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課程資源利用
1. 幼兒園教育資源開發和利用的措施有哪些
1、全面利用社區資源。 社區的教育資源分有形和無形兩種,有形的教育資源包括人力、物力、財力、信息、組織等;無形的教育資源包括社區意識、社區歸屬感、良好的社區氛圍、社區互助的倫理規范等。還有人把社區教育資源分為三大類:自然物質資源、社會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社區的自然物質資源是指社區中的山川河流、動植物等,自然存在於家庭的生活環境中,構成家庭存在的自然背景;社區的社會物質資源包括社區的物質設施與服務機構,具有一定的社會性,包括農貿市場、樓房、街道、建築工地、超市、醫院、銀行、圖書館、少年宮、敬老院等這些是與家庭經常發生聯系的社會機構或社會設施,構成幼兒成長的社會物質背景;社區中的人力資源是指具有某種專業知識、技能的個人或組織,能為幼兒傳授或提供某一種專業技能知識。家長應通盤考慮,充分、合理地運用社區資源,把社區中的普通事物轉化為幼兒學習內容、學習材料或學習環境對幼兒進行教育。 2、整和社區資源的優勢。 社區教育是一個大的教育系統,其中既包括正規教育機構,也包括非正規的教育機構(如社區圖書館、文化館以及其他的教育基地等)和非正式教育機構,家長在利用開發社區教育資源時,要主動與掌握優勢資源的單位進行聯系,以增強家庭教育的效果。比如,現在許多大城市的社區都建有社區圖書館,並根據少兒好動、興趣轉移快等特點,專門為兒童設置了陳列趣味性較高、安全性比較好的少兒閱覽室,家長可以在休息日帶幼兒來閱讀,開拓幼兒的視野,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使孩子初步掌握利用圖書館的能力,為孩子今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3、充分體現社區資源的特色。 不同的社區在教育資源上有不同的特色,在城市中心的社區往往有更多的商場、超市、展覽館、博物館、圖書館等文化財產,而居住在郊區的家庭,則可以更多地接近接近農村,讓孩子了解自然風光等。 在開發社區教育資源上,家長要從社區的實際出發,依靠社區,因地制宜地運用社區資源,發揮有利因素,轉化不利因素,讓社區資源充分發揮作用,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2. 結合實例談談幼兒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問題提出 幼兒教育資源是直接或間接影響幼兒教育,有利於實現幼兒教育目標,促進幼兒發展的各種因素。我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提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但是筆者在幼兒園的見習中,認真觀察有關幼兒園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這方面之後發現了,以下幾個問題: 1、利用的最多的是幼兒園園內、社區、節日文化的教育資源 2、自然資源、歷史名勝資源、民間藝術資源已經有納入到幼兒園課程資源建設中並做了不少實踐與嘗試,但在具體的資源開發和利用方面仍處於探索階段,而且普遍存在諸如開發與利用園外資源流於形式,資源開發不夠全面與比較零散,缺乏科學的整合模式等問題。本文就針對如何有效地把以上幾種源整合到現有的幼兒園課程資源之中,為更好的促進幼兒的發展做一探討。 二、自然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在當前的幼兒教育中,老師從安全的角度出發,在組織幼兒的活動時,很少將幼兒帶出幼兒園的大門,讓幼兒走進大自然中、體驗自然、親近自然。因此,幼兒很難在大自然中獲得有意的生活經驗。我國著名的幼兒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認為:「要擴大兒童眼界,豐富兒童,要指導兒童向大自然、大社會取教在這廣闊里,有著內容極其豐富、生動形象、富有生命力的活,這對於兒童認識自然、了社會具有無法替代的用。」 可見,大自然為教育提供了廣闊的資源。