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微課程什麼時候開始
1. 微課程是什麼
微課程(www.lexuezx.com),微學習處理相對較小的學習單元以及短期的學習活動。
一般來說微學習指的是微觀背景下的學習,比如教育在更廣泛的意義上,微學習可以被理解為一個隱喻,指的是微觀方面的各種學習模式,概念以及過程
2. 微課教學一般需要多少時間
微課教學一般需要10分鍾左右。
原因:現在是快節奏時代,好比微博,追求快捷精煉;學生課程多,疑問多,若每科看一個微課,而每個微課時間過長,那麼學生則沒有時間看完他(她)想看的微課;10分鍾左右足夠講透一個小知識點,否則要麼是講得太泛,要麼是講得太啰嗦。
(2)小學微課程什麼時候開始擴展閱讀:
微課時間安排有主次之分,正文以外的花絮時長不得超過15秒;微課程應用較多的領域是職業教育,考試培訓和企業培訓市場的微課程還比較少,隨著智能手機應用,微學習已經開始飛速蔓延,微課程以其簡短精悍,隨時隨地特點也勢必會成為炙手可熱的課程教學方法。
以微課學院創始人范國玉先生為帶頭的專家學者已經開始著手正式研究企業微課程的開發技術,製作形式主要分為三種類型:
3. 中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開設小學英語課程的
2001年,教抄育部發布《義務教育英襲語課程標准(實驗稿)》,這是小學階段正式出台的第一部英語課程標准(大綱)。在這之前,教育部大綱都是以初一為英語學習起始,不論之前在小學是否有英語基礎,都從初一開始零起點學習英語。
同年(2001年)教育部印發《關於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課程的指導意見》,《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從2001年秋季始,全國城市和縣城小學逐步開設英語課程;2002年秋季,鄉鎮所在地小學逐步開設英語課程。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起始年級一般為三年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可結合實際,確定本地區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工作目標和步驟。
由於各地教育水平差異和小學階段普及英語課程的進度不同,在2009年前升入初中的學生仍然會從ABC教起,例如在江蘇,特別編寫了零基礎的《英語預備課程》,供正式學習七年級英語前使用。但在2010年後,隨著小學英語教育的普及和水平提高,小學英語真正成為了英語學習的起始,初中也不再安排重新學習。
4. 微課一般是多長時間呢
一節微課時間在5-10分鍾之間,微課的教學內容非常明確,一般是一個知識點或一個難點,它不追求教學環節的完整性,因為時間關系不可能做到面面具體,但整體上還是包括了引入課題、內容講授和總結三個方面,課件製作可參考速課網
5. 什麼是微課,微課的含義與發展
我復制的,希望你採納
微課的含義與發展
黎加厚
(上海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系,上海)
一、 引子:你攤上大事兒了
2013年新學期剛開始,我幾乎每一周都接到電話和電子郵件,一些省市的教育部門、基層學校熱情邀請我去參加報告會或培訓班,給一線教師培訓學習微課程教學設計。我感到奇怪,為什麼大家現在一下子象發燒一樣,到處都在說微課程、翻轉課堂、可汗學院?
上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雜志社編輯又給我發郵件,又打電話,希望我幫雜志社最新一期撰寫關於微課的稿件,還說邀請了華南師大的焦建利教授、最早在國內基層教育部門組織微課大賽的廣東省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網路中心胡鐵生主任一起撰寫微課稿件。正在我思考如何完成雜志社這項任務的時候,我的手機又響了,這是一所高校的教師發展中心主任打電話,要我給該校全體教師培訓微課教學設計,電話中他一開口就說:你攤上大事兒了!
我問他為什麼現在要搞全員教師的微課程設計培訓?對方說,你看看,過去我們學校的計算機中心機房,學生上機要排隊、發上機票、門庭若市;現在,門可雀羅,除了教師規定必須到機房上課以外,幾乎沒人來這里,機房裡的電腦都蒙上灰了;而在校園里,學生個個拿自己的電腦和手機無線上網。你再看看大街上,人人都有手機,家家都有電腦。下一步的發展,幾乎可以肯定,那就是學生人人用自己的設備上網學習,教師不「翻轉課堂」,還用過去的課堂教學模式,行嗎?時間已經到了一個節點上了!
