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理念的探索與實踐
1. 論述新課程改革所主張的新課程理念在實際教學中如何實踐這些新課程理念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
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專強調形成積極屬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並設置綜合課程,以適應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需求,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把要改革內容加以論述,嘿嘿個人觀點~~~
2. 新課程理念有哪些
新課程教學理念有科學性、先進性以及學習理念、學習方式、人生觀、價值觀、認識觀等的不斷變化。
傳統的教學為老師講學生聽,這樣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出的學生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因此,如何「創設有利於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課程實施環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滿足不同發展潛能學生的不同需求,給與學生選擇的空間,以最終實現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是高中新課改的重要任務。
面對這一艱巨任務,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建立和形成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探究式學習方式,從學生的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發現新問題」的學習過程,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探究性學習從根本上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也要求教師必須改變原來灌輸式講授的教學方式。
拓展資料:
課程標准在教學內容、學習方式、課堂模式等多方面都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革,當然也要進行教學評價的改革。
因此,課程標准把「建立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並重的評價機制」作為一個基本理念,著重強調在對學習評價時,既要關注學習結果,也要關注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行為的變化,評價的目標要多元化、手段多樣化。
新評價理念的提出,要求各級教育部門及個人,尤其是教師要徹底改變以前不科學的評價觀念,以實際行動落實新課程標準的評價要求,隨著新課程的實施,學校教育在教學內容、學習方式。學習環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變,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組織者、引導者的教師,評價時必須做到在重視結果的同時又重視過程。不能求全,只要學生在某一方面有進步的表現,盡管每個學生的表現不盡相同,也應認為他的學習是有收獲的,是成功的。
3. 新課程理念是什麼
本次課程改革是在世紀之交的背景下進行的,也是在世界各國進行課程改革的形勢下展開的,這種形勢要求新課程必須置於國際視野中進行規劃和設計。
首先,組織學術力量,充分研究主要發達國家的課程改革經驗,如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法國、德國、韓國、俄羅斯等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教育與課程改革經驗,從中吸取值得借鑒的內容與方式。
其次,組織專家有重點地考察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泰國等的教育行政機構、教育研究與評估機構、中小學和幼兒園,尋求國際背景與中國特色的結合點。
第三,借鑒的經驗涉及各個方面,如各國普遍強調價值觀教育與道德教育,注重基礎學力的提高、信息素養的養成、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在義務教育階段試行綜合課程,重建新的課程結構,建立國家課程標准;尊重學生經驗,倡導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式,實現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探索發展性的課程評價,強調評價的教育功能;構建共享的課程管理機制,促進學校課程的適應性,等等。
第四,新課程特別重視國際經驗的本土化問題,如在培養目標上,提出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革命傳統;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等。在課程結構上,表現為九年一貫設置課程,小學設置綜合課程,初中擁有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兩套計劃,並充分考慮學科研究的基礎,在課程標準的敘述上,保留一定的差異。在課程管理上,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三級課程管理體制,等等。
(二)課程的繼承與創新
