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課程改革背景
㈠ 新課程改革學科背景是什麼
新課程改革教學背景下的可持續發展教育
—— 對EPD課堂教學實踐的案例分析
北京師范大學地理與遙感科學學院 北京市東城區研修中心 陳紅
EPD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環境人口與可持續發展」教育項目。其目的是通過對青少年和全體社會成員進行環境教育、人口教育和可持續發展教育,促進改善環境、提高人口素質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一、EPD課堂教學原則
EPD課堂教學原則是「主體探究、綜合滲透、合作活動、創新發展」。又稱「16字實驗原則」。
(一)解讀「16字實驗原則」
主體探究: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建構學生在學習與發展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與終身發展所需要的主動探究精神與能力。
綜合滲透: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注重以環境、人口與可持續發展教育為核心內容,將相關學科內容以及校內外相關信息綜合起來,隨機滲透環境、人口與可持續發展科學知識與科學思想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所需要的可持續發展思想與能力。
合作活動: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將指導學生開展小組及全班討論與其他合作探究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活動形式。
創新發展:教師要注重以新型教育教學模式為載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相關能力,並促進他們的發展,同時促進教師創新能力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的發展。
(二)新課程改革與「16字實驗原則」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在學習內容上,要精選對學生生活和終身發展有用的知識,如人口、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等內容。在學習方式上,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探究、與人合作,形成主動學習、合作學習的態度。在課程資源上,要構建開放式的課堂,重視校外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形成學校與社會、家庭密切聯系,教育資源共享的開放性課程。新課程改革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可見,「16字實驗原則」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16字實驗原則」中的「主體探究」、「合作活動」符合新課程標准中「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要求;「16字實驗原則」中的「綜合滲透」符合新課程標准中「精選對學生生活和終身發展有用的知識」和「構建開放式的課堂」的要求;而「創新發展」是EPD教育和新課程改革共同追求的目標。
二、EPD課堂教學原則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施
(一)「主體探究」原則的實施
1.注重同步設計與同步推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主動探究學習。
2.注重把指導學生做好課前知識預習與問題探究作為起步課堂教學的第一環節,促使課堂學習過程前移。
3.指導學生獨立選定研究專題,並進行自主探究。
案例一:北京55中劉愛英老師的《中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這節課,在課前布置學生預習我國古代可持續發展思想,以及我國人口、資源、環境現狀。帶領學生實地調查北京首鋼,了解首鋼在實行清潔生產方面取得的成績。在教學過程中,根據預習和調查的資料,通過展示、討論、探究,引導學生認識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性和緊迫性,為北京首鋼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最後,學生各抒己見,如何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為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這一案例說明,教師非常重視課前知識預習和課堂自主探究。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意識,並且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地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使自己的行為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真正地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二)「綜合滲透」原則的實施
1.注重在分科課程教學中確定EPD相關知識點並實施滲透教育。
2.注重在綜合課程教學中確定EPD相關知識點並實施滲透教育。
案例二:北京5中分校劉鳳英老師《長江》這節課,教學內容主要有長江巨大的水能、長江的航運、長江洪災等三部分內容。教師選擇了「長江洪災」這部分內容作為EPD滲透點。首先,讓學生觀看一段錄像,讓學生體驗洪水的巨大破壞力。然後出示長江洪災發生頻率表格,讓學生看出長江洪災的發生頻率很高。引出問題:長江為什麼洪水多發?教師發給每組同學1998年長江洪災的有關資料,讓學生分析長江洪水多發的自然和人為原因。接著,讓學生討論:我們應該採取哪些措施來防洪呢?最後,教師小結:只有給水以家園,給萬物生靈以家園,人類才有自己的家園;只有給水以活路,給萬物生靈以活路,人類才能生存與發展。
這是在地理學科中確定EPD相關知識點並實施滲透教育的一個案例。從這個案例看出,教師認真分析教材,挖掘教材合適的EPD滲透點,並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使學生充分參與,初步形成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提高了學生的防災減災意識。
(三)「合作活動」原則的實施
1.注重為小組和全班討論及其他合作探究活動提供較為充分的時間與空間。
