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課程動手
A. 小學數學中如何進行動手實踐課的教學
數學教學過程是一個特殊的認知過程。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抽象的數學結論,更應注重學生的數學思維訓練,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探討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訓練,讓學生在實踐中感知,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獲取知識,教師再引導學生到實際中驗證,到生活中運用。這樣,學生對知識就會有更深入的理解,各方面素質也回得到和諧發展。那麼,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呢?我結合自身教學實踐,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創設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學氛圍,形成學生動手操作的條件。在教學過程中,學習氛圍是衡量教學效果的重要指標。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學氛圍會使學生在毫無壓抑感的氣氛中學習,敢於設疑,敢於動手操作論證,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習成為其內在的心理需求。在設計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單一的操作演示、學生簡單的模仿操作轉化為探索性、創造性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去發現事物的奧秘,逐步形成實踐求知的意識。
精心設計動手操作的步驟,使教具、學具直觀手段發揮應有的作用。動手操作前,先讓學生明白動手操作的目標,即研究什麼事物,觀察什麼現象,或分析一種什麼關系。然後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用清楚的語言向學生提出明確的動手操作要求,提示操作方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由課堂走向生活,學以致用。
構建合理的培養模式,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具體操作。在對學生進行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教師並非無目的地放手讓學生去「實踐」,而應該構建合理的培養模式,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引導學生從具體的實踐操作中抽象出數學概念和結論。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使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抽象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時候應注意到以下幾點:
首先,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指導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拌以思維和語言的表達,把重點放在基礎比較薄弱,動手操作比較困難的學生身上,對那些成績比較好、思維敏捷的學生,多鼓勵他們創新,能否採用多種方法去動手操作;
其次,在學生發現和感受到一種知識或一種方法後,要組織學生相互交流,擺事實,講道理,進行分析,形成共同認識。
最後,指導學生進行總結,形成正確、清晰的數學概念。動手操作不是目的,只是一種手段、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僅要注意引導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進行仔細觀察、分析,而且要指導學生進行總結,真正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渡和飛躍。特別是低年級,老師如不適時加以指導和總結,小學生就會玩教具和學具。老師只有適時加以指導和總結,才能把學生從玩中引到學習上來,完成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和飛躍。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見多動手操作,能發散學生的思維,達到創新的目的。在教學中,讓學生多動手,親身實踐,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全面理解,同時也能開發學生智力,讓他們積極地動手、動腦。大膽地去思索、探討、創新,使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主動積極的參與者,是認識過程的探索者,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一課時,讓學生先觀察幾幅圖,想想這些圖形是什麼,是怎麼組成的?用在什麼地方?然後放手讓學生自己製作一幅圖畫,發揮他們的想像能力,自由自在地表達想法。通過動手操作,學生不但提高了對知識的掌握,而且也發揮了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動手操作能力。而學生也爭先恐後的想上台介紹自己的作品。他們的熱情讓我感動,也讓我深深地發現學生的想像空間是無限的,他們的創造力是我們所無法預見的。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當、充分地讓學生動手操作,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同時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潛能得到有效的發展。
B. 如何提高小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對於小學生來說,他們往往缺乏感性經驗,只有通過親自操作,獲得直接的經驗,才便於在此基礎上進行正確的抽象和概括。特別是對於數學這樣具有高度抽象性的科目來說,更需要在學生中加強實際操作,而傳統教學的缺點,往往是用口頭講解,而不是從實際操作開始學習數學的。 心理學家皮業傑說: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系,思維就得不到發展。蘇根西老師就是尊重了這一點,他在課堂上通過畫、剪、比、實際測量等一系列的活動加深學生對面積單位的認識。學習上的操作和觀察,都應該是有意義的,必須有計劃的開展活動,而不是一般的隨意的動手活動。教學實踐也證明,在實際操作中,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比較所操作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然後進行抽象和概括,能教深入地理解和懂得概念。引導學生通過操作發現規律性知識,在發展學生思維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新課程標准也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學中如何把一些抽象的數學概念變為小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能理解的數學事實,這是每個數學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很好考慮的問題。教學心理學的研究和許多成功的案例說明,有的放矢地讓學生動手操作是提高數學學習質量的有效策略之一。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沒有恰當地把握操作時機,追求操作活動的表面化的過程,非但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反而會阻礙學生的學習進程,影響學生的探索熱情和操作效果。因此,在組織操作活動時,我們必須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一、強化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充分發掘學生的潛力 小學生以具體思維為主,因而在認識過程中很難從教師的講授和得出的結論中獲取其中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思維品質,所以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訓練,讓學生在實踐中感知,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獲取知識,教師再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驗證,在生活中運用。 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善於動手的習慣。很多數學知識,特別是低年級都是通過分一分、擺一擺、拼一拼、畫一畫、拆一拆等操作後理解和掌握的,教師要著力培養學生主動動手操作實踐的習慣。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一課時,讓學生自己利用學具在小組內探索長、正方形有什麼特點?學生經過動手操作,出現了以下幾種情況:1、用折一折的方法;2、用軟尺量的方法;3、用鉛筆比的方法;4、用毛線量的方法;5、用三角尺量出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獲得對平面圖形的直觀經驗。