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理科課程
1. 小學教育專業學什麼課程
本專業分文科、理科還有英語三個方向。小學教育專業,是在培養小學教師五十多年的經驗基礎上,於2001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的新增設本科專業。主要是具有中等師范及以上學歷的學生所學專業和一定教育教學經驗的在職小學教師。其中,文史類面向文史類教師;理科類面向理科教師。
文科課程:
教育學、普通心理學、現代漢語基礎、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基礎寫作、書法、文藝理論、兒童文學、中國文明簡史、聲樂基礎、美術基礎、人文社會基礎、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法、小學藝術課程教學法、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法、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德育原理、心理健康教育、中外教育史、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統計與測評、現代教育技術、班主任工作、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參與式教學、微格教學、普通話
理科課程:
教育學、普通心理學、高等數學基礎、數學分析、代數學、幾何學、數學史、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與空間科學、自然科學基礎、數學實驗、計算機基礎、人口資源與環境、科學技術史、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法、小學自然科學課程教學法、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德育原理、心理健康教育、中外教育史、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統計與測評分析學、現代教育技術、班主任工作、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參與式教學、微格教學、普通話
英語課程:
教育學、普通心理學、英語閱讀、英語聽力、英語語法、英語口語、英語寫作、英語歌曲與表演、翻譯理論與實踐、語言學概論、小學英語課程教學法、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德育原理、心理健康教育、中外教育史、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統計與測評分析學、現代教育技術、班主任工作、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參與式教學、微格教學、普通話
2. 小學教育專業到底要學些什麼
主幹課程:教育學、心理學、邏輯學、普通話、教師口語、教學設計、德育原理、教育社會學、班主任工作、教育哲學、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現代漢語基礎、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基礎寫作、兒童文學、小學語文課程教學、初等數論、數學分析、應用數學、小學數學課程教學、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小學自然課程與教學論、小學社會與品德課程教學、小學藝術課程教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中外教育簡史、比較教育、現代教育測量與評價、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
小學教育主要是培養高素質的小學教師,一般分為理科和文科方向(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小學數學、小學語文),主要是培養全面的素質,裡面還要學習美術、音樂等基礎知識。
(2)小學教育理科課程擴展閱讀:
小學教育專業就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較高教育理論素養和較強教育實際工作能力(語、數、英)小學教師及教育科研、各級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寬廣的知識面,較高的文化素養;了解現代人文社會科學和科學技術發展的新成就;具有正確的教育思想,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和信息技術,懂得教育教學規律;具備運用教育理論和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初步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從事小學教師職業的自我發展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健康的體魄和正確的審美觀。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可在義務教育學校尤其小學或其他教育機構從事教學、德育和管理等工作;也可攻讀教育學類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研究生。
學制及學位:本專業標准學制四年,彈性學制3-6年。畢業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
3. 小學教育專業有哪些是主修課
主幹學科:教育學、心理學
主要課程: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教育通論、教學論、德育原理、教育社會學、教育統計測量評價、教育哲學、中小學語文或數學教學法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教育見習、實習、社會調查、教育調查等,一般安排時間總數不少於20周。
4. 小學教育專業課程有哪些
(一)必修課程
1.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其中錄音課18學時,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的要求:明確處於小學學習階段的兒童的心理發展對教育實踐的意義,以及小學教育面臨的實際的心理學任務,使學生確立科學的兒童觀和科學的教育觀,並根據所學的理論總結和指導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本課程從發展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相結合的角度探索兒童教育的規律,是一門理論性和應用性並重的課程。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課程圍繞發展是教育的依據和結果,教育是發展的動因這兩個主題,闡述了兒童的社會化和個性化過程,兒童在認知發展和個性發展中的基本特徵、個體和群體差異,以及基本的應對策略;闡述兒童的學習風格和教師的教學風格,以及兒童的學習差異與教師的教學差異的關系;闡述學習的准備,現代課堂教學模式,以及發展和教學的測量等問題。