2.注重啟發各層次學生參與討論,以利於培養學生合作互助精神和集體探究精神。
3.注重教師同學生的合作,有效發揮教師在深入理解難點並掌握重點知識方面的主導作用。
案例三:景山學校趙國紅老師的《巴西》這節課,課前教師讓學生自由組合為四個小組:巴西概況組、熱帶雨林組、巴西經濟發展組、巴西之旅組。每個組有一張組員分工表,組員各負其責,進行合作學習。教師對各組的資料進行精選和把關。課堂上,巴西概況組的同學根據查詢的資料,介紹巴西的位置、面積、人口、地形、氣候等資料。熱帶雨林組的同學分別扮演林業部長、外國開發商、當地農民、生態學家等角色,通過角色模擬討論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問題。巴西經濟發展組的同學模擬巴西工業部長、農業部長等政府官員與外商見面會商討投資問題。巴西之旅組的同學模擬導游,帶領全班同學走進巴西,領略巴西風光。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各組進行點撥、補充和評述。
這個案例說明,教師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角色扮演、辯論等形式多樣的合作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合作互助精神和集體探究精神。
(四)「創新發展」原則的實施
1.注重通過EPD科學知識與科學思想教育激發學生形成創新精神與能力。
2.注重促進教師主體與學生主體在EPD教育教學過程中得到同步發展。
案例四:北京5中程翠煙老師的《傳統工業區》這節課,教材採用案例編寫的方法,以德國魯爾區為案例,來講述傳統工業區。程老師沒有照本宣科,而是結合我國實際,增加了我國「東北工業區」這一案例,讓學生根據資料分析東北工業區的區位優勢、衰落原因,啟發學生通過學習魯爾區,借鑒魯爾區的先進經驗,為實現我國「振興東北」的戰略目標出謀劃策。
這個案例說明,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有創新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為振興東北獻計獻策,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創新精神,促進了師生的同步發展。
三、新課程改革與EPD課堂教學實踐的有機結合
為了便於理解,「16字實驗原則」的內涵和操作方法都是按「主體探究」、「綜合滲透」、「合作活動」、「創新發展」四個方面分別講述的。但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綜合運用,不可斷章取義。
「主體探究、綜合滲透、合作活動、創新發展」16個字中,最核心的是「主體」和「滲透」4個字,前者體現了主體教育思想,後者體現了可持續發展教育思想,這是EPD教育的兩根理論支柱,缺一不可。因此,在進行EPD課堂教學實踐時,一方面要分析和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EPD滲透點;另一方面要了解學生,鼓勵探究,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就是說,要有新的教材觀和學生觀。這是新課程改革與EPD課堂教學實踐的結合點。
(一)新的教材觀
教材不是教學的至高權威和惟一依據。教師不是教材的執行者,而是教材的研發者。教師結合學生實際和生活實際,對教材研究後進行二次開發。
(二)新的學生觀
新的學生觀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強調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小組學習與合作學習等。
(三)正確評價「綜合滲透」(新的評價觀)
評價一節課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是否有效地進行了EPD教育的滲透,需要把握兩點:
1.把握好「度」。
在學科教學中滲透EPD教育,並不是一節課中EPD的內容越多,效果就越好。要根據學科特點、教材特點、學生特點來決定。
北京5中分校劉鳳英老師《長江》一課,滲透點是長江洪災;景山學校趙國紅老師《巴西》一課,滲透點是熱帶雨林砍伐與保護;北京55中劉愛英老師《中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這節課,則是在進行EPD教育。
所以,既要在教材中充分挖掘EPD的滲透點,又要掌握好分寸把握好度。不能因為過多的堆砌而沖淡了學科教學本身的特點。
2.要力求自然。
在學科教學中滲透EPD教育,要做到自然、和諧,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不是大段的說教,而是通過具體事例、現象,讓學生體驗和頓悟,師生達到共鳴。
北京5中分校劉鳳英老師《長江》一課,通過1998年長江洪災的一段資料分析,讓學生悟出人與水共存亡的道理;景山學校趙國紅老師《巴西》一課,通過熱帶雨林砍伐與保護的討論,使學生悟出環境與發展要協調一致的道理;北京5中程翠煙老師的《傳統工業區》一課,通過分析工業區繁榮-衰落-振興的過程,揭示人與環境協調-不協調-再協調的關系。北京55中劉愛英老師《中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一課,通過大量關於我國人口、資源、環境方面的感性材料和圖片,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性和迫切性。這些老師在教學中都非常自然地進行了EPD教育的滲透。
通過自然的滲透,既保證甚至提高了學科教學的質量,又使這節課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得到深化和升華,可謂畫龍點睛、錦上添花。
教學改革的背景和原因
第一章 課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標
新世紀之初,我國建國以來的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直接領導下,正以令世人矚目的迅猛之勢在全國順利推進。這次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難度之大,都是前七次改革所不可比擬的。它將實現我國中小學課程從學科本位、知識本位向關注每一個學生發展的歷史性轉變。成千上萬的教育工作者正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極大的熱情投入到這場改革潮流之中,相信它必將對我國基礎教育乃至整個教育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第一節 課程改革的背景和動因
1.有人提出,1992年剛剛頒布了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各科)教學大綱(試用),時隔幾年,是否有必要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改革?