通過組織學生進行群體探索,使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遇到問題互相討論,使課堂便得輕松活潑、豐富多樣。只有在這種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學生的心智才能得到開發。只有讓學生有時間,有條件去接觸,參加實踐,才能鍛煉他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能夠發現規律,總結經驗。 在引導學生進行操作時,還要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分了追求教學效率而一味要求學生按自己的思路去學習,這樣會限制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教師應該建立激勵機制,提出解決間題的不同途徑,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創造性的操作。 二、通過合作學習,發揮群體優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中加強合作學習方式的指導與訓練,對於從小培養學生會探究、會合作、會創新是十分必要的,況且作為數學知識方法,思想是人們認識其他科學的思維基礎,成為人類思維的力量,數學學習需要從小學會合作。例如在五年級數學(北師大版)的《組合圖形》一課中,我在課前要求學生准備好學具,即: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梯形、平長四邊形等各種圖形,在進行新課時讓小組合作擺拼圖形,看看哪組擺拼的圖形最多,頃刻之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了,只見同學們紛紛動起手來,不一會兒每個小組都擺出了兩、三個不同的組合圖形。其實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讓學生從參與學習的過程中,生動活潑地品味成功的喜悅,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培養學生積極動腦、認真思考、踴躍發言的習慣。讓學生真正參與課堂教學,主動探究新知的形成過程,並把自己的探究過程和其他同學交流,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既能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又能讓好學生交流不同的學習方法,真正發揮合作學習的群體優勢,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三、操作要有明確的要求 小學生注意力往往明顯地帶著無意性和情緒性,操作時由著自己的興致來擺弄學具。因此,操作前教師應該用清楚的語言向學生提出明確的操作要求,按教學目的精心地組織兒童進行操作,使他們的操作具有明確的指向性,從而提高動手操作活動的有效性。例如在三年級數學(人教版)的《幾分之一》教學中,有一個環節是讓學生動手找出自己手中圖形的四分之一、三分之一,在學生動手之前我要求學生先獨立完成再與同桌交流你是怎樣找出幾分之一的,接著再展示給全班,由於提出的目的很明確,學生在操作過程中並未出現問題,而且整堂課也進行得很順利。由此可見,在活動前提出明確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四、操作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 學生的思考,動手操作都需要時間,但有的老師提出問題後,便急於讓學生回答,學生由於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和動手操作,無法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索。使學生不能從操作中總結知識。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有足夠時間去動手動腦,主動探索,教師則起組織,引導和點撥,鼓勵的作用。 五、操作要把握好教學契機 教學的實踐告訴我們,強加給學生的操作活動是徒勞的,學生自發的操作活動才是有效的,而有效的操作活動必須建立在適宜的操作時機基礎之上。從學習內容的特點和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來看,組織學生操作活動也要把握好最佳時機。操作活動可以在學習新知識前進行,目的是使學生獲得感性知識。也可以在學習新知識中進行,目的是驗證理論,加深對理論的理解。當然,操作活動也可以在學習新知識後進行,目的是鞏固加深,甚至是創造性地運用數學知識。 六、操作要把思維活動過程與語言表達有機結合起來 手和腦之間有著密切聯系。手使得腦得到發展,使它更加明智;腦使手得到發展,使它變成思維的工具。在動手操作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概括性表達,使動手、動腦、動口構成相輔相成的交互作用過程,使操作、思維、表達融為一體,有效地推動智力活動的內化過程。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有很多問題需要學生動腦、動手、動口,調動多種感官,共同參與活動,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幾何圖形》時,學生用紙折角,用尖尖的地方刺手心,用硬紙條做活動的角,用鐵絲、小木條圍成長方形框架,讓學生用他們的小手去觸摸、感知,加深理解,建立豐富的表象,提高空間的想像力。比如用兩個圓圈和3根等長的鐵絲製成框架式的形體,展開後經過觀察與討論,學生思路打開,想像豐富。他們把這個框架式的形體既可看作有底無蓋的油桶,又可看作有底無蓋的水桶,還可以看作無底無蓋的煙囪,還可以看作是一個與圓柱體等底等高的圓錐體,學生的想像空間得到充分的拓展,思維能力得到提高。 因此在教學活動過程中盡可能地安排一些學具的操作,盡可能地多讓學生動手擺一擺、拼一拼,量一量,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的活動中,親身體驗,理解新知識,從而提高數學能力。 總之,教師善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樂於嘗試、探索,善於發揮學生的能動性,讓學生勇於質疑、悟理、學生就能自始至終以高漲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在探索中意識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快樂,從而為今後適應現代信息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創新素質的培養是時代的需要,是新世紀人的最核心素質。
C.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文課堂動手能力
一、激發學生自學的興趣是自學語文的前提。
興趣是人樂於接觸、認識某事物,並力求參與相應活動的一種積極意識傾向。它能推動學生去尋求知識,開闊眼界,鼓勵學生用心去鑽研、學習,提高學習質量。對學習感興趣的學生,學習會更加主動、積極,產生愉快緊張的情緒和主動的意志狀態,從而提高自己學習活動的效率和效果。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下列辦法來激發學生自學的興趣:
1、以疑激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疑問時,教師因勢利導,激起他們自學的慾望和興趣,所以,在指導學生自學課文時,我強調學生要一邊讀一邊想,尤其在「想」字下功夫,學會設疑,釋疑。如教《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讓學生根據題目來設疑:這篇游記游覽順序是什麼?在游覽雙龍洞路上,先由外洞進入內洞有哪些所見所聞嗎?路上什麼樣的景色?這篇課文突出了雙龍洞的哪些特色?如教《飛奪瀘定橋》一文,我引導學生注意敵人說的「飛過來吧」的「飛」 和題目中的「飛」有什麼不同,使學生對兩個「飛」字的含義產生疑問,經過查字典,聯系具體的語言環境,反復閱讀課文、議論,終於弄明白兩個「飛」字的意思是截然不同的。但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自學、鑽研的興趣,使他們懂得在閱讀課文時,要善於捕捉突出中心的關鍵字眼,並抓住反復推敲,才能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內容。
2、以境引境:教師帶領學生進入課文所講的境界中,引起他們自學的興趣。對《三亞落日》《煙台的海》等文章,在教學時,充分利用掛圖,幻燈片,再現書中所寫的情境,播放課文錄音,視聽結合。讓學生從具體、鮮明的畫面和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中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高了。
3、以讀生趣:讓學生反復朗讀課文,以讀激趣,使他們產生濃厚的興趣去自學課文。 如教《大江保衛戰》一文,我採用了「以讀激情,語音傳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學方法,並配合採用「導語撥動情思」、「范讀誘發情思」、「多讀激發情思」等方法,激發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和情感,使他們帶著最佳的自學心境,進行品詞品句,理解課文內容,收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 樹立自學的信心是自學語文的關鍵