我國的幼兒教育家陶行知主張:「生活教育即以社會為學校,自然教室的范圍,不是在房子里,而是在天地間。 確實,大自然為兒童提供了認識世界的環境,是他們成長中不可缺少的生命源泉。 (一)帶領幼兒走進自然,認識自然、體驗自然、親近自然並融人自然 1、從根據季節的變化充分挖掘這一自然資源。 如在泉州,春天可以帶孩子們到大自然中尋找春天,觀賞森林公園五彩繽紛的桃花、泉州的市花「刺桐花」等等有代表性的花卉或只植物讓孩子們感受春天的氣息、春天的黯然生機。夏天,可以帶孩子們到東湖公園、或是西湖觀賞亭亭玉立的荷花或是在綠蔭地下暢想、講故事、聽故事。同時泉州也是一個沿海城市,教師還可以帶領孩子們到海邊、築沙堡、玩泥巴、撿貝殼石子、看海浪漁船。秋天,天高雲淡,是收獲的季節,也是色彩最豐富的時候,看漫天飛舞的各色樹葉,聽一地金黃的落葉踩在腳下的沙沙聲,還可以帶孩子們到果園參觀,到田間秋收,感受秋天的沉甸甸、喜洋洋。冬天,雪花翩翩飛舞,大地銀裝素裹,可以讓孩子們到戶外堆雪人、打雪仗。體驗下雪的快樂。 2、利用自然中的天然材料 自然界中的草一木、一土一石都可以成為激發兒童創作靈感的有用材料,一片葉子,一根樹枝,一把細沙,一顆石子,是兒認識、探索世界的憑借,也是他們進行操作和創造的絕材料。不同的天然材料具有不同屬性、質感,以及不同肌理效果。能給兒童帶來不同啟示。我們可以和孩子一收集周圍環境中的天然材料:石頭、樹葉、貝殼、蔬菜瓜果……讓孩子動手動腦進行操作、創造。如,秋天的樹葉,在語言活動中,是兒童發揮想像力創故事、兒歌的素材。在科學活動中,樹葉可以用來排序分類、比較。各種各樣的樹葉,在美工活動中可以作為種圖案的創作材料,製作出形象生動的圖案。同樣,石頭種子、貝殼等都是孩子們探索、創作活動的材料。兒童操作天然材料的過程中,了解了不同物質的特性,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體驗到了創作的樂趣。 二)在自然角和種植區中創設富有自然氣息教育環境 首先,在幼兒園中種植各種植物,供幼兒觀察、認識、游戲。這些植物應該是發芽周期短、生長迅速、變化顯著的花卉、樹木,這樣有利於兒童感受到季節的變化。其次,開辟種植園,讓兒童參加種植蔬菜、瓜果,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此外,還應在幼兒園飼養一些小動物,如小蝌蚪、小金魚、烏龜,供幼兒觀察、探究。 三、歷史名勝資源開發與利用 在幼兒園的見習中,幼兒園因為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影響,在對歷史名勝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上不是很多,而這些歷史名勝生動形象,是幼兒教育不可多得的寶貴的豐富資源。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經講過:「幼稚園的程可以用自然、社會為中心」,「兒童的環境不外兩種:一種是自然的環境;一種是社會的環境。自然的環境就是各種動植物的現象。社會的環境就人、家庭、集社、市廛 等類的交往。」歷史名勝多歷史、自然、人文、社交等綜合特點,充分利用史名勝的這一綜合特點對於幼兒的德育、智力、育、體育的開發都是大有裨益的。 (一)結合當地特有的歷史名勝來開發教育資源 如,泉州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城市、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因而泉州擁有豐富的歷史名勝資源。如,開元寺、關帝廟、天後宮、東西塔、閩台緣博物館、鄭和下西洋的雕塑等等都是歷史文物建築。還有泉州著名的山川如,清源山、大坪山等都是幼兒園很好的教育資源。這些教育資源在幼兒教育中的功能,首先他具有節約教育成本的功能。其次有實物展示的功能和美學教育的功能。最後有文明社交教育和鍛煉幼兒體能技術的功能[]。因而幼兒的德育、智力、育、體育的開發都是大有裨益的。 我們知道幼兒的思維是直觀形象的,幼兒對事物的認識是直接體驗的。 有條件的話可以組織幼兒參觀、體驗這些歷史名勝建築,老師可以靜心策劃一些歷史故事,講述給孩子們聽,也可以作為孩子們的導游,向孩子們進行介紹文物建築、名人的故事。這樣孩子不僅有情感上的體驗、還有知識上的收獲。 (二)利用歷史名勝資源進行幼兒教育是需要的問題 組織幼兒去歷史名勝開展實踐教學活動,雖然是一個非常有益的事,但也是一項非常細致、復雜的工作。