課程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徑,是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最主要的依據,是集中體現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載體,因此,課程居於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是純粹主觀意志的產物,而是人們對特定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所作的主觀反應。因此,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不僅決定了一定社會中的教育是否要進行改革,而且也從根本上決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標乃至規模。教育發展的歷史進程充分地說明了上述論斷。
整個教育發展史的事實表明,社會政治體制、經濟體制的變革,以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變化,都將引發學校教育的重大變革。剛剛過去的20世紀之所以被人們稱做教育改革的世紀,其原因也在於此。
20世紀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各個方面的發展,是人類歷史上最為迅猛的一個世紀。在社會發生如此急劇變革的時期,各國的教育必將隨之而發生相應的改革,其中,涉及面甚廣,可以被稱做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的就有三次。在這三次世界性的課程改革期間,為了使改革達到預期目的,各國在教育方面所作的其規模或大或小的調整、完善更是難以勝數。
20世紀中國的教育也始終處於不斷變革的歷史進程之中。清朝末年學堂的興辦,癸卯學制的頒布,辛亥革命以及南京國民政府期間的教育改革姑且不論,僅以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的五十多年的時間而言,除了幾次重大的學制調整之外,在基礎教育課程和教材領域,至少進行了七次較大規模的改革。
眾所周知,我國的現代學校教育制度脫胎於歐、美、日等現代工業化國家的教育體制。盡管由於意識形態、政治體制、經濟發展水平、文化傳統,以及國家所處的地域等存在著種種差異,各國的教育表現出互不相同的特點,有其個性的一面,然而,由於它們都是孕育、發展、完善於工業經濟時代,所以,它們又表現出了非常相似的共同的特點,又有其共性的一面。也就是說,現代學校教育制度實際上是工業經濟時代的產物。由於它對於工業經濟時代各國經濟、社會等方面的發展發揮過重要的作用,所以各國政府對於教育都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而且越來越自覺地把教育作為實現國家目的的重要手段,以至於許多有識之士都形成了這樣的共識,即國家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的競爭。
工業經濟時代的學校教育模式的功能或價值可以概括為這樣一句話,即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生產者和勞動者,成為生產和消費的工具。學校教育孜孜以求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經濟價值。20世紀50年代,出現了人力資本理論。其專注於經濟增長、不顧人的發展的教育模式在歷史上曾經發揮過積極作用。然而,在當前的知識經濟時代,這種教育模式的弊端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的關注,要求對教育進行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如果不著手對基礎教育課程進行改革,將嚴重影響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世界各國之所以不約而同地進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其原因也在於此。
2.當前整個時代發展具有哪些特徵?對基礎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對當代社會發展的特徵做出准確的概括並非易事,在這里,我們只談對當前世界各國教育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幾個時代發展的特徵。
第一個特徵是初見端倪的知識經濟。
肇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的新技術革命,對人類的生產、文化乃至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並預示著人類發展新時代的到來。1996年,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其發表的《科學、技術和產業展望》的報告中,正式使用了「知識經濟」這一概念,此後,「知識經濟」一詞便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概念。
知識經濟是相對於人類曾經經歷過的農業經濟、工業經濟而言的,是人類生產方式的又一次重大變革。由於從20世紀如年代起,知識已經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其對於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超過其他生產要素貢獻率的總和,因此,人們把21世紀稱為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是建立在知識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經濟,因此,知識對於經濟發展的意義相當於農業經濟時代的土地、勞動力,工業經濟時代的原材料、工具、資本,而成為經濟發展的直接資源。
在知識經濟時代,勞動者的素質和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知識勞動者將取代傳統的產業工人。所謂知識勞動者,主要是指從事知識、信息收集、處理、加工和傳遞工作的勞動者。此外,在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將改變「文盲」這一概念的傳統內涵,「文盲」一詞將不再單純是指沒有文化、知識的人,而是指不能繼續學習,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識、技能的人,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有人也把知識經濟稱為「學習經濟」。
㈡ 簡述我國實施新課程改革的背景。
(一)課程改革的背抄景1、國際上襲日趨激烈的競爭。2、世界范圍內大規模基礎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動。(1)日本課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參與社會和國際的意識b、獨立思考的能力c、為學生掌握基本內容創造一流的教育環境d、鼓勵每處學校辦出特色和標新立異.(2)英國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有利於精神發展,道德發展,社會發展、文化發展,培養交往能力,數的處理能力,信息技術的能力,共同操作能力,改進學習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3、國內基教課程體系不適應素質教育發展需要。原課程存在的不足:(1)課程目標注重的是知識目標;(2)教學內容多雜,知識多、難度大,存在難繁偏舊的問題;(3)學生主體地位沒能充分體現,自主學習量偏小;(4)教學過程過於強調學科體量,違背學生認知水平和認知規律