要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就必須想方設法讓學生擺脫「你講我聽」的思想束縛,在課堂上安排充足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小學生由於年齡特點,自主性不是很強,要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就必須想方設法讓學生擺脫「你講我聽」的思想束縛,用信任去開啟學生的心靈。在課堂上安排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學。我嘗試運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讓他們自己去自已去體會課文,感悟課文,提出問題,再從反復的讀書中回答自己提出問題。讓學生主動地、自覺地看書,積極動腦思考。在課堂上,對疑難問題,進行小組合作,充分討論交流,要讓每個學生都有均等的學習機會,人人動手、動口、動腦。要創造條件,讓不同程度學生均有成功的可能。對在學習上取得成功的學生,及時加以肯定、表揚,讓他們把成功的喜悅變成自學的動力,牢固地確立起自學的信心。
三、養成各種良好的自學方法是自學語文的核心
「不好的教師是傳授真理,好的教師教兒童發現真理」德國教育家第多斯惠的話對我啟發很大。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發展迅猛。課堂上教師傳授的知識是有限的。只有授予學生能接受的學習方法,通過訓練形成學習技能,才能使學生適應時代發展,終生受益。 如果教師在要求學生自學時,不進行合理引導,而是放任自流,學生在課堂上就會如脫韁的野馬,既無法駕馭,又達不到目的。教師在教學時要在一定原則要求下,引導學生通過探究、合作、參與、創新等多種方式達到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目的。
( 一) 巧設疑問,讓學生做好讀書筆記。一些學生,教師讓他看書,他既不動筆,又不動腦,只是走馬觀花,書上和筆記本上空白一片,結果一無所獲。因此,教師必須先布置好學生自學的任務,一方面,教師要求學生在課本上用筆劃出生字詞並查字詞典,劃出關鍵句段並認真理解;另一方面,教師要對這篇課文作充分的研究,並通過幾個有概括性、誘導性的問題來指導學生自學,這樣,學生帶著問題去理解和分析文章,就會有的放矢,達到自學的目的。
( 二)讓學生自講自練。教師適時點撥學生自學,並非是老師和其他學生完全分離的埋頭單干,其實質應是師生間的共同探討和創造。例如,我每次在學生自學完畢後,就要從好、中、差三個等級的學生中抽出學生代表,讓他們分別到講台上來給其他學生和老師講解他們的答案、思路以及他們在思考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後,我專門把其中有錯誤、有疑問或有新意的地方提出來讓學生探討,並給予他們及時的指正和表揚,要求學生經過我的點撥後再去認真總結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並運用這些思路和方法去獨立地做課後練習或其他資料上的習題,真正形成「自學——自講——討論——點撥——總結——自練」的參與型自學模式。
(三)讓學生相互評價,取長補短.。在檢驗學生自學結果和總結學生自學經驗時,教師的點撥固然重要,但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和交流也絕不可少,他們可以在相互評價的過程中做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真正通過對別人的評價和總結來不斷完善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例如,我在作文教學時,很少先去改學生的作文,而是要在學生互相評價和改正後再連同他們的評價一起點撥。其實,學生閱讀同學的文章會感到無比的親切,而且非常認真,這對他們的閱讀和寫作,尤其是自學能力的培養大有裨益。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我們採用不同的形式組織學生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低年級多採用朗誦美文、背誦課文、表演童話故事激發興趣,用故事會、小文學家等為學生開辟文學樂園;中高年級的學生則多採用辯論會、文學家大比拼的形式為學生開辟樂園。
但教學活動中不能將學生分出「優生」「學困生」而區別對待,否則教育的結果只能形成畸形的師生關系,並且對全體學生的發展極為不利。對於自身優秀的學生,老師要把他樹立成為本班的榜樣,在本班起到示範領頭的作用,而對學困生則更應該把他們當成成長中的人,當成自己的朋友來以誠相待。而不是把它看作被動的,有待於喂給知識的「孩子」,在生活中更多的關注他們,隨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慢慢他搞他們的能力。
四、養成各種良好自學習慣 是自學語文的保障。
語文教育家葉聖陶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凡是好的態度,好的方法,都要使之化為習慣,只有熟練了習慣,好的態度才能隨時隨地應用,好像出於本能,一輩子受用不盡。」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是語文自學能力的內容與標志之一。語文學科的新課程標准總目標第三條指出:「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我認為,基本的自學習慣包括:
(一)培養預習的習慣
預習是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是激發學生求知慾和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要養成預習的習慣,必須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按照讀懂一篇文章的要求,預習應做到四步:一畫:默讀課文,默讀之後,馬上理解整篇文章的意義,切勿讀完了便勾畫出自己不認識和不理解的詞、句子。二分:試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和文章的主要內容。三答:嘗試性回答課文後面的問題。四提:提出問題。「有疑則進」,有求知慾,則有興趣。課堂上帶著期望而來,就有學習的主動性,就能發揮主體作用,把功課學好。 在這里,我要著重談一下默讀,默讀是我們自學課文的主要方式。它要求不指讀、不動唇。因此,我們在默讀中,應該做到:
(1)養成按句默讀的習慣。即用眼睛一次把握住一個句子,而不是按字或一個個單獨來瞧,以提高默讀速度,培養整體觀念。
(2)養成邊默讀邊查問的習慣。對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時查字典、翻資料、找工具書,弄懂了再讀下去,不馬虎了事。
(3)養成邊默讀邊思考的習慣,一邊看句子,一邊想這句話的意思。
(4)養成邊默讀邊畫批的習慣。"不動筆墨不看書",在默讀過程中,要逐步養成邊讀邊作記號,逐步具備批註的能力。
(5)養成邊讀邊記憶的習慣。在默讀中,要邊讀邊記憶文章的主要內容、主要情節、一些關鍵的詞句和一些優美的片斷.
(二)培養使用字典的習慣
在聽說讀寫中,教給學生三種查字典的方法,使用字典的習慣。一記,在聽說讀寫中,凡遇到不認識和不理解的字、詞先記下來。二查,用三種查字法的任意一種查出自己需要理解的字詞。三聯,聯繫上下文看字、詞出處的語言環境。四選,根據上下文選擇字義詞義,作出判斷。五俗,用自己的話將字義詞義通俗的表達出來。比如教學古詩「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句話中的「舉」的含義,學生通過查字典知道,該字的意思為:(1)全(2)向上伸(3)向上抬。聯繫上下文我們選擇(3)。
(三)邊讀邊做記號的習慣
古人有「不動筆墨不看書」的說法,我們強調學生自學時必須動筆做記號,以起到突出重點、提綱契領、促進思維深入、彌補記憶不足等作用。教學中,我們根據需要教給學生做記號的方法,規范了符號,指定了內容。內容大致包括七個方面:生字新詞,多音字,關鍵詞語,精彩的語句,重要的地方,對某些內容有疑問,需要重讀或摘抄的章節。學生處於不同的閱讀階段給相應的內容做記號,在這個過程中,知識得到了增長,思維也隨之不斷向縱深發展。
邊讀邊做記號應該注意三點:1、思考為主,記號為輔,不可喧賓奪主,讓大量的記號擠佔了思考時間。2、做記號要簡明扼要,一個字一個詞甚至一個符號能代替的,絕不要贅述多言。3.、做記號最好在課文中進行。有些教師讓學生在筆記本上記,這樣不利於學生的理解與復習。4、可適當運用這些常用符號:在下邊畫「——」,在下邊加「·」,在下邊加「○」,在後面加「?」和在前面加「△」等。
(四)質疑問題的習慣
「學貴存疑」。一個學生,如果在他的學習過程中沒有提出問題,對知識的獲得沒有產生過疑問,那麼,可以肯定地說,他不善於學習,也學不到什麼東西。只有在學習中發現問題,找出難點,不斷地產生疑難,又不斷地解決疑難,才能獲得知識,發展思維。
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習慣,首先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敢問」。傳統教學總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思考回答,久而久之,學生思維容易處於被動,受到壓抑,產生一種上課就是答問的定勢。要使教師的「問」逐步過渡到學生的「問」,這就要求教師激發學生提問的勇氣,為他們創造研究探討的自由天地,調動思維的積極性。其次,要緊扣教材訓練學生「會問」、「善問」。有些教師擔心學生「不會提」、「亂提」、「提不好」,影響課堂教學進度和教學任務的完成,因而限制學生提問。其實,只要緊扣教材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質疑問難的訓練,學生是能達到「會問」、「善問」,從而形成獨立的質疑問難能力的。以審題為例,有的教師這樣訓練:1、指導學生抓課文的重點詞語提問。2、抓課題中的標點符號提問。3、抓事物之間的關系提問。這些提問既調動學生積極性,也鍛煉思維能力,經過這樣長期訓練和引導,「不會提」、「提不好」的顧慮沒有了,「亂提」也就漸漸納入預定的教學軌道。課堂教學不是更有質量和效率嗎?
