,《標准》還提供了一些案例,供參考。
第二部分課程目標
一、總體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夠:
● 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包括數學事實、數學活動經驗)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 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 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 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具體闡述如下:
知識與技能
●經歷將一些實際問題抽象為數與代數問題的過程,掌握數與代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經歷探究物體與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和變換的過程,掌握空間與圖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經歷提出問題、收集和處理數據、作出決策和預測的過程,掌握統計與概率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數學思考
● 經歷運用數學符號和圖形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建立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感,發展抽象思維。
●豐富對現實空間及圖形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
●經歷運用數據描述信息、作出推斷的過程,發展統計觀念。
●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過程,發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
解決問題
● 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並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
●學會與人合作,並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情感與態度
● 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慾。
● 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及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作用,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造,感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進行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以上四個方面的目標是一個密切聯系的有機整體,對人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們是在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中實現的。其中,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的發展離不開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同時,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必須以有利於其他目標的實現為前提。
二、學段目標
,
第一學段(1~3年級)
第二學段(4~6年級)
第三學段(7~9年級)
知識與技能
●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萬以 內的數、小數、簡單的分數和常見的量;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必要的運算(包括估算)技能。
●經歷直觀認識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過程,了解簡單幾何體和 平面圖形,感受平移、旋轉、對稱現象,能初步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獲得初步的測量(包括估測)、識圖、作圖等技能。
●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掌握一些簡單的數據處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確定現象。
●經歷從現實生活中抽象出數及簡單數量關系的過程,認識億以內的數,了解分數、百分數、負數的意義,掌握必要的運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給定事物中隱含的規律,會用方 程表示簡單的數量關系,會解簡單的方程。
●經歷探索物體與圖形的形狀、大小、運動和位置關系的過程,了解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 基本特徵,能對簡單圖形進行變換,能初步確定物體的位置,發展測量(包括估測)、識圖 、作圖等技能。