新課程確切地說是改善課程的一次嘗試,是課程改革歷史進程中的一個階段。每次課改都有一種承前啟後的作用。50年來,我國的基礎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後,我國開始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課程改革,並由此形成基礎教育課程的現行體系。綜觀義務教育制度確立以後的課程建設,有四方面比較突出的進展:一是在課程管理政策上改變了國家過於集中管理的方式,實行國家和地方兩級課程管理的方式;二是初步改變了多年來只有「學科課程」加「必修」的模式,增加了「活動課」、「選修課」等;三是推行了在統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多樣化的方針,初步推動了教材的多樣化;四是在教學實踐中涌現出一批重視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重視學生成功與發展的經驗,倡導了新的教育觀念,激活了教育實踐的改革。這些成就為構建面向21世紀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提供了必要基礎。新課程根據社會發展、知識發展與學生發展對課程提出新要求的綜合思考,試圖在我國基礎教育取得已有成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主要表現在,從兩級管理走向三級管理,使得真正發生教育的地方——學校,有一定的課程權利,並承擔相應的職責;根據綜合性、均衡性與選擇性的原則,正確處理好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必修課與選修課的關系,從小學三年級開始,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以「課程標准」代替「教學大綱」,進一步推動了教材多樣化策略,使得真正實現「一標多本」成為可能。同時,完善教材的審定製度,嘗試建立教材的選用制度;提升學校和地方已經形成的素質教育經驗,作為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以供有志於課程改革的同仁分享。
(三)注重營造一種新的課程文化
新課程超越了教材改編作為課程改革標志的局限性,超越了單純以時間作為劃分依據的階段性,它把課程改革作為一種持續不斷的系統工程,注重時間上的全程性與空間上的無限性,並通過這種新課程,營造一種合作、對話與探究的課程文化。
所謂合作文化,就是強調課程的開放性。每一位兒童都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體,促進其發展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實現。同時,每位兒童都有差異,他們的發展取決於有差異的課程,沒有合作就不可能提供有差異的課程。由於學校制度的建立與課程分化的傳統,導致教師的行為具有「個人專業主義」傾向,而教育的特殊性又需要在分工基礎上的合作,以實現一個完整的人的教育。如何解決這一矛盾?新課程強調一種共建共享的課程文化。專家、教師、學生及其家長、社會人士都是合作共同體的一分子,應盡可能保證他們之間有合作的機會,並建立合作的機制。值得一提的是,新課程倡導與學生家長的合作,要求家長首先應知道自己的角色,認識到自己也是課程改革或學校教育共同體中的一員,是學校課程的決策人之一,而不是一個「局外人」;其次應了解新課程倡導家長享有對學校課程的知情權、評價權與建議權,學校或媒體都有義務告訴家長,他們的小孩在學校學些什麼,怎樣評價,以便家長可以做出決策或提供建議;第三應通過觀察或了解自己子女的學習需要、對學校或學習的態度以及素質報告單來評價學校課程的質量,並與學校或教師保持經常性的聯系,採取相應的、適當的教育行動,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第四應對學校教育有一種正確的認識:學校作為一種社會組織機構,是青少年的專門化的教育場所,學校所承擔的是社會責任,而不是個人責任,因此家長應充分認識到對於一個小孩而言學校教育所具有的優勢與劣勢,不能把一個家長的願望強加給學校,要學校承擔不該承擔的家長責任,設身處地地為學校或教師著想。
所謂對話文化,就是強調課程的民主性。課程本身就是一種對話,是所有與課程利益有關的人員或部門之間的對話。由於兒童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兒童的發展是全社會的焦點,因此,把什麼樣的課程交給兒童,或者說兒童需要什麼樣的課程,不能讓某個專家或某一群體的人來決定,需要社會各界人士的對話與協商,特別是在國家課程標準的制定上。就目前而言,學生在學校里學什麼,取決於教師教什麼,教什麼取決於專家編的教材說什麼或專家出的考卷考什麼。學生不知道為什麼學,教師也不知道為什麼教,教師沒有機會與專家交流或對話,不了解或不理解教材中的革新要素。新課程在國家標准制定時就非常強調對話與協商,盡可能創造各種機會,讓課程專家與學科專家、專家與教師,專家與社會人士代表分別參與對話,或讓他們共同參與對話。同時,把「課程標准」作為文本,要求專家、教師、學生及其他相關人士不斷地解讀,並與之「對話」。
所謂探究文化,就是強調課程的科學性。就課程的歷史來看,什麼樣的課程才是適合兒童的課程,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需要多代人前赴後繼、不懈地持續探究;就一門課程來說,從課程目標的確定、內容的選擇與組織、實施到課程評價,也需要不斷的探究,才能做出科學的決策;就課程實施的一個環節來說,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健康的人,而不是相對靜止的物。這種專業特性決定了教師的專業生活方式必須面對教育情景中的不確定性。教師每時每刻面對的情景都具有即時性,都有不同的一些方面,需要教師去解決,探究。例如,從理論上說,課前備課或計劃是不可缺少的,然而,這並不是說實施就是貫徹執行計劃,而是要根據課堂情景進行調整。研究表明,課前計劃過於充分的教師,在上課時對學生反倒不敏感,導致較少鼓勵學生談自己的看法和進行討論。另外,課前計劃詳盡的教師所教的學生比計劃簡略的教師所教的學生在學習態度上的分數要低。這說明,如果教師在上課時不隨機應變(探究),課前計劃就有可能起副作用。課前計劃畢竟是帶有主觀性的設計藍圖,實施時的靈活性非常重要,新教師與熟練教師的差別往往就在於此。因此可以說,教學即探究,教師即研究者。新課程倡導探究文化,強調應在不同層面進行課程創新。在國家層面,嘗試課程管理體制的創新,制定國家課程計劃與課程標准;在地方與學校層面,確保國家課程計劃與課程標準的嚴肅性,同時,鼓勵因地制宜地進行不同程度的課程創新,制定相應的計劃或方案;在課堂或實施層面,要求教師依據課程標准,創造性地進行教學,反對經驗主義和本本主義,確保課程對學生、學校、地方的適應性。