(五)獨立完成和小組合作完成作業相結合的習慣
完成作業是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情況的重要途徑,它學習有著重要意義:它能提高和檢驗學生樂趣。培養這一習慣應該注意:1、教育學生樹立獨立完成作業光榮,抄襲作業可恥的觀點,在班級形成良好的作業風氣。2、建立嚴格的作業制度,如盡量在課內完成作業,以提供良好的思維環境,收作業要及時,作業不得雷同,反饋及時等。3、教師應增加富有創造性的作業,減少機械性作業。
我們強調學生必須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真正在作業過程中體驗知識應用的巨大作用。如果真的遇到困難,自己無法解決時,又需要通過合作的形式來完成。小組合作完成作業,可以解決一些開放性問題、研究性問題、爭議性強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發展了學生的思維,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拓寬了學生解決問題的多元思維。因此,必須加強學生自身能力和合作發展能力,保證獨立完成和小組合作完成作業相結合,培養學生自由、良好的學習習慣。
(六)閱讀後寫讀書筆記的習慣
寫讀書筆記,可以幫助學生加強對文章的理解,進一步提高閱讀能力,同時,能促使學生主動地積累語言材料,學習寫作方法,鍛煉作文能力,接受思想教育。
指導學生寫讀後感式的讀書筆記,應該注意:1、要教給寫讀後感的方法。要求根據原文的內容和寫法,結合自己的實際,寫出感受最深的東西,要有「讀」有「感」,夾敘夾議,以「感」為主,不要過多地抄錄原文。2、深入理解原文,領會實質,抓一兩個方面寫感受,不要面面俱到。3、以練為主。訓練初期評點可適當多一些,具體一些,學生掌握方法、適應後,可少評或不評。
保證讓學生每天有40分鍾的課外閱讀時間,內容包括少兒書報、少兒電視節目等;同時養成讀思結合、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堅持做好讀書筆記,形式內容不限,可以是只言片語,也可以是精彩文段,還可以是漫畫創作,學生自行設計,自得其樂。在豐富學生詞彙、語感的同時,也逐漸培養了孩子的思維和鑒賞能力訓練。
(七)勤於動筆的習慣
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善於傾訴,及時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有意思的事情和事物寫下來,堅持小練筆,堅持寫日記,參加社會實踐,辦班級黑板報,編個人作文集等都是激發學生勤於動筆的好辦法。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增強了參與意識,形成了良性循環。
(八)及時復習的習慣
孔子「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的著名論斷。它就深刻地闡述了學習知識的目的就是為了將知識長期保存在大腦里,而新知識識記過後,很快就會遺忘,因此,需要及時復習鞏固。
首先,要指導他們根據遺忘的規律及時復習、多次復習。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表明,遺忘的進程是先快後慢,因此,及時復習能夠阻止通常在識記後立即就會發生的急速遺忘,而多次復習,才能達到長期保持的目的。否則,恢復字的識記,在每一課學完後及時地鞏固,一個單元學完後再次復習,期中期末測試時再進行集中復習,這樣一般能收到很好的識記效果。
其次,要教給學生多樣化的復習方法。復習並不等於單純重復。機械重復活動不僅容易使學生產生消極情緒,而且容易使大腦疲勞。運用多樣化的復習方法,則會使學生感到新穎生動,激發智力活動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復習效果。還是以生字識記為例,除了採用看拼音寫詞語、聽寫等常見方法外,還可採用找朋友(形近字辨析)、請你當醫生(糾正錯別字)、開火車(生字組詞接龍)等多種方法,學生往往在玩中生動活潑地復習鞏固了知識。
最後, 要培養學生自己寫學習小結的習慣。課後復習在一課書學完後,抓住課後作業題進行復習。單元復習放在一組課文學完之後,寫出該組的重點來。期末考試指學期終結前的復習,抓住字詞句篇幾個重點,歸納復習,寫出復習總結,學年復習放在暑假,自學復習提綱,按提綱抓要點,再寫出小結,最後有條理地記憶。這樣,便於溝通知識的聯系,溫故而知新,從而牢固地掌握知識。
綜上所述,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高低是判斷該生能否主動的、創造性地進行學習的重要標志。自學能力的培養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要全方位進行。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堅持「學生為主」的原則,把學生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會思、善思,努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經常講革命先輩和科學家的故事,使學生了解傑出人物成長的過程,理解他們崇高的境界,使學生認識到為祖國為人類進步而奮斗是攀登科學高峰的力量源泉,激勵學生為中華崛起而發憤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是教師傳授知識的一種手段,學生可以終身受用的一種學習方法,只有把能力的培養貫穿到語文教學活動的始終,才能把語文知識深深印在學生的腦海里。至於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手段和方法有很多,我相信只要我們語文教師轉變教學觀念,解放教學思想,努力地深入到學生中去,一定會有更大的發現,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真正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為學生終身學習和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D. 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引導學生動手實踐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所以語文教學應該回歸生活,運用各種方式去還原、去豐富其描述的生活本身,讓學生在有限的時空中,透過語言文字去領略生活的精彩和美妙,提高對社會生活的感性認識,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完善學生的語文素養。一、緊扣教材,開展有針對性的語文實踐活動 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教科書是語文課堂教學資源之一。因此,我們以教材為依據,充分利用好課堂這塊陣地,把生活中豐富的語文學習資料與教材相結合,建立開放的語文課堂教學,開展有針對性的語文實踐活動。 1、利用自然、生活中的資源,探究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語文教材上的許多文章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當學生在閱讀中提出問題時,怎麼辦?以往,一般都是由教師直接告訴學生,或請學生幫助解答,而忽略了引導學生自己從生活中,從大自然中去觀察、體驗,尋求問題的答案。這樣做,扼殺了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慾望,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所以我盡量引導學生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比如:在上《火車的故事》《蘭蘭過橋》這類課文時,學生對文中的科學現象既好奇又不解,於是我鼓勵他們回家動手試試,然後在課堂上陳述實驗過程,這樣一來,學生學習情緒高漲。事實證明,將語文課堂教學與自然生活緊密結合,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語文實踐機會,拓寬了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渠道,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2、利用圖書館、網路等渠道獲取信息,培養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社會時代,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他們了解的信息有時比老師的還要多。