一是由於歷史名勝大多是旅遊勝地,風光雖好但地形復雜,稍不留神就會發生危險;二是歷史名勝遊客眾多,人員成份復雜,組織不好容易發生幼兒走失情況;三是歷史名勝大多是文物保護重地和自然保護區,兒年齡小,控能力差,管不好容易發生在文物古跡上亂塗亂畫,在自然園林中遊玩時,生摘花、折草的現象。為此,組幼兒去歷史名勝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時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實踐教學前老師要對每次幼兒行走的路線進行精心的設計。確定出每個教學重點區域和重點引導幼兒實踐科目的內容、時間和目標。盡可能得做到「幼兒在無意中學」,「我在有意中教」。 2、每次實踐教學時最好有保健醫生與同行。帶遊玩,證幼兒的安全。 3、在遊人較多的地方組織幼兒活動時,盡能地組織幼兒手拉手排成路縱隊行走,以防止幼兒走失。 4、每次實踐教學前都要事先找好廁所的位置,幼兒需上廁所時一定要有一名老師引導、跟隨。不能讓幼兒亂拉亂尿,又不能讓幼兒在解手時發意外。 5、要注意利用社會實踐培養幼兒的社會意識公共道德意識。教育幼 四、民間藝術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民間藝術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明珠,它包括的內容十分豐富,有民間文學、民間音樂和民間美術等。民間藝術能培養幼兒敏銳的感知能力、豐富的想像力、透徹的理解力,能帶給他們以真的啟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 因而民間藝術資源對於提高幼兒教育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當前有很多幼兒園已經意識到民間藝術對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價值和重要意義,開展了幼兒民間藝術教育,努力創設民間藝術教育的環境,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依據民間藝術教育的目標、內容,充分挖掘、精心創設與民間藝術教育相適應的環境資源。例如幼兒園的藝術教育活動中,試圖探索如何使幼兒對戲劇、工藝、腰鼓、木偶剪紙、染紙、中國結、泥
3. 有的人認為:幼兒園的課程特色就是課程資源特色,只要利用了豐富多彩的資源,就
程特色就是課程資源特色,只要利用了豐富多彩的資源,就是園本課程,如利用了竹子就是以竹子為
4. 如何有效利用各種資源進行幼兒園教學活動
在新模式的教育環境下,對幼兒園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不斷的完善和提高,教育教學活動也在不斷的提高質量。區域活動已經成為主要的教學模式融入到教育活動中,我們通過學習越來越認識到區域創設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我們都知道,家長是家園共育中的響應者、參與者、教育者。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家長資源,引領家長積極參與班級區域創設是我們所要挖掘的。本學期繼續了開展《家長資源的合理利用》課題,並結合本班實際情況,開展了家園共建區域活動,下面我就結合此次活動是如何合理、有效地運用家長資源來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激發家長參與活動的興趣
眾所周知家長資源是塊寶地,如何利用開發好這塊寶地,使其發揮出更大作用,是值得老師我們深思的。但是在許多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老師都會遇到一些困惑,如由於一些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不了解,覺得孩子讀了幼兒園就是老師的事,不願積極響應老師安排的工作。家長們的工作不同、知識文化水平不同、素質不同,對於老師的安排也就會有不同的看法,不的態度,再加上社會壓力產生一系列厭煩情緒,對於一些活動他們則會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或是報以敷衍的態度。面對家長這些種種態度作為老師首先是要報以理解,只有理解了家長的想法,才能從他們的角度去思考,才能巧用辦法去激發他們參與幼兒園活動的興趣。首先我覺得要從家長角度考慮,抓住他們「一切為了孩子」的心理,讓其了解自己在孩子教育成長中的重要位置,明確家園合作的重要意義,知道其有價值的一面。