㈢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時代背景
中國教育史,有你想要的。
㈣ 淺談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
如何提高教師的素質 人才的素質是時代的產物,不同的時代,對人才的素質有著不同的要求。誰擁有了高素質的創新人才,誰就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它直接關繫到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關繫到我國的經濟騰飛和科學進步。而人才的培養,國民綜合素質的提高,歸根到底又必須依靠教育,教育的關鍵又在教師。作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組織者、促進者、開發者和研究者的教師,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質已成為當務之急。一、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素質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嚴峻挑戰。1、新課程改革著眼於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倡導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師生互動方式等在內的更大改革,把研究性學習,選擇性課程等多種新的嘗試納入發展目標,其功能不僅傳授知識技能,而且要使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學會學習,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新課程的實施強調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同時,新課程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功能,發揮課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教師在整個教育過程中的地位,作用、角色等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傳統的教育觀念,人才培養模式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教師必須接受新的課程觀、知識觀、學生觀、人才觀和教師觀。用新的教育觀念指導自己的教育工作。2、新課程改革挑戰教師知識結構。新課程結構更多地體現綜合性、選擇性和均衡性,課程內容強調與學生生活及現代社會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因此,作為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需要各方面的知識。只熟悉本學科的單一型教師已不能勝任新的教學要求,視野寬廣,知識淵博、多才多藝的全能型教師將在新課改中倍受青睞。3、新課程改革挑戰教師能力結構。新課程的實施要求改變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強調民主教學、啟發式教學和研究性學習。這對傳統教學模式主導下的教學方法和教師能力結構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要求教師必須轉換教師角色。調整教學策略,改變教學行為,並具備多種教學方法的整合能力。新課程實行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管理體系,學校在執行國家和地方課程的同時,要根據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或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對教師教育科研能力的要求提升到了更高的層次,教師必須實現向專家型、學者型的轉變,樹立強烈的科研意識,具備扎實的科研能力,才能在新課程改革和實施中有所作為。 二、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應具備哪些素質1、教師應具有高尚的思想政治品德,科學的世界觀和積極的人生觀;具有堅定不移的政治信仰和理想,自覺擁護和執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具有政治理論修養和科學的教育思想;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依法治教,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尊重家長,廉潔從教,為人師表。2、教師應樹立新的教育觀、人才關和質量關。教師既要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和質量,又要提高學生能力;既要發展學生個性,又要把學生培養成為全心全意為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服務的人才。3、教師應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 精深的專業知識和基本理論;具有寬厚的教育科學理論知識,廣博的相關學科知識,能深入理解和熟練運用教育科學理論,不斷研究問題,發現新問題,深入鑽研教材,掌握跨學科聯系的本領,探索新規律,使教育改革結出豐碩的成果。4、教師應具有吸收新的科學信息和更新知識的能力,還要有創新的能力。5、教師應成為在課堂教學中即有創造性、靈活性,善於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教學的「創造型」教師,又要即會教又會科研,又懂生產的「全能型」教師,同時也是學者、教學者、交往者和決策者的「完整型」教師。6、教師應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審美素質。 三、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專業化現狀堪憂1、中小學教師學歷偏低,影響教師專業化,尤其是在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下,這種狀況難以迎接21世紀教師專業化的挑戰。2、教師專業能力不高,教學技能技巧不能適應變化了的教育實踐。教師角色又陳舊,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教師觀仍然佔主導地位,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還未深入中小學教師的心靈,也沒有反映到教育實踐中來。3、教師在職繼續教育培訓薄弱,流於形式,難以保證教師培訓的質量。 四、新課程背景下,校本教科研是加強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效途徑。 教師的學歷提升、自我學習和各種形式的短期培訓,它對於培養學科帶頭人,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將起到積極作用。1、全面實施目標導向策略,構建完善素質培養體系。學校應先從總體上確定了本校的總目標;然後對教師提出要求,使學校目標和教師個體目標結合一起,成為全校教師的行為准則。