2.人文社會科學基礎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開設一學期。
人文社會科學基礎是"開放教育試點"教育學科教育學類小學教育專業的必修課。本課程的要求是:理解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主要區別和內在聯系,了解人文社會科學的概況,認識人文社會科學教育在基礎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闡述人文社會科學的具體內涵、內部結構和歷史脈絡;近現代世界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內哲學、歷史學、文藝學以及經濟學、社會學、語言學、心理學、人類學等學科的重要突破;闡述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基本規律和主要趨勢,人文科學與人文精神的關系以及人文社會科學對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影響及應採取的對策。
3.自然科學基礎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開設一學期。
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與小學教材、教學以及課外活動有關的自然科學知識,擴大知識面,能兼教小學自然常識課程。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理等學科的基礎知識,以及與之有關的科技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4.現代教育思想
本課程3學分,課內學時54,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的學習要求是:了解現代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發展的最新成果,以及重要的學校教育及其他教育形式的新認識,理解教育思想發展的客觀規律、實施素質教育的理論依據和教育基本原理發展線索,掌握現代西方和我國基礎教育實踐的發展及一般理論研究成果在學校教學中的具體運用方法。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簡介中外教育思想發展的歷史及當代教育思想的主要流派,分析我國實施素質教育的教育思想理論依據,討論我國教育改革中出現的新思想、新思路和教育科學研究領域的新成果及其實踐運用的前景。
5.教育研究方法
本課程5學分,課內90學時,其中錄音課20學時,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的目的要求是:培養學生的教育科研意識,了解教育科研的一般原理,基本掌握教育科研方法的一般步驟和主要科研方法、基礎知識及應用技能,初步具備進行教育科研的能力。
本課程主要內容:確定研究課題的方法,教育科研的設計,文獻法與內容分析法,調查法,觀察法,實驗法,研究結果的定量描述,研究假設的統計推斷,研究結果的解釋和研究報告的撰寫和研究的評價。
6.閱讀與寫作(1)(2)
本課程6學分,課內學時108,開設一學年。
本課程將現代閱讀理論與寫作理論有機整合、貫通,是一門體現當代課程改革精神的綜合性、應用性、基礎性課程。本課程的要求是:學習和了解現代閱讀基本理論與寫作基礎理論,了解和掌握各類文章的特點和基本的文章解讀方法與寫作方法,增強學生自身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提高學生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的水平。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學習閱讀與寫作基本理論的意義,懂得閱讀與寫作的內在關系,了解閱讀心理與寫作心理,初繼續步掌握閱讀的基本規律、特點與方法,掌握寫作的基本規律和特點,掌握各類文體的基本特點、寫作方法和文章的修改與評改。
7.現代教師學導論
本課程3學分,課內學時54,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的要求是:了解現代教師的職業特點,理解並具備現代教師的職業道德、基本素質和創新能力,認識現代教師的歷史使命和重大責任。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闡述現代教師的職業特點、歷史使命、地位和作用;闡述現代教師的職業道德、基本素質(包括適應時代的教育理念、寬廣深厚的知識背景、教育教學技能、課堂教學能力、人際關系處理能力、更新知識和創造的能力、教育教學研究能力、人格魅力、身心素質等),以及現代教師繼續教育的任務;同時介紹國際視野下的教師現狀和未來發展。
8.信息技術和教育技術
本課程7學分,課內136學時,其中錄像課20學時,開設一學年。
本課程的基本要求是:了解信息技術和教育技術的基本內容,樹立現代教育觀念和改革意識;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具有使用計算機進行文本、圖表和演示文稿的製作能力,具有使用計算機上網和製作簡單網頁的能力,初步具備把計算機應用到教育實踐中去的能力;了解教育傳播理論、教學媒體理論和教學媒體的選擇方法,能正確選擇教學媒體和在教學中的使用方法,了解教學軟體製作技術;初步掌握教學設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會進行課程設計;為提高教學技能,使教學科學化、規范化和現代化奠定基礎。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信息技術概述(概念、地位和作用);計算機文化、計算機基礎知識;操作系統(Windows);辦公應用軟體(Word、Excel、PowerPoint或Wps2000);網路知識和相關軟體(Internet Explorer、FrontPage);教育技術概述(概念、簡史和方法);教育傳播理論和教育媒體理論;教育媒體(宏觀、中觀、個人);教學設計(理論、過程、方法);教育媒體應用實驗。
9.美學與美育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開設一學期。
美學與美育是教育學科教育學類小學教育專業的必修課。本課程是培養學生具備基本的美學與美育理論知識、較高的審美鑒賞能力和審美塑造能力、較高的實施美育的能力的課程。本課程重視美學、美育理論向審美實踐與審美教育實踐能力的轉化,注意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具有較強的綜合性、滲透性和復雜相關性。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是美學;美及其形態;美感;什麼是美育;形式美與美育;藝術美與美育;審美文化形態與美育;青少年發展與美育;教師角色與美育。
