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滲透式領域課程小班語言下
A. 幼兒園滲透式領域課程社會小班上怎麼做
《幼兒園滲透式領域課程:社會(小班上)》包括:我上幼兒園、快樂的一天、快樂抱一抱、幼兒園里走一走、我的名片、水果大家嘗、和媽媽在一起、我會打招呼、拉拉手,好朋友、小手動起來等等。
B. 幼兒園滲透式領域課程電子書哪兒下
網頁上下載 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 記得好評和採納,答題不易,互相幫助, 手機提問的朋友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C. 什麼是滲透的語言教育活動在幼兒園如何進行滲透的語言教育
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闡述「幼兒語言的發展貫穿於各個領域,也對其它領域的學習與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幼兒在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同時,也在發展著人際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斷交往情境的能力、組織自己思想的能力。」現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我想談談如何將語言教育滲透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
一、在談話活動中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談話是以對話形式進行的語言交往,即提出問題及回答問題、或講等的方式,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一)晨間活動中的談話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不愛講話的小朋友總是傾聽別人的講話,愛講話的小朋友就喜歡誇誇其談,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充分利用早上晨間活動的時間,重點指導。《3-6歲兒童發展指南》中也明確指出「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並能得到積極回應。為幼兒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經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進一步拓展學習經驗。」
作為教師,首先要親近孩子,讓孩子感受到老師的和藹可親,和老師之間沒有拘束感, 敢於說話。其次教師要善於抓住時機,激發幼兒說話的願望。如晨間活動的時候,我們根據幼兒來園的不統一性,分別和孩子交流,「昨天晚飯後你和爸爸媽媽都到哪裡玩了?」「有沒有開心的事情想告訴老師?」「來幼兒園的路上你發現了什麼?」等,開始的時候,孩子還是老師問一句他們答一句, 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的話語漸漸的多了,有時候不用老師問, 他們都能愉快的來告訴我們,告訴同伴,針對那些平時不太愛說話的孩子,教師有目的性的和他們談話,聊天,鼓勵他們大膽的說出來,這樣每個孩子的語言都得到了鍛煉,獲得了發展。
(二)生活中的談話
在我們的一日生活活動中,為了避免等待現象,「律動」越來越多的填充了孩子的時間, 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一遍遍的重復的做著各種手指游戲,或者看著動畫片視頻, 雖然看似沒閑著, 實際上孩子也是在那等待。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進行了嘗試,在加餐、吃飯前洗完手的孩子回到座位上引導孩子和同伴說說話,講講自己在教育活動中的收獲或者自己的疑問等等,利用這個簡單的回顧,教師有針對性的和孩子進行一些談話互動,鼓勵幼兒在常規秩序井然的情況下,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二、在教育活動中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幼兒的語言學習僅靠語言課及相應的語言活動還遠遠不夠,還必須將幼兒的語言訓練滲透到各項課程之中,教師通過引導和提示, 幫助幼兒更多的運用語言進行講述,促進幼兒想說、敢說、願說,從來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
(一)在音樂活動中滲透語言教育。
以前我在組織音樂活動中單純的引導幼兒記住歌詞, 嘗試初步的創編歌詞及動作,在音樂欣賞中教師的引導語言多,講的多,幼兒聽的多,說的少。通過學習, 我們認識到了課程的整合性,知道了不同課程的共通性, 因此我嘗試在音樂活動中發展幼兒的語言。如:在歌詞的分析上,我通過展示課件及圖片,讓幼兒創造性的說出歌詞內容,在音樂欣賞中,我們通過給幼兒展示一段音樂,讓幼兒盡情的想像「在這段音樂中,你感受到了什麼?」「你能用什麼樣的語言把它的意境講述出來?」在這樣的活動中, 我們給幼兒一個充分的自由發揮的空間, 讓幼兒的思緒盡情的飄揚,用完整連貫的語言進行講述, 教師作為傾聽者記錄孩子想像的軌跡。
(二)在美術活動中滲透語言教育
幼兒的世界是五彩繽紛的,他們愛畫、愛玩、特別愛製作,當他們的一幅幅漂亮作品展示在大家面前的時候, 他們也自豪和驕傲, 他們也渴望和小夥伴們一起分享。以往的活動中,教師往往容易的忽視就是讓幼兒對自己作品的講評,原因一是活動的時間不太夠,教師匆忙講評完作品;二是由於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弱, 教師包辦代替。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兒語言的發展。為了彌補這種狀況, 我們做了如下嘗試:
1、重視幼兒自己作品的講述。 在每一次的美術活動或美工活動結束後,我都會拿出足夠的時間來讓幼兒講述自己的作品。要求幼兒能清楚的說出自己畫的是什麼?是用什麼顏色畫的?這幅畫有什麼含義?
