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課程開設的特點
1. 小學英語課程應該怎麼開
作者:北京師范大學外語系 王薔 近日,教育部作出決定:從2001年起,以小學三年 級為起點,在全國城市和縣城小學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小學英語課程究竟應該怎麼開?應遵循什麼樣的課程理念?應使用什麼樣的教材?應採用什麼樣的課程模式和方法?如何對小學英語的教與學進行評價?上述種種問題都是每個英語教育工作者、教研員、小學校長、小學英語教師以及家長所關心的,也是關繫到千千萬萬小學生能否成為英語學習的成功者和受益者的大問題。 首先,我們要明確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目的是要使小學生通過學習這門課程,培養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情感,使其形成初步的英語語感,為其打好語音、語調基礎,最終使學生具備初步的用所學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通過學習英語,豐富他們的社會生活經歷,開拓其視野,樹立其英語學習的信心。也就是說,小學英語教學必須從枯燥的語言知識講解和死記硬背的學習模式中解脫出來,要通過適合兒童年齡、心理和生理特點的生動活潑的課堂活動,把學習英語與用英語做事情聯系起來,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和語用環境,使學生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緒中,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在大量的語言實踐中形成語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為他們升入初中以後進一步學習英語打好基礎。 全國要在較短的時間內、較大范圍地從小學三年級開設英語課程,應特別加強對課程的指導。筆者認為,小學英語教學應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1.在教學總體目標上要重興趣、重成就感、重自信心。 小學生學習英語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小學英語教學應當注重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強烈願望,使他們樂於學;而學習興趣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習的效果,取決於他們能否獲成就感。教師要通過多種激勵的方式,比如:物質激勵、任務激勵、榮譽激勵、信任激勵和情感激勵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大膽實踐,體驗成功。學生有了學習的成就感,就有了學習的自信心。 2.在課程實施上要重語言環境、重頻率、重效率。 小學英語教學要特別強調語言環境的創設,應充分利用和開發多種媒體(如電視、錄音、錄像、光碟等)進行教學,從而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創設生動和真實的語言環境。此外,還要重視開課的頻率。過去小學開設英語課效果不佳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開設課時不足,學生接觸語言的頻率太低。如一般學校一周開兩個課時,有些地區的學校每周只開設一個課時,這樣容易造成資源的浪費,也容易對學生的心理產生負面影響。根據記憶的規律,如果所學的新內容不能及時得到復習,則會很快遺忘,而且相隔時間越長,遺忘率越高。因此,小學開設英語課要採用高頻率、短課時的方式,保證每周安排四次教學活動,為學生的有效學習創造條件,提高其學習效率。 3.在教學模式與方法上要重體驗、重實踐、重參與、重創造。 小學英語教學要從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出發,改變傳統的教與學的方式,讓學生通過體驗和實踐進行學習。傳統的語言學習方式強調學生在初級階段要學好音標,學好語法,記憶一定量的詞彙,為語言的運用作準備。這一方式的教學導致了課堂教學的教師中心化和學生處於被動記憶的狀態。在外語學習過程中,學生必須通過積極體驗、參與、實踐以及主動的嘗試與創造,才能獲得語言能力的發展。特別是兒童具有模仿力強、求知慾強、記憶力好、心理負擔輕、表現欲和創造精神強等特點,這正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優勢所在。然而,他們的理解能力相對較弱,注意力不易長時間集中,不喜歡單調的重復和機械的訓練等是他們的弱勢。如果我們讓小學 生學習並理解繁雜的語言知識,背記語音和語法規則,就恰恰忽視了小學生學習語言的優勢。不少學生就是因為學不會音標或不喜歡語法或記不住單詞而掉隊,以致放棄英語學習。因此,小學英語教學必須從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出發,遵循語言學習的規律,從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入手,通過聽、做、說、唱、演、讀、寫和視聽等多種語言學習的方式,達到激發興趣、形成語感和培養初步的語言運用能力的目的。 4.在語言教學的目標上要重語感、重語音語調基礎、重交流能力。 學校和教師應積極創造條件,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和設備,幫助學生通過大量的感知、體驗和模仿等實踐活動,形成初步的英語語感。