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新課程所倡導的評價的功能是

新課程所倡導的評價的功能是

發布時間: 2021-03-12 16:46:19

⑴ 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倡導什麼樣的評價理念

所謂教育理念,就是抄指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想與觀念。我認為,所謂的新課程理念只不過是教育本旨的回歸,並沒有太多所謂的「新理論」。它既不像某些專家所說的那麼神秘莫測,也不像部分教師理解的那樣難以實施。不過,每位中小學教師還是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新課程的主要精神,並把它化為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之中

⑵ 新課程標准所提倡的對學生的評價理念是什麼,與傳統的評價有何不同

新課程強調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不斷提高和課程不斷完善的評價體系,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更多的關注個體的進步和多方面潛能的開發。

1、評價內容綜合化 .課程評價的內容;是與教育發展的功能和目標相一致的。

2、評價主體多元化.實施評價主體多元化,加強「自評」「互評」,並使之與「他評」有機結合起來,使評價成為學生、教師、管理者、專業人員及家長共同參與的交互活動。如小組討論會、家長開放日、師生對話、公開答辯、公眾裁判。

3、評價過程動態化.注重對學生日常學習和行為表現的評價,關注學生在各個階段、各個時期的點滴進步和變化,及時給予評價和反饋,盡量給予學生多次評價機會;使評價實施日常化、通俗化、個體化、動態化。

4、評價方式多樣化.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因此,評價學生的方式就應該豐富多彩、形式多樣。

5、口頭評價。 口頭評價是一種簡便易行、隨時隨地的評價方式,有「短、小、勤、快」 特點。

6、評語評價。評語評價是當老師與學生不能面對面交流時的一種間接的評價方式,這種評價加強了師生之問的聯系與溝通,激勵性強,有時也會起到一種別開生面的效果,有利於將非學業評價的內容及時反饋給學生,肯定學生的優勢和進步,指出其不足。

7、成長記錄袋評價。成長記錄袋評價是新課程改革中出現的一種新的評價方式。成長記錄袋中的材料應讓學生自主選擇,不要由老師一手包辦。

⑶ 教育教學中科學性的評價是指什麼是標準的評價方式嗎與新課程標准倡導的評價方式一樣嗎

教學的科學性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所傳授知識的規律把握與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對課堂的有效控制。

不是是標準的評價方式,教育的評價方式時時更新,因為知識是與時俱進的。
與新課程標准倡導的評價方式也不一樣。
新課程強調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不斷提高和課程不斷完善的評價體系,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更多的關注個體的進步和多方面潛能的開發。
1、評價內容綜合化 .課程評價的內容;是與教育發展的功能和目標相一致的。
2、評價主體多元化.實施評價主體多元化,加強「自評」「互評」,並使之與「他評」有機結合起來,使評價成為學生、教師、管理者、專業人員及家長共同參與的交互活動。如小組討論會、家長開放日、師生對話、公開答辯、公眾裁判。
3、評價過程動態化.注重對學生日常學習和行為表現的評價,關注學生在各個階段、各個時期的點滴進步和變化,及時給予評價和反饋,盡量給予學生多次評價機會;使評價實施日常化、通俗化、個體化、動態化。
4、評價方式多樣化.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因此,評價學生的方式就應該豐富多彩、形式多樣。
5、口頭評價。 口頭評價是一種簡便易行、隨時隨地的評價方式,有「短、小、勤、快」 特點。
6、評語評價。評語評價是當老師與學生不能面對面交流時的一種間接的評價方式,這種評價加強了師生之問的聯系與溝通,激勵性強,有時也會起到一種別開生面的效果,有利於將非學業評價的內容及時反饋給學生,肯定學生的優勢和進步,指出其不足。
7、成長記錄袋評價。成長記錄袋評價是新課程改革中出現的一種新的評價方式。成長記錄袋中的材料應讓學生自主選擇,不要由老師一手包辦。

⑷ 如何理解新課程標准提出的評價理念

 1.評價目標多元化。

新課程提出多元化的評價目標,評價的對象既包括學生也包括教師。以往的評價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成就,關注學生的表現,忽視對教師教學過程的評價。這樣的評價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利於教師發展的。通過教學過程和學生學習狀況的考查,不只是看學生的表現,還促使教師認識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改進教學方式,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目標。