2、學會正確評價他人的作品。 在生活活動中,我們嘗試引導幼兒用准確的語言評價他人的作品,如:她的作品為什麼好?還在哪裡?你從這幅畫中學到了什麼?有什麼值得大家借鑒的地方等等? 通過這樣的提問,讓孩子能夠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講述和評析, 從而達到能大膽講述及評價作品, 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即培養了孩子的繪畫能力,又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在科學領域中滲透語言教育。
在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中,教師在引導幼兒通過實踐操作,感知科學樂趣的同時還要引導幼兒把科學實踐過程和獲取的結果用語言表達出來。孩子通過探究、思考、嘗試,在活動中有了深入了解和深刻體驗,他們產生了強烈的表達和交流的慾望,他們各抒己見,互相爭論,與同伴進行著語言的交流和分享,在老師的啟發下把探究過程和發現經過梳理並用連貫完整的語句表達出來,思維清晰,邏輯性也很強。
三、在區角活動中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區角活動是教師根據幼兒的興趣和發展的需要,設置一定的教育環境,讓幼兒在特定的環境中,通過與材料、同伴、教師相互作用的活動得以全面發展。好的活動區應該既是游戲又是教學,即具有教學價值又保持游戲性質。因此活動區活動也是我們一日活動的重點。
以往的活動區游戲中,我注重的是幼兒的玩, 看看孩子是不是能在區中玩起來,會不會玩, 教師的指導也僅限於「你應該怎麼樣?」「你是怎麼做的?」很簡單的引導, 在不斷的學習中, 我們也意識到區域活動應該有目標,而不是單純的玩,區域之間應該有互動, 而不是各區域的封閉;幼兒在區域活動中應充分發揮主體性, 而不是被動性, 而這些在區域活動中都是和幼兒語言交流分不開的。因此我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了以下的嘗試:
1、給幼兒大膽講話的機會。以前我在組織區角活動的時候,規則都是老師說小朋友聽,因此難免會出現一些幼兒覺得規則不合理出現不配合的情況, 於是現在我們每新增一個活動區或投放新的活動區材料的時候,先請全班幼兒一起討論:如何玩這個活動區,應該制定什麼樣的規則,遵守什麼樣的秩序,全班幼兒集思廣益,然後分組說出自己的意見,全班討論後決定哪個最合理就採納哪一個建議, 這樣每個幼兒都有表達的機會。
2、教師多一些啟發式的提問。「問題千千萬,在於一個問?」,在活動區游戲中, 教師提問至關重要, 簡單的一句話就有了活動的目標。 如對積木區的幼兒說:「你想去積木區玩什麼?想想你搭建的高樓是什麼樣子的?你准備和誰一起用什麼樣的積木來拼插?」這樣孩子在玩的時候就會按照自己的預定方案進行搭建,同時他們也會提出自己的一些觀點及創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伴交流分享。
3、區域間語言的交流。我發現孩子在玩區角游戲的時候,一般都是自己小組的幼兒一邊玩一邊說話,很少有區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針對這種情況, 我們教師先拋出問題, 引導幼兒:「家裡來客人了, 我們趕緊去超市買點東西吧?」通過教師的引導, 幼兒慢慢的進入了角色,在游戲中能大方的進行語言的對話和交流。
4、 活動區的講評。
在活動區的結尾,評價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 它既是本次活動的小結,又為下次活動的開展提出了要求, 同時它也是幼兒語言發展的一次歷練。以往的活動中,教師全盤概括, 幼兒只是用耳朵聽,現在我們把機會給了孩子, 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來「說話」。我們請每一組的幼兒講述自己的作品,通過孩子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和作品的展示, 讓孩子們對本次游戲有了很好的總結, 即擴展了幼兒的思維,又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 讓幼兒有話可說。
四.在戶外體育活動中發展幼兒園的語言能力。
戶外體育游戲是孩子們很樂衷的游戲,走出活動室,孩子們象出籠的小鳥,自由的在操場上飛翔。外面的一切都吸引著孩子的興趣, 他們的小嘴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這個時候教師可引導孩子用恰當的詞彙講講所看到的東西,增加幼兒的語匯。在集體游戲的過程中,幼兒活動量大,興趣高,有時候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因此在活動的組織過程中,教師先請幼兒觀察教師的動作,然後進行模仿麻醉後說出自己是怎麼做的?還可以讓幼兒嘗試不同的方法,說出自己想的好主意,這樣就注意了活動的動靜交替,讓幼兒通過自身的體驗講出了活動的特色, 發展了語言。