4. 新課程的主要理念有哪些
新課程體現出以下三大課堂教學理念:
1.生活性(——回歸生活,體現生活性,是新課程教學的基本特徵) 追求教學的真實性,淡化教學的純藝術性追求,即教學語言滴水不漏;教學環節天衣無縫;細節處理獨具匠心;時間安排精確無誤;教學運行波瀾壯闊。我們寧要有缺陷的真實,也不要虛假的完美。要回歸生活,強調對話、交往、互動的生成性教學。
2.發展性——發展性教學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態,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教學的根本任務。 一線教師要按照新課程的要求,反思原有課堂教學模式的弊端及造成的原因,積極進行教學模式改革的研究,在理論上研究,在實踐中探索,從根本上摒棄陳舊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構建新課程精神指導下的新的教學模式與方法,要以學生發展為本,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強調課堂上師生互動,關注課堂中愉悅和諧的群體生活和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課堂教學煥發出生機和活力。 新課程實際上對教師提出了教育專業工作者的要求,這就是教師要成為學生成長的引領者,學生潛能的喚醒者,教育內容的研究者,教育藝術的探索者,學生知識建構的促進者,學校制度建設的參與者,校本課程的開發者。
3.生命性——生命化教學 要把教學提升到生命層次,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的一段生命歷程,一種生命體驗和感悟,這是新課程教學的最高境界。 課堂教學應被看作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經歷,是他們生命的有意義的構成部分。對於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是其學校生活的最基本構成部分,它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當前及今後的多方面發展和成長;對於教師而言,課堂教學是其職業生活的最基本的構成部分,它的質量,直接影響教師對職業的感受、態度和專業水平的發展、生命價值的體現。 葉瀾教授在「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一文中做出過這樣一連串的追問:「當學生精神不振時,你能否使他們振作?當學生過度興奮時,你能否使他們歸於平靜?當學生茫無頭緒時,你能否給以啟迪?當學生沒有信心時,你能否喚起他的力量?你能否從學生的眼睛裡讀出願望?你能否聽出學生回答中的創造?你能否覺察出學生細微的進步和變化?你能否讓學生自己明白錯誤?你能否用不同的語言方式讓學生感受關注?你能否使學生覺得你的精神脈搏與他們一起歡跳?你能否讓學生的爭論擦出思維的火花?你能否使學生在課堂上學會合作,感受和諧的歡愉、發現的驚喜?……也許,還可以再列出一百個這樣的問題,但卻不可能窮盡一個真正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可能發生的一切。」 這不正是我們新課程苦苦探求的課堂教學的理想境界嗎? 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上,師生才是全身心投入,他們不只是在教和學,他們還在感受課堂中生命的涌動和成長。 生活性——體現了對學生的現實關懷——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活氣息; 發展性——體現了對學生的未來關懷——讓課堂教學以人的發展為本; 生命性——體現了對學生的終極關懷——使課堂教學充滿生命氣息。 在這樣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就會使知識變得鮮活起來,使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
5. 新課程的四個基本理念是什麼
1、提高科學素養------新世紀對公民的基本要求。
2、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提高和收獲。
3、倡導探究性學習------學習的方法和思路,為今後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4、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提高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
(5)新課程理念的探索與實踐擴展閱讀:
學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對象,究竟應該如何看待學生,這是教育工作者面對的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學生觀的核心內涵是,學生究竟是人還是物。
至少在口頭上,幾乎任何人都認為學生是人,然而,在我們實際的教育工作中,卻普遍存在著把學生當做任人擺布的物的現象。這涉及一個如何看待人的問題。這次課程改革對於學生的看法堅持了以下三個要點。