在本學期的「家園共建區域」的活動中,一開始作為老師的我也很困惑,接到這個任務時無從下手,因為家長的參與一般就是收集資料和觀摩活動,而從未有參與到幼兒園老師的實際工作中的,而且就算他們有人參與,又能做什麼,畢竟他們是外行。一開始在招募核心成員時也遇到了困難,我先是在QQ群上發布消息,兩天過去了,無人響應問津。我又想在家長原地寫個通知吧,就在這時園領導幫我提出建議,不如開個家長會,這樣會讓家長全面了解活動。就這樣通過家長會的召開,家長們了解了現在以區域自選活動為主的教學模式,認識到自身作為家長在幼兒園教學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召開過程中,因為主要涉及語言區域,我就結合當下我園開展的課題《早期閱讀有效性》向家長作介紹,了解到早期閱讀對幼兒終身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了解當下幼兒流行閱讀書籍「繪本」的特點,我還在會中提出讓全班共享繪本,讓家長感到貢獻的是一本繪本,但是可以讓孩子收獲到50多本不同繪本的閱讀,並以每周借閱回家的形式分享繪本,家長們紛紛表示贊同。在這次家長會中還有個主要目的就是招募家長核心成員參與區域共建,在會中我抓住家長們「一切為了孩子好」的心理,讓其了解參與活動能為孩子樹立榜樣,能讓孩子在班級中得到大家同伴的贊賞,和感謝,能讓孩子知道家長為其班上做出貢獻自己會更有自信,讓家長明確了自身的價值,能更進一步了解孩子,增加親子間關系等。大力激發他們報名參加。就這樣讓家長明白式的介紹告知,也可以說是表揚家長態度,會後立即就有12名家長積極報名參與核心團隊,在報名時,一些家長講到:「老師我不知道我能做什麼,但是為了孩子,為了大一班,只要老師的吩咐我都會努力做好的。」聽到這樣的話我對她的積極態度立即做出了表揚。報名後一些在我認為工作較忙一般不會參與的家長也積極報了名,頓時我感到,這個家長會開得很成功,使我也明白到,不是家長不願參與,而是他們不了解自己在孩子成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明白家園合作的重要性,不知道自己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自身重要價值。其實只要抓住家長心理,從家長角度考慮,以一切為了孩子的目的,就能有效地激發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了。
二、教師做好引路人,合理巧妙地利用家長資源
在家長資源的合理利用中,教師也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因為家長畢竟是外行,對幼兒園教育模式的陌生,加上第一次參與共建幼兒園教育活動,老師就更要做好引路人,不能說是完全交與家長,放任家長去做,這樣會嚇跑家長的積極性,會認為參與活動反而是增加負擔,平添壓力。因此教師作為引路人,要扮演好自己角色,可以引導、指導、分配,大力發揮家長資源優勢,更好地為班級服務。
1、調動家長獻計獻策
核心成員招募後,接著就是核心成員會,在會中我就班級開展的語言區進行介紹,了解語言區功能,激發調動家長思維方式,為語言區增設豐富、多樣的材料。經過我和家長們的商討和獻計獻策,覺得活動區的創設既要做好幼小斜街,又要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得到了創設語言區的形式和玩具材料,有繪本、指偶、故事順序拼圖、漢字迷宮、漢字台歷、字卡對應玩具、頭飾等。家長們還商量如何形式的借閱圖書,並一起創編借閱兒歌。
2、調動家長力量,發揮特長、資源、職業優勢