● 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掌握一些數據處理技能;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游戲規則的公平性,能計算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符號的過程,認識有理數、實數、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函數;掌握必要的運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並能運用 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函數等進行描述。
●經歷探索物體與圖形的基本性質、變換、位置關系的過程,掌握三角形、四邊形、圓的 基本性質以及平移、旋轉、軸對稱、相似等的基本性質,初步認識投影與視圖,掌握基本的 識圖、作圖等技能;體會證明的必要性,能證明三角形和四邊形的基本性質,掌握基本的推理技能。
●從事收集、描述、分析數據,作出判斷並進行交流的活動,感受 抽樣的必要性,體會用 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掌握必要的數據處理技能;進一步豐富對概率的認識,知道頻率與概率的關系,會計算一些事件發生的概率。
數學思考
●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的數字信息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描述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在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運動的探索過程中 ,發展空間觀念。
●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與類比。
●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 能對現實生活中有關的數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釋,會用數、字母和圖表描述並解決現實世界中的簡單問題。
●在探索物體的位置關系、圖形的特徵、圖形的變換以及設計圖案的 過程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進行歸納、類比與猜測,發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對結論的合理 性作出有說服力的說明。
● 能對具體情境中較大的數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釋和推斷,能用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函數刻畫事物間的相互關系。
●在探索圖形的性質、圖形的變換以及平面圖形與空間幾何體的相互 轉換等活動過程中,初步建立空間觀念,發展幾何直覺。
●能收集、選擇、處理數學信息,並作出合理的推斷或大膽的猜測。
●能用實例對一些數學猜想作出檢驗,從而增加猜想的可信程度或推 翻猜想。
●體會證明的必要性,發展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
解決問題
●能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能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並試圖尋找其他方法。
●能藉助計算器解決問題。
●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
●能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並嘗試解釋所得的結果。
●具有回顧與分析解決問題過程的意識。
●能結合具體情境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
●嘗試從不同角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並能有效地解決問題,嘗試評價不同方法之間的差異。
●體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能用文字、字母或圖表等清楚地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並解釋結果 的合理性。
●通過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反思,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
情感與態度
●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夠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數學活動。
●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 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 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對周圍環境中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能夠主動參與教師組織的數學活動。