第一,統一性、規范性
作為生活在一定社會條件下的人,人與人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使學生具有「被決定」的一面。馬克思關於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的闡述,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因此,新課程必須具有必要的統一性、規范性,這一點在課程標准中得到了體現。
第二,主動性
作為具有主動性生命形式的人,學生與無生命的物和有生命的植物、動物有著本質的區別。正是這種主動性,使人能夠不斷地「更新」,不斷地超越自我。因此,在課程實施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充分考慮如何保護並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第三,學生具有「未完成性」。
從積極的意義上理解,這種未完成性是指:在我們的學生身上,具有豐富的潛能,存在著廣闊的發展空間,蘊藏著對於復興中華民族大業至關重要的人力資源。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充分發展是這次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使命。
6. 新課程理念是什麼具體包括哪幾方面的內容中小學有什麼區別嗎
有區別, 這是小學的 (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 面向全體學生; ● 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 ● 全面提高,語文素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 觀,三個維度目標的綜合)。 (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 豐富的人文內涵,熏陶感染作用,學生的獨特體驗; ● 實踐性,以實踐能力為培養目標,以語文實踐為培養途徑; ● 母語教育,學習資源,實踐機會,感性把握能力; ● 漢語言文字特點對語文教育的影響,起始階段的教育過程和方法,語感,整體把握。 (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 注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兒童學習語文特點,個體差異與學習需求; ●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求知慾和進取精神; ●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 鼓勵想像、質疑、發現、創新。 (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 綜合:溝通學科間的聯系、語文與生活的聯系; ● 實踐:積極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課內外學用結合; ● 創新:吸收新思路新觀念,運用新技術新方法; ● 適應: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校和不同學生的需求; ● 開放:自我調節,更新發展。
7. 如何用新課程理念來解讀和實施新教材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在教學中讓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行為基於教材,但又不為教材所束縛,使教學源於教材,但又高於教材,真正體現出數學教學的簡單化。在此過程中要把握好「解讀」和「活用」二者間的關系。一是正確「解讀文本」。包括獲得自己所需資源,理解編者編排意圖,疏理知識點,確立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活用」的根基。二是「活用教材」。將教材中所獲得的「資源」,經過轉化、整合、思考、簡單化、生活化等優化教學活動,創新設計來攻破重難點,達成教學目標。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正確「解讀文本」。 「解讀文本」教師的一項重要基本功,解讀文本是否到位直接關繫到確立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關繫到教學設計、教學效果等,結合我的教學實際,我認為解讀文本需注意三方面: 1、讀懂文本編排意圖,搞清文中插圖和旁註文字、提示語。數學教材中有大量插圖,包括實物圖、示意圖、表格圖、線段圖、幾何圖等,在插圖旁還標注文字、提示語,這些有機的編排成分能配合數學學科的特點進行思想教育,能溝通數學與社會、自然的聯系,能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滲透著數學的思想方法。例如: 「圓的面積」教材編排就把圓的面積計算用「化曲為直」轉化為學過的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化歸思想」,滲透了數形結合的數學方法。教材中常出現解題指導思想、方法等的旁註文字,提示語,它能幫助教師正確分析難點,突出重點、指導教法,啟發學生深入分析思考,指導學生學法,掌握知識要領。例如: 「可能性」例1插圖的旁註文字:①哪個盒子里肯定能摸出紅棋子?②哪個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綠棋子?③哪個盒子里可能摸出綠棋子?這三方面的旁註文字、提示語就指出了教學的授新知識點、重點與難點,它可讓學生在比較中不斷猜想、把握知識要領、啟發學生深入分析思考,指導教師設計比如摸綵球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猜測——實踐——驗證,通過實踐活動中的體驗,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對生活中可能性事件作出描述。 