總之,語言教育在幼兒期是非常關鍵的。通過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滲透語言教育, 幼兒各方面的能力都可以得到發展,為他們以後的學習、生活、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讓我們從幼兒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發展幼兒的語言。
D. 如何在幼兒園五大領域課程中滲透民族音樂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它對人的影響力是很大的,它能夠直接而又強烈地影響人們的感情,觸及人們的心靈深處。學前期正是個人情感由低級向高級逐步發展的重要階段,而音樂教育在發展智力、陶冶情操、奠定文化藝術修養基礎等方面對一個人的成長發展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德國音樂教育家奧爾夫指出:「在音樂教育中,音樂只是手段,教育人才是目的」。我們應該看到,孩子們中將來去當音樂家的畢竟是很少的,許多孩子長大後只是成為傾聽、欣賞音樂的人,那我們首要的任務就應該是為眾多的將來不是音樂家的孩子們著想,幫助他們,使他們也能夠參加音樂活動,能夠成為積極的和有一定水平的音樂欣賞者,能夠從音樂中享受到樂趣。要做到這些,就應該從孩子抓起,從幼兒時期開始進行音樂教育,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藝術修養奠定良好的基礎。為此,富有情感性的音樂活動對兒童的各方面發展更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位於甘肅省南部的舟曲縣,具有甘南的「小江南」之稱,境內山河縱橫、水草豐美,面積達3009.18平方公里,總人口有13.47萬人,藏族佔32.67%,屬北亞熱帶大陸濕潤性氣候。優厚的自然條件孕育了悠久絢爛的歷史文化,舟曲的祖輩們在這片美麗富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繼往開來,創造了自己獨特的民間民俗文化且沿襲革故,不斷發展,形成了今天多姿多彩的民間民俗文化事象,促進了舟曲民間民俗文化的初步繁榮。
當地幼兒深受周圍環境中這些本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他們對此有濃厚的探索興趣。為此我們在《幼兒園工作規程》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指導下,從實際出發,充分挖掘本土優秀文化,以幼兒發展為本,充分考慮幼兒的特點、興趣、能力、需要,從弘揚本土文化,振奮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認知,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入手,著重培養幼兒的民族自豪感,使幼兒萌發感受本土文化的興趣,啟迪幼兒創造本土文化的意識,並在與幼兒一起不斷地學習和探索中,創編了一系列取材於舟曲民間生活,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兒童歌曲、舞蹈以及適合幼兒的節奏樂曲,同時,我們不斷探索、建構、優化具有本土文化教育特色的園本課程,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系列論文(一):讓幼兒走進多彩的本土民歌世界。
唱歌是每個孩子都喜歡的活動,在他們心情愉快時,還會咿咿呀呀地自哼自唱,歌唱是孩子們最輕松自在的表達、抒發和交流的藝術活動。匈牙利音樂教育家柯達伊對歌唱的作用和價值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認為通過歌唱最容易接近音樂,歌唱也是最容易表達思想情感的音樂形式,有了歌唱的基礎,更高層次的音樂教育就能夠得以發展。歌唱是普及音樂教育的切實可行而又具實效的途徑。
然而,任何藝術形式都來源於生活,傳統藝術是每個民族智慧的結晶,是最寶貴的文化資源,是幼兒在生活中能夠親身感受得到、觸摸得到的。因此,我們在唱歌教學中融入了本土音樂素材,這些和生活緊密相聯的本土音樂,充滿了生命力。孩子們在自己熟悉的民族文化中學習,產生了觸動心靈和情感的巨大力量。這樣,情感教育就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藝術的感染滲入兒童的心靈,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孩子們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志趣、文明的行為和民族的精神和氣質。