啊,我明白了,我攤上大事兒了!我們搞教育信息化的和從事教師培訓工作的人都攤上大事兒了!
二、「課」和「微課」的含義
在正規學校課堂教學中,師生所說的「上課」了,「一堂課」,是指目前學校教育普遍實施的班級集體教學的組織方式與基本單位。學校的主要工作和教學活動,是以上課作為主體,上課是學校日常教學工作的核心。在經典教學論的學術專著中,對「課」的定義是:「課是有時間限制的、有組織的教學過程的單位,其作用在於達到一個完整的、然而又是局部性的教學目的。」[1]
觀察和分析一節課的組成,包括了教師-學生-教學目的-教材-各類數字化媒體-教學活動組織-教學方法-教學評價與反饋-學習環境等多種要素,形成了一個復雜的系統,系統中的各個要素相互關聯與互動,構成了教學系統的生命活動。
與「課」的概念相對應的「微課」(微課程),是最近從「翻轉課堂」中涌現出來的新概念。去年,當大家注意到可汗學院的課程是一小段一小段講授知識點的「小」課程,就開始把供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師授課的「微視頻」稱為「微課程」。後來發現,僅僅是一段「微視頻」,如果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的方式沒有改變,這樣的「微視頻」還在停留在上個世紀的「積件」的思路上,即將課堂錄制的課堂實錄視頻切片,做成一個個教學片斷,目的是用作配合教師上課的教學資源,或者用於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學反思的「微格教學」。但是,在新型的「翻轉課堂」教學流程中,供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師授課的「微視頻」成了學生自主學習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教師培訓翻轉課堂的項目中,根據教學論的系統觀,我們給「微課」(或者稱為「微課程」)的定義是:「微課程」是指時間在10分鍾以內,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
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流程中,可汗式「微課程」是指記錄教師給學生講授課程內容的一段10分鍾以內的「微視頻」。這段「微視頻」需要與學習單、學生的學習活動流程等結合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微課程」;如果離開了學生的學習活動,僅僅是錄制的一段教師上課講授活動的內容,實質是一段視頻記錄的課堂教學實錄,可以作為一段學習材料,沒有形成「微課程」的系統。因此,有關「微課程」的評價標准,需要包括教師講授教學內容的微視頻,還要包括學習單和學生學習活動的安排。
為什麼「微課程」的視頻時間要在10分鍾以內,這是根據國外可汗課程的統計和腦科學的研究,一般,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時間在10分鍾左右。我們在各地培訓教師設計微課程的實踐也發現,其實,微課程的時間一般在3-5分鍾為佳,超過6分鍾,人們觀看視頻就感覺有些冗長。(上面介紹的是人們的經驗證據,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將微課程的時間長短作為心理實驗研究的課題,通過大樣本實驗統計得出精準的結論。)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微課程主要使用微視頻作為記錄教師教授知識技能的媒體,教師還可以根據不同學科和不同教學情境的需求,採用其他方式,如音頻(錄音)、PPT、文本等格式的媒體,不一定局限在微視頻格式。
三、微課的發展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學系統中的每一個要素都在發生著變化。微課的出現,就是時代變化引起的教學系統的新變化。
在教學系統的諸要素中,變化最為明顯和積極的,是人類科技迅猛發展引起的教學媒體的變化。在人類教育史上,由於語言的進化、文字的出現、學習內容載體(媒體)的演進,從遠古的岩石繪畫傳意,到甲骨、青銅、紙張、印刷,人類教育經歷了口耳相傳、私塾、書院到班級、學校的演進;從幻燈、電影、電視、計算機、網路,到移動設備、平板電腦、增強現實、三維列印;從世界上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到第三次工業革命,把傳統的課堂帶到遠程教育、網路教育、虛擬教育、1對1學習、翻轉課堂。在這個歷史久遠的演化過程中,教學媒體的變化最明顯,而教學方式的變化相對緩慢。