把科研興師、興校、興教和培養教師素質、發展教師專業化水平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做到學校思想認識、制度建設、培訓網路建設到位、教研組和相關教師責任到位,具體落實的機制,組成科研興師的網路,使教學、研究、培訓融為一體。2、實施課題帶動策略,培養教師科研素質 。課題研究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也是教師科研、創新素質必不可少的途徑。針對學校教育教學的實際問題開展典型課例研究,營造教師自覺參與課題研究的氛圍,激發教師投身課題研究的積極性,積極開展校本教研,加速教師專業水平的發展進程。3、實施互助互動策略,提高團結協作的水平。良好的教師間互助互動關系,有利於教師專業化的發展。4、實施行動反思策略 增強創新發展的素質。教學既是科學又是藝術,對教學過程的行為進行優化是永無止境的。自我反思本身也就是研究,自我糾正錯誤、自我完善就可能得到創新的成果。從而培養教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課題研究的深化。5、實施全員校本培訓的策略,提高教師實踐素質。6、實施評價激勵策略,建立終身學習機制。積極改革舊的評價制度,建立新的教研評價機制,改變以往只注重結果、考試分數而忽視過程評價的方式,淡化考試選拔、強化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的功能,建立教師成長檔案,加強對教師專業化發展過程的考核與評價。全面衡量並將結果作為個人評優依據,以此來推動校本教研工作的順利實施,推動課程改革工作的貫徹與落實,引領教師向教師專業化軌道前進。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呼喚綜合型、研究型的教師。要在變革的浪潮中遨遊,必須隨時對自己的工作及專業能力的發展進行評估,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保持開放的心態,把學校視為自己學習的場所,在實踐中學習,不斷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研究、反思,對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才能不斷適應新的變革,適應新時期發展的需要。 清華大學教育領導力沈陽班 沈陽市第三十中學 李福廣
㈤ 關於新課程改革,它的理念、內容、背景以及你對它的看法,3000字左右。
這次教育課程改革要求,既要加強學生的基礎性學習,又要提高學生的發展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讓學生享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因此,我通過對新課標的學習,就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作了如下幾方面的思考。
一、 教材內容呈現的方式更符合兒童的特點。
新教材圖文並茂,以圖為主,生動有趣,呈現方式豐富而開放。由原來教師的教本轉變為學生的學本,更似兒童喜愛的課外讀物,深受小朋友的喜歡。
新教材突破了以往的教材以例題為中心的呈現方式,在教材中不安排例題,而只是提供一定的情境圖,通過說一說、做一做、數一數、比一比等數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數學和體驗數學,體現了數學學習是學生經歷數學活動過程的課程新理念。
二、計算教學體現演算法多樣化。
提倡演算法多樣化是《課程標准》關於計算教學的基本理念之一。《課程標准》認為:「由於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化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教材安排同一問題不同的演算法,並不是倡導學生去掌握每一種演算法,它是指群體演算法的多樣化。同時它也不代表解決這些問題就只有這幾種演算法,而是通過這些演算法的展示,說明在解決問題時,存在著各種不同的演算法,學生通過互相交流、比較出各種演算法的特點,並選擇適合自己的演算法。
三、教材重新整合知識內容,體現數學的學習和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
過去的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缺乏整合。新教材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數學課程標准》的要求,對學習內容進行重新研究和整合。如新教材整合了加減法的關系,在教材中做到有合有分:5以內的加減法是分開安排的,6到10的加減法是合起來安排的,這樣的「合」有助於學生對同一個情境提出不同的加減問題,感受加減法之間的聯系。又如:學生生活在三維空間,所以新教材幾何內容從「認識物體」開始,而不是先認識「平面圖形」,這也有利於學生利用生活經驗來建立空間觀念。再如:統計的重心放在經歷統計活動的全過程,讓學生體驗統計的必要性,加強了數學知識與社會生活的聯系。教材還設計了「數學故事」、「數學游戲」、「小調查」、「實踐活動」等小欄目,這些小欄目既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可讓學生通過講數學故事、玩數學游戲等,增強數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與綜合。
四、倡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要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新教材很好地體現了這一課標,創設了許多以學生所經歷的事例為情境。如:踢足球、乘車、送水、跳繩、分蘋果、踢毽子、搭積木、買鉛筆等,這些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從而為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同時教材提供了大量的便於學生開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的素材。通過數學問題的探索性、題材形式的多樣性、信息呈現的選擇性與問題解決策略的多樣性,以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
㈥ 如何適應2017年開始的新課程改革和高考改革
1、高中應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組織好相關教學及評價工作,為高校選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2、 任何一項改革的推行,觀念的轉變是首要前提。對於一線教師、教育工作者而言,首先要轉變那種高考不改革,新課程改革就無法推動的錯誤觀念。要認真學習課程改革的精神,自覺接受新課改的理念,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和課程實施方案組織教學工作。摒棄那種高考考什麼就教什麼,高考不考的就不教或不認真教的思想。作為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普通高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與掌握,使他們具有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為他們今後升學、就業和終身學習奠定基礎。為高校輸送優秀人才只是普通高中教育的目的之一,畢竟並非所有的高中畢業生將來都能進入大學繼續深造,相當一部分人將步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因此,應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進行教學,落實各學科課程目標。
