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新課程和課程標准解讀
1. 仔細閱讀高中數學課程標准,談談你的研讀體會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准》與《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數學教學大綱》。無論是從教育理念還是從課程目標、框架結構和內容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具體說明如下:
一、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的新理念
1.高中數學課程標准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體現了基礎性、多樣性和選擇性。
2.課程標准另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強調學生應經歷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來學習數學,要密切聯系實際,與時俱進地打好基礎,全面地提高數學素養。
3.新的課程標准始終把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作為數學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同時又提出在數學教育中要注意體現數學的人文價值。
二、教學目標的變化
(1)使學生學好從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代數、幾何的基礎知識和概率統計、微積分的初步知識、基本技能,以及其中的數學思想方法。
(2)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數學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應用意識,提高學生數學探究能力、數學建模能力和數學交流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
(3)努力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包括:空間想像、直覺猜想、歸納抽象、符號表示、運算求解、演繹證明、體系構建等諸多方面,能夠對客觀事物中的數量關系和數學模式做出思考和判斷。
(4)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鑽研精神,認識數學的科學價值和人文價值,從而進一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
《高中數學課程標准》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數學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作為未來公民所必要的數學素養,以滿足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的需要。具體目標如下。
1、獲得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數學概念、數學結論的本質,了解概念、結論等產生的背景、應用,體會其中所蘊涵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以及它們在後續學習中的作用。通過不同形式的自主學習、探究活動,體驗數學發現和創造的歷程。
2、提高空間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論證、運算求解、數據處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數學地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包括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數學表達和交流的能力,發展獨立獲取數學知識的能力。
4、發展數學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力求對現實世界中蘊涵的一些數學模式進行思考和作出判斷。
5、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形成鍥而不舍的鑽研精神和科學態度。
6、具有一定的數學視野,逐步認識數學的科學價值、應用價值和文化價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維習慣,崇尚數學的理性精神,體會數學的美學意義,從而進一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
三、課程內容的新變化
從課程內容上看,新課程標準的結構設計是螺旋式的上升的,這樣有利於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顯得比以前更容易,更自然;在內容要求上有了很大的調整,這個調整更適合學生的認識結構和認知規律,有利於學生循序漸進的學習;內容難度上也相應的做了調整,這個對不同的學生來說更能體現我們的因材施教,有利於學生自身的發展。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課程內容的設計結構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第一個突出的變化就是選擇性,教材在原來必修加選修的基礎上增加了更大的選擇性,這個體現在新課程由五個必修模塊和四個選修系列上,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有更大的選擇餘地;讓不同目標的學生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1.教學內容的布局不是遵循學科體系的邏輯或層次,而是按照學習的主題或專題進行規劃。
2.教學內容的展現不是知識點的羅列,而是能力目標的細目化、內容化。
3.教學內容的規范不是標准答案的展示,而是對有關內容的教學提出具體建議,在指導教學要點和方式的
4、《標准》新增加的一些內容,以及進一步加強的內容。
首先是在必修課中增加了演算法的內容。演算法是計算機理論和技術的基礎。人們在平時處理科學技術或社會問題中,演算法的思想也會對人的思維有很大幫助。•演算法思想是現代人們應當具備的一種數學素養。
統計內容在《標准》中更加得到重視。統計在今天的社會生產生活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學習統計最重要的是通過實例體會它的思想和方法。統計是通過部分數據來推測全體數據的性質。學生也應體會到統計思維和確定性思維的差異 。•向量的內容在《標准》中再次得到加強。要理解向量及其運算的意義。 能用向量語言和方法表述和解決數學和物理中的問題。能用向量的方法證明空間有關線和面位置關系。
四、從課程的理念上來看也有很大的變化
第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把學生發在了主體位置上。更多的強調了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討論,探索,最後得到學習新知的目的。這個變化在很大意義上也體現了數學新課程標准在與時俱進,正體現了科學發展觀中以人為本的思想。所以我認為這個變化很好,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要有待於老師的理解和提高,不能只搞形式,到頭來把培養學生能力,讓學生學習新知的目標都拋到腦後,這樣就不好了,這一點切忌。第二個變化就是把我們的學習過程當目標。這一新的變化在剛開始時讓我覺得有些難以理解,不過在聽了講解和研讀課程標准後,有些體會到其實是當我們把過程抓好了,就一定可以實現最終目標的。由於學生的學習是自己摸索的過程,並且沒有任何人可以替代其思考,只有在這個過程中多體會,多探討,這樣學生的學習目標就能夠實現了。第三點在新課程中更強調了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2. 如何看待《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准》的地位和作用