在語文課上,有時我在介紹文章時代背景等有關資料時,有的學生莫不關心,或者根本就不聽,因為他早就知道,或者不想知道。而當我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解決一些靠課文不能解決的疑問時,他們就變得很有興趣,一定要想辦法解決,匯報交流時還非常積極主動。如教學《植物媽媽有辦法》《小動物過冬》《稱象》等課文時,我鼓勵學生通過網路等渠道搜集資料,處理資料,通過自己的努力認識課文中的人物,結果學生們了解到的資料比我了解的要多得多。聽了他們的匯報交流,我自己也增長了見識。 3、開展小組學習,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在課堂上分小組進行學習,是學生進行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有效形式。如教學《荷葉圓圓》一課,我把學生分成學習小組,開展小組討論,選擇喜歡的段落,選擇喜歡的方式進行學習,我負責巡視,指導學生的學習。匯報交流時,小組長先介紹學習情況,然後組織大家匯報。這樣的學習活動,改變了單一的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學生讀的形式,使學生始終處於積極的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中。 我認為,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前提條件。我們應該「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既注重夯實基礎,又注重在夯實基礎的前提下,充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二、走出教材,開展綜合性的語文實踐活動 語文素養是學習所有科學知識、從事各種社會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礎素養。光靠教材的幾篇文章,學生要學會表達是不可能的。所以,不但要帶學生走進教材,還要帶著學生走出教材,擴大他們的閱讀范圍,加強語文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語文的綜合能力。 課堂是小天地,天地是大課堂。教師要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人文景觀,如,風景名勝、博物館、紀念館,引導學生在自然、社會的大課堂中觀察、調查、獲取信息,學習語文;要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和興趣愛好,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方式,將自己學到的知識、技能恰如其分地運用於實踐,在實踐中鍛煉,在實踐中成長。例如,我們學校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我們身邊的垃圾》,就是讓學生利用各種渠道,調查了解當地的環境、以及生態情況,並在此基礎上寫出調查報告和環保建議,編輯「環保小衛士報」……。通過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也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和熱愛自己的愛鄉,積極為家鄉的環保出謀劃策,並自覺做綠色家園小衛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另外,校園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要合理地利用校園、教室等條件,創設多彩的校園文化,促進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發展。如,在教室里張貼學生自己的書法、繪畫作品,發動學生精心布置班級的「圖書角」,「我會讀」「我真行」評比欄,「看誰寫得棒」習字欄,在校園的草坪寫上「小草正在睡覺,請不要打擾她」等充滿愛心和詩意的話語,讓學生在多彩的校園環境中,通過讀讀、寫寫、畫畫、看看、比比、做做等各種形式,感受語文、學習語文,提高語文實踐能力。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語言文字的學習,出發點在「知」,而終結點在「行」;到能夠「行」的地步,才算具有真能力。實踐證明,要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就必須改變日復一日口耳相授、單調枯燥的教學方式,採取能夠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學習與實踐的教學形式,給學生提供廣闊的時空領域,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在體驗、研究、交際、習作、評價等活動中促進發展,形成扎實的語文能力。三、聯系生活,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語文學習同樣應該千姿百態。如果老師講、學生聽,老師站、學生坐,作為語文教學最主要的外部形態特徵。學生在單一的課堂形態中,所形成的技能,就難以適應生活對語文的全方位需求。語文教學應更開放,運用多樣化的語文學習活動,去鍛煉學習的認知能力、組織能力、競爭能力和挫折能力等,讓生活中必備的基本素質,能在語文學習活動中得到操練。
教學中可採用以下幾種形式:1、多演。讓學生扮演角色,再現課文中的故事情節,進一步擴大對教材內容理解的廣度與深度,更重要的是體驗角色的語言、動作、表情、心理活動,從而體驗到每一個角色在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如《狐狸和烏鴉》,在演中能體驗到狐狸與烏鴉豐富細膩的內心情感。2、多做。現實生活說少做多,俗話說:眼過百遍不如手過一遍,智慧出於手指尖。語文實踐也一樣,從文到物,需要一個轉換過程,心靈與手巧是相互促進的。語文學習中的多做主要有這幾種類型:(1)積累性。如摘抄、剪貼、收集等。(2)驗證性。如《畫風》讓學生動手畫一畫,弄清"想的角度不同,樣子也不一樣。"(3)探索性。如《動手做做看》,依據文字說明製作一個風向袋,探索文字敘述與實際操作是如何轉換的。(4)創造性。如自創小報,據文字(如詩句等)結合自己的感想創作圖畫等。3、多賽。有競賽就有輸贏,讓學生不斷領會自然界賦於我們的生活准則――優勝劣汰,學會勝不驕,敗不餒,跌倒了爬起來,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和挫折能力。競賽給語文活動注入了無窮的動力。主要有兩種競賽:一種是選拔性的,如朗誦比賽、演講比賽、語文知識競賽等等;一種是鞏固性的,如成語接龍、比講故事、比誰讀得好等等。四、回歸生活,布置靈活多樣的語文實踐性作業 這里的作業主要指讓學生在課外時間完成的作業,因大都帶有強制性,對學生的語文實踐具有指向性。這種留有時間,目標明確的作業,加強了語文與生活的聯系。可布置三種作業:觀察性作業。觀察性作業主要有:a、熟悉了解。如學習第二冊的《識字八》,要學生仔細觀察一下初一到十五的月亮有什麼不同,讓學生自己了解月亮變化的規律。b、擴展知識。如教學《地球爺爺的手》,請學生觀察生活中還有那些例子說明地球爺爺是有手的。體驗性作業。如,教學《春天的發現》,請學生在學校、池塘或公園觀察春天,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教《愛吃的水果》,讓學生嘗嘗各種各樣的水果,體驗一下吃各種水果的感受和滋味。操作性作業。如教《我們的小製作》,讓學生製作各種各樣的小製作。 語文教學重整合、重實踐、重積累、重熏陶。只有在多渠道的反復實踐當中,不斷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能力,不斷完善語文學習與生活實踐的外在內化與內在外化的過程,才能讓學生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E. 如何培養小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對於小學生來說,他們往往缺乏感性經驗,只有通過親自操作,獲得直接的經驗,才便於在此基礎上進行正確的抽象和概括。特別是對於數學這樣具有高度抽象性的科目來說,更需要在學生中加強實際操作,而傳統教學的缺點,往往是用口頭講解,而不是從實際操作開始學習數學的。 心理學家皮業傑說: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系,思維就得不到發展。蘇根西老師就是尊重了這一點,他在課堂上通過畫、剪、比、實際測量等一系列的活動加深學生對面積單位的認識。學習上的操作和觀察,都應該是有意義的,必須有計劃的開展活動,而不是一般的隨意的動手活動。