針對學生的評價其目標也應是多元的,而不是單一的。至少應包括以下幾個幾個方面的功能:

反映學生數學學習的成就和進步,激勵學生的數學學習;

   診斷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困難,及時調整和改善教學過程;

   全面了解學生數學學習的歷程,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在解題策略、思維方法或學習習慣上的長處和不足;

   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預期,形—成對數學積極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信心。

   以往的評價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業成就,特別是以知識技能評價為主要內容、以書面評價為主要方式的評價。評價吏多地強調甄別和選拔的功能,忽視其他方面的功能。這種評價取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也限制了教師在課程開發和促進學生發展上的能動性。數學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是對學生全面發展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數學課程的評價在很大程度上又具有導向作用,如果只是將評價的目標限定在學生對概念、運算和解題技巧的考核上,就會使教師和學生只關注這些目標,忽視其他方面的目標,特別是那些不能簡單地用一張考卷和一個分數來確定的目標。比如學生情感和態度方面的目標,學生學習過程的目標,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等。在多數傳統的數學試卷中,考查的內容基本是計算技能和解決固定模式問題的能力,應用題也局限在一些標準的類型題中。像以下這樣的問題是司空見慣的。

⑸ 新課程評價的功能及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教育評價的功能是多種多樣的,如「為了改進的形成性功能,為了選拔、鑒定和教學核實的總結性功能,為了激勵和增強意識的心理或社會政治功能,執行權威的行政管理功能」,以及控制手段、政策工具,組織職能、組織學習的工具等等。課程評價改革的目標是「改革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選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充分認識和發揮教育評價的功能,是新課程評價改革的目標之一,為充分發揮新課程評價功能,我們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正確看待評價的總結性功能,保證教育質量 教育評價來源於教育測量,早期的教育評價關注教育評價的總結性功能。如泰勒認為:在本質上,評價過程乃是一種測量課程和教育方案在多大程度上達到了教育目標的過程。 教育評價的總結性功能是對教育活動的成效優劣進行甄別,並根據鑒定的結果進行分等、選拔。譬如我們通過每學年、每學期各種考試,來區分學生學習成績的優劣和升學資格;教師通過資格考試取得教師資格等等。 由於應試教育過分強化教育評價的總結性功能,因此對學生的發展產生了阻礙。正如霍爾特的《教育志——為什麼兒童會失敗》指出:從踏進校門之日開始,大多數兒童經歷體驗失敗了。學校不是幫助兒童成長和成功,而是在加深他們的失敗。不僅如此,我們甚至可以說,一旦沒有失敗的兒童,學校就不能成為學校了。霍爾特從「非學校論」的觀點出發,揭示了在學校對學生進行篩選是如何妨礙了兒童的成長。所以新課程評價改革的方向,是淡化教育評價的總結性功能。 我們支持這種改革。但是我們同時認為對教育評價的總結性功能要正確看待,它對教育質量的保證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它可以不讓一個不合格的畢業生混入社會;不讓一個不合格的教師站在講台上誤人子弟;不讓一個不合格的學校年復一年地製造人才廢品。新課程教學需要高質量,新課程不能忽視總結性評價「特殊性功能」。因此,我們面臨的任務有兩個方面,一是防止過分強調總結性功能,強調甄別;另一方面我們要保證總結性評價在評價中的作用,正確看待評價的總結性功能,保證教育質量。