國家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准(實驗)》,高中數學課程將「數列與差分」作為一個新增內容納入選修系列專題中。它的引入符合基礎教育改革的需要,也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差分理論是離散數學的一個分支,作為近現代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解決計算機人工智慧、物理學、經濟學等眾多領域問題的重要工具。高中數學以選修專題的形式引入本專題,不是對該專題的簡單下放,而是將其最本質、最基礎的內容介紹給學生,這不僅有利於擴展學生的眼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更是為學生和諧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那麼,高中數學教師如何認識「數列與差分」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按《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准》構建「數列與差分」的內容?教師在「數列與差分」專題的教學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如何設計教學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差分理論的本質?這些都是基本而重要的問題,值得深入研究。 新課程改革是首次將「數列與差分」內容作為選修系列4中的第3個專題安排在高中數學課程中,因此本文首先從中學數學課程改革和發展趨勢的要求、數學學科自身發展需求、社會現實生活的需要、數學教育與學生個性發展的要求四個方面探討了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中「數列與差分」專題設置的必要性。而後為了說明對高中數學「數列與差分」專題進行教學設計的必要性,本文對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後該專題的研究現狀及其開設現狀進行深入地分析。 由於「數列與差分」專題內容的教學設計需要以實際調查數據為基礎,所以本文選取在職教師和高中生進行調查和訪談,並對調查結果予以分析。在此基礎上,結合《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准》對「數列與差分」專題教學內容的要求,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本專題教學內容設置特點作出分析:一、數列與差分的內容設置應體現出「深入淺出」的基本原則;二、數列與差分內容的設置應著眼於數學本質,體現與實際的聯系,考慮學生的發展水平;三、數列與差分內容的設置應注重創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四、數列與差分內容的設置要充分體現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為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預留空間;五、數列與差分內容的設置應重視與數列、導數等相關內容的內在聯系,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和理解差分;六、數列與差分內容的設置應重視滲透數學文化,體現人文精神;七、數列與差分內容的設置要充分體現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整合。而後,根據「數列與差分」教學內容設置特點的特點,提出了相應的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筆者針對上述分析,對本專題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教學媒體、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了教學設計,最後給出「數列與差分」專題的兩個教學案例。 本文對高中數學「數列與差分」專題的教學設計是一次全新的嘗試,本課題的研究旨在使高中生拓展數學視野,增強學生的主體性意識,不斷發展學生的能動性和創造性,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和可持續發展。同時,希望能為一線高中數學教師提供一些參考性意見和建議,以期加強教師間的交流,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3. 如何理解整體把握高中數學新課程的意義
1、應該整體把握課程的目標。也就是做好定位,在這個課程標准里提出了六個課程目標。我們過去通常說是三維目標: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2、應該整體的來理解數學課程的內容。那麼如何整體的理解數學課程內容呢?一個就是貫穿在我們高中課程中的一些基本脈絡,或者叫做主線,這件事情到底有哪些主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覺得這沒有關系,但是我們應該認真的思考,有哪些東西是高中課程的基本脈絡。這個對於我們整體的把握課程是有好處的。第二個呢,就是我們應該整體的了解整個高中課程的知識結構。每一個老師的腦子里都應該有一個必修課程的結構框圖。應該有一個必修課程與選修一課程的結構框圖。
3、應該整體的把握我們數學的素養和能力。它是一個幾乎貫穿在我們課程始終的一個思想方法。因為我們越來越重視模型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也重視模型的日常生活和在其他學科中應用的作用。所以全面的理解我們在高中階段想要幫助學生形成的數學素養和基本能力,或者說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這是老師應該關注的一個問題,是重之又重的,我們教學的一個基本目標也是提高學生的數學的素養和能力。
4、整體把握高中數學新課程不僅可以使我們清楚地認識到高中數學的主要脈絡,而且可以使我們站在更高的層次上以一覽眾山小的姿態來面對高中數學新課程,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而且可以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數學教學的針對性與有效性。
4. 認真研讀《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准》,說明「標准」和大綱的主要變化
1。新課程標准主要強調了數學在現實中的應用意識,強調了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展專望數屬學發展的歷史,學以致用,和以前相比主要是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高中數學課程分必修和選修。必修課程由5個模塊組成;選修課程有4個系列,其中系列1、系列2由若干個模塊組成,系列3、系列4由若干專題組成;每個模塊2學分,每個專題1學分,每2個專題可組成1個模塊,必修1,2,3,4,5個模塊,選修4個系列。其中選修增加了優選統籌和線性代數中的矩陣等簡單的大學知識,導數,數學史,坐標系與參數方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