1.1 創設良好的音樂教育環境,激發幼兒對本土音樂的興趣。幼兒本土音樂教育活動的目的不是培養音樂家,而是讓幼兒在有趣的民間音樂教學活動中陶冶性情和品格,逐步認識和了解本土民間音樂。我們精心篩選了一些優秀、健康、積極向上的民間歌曲,滲透於幼兒唱歌教學活動中,讓孩子們深深體會到了民間藝術的魅力。我們注重通過環境對幼兒進行教育,因此創設相應的環境,讓幼兒去看、去聽、去摸、去感知,使他們獲取的物體直觀、形象、具體,印象便會更深刻、更容易產生學習的願望。
同時,我們錄制了一些光碟和磁帶,在課休時間組織幼兒自由欣賞。因為這些音樂素材都取自孩子們身邊,所以大家興趣特別高,如在欣賞《牛兒,你和我交上了好朋友》這首歌曲時,教室內氣氛活躍,有幾位男孩子當場作秀表演耕地、喊牛等情景,孩子們紛紛討論自己見過的牛和牛的一些本領。短短的幾分鍾,有些幼兒已經能夠基本哼唱歌曲,一段隨意的欣賞超乎了預期的效果。
在音樂活動室四周的牆壁上,我們布置了貼畫。如:少數民族的服飾,民族舞蹈示意圖,一些有情節的插圖等,並設立了本土民族音樂區,擺放了舟曲民族頭飾、腰帶、口弦等,通過幼兒的欣賞、交流、擺弄等,感受民間音樂的美,逐步萌發了孩子們對本土音樂的興趣。通過「聽」和「看」,潛移默化地使民間音樂在幼兒腦中紮下了根,調動了他們對本土音樂的興趣,產生了對本土音樂的強烈學習慾望。
1.2 採用生動有趣的活動方式,促使幼兒主動學習。我國兒童教育家陳鶴琴指出:「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以游戲為生命的。」游戲是兒童的基本活動。因此,我們採用生動形象的游戲教學,讓幼兒在活潑有趣的音樂中,自然地學習民間歌曲。
如以《紅紅的燈會》這首歌為例。舟曲每逢正月十九,是一個類似過年的喜慶大節,各村各寨都把自己所供奉的「婆婆」(菩薩)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後在晚上抬著轎子,按「婆婆」排位大小依次遊街,廣大市民則以掛荷包、掛紅袍、鑽轎子等形式來祝賀一年的風調雨順和祈求來年一切如意。這天晚上,舟曲的大街小巷搭滿松棚,松棚的頂上和兩側則掛滿各式各樣的燈籠,五彩繽紛的燈籠交相輝映,使小城亮如白晝。《紅紅的燈會》正是歌唱了舟曲正月十九傳統燈會的情景,當老師拿出一些正月十九晚上拍的圖片時,身臨其境的感覺早已讓孩子們興奮不已,接著引導幼兒欣賞配有《紅紅的燈會》這首歌曲的CD碟片,充分激發了幼兒學唱歌曲的慾望。由於這首歌來自幼兒的生活,活動前老師進行了大量的准備和啟發,幼兒帶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唱得歡快活潑、充滿情趣。 老師的語言在教學中也起到重要的不可忽視的作用。教師運用的語言生動與否是和幼兒對音樂的感知、對音樂的接受成正比的。如幼兒在學習歌曲《請你再到舟曲來》時,老師用神秘的語氣講述翠峰山的古老,用自豪的語氣及表情講述拉尕山的秀麗,用熱情的口吻表達舟曲人向客人送花、獻哈達的情景。這樣引導幼兒感受音樂中起伏的節奏,由於幼兒理解了歌曲中的情感,孩子們很自然的將自己對家鄉的熱愛和歡迎遠方客人來舟曲的情感融入到唱歌中。
1.3 將本土歌曲和主題活動有機結合,靈活地選擇民間歌曲。舟曲本土民間歌曲形式多樣,擴展了幼兒音樂表現的內容。民間歌曲內容的豐富性,為幼兒的唱歌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在每一學期中,我們都要進行各種主題活動,同時又根據各主題選擇相應的民間歌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比如,在2007年秋季學期國慶節時,教唱《拉尕山寨》這首歌,使幼兒加強了對家鄉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從而升華到對祖國的熱愛。在2008年春季學期第四周舉行的「春姑娘來了」主題活動中,學習舟曲民歌《放風箏》,老師通過談話引導幼兒觀察春天的景象:柳樹發芽,花開了,草綠了,小朋友都到操場上放風箏……然後出示舟曲「社火」中的放風箏片段,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感受優美的曲調,引導幼兒充分體會春到舟曲的美麗景象,培養了他們熱愛舟曲、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幼兒在接受民間歌曲的過程中,受到認識水平的限制,暫時還不能完全理解民間歌曲,不能完全理解民間歌曲所傳遞給他們的全部內涵。但是,這些帶有濃郁民族藝術氛圍的內容和形式,隨著唱歌所滲透給孩子的民族精神,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埋下了樸素的愛國主義思想的種子,在他們未來成長的道路上潛移默化地發揮著作用。