●在他人的鼓勵與引導下,能積極地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有 克服困難和運用知識解 決問題的成功體驗,對自己得到的結果正確與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學習中可以取得不斷的進步。
●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可以藉助數學 方法來解決,並可以藉助數學語言來表述和交流。
●通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推斷等數學活動,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對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觀點有提出疑問的意識,並願意對數學問題 進行討論,發現錯誤能及時改正。
●樂於接觸社會環境中的數學信息,願意談論某些數學話題,能夠在數學活動中發揮積極作用。
●敢於面對數學活動中的困難,並有獨立克服困難和運用知識解決問 題的成功體驗,有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體驗數、符號和圖形是有效地描述現實世界的重要手段,認識到數學是解決 實際問題和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了解數學對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人類理性精神的作用。
●認識通過觀察、實驗、歸納、類比、推斷可以獲得數學猜想,體驗數學 活動充滿著探索性和創造性,感受證明的必要性、證明過程的嚴謹性以及結論的確定性。
●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對數學問題的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並尊重與理解他人的見解;能從交流中獲益。
第三部分內容標准
本部分分別闡述各個學段中「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四個領域的內容標准。
「數與代數」的內容主要包括數與式、方程與不等式、函數,它們都是研究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的數學模型,可以幫助人們從數量關系的角度更准確、清晰地認識、描述和把握現實世界。
「空間與圖形」的內容主要涉及現實世界中的物體、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及其變換,它是人們更好地認識和描述生活空間並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統計與概率」主要研究現實生活中的數據和客觀世界中的隨機現象,它通過對數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對事件發生可能性的刻畫,來幫助人們作出合理的推斷和預測。
「實踐與綜合應用」將幫助學生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經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 決與生活經驗密切聯系的、具有一定挑戰性和綜合性的問題,以發展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對「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內容的理解,體會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系。
2. 我國中小學課程設置有哪些
課 程 年 級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品德與生活 2 2
品德與社會 2 2 3 3
科 學 2 2 2 2
語 文 7 7 7 6 6 6
學 數 學 4 5 5 5 5 5
英 語 2 2 2 2
體 育 4 4 3 3 3 3
藝 術 4 4 4 4 4 4
科 綜
合
實
踐
活
動 音 樂 2 2 2 2 2 2
美 術 2 2 2 2 2 2
信息技術 l 1 l 1
研究性學習
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
勞動技術教育 2 2 2 2
地方與學校課程 5 4 2 3 2 2
周總課時數 26 26 30 30 30 30
學年總課時(節) 910 910 1050 1050 1050 1050
3. 中國學生身上的缺陷與我國中小學的課程設置實施有什麼關系
中國學生身上的缺陷與我國中小學生的課程設置實施有什麼關系,中國學生身上有個缺陷就是比較與太過於注重於學習成績。
4. 中小學課程設置標准
中小學課程設置標准,以下課時為每科周課時量:
小學一、二年級:
品德與生活(2節) 語文(8節) 數學(4節) 體育(4節)藝術【包括音樂、美術】(4節)綜合實踐活動【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3節)地方與學校開發或選用的課程(3節)
(4)我國中小學課程設置擴展閱讀
教師開發課程的模式是實踐—評估—開發,教師在實踐中,對自己所面對的情景進行分析,對學生的需要做出評估,確定目標,選擇與組織內容,決定實施與評價的方式。目前,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是教師小組,而不是單個教師。