3、 有一種觀點認為,並不是中學不想按照課程標准組織教學,而是受現實所迫,很難真正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進行教學。這里所說的現實,實際上是指那種只以高考升學率作為評價中學教育教學質量的思想。當前,個別地方領導更多的是關注眼前利益,看重北大、清華等名牌大學在本地區的錄取人數,甚至用高考升學率作為衡量地區、學校教學質量的唯一指標。受這種價值導向的影響,學校便出現了應試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現象。學校的課程設置圍繞高考,教師的課堂教學針對高考,學生的學習、訓練為了高考。為了改變這種現象,地方領導要切實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不應以升學率作為衡量學校教學質量的唯一指標,而是應以素質教育為准繩,檢查、監督一個地區、一所學校的整體教育教學質量。唯有如此,才可以為課程改革的順利推進營造良好的外部氛圍。
4、 此外,為了確保課程目標的實現,學校要建立多元化的、多樣性的評價體系,尤其要運用好成長記錄評價和綜合素質評價這些新型的評價方法。當前大家關心的問題是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在高校錄取中如何使用。目前的現實狀況是,對大多數學校而言,如果高校錄取沒有實質性地採用綜合素質評價的結果,他們將不重視甚至應付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是沒有弄清楚為何要實施綜合素質評價。實行綜合素質評價的初衷並不是為了高校選才的需要,而是為了素質教育的需要,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㈦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研工作發生了哪些變化
研工作方式改變 這次課程改革是我國建國以來的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強調課程的人 性化、生活化、綜合化和彈性化(選擇性),而且,《綱要》又明確提出了「新 課程的培養目標應體現時代要求。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 社會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革命傳統;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 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 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 素養以及環境意識;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壯 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為有理想、有道 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所以,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作為教研部門,針對上述課 程改革的目標,應該潛心研究教科研的工作模式,盡快調整教研的工作方式。
1、調整教研工作方式。原先教研工作方式,往往是以檢查式、評比式、單 向式為主的工作方式。如教研員以檢查者的身份出現,聽課以後以教研員為主的 居高臨下的單向式交流,整齊劃一的評比式活動等。這些教師被動的教研工作方 式應該隨新課程的實施而徹底改變。應該變以「檢查」為主為以「研究」為主、 以「交流溝通」為主。教研員也應以參與者、合作者、研究者的角色出現在各項 活動中,與教師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與教師進行平等民主的互動式組織、參與、 研究、交流。
2、通過教研,促進課程改革順利實施。教研員的職能;組織多層次多形式 的教學研究活動,幫助廣大教師鑽研、掌握課標與教材,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組 織教改實驗、探索教學規律、推動教學改革。作為教研室,開展適應課改的教研 方式,開展與課改相關的一些教研活動,有利於課程改革的順利推進。
3、通過教學研究,豐富教育科學研究理論。理論來自實踐同時又指導實踐, 教育理論的發展離不開教育實踐的深入,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教育科研活 動的開展。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講,中學教研是一個不斷總結實踐形成理論的過 程。所以,提出一些教研工作方式方面的策略,可以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工作 方式上的借鑒,同時,也可能豐富了教研方面的理論。
4、通過教學研究,促進教研員迅速成長。應該說,第八次課程改革要求全體 教育工作者都要樹立起全新的教育理念。尤其是教研員,要直接參與課程實施的 指導。然而,教研員們在新課程面前並沒有太多的優勢可言,不能再以「專家」、 「領導」身份出現。教研員要同教師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面對新課程實施過程中 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行共同交流、反思研究。教科研員應該潛心研究課改問題, 以課題的形式解決課改中所遇到的問題,並且各種教科研活動也要以「互動式」、 「反「互動式」、「反思式」、「校本式」等教研方式的實踐和理論,可以使教 研員形成固定教研工作模式,促使廣大教師形成新的課堂教學行為模式,順利推 進課程改革。
㈧ 新課程改革的背景是什麼
新課程改革教學背景下的可持續發展教育── 對EPD課堂教學實踐的案例分析北京師范大學地理與遙感科學學院北京市東城區研修中心 陳紅EPD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環境人口與可持續發展」教育項目。其目的是通過對青少年和全體社會成員進行環境教育、人口教育和可持續發展教育,促進改善環境、提高人口素質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一、EPD課堂教學原則EPD課堂教學原則是「主體探究、綜合滲透、合作活動、創新發展」。又稱「16字實驗原則」。(一)解讀「16字實驗原則」主體探究: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建構學生在學習與發展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與終身發展所需要的主動探究精神與能力。綜合滲透: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注重以環境、人口與可持續發展教育為核心內容,將相關學科內容以及校內外相關信息綜合起來,隨機滲透環境、人口與可持續發展科學知識與科學思想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所需要的可持續發展思想與能力。合作活動: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將指導學生開展小組及全班討論與其他合作探究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活動形式。