在中國電化教育發展史上,從上個世紀早期主要使用的是幻燈、無聲電影,錄音等,電視和錄像是80年代初隨著日本索尼錄像機進入中國後,逐步成為教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教育系統製作了一大批教學電視節目,各地電教部門都有以多少T為存儲單位的課堂教學實錄資料。人們逐漸發現,有相當數量的電視教材不能進入課堂。(周君達,1984)〔2〕 北京大學電教中心的追蹤調查發現,電視教材利用率僅為0.046%,很低。提出了對一般教學片應當發展小片(約3-5分鍾)在課堂教學中穿插播放。(萬明高,韓桂榮,1989)〔3〕在八十年代初,電教工作者就總結出學校課堂教學應發展內容集中單一、時間短,由教師隨堂靈活運用的「插片」。(王興中,1983)〔4〕九十年代後,我國電教界已明確將「片斷性內容」電視教材作為電教教材的一種類型。「這類電視教材,可以沒有尾,也可以沒有解說,只是就某一課程內容的問題提供形象化的片斷材料,教師使用這類教材時,需要邊展示邊講解。這類片斷教材,盡管只有一、二分鍾長,但往往是教學上非常珍貴的形象材料,對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很有好處。是一種值得提倡的電視教材」(李運林,1991)〔5〕可見,長期以來,人們將微視頻主要作為輔助教師講課的輔助材料,還沒有微課程的概念。
同期,在面向社會的廣播電視台的節目中,開始出現了一種短小的電視教育節目,被稱為「Micro Course」(微課程)、「Mini Course」(迷你課程),用幾分鍾甚至幾十秒鍾講述一個主題,如「Who to」(如何做……)節目,用微課方式幾分鍾介紹一種小技巧,諸如「如何打領帶」,「如何做比薩」等。但是這種方式並沒有大規模進入正規教育的課堂中。
「微課」或者稱為「微課程」,是近年來隨著翻轉課堂和可汗學院在全球迅速走紅而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熱點話題。人們發現,由於信息技術的普及,人人都有手機的時代到來,BYOD(讓每一個學生自帶信息設備來上課)終將成為現實,前面提到的傳統的課的組成結構將會發生變化,那就是,學生可以隨時隨地使用自己的手機(或者其他的設備,如iPad、三星平板電腦、MP4播放器等)學習原來在課堂上由教師講授傳遞的學習內容;教師可以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將上課講授的關鍵內容(教材的重點\難點\易錯點)製作成微視頻讓學生自主學習,上課則幫助學生解決不懂的問題,師生互動討論,或者給予學生個性化的輔導,這種近乎理想化的教學模式極大地激發了追求教育改革的人們的濃厚興趣。從2012年下半年以來,隨著翻轉課堂和可汗學院的傳播,這種錄制教師上課的「微視頻」和「學生課前自主預習、課中教師輔導疑難」教學組織流程相結合的「微課程」開始在國內流行。
6.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實行小學6年制教學
中國1982年時候開始實行小學6年制教學。
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出《關於普及小學教育若干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中小學學制,准備逐步改為十二年制。今後一段時期,小學學制可以五年制和六年制並存,城市小學可先試行六年制,農村小學學制暫時不動。」
1982年北京、天津、上海、浙江聯合編寫的六年制小學課本投入使用,開始實行小學6年制教育。
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全國開始逐步推行九年義務教育,小學和初中的具體劃分呈現多樣化。
7. 什麼是小學美術微課程
小學美術微課程就是指美術課堂教學中用時不到20分鍾的課,這種課也包含了美術課堂教學中所有的教學環節。
8. 學校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啊