教學實踐也證明,在實際操作中,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比較所操作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然後進行抽象和概括,能教深入地理解和懂得概念。引導學生通過操作發現規律性知識,在發展學生思維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新課程標准也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學中如何把一些抽象的數學概念變為小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能理解的數學事實,這是每個數學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很好考慮的問題。教學心理學的研究和許多成功的案例說明,有的放矢地讓學生動手操作是提高數學學習質量的有效策略之一。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沒有恰當地把握操作時機,追求操作活動的表面化的過程,非但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反而會阻礙學生的學習進程,影響學生的探索熱情和操作效果。因此,在組織操作活動時,我們必須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一、強化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充分發掘學生的潛力 小學生以具體思維為主,因而在認識過程中很難從教師的講授和得出的結論中獲取其中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思維品質,所以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訓練,讓學生在實踐中感知,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獲取知識,教師再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驗證,在生活中運用。 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善於動手的習慣。很多數學知識,特別是低年級都是通過分一分、擺一擺、拼一拼、畫一畫、拆一拆等操作後理解和掌握的,教師要著力培養學生主動動手操作實踐的習慣。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一課時,讓學生自己利用學具在小組內探索長、正方形有什麼特點?學生經過動手操作,出現了以下幾種情況:1、用折一折的方法;2、用軟尺量的方法;3、用鉛筆比的方法;4、用毛線量的方法;5、用三角尺量出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獲得對平面圖形的直觀經驗。通過組織學生進行群體探索,使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遇到問題互相討論,使課堂便得輕松活潑、豐富多樣。只有在這種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學生的心智才能得到開發。只有讓學生有時間,有條件去接觸,參加實踐,才能鍛煉他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能夠發現規律,總結經驗。 在引導學生進行操作時,還要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分了追求教學效率而一味要求學生按自己的思路去學習,這樣會限制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教師應該建立激勵機制,提出解決間題的不同途徑,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創造性的操作。 二、通過合作學習,發揮群體優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中加強合作學習方式的指導與訓練,對於從小培養學生會探究、會合作、會創新是十分必要的,況且作為數學知識方法,思想是人們認識其他科學的思維基礎,成為人類思維的力量,數學學習需要從小學會合作。例如在五年級數學(北師大版)的《組合圖形》一課中,我在課前要求學生准備好學具,即: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梯形、平長四邊形等各種圖形,在進行新課時讓小組合作擺拼圖形,看看哪組擺拼的圖形最多,頃刻之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了,只見同學們紛紛動起手來,不一會兒每個小組都擺出了兩、三個不同的組合圖形。其實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讓學生從參與學習的過程中,生動活潑地品味成功的喜悅,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培養學生積極動腦、認真思考、踴躍發言的習慣。讓學生真正參與課堂教學,主動探究新知的形成過程,並把自己的探究過程和其他同學交流,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既能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又能讓好學生交流不同的學習方法,真正發揮合作學習的群體優勢,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三、操作要有明確的要求 小學生注意力往往明顯地帶著無意性和情緒性,操作時由著自己的興致來擺弄學具。因此,操作前教師應該用清楚的語言向學生提出明確的操作要求,按教學目的精心地組織兒童進行操作,使他們的操作具有明確的指向性,從而提高動手操作活動的有效性。例如在三年級數學(人教版)的《幾分之一》教學中,有一個環節是讓學生動手找出自己手中圖形的四分之一、三分之一。
F. 小學頭腦風暴課程動手可以做些什麼
在中學寫作課堂的教學中,「頭腦風暴法」是很實用的教學方法。在運用頭腦風暴法時應該先明確頭腦風暴法的含義與原則,並且了解當下中學語文寫作課堂的情況,這樣才能根據情況因地制宜的使用頭腦風暴法,使其達到最優效果。
關鍵詞: 頭腦風暴法 中學寫作 應對措施
一、 頭腦風暴法的含義與原則
如今在教學領域中使用頭腦風暴法越來越普遍,頭腦風暴法作為一種教學方法也被師生樂於接受。「頭腦風暴」(Brain storm)的原意是指精神病人的胡思亂想,奧斯本(A.F.Osborn)借用並轉意為思維自由奔放、打破常規、創造性地思考問題。①奧斯本將頭腦風暴法定義為:一群人為了仕途解決某一特定問題聚在一起,暢所欲言,集廣大智慧,這樣的一種會談技術。即在一個輕松、自由的環境下,與會者就某一個問題或主題,暢所欲言,互相啟發,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過程。頭腦風暴法作為中學語文寫作課堂中的一種教學方法還是區別於其他教學方法的,這是由於頭腦風暴法的四項原則始終不變所決定的。
頭腦風暴法遵循的原則是:自由聯想原則、延遲評判原則、以量求質原則、綜合改善原則。這四點原則各有側重,相輔相成,構成一個整體,從而保證了頭腦風暴的順利進行。第一條原則突出求異創新,這是智力激勵的目標。第二條原則要求思維輕松,氣氛活躍,這是激發創造力的保證。第三條原則追求創造性設想的數量,這是獲得高質量創造性設想的前提。第四條原則強調互相啟發、相互激勵、相互補充和相互完善,這是頭腦風暴成功的關鍵。②
二、 中學寫作課堂的現狀
如今的中學寫作課,是學生不愛上,老師不知怎麼上的階段。如今在語文屆頗有代表性的寫作教學觀「生活貧乏說」。就是學生的生活在制度化生存背景和應試教育機制之下,生活的深度和廣度展開不足而導致的扁平化。③最重要的是在當前的寫作課堂教學中,幾乎沒有與過程指導相交融的策略性知識教學。而這策略性知識教學恰恰是寫作課「可教」的主要內容。
這種教學觀是基於如下假設:造成學生寫作困難的最根本原因,是學生生活的貧乏。這樣就有了新的推論,要想解決學生生活的貧乏就要充實學生的生活。老師們為了充實學生的生活就必須要幫助學生獲得可以寫的生活內容,老師為了這一個教學目的,不得不製造寫作內容來讓學生們進行寫作。經過歸納主要有三種形式:
搞活動。這種課的程序是(教師)設計活動—(師生)組織展開活動—(學生)—寫活動。
2. 設情景。 這種課的一般程序是:教師創設與題目相關的具體生活情境—學生體驗(主要以情感體驗為主)—(學生)記錄體驗或感悟。
3. 讀材料。 這種課其實質是引導學生通過文字間接「體驗」生活。④
上述三種寫作課,我們分別稱之為「用活動教」「用情境教」「用閱讀材料教」。粗看一下,它們目的明確、手段正確,針對性強,但這禁不住推敲,仔細一分析,就會引起質疑:
1.學生真的會進入教師展開的活動中么,這個活動會給學生帶來有用的寫作內容么?