2、讀懂例題,弄清例題與習題的關系,疏理授新知識點。 例題是數學教材的核心內容,它具有典型性、規范性。它能讓學生由例及理、由例及法、由例及類,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能讓老師疏理出授新知識點,能讓老師在教學設計中始終把握教學重難點,根據教學重難點,確立教學目標及構思教學設想。習題的作用及難易,教師要心中有數,弄清習題與例題相配合的基本題、變化題、探索實踐題,提高題等的分布情況,正確解讀習題不是例題的簡單重復,而是必要的補充、發展和延伸。學生獲得哪些信息?你能根據獲得的數學信息提出些數學問題嗎?來展開創造性的教學構思。 3、解讀教材整體結構與新舊知識聯系。 解讀教材整體結構與新舊知識聯系,要把握:①通讀全冊,理解單元教學內容,理清整體與部分的關系,處理好各年級之間數學知識的銜接。②細讀單元,理清知識點,弄清新舊知識聯系點,分析數學新舊知識結合點,分析學生學習新知的思維過程:平衡(舊知)——不平衡(不懂新知)——引發沖突(關鍵)——交流、合作、探究(課堂效果)——新平衡(學懂新知)。解讀本單元的目標,在每節課,每個知識點、每個例題怎樣才能得到落實,達到宏觀與微觀,新知識與舊知識,教學目標與達成構思等的統一。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活用教材」 在解讀文本之後,教師應根據解讀文本中獲得的自己所需數學教學資源,疏理授新知識點,真正確立起「教什麼」,確立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著手進行構思具體的教學設計,確定教學流程,牢牢把握「怎麼教」。設計出簡單、實效、生活化的可行的教學流程,真正體現活用教材。創新設計、大膽取捨、整合轉化、使復雜問題簡單化,精讀活用,設計合作流程。 在活用教材、大膽取捨,構思合作流程中,教師要針對教材預設的一些教學對象和教學情景,分析教材意圖、思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般不宜「照本宣科」沿用這些思路,因為:①教材是一種文本化材料,由於文本條件限制,它並不能完全呈現其豐富、獨到的內涵與教學思想,教師應用時必須對其進行合理思考,大膽取捨,分析文本所暗含的精髓,進行程序化、動態化改造;②教材設計思路並不一定能夠恰當反映課程標准思想,教師必須對其進行合理反思,有必要時,需打破文本禁錮,批判性繼承,個性張揚地構思創新設計流程;③教材文本設計中的對象、場景、難度、文字提示、旁註未必適合當時、當地的教學,這樣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教學中對文本進行再加工,真正做到「精讀文本、活用教材」。 「可能性」教學一課來說,教材中安排的是摸棋子的游戲,教材編排中兩個盒子里的各種顏色的棋子都直接呈現給了學生,如果按教材編排思路,在游戲前預先告訴學生紅棋子、綠棋子的個數及盒裝情況,再讓學生做摸棋子游戲,這樣就使游戲失去了懸念。這時我們在教學中就應針對當時、當地及學生特點對教材進行一些大膽改造,即:把各種顏色棋子換成各種色彩的乒乓球,預先不告訴盒子中裝球個數及顏色,然後開展「猜測——實踐——驗證」的摸球活動,這樣就能更有效的達成教學目標,攻破教學重、難點,增添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探究渴望。 學習內容和學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學生自覺接納的程度就越高,《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身邊的生活情景和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為他們創建一個發現、交流、探索的思維空間,使學生更好地去發現數學問題,去獲得數學信息,去大膽創造。數學文本內容是由多個要素構成的,通過結構化,情境化等手段將其融於統一組織中,這不過是課程內容的一種文本化方式,教師要根據教材反映的要求,對其進行重新選擇、組織、使數學學習內容更貼近當地學生的生活背景,從學生身邊的生活情景和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有必要時就要大膽創新、合理揚棄、活用教材、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導入教學情境。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需要適當合理地「活用教材」來開展教學活動,教師要在教學中善於處理教材,調整教材,重組教材內容,激發學習興趣,凸突顯數學教學的效果,提升數學教學水平。例如:連減簡便運算一節中,教師在教學中就可大膽舍棄教材中問題情景,舍棄復雜的應用題教學分析,出示較典型算式直擊「演算法」,讓學生自己做,教師用「歸納法」的教學思想,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怎樣做才「簡便」,要「簡便」就要「怎麼算(演算法)」,這樣數學教學就化復雜為簡單。 綜上所述,面對新課程、新教材、新教學觀、新理念,我們只有更新觀念,正確到位的解讀文本,靈活應變的活用教材,我們的教學才不會偏離方向。在教學中真正達到正確「解讀文本」到「活用教材」的至深、至高的境界,才能更好地實現我們的教學目標,攻破我們的教學重、難點,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才能使數學課堂因解讀精闢而變得精彩紛呈。
8. 新課程體現了哪些理念