校本課程開發是學校課程管理的組成部分,它需要有領導的支持,專家的指導,教師的努力和參與,需要得到全社會的理解、支持和評價。總體上說,校本課程開發的程序主要有四個階段:
需要評估。需要評估是設計校本課程時首先必須要做的研究性工作。主要涉及明確學校的培養目標,評估學校的發展需要,評價學校及社區發展的需求,分析學校與社區的課程資源等。
確定目標。確定目標是學校對校本課程所做出的價值定位。它是在分析與研究需要評估的基礎上,通過學校課程審議委員會的審議,確定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制定校本課程的大致結構等。
組織與實施。組織與實施是學校為實現校本課程目標開展的一系列活動。根據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與課程結構,制定校本《課程開發指南》。對教師進行培訓,讓教師申報課程。
評價。評價是指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的一系列價值判斷活動,它包括《課程綱要》的評價、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定、教師課程實施過程評定以及《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的評價與改進建議等。評價的結果向有關人員或社會公布。
5. 我國中小學課程計劃的最基本部分是什麼
學科設置·········································
6. 我國中小學課程的三種表現形式 、 、 。
教學設計、教學大綱、教材
若此題目為多選,則要看以上三種表現形式的分支:教學設計(包括課程計劃或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即課程標准或教學);教材或課本。
7. 我國中小學課程中科目的設置大致包括六類,外語屬於什麼科目
14.我國中小學課程中科目的設置大致包括六類,外語屬於什麼科目?( ) A.基礎性科目 B.社會基礎知識科目 C.工具性科目 D.技術科目
c 工具類
語言是工具
8. 如何評價我國中小學現有的課程體系
當前,我國中小學課程評價改革的問題比較突出。從評價的質與量兩個屬性來看,既體現為質的規定的不全面,又表現為量的判斷的不科學。國際上發達國家的研究經驗可為我們尋找對策提供參考,具體可從改變評價觀念、加強評價問責、提升評價質量等方面入手。
關鍵詞:中小學;課程評價改革
課程評價是整個課程體系的重要環節。美國學者格朗蘭德曾用一個公式對評價作了簡要的說明:評價=測量(量的描述)或非測量(質的描述)+價值判斷。…古巴和林肯(E.G.Guha and Y.S.Lincoln)也認為完整的評價應該包括描述和判斷兩個部分。上述學者不約而同地將評價看作是在量或質的描述的基礎上進行價值判斷的活動,即評價包括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據我們最近一項凋研發現,在具體的課程評價實踐中,作為課程實施人員參與課程評價的願望是有的,但或許是受客觀條件、評價時間等諸多因素限制,課程評價的參與率較低,而學生作為評價主體參與學業評價也僅限於部分學校,我國課程評價主體整體來講還是以課程專家及教育管理者為主,相對顯得比較單一。課程評價的客體主要包括對課程本身的評價、對課程活動的評價和對課程實施效果的評價三個方面。這三方面的研究從已有文獻資料和實踐調研情況來看,就課程本身的評價相對較少,僅限於一些課程專家和學者,實踐層面相對較多的是對課程活動的評價,而對課程實施效果的評價基本卜.是以考試來完全替代,形式單一,內容狹窄,即便是僅對考試而言,也受到當前測量理論與技術水平整體較落後的影響而兀法科學公正地考出學生水平。無疑,這些狀況嚴重影響了課程評價積極作用的發揮。如果僅從事實判斷這個角度來講,我國當前課程評價實踐問題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既體現為質的規定的不全面,又表現為量的判斷的不科學,從而影響到課程評價在改善學生學習和甄別學生兩方面功能上的欠缺。
一、中小學課程評價改革存在的主要問題
1.質的異化:課程評價體系改革代之以考試改革,以偏概全
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我國教育主管部門高度重視課程評價問題。2002年12月,教育部下發了《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明確提出「現行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與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不相適應,突出反映在強調甄別與選拔功能,忽視改進與激勵的功能;注重學習成績,忽視學生全面發展和個體差異;關注結果而忽視過程,評價方法過於單一」。2003年的《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已開始真正在國家政策層面關注學校層面的評價變革。上述通知明確要求建立以促進學生發展為日標的課程評價體系,對評價目標、措施與力+法等都作出了具體規定。通知指出,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教師的教學水平;充分發揮評價促進發展的功能,使評價的過程成為促進教學發展與提高的過程。在素質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關鍵時期教育部出台此政策,充分表明過去的評價考試制度所造成的不良後果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 然而,這么多年以來,課程評價領域的變革被有意無意地試圖通過不斷完善選拔、鑒別功能單一的考試的變革來驅動「整個評價體系」的變革。