(二)限選課程
1.高等數學(B)(1)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有網路資源,VCD及文字教材等媒體,開設一學期。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微積分最基本的思想和方法,能夠解決簡單的應用問題。
高等數學(B) (1)是小學教師進修高等師范專科小學教育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本課程供小學教師進修使用。主要內容是:前言、緒論、初等數學知識、函數、極限、導數、微分、不定積分、定積分、微積分簡史、微分方程。
後續課程:統計與概率,數論初步等。
2.基礎英語(1)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開設一學期。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英語語音、語調,能流利地朗讀所學課文,掌握和運用基礎英語語法及500個左右詞彙,包括約50個常用句型和30個常用短語,能借用詞典閱讀淺易英語讀物。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基礎英語語法及500個左右詞彙,包括約50個常用句型和30個常用短語。
(三)選修A類課
1.中國古代文學(1)(2)
本課程8學分,課內學時144,其中電視課36學時,錄音課18學時,開設一學年。
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比較系統地了解中國古代文學,基本掌握古代漢語以及有關文化知識,提高閱讀、鑒賞古代文學作品的能力,提高文學和語言修養。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分作品選和理論知識兩部分,比例約為4:1。作品選部分有說理散文、抒情散文、敘事散文、駢文、詩、詞、曲、短篇小說等各種文學體裁,不求面面俱到,也不強調各時期的比例;理論知識部分,以文學知識為主,適量介紹古代漢語、古代文化等知識,有些知識安排在作品選的注釋、習題中,可不受上述比例限制。
本課程與文科中國語言文學類漢語言文學專業開設的中國古代文學(1)(2)(3)課程不同,授課對象是小學教師,教學內容與教學要求有所不同。
2.中國通史(1)(2)
本課程6學分,課內學時108。開設一學年。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中國的原始社會;夏、商、西周奴隸制王朝;春秋戰國;秦漢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五代十國、遼、宋、夏、金、元時期;明清時期。兩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和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從邊疆危機到瓜分危機;戊戌維新和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抗日戰爭;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新中國的建立與鞏固;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前進;歷史性的轉折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3.中國現當代文學
本課程6學分,課內學時108,其中電視課36學時,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的要求是,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概括了解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發展過程和主要成就,選讀各個歷史時期優秀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學作品,理解其思想藝術特色,提高對現當代文學作品的鑒賞和評析能力。
本課程主要內容:"五四"和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文學;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文學;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文學;新中國成立後十七年文學;新時期文學;港台文學。其中文學史知識與作品選讀部分的比例約為1:3。
4.現代漢語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小時,其中電視課18學時,開設一學期。
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比較全面地掌握文字、詞彙、語法、修辭的基礎知識,提高對漢語的理解水平,提高運用現代漢語知識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能力。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漢字結構,漢字規范化、標准化;詞彙的構成、發展和規范化;詞類,短語,句子,復句,句群;語言表達中的修辭方式。
5.文藝理論基礎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其中電視課18學時,開設一學期。
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初步掌握基本的文藝理論知識,提高理解、鑒賞文藝的能力。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以文學為主,兼及書畫、音樂、影視各類藝術,鑒賞部分比重較大。
6.兒童文學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學時,開設一學期。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提高小學教師分析兒童文學作品的能力,能編寫一般的兒童讀物。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訓練小學教師獨立分析兒童文學作品,學習兒童文學的理論知識和創作兒童文學作品。作品分析、創作練習和理論知識學習的比例約為4:1。
7.外國文學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開設一學期。
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了解外國文學史的基本知識,提高閱讀外國文學作品的分析及鑒賞能力。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簡明系統地介紹外國文學的發展過程,重點介紹從古代至現代各個歷史時期歐美主要國家的文學發展的基本狀況和特點,並簡析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從目前實際出發,簡要介紹亞非文學。