以上的材料形式有了,但是種類繁多,在這次活動中家長們已了解了老師工作的辛苦,許多家長就主動報名承擔製作材料的任務,積極幫助老師減輕負擔,在這些主動承擔製作任務中,家長們自己也是根據自身的特長、資源、職業優勢來完成,搞文秘工作的,發揮特長主動承擔製作「亻」漢字台歷,並設計借閱圖書表格,還利用中午時間來為繪本編號。李俊熹媽媽是中學老師,她發揮其職業優勢,讓其班上學生為我們製作花瓣掛飾,並也製作「氵」台歷字。育兒經驗豐富的,承擔了網上購買繪本任務。全職太太的家長,由於時間較充裕,主動承擔了收費任務。還有許多核心家長也承擔了製作、創建區域的任務。大大地減少了作為我們老師去做的許多事。
三、體會成就、滿足感,獲得成功的喜悅
有一位心理學家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賞識」,同樣作為家長為班級所承擔的製作任務,和貢獻,也是需要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賞識。 表彰和鼓勵是對家長積極支持和配合班級教育工作、提供教育資源、奉獻愛心的義務行為的肯定和感謝,讓家長覺得付出得到認同,滿足家長渴望得到的精神鼓勵需要。
在家長完成製作任務後,交予老師處時,我都會主動的說:「謝謝」,「你製作的非常好」,等之類的肯定、表揚語言,家長們聽到此類的話也非常客氣地說:「這是我們應該做的,老師看看還需要什麼就說一聲」。在家長帶來捐獻的物品或是製作好的玩具時,我會向全班小朋友宣布,這是某某的媽媽為我們送來了地墊,這時許多小朋友就會圍上去對著這位家長連聲表示感謝,也會對這位對應的小朋友表示感謝,孩子們的感謝讓家長獲得了極大成就感,也感受到為孩子做出了榜樣。這樣的肯定和表揚,同時也讓孩子們懂得了感恩。最讓我影響深刻的是李俊熹的媽媽,這位家長是位中學老師,平時工作就非常忙,這次主動報名參加活動已經讓我出乎意料,而且在分工合作時又承擔了較多的製作任務,還承擔了網上購買貼紙畫,當她買好交予我時,我追問她結算好付錢給她,她卻怎麼也不肯收錢,並連聲說到:「這是我送給大一班小朋友的,不要錢」。我就說:「怎麼能讓你出力又出錢,而且你還製作了那麼多用具」。她說:「作為家長很高興參加這樣的活動,更感謝老師給我們機會讓我們為孩子們做供獻」。聽到這樣的話我頓時很感動,對這位家長充滿了感激。老師對家長所做貢獻的肯定和賞識讓家長體會到參與活動所獲得的成就、滿足,並獲得成功的喜悅,讓家長感到被尊重和感激,相信他們會更加地支持和協助老師工作。
四、核心家長的積極性感染其他家長的參與
此次活動的開展,核心家長的凝聚力和積極性感染了班上的其他家長,代松銀的媽媽在送松孩子入園時,看到有家長在帶物品來捐獻,就立即問老師:「他們在交什麼啊?我們怎麼不知道,也沒得到通知,」當我告訴她這是家園共建語言區活動時,她很失望自己因為出差沒有參加,並向我了解還有什麼是我可以做的,班上還需要什麼,玩具、圖書啊都可以捐獻,我告訴她暫時不用了,她熱情地說:「如果有其它需要要立即告訴我」。但是我看到她眼中的失落和錯過為班級貢獻的心情,到了中午她打了個電話給我,告訴我馬上要過聖誕節了,要為班上捐獻一顆聖誕樹和一些小飾品,讓孩子們開心開心,下午她就帶著為班級捐獻的禮物來了,同樣孩子們看見了都主動圍上去向她和代松銀表示感謝,這時我看到作為家長們同樣在得到了鼓勵和表揚後燦爛的笑容。班上的其他家長也是在盡自己的綿薄之力,王婉菁的媽媽是文具店的就捐獻了許多筆。看到核心家長的感染力帶動了班上其他家長,讓我感到,活動開展的成功,家長的觀念已經在轉變,已從被動逐步變為主動。
這次家長資源的成功合作,作為教師的我收獲了:成功地組織家長地參與和區域的有效創設,得到了家長們對工作的支持和理解,掌握了與家長的交往和溝通的技巧,得到了輕松的工作效率。作為家長的他們收獲了:給孩子們樹立了榜樣,明確了自身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價值,得到了成功的喜悅和自信,能更多地與與老師的親近和溝通,第一時間學到育兒的方法,受到老師的關注。作為孩子他們收獲了:豐富的區域的活動中的成長和快樂。
家長資源是是片沃土,沃土上的植物就是我們老師的工作,沃土需要水分和養料才能使土壤更加肥沃,只有土壤肥沃才能使植物充裕生長,才能使我們老師工作開展更加順利,如何使土壤更加肥沃是我們老師更加需要去挖掘的。
5. 如何利用自然資源開展幼兒園課程