創新發展:教師要注重以新型教育教學模式為載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相關能力,並促進他們的發展,同時促進教師創新能力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的發展。(二)新課程改革與「16字實驗原則」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在學習內容上,要精選對學生生活和終身發展有用的知識,如人口、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等內容。在學習方式上,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探究、與人合作,形成主動學習、合作學習的態度。在課程資源上,要構建開放式的課堂,重視校外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形成學校與社會、家庭密切聯系,教育資源共享的開放性課程。新課程改革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可見,「16字實驗原則」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16字實驗原則」中的「主體探究」、「合作活動」符合新課程標准中「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要求;「16字實驗原則」中的「綜合滲透」符合新課程標准中「精選對學生生活和終身發展有用的知識」和「構建開放式的課堂」的要求;而「創新發展」是EPD教育和新課程改革共同追求的目標。二、EPD課堂教學原則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施(一)「主體探究」原則的實施1.注重同步設計與同步推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主動探究學習。2.注重把指導學生做好課前知識預習與問題探究作為起步課堂教學的第一環節,促使課堂學習過程前移。3.指導學生獨立選定研究專題,並進行自主探究。案例一:北京55中劉愛英老師的《中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這節課,在課前布置學生預習我國古代可持續發展思想,以及我國人口、資源、環境現狀。帶領學生實地調查北京首鋼,了解首鋼在實行清潔生產方面取得的成績。在教學過程中,根據預習和調查的資料,通過展示、討論、探究,引導學生認識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性和緊迫性,為北京首鋼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最後,學生各抒己見,如何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為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這一案例說明,教師非常重視課前知識預習和課堂自主探究。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意識,並且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地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使自己的行為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真正地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二)「綜合滲透」原則的實施1.注重在分科課程教學中確定EPD相關知識點並實施滲透教育。2.注重在綜合課程教學中確定EPD相關知識點並實施滲透教育。案例二:北京5中分校劉鳳英老師《長江》這節課,教學內容主要有長江巨大的水能、長江的航運、長江洪災等三部分內容。教師選擇了「長江洪災」這部分內容作為EPD滲透點。首先,讓學生觀看一段錄像,讓學生體驗洪水的巨大破壞力。然後出示長江洪災發生頻率表格,讓學生看出長江洪災的發生頻率很高。引出問題:長江為什麼洪水多發?教師發給每組同學1998年長江洪災的有關資料,讓學生分析長江洪水多發的自然和人為原因。接著,讓學生討論:我們應該採取哪些措施來防洪呢?最後,教師小結:只有給水以家園,給萬物生靈以家園,人類才有自己的家園;只有給水以活路,給萬物生靈以活路,人類才能生存與發展。這是在地理學科中確定EPD相關知識點並實施滲透教育的一個案例。從這個案例看出,教師認真分析教材,挖掘教材合適的EPD滲透點,並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使學生充分參與,初步形成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提高了學生的防災減災意識。(三)「合作活動」原則的實施1.注重為小組和全班討論及其他合作探究活動提供較為充分的時間與空間。2.注重啟發各層次學生參與討論,以利於培養學生合作互助精神和集體探究精神。3.注重教師同學生的合作,有效發揮教師在深入理解難點並掌握重點知識方面的主導作用。案例三:景山學校趙國紅老師的《巴西》這節課,課前教師讓學生自由組合為四個小組:巴西概況組、熱帶雨林組、巴西經濟發展組、巴西之旅組。每個組有一張組員分工表,組員各負其責,進行合作學習。教師對各組的資料進行精選和把關。課堂上,巴西概況組的同學根據查詢的資料,介紹巴西的位置、面積、人口、地形、氣候等資料。熱帶雨林組的同學分別扮演林業部長、外國開發商、當地農民、生態學家等角色,通過角色模擬討論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問題。巴西經濟發展組的同學模擬巴西工業部長、農業部長等政府官員與外商見面會商討投資問題。巴西之旅組的同學模擬導游,帶領全班同學走進巴西,領略巴西風光。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各組進行點撥、補充和評述。這個案例說明,教師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角色扮演、辯論等形式多樣的合作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合作互助精神和集體探究精神。(四)「創新發展」原則的實施1.注重通過EPD科學知識與科學思想教育激發學生形成創新精神與能力。2.注重促進教師主體與學生主體在EPD教育教學過程中得到同步發展。案例四:北京5中程翠煙老師的《傳統工業區》這節課,教材採用案例編寫的方法,以德國魯爾區為案例,來講述傳統工業區。程老師沒有照本宣科,而是結合我國實際,增加了我國「東北工業區」這一案例,讓學生根據資料分析東北工業區的區位優勢、衰落原因,啟發學生通過學習魯爾區,借鑒魯爾區的先進經驗,為實現我國「振興東北」的戰略目標出謀劃策。這個案例說明,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有創新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為振興東北獻計獻策,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創新精神,促進了師生的同步發展。三、新課程改革與EPD課堂教學實踐的有機結合為了便於理解,「16字實驗原則」的內涵和操作方法都是按「主體探究」、「綜合滲透」、「合作活動」、「創新發展」四個方面分別講述的。但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綜合運用,不可斷章取義。「主體探究、綜合滲透、合作活動、創新發展」16個字中,最核心的是「主體」和「滲透」4個字,前者體現了主體教育思想,後者體現了可持續發展教育思想,這是EPD教育的兩根理論支柱,缺一不可。