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五大領域課程實踐
1. 幼兒園五大領域的課程是什麼
幼兒園教育內容一般劃分為五大領域: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
2.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分析幼兒園五大領域的課程內容包括哪些
一、健康領域 情感領域: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 認知領域: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 動作技能領域: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健康教育是教育行業不變且不能變的主題。它不僅關繫到幼兒的身體健康,還關繫到幼兒的心理健康。新《綱要》中也明確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的我,深感其重要。通過對健康領域的學習,已經明確了健康教育的具體內容。我認為健康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因為兒童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健康教育;兒童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所以健康教育也應該把握時機。例如:在幼兒進餐環節中應該為幼兒創造一個溫馨的進餐環境,教師的語言要少,語調要輕柔。而不是迫切希望幼兒快速改變壞的進餐習慣,就餐時斥責幼兒。又如:生活中的危險場所,教師或家長以威嚇的方式提醒幼兒不要接近,使幼兒產生恐懼的心理。而是應該利用講故事或學習兒歌的正面教育下懂得不能接近危險的地方。再如:成人用糖果或巧克力作為獎勵給幼兒,這樣不僅助長了幼兒不良的飲食習慣,而且也有害幼兒的身體健康。 對於以上的現象還有很多,我們應該從一點一滴做起;從家庭教育做起;從一日生活的每個環節做起。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一名身心健康的祖國接班人! 二、語言領域 情感領域:樂於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認知領域: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動作技能領域: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語言是人們表達思想進行交際的工具。幼兒語言的發展是隨著神經系統和發音器官的成熟,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逐步實現的,它既受年齡因素制約,又存在較為明顯的個體差異。 3歲-4歲的幼兒由於神經系統發育不夠完善,發音器官和聽覺器官的調節、控制能力還相對較差,所以他們發出的語音有些不夠准確和清晰。他們雖然掌握一些常用詞,但對詞意的理解較膚淺和具體。他們已能聽懂簡單的句子,並能用簡單句表達自己的基本意思,但語言不夠完整,有時會出現斷斷續續的現象。 4歲-5歲的幼兒基本上能夠聽清和發清楚全部語音,已能聽懂日常一般句子和一段話的意思。掌握詞彙的數量和種類在迅速增加。在使用簡單語句的基礎上,語言逐漸連貫起來。 5歲-6歲的幼兒在成人正確的教育與引導下,能夠發清楚全部語音,並能聽懂一些較復雜的句子,理解一段話的意思。能夠掌握表示類概念的詞彙以及表示因果關系的連接詞,語言的連續性有所加強。 幼兒時期是口頭語言發展的最佳期。語言教育不僅對幼兒一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起重要作用,而且對幼兒的認知能力、社會性及情感的發展都有積極的影響。 三、社會領域 情感領域:樂意與他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認知領域: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動作技能領域:能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 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在社會環境的影響下,2歲-3歲幼兒開始具有最初步的對社會規則、行為規范的認識,能作最直接、簡單的道德判斷;喜歡與人交往,特別是開始喜歡與同伴交往,對父母及家庭外主要接觸者都能形成親近的情感。他們的自我意識開始出現,能區分「你」、「我」、「他」,但不會區分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同時,他們的情感、行為的沖動性強,自製力差,往往不能與人友好、合作,常發生糾紛,需依靠成人的指導以協調交往。 4歲-5歲幼兒的社會認知能力明顯提高,懂得更多的社會規則、行為規范;具有初步的道德感;對主要接觸者有進一步的親近情感,能關心他人的情感,出現最初步的關心、同情反應,友好、助人、合作行為明顯增多,在自我意識方面,他們開始能體驗到自己的內在心理活動、情緒情感和行為反應,能依賴外在成人的要求調控自己的行為,自製力開始發展。 在良好的環境、教育影響下,5歲-6歲幼兒能較好地建立起社會規則與自己行為的聯系,建立自身行為與他人反應的關系,發展起行為的內在調控系統,並且在與同伴交往中實踐、練習著各種積極的交往方式,運用、掌握著為社會和他人所許可的社會行為,發展著社會交往能力與適應能力。同時,他們能進一步意識到並開始理解他人有不同於自己的情感、需要,重視成人、同伴對自己的評價,希望被同伴群體接納,並開始自覺、有意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幼兒社會性的發展是在社會環境的影響下,在與周圍人的交往過程中逐步實現的。