語音語調的訓練不能僅僅以單音準確為目的,要明確語音語調包括發音、重音、語調、節奏和語流等方面,要通過培養語感以及有意義的語句或語段的模仿和訓練來奠定學生語音、語調的基礎。要培養學生交流的能力就要創設交流的情景,使學生通過參與交流活動培養用英語交流的能力。 5.在教學評價上要重態度、重參與、重能力程度、重交流能力。 小學英語課程的評價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採用平時教學活動中常見的方式進行,並重視學生的態度、參與的積極性、努力的程度、交流的能力以及合作的精神等。評價應通過觀察學生的活動(講故事、說歌謠、唱歌曲、表演對話或短劇等)、與學生交流、學生的自評和互評等生動活潑的方式進行。除形成性評價外,小學高年級期末或學年考試可採用口、筆試相結合的方式。口試主要考察學生實際的語言運用能力;筆試主要考察學生聽和讀的技能以及初步的寫的能力。評價可採用等級制或達標方法記成績,不應按學生成績排名次或以此作為各種評比或選拔的依據。 關於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可行性問題,不能簡單地認為好或不好,可行或不可行,有利或不利。只要有好的師資條件,遵循正確的教學理念,採用適合小學生心理和生理特點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開發和利用多種教育資源,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採用以激勵為目的的評價方式,小學英語教學是完全可行的。實踐證明,小學開設英語課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它會促進小學生良好性格的形成,有利於小學生樹立積極的學習和交流態度,為他們進一步學習英語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然而,師資條件不具備,教學觀念和方法陳舊,以應試為目的的小學英語教學,只能給小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帶來負面影響,也必然是不可行的。(摘自2001第5期《中小學外語教學》)
2. 我國中小學英語新課程設計有哪些特點
為了進一步推進我省義務教育階段新課程改革,引導小學學科教學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方向邁進,我們組織編寫了《廣東省義務教育新課程實驗研修手冊》。這套書按新課程的結構體系編排,小學共分l0冊。本冊為《小學新課程英語優秀教學設計與案例》分冊。
本書在設計和編寫上,力求把現代英語教學理論與教師的教學實踐結合起來,為廣大小學英語教師提供優秀的教學設計和教案,以拓展教師的教學思路,幫助教師更好地運用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實現課程目標,從而進一步提高我省小學英語教學的水平。
本書分為兩編。理論編是小學英語新課程教學概說,分析新課程的英語教學理念,並就國家《英語課程標准》所倡導的「任務型教學法」教學模式的特點作了具體的闡述;對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活動設計和教案的撰寫,提出較為詳細的說明和建議。案例編主要是選擇我省小學英語新課程教學中優秀的教學設計和案例。這些教學設計和案例,以新課程教學理念為指導,體現新課程所倡導的以學生發展為主體,通過感知、體驗、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學習英語的教學原則。任課教師在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技能、教學手段諸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顯著效果,對小學的英語教學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為此,我們把這些教案、課例結集出版,並請有關專家點評,以期達到互相學習、互相借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目的。
3. 小學為何要開設英語課
對於小學生來說,學習這門課程,有兩大難點:
首先,背誦英語單詞和短語難。
你瞧那些英語單詞,都是由不同的字母組合到一起,找不到一丁點的記憶規律,為何?他沒學過國際英標,學過國際英標的人都知道,一個單詞的發音,基本上讀出來了,差不多就能拼出來了。可想而知,對於一個沒有學過英標的小學生來說,去記憶一個單詞會有多難嗎?單詞是學習英語的攔路虎,單詞記不住,還談何對英語的學習呢?那隻能是一紙空文。
其次,學習語法難。
就算你把英語單詞和短語都能記得了,可是,英語涉及到時態和語序的問題,一個單詞和短語它的原形是這樣的,可是它到了句子當中運用的時候,它會跟著時態的變化而變化的。而且英語跟中文的語序也有很大的不同,把一句漢語翻譯成英語,並非是按照漢語的順序來進行的。背上來單詞後,並非就是能照書算命,把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填充到句子里就行的。為何?小學生懂的中文語法少。讓一個小學生把一句漢語翻譯成英語真是難於上青天,根本就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我的孩子今年上五年級了,從三年級就開始學英語,可是將近三年時間學下來了,可是對於英語這一門課程的學習,他真的就是一個門外漢。如果是他的智商有問題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了。
作為家長來說,真是心急如焚,說到這,也許有人會說,那你不能把他送給別人輔導嗎?這個,確實也想過。不過,是因為自己也懂一點英語,也可能就是因為懂了一點,看到孩子學不會,才會如此的著急!