因此,在進行EPD課堂教學實踐時,一方面要分析和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EPD滲透點;另一方面要了解學生,鼓勵探究,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就是說,要有新的教材觀和學生觀。這是新課程改革與EPD課堂教學實踐的結合點。(一)新的教材觀教材不是教學的至高權威和惟一依據。教師不是教材的執行者,而是教材的研發者。教師結合學生實際和生活實際,對教材研究後進行二次開發。(二)新的學生觀新的學生觀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強調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小組學習與合作學習等。(三)正確評價「綜合滲透」(新的評價觀)評價一節課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是否有效地進行了EPD教育的滲透,需要把握兩點:1.把握好「度」。在學科教學中滲透EPD教育,並不是一節課中EPD的內容越多,效果就越好。要根據學科特點、教材特點、學生特點來決定。北京5中分校劉鳳英老師《長江》一課,滲透點是長江洪災;景山學校趙國紅老師《巴西》一課,滲透點是熱帶雨林砍伐與保護;北京55中劉愛英老師《中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這節課,則是在進行EPD教育。所以,既要在教材中充分挖掘EPD的滲透點,又要掌握好分寸把握好度。不能因為過多的堆砌而沖淡了學科教學本身的特點。2.要力求自然。在學科教學中滲透EPD教育,要做到自然、和諧,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不是大段的說教,而是通過具體事例、現象,讓學生體驗和頓悟,師生達到共鳴。北京5中分校劉鳳英老師《長江》一課,通過1998年長江洪災的一段資料分析,讓學生悟出人與水共存亡的道理;景山學校趙國紅老師《巴西》一課,通過熱帶雨林砍伐與保護的討論,使學生悟出環境與發展要協調一致的道理;北京5中程翠煙老師的《傳統工業區》一課,通過分析工業區繁榮-衰落-振興的過程,揭示人與環境協調-不協調-再協調的關系。北京55中劉愛英老師《中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一課,通過大量關於我國人口、資源、環境方面的感性材料和圖片,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性和迫切性。這些老師在教學中都非常自然地進行了EPD教育的滲透。通過自然的滲透,既保證甚至提高了學科教學的質量,又使這節課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得到深化和升華,可謂畫龍點睛、錦上添花。
㈨ 第八次課程改革的意義和背景
我國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於1999年正式啟動,2000年1月至月通過申報、評審,成立了各學科課程標准研製組。
意義:課程功能的改革強調了課程的功能要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轉變為體現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尤為重要的是強調要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培養學生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
因為這種過程將深刻地影響學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影響他們人生的抉擇。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經過五年多的艱苦努力,取得了顯著成果。改革對基礎教育領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推動作用,目標和內容。
背景:長期以來,我國一直採用國家統一的課程設置,全國中小學基本上沿用一個教學計劃、一套教學大綱和一套教材,缺乏靈活性和多樣性。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後,課程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
從1999年開始,正式提出要建立新的基礎課程教育體系,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的三級管理、開發體制。
(9)2017年新課程改革背景擴展閱讀:
基礎教育是為每位學生的未來發展和終身學習打基礎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選拔教育,其課程內容和要求應該是基礎的和有限的,不能任意擴大、拔高。
基礎教育不是終結性教育,課程要為學生的全面發展留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以促進學生自主、多樣、持續地發展。
改革是要從傳統的思維、行為方式中走出來,完成自我的蛻變。這個過程往往是艱苦甚至痛苦的。因而置身其中的人們,總會產生某種焦慮。
課程改革工作是一項關系重大、意義深遠的系統工程,整個改革涉及到培養目標的變化、課程結構的改革、國家課程標準的制定、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教材改革、課程資源的開發、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師資培訓以及保障支撐系統等,是一項由課程改革牽動整個基礎教育的全面改革。
應該說,這些項目的改革是相輔相成和互為制約的。因此,我們在改革中應始終貫徹「先立後破,先實驗後推廣」的工作方針。建立課程改革實驗區,分層推進、發揮示範、培訓和指導的作用,為改革過渡到新課程做好准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課程改革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課改到底要改什麼
㈩ 新課程改革包含哪些內容
新課程體系改革內容:
1、改革課程功能,強調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在學習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要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2、改革課程結構,適應時代要求及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要求,體現課程的科學性、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3、改革課程內容,加強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系,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4、改革課程實施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5、改革課程評價標准,要發揮評價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素質提高、改進教學實踐、推進素質教育上的功能。
6、改革課程管理,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的適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