我國在課程評價領域研究較多、實踐較多的是高考、中考、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在多次評價改革過程中,人們為豐富的經驗積累是關於「高考為什麼改、怎樣改」的問題。但是,關於基礎教育課程評價改革還只是泛泛而談。回顧21世紀以來的評價政策,強調較多的還是「考試次數的減少,出題的要求等」,其政策的關注點多放在對選拔、鑒別性的考試過度重視而引發的學校、課堂層面片面追求升學率、學生學習負擔過重等,幾乎沒有提出任何有前瞻性的評價政策。因此,在實踐層面,只要高考的模式、題型、內容有所改變,地方、學校、課堂教學等都會跟著變化。如若高考不改,各層面幾乎不會進行主動的評價變革。由此可見,單一考試的完善已取代了對健全的評價體系的追求。這種機械的、以標准化測評為核心技術、以競爭選拔為目的的考試,釀成了當前我國學校課程改革難以深入推進、學生負擔絲毫不減的苦果,也使得學生學業評價誤入歧途、越陷越深。 考試本是評價的一種主要形式。但在我國,經歷了千餘年來施行的科舉考試的傳統影響,又歷經近代科學主義倡導下延續近百年的教育評價理論和技術本身存在的一定誤區的影響,現代學校教育的考試已完全替代了評價,評價功能過於片面、偏激,作為評價的一種主要形式的考試的本體功能被扭曲,進入了小考試為大考試服務、大考試為升學和選拔服務、教育教學為考試服務的惡性循環。在學校教育質量改革中,教育管理者首先關注的是如何提高學生的成績,遺忘了評價是一種促進學生發展與完善的工具,忽視了學生的智能發展需求,而去追求所謂的評分的准確與評價的效率。因此,克服課程評價領域存在的的問題,需要實現由「測試學生的學習」到「為了學生的學習」的課程評價觀的轉變。為了轉變因考試替代評價而造成的惡性循環,充分研究和開發注重學生學業能力、促進學生發展的課程評價模式已迫在眉睫。
2.量的隨意:測量理論與技術的落後導致命題不專業,經驗主義
重大考試通常是以分數來呈現結果的,但這個關乎學生切身利益的量卻常常只能滿足對學生的可區分、可選拔,至於信度、效度等方面的一些基本指標便在考慮之後了。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制約因素就是由於當前重大考試命題技術較為落後。即便對於高考、中考等重要考試而言,由於測量理論與技術方面的專業欠缺導致命題比較隨意,命題人員多憑經驗制卷,這與發達國家比較顯得十分不專業。同時,由這樣的試卷取得的分數又比任何一個發達國家更被看重。因此,即便就課程評價的量的屬性來看,量產生的隨意性也是課程評價的一個硬傷。一方面,高考命題至今沒有常模,不僅不同省份的自主命題難度懸殊,就是同一省份不同年份的試卷難易忽上忽下,難度捉摸不定。另一方面,行政化的考試組織機構也不會或者是不敢把考試相關的結果分析數據從面上公之於眾,以供教學研究機構等做相關分析與反饋從而指導與服務於教學,所以很難得到有效改進。
在我國,中高考等總結性測驗的設計開發通常是由教育考試機構組織學科專家進行命題和組卷。學科專傢具有的更多是學科本身的知識,通常缺乏心理與教育測量方面的知識來理解測驗所要考察的心理屬性,更缺乏相應的測量技術和方法來驗證測驗題目的質量。外部評價如此,與實際教學密切結合的課堂評價更是如此。我國一線教師通常很少受過系統的心理或教育測量理論和技術方面的訓練,課堂評價任務的設計或選擇往往參照外部考試的題目樣例或模式,較少從當前的課程內容和學習目標出發。同時,我國高校在心理與教育測量方面的教育水平偏低,我國很少有高校開設教育和心理測量專業的課程,即使有些教育管理、師范類學生接受了教育評價課程教育,也多是重宏觀輕實踐、重理論輕技術。這是長期以來我國教育考試事業落後、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的深層次原因。
就國內目前的狀況而言,無論是從試題的命制,還是從考試結果的分析與匯報來看,我們的考試在試題質量與考試結果反饋方面都受制於經驗主義,受制於測量理論與技術的明顯滯後,不能滿足當前考試改革、評價改革的需要。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已經能意識到或者認可上文所指出的問題,以及這些問題對學生發展直接或間接的限制,卻又通常默認當前的課程評價模式為不二之選、難以替代,在研究與實踐領域有意無意地有一些迴避傾向。
二、發達國家課程評價改革的經驗
我國經濟相對發達的省份在課程評價領域的問題或許可以參考國際上發達國家的改革經驗。因為其教育發展目標比較接近,而問題也有類似之處。比如,在進行國家課程評價試驗的若干發達國家(如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基本上已經解決了辦學條件和師資問題,整個教育系統處於穩定運行狀態。他們在課程評價方面的問題也主要集中在學生學科成績的測量評價上,評價功能比較狹窄、評價觀念有待改進。可以說,在這些國家,正規的課程評價一出現就是遵循一條科學與客觀之路的,且由於這種科學與客觀在課程評價的標准化階段就被過分強調,因此,其評價功能被扭曲的現象也十分突出。從某種程度上講,課程評價領域的改革也一直是伴隨著他們近百年的教育測量運動的。
僅就當前來看,在美國的基礎教育領域,不管是州級、學區級還是校級的學生評價,隨著課程評價與教學的高標准、與績效責任緊緊聯系在一起,在學生評價領域也掀起了新的應試風浪。美國教師也同樣會為了測驗而教學。在美國的課堂中,大部分教師都會教授學生應付考試的方法以及獲得高分的手段,甚至還會以標准化測驗的內容為依據自行改變教學內容,從而使得測驗內容與教學內容相一致。雖然其形成背景及相關因素與我國有所不同,有的是因為教師希望學生通過獲得高分而對學習有興趣且能激勵自尊和學習的成就感,也有的是因為測評內容本身比較狹窄、不全面,但其最主要的原因同樣是高標准、高風險測驗的盛行。可以說,課程評價領域的改革仍然是教育研究領域的關注熱點。
1.評價方式的改革:替代紙筆測試,拓展評價功能