8.創新教學
本課程3學分,課內學時54,錄像4學時,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以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以當前中小學教學實踐為基礎,通過教學促進教學改革,培養和提高教師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教學創新能力,變傳統教學為創新性教學。使教師的教學更能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求知慾望和社會責任感,開發學生的創造力,為培養適應新世紀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奠定基礎。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緒論-創新教學的時代意義;教學創新與素質教育;教學創新的探索與實踐;創造性思維與教學創新;創新型教師的教學特色;創新型學生的學習特色;創新教學環境。
9.基礎英語(2)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其中電視課時30,開設一學期。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初步掌握和運用英語基礎知識和技能以及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從而達到小學師資應具備的整體知識、文化水平和相應的業務素質。熟練掌握1200個左右詞彙,認知2000-2500個英語單詞,包括約300個常用句型和短語,能借用詞典閱讀淺易英語讀物。了解兩種語言的差異。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基礎英語語法及2000-2500個英語單詞,約300個常用句型和短語。
5. 小學教育開設有哪些課程
小學設有的課程:
主要科目:語文、數學、英語(三年級及以上)、品德與生活(或品德與社會)、科學。
附屬科目:體育、藝術(音樂和美術)、健康、法制,信息技術,綜合實踐。
6. 小學教育學哪些課程
教育學、心理學、邏輯學、普通話、教師口語、教學設計等。
1、教育學
教育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教育學是研究人類教育現象和解決教育問題、揭示一般教育規律的一門社會科學。教育是廣泛存在於人類生活中的社會現象,教育學是有目的地培養社會人的活動。它是通過對各種教育現象和問題的研究揭示教育的一般規律。
2、心理學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的科學,既是一門理論學科,也是一門應用學科。包括基礎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心理學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人格、行為、人際關系、社會關系等許多領域。
3、邏輯學
邏輯學,是一門歷史悠久的指導人們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的學科.邏輯學是研究純粹理念原則性的一門極為重要的科學,純粹理念就是人類大腦思維的最抽象的要素所形成的理念。
4、普通話
普通話(Standard Mandarin/Putonghua) 是以北方話(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現代標准漢語。普通話作為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已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和外國人學習中文的首選語言。
5、教師口語
《教師口語》再版,說明"教師口語學"研究勢在必行,前景光明。要開好"教師口語"課,必須加強"教師口語學"研究,必須建立"教師口語學"的科學理論體系,這已成為近年來廣大口語教學研究工作者的共識。
7. 小學教育專業課程有哪些
1、主要課程
主要開設課程有:教育通論、德育原理、教育社會學、教育測量與評價、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教育管理學、教育經濟學、教育哲學、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課程與教學理論、教學設計、小學語文教學法、小學數學教學法、小學英語教材與教學研究等。
2、培養目標
本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能適應基礎教育改革需要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施素質教育能力的,從事小學教育教學、科研、管理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3、培養模式
為了更好地滿足基礎教育對小學教師的人才需求,在院、系辦學思想的指導下,積極實踐以人為本、整體教育、目標培養、實踐體驗的教育理念,構建2111人才培養模式。2111即可擔任小學語文、數學2門主課的教學,兼顧1門其它課程,指導1門活動課程,專長1門課的教學。
在構建課程結構體繫上堅持體現「三性一體」的特徵,三性指高等教育的共性、高師教育的特性、與小學教育專業的個性,一體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全面發展為一體。
在培養工作中堅持大學通識課、基礎專業課、學科專業課、公共選修課、活動課、社會實踐課六個課程平台以小學教育專業實踐和小學教育研究一線貫穿,並充分體現小學教育專業綜合培養、學有專長的2111人才培養特色。
(7)小學教育理科課程擴展閱讀:
小學教育的作用
從人生發展歷程來看,小學階段是最重要的,是長身體、長知識最旺盛的時期。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思維敏捷,對什麼問題都要問個為什麼,他們像海綿吸水那樣,不斷地吸收各種知識。小學生記憶力強,善於背誦,對感興趣的事物,能夠牢記在心。
小學生模仿力強,容易做到習久成性,在兒童時代養成的好習慣,可以牢固地保持一輩子;相反,小學階段養成的不良習慣,到中學和大學時糾正起來就很困難。因此,在小學階段,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知識,發展智力,還要在學習上對他們進行嚴格的訓練,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思想品德上要有嚴格的要求,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小學的基礎打得好,會影響到學生以後的學習和成長,甚至會影響到他們的一生。
8. 小學教育文理科方向主幹課程有什麼不一樣
文科:好學、有趣、新鮮,理科:枯臊、難學、無味。另外個別的學校文科老師都是班主任,理科的老師都是科任,村裡流傳班主任是親媽科任是後媽。班主任說什麼學生80%會接受,科任學生就未必會接受了。學生對班主任和對科任的看法目前普遍存在差異。對於小學生來說小學文科和理科課程有這幾方面不一樣。