由於每個幼兒和所處的家庭背景不同,因此,他們社會性的發展既受年齡因素影響,又存在較為明顯的個體差異。 幼兒社會性發展水平往往決定著他們將來能否積極地適應各種社會環境,能否協調好與他人、集體的關系,能否樂觀地對待人生等。因此,它對幼兒的一生都有影響。 四、科學領域 情感領域: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認知領域: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動作技能領域: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 能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 幼兒對周圍世界的探索主要通過對物體的看、聽、摸、聞、嘗等操作活動進行,它與「玩兒」往往是同一過程,其活動的目的性、順序性、細致性、有意性均較差。 幼兒期思維的主要特點是具體形象性。幼兒末期,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 3歲-5歲幼兒往往只能直接、簡單、表面化地認識事物,他們通過對事物的大量感知積累經驗,這些經驗是幼兒今後進一步理解周圍事物及相互關系的基礎。 5歲-6歲幼兒在感知大量單個事物的基礎上,逐漸能夠整理、加工已有的知識經驗,初步理解事物之間的聯系,且語言在認知活動中的作用明顯增強。 幼兒對數的感知是從對量的感知開始的。3歲左右的幼兒能准確感知物體的大小、長短等量方面的特徵,然後學會按量排序,5歲-6歲的幼兒開始理解量的相對性。 3歲左右的幼兒能籠統感知元素較少的集合,但多數幼兒還不能手口一致地點數。4歲左右的幼兒能手口一致地點數至4,並說出總數。5歲左右的幼兒能正確點數至10,並說出總數。部分5歲半至6歲的幼兒能理解10以內的數守恆。 科學教育對於發展幼兒的認知能力、提高他們的思維水平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一個人在幼兒期形成的對周圍世界的探究興趣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會使他們終生受益。 五、藝術領域 情感領域: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認知領域: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動作技能領域: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首先從藝術的界定來看,新《綱要》要求的不再是一種技能技巧的掌握,而是從情感本為出發,從個體審美角度來看待藝術對幼兒的重要性。就目標而言,藝術領域不是只關注活動本身,它已經涵蓋到了「環境、生活」,兒童不僅要在一次活動中能表現、感受藝術的魅力,還要能在生活中,社會大環境中去發現美,知道欣賞美,從而提高自己的審美素養。
3. 幼兒園教育的五大領域有哪五個
一、健康
增強幼兒體質,培養健康生活的態度和行為習慣
1、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情緒穩定;
2、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識,知道關心和保護自己;
4、喜歡參加體育活動。
二、科學
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發展認識能力
1、有好奇心,能發現周圍環境中有趣的事情;
2、喜歡觀察,樂於動手動腦、發現和解決問題;
3、理解生活中的簡單數學關系,能用簡單的分類、比較、推理等探索事物;
4、願意與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適應的方式表達各自的發現,並相互交流;
5、喜愛動植物,親近大自然,關心周圍的生活環境。
三、社會
增強幼兒的自尊、自信,培養幼兒關心、友好的態度和行為,促進幼兒個性健康發展
1、喜歡參加游戲和各種有益的活動,活動中快樂,自信。
2、樂意與人交往,禮貌、大方,對人友好;
3、知道對錯,能按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行動;
4、樂於接受任務,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5、愛父母、愛老師、愛同伴、愛家鄉、愛祖國。
四、語言
提高幼兒語言交往的積極性、發展語言能力
1、喜歡與人談話、交流;
2、注意傾聽並能理解對方的話;
3、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4、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五、藝術
豐富幼兒的情感,培養初步的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
1、能初步感受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2、喜歡藝術活動,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感受與體驗;
3、樂於與同伴一起娛樂、表演、創作。
拓展資料:
幼兒園特性
一、基礎性、啟蒙性
從教育體質的角度看,幼兒園教育是學制的最初環節,是整個學制的基礎。幼兒園課程作為學前教育的載體,直接影響幼兒現時的發展,為幼兒今後甚至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
從人的發展角度看,幼兒正處於人生發展的起始階段,是從懵懂邁開腳步走向社會的開始,因此幼兒課程不尋求傳授知識的高深、系統,只需讓幼兒體驗關於自然,社會與人類的最淺顯的知識和觀念,幫助幼兒認識她們周圍的世界,開啟幼兒的智慧與心靈,萌發他們優良個性和品質。
二、全面性、生活性