課程評價功能在質的方面的異化一方面受制於狹隘的評價觀,另一方面也主要受制於單一的紙筆測試方式,這種評價方式的固有不足直接限制_『評價功能的進一步發揮。美國在其持續開展的基礎教育改革中,提出並運用了在真實情景中通過讓學生完成操作任務來進行一系列不同於傳統測驗的「另類評量」(Alternative Assessment)方法,到1991年,美國至少有40個州制定了實施某種形式的「另類評量」的計劃。「另類評量」運動也促進了美國考試體系的建立。從2001年開始加州大學等高校就不採用高考成績錄取新生,改由錄取小組通過各種信息資料(包括必要的面試)舉手錶決進行錄取。「另類評量」所使用的方法多種多樣,對學生的評量也是從多個方面、針對多種能力綜合進行,可以被應用於從教室評估到全國乃至全世界評估的所有類型的評估背景中,並且與教學指導直接聯系,是一種更加全面的多元化評價方法。比如,以往美國很多州都要求對科學探究和科學過程做出評價,但一般的多項選擇紙筆測試題肯定是無法評價的,上述「另類評量」就是一。個比較適合的方法,只是實施成本較大,在大范圍的推廣方面要考慮經濟承受力。美國課程評價領域專家認為英國和以色列在表現性評價方面做得更好。「另類評量」方法的提出,既指明了學生評價改革的方向——對真實生活和學習生活中學生的操作進行評價,同時也為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一種更加真實的教學情景,它不只是一種評價方法的改革,更是一種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基礎的根本革新。
新的課程評價方式的實踐,發揮了多樣化的課程評價功能。除了幫助教育決策、直接改進教師教學活動、使公眾和學生家長了解學生現狀和需求外,通常還用以反饋到課程設置、教科書修訂和教師培訓(包括職前和在職)過程中去。鑒於地區、學生性別的差異,在這種學科成績分析報告中,通常會結合一定范圍內學生家庭、所在學校和社區的背景因素進行綜合分析,以更客觀、更恰當地進行反饋,發揮評價應有的促進學生學科學習、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因此,全國性的課程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用於診斷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缺陷,以便調整教材、教學的進度和深度。近年來,各發達國家都日益重視課程評價在教育發展中的作用。如美國、英國都著手建立健全國家課程評價制度用於幫助教育決策,利用教育信息改進教育質量;有些國家除用於國家教育政策外,還通過教育評價向公眾和學生家長展示學生學習成績的現狀及受教育的需求,通過對學校的背景因素進行分析,從課程設計、教學過程、教學手段等方面提出改進教育質量的建議等等。
2. 測量技術的改進:提高命題質量,深化結果反饋
在美國著名的教育測量公司ACT的大規模考試中,一道題目從設計伊始到最終進入考試試卷,需要經歷至少16道程序的檢測,歷時2到3年。這其中既有包括學科專家、測量學專家在內的題目評審小組的審核,也有基於預測數據的測量學分析。題目質量的評審涉及到內容、認知、題型、反應時間、公平性以及常見的難度和區分度等測量學指標。這種嚴格遵循詳盡系統的測量學規范和步驟的測驗開發過程無疑對我國教育考試的專業化有著深刻的借鑒意義。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普及以及現代測量理論的迅猛發展,構建大型的教育測量和考試題庫已成為可能。美國著名測量公司CTB/McGraw Hill目前已經開發了一個容納有70000個題目的大型題庫,包括了美國中小學階段各個學科的內容。利用現代測量理論,如項目反應理論,既可以保證納入題庫中的測驗題目的測量學指標,還可以確保不同的測驗題目在共同的測量尺度上測量相同的心理或教育屬性,從而保證了從題庫中生成的各種測驗在測量屬性上的同質性。大型題庫的存在是自動化組卷技術的物質前提。自動化組卷可以在幾秒之內完成幾十、甚至幾百套試卷的組卷任務,並能嚴格保證每套試卷滿足多達上百種的技術要求,或者保證不同試卷間的一致性,為我國大規模考試提供了很好的借鑒。目前,國際上所提倡的連續性評價的做法就是建立在計算機化的題庫建設和自動化組卷技術基礎之上的。大型題庫的建設還是計算機適應性測驗的基礎。計算機適應性測驗以項目反應理論為依據,根據學生對己經呈現的問題的回答情況動態調整後繼測驗題目的呈現,避免了傳統紙筆測驗中因題目過難或過易而導致的測量效率的降低。採用計算機適應性測驗具有高效、准確、計分迅速和反饋及時等多種優點,因此,我國教育考試和評價宜多採用計算機化的測驗模式。計算機化測驗還可以與當前國際上流行的認知診斷測驗相結合,用測量學技術從學生回答問題的反應模式中挖掘深層信息,為教育實際工作者提供具有診斷性的反饋信息。
在考試結果的分析和匯報方面,通過運用現代測量理論建立測驗分數的測量尺度以及不同分數的實質含義,使教育考試的分數具有像長度或重量那樣的特徵,從而使對考試結果的解釋不依賴於某個具體的測驗,能夠在同一個尺度上對不同學生個體和集體進行描述和比較。共同測量尺度的建立提供了描述和追蹤學生學習和發展變化的基礎和可能。
隨著學習科學的發展、心理測量技術的日益完善,以上對現有紙筆考試的改革在我國發達省份當具有現實可能性。
三、可能對策:對我國課程評價改革的幾個建議
實施新一輪課程改革十餘年來,課程評價改革已經從思想理念的范疇轉入到實質性的探索和深入研究階段;從小范圍、小規模的嘗試性試驗逐漸推向較大范圍和較大規模的立項研究和廣泛交流,研究者達成了一定范圍的共識。可以說,經過近十年的觀念轉變、理念更新過程,課程評價改革現在已步人了嘗試性摸索的邊實踐邊研究的探索階段。在這個階段,以發達國家課程評價改革的已有經驗為參考,可為我們決策提供一些建議。
1.改變評價觀念:推進多樣化評價方式