2、充分發揮教育評價的形成性功能,促進學生發展20世紀五六十年代,克龍巴赫和斯塔費爾比姆等人在對泰勒教育評價理論方法進行質疑的基礎上,提出新的評價觀。 克龍巴赫認為,用於改進工作的形成性評價的作用比總結性評價重要得多,他強調「評價能完成的最大貢獻是確定教程需要改進的地方」;為使人們注意到教育評價的全部功能,克龍巴赫修改了泰勒的定義,認為教育評價是「為作出關於教育方案的決策,搜集和使用信息」。 斯塔費爾比姆強調「評價最重要的意圖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這與克龍巴赫對教育評價的理解有很大的一致性。 1969年他提出教育評價的新定義:「為決策提供有用信息的過程」;1985年斯塔費爾比姆在和欣克費爾德合著的《系統的評價》中,進一步指出:「評價是一種劃定、獲取和提供敘述性和判斷性信息的過程。」 以總結性為中心的教育評價功能,受到越來越嚴厲的批評。美國著名教育評價學者布盧姆和他的同事多次尖銳地指出:「每個教師在新學期或新教程開始時,總懷著這樣的預想: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將完全學會所教的事物;三分之一的學生將不及格或勉強及格;另外三分之一的學生將學會所教的許多事物但還算不上是『好學生' 。」「這些使師生學業目標固定化的預想,是教育系統中最浪費、最具有破壞性的一面。它壓抑了師生的抱負水平,也削弱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在法定的10年到12年學習期間,相當數量的學生由於年復一年遭受挫折與羞辱,他們的自信與自我觀念被這些預想有條不紊地摧毀了。」可見,片面強調評價的選拔性功能,不但無助於受教育者的發展,反而會壓抑和摧殘這種發展,這與素質教育的宗旨是背道而馳的。 形成性評價直接指向正在進行的教育活動的評價,這更符合新課程的要求,正如:Catherine, A.P.和Trudy, W.B. 所說:「對結果進行評價意味著終結性;而對過程進行評價則暗示著還有改進的時間和機會。」新課程評價要充分發揮形成生功能的改進和自我學習的作用,不斷提高教育質量。20世紀80年代後,美國教育評價出現新的動向,美國教育評價專家顧巴和林肯提出「第四代教育評價」思想。他們認為,前面的教育評價是「預定式評價」,即預先陳述目標,再依目標來搜集資料,並對目標與結果之間的差距或吻合程度作出報告。長四代教育評價就建立在建構性探求方法的基礎上,同時強調探求本身是一個不斷協商的過程,一個不斷發現新問題,不斷驗證新問題的過程。他們認為「評價結果是評價者在與評價對象不斷交互作用中形成一種看法,評價過程也只能是評價雙方一種不可分離的共構過程。」 這種評價思想強調將完整的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有個性的人當作自己的對象,並努力通過評價促使受教育者個性的充分發展。這種評價注重質的分析,不是片面追求量化而排隊了除知識外的難以量化的其他一切人類成果。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把學生看作評價主體,堅持評價的民主性,注重啟發和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增強學生對評價的參與感和自我體驗,養成學生自我分析、自我評價、自我調節的習慣和能力。傳統評價由教師獨攬,學生只是被動的評價客體,沒有評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新課程評價的功能重在強調「發展」,即從「選拔適合教育的兒童」轉到「創造適合兒童的教育」。新課程評價應該為所有學生都獲得良好的發展而創造平等、公正的機會與條件。可見,從「選拔」走向「發展」,意味著教育評價要立足差異性,從思想上、情感上、行動上接納智力不同、興趣愛好不同、個性心理品質不同的學生;意味著不再將評價視為篩選淘汰的工具,而是一種積極而及時的診斷問題,總結成績,改進教學目標,優化教學方案,促進學生發展的有效手段。教育評價從「選拔」走向「發展」,也就意味著由「證明」走向「改進」,即由原來的了解現狀,探明價值,轉變為不僅要進行事後評價,評價教育結果是否達到目標,更注重於發揮教育評價在教育活動之前、之中的導向功能,促使教育活動改進,使教育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地達成,使受教育者獲得發展。