幼兒園課程是實現幼兒教育目標的手段,是實現幼兒全面發展的中介,因此,幼兒園課程應以實現幼兒在身體、認知、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和諧發展為目標,要具有全面性。
幼兒在現實生活中,通過與大量的人、事物相互作用,從而獲得知識、習得態度;體驗情感,形成個性。因此,幼兒園課程必然帶有濃厚的生活特性。課程內容要來自於幼兒生活,課程實施要貫穿於幼兒生活。
三、活動性與直接經驗性
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決定了幼兒主要是通過感官來認識世界。在豐富的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幼兒才理解事物,對世界形成相對抽象的認識。幼兒的這種行動性和形象性的認知特點,使得幼兒園課程必須以幼兒主動參與的教育性活動為其基本的構成成分。在活動中幼兒獲得的直接經驗是幼兒發展的根本是幼兒理解世界的基礎。
四、潛在性
與中小學課程相比,幼兒園課程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課程的潛在性和隱蔽性的特徵。當然,中小學課程也存在隱性課程,但畢竟顯性課程的力量要強大的多。
4. 幼兒園主題我愛我家五大領域課程有哪些
《我愛我家》是小班多元整合活動課程中的一個分主題,它涉及到幼兒園教學的五大領域,讓幼兒在各領域得到和諧、全面的發展。 家,對年幼的孩子來講永遠是一個甜蜜而溫馨的地方,而父母是孩子永遠的依靠。成人要有意識引導幼兒體驗、理解家人之間的親密與關愛,並可由此擴展,幫助幼兒萌發親近、關愛周圍人的情感。 「...我愛我家」這主題正是基於上述理念而確立的。其教育價值主要是親近、關愛父母和長輩,願意幫助、關心他人,樂於與自己熟悉的人交往幼兒在交往過程中,感受家人之間的親情,由此萌發愛父母、愛家人、愛周圍親近人的情感。愛祖國其實是從愛家開始的;愛他人其實是從愛父母開始的。主題單元我愛我家由兩個專題組成,專題一親親爸媽;專題二我家的周圍。通過專題一讓幼兒去愛爸爸媽媽,理解家人之間的親密與關愛,然後延伸到專題二,幫助幼兒萌發親近、關愛周圍人的情感。 主要通過教學活動,配上小班配套的操作材料4和掛圖、CD、幼兒讀物4等物品,創建相應的主題區角,布置我愛我家的主題環境,讓幼兒感受到父母之間的愛,愛父母,愛長輩,願意與身邊的人相處、活動。 一、健康領域 情感領域: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 認知領域: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 動作技能領域: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健康教育是教育行業不變且不能變的主題。它不 僅關繫到幼兒的身體健康,還關繫到幼兒的心理健康。新《綱要》中也明確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的我,深感其重要。通過對健康領域的學習,已經明確了健康教育的具體內容。我認為健康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因為兒童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健康教育;兒童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所以健康教育也應該把握時機。例如:在幼兒進餐環節中應該為幼兒創造一個溫馨的進餐環境,教師的語言要少,語調要輕柔。而不是迫切希望幼兒快速改變壞的進餐習慣,就餐時斥責幼兒。又如:生活中的危險場所,教師或家長以威嚇的方式提醒幼兒不要接近,使幼兒產生恐懼的心理。而是應該利用講故事或學習兒歌的正面教育下懂得不能接近危險的地方。再如:成人用糖果或巧克力作為獎勵給幼兒,這樣不僅助長了幼兒不良的飲食習慣,而且也有害幼兒的身體健康。 對於以上的現象還有很多,我們應該從一點一滴做起;從家庭教育做起;從一日生活的每個環節做起。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一名身心健康的祖國接班人! 二、語言領域 情感領域:樂於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認知領域: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動作技能領域: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語言是人們表達思想進行交際的工具。幼兒語言的發展是隨著神經系統和發音器官的成熟,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逐步實現的,它既受年齡因素制約,又存在較為明顯的個體差異。 3歲-4歲的幼兒由於神經系統發育不夠完善,發音器官和聽覺器官的調節、控制能力還相對較差,所以他們發出的語音有些不夠准確和清晰。他們雖然掌握一些常用詞,但對詞意的理解較膚淺和具體。他們已能聽懂簡單的句子,並能用簡單句表達自己的基本意思,但語言不夠完整,有時會出現斷斷續續的現象。 4歲-5歲的幼兒基本上能夠聽清和發清楚全部語音,已能聽懂日常一般句子和一段話的意思。掌握詞彙的數量和種類在迅速增加。在使用簡單語句的基礎上,語言逐漸連貫起來。 5歲-6歲的幼兒在成人正確的教育與引導下,能夠發清楚全部語音,並能聽懂一些較復雜的句子,理解一段話的意思。能夠掌握表示類概念的詞彙以及表示因果關系的連接詞,語言的連續性有所加強。 幼兒時期是口頭語言發展的最佳期。語言教育不僅對幼兒一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起重要作用,而且對幼兒的認知能力、社會性及情感的發展都有積極的影響。 