2. 學生體驗情境後,能否用自己的語言合理、清晰的表達么?
3. 讀完材料後,學生會有共鳴么?
三、 頭腦風暴法運用到寫作課堂中
頭腦風暴法實施的步驟是這樣的:准備階段、熱身階段、明確問題、暢談階段、篩選階段。並且需要注意的實施要點教師要創造一個自由暢談的氣氛、要控制好時間、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
學生在寫作課堂中的壓抑和拘束會隨著頭腦風暴法的實施而逐漸消解。頭腦風暴法會建立一個學習共同體。⑤全班學生都有機會發言表達自己的看法,發言的次數也是比較多的,同學們的交流時全面的、經常的,最重要的是他們的觀點或意見都被認為是重要和有意義的,老師的權威變少,學生們的參與更多。學生們可以依據教師所給的事例或問題,學生通過閱讀、思考、溝通、交流等去獨立探索,自行發現與掌握相應的規律和結果。下面我們就用頭腦風暴法來解決上述的疑問。
1. 學生真的會進入教師展開的活動中么,這個活動會給學生帶來有用的寫作內容么?
教師遵循頭腦風暴法的實施要點中的自由常談的氣氛,頭腦風暴法可以有效地使學生參與到活動中,因為頭腦風暴法要求的是小組討論,並且每個成員都要求發言,這樣就要求學生必須思考,必須提出自己的觀點。學生在傾聽他人的觀點時,也會有所啟發,提出新的見解。
2. 學生體驗情境後,能否用自己的語言合理、清晰的表達么?
當教師創設一個環境讓學生體驗其中,學生會有豐富的想像力來充實自己的作文內容。既然學生有充實的材料,那就只需要老師正確的引導,縷清學生的內容層次,幫助學生組織簡潔、明了的語言,這樣一篇好的文章就會應運而生了。
3. 讀完材料後,學生會有共鳴么?
老師千辛萬苦找來閱讀材料,本想給學生一個好的但是有時候還會適得其反,束縛住學生思維空間,可能學生有更好的見解但因為材料的要求而束縛了思想。 但如果採用頭腦風暴法的話,學生們的互相啟發、思維碰撞,引發無限的遐想。這樣老師的目的才真正達到了,學生也真正體會到了閱讀材料的有用性。
四、 頭腦風暴法在寫作課堂中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在教學過程中,很容易產生一些問題比如:頭腦風暴進行不下去、觀點的數量不夠、達不到教學任務。這些都是有可能的發生的,所以教師應該在這些情況發生時採取相應的措施。
1. 當頭腦風暴進行不下去時
一般來說,應該存在兩種情況:一是有些同學發起言來滔滔不絕阻礙了其他人的發言並且在這時間會讓同學失去興致;還有一種是不擅於表達的同學說話條理不清,讓人一頭霧水。
我們作為教師,能做的就是在頭腦風暴開始之前就制定好原則,讓同學們明確頭腦風暴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同學們也要嚴格遵守頭腦風暴的規則。另外,對待寡言少語的學生,老師應該明確提醒學生在課堂中沒有愚蠢的意見,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2. 當觀點的數量不夠,質量不過關時
觀點的數量之所以會低產或低質主要的原因還是學生對頭腦風暴這種教學方法比較生疏,在頭腦風暴之前准備不是很充分。再有就是,學生已經習慣老師在課堂的講授,缺少鍛煉口頭表達能力的機會。教師應該提前把要討論的問題或主題布置下去,並發一些資料給學生,或者是叫學生怎樣在互聯網上查找資料,讓學生對問題或主題有個充分的理解和准備,並給學生傳授一些有效的經驗。
3. 達不到教學任務時
如果課時夠用的話,不妨多舉行幾次頭腦風暴法。剛開始學生因為對頭腦風暴法的不熟悉,很可能流之於形式,但如果多進行幾次,學生會慢慢適應這種教學方法。也可以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嘗試一下和其他教學方法相結合,幾種教學方法相互取長補短,從而達到最優的教學效果。
G.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一、強化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充分發掘學生的潛力
小學生以具體思維為主,因而在認識過程中很難從教師的講授和得出的結論中獲取其中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思維品質,所以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訓練,讓學生在實踐中感知,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獲取知識,教師再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驗證,在生活中運用。
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善於動手的習慣。很多數學知識,特別是低年級都是通過分一分、擺一擺、拼一拼、畫一畫、拆一拆等操作後理解和掌握的,教師要著力培養學生主動動手操作實踐的習慣。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一課時,讓學生自己利用學具在小組內探索長、正方形有什麼特點?學生經過動手操作,出現了以下幾種情況:1、用「折一折」的方法;2、用軟尺量的方法;3、用鉛筆比的方法;4、用毛線量的方法;5、用三角尺量出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獲得對平面圖形的直觀經驗。通過組織學生進行群體探索,使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遇到問題互相討論,使課堂便得輕松活潑、豐富多樣。只有在這種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學生的心智才能得到開發。只有讓學生有時間,有條件去接觸,參加實踐,才能鍛煉他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能夠發現規律,總結經驗。
在引導學生進行操作時,還要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分了追求教學「效率」而一味要求學生按自己的思路去學習,這樣會限制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教師應該建立激勵機制,提出解決間題的不同途徑,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創造性的操作。
二、通過合作學習,發揮群體優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中加強合作學習方式的指導與訓練,對於從小培養學生會探究、會合作、會創新是十分必要的,況且作為數學知識方法,思想是人們認識其他科學的思維基礎,成為人類思維的力量,數學學習需要從小學會合作。例如在五年級數學(北師大版)的《組合圖形》一課中,我在課前要求學生准備好學具,即: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梯形、平長四邊形等各種圖形,在進行新課時讓小組合作擺拼圖形,看看哪組擺拼的圖形最多,頃刻之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了,只見同學們紛紛動起手來,不一會兒每個小組都擺出了兩、三個不同的組合圖形。其實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讓學生從參與學習的過程中,生動活潑地品味成功的喜悅,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培養學生積極動腦、認真思考、踴躍發言的習慣。讓學生真正參與課堂教學,主動探究新知的形成過程,並把自己的探究過程和其他同學交流,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既能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又能讓好學生交流不同的學習方法,真正發揮合作學習的群體優勢,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三、操作要有明確的要求
小學生注意力往往明顯地帶著無意性和情緒性,操作時由著自己的興致來擺弄學具。因此,操作前教師應該用清楚的語言向學生提出明確的操作要求,按教學目的精心地組織兒童進行操作,使他們的操作具有明確的指向性,從而提高動手操作活動的有效性。例如在三年級數學(人教版)的《幾分之一》教學中,有一個環節是讓學生動手找出自己手中圖形的四分之一、三分之一,在學生動手之前我要求學生先獨立完成再與同桌交流你是怎樣找出幾分之一的,接著再展示給全班,由於提出的目的很明確,學生在操作過程中並未出現問題,而且整堂課也進行得很順利。由此可見,在活動前提出明確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四、操作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