2.系列論文(二):本土民族舞蹈在幼兒舞蹈教學中的滲透。
舞蹈教育是幼兒音樂藝術教育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是對幼兒進行美育教育的一種理想方式。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孩子們不但能得到動作的協調和靈活性的訓練,思維能力也能得到培養和開拓。而在本土文化的長河中,民間舞蹈總是以其神奇的魅力熠熠發出絢麗的光澤。
舟曲縣是一座位於中國西北部的偏遠小縣,具有藏族特色的民間舞藝術歷史悠久且形式多樣,是舟曲的風俗習慣和人民思想感情的最直率、最真摯的表現,蘊藏著廣闊博大的民族文化內涵,傳頌著舟曲人民自愛、自信、自強不息的民族性格和質朴、勤奮、樂觀的民族神韻。在各類舞蹈藝術中,民族舞蹈既是源,也是流,沒有學習、繼承就沒有發展,並且民間舞以極具觀賞性的藝術內涵,既能滿足孩子們對家鄉文化的了解和認識,又能滿足孩子們的審美需求。
因此,在幼兒園,我們充分挖掘一些優秀地、適合幼兒的本土民族舞蹈素材,以激發幼兒對民間舞蹈藝術的興趣為切入點,向廣大幼兒普及本土民族舞蹈文化,受到了家長和社會的一致好評。
2.1 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本土民族舞文化。音樂是舞蹈的靈魂,舟曲的民族舞音樂曲調活潑、節奏鮮明、情緒歡快,幼兒也十分喜歡這類音樂作品。鮮明的情緒色彩容易感染幼兒,引起他們情感上的共鳴。有強烈節奏特點的旋律則常常會引起孩子們的動作反應,他們會情不自禁的隨著音樂打拍子,晃動身體或做動作。因此,我們經常組織幼兒觀看和參加一些舟曲的民間文藝活動,並利用孩子們吃早點前及課余休息的這段時間,播放一些歡快、優美的舟曲民族舞音樂,並講解音樂的內容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再配上具有典型民族特點的動作,同時告訴孩子這些動作所表達的含義,讓幼兒初步感受自己家鄉的本土舞蹈藝術。
如在寒假期間,我們充分利用社會及家庭方面的教育資源,激發幼兒和家長觀看舟曲春節期間的「社火」系列活動,並在新學期組織幼兒大膽地講述或表演自己所看到的「社火」。其中有一位叫楊雪萍的大班小朋友,不但會完整地演唱「社火」曲——《擔水》,而且把擔水的動作表演得淋漓盡致。同時,我們還組織幼兒觀看一些舟曲民間傳說故事圖片和民間舞表演,這些生動的民間傳說和獨特古樸的舞蹈都產生於舟曲人民生活的土壤中,它用舟曲人自己的美學觀點,向幼兒展示了一幅幅舟曲祖輩們生活的生動畫面。
豐富的本土舞蹈音樂開拓了幼兒的視野,多彩的本土音樂方式吸引了幼兒的視線,經常、持久的音樂熏陶使幼兒對本土民族舞的愛好大大增加,激發了幼兒學習探索本土文化的興趣。
2.2 在教育活動中學習本土民族舞文化。有了日常生活中初步感受的經驗,再加上孩子們自己在社區接觸到的一些知識,孩子們學習起本土民族舞就容易得多了。我們深入民間,大量收集合適的本土民族文化方面的舞蹈音樂材料,並選擇一些符合幼兒年齡特點、淺顯易懂的能被幼兒所接受的舞蹈音樂材料,整理匯編,既保留本土民族舞原有的風格,又適合幼兒特點。學習本土民族舞時採取循序漸進的方法,既先學習民族舞中最具典型特點的動作,如《放風箏》的顫膝、平步、放風箏,《鍋庄》中的彈口弦、背水等,有了這些動作基礎,而後再將各動作貫穿起來,學習成品舞便得心應手。
例如學習本土民族舞《多迪鍋》,在日常接觸中孩子們了解了「多迪鍋」的傳說,感受到了青年扎海和姑娘達瑪的聰慧和善良,也憎惡國王的可恥,嚮往著五月初五時,人們採花、唱歌、跳舞,互送吉祥、祝福健康、崇尚和平的美好情景。了解了舟曲人民熱愛家鄉,熱愛幸福新生活的思想感情。在教授基本動作時,我們提醒幼兒想像翠綠的香柏樹,潔白的枇杷花;美麗的鮮花,綠色的草原,身穿漂亮服裝的藏族小夥子和姑娘們,載歌載舞,互贈鮮花……。要求幼兒做動作時,動作要舒展、歡快、情緒上要熱情奔放。並觀看碟片,再次欣賞舞蹈《多迪鍋》,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動作。經過啟發,再加上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掌握了捧花、彈口弦的基本動作,孩子們心領神會,動作也符合要求,課堂氣氛活躍了。學會了基本動作,再將動作一貫穿,結合孩子們對舞蹈內容的理解,一段完整的成品舞,孩子們很輕松地學會了。
2.3 創作活動中表演本土民族舞。通過上兩個環節的准備,幼兒基本上掌握了舟曲民族舞的動作特點。舟曲民族舞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一旦為孩子所接受,必然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同他們的心趣交相映照,這時教師引導幼兒來創編舞蹈動作,可以充分發掘幼兒的潛力,培養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和表現力。孩子們在唱自己喜歡的歌曲時,也會情不自禁地把已熟練掌握的動作編入歌曲,邊唱邊舞,來抒發內心的感情。