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有「圖書文字」和「象形文字」了。有了文字自然會有專門傳授和學習的機構,當時稱為「成均」,這就是學校的最初萌芽。 到了夏代,則有了正式以教為主的學校,稱為「校」。孟子說:「夏日校,教也。」還有「序」,又分「東序」、「西序」,前者為大學,在國都王宮之東,是貴族及其子弟入學之地;後者為小學,在國都西郊,是平民學習之所。商代生產力日益發展,文化日趨進步,科學日漸發達,因之學校又有增加,稱為「學」與「瞽宗」。「學」又有「左學」、「右學」之別,前者專為「國老」而創,後者專為「庶老」而設。國庶之界在於貴族與平民。「學」以明人倫為主,「瞽宗」以習樂為宗。 西周是奴隸社會鼎盛時期,學校組織比較完善。當時分為國學與鄉學兩種。國學專為貴族子弟而設,按學生入學年齡與教育程度分為大學、小學兩級。鄉學主要按照當時地方行政區域而定。因地方區域大小不同,亦有塾、庠、序、校之別。一般情況下,塾中優秀者,可升入鄉學而學於庠、序、校;庠、序、校中的優秀者或升入國學而學於大學。國學為中央直屬學校,鄉學是地方學校。 後來,人們專用塾稱呼私人設立的學校,叫私塾。庠、序成了鄉學之名。學則和校合並,成為教育機構的通稱,一直沿用到現在。 這是中國的情況. 外國的情況,最早時候是宗教性質的,為培養僧侶的地方,後來,經過文藝復興,才逐漸重視基礎知識,並逐漸到科學文化. 印度是比較早的有學校的,但是過於早衰.希臘和斯巴達當時是因為戰爭的需要而培養軍人.到了蘇格拉底和柏拉圖時期,則是比較正統了。 但是真正規模的學校,則是誇美紐斯創立了班級授課制之後的事情了。
滿意請採納
9. 微課需要哪些環節
根據個人的經驗,我總結出了以下兩個要點。
一、選題要精準
微課是相對獨立的、完整的小型教學輔助資源。微課的特點就是「短、小、精、悍」。它是為學生服務的,是為了解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我曾經做過一節《體會泉水流動的詞語》的微課,主題選自小學語文《泉城》一課的課後習題:「恰當使用動詞填空」。這個知識點是該課文的重難點,且學生理解上較為困難。所以在微課里,我用生動的動畫呈現出泉水流動的效果,從而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涌、噴吐、冒、匯注」詞語的使用。
所以微課的選題,盡量挑選那些平時學生學習中容易混淆、出錯、難理解的典型小知識點。這就要求教師在製作前要研讀教材,研究學生,了解教材的重難點、學生學習中的疑點、易錯點、易混淆點,然後挑選出幾分鍾之內就能講透徹的知識點進行錄制。也就是說,不是重難點、疑點、典型的內容,不選;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和學習就能輕松掌握的內容,不選;傳統教學就能達到的效果,不選。
二、選題要適合用視頻媒體表達
微課作為一種多媒體呈現形式,內容的設計要符合多媒體的特性。對於不適合用多媒體表達的內容,就算製作出來,效果也是不盡人意的。
舉兩個例子:在講解小學語文《烏鴉喝水》《曹聰稱象》這兩篇課文時,教師用實物進行演示,直觀真實,學生一看就能明白,且實物道具准備起來並不復雜。用微課來表現反而讓知識點更為抽象了,所以也就沒必要再針對該節課製作微課。
小學語文二年級《鄧小平爺爺植樹》這節課內容淺顯,對比微課較為平面的呈現形式,讓學生們在生活中通過實際操作去認知植樹的步驟,這樣的傳統教學方式更有趣更有意義,效果更佳。
再拿我執教過的課例,小學語文四年級《象聲詞的使用》這一課來說。我們都知道,象聲詞僅僅用文字來呈現是遠遠不夠的,孩子無法很好地理解和想像。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不用說,肯定是藉助多媒體:音頻呈現多樣的聲音;視頻展示出聲音的場景,圖片讓孩子結合實際並發揮想像……這樣一來,從導入到講解再到練習,每一個環節都能套用上不同的多媒體形式,環環相扣且結合得很自然。我認為這樣的題材就非常適合製作成微課,多媒體讓知識點立體靈動起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所以,一節微課製作的中選題可以說是最關鍵的一環,也就是我們說的萬事開頭難,其實對於初學者,也可以先多參考別的老師的微課,我經常是在101教育PPT里查看別的老師做的微課,從中也可以找到不少的靈感,再開始自己的微課製作,也會更得心應手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