⑹ 新課程改革倡導什麼樣的評價

教師對課堂教學的反思性自我評價
新的課程理念告訴我們: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學是「以學生為本」的教學。但教師對教學的引導、駕馭,對教學的實際意義也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和重視,大家一致肯定要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老師自身的素養和水平以及先進的教育理念。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中,對教師的培訓也勢在必行,成為了教學管理中首要的任務和目標。但僅靠培訓是不夠的,要在根本上促進教師的成長,更關鍵的在於教師自身在教學中的反思和評價。眾多的研究表明,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可以提高他們的教學技能,促進其進行有效教學。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只有通過反思,教師的經驗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對後繼行為產生影響。他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
傳統課堂教學評價往往以他人評價教師為主,教師大多處於被動受檢查、被評判的地位,很少有自己能發表意見的機會。這樣單方面的評定不能很好的引發教學思想的溝通和碰撞,評價意見也較難被理解、接受、內化。只有通過自評,才能很好地促使教師不斷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並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重建,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可以說反思與重建的過程既是評價發展和改進的過程,也是教師自我理解、自我超越的過程,更是教師個體成長的過程。我校在課堂教學評價實施中,除了重視聽課者對課堂教學情況進行評價外,也十分關注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反思性自我評價,要求教師從評價的不同角度切入,打開反思之閘門。
一、從教師自身在課堂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體驗來作出評價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情感體驗、內在價值往往是受忽略的。即使是現在進行的一些教育教學改革,在強調學生主體性發揮、學生個體體驗時,同樣忽略了「教師情感體驗」這個極其關鍵、起著中介作用的因素。試想一下:如果教師本身沒有積極的態度,沒有成功、愉悅的情感體驗,他們在實際教學中又如何能夠讓學生養成積極、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如果說學生需要在教師創設的和諧氛圍中、在豐富多樣的活動情境中獲得生動活潑地發展;那麼教師情感、態度同樣需要關注,他們也同樣需要一個寬松的環境來激發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需要在教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唯其如此,才能保證學生的發展。教師和學生一樣,首先是一個生命個體,因此,「課堂教學對他們而言,不只是為學生成長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別人交付任務的完成,它同時也是自己生命價值和自身發展的體現」。教學結束,教師要對自己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體驗做出提問、反思:「我和學生在整個課堂上感覺快樂嗎?這堂課對於師生雙方來說上得有價值嗎?這堂課的活動效果和我原來想像的一樣嗎?有沒有讓我覺得特別滿意或不滿意甚至遺憾的地方?」通過這樣的自我評價,有效地促進教師對課堂上的教學行為和學生表現進行回顧,從師生、生生交流對話的每一個細節感悟課堂,從師生、生生共同活動的每一個環節審視課堂,有效地幫助教師感受、體驗課堂的生命活力和價值取向,使課堂真正成為人本化的課堂。這種發自教師自我情感體驗的反思,更能自覺地帶動教師對自己教學中體現的教學策略、教學機智、教學語言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教學中出現的這個亮點環節,成功的原因是什麼呢?給我以什麼啟示呢?」「為什麼在課堂上會出現這樣的不盡人意的現象呢?問題出在哪裡呢?」這種自覺的反思,發自教師內在的體驗能強化正確認識,鞏固已有的經驗,進而揭示教學基本規律,並在今後的教學中再實踐,最後升華為一種教學理念。同時也能及時發現問題,自主地決定改進教學的策略,最終解決問題,達到「學會教學」。
二、從教師、同行的課堂教學評價指標的反饋來作出評價
藉助教師、同行對自身教學的評價來進行反思作出自我評價,是教師迅速成長的一條非常有效的途徑。通過教師、同行的課堂教學評價指標的反饋,教師可客觀冷靜地分析、審視自己的課堂教學,而且可以聽取和吸收他人的寶貴經驗,取長補短,以求得課堂教學的完美。記得我校有一位青年教師上了古代寓言兩則中的《矛與盾》後,聽課教師在對其評價指標的「案例與評析」一欄上重點提出了兩個方面:一是本堂課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效果非常好,從開始的小組成員共同逐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到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匯報,最後在理解的基礎上深入探究故事的寓意,並結合生活經歷舉例,小組成員均能根據自身情況自主選擇合適的學習策略;在組織交流時,能大膽表述個人意見,發表不同的看法,明顯反映了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極強。二是在學生舉例時,有學生認為那個賣矛與盾的人應該說:「我的盾很堅固,什麼都穿不透;我的矛很鋒利,除了不能穿破我的盾,其他都能穿破。」還有人說:「那人不該同時賣矛和盾。」很明顯學生的思想意識存在問題,他沒有意識到賣矛盾者根本的問題實質,而只是從邏輯上加以理解和分析。教師應抓住這兩位同學的發言,引導其理解那人誇耀自己的矛與盾的真正目的,從而悟出寓意。