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對現代化幼兒教育的認識,已不僅僅是在現代化教育理念下的幼兒教育實踐,高價、高消耗也未必帶來高質量,如何進行教育資源的充分發揮和合理利用?它讓我們更多地思考著教育的多元化、多樣化,因而教育的民族特色與地域特色,應當得到充分體現,應當充分地認識到自然環境對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性。陳鶴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會是知識的主要源泉。幼兒園課程應根據自然和社會的發展變化,科學地來組織和選擇教材,引導幼兒從廣闊的自然界、紛繁的社會生活中學習各種實際的、活生生的知識。
關鍵詞
農村資源 美術教育 文化資源
我們幼兒園既是一所現代化幼兒園,又是一所有著豐富教育資源的農村縣區幼兒園,處於獨特的農村資源和鄉土文化氣息之中。近年來,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優化,《美術教育中幼兒環保意識的培養研究》課題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把目光愈來愈多地投向農村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因地制宜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農村資源教育活動,充分讓幼兒去感受、去領略、去體驗鄉土活動帶來的快樂,培養他們繼承和發展人類優秀文化遺產的胸懷和能力,以及環保節約的意識和品質。
一、有效利用農村文化資源進行美術教育
文化是人得以成長的核心因素,各地在自身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必然會形成一定的、有地域特徵的地方文化,生長於此的人們會潛移默化受到這些文化熏染,成為文化的認同者。農村文化蘊涵著豐富而深厚的教育和文化價值。新沂特有的地理環境、鍾吾文化、民間藝術、地域特色等都是豐厚的教育資源。新沂在巍巍馬陵山、滔滔沭河水的滋養中,在鍾吾古國、花廳文化的積淀下汲取豐富營養,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內涵。這里有著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歷史故事、民間傳說、民謠、民間游戲、民間藝術、地方特產、家鄉風光、特色經濟、地方風俗……這些無不顯現出新沂這塊人傑地靈、深厚嚴謹、大氣睿智的沃土的文化底蘊。有效利用和挖掘這些有價值的教育資源,豐富幼兒的生活,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綱要》指出:幼兒的發展是在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良好的教育環境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環境育人是幼兒教育的特點。農村文化資源在幼兒美術教育中,彰顯著無窮的魅力,是幼兒美術創作的源泉。
在一日活動中,我們把民間游戲和歌謠滲透進去,豐富幼兒的活動。在翻繩的游戲中,孩子可以邊說歌謠邊翻,這樣既培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增強了合作意識,又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民間工藝活動《綉花》,我讓孩子們自己來試一試、做一做。首先,我和孩子們收集了綉花鞋、綉花枕頭、綉花帽、綉花圍兜等物品,開了一個綉花作品展示會,我便有意識地引導他們仔細地去觀察作品,增加孩子的感性認識。其次,請會綉花的家長在孩子們面前進行刺綉,進一步給予孩子們足夠的刺激,以激發他們自己動手製作的慾望。在孩子們自己動手做的過程中,讓他們憑借自己已有的經驗,通過一次次的實踐操作不斷提高水平。當一件件富有想像的綉花作品被裝飾在活動室時,孩子們得到了成功的快樂,也感受到了民間藝術的特殊魅力,了解到了勞動人民的淳樸與智慧,體會到農村文化資源的博大精深。
二、有效利用農村自然資源進行美術教育