三、社會領域 情感領域:樂意與他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認知領域: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動作技能領域:能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 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在社會環境的影響下,2歲-3歲幼兒開始具有最初步的對社會規則、行為規范的認識,能作最直接、簡單的道德判斷;喜歡與人交往,特別是開始喜歡與同伴交往,對父母及家庭外主要接觸者都能形成親近的情感。他們的自我意識開始出現,能區分「你」、「我」、「他」,但不會區分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同時,他們的情感、行為的沖動性強,自製力差,往往不能與人友好、合作,常發生糾紛,需依靠成人的指導以協調交往。 4歲-5歲幼兒的社會認知能力明顯提高,懂得更多的社會規則、行為規范;具有初步的道德感;對主要接觸者有進一步的親近情感,能關心他人的情感,出現最初步的關心、同情反應,友好、助人、合作行為明顯增多,在自我意識方面,他們開始能體驗到自己的內在心理活動、情緒情感和行為反應,能依賴外在成人的要求調控自己的行為,自製力開始發展。 在良好的環境、教育影響下,5歲-6歲幼兒能較好地建立起社會規則與自己行為的聯系,建立自身行為與他人反應的關系,發展起行為的內在調控系統,並且在與同伴交往中實踐、練習著各種積極的交往方式,運用、掌握著為社會和他人所許可的社會行為,發展著社會交往能力與適應能力。同時,他們能進一步意識到並開始理解他人有不同於自己的情感、需要,重視成人、同伴對自己的評價,希望被同伴群體接納,並開始自覺、有意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幼兒社會性的發展是在社會環境的影響下,在與周圍人的交往過程中逐步實現的。由於每個幼兒和所處的家庭背景不同,因此,他們社會性的發展既受年齡因素影響,又存在較為明顯的個體差異。 幼兒社會性發展水平往往決定著他們將來能否積極地適應各種社會環境,能否協調好與他人、集體的關系,能否樂觀地對待人生等。因此,它對幼兒的一生都有影響。 四、科學領域 情感領域: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認知領域: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動作技能領域: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 能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 幼兒對周圍世界的探索主要通過對物體的看、聽、摸、聞、嘗等操作活動進行,它與「玩兒」往往是同一過程,其活動的目的性、順序性、細致性、有意性均較差。 幼兒期思維的主要特點是具體形象性。幼兒末期,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 3歲-5歲幼兒往往只能直接、簡單、表面化地認識事物,他們通過對事物的大量感知積累經驗,這些經驗是幼兒今後進一步理解周圍事物及相互關系的基礎。 5歲-6歲幼兒在感知大量單個事物的基礎上,逐漸能夠整理、加工已有的知識經驗,初步理解事物之間的聯系,且語言在認知活動中的作用明顯增強。 幼兒對數的感知是從對量的感知開始的。3歲左右的幼兒能准確感知物體的大小、長短等量方面的特徵,然後學會按量排序,5歲-6歲的幼兒開始理解量的相對性。 3歲左右的幼兒能籠統感知元素較少的集合,但多數幼兒還不能手口一致地點數。4歲左右的幼兒能手口一致地點數至4,並說出總數。5歲左右的幼兒能正確點數至10,並說出總數。部分5歲半至6歲的幼兒能理解10以內的數守恆。 科學教育對於發展幼兒的認知能力、提高他們的思維水平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一個人在幼兒期形成的對周圍世界
5. 幼兒園五大領域的課程內容包含哪些方面
一、健康領域 情感領域: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認知領域: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動作技能領域: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二、語言領域 情感領域:樂於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喜歡聽故事、看圖書;認知領域: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動作技能領域: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三、社會領域 情感領域:樂意與他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認知領域: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動作技能領域:能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四、科學領域 情感領域: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認知領域: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動作技能領域: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 五、藝術領域 情感領域: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認知領域: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動作技能領域: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