教者在聽取了聽課教師的評價反饋後,對自己的教學作出了反思,並寫了一篇教後手記。他在手記中寫道:教學是人本化的,是以人的發展為目標的,是一項育人工程。學生在課堂中不單單是學會認知,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這樣的有違做人准則的問題,我怎麼會沒有引起重視呢?而且從這里我也深深地明白了,課堂中學生的問題就是我們探究的主題,教師在課堂上不是教書匠,而是學生學習探究的引導者。我當時要是能抓住這兩個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不是更能有效地讓學生悟出做事要實事求是、不能言過其實自相矛盾的寓意嗎?
通過評者的點撥,加上教者的自我反思,用教學後記的形式、手段來表達,能為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真正發展教師專業水平提供服務和保證。
三、從學生參與課堂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的反映來作出評價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主人,他們參與課堂學習的情感體驗,對自我的課堂學習情況的評價更能准確地反映出教學的有效度,反映出作為共同學習體的師生雙方的參與態勢和互動效果。所以教師可通過對學生課堂參與評價表的反映情況來作出分析、評價、反思。通過學生對自我的評價,對評價中呈現的一些具體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教師可間接地了解學生參與學習的情況和感受,可間接地來審視課堂教學的成敗得失,從而調整、改進自己的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你覺得這節課有趣嗎?」從學生對課堂興趣的調查中,可以從「十分有趣」「有趣」「不太有趣」「沒趣」這四類不同答案的具體數據中掌握學生對這堂課的情感體驗,這種通過學生的評價來透視課堂教學的成效是十分可靠和可信的。同樣,「這節課上你起來回答了幾次問題?」「你在這節課中發現、提出了幾個問題?解決了幾個?分別是怎麼解決的?」通過這樣的自我評價,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中參與討論的廣度和深度有了比較具體的了解,對學生在課堂中所呈現的問題意識的培養和訓練狀況也能了如指掌,對學生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也能做到心中有數,有助於教師在今後的教學中採取相應的措施和對策。
除了參考學生自我評價,也可觀察同學之間的互評,如「這節課上你最佩服誰?為什麼?」「哪一位同學的表現給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這節課上,誰給了你很大的幫助或啟發?」還有和學生的座談中獲得的信息都可作為教師評價反思課堂教學的一個依據和標准。
四、從同類課的課堂教學情況的比較來作出評價
虛心向同行學習,通過與同一題材的課堂教學情況的比較來對自我課堂教學作出評價,是教師自我提高的一條捷徑,值得我們提倡和發揚。在上完課後,我們可以找一些同課題的錄像課資料來觀看、剖析,然後與自己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作比較、找差距,通過不斷地切磋、琢磨,最後完成總結經驗、獲取教訓、不斷完善的反思性過程,達成教師在教學中主動反思、在反思中迅速成長的理想境界。
上完課後,也可以主動去聽教研組中其他教師上這同一課題的課,然後進行參照對比,對自己比較成功的做法要及時加以總結和優化,對雙方不同的做法要客觀地加以分析,要實事求是地提出來和老師開展討論、交流、溝通,切忌固執,要虛心、耐心、誠心。特別是針對自己教學中的不足,要談得深刻、徹底,決不能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應作為自我反思的一個重點、一個切入點來看待,要死抓不放,要一抓到底。只有這樣的教學反思才是深刻的、有效的,才能促進教師的迅速成長。

⑺ 新課程倡導的教學評價基本理念是什麼

2、新課程倡導的教學評價基本理念是什麼?
(一)促進學生發展。體現在教學目標上,即不僅回要按照課程標准答、教學內容的科學體系進行有序的教學,完成知識、技能等基礎性目標,同時要從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出發,注意學生發展性目標的形成。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地研究並有效實施課堂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體現學生主體,尊重學生人格和個性,鼓勵學生發現、探究與質疑,高效實現目標。在教學效果評價上,要以評學為重點,「以學論教」,並以此來促進教師轉變觀念,改進教學。
(二)促進教師成長。評價方向是面向未來的。重點是診斷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此來制定教師個人發展目標,滿足教師個人發展需求。
(三)以學論教。「以學論教」即以學生的「學」評價教師的「教」。強調以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呈現的情緒狀態,交往狀態、思維狀態、目標達成狀態為參考,來評價教師教學質量高低。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