這正是新課程所體現的課程理念。 (1)個性創新。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經濟是一種智力支撐型經濟,它的出現,使得知識成為經濟發展的基礎和經濟增長的驅動力,擁有先進的技術和最新的知識,尤其是擁有知識創新能力的人就顯得更加重要。誰擁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誰就將領導世界的潮流。 (3)主動學習。學生學習方式上,改變了過去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練習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教師在其中只起到了助、引導的作用。在概念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中教師及教材所展示的背景,不是教師告之結論,而是在教師的幫助、引導下,由學生自主地去觀察、發現、搜集信息、並用已有知識對所獲信息進行歸整。給學生提供了許多創造性思維的學習機會。新課程改革將突出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地位,而教師將成為課堂學習的一員,師生共同探究,發現問題,探索新知。「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思索,強調研究性學習,將成為新課程改革發展的又一方向。 (4)回歸生活。舊課程的一個主要缺點是課程內容陳舊且脫離生活實際,讓學生覺得枯燥無味,缺乏意義,新課程改革打破了學科的本位主義框框,刪除了「繁、難、偏、舊」的內容和改變了過於留意書本知識的狀況。把課程回歸現實生活。新課程改革將留意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書本與生活的結合。體現為以活生生的情景為背景設計問題,要求學生能夠解決實際問題。 (5)學科綜合。現代科學發展越來越呈現綜合化的趨勢,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科學,各學科之間往往相互滲透,產生新的邊緣學科。 (6)發展評價。新課程改革的一個要求就是以評價促發展,因此評價學生的學習要能夠體現學生學習的不同層次水平。 (7)全球概念。過去,我們的教材對外國的介紹和理解常常出現偏差,過分突出意識形態的差別,脫離了國際主流社會。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水平的提高,對外交往的日趨頻繁,我們需要對世界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需要給學生提供一種全球性的知識背景,因而新課程理念強調培養具有世界眼光和意識的一代新人。
9. 談談如何運用新課程理念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體現了以人為本 教學觀念。新課程注重學生個體發展,提高學生科學和人文素養。它關注是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以及伴隨這一過程而產生的積極情感體驗和正確的價值觀。它突出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協作的能力,發展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另外還要求讓每個學生擁有健康的身心,優良的品質和終身學習的願望與能力,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從而實現全體學生的發展,以及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新課程觀是對傳統的教學觀念的一次大的改革更新。在初中教學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它對課程價值的認識體現了更多的人文精神。把學習當作是人發展的一部分這一全新的理念貫穿了初中課程改革的始終。它把教學由過去注重知識和技能兩方面擴展到注重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五個方面。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面的要求。圍繞新課程理念和要求,要實現學生全面發展,我們應該作到以下幾點:1)、更新觀念,轉變角色 傳統的觀念認為,教學不就是教師教,學生學,教師教多少,學生學多少而已,不注重對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而把教師僅僅看成是一個知識的傳授者。教師的知識處於至高無上的權威地位。而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既要作一個知識的傳授者,又要作一個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繼續學習的學習者,課程實施的組織者、執行者、開發者和創造者。只有更新了這一觀念,轉變了互動的角色,互動即是師生雙方面的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這里的互動包括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班級之間的互動,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互動的內容包括情感、行為、心理、思想、意識形態、以及內驅力等等。教師才能發現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並及時地加以解決和修改。從而得到學生的信任。學生也能在這一過程中受到啟發,. 增長見識,找出自己的優缺點,進而能理解和支持教師的工作。所謂以人之長,補己之短在這個不斷完善,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思維力、創造力和想像力。2)因材施教,團體進步 眾所周知,在每一個班級里都有優生和差生之分,他們之間的興趣愛好,交往團體,思維方式,判斷能力,天性稟賦都有千差萬別之分。正如世界上尋不見完全雷同的一對樹葉一樣,人海茫茫、教海無邊,我們既找不到兩個完全相似的學生,也不會找到能適合任何學生的一種教學方法。