《綱要》 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自然界的一切都可以作為我們良好的教育資源,大自然是孕育智慧的源泉,自然景色時時變化處處不同,是孩子們用來創作的最好的藝術表現對象,也是引發孩子們創作激情和熱愛自然的好途徑!帶孩子來到田野,孩子會在與自然物接觸的過程中,促使他們認識和了解自然物的生長規律,了解人與自然的依存關系,產生熱愛自然資源的情感,培養孩子們對大自然保持著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由此,一個個探索型美術活動應運而生,多彩的活動激發幼兒思維的火花。
隨手可得的泥巴是陪伴孩子們的最好美術游戲材料。孩子們在玩玩、捏捏、做做的過程中,把泥巴變成了各種自己喜歡的物體。如用泥球做成糖葫蘆、葡萄、太陽花、用泥條做成桌子、凳子,用泥球和泥條組成螃蟹、小鳥、蝴蝶、花朵,還製作了各種糕點、糖果、面條、水餃等等。孩子們在玩中做、做中玩,大膽創新,自由想像。
每當春夏秋冬田野里有不同的景色變化時,是培養孩子們審美情趣和動手能力的最佳時機。金秋十月我帶孩子們去秋遊,孩子們在野花飄香中,沐浴著大自然的雨露陽光。他們爭先恐後地把自己觀察到的,尋找到的告訴我:老師我發現小草變黃了,野菊花盛開了;我看到毛茸茸的蘆葦隨風飄盪,田野里的水稻金燦燦的;我還看到小樹葉在跳舞呢……孩子們秋遊回來把採集的各種樹葉、花瓣,畫一畫、貼一貼,把摘回的野花野草插在牛奶瓶里,看到孩子們興致很濃,我讓他們討論:怎樣把樹葉貼得生動美觀?怎樣把花、草、葉子插得漂亮?通過討論,孩子們從無目的地貼畫到有目的地貼,從亂插到懂得怎樣配色,怎樣布局才漂亮、有層次感。活動結束後,我把幼兒的作品布置在自然角、午睡室,這一幅幅作品正是孩子們所要表達的心聲,他們看著自己的作品心中充滿了成功的喜悅。
三、有效利用農村作物資源進行美術教育
農村的農作物種類繁多、形態各異、色彩豐富,是美術創作的絕好語言素材。給他們更廣的想像空間,孩子們可以自己尋找適宜的材料進行製作,動手去表現自己所想表現的東西,體驗其中的樂趣,從而更加積極地參與美術活動,發展幼兒各方面的能力,培養他們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情感。
在《有趣的種子》主題活動中,家長和孩子共同收集了各種種子:有雞毛菜籽、毛豆、黃豆、扁豆、蠶豆、青豆、白雲豆、紅豆、薺菜籽、葫蘆籽、玉米、花生、高粱等等。當這么多的種子聚集在一起時,孩子們可興奮了,他們相互交流、相互介紹,嘴裡還不時發出一聲聲贊嘆:原來青菜籽這么小,豆類的種子這么多,好漂亮!絲瓜子怎麼扁扁的和西瓜子有點差不多,赤豆是深紅的,可以補血的,玉米種子藏在玉米棒上,棉花種子藏在花朵里等。確實從孩子的交流、介紹中,可以看出,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已被激發,同時還產生了創作的慾望,我鼓勵他們在晨間活動、午間、游戲時間玩一玩、貼一貼,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種子貼畫展現在孩子面前。 在班級活動區角的創設上,也緊隨孩子發展的興趣,在材料的提供上我注重了材料的原始性、體現內容的挑戰性,讓幼兒在與材料的互動中盡情的表現表達,大膽的想像創造。蔬菜是農村一年四季都有的農作物,有紫色的茄子、紅色與青色的辣椒、紅色的番茄、青色的蠶豆與毛豆、玫紅的番薯、白色的蘿卜、彎彎的黃瓜等等,都是孩子區角活動的好材料。我引導孩子們觀察、想像,在他們眼中,這些五顏六色的蔬菜便是一件件生動活潑的物體。如孩子想像出青椒像青蛙、白蘿卜像小老鼠、小豬、毛豆夾、扁豆夾像小船等,同時在孩子想像的基礎上,我又為孩子提供了一些輔助材料,讓他們與材料互動。橡皮泥、火柴、牙簽、珠光片、各式蠟光紙等,幼兒自由探索如何使用工具與輔助材料將蔬菜製成各種有趣的造型。土豆,在孩子的手中稍稍添加了一些輔助材料便製成土豆刺蝟、土豆長頸鹿、土豆孔雀、土豆小雞等一系列富有童趣的土豆製品。白蘿卜在孩子的操作中裝上胡須、粘上眼睛、插上一個小尾巴,一隻活潑可愛的小白鼠便展現在眼前。同時孩子們還做了小胖豬、小白兔、小山羊、小蝸牛等一些栩栩如生的小動物。豐富的農作物激發了孩子們的創作靈感,他們將自己的想像通過自己的創作,表現出了千姿百態的物體造型,大大的增強了孩子對區角活動的興趣,提高了孩子的審美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
同時孩子在與農作物的對話過程中不斷拓展思路,他們把田野里的稻草、高粱稈、玉米皮等紮成不同的造型掛在教室的牆上,美化身邊的環境……孩子們已深深感受到了農村資源的無窮魅力,在創造的天地間自由飛翔。