如在學會舟曲民間歌曲《拉尕山寨》後,我們要求班上的孩子用動作來表現歌曲內容,結果孩子們積極舉手參與創作表演,最後用採花、捧花、背背簍下山等動作,完整地、恰到好處地表現了歌曲內容。再如舞蹈《請你再到舟曲來》,這本來是一節新授舞蹈課,將它改為創編課,幼兒積極性很高。經過提醒,孩子們在以前積累動作的前提下,以膝蓋的顫動與屈伸為基礎,應用上肢捧花、獻花、靠步、彈口弦等動作表達了舟曲人熱愛勞動,向遠方來客獻花的愉快情景,達到了預期的目的。由於這是幼兒自己的創作,幼兒的表演興趣高昂,經過整理,由幼兒主創的舞蹈《請你再到舟曲來》被定為舟曲縣幼兒園幼兒晨練曲目。
2.4 在欣賞過程中發現本土民族舞特色。有了感受、學習、表演的實踐,孩子們掌握本土民族舞的水平則會更進一步,其復習的最好方法就是讓他們欣賞一些優秀的本土民族舞蹈作品,從中尋找舞蹈作品的動作素材和民族性。一段優秀的民族舞作品都有兩個特點:一方面立足於人們生活的原貌,從中提取豐富的動作形象;另一方面則涉取了本民族的舞蹈文化,創作出有地方特點、有韻律地動作語言,使作品既有情趣,又有自己的屬性。幼兒的心靈是一個博大而又透亮的水晶體,有著無限的可塑性。幼兒學習和欣賞本土民族舞蹈作品,不只是為了讓幼兒擁有自己民族屬性或自身光彩,最重要的一點是,它還是一種「育人」的方式,不僅可以使孩子從小懂得自己民族的特色,而且可以培養孩子們自幼熱愛民間舞藝術的美好情懷。
結合舟曲縣創建的「和諧舟曲、活力舟曲、平安舟曲、發展舟曲、魅力舟曲、富裕舟曲」這一特色活動,在對幼兒進行愛家鄉、美化家鄉,增強幼兒環保意識教育的同時,我們創編出舞蹈《豐收花鞭》。孩子們在欣賞中發現,裡面的舞蹈動作大部分是人民勞動情境的再現。舞蹈節奏爽朗,情緒紅火,構圖清晰,調度靈活,當花鞭在舞台上揮動,孩子們的歡快之心、興奮之心、喜樂之心得以充分的表露,同時又結合著外來舞蹈跨部的扭動,把舟曲民族的律動與引進舞蹈的形態自然貼切地融為一體,既有民族性,又有現代感;既有地域性,又有時尚味,給孩子以親切與清新的感受。通過欣賞《放風箏》、《牛兒,你和我交上了朋友》、《紅紅的燈會》等,引發了幼兒的本土舞意識,使舟曲民族舞潛移默化地根植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上,為本土民族得以健康地發展,撒下了希望的種子。
由此可見,在幼兒舞蹈中滲透本土民族舞蹈,不但繼承和發展了本土民族舞,而且激發了幼兒熱愛家鄉、熱愛勞動、熱愛祖國、崇尚和平的情感,使幼兒在自然環境中得到了全面發展。雖然這需要指導者細心的研究與耐心的探索,但幼兒燦爛而又真摯的笑容,便是我們最大的收獲和喜悅。
3.系列論文(三):民間音樂在幼兒打擊樂活動中的開展。
音樂是在時間中運動的藝術,凡是在時間中運動的事物,都存在著節奏,節奏是它們的本質特徵。在音樂中,可以有不帶確切音高的音樂,比如:各種鼓樂、民間打擊樂等,但是沒有不帶有節奏的「音樂」。可以說,節奏是音樂的「骨架」,是最基本的音樂元素,為什麼沒有經過任何學習的幼兒就會有自發地跟隨音樂的表現呢?就是因為人們生命本身就有著豐富的節奏形式,音樂的各種要素中節奏與人的心理聯系最直接,關系最密切。節奏是富有生命意義的要素,感知節奏是人們的本能。
舟曲民間音樂內容十分豐富,且形式多樣,它產生於勞動生活,匯集了舟曲各民族的特色,包攬了許多種音樂的表現形式,然而目前幼兒教學中,我們所開展的音樂活動形式單一,適合幼兒的音樂素材很少,對幼兒音樂能力方面的培養也很有限。而形式各異、體裁紛呈的舟曲民間音樂融入到幼兒的打擊樂活動中,正好可以彌補這一缺憾,它既容易走進幼兒的心靈,為幼兒所理解接受,同時又便於收集、易於使用。
3.1 認識本土特色樂器,培養音樂情趣。幼兒藝術感知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是長期的,是在充滿藝術氛圍的環境里參加無數次的藝術活動中得到發展的,節奏性活動是幼兒喜歡的活動。針對這一特點,我們一方面通過拍手、拍腿、踏腳的動作來進行節奏訓練,另一方面為幼兒提供一些本土特色打擊樂器,引導他們在有節奏的身體動作和運用樂器演奏活動中感受節奏性活動的興趣和美感。
我們在音樂活動室內,布置打擊樂器角,引導幼兒自己擺弄節奏樂器,熟悉節奏樂器的音質、音色,幫助幼兒自己從敲打節奏樂器的活動中辯別各種樂器的特色和性能,引導幼兒自己去探索,敲打節奏。活動過程中,我們注意觀察了解孩子們喜歡什麼樂器,喜歡什麼樣的節奏和聲音。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使用各種節奏樂器,老師們鼓勵他們多聽、多練、多感受。如學習《什麼樂器在歌唱》,准備口弦、三角鐵、竹筷、鈸、喇叭、小鼓、竹板,讓幼兒用這些樂器進行節奏練習。通過練習讓幼兒感受舟曲特色樂器的音質、音色;通過有節奏的訓練,聯系這些樂器的特點,培養了他們對音樂節奏活動的感受力、表現力和興趣愛好。