如果給予同一個目標,同一種方法,很難獲得同樣的效果。讓學生全面發展,並不是讓每個學生,及其每個方面都要按統一規格平均發展。只有在充分了解自己學生的基礎上,因材施教,找出最適合每一個個體的目標和方法,才能使他們團體共同進步。在這里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根據學生在不同階段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教師應把工作的重點放在了解學生,分析學生,制定具體化的學習方案上面。而不是傳統的怎樣備好一堂課,怎樣組織一堂課這方面。根據美國心理學家Lewen的團體動力試驗可以看出,一個人在團體中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和個體獨處時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是不一樣的。團體的動力可以帶動個體的進步。而眾多個體的進步又可以促進團體發生質的飛躍。這種良性循環是每一個為教者夢寐以求的奮斗目標。在個體中培養團體意識,在團體中促進個體發展。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影響力、號召力、相互協調能力。3)勵精圖治,志存高遠 所謂沒有遠大的理想,就沒有前進的方向,就沒有奮斗的目標。學習的積極性從何而來?肩負的使命怎樣才能完成?我們所培養的學生是二十一世紀的棟梁。這就要求教師培養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正確的發展方向,切合實際的奮斗目標,從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自主學習是一種高品質的學習,是能有效促進學生發展的學習。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給學生帶來理智挑戰、使學生獲得豐富積極體驗的學習,才能促進學生樹立更遠大的理想和更高的奮斗目標。只有引導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同時也成為學生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才能培養學生高尚的價值觀,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4)關注社會,崇尚美德 一個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必須接觸社會。那種成天只知道讀書,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人,即使考試成績再好,考分再高,也不是一個合格的人,更不用說好學生,或者說全面發展的學生了。很多高分低能的畢業生,很多游盪於街頭巷尾,到處惹是生非的不良少年。已經給了我們太多的,太深刻的教訓。所以應該要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思想品質、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待人接物等進行全面的培養。教師就是要善於發現和發展學生的潛能。這里的潛能包括社會生活能力、社會實踐能力、社會生存能力、社會溝通能力、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高尚藝術的鑒賞能力。我們要培養學生有較強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有高尚的審美情趣;具備良好的個性和誠信健全的人格;能夠關注社會發展動態,關注國際趨勢。崇尚社會美德,公共美德,自然美德。緊跟時代步伐,把握發展方向。作一個對國家,對人民,對社會有用的人。以此培養學生的人生觀、審美觀。5)靈活多變,不拘一格 新課程教學不囿於預先設定的固定模式,可在實施過程中開放地納入源於個人的直接經驗、彈性靈活的臨場體驗,鼓勵師生即興發揮,超越預先制定的要求。也就是說教師可以靈活多變地授課,不受教材、課本、課時的限制。教學方法也注重靈活多變,不拘一格。比如傳統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中心,教師牽著學生走,學生圍繞教師轉。這種單一的,填鴨式的教學往往是教師費力不討好,學生努力學不到。因為教師教的僅僅是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內容。對領悟能力稍差的學生,努力去聽課,卻不一定能弄懂全部。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卻又是浪費了很多時間,卻沒有學到相應的東西。長此以往,學生習慣了被動地學習,被動地接受。學習的主動性也漸漸喪失。探索新事物,發現新問題的勇氣和能力也一點一點地被磨滅了。顯然,這種以教師講為中心的教學,是不利於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提高和身心全面健康地發展的。而新課程教學改革要求的教學方法就有,比如情景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激勵式教學法,引導式教學法,娛樂式教學法,實驗式教學法等等。可以滿足多層次,多平面的學生的需要。這就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有助於其創造性的培養。 綜上所述,如三字經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新課程理念注重人的自然屬性發展,教師應成為學生利用新課程資源的引導者,引導學生走出教科書、走出課堂和學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種資源,在社會的大環境里學習和探索,才能更進一步實現人性化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