舉個簡單的例子吧:一天晚上,他做完筆頭作業後,老師還布置了背誦的內容,課文內容充其量也就四句話,然而他從八點半一直到九點半,一個小時的時間沒把那四句話背上來,抑或背上來,再叫他把一句一句翻譯過來,他竟然是直翻白眼!當時,我真是急得抓耳撓腮,比我自己在學校學習時還要著急!只能是死記硬背,哪怕背上來後,也不會靈活運用。比如,當時,我把他所謂的會背的英語句子用漢語翻譯過來,說了漢語,再叫他用英語說出來,他竟然是直翻白眼。
假如到了中學後,中文要講到更多涉及語法的問題,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就要好講解一些了,學習起來就要相對容易些了。再一個,到了中學的孩子,他的年齡稍大了些,理解能力有所提高,學起來也會更容易些了。也就能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了。我真的不明白小學為何要開設英語課哦!
4. 英語課程標準的特點和重要內容
課程標準的主要特點:
1、將素質教育的理念落實在課程標准中;
2、突破學科中心;
3、改善學習方式;
4、體現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教育功能,評價建議有更強的操作性;
5、為課程的實施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5. 小學可開設哪些特色課程
傳統文化學習課程、茶藝課、小語種課、武術課、足球課、網球課等。
6. 小學四年級英語聽說課的特點是什麼
1. 每天早上6:20起床,用10分鍾將頭天要背的課文溫習1—2遍,7:00從家出發。 2. 上課認真聽講,積極發言,做好筆記。 3. 認真仔細寫作業,不對答案,認真對待每一門課。 4. 寫完作業後,復第二天上課的內容。 5. 對於副課每學完一習當天的內容並預習課後,要用心去作自己買的課外習題書,作的時候要做到不抄答案,不看書,憑借自己所學的去做。如果遇到不會的題,也不能馬上看答案或看書,要等到全部做完後,再去找答案,並及時背過。 6. 對於主課:數學、語文、英語,每學完一單元或一課時,要對比計習題的講解部分進行進一步的加深理解和鞏固,並要做練習題,寫時仍不能抄答案,寫完後可交老師批改或對照答案,找出錯誤及時糾正。 7. 遇到不懂得要及時問老師或問同學,弄明白。 8. 每天晚上聽30分鍾英語,訓練自己的聽力。 9. 把所有課程學習鞏固好,達到能考個好初中的成績. 其次給個訂計劃的方法,畢竟還是自己最清楚自己的情況: 對學生來說,有計劃學習要比無計劃學習好得多,其好處是: (一)學習的目標明確,實現目標也有保證。學習計劃就是規定在什麼時候採取什麼方法步驟達到什麼學習目標。短時間內達到一個小目標。長時間達到一個大目標。在長短計劃指導下,使學習一步步地由小目標走向大目標。 (二)恰當安排各項學習任務,使學習有秩序地進行,有了計劃可以把自己的學習管理好。到一定時候對照計劃檢查總結一下自己的學習,看看有什麼優點和缺點,優點發揚,缺點克服,使學習不斷進步。 (三)對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大有幫助。良好習慣養成以後,就能自然而然地按照一定的秩序去學習。有了計劃,也有利於鍛煉克服困難、不怕失敗的精神,無論碰到什麼困難挫折也要堅持完成計劃,達到規定的學習目標。 (四)提高計劃觀念和計劃能力,使自己成為能夠有條理地安排學習,生活、工作的人。這種計劃觀念和計劃能力,學生都應該學習和具備,這對一生都有好處。
7. 小學英語活動課的定義和特點是什麼
小學英語活動課是對課堂的補充和拓展,可以通過游戲、演講、表演等互動環節激發小專學生的英語學屬習興趣,提升學生聽、說、讀、寫等各項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特點如下:1.趣味性 2、導向性 3.知識性 4.互動性
8. 小學英語課堂評價特點有哪些