音樂滲透於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對幼兒的發展也起著積極作用。我們鼓勵幼兒關注生活中的細節,如下大雨和小雨能讓幼兒認識一些常見樂器——串鈴、鈴鼓、沙筒,小鳥的叫聲、小河的流水能讓幼兒認識本土樂器——口弦、竹板等,然後引導幼兒選擇適合與大雨和小雨相匹配的樂器,選擇適合鳥聲、水聲的樂器,這樣不僅讓孩子通過歌聲和小樂器表現了對大自然的感受,同時在探索中學習了不同樂器的敲擊方法。
3.2 熟悉樂曲,提高幼兒對打擊樂的興趣。打擊樂器是根據音樂進行的,傾聽音樂是極為重要的一環。舟曲民間音樂取材於民間,反映著幼兒的周邊生活。首先,我們引導幼兒了解歌曲內容。這樣,不僅可以拓寬幼兒的知識面,結合歌曲內容培養動手動腦能力,還有助於對歌曲情緒的理解和感受,提高打擊樂的興趣性和表現力。然後,鼓勵幼兒仔細聽,感受音樂的性質、力度、速度、節奏及段落等,在聽音樂的基礎上隨音樂拍手逐漸熟悉音樂。
如在學習《喜慶豐收年》時,我們先引導幼兒看圖片,然後逐步講述舟曲的先輩們為了表達內心的喜悅和高興,每逢豐收便各自拿起鍋碗瓢盆,載歌載舞地進行慶祝,一直發展到現在這段音樂《喜慶豐收年》。鼓勵幼兒大膽地選擇樂器,來隨音樂打節奏,表現內心的喜悅之情。在學習《舟曲秧歌》時,因為旋律是大家所熟悉的,有些幼兒還會輕聲哼唱,經過鼓勵,幼兒大膽地拿起鈸、鑼、小鼓等樂器,開始為音樂打節奏,幼兒的興趣不斷高漲。
3.3 隨音樂打擊樂器,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舟曲民間音樂多種多樣的活動方式,豐富多彩的教育內容,從各方面促進了幼兒良好個性品質的發展,民間音樂中大量健康富有幼兒情趣的歌曲,為幼兒提供了發展良好性格品質的途徑。在打擊樂活動中,性格孤僻的幼兒變得活潑起來,由於注重讓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使膽小、不善於表現的幼兒增強了自信心。
比如在2007年「六一」兒童節文藝匯演中,大班幼兒表演了打擊樂《多迪鍋》,由於《多迪鍋》是舟曲一首比較傳統的民歌,它的舞蹈形式也是幼兒所熟悉的,在幼兒學習、排練的過程中,一些平時膽小的孩子都要爭著參加演奏,穿上演出服,他們就成了自信的小小演奏家。在演出中,孩子們嘗到了成功的喜悅,為幼兒形成活潑開朗的良好性格打下了基礎。
由於民間音樂來自生活,老少皆宜,深深吸引著幼兒,激發了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孩子們從學打節奏到創編花樣動作,興趣始終很高,只要一有空,便會拿起樂器敲打敲打,有時還會一邊討論一邊打節奏。由於民間音樂內容豐富,從唱、跳到敲、打,面面俱到,豐富了音樂活動的內容,孩子們得到了更多的實踐機會,從而使幼兒的綜合能力也進一步得到提高。通過教學,幼兒不但初步了解和掌握了一些本土音樂,也增強了他們對音樂的興趣,達到了「從聽入手、動在其中、激發情感、培養素質」的目標。
E. 幼兒園領域整合課程小班語言手指歌教案
活動目標 感知每隻手有五個手指,喜歡用手指做游戲。 能一邊念兒歌一邊做相應的手指動作。 活動准備 讓幼兒學會手指游戲《小手拍拍》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認識自己的小手小朋友我們伸出你們的小手,我們來一起來玩一玩《小手拍拍》吧。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伸出來!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來!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舉起來!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放腿上! 小朋友,《小手拍拍》好玩么?小朋友把小手拿出來,看看我們的小手有幾個指頭! 師:對,我們的小手有五個手指,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 二、學習兒歌並進行手指游戲 (一)、欣賞兒歌,理解內容 1、教師邊念兒歌邊做手指游戲 我們的手指可以跟我們做游戲,今天老師又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一首手指的兒歌,聽聽看兒歌中的手指寶寶們在做什麼游戲呢?(引導幼兒說出兒歌中的"點點點、敲敲敲、捏捏捏、撓撓撓、拍拍拍") 2、請小朋友們再來聽一遍,聽聽幾個手指點點點?幾個手指敲敲敲?幾個手指捏捏捏?幾個手指撓撓撓?幾個手指拍拍拍? (二)、學習邊念兒歌邊進行手指游戲 1、嘗試跟著老師邊念兒歌邊進行手指游戲 剛剛我們已經聽過了兒歌,也看了手指游戲,我們再來聽一遍,會念的小朋友跟老師一起一邊念兒歌一邊來做這個手指游戲 2、幼兒表演兒歌 先集體後個別(教師做適當的幫助) 3、完整的朗誦兒歌並進行手指游戲 三.