四、有效利用農村人力資源進行美術教育
《綱要》要求:「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農村的各種能人、藝人是幼兒教育的良好合作夥伴,是寶貴的人力資源,應給予充分挖掘和利用。
首先,發揮特長家長的作用。「家長是重要的合作夥伴,應吸收家長主動參與幼兒園的教育工作」。我在美術教育中,積極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鼓勵家長走進幼兒園,參與幼兒園的各項活動。把擅長柳編的、擅長畫農民畫的、擅長捏麵人的、擅長製作農具的家長分別請到幼兒園,在孩子們中間現場展示。不能到幼兒園展示的我們就組織參觀,參觀瓜果大棚、參觀養雞場、孔雀園……這些活生生的畫面,極大激發了孩子們的創作慾望,孩子們的區角游戲豐富了,編織的、製作的、剪貼的、刺綉的,各種游戲運用而生。孩子們的藝術創作生動了,創意、造型、用色、布局變得有想像、有創意、有童趣,平面的立體的藝術品千姿百態,各具特色。
其次,挖掘民間藝人的才能。新沂農村有著豐富的民間人才資源,剪紙藝人、面人藝人、門吊藝人、草編藝人、刺綉藝人應有盡有,他們個個都是身懷絕技,他們身上都散發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他們的藝術品具有濃厚的鄉土特色,他們是我們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更是幼兒美術教育的珍貴資源。
我們定期邀請他們給我們做藝術顧問,給孩子們展示、指導,參與孩子們的活動,讓孩子們從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素有「文化藝術之鄉」的新沂合溝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於「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的剪紙藝術家王桂英奶奶就居住於此,她的作品《小街一角》《烙煎餅》《春耕》《架電線》等,熱情奔放,質朴、淳厚,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一直受到海內外人士的喜愛。熱愛王奶奶和她的作品的孩子們,每次活動時都把王奶奶熱情地「包圍」起來,爭先恐後地問這問那,孩子們不僅喜愛王奶奶隨時剪出的活動場景,喜愛王奶奶聚精會神剪紙的樣子,喜愛王奶奶的剪紙活動課,更被王奶奶幾十年的剪紙藝術的執著所激勵。這樣生動的活動,對於孩子們來說,收獲是太大了。在王奶奶的指導下,一件件作品如泉水一般,不斷涌現,孩子們的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午睡、游戲、吃飯等都走入了作品,教室里、午睡室里、走廊里到處都掛滿了孩子們的作品,這些作品生動形象,生活氣息濃厚。活動中孩子們收獲的不僅僅是剪紙的藝術,還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一雙創造美的靈巧雙手、一顆熱愛生活、熱愛民間藝術、熱愛家鄉文化的熾熱的心。
6. 幼兒園教師在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的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
(一)開發利用的水平較低 園本課程資源開發利用,一方面是對實施幼兒園普適性課程補充相應的課程資源;另一方面是突出本園課程特色,為幼兒園自主開發符合自身實際的園本課程服務。當前,園本課程開發還不普遍,許多幼兒園的實驗尚在醞釀之中,教師對園本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還處在無意識階段。 (二)開發利用的結構單一 園本課程資源包含的意義范疇寬廣,既包括教材這一課程資源,又包括大量的非教材的資源。無論是國家課程的開發、地方課程的建設,還是園本課程的多樣化呈現與多方式實施,都離不開大量園本課程資源的支撐。長期以來,幼兒園課程資源的結構比較單一,未能形成有機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