小學英語如何進行有效地課堂評價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是一種形成性評價,它對於英語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其一,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師對學生進行終結性評價的依據。它記錄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習態度和與他人合作等情況,為教師進行終結性評價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其二,課堂教學評價是組織、調控教學的重要手段。利用評價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維持課堂紀律,促使教學順利進行。如何實施英語課堂教學評價呢?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一談。
一、激發學生對評價的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起來了,那學校所規定的功課,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接受。」同理,如果學生對評價感興趣,那麼,評價以及使用了評價的英語學習,會成為學生樂於接受的禮物。如在教學水果單詞 peach, pear, orange, watermelon,以及所涉及的兩個句型「I like ….」 和」Do you like ….」時,我精心地設計了教學評價方案,製作了peach, pear,orange 和watermelon 這四種圖片。將全班同學分成四個小組,每組選擇一種圖片。凡是答對了問題的學生就可以為本組獲得一張圖片,貼在黑板上。這個評價活動貫穿著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們循規蹈矩,回答出問題就拿一張圖片,貼到黑板上。教學到操練「I like….」句型這一個環節時,出現了一個高潮。楊寶天說了句「I like pears.」 我出其不意的從講桌里拿出一個梨送給他。他高興極了,在同學羨慕的眼光中回到座位上。同時,教室里像炸開了鍋,學生們爭先恐後舉手,要求發言。
在這節課中,我採用了兩種不同的評價手段,一為圖片,一為實物。很顯然,學生對於能夠吃的實物感興趣多了,有強烈的想得到它的慾望。對評價有了興趣,學生對課堂活動就有了狂熱的參與度。當然,每堂課都使用實物作為評價是不太現實的。那麼,怎樣才能使學生對其他的評價手段也感興趣呢?我認為,讓課堂教學中的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緊密結合起來,使課堂教學評價常規化,是最為有效的方法。
二、使課堂教學評價常規化。
所謂常規,是指沿襲下來經常實施的規矩。英語課堂教學評價常規化,就是要讓英語課堂教學評價成為一種規矩,一種制度,堅持不懈的執行下來,其評價的結果不斷積累,成為終結性評價的資料來源與依據。
要使英語課堂教學評價常規化,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
(1)立好評價的項目。在一堂英語課中,需要評價的項目很多,有學習效果方面的,如聽、說、讀、寫;有學習態度方面的,如學習積極性,在小組合作中的參與度等;有學習策略方面的,如怎樣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該怎麼辦,等等。這些項目如果不一一列出告訴學生,他們在評價時就不會知道該從那些方面下手。
(2)給出評價的標准。在列出項目後,要給每一項分成A、B、C三等,分別給出三種不同的獎勵標志,如,教師教學用書後附有的大棕熊和小松鼠貼紙。記錄下評價結果,到期末根據貼紙數目的多少,給學生定等級,打評語。
(3)教給學生評價的方法。要使評價常規化,學生必須掌握評價的方法。在第二點中,老師已經給出評價的項目與標准,然後讓學生對照標准,進行評價的訓練。老師要對學生進行評價常規訓練,養成良好的評價習慣。有聽的習慣:聽別人的發言,為發表評價奠定基礎;聽別人給出的評價,接受他人反饋的意見。說評價的習慣:注意發言禮貌,說話委婉,虛心學習他人的優點。這些習慣的養成,需要老師進行長期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