小結 提升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新的手指游戲《手指歌》,可以一邊念一邊拍,有空的時候我們可以自己念一念,拍一拍,也可以找好朋友一起玩,在家裡也可找爸爸媽媽一起玩。我們還有很多有趣的手指游戲呢,下次老師帶我們小朋友再來玩! 教材分析 手指謠它是能為孩子提供可操作的內容,可以鍛煉孩子雙手的精細動作,同時也增強了動作的協調能力以及手的靈活性,從而開發了孩子的智慧。小班的孩子正是處於手部各技能發展的初期階段,《手指歌》這一個歌謠操作難度較淺,讓孩子們五個手指點點、敲敲,讓孩子們這樣的游戲中發展手的靈活性! 兒歌 《手指歌》 一個手指點點點(伸出一個手指點寶寶) 兩個手指敲敲敲(伸出兩個手指在寶寶身上輕輕敲) 三個手指捏捏捏(伸出三個手指在寶寶身上輕輕捏) 四個手指撓撓撓(伸出四個手指在寶寶身上撓一撓) 五個手指拍拍拍(雙手對拍)
F. 幼兒園滲透式領域課程小班健康,怎麼完成
這個我覺得有好幾個途徑呢,首先可以網上搜索,其次可以找有經驗的同行交流。再者可以直接買相關書籍。融八教育集團旗下的最佳夥伴國際幼兒園。
G. 幼兒園滲透式領域課程中班藝術有哪些
內容簡介《幼兒園滲透式領域課程》叢書由被聯合國組織盛譽為國際幼兒教育「中國模式」的開創者趙寄石先生,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唐淑教授,南京師范大學前教育專業許卓亞、虞永平、周兢等三位博士生導師,五位教授共十位專家和一百多位幼教教研員,知名幼兒園園長,幼兒園的特級、骨幹教師組成的強大寫作陣容精心打造,是在20世紀風靡全國的南京師大版幼兒教材(俗稱「五大領域」)基礎上的進一步提升和發展。如果說「五大領域」代表了南京師大學前教育專業20世紀末的研究成果,那麼《幼兒園滲透式領域課程》叢書則是21世紀初南京師大學前教育專業的的最新研究和實踐成果,著名幼教專家與一線幼兒教師的共同參與,確保了本套叢書理論與實踐的高度統一。 南京師大出版社先後出版了《幼兒園課程指導》叢書、《幼兒園整合課程》叢書,為全國幼兒園課程和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前瞻、領先性的幼教理念和高超實踐性的名品教材。2005年金秋收獲季節,南京師大出版社又強勢推出名品圖書《幼兒園滲透式領域課程》叢書。 本套叢書全面貫徹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幼兒的發展和學習內容涵蓋了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每個領域都有其獨特的學習規律和教育規律,領域課程根據中國兒童心裡及發展規律,最完善地保持了各領域教育目標、內容和學習方法的相對獨立性、完整性和獨特性,這是其他任何形式的幼兒教材所無法替代的。而在領域的基礎上進行橫向滲透,以解決幼兒園課程不宜採用高度分化和系統化的學科課程形式,積極尋求不同領域教育內容之間的聯系並加以滲透、融合,最終構成一種完整的中國幼兒教育課程——幼兒園滲透式領域課程。這正是國家教育部新近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核心理念和主題概念。《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大領域……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毋庸置疑,《幼兒園滲透式領域課程》叢書完全符合國家教育部新《綱要》的靈魂、完美彰顯中國教育文化背景、適合並有利於提升中國幼兒教育現實水平的課程模式。目錄我升中班啦 能乾的我 我為祖國過生日 香香的月餅 我的家鄉 關心幫助人 同伴生病了 誰對誰不對 你謙我讓 合作會更好 今天玩什麼 (一) 今天玩什麼 (二) 有趣的標志 草原來客 誠實的孩子 超市真方便 屬相的故事 參觀軍營書摘與插圖
H. 幼兒園滲透式領域課程有哪寫好處
好處在於它體現新的教育理念,汲取當前幼兒教育的最新研究和實踐成果,既完整地保持了各領域的系統性,又加強了各領域之間的滲透,積極尋求五大領域教育之間的聯系和融合,從而提高了幼兒教育的實施成效,彰顯了新時代科學的幼兒教育理念,實現了幼兒園課程組織機制和方法的創新,使學前教育更具科學性和適宜性。叢書按大、中、小班分冊,每冊均按上、下學期編排,每一冊都緊密結合這一階段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即有科學的訓練方案,又特別為孩子們引入了活潑、有趣的卡通形象,相信孩子們在本書的指導和幫助下,學習更輕鬆快樂。本書是系列之一,先教小朋友學習社會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