學生的思考,動手操作都需要時間,但有的老師提出問題後,便急於讓學生回答,學生由於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和動手操作,無法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索。使學生不能從操作中總結知識。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有足夠時間去動手動腦,主動探索,教師則起組織,引導和點撥,鼓勵的作用。
五、操作要把握好教學契機
教學的實踐告訴我們,強加給學生的操作活動是徒勞的,學生自發的操作活動才是有效的,而有效的操作活動必須建立在適宜的操作時機基礎之上。從學習內容的特點和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來看,組織學生操作活動也要把握好最佳時機。操作活動可以在學習新知識前進行,目的是使學生獲得感性知識。也可以在學習新知識中進行,目的是驗證理論,加深對理論的理解。當然,操作活動也可以在學習新知識後進行,目的是鞏固加深,甚至是創造性地運用數學知識。
六、操作要把思維活動過程與語言表達有機結合起來
手和腦之間有著密切聯系。手使得腦得到發展,使它更加明智;腦使手得到發展,使它變成思維的工具。在動手操作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概括性表達,使動手、動腦、動口構成相輔相成的交互作用過程,使操作、思維、表達融為一體,有效地推動智力活動的內化過程。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有很多問題需要學生動腦、動手、動口,調動多種感官,共同參與活動,才能達
H. 小學數學課中怎樣的動手操作才有效
現代教育理論主張「讓學生動手去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也強調: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是的,教學不僅僅是告訴,更需要經歷,充分地放手讓學生動手實踐,幫助學生學生豐富活動經驗,深入理解數學思想和方法,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忽視的重要環節。數學課如何讓學生把手動起來,在動手實踐中達到深化理解、有效教學的目的?結合《簡單的分數加法》一課的教學,談談我在引領學生動手操作的做法和體會。
一、在動手中領悟知識
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對於比較抽象的數學知識,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更容易讓他們獲得形象的感性認識,形成自我體驗,達成對數學知識要點的理解及內化,也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農村小學生上數學課時思維單一,想像力匱乏的問題。例如,在教學「」時,雖然課本上已經給出了直觀圖,我也板演示意圖,但由於學生還難以理解算理,因此,我設計了這樣的操作:每人准備同樣大的一個圓,同桌分別表示出和的扇形圖,再合作,得出個圓和個圓正好拼成一個整圓。再分別讓學生說一說「==1」的思維過程。經過多次訓練,反復操作,學生在動手中感知,在動手中領悟,抽象的道理在學生一雙雙小手的翻轉中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活知識,課堂教學收到了「千言萬語」難以達到的效果。
重視操作,經歷探索知識的過程,對知識的理解才能深化,記憶才會牢固,對數理的感知更為直接,體驗更為深切。
二、在動手中掌握方法
「授人之魚,只供一飯;授之以漁,受用終身。」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本領,要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理解問題、分析問題、尋找解決方案、優化方案,並逐步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
《簡單的分數加法》例一中:「一張長方形紙,做紙花用去,做小旗用去,一共用去這張紙的幾分之幾?」我出示長方形紙條(貼在黑板上),並標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然後讓學生在圖中指一指用去的一共是幾分之幾?所以說為什麼列式為+ ?學生根據題意動手操作:先拿出准備好的長方形紙條,通過折一折,平均分成5份,先取下做紙花的,想一想有幾個;再把做小旗用去的取下來,2個加上1個是3個,就是。因此+=,分母不變,分子是由兩個加數的分子相加所得的和。因為有了動手活動的過程,學生在課中積極參與,人人動手、動腦,通過觀察、比較、討論,在輕松愉快的操作中很快明白了+=的算理,並以此引伸,舉一反三,掌握了同分母分數相加的基本方法。
小學生學習數學是與具體實踐活動分不開的,方法往往在學生的動手操作中積累形成。這個教例中,我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實踐操作的環境,讓他們動手擺擺、弄弄,豐富他們的體驗,使之在探索中對思考、尋找規律,並用得出的方法去解決新問題。因此重視動手操作,是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和能力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三、在動手中發展創新意識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手和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手使腦得到發展,使它更明智,腦使手得到發展,使它成為思維的工具和鏡子。」數學課上的動手操作,可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簡單化,讓學生在充滿情趣的活動中促進概念形成和知識內化,又可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拓展學生思維,激發其潛在的創新意識。
上完例1、例2,我就讓學生做練習二十三頁第4題:「課桌寬米,長比寬多米。課桌長多少米?」為了進一步理解、鞏固分數的特徵和同分母分數加法法則,我還是以直觀教學為主,以一張長方形紙代表課桌,要求學生把它平均分成10份,用分數表示其中一份或幾份。學生自主操作,在演示中以「不同的」方法「求」出課桌的長度是米。有的把長方形紙平均分成10份,標出其中的6份,再標出其中的3份,並把合起來的9份畫上斜線或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有的分別把其中的3份、6份剪下來,重新組合在一起,答案一目瞭然。不同的做法,相同的結果極大地鼓舞著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創造熱情,在接下來的課堂實踐中,學生紛紛以身邊的物品為素材編做同類型的數學題,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充分體驗生活問題的生動性和解決方法的多樣性,促進了他們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發展。
兒童的認知發展過程是一個連續不斷的認識建構過程,讓學生動手操作,手腦並用,確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是的,凡是學生能自己幹得來的事,就要鼓勵他們自己去干,教師決不替代。數學課上,充分利用學生的手、口、腦等多種感官及媒體優勢,使學生自由地參與活動,進行討論,操作,交流。一個個新知必然會在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與動手操作的親身體驗探索中得以突破。
在《簡單的分數加法》教學中,我適時創造機會,大膽放手讓學生動手演練,學生在這自由,自主的空間里,情緒始終是「積極興奮的」,思維始終是活躍的。讓學生在數學課上動起來,必將引領著學生愛上數學課,上好數學課,確實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真正實現「有趣數學」與有效教學和諧交融,相生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