對於以紙筆測試來替代課程評價的問題,國內外研究者的觀點基本一致,即認為轉變課程評價觀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要想使課程評價能夠發揮對學生發展的積極作用,我們必須走出評價功能的誤區,把選拔性考試與基礎教育學生評價分開對待。當然,在轉變評價觀念、創新評價方式的同時,還需要加強評價標準的制定。比如教學評價標准、學生學業評價標准、教師評價能力標准等等一系列評價標準的研發。另外,另類評價方式的實現要求有新的測量評價工具的研發。
2.加強評價問責:建立促進學習的評價體系
在近期國內外的學術和實踐研究中,將課堂、學校層面所產生的信息和大規模的問責機制相聯系的趨勢日益增強。根據國家層面的課程評價體系,建立地方、學校、課堂層面上的「促進學生學習的評價」體系;加快建立與新型課程評價模式、評價內容相適應的問責機制;將「促進學生學習的評價」的體系所得到的信息應用於各級教育問責體系。
在很多地方和大多數學校中,教學管理人員包括校長同樣非常缺乏正確的學生評價觀念以及新的學生評價知識,所使用的評價模式仍然十分傳統,無法調動廣大教師改革學生評價方式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即使教師被要求進行改革,他們也不願意去做那些「份外」的事情。所以,往往在花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之後,教師們又都回到原來的老路上去。為此,必須要加強對評價方式、評價內容與教學目標之間一致性的引導與問責。破舊立新的深層次的變革也許在一開始尤其需要建立相應的問責機制,強制人軌、整體推進,唯其如此,當下課程評價問題的突破、促進學生學習的評價體系才有望全面實現。
比如江蘇省教育廳兩年前就提出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的「五嚴」規定,其中第一條為:「嚴格禁止下達高(中)考升學指標。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學校要堅持正確的政績觀和質量觀,……」;第四條為:「嚴格規范考試和招生管理。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學校要規范考試科目,從嚴控制考試次數。……加快高考招生社會化改革步伐,盡快推行網上報名,高考成績由省級招生機構直接發放給考生本人。……」「凡是有中小學,被省或市查實存在違規行為,包括作息時間表或課表存在弄虛作假現象的,除了在督查通報中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分和責任追究外,所在縣(市、區)政府教育工作在3年內的縣級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考核的市級復查與省級抽查中,有關素質教育方面考核指標方面一律實行一票否決,同時,所在縣(市、區)、有關學校及校長本人在省或市級的各類評優評先中一票否決。」此外,暢通的舉報信息渠道和嚴厲的懲罰,有效地推進了課程評價觀念的轉變,促進了課程評價與教學、課程目標之間的一致性。
3.提升評價質量:加強教師的課程評價理論與測量技術培訓
(1)課程評價理論的培訓
由於廣大教師沒有掌握開展學生評價的必備知識和技能,不能正確地實施評價,所以在許多情況下給學生帶來了不應有的損失。例如,評價信息不全面或不真實、評價結論不正確,使得學生、家長以及其他使用評價信息的人,往往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學業成就做出錯誤的判斷,從而選擇了不恰當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教學第一線人員,尤其是中小學教師,缺乏課程評價的理論知識和支持性的資料與信息,他們不適應先進的學生評價理念,更不知道應當如何進行新的評價操作,非常需要在學生評價的程序與方法上得到及時、有效的指導。在培養教師的大學教學中,無論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幾乎都沒有把教育評價作為必修內容,很多學校未開設過評價與測量課程,沒有教學生如何在教學工作中開展學生評價,教師也很少強調這方面知識的重要性。這是導致上面提到的在職教師缺乏教育評價理論和技能的重要原因。
(2)評價測量技術的提高
我國教育考試目前的實踐雖然在整體的設計思路上與國際上同類測驗相似,但在具體環節的實施上還有很大差距,直接影響到測驗目的的達成和測驗結果的質量。這種差距主要體現在測驗編制過程中對測量學問題的思考不足,對相關測量學技術的應用程度不夠。比如,在測驗題目開發方面,我們更多依賴命題專家的經驗和判斷,較少嚴格遵循詳盡系統的測量學規范和步驟。我們較少組織測驗題目的預測,並根據學生實際回答的數據進行測量學方面的分析,檢驗題目選項是否符合了預期功能、是否測量了應該測量的東西、是否對不同性別或地區的學生是公平的等等。這種經驗式的命題和組卷模式直接影響到最終測驗的穩定性和准確性,降低了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推斷的有效性。
因此,必須要加強對考試的分值、題型、題量、難度、等第劃分方式等等的細化研究,使得教育測驗的設計開發按照更加科學、正確的程序進行。同時,要提高命題質量和深化考試結果的分析與反饋。另外,要提高我國大規模考試的專業化水平。大規模考試的設計、開發、實施和分析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課程、學科、測量學、心理學以及計算機技術等方面,需要不同背景的專業人士組成研發團隊,團結合作,緊密配合,在不同的層面上組成梯隊。
9. 當前我國中小學主要的課程類型有哪些
1.中、小學的課堂教學一般承擔著以下任務:向學生傳授新的知識,復習鞏固學習過的知識;將所學的知識運用於實際形成技能、技巧;檢查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等。據此,在實踐中,中、小學課的基本類型被劃分為兩大類:單一課和綜合課。
(1)單一課。一般是指在一節課內主要完成一項教學任務的課。單一課又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傳授新知識的課。在一節課里,絕大部分時間用來向學生傳授新的知識,組織學生學習新教材。目的主要在於讓學生感知、理解和掌握新的教材內容,增加新的知識要素。有時也會有復習、鞏固的內容,但它是為掌握新知識這一主要任務服務的。
鞏固知識的復習課。一節課的時間主要用來復習已學過的知識。目的主要在於使學生加深知識的理解,掌握本質,並將知識網路化、系統化,予以鞏固記憶。比如學習完一個單元後或期中、期末考試前所上的復習裸,就屬此類。
培養技能、技巧的課。包括練習課,實驗課、實習課等。這類課的時間主要用於組織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實際操作,反復練習,掌握基本技能形成熟練技巧。如語文的作文課,數、理、化的獨立作業,實驗課,生物的實習課等,都屬此類。
檢查知識和技能、技巧的課。用整節或連續兩節課的時間檢查學生對已學知識和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目的在於了解學習情況,對每個學生的成績給以評價,並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彌補。各門學科教學中所進行的不同形式的測驗課、考試課,即屬此類。
自學課。這是近年來在強調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中所創造的一種課型。其形式是在教師指導下,主要通過學生自己閱讀、思考和獨立作業,積極主動地獲得知識和技能。
單一課由於內容集中,幾乎運用課的全部時間完成某項單一任務,結構上變化不多,因此多在中學高年級採用。
(2)綜合課。又稱混合課,一般是指一節課內要完成幾項教學任務的課。綜合課的內容包括復習1日的知識;學習新教材內容,對新學教材予以鞏固,並適當進行練習,培養基本技能、技巧;甚至還要檢查知識的掌握程度。
綜合課所要完成的幾項任務並不是處於同等重要的地位,一般是側重於新知識的傳授,結合進行鞏固復習和技能、技巧的培養。由於綜合課方式靈活,結構富於變化,適應兒童難以在較長時間:內從事單項活動的心理特點,故在中學低年級和小學被普遍採用。這樣,多項活動交叉進行,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好的效果。
2.根據任務劃分,課程可分為:傳授新知識課(新授課)、鞏固知識課(鞏固課)、培養技能技巧課(技能課)、檢查知識課(檢查課)。
3.根據教學方法,課分為:講授課、演示課、練習課、試驗課、復習課。
(9)我國中小學課程設置擴展閱讀:
課程類型的劃分依據
一般認為劃分課的類型的依據主要有三項:
第一,教學的目的、任務。從總的方面講,教學的任務就是傳授文化科學知識,培養技能、技巧和發展認識能力。但完成此任務要經歷一個認識過程,而這個過程又由許多相對獨立的環節組成。如從感知知識到理解知識再到鞏固掌握知識,並運用於實踐,在反復練習中形成技能、技巧。這就決定了在同一教學過程中,每堂課所擔負的目的、任務不會相同。不同的教學目的、任務決定了課的不『同類型。教學目的、任務的多樣性,決定了課的類型的多樣性。一個相對獨立的教學過程必然是由不同類型韻課構成的完整的上課體系。
第二,教材內容。不同學科或同一學科的不同單元的教材內容,分量多少不同,難易程度不一致,知識因素之間邏輯關系的緊密程度也有差異……所有這些都決定了在教材的教法上有區別。有的教材,需要整堂課或幾堂課都用來敘述新教材;有的則需要整堂課或幾節課進行復習;有的則將課的主要時間用於實驗;有的分量較少而又相、對獨立的教材,則可以在一節課內完成教學過程。這樣才會使上課過程結構完整,避免支離破碎。可見教材內容性質的多樣性決定了課的類型的多樣性。
第三,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這也是決定課的類型的重要因素。比如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於單一活動,因此,應多採用結構變化多的綜合課。對於知識水平較低的年級,也要盡力避免連續上那些難度高、容量大的傳授新知識的課。總之,課的類型的決定和劃分,是教學過程復雜性的反映,受教學過程諸因素的制約。教學中,如果能夠從實際出發,正確地合乎規律地選擇和運用不同類型的課,就會使教學過程體系完整,進行順利,效率提高。
第四,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實現共同的教學目標,完成共同的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方式和手段的總稱。
10. 基礎教育課程規定,我國中小學課程設置綜合實踐活動開設的學段是
從小學至高中設復置綜合實制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
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形成初步技術能力。
(10)我國中小學課程設置擴展閱讀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是2001年6月由教育部印發的課程條例,是由國家教育部頒發的。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尤其注重學生多樣化的實踐性學習方式,轉變學生那種單一的以知識傳授為基本方式、以知識結果的獲得為直接目的的學習活動,強調多樣化的實踐性學習,如探究、調查、訪問、考察、操作、服務、勞動實踐和技術實踐等。
因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比其他任何課程都更強調學生對實際的活動過程的親歷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