9. 小學教育(理科)的就業方向
小學教育(理科)可擔任小學數學主課的教學,兼顧1門其它課程,指導1門活動課程,專長1門課的教學。
小學教育專業,是在培養小學教師五十多年的經驗基礎上,於2001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的新增設本科專業。主要是具有中等師范及以上學歷的學生所學專業和一定教育教學經驗的在職小學教師。其中,文史類面向文史類教師;理科類面向理科教師。
培養模式
為了更好地滿足基礎教育對小學教師的人才需求,在院、系辦學思想的指導下,積極實踐以人為本、整體教育、目標培養、實踐體驗的教育理念,構建2111人才培養模式。2111即可擔任小學語文、數學2門主課的教學,兼顧1門其它課程,指導1門活動課程,專長1門課的教學。
專業分類
小學教育專業分文科、理科還有英語三個方向。主要是具有中等師范學歷及一定教育教學經驗的在職小學教師。其中,文史類面向文史類教師;理科類面向理科教師。
辦學特色
小學教育專業將在建設、發展的過程中形成專業建設的多學科特色、人才素質的綜合培養特色、辦學模式的開放特色與專業發展的服務性特色。
主要課程
"小學教育"所教授的課程
小學教育這個專業致力於研究學習兒童心理、兒童教育方面。
主要是心理學、教育學;並側重於兒童心理,兒童教育。此外也可以涉及一些高中的語數外等科目的知識,還有邏輯題等測試。
10. 小學教育重要課程有哪些
(一)必修課程
1.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其中錄音課18學時,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的要求:明確處於小學學習階段的兒童的心理發展對教育實踐的意義,以及小學教育面臨的實際的心理學任務,使學生確立科學的兒童觀和科學的教育觀,並根據所學的理論總結和指導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本課程從發展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相結合的角度探索兒童教育的規律,是一門理論性和應用性並重的課程。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課程圍繞發展是教育的依據和結果,教育是發展的動因這兩個主題,闡述了兒童的社會化和個性化過程,兒童在認知發展和個性發展中的基本特徵、個體和群體差異,以及基本的應對策略;闡述兒童的學習風格和教師的教學風格,以及兒童的學習差異與教師的教學差異的關系;闡述學習的准備,現代課堂教學模式,以及發展和教學的測量等問題。
2.人文社會科學基礎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開設一學期。
人文社會科學基礎是"開放教育試點"教育學科教育學類小學教育專業的必修課。本課程的要求是:理解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主要區別和內在聯系,了解人文社會科學的概況,認識人文社會科學教育在基礎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闡述人文社會科學的具體內涵、內部結構和歷史脈絡;近現代世界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內哲學、歷史學、文藝學以及經濟學、社會學、語言學、心理學、人類學等學科的重要突破;闡述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基本規律和主要趨勢,人文科學與人文精神的關系以及人文社會科學對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影響及應採取的對策。
3.自然科學基礎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開設一學期。
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與小學教材、教學以及課外活動有關的自然科學知識,擴大知識面,能兼教小學自然常識課程。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理等學科的基礎知識,以及與之有關的科技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4.現代教育思想
本課程3學分,課內學時54,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的學習要求是:了解現代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發展的最新成果,以及重要的學校教育及其他教育形式的新認識,理解教育思想發展的客觀規律、實施素質教育的理論依據和教育基本原理發展線索,掌握現代西方和我國基礎教育實踐的發展及一般理論研究成果在學校教學中的具體運用方法。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簡介中外教育思想發展的歷史及當代教育思想的主要流派,分析我國實施素質教育的教育思想理論依據,討論我國教育改革中出現的新思想、新思路和教育科學研究領域的新成果及其實踐運用的前景。
5.教育研究方法
本課程5學分,課內90學時,其中錄音課20學時,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的目的要求是:培養學生的教育科研意識,了解教育科研的一般原理,基本掌握教育科研方法的一般步驟和主要科研方法、基礎知識及應用技能,初步具備進行教育科研的能力。
本課程主要內容:確定研究課題的方法,教育科研的設計,文獻法與內容分析法,調查法,觀察法,實驗法,研究結果的定量描述,研究假設的統計推斷,研究結果的解釋和研究報告的撰寫和研究的評價。
6.閱讀與寫作(1)(2)
本課程6學分,課內學時108,開設一學年。
本課程將現代閱讀理論與寫作理論有機整合、貫通,是一門體現當代課程改革精神的綜合性、應用性、基礎性課程。本課程的要求是:學習和了解現代閱讀基本理論與寫作基礎理論,了解和掌握各類文章的特點和基本的文章解讀方法與寫作方法,增強學生自身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提高學生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的水平。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學習閱讀與寫作基本理論的意義,懂得閱讀與寫作的內在關系,了解閱讀心理與寫作心理,初繼續步掌握閱讀的基本規律、特點與方法,掌握寫作的基本規律和特點,掌握各類文體的基本特點、寫作方法和文章的修改與評改。
7.現代教師學導論
本課程3學分,課內學時54,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的要求是:了解現代教師的職業特點,理解並具備現代教師的職業道德、基本素質和創新能力,認識現代教師的歷史使命和重大責任。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闡述現代教師的職業特點、歷史使命、地位和作用;闡述現代教師的職業道德、基本素質(包括適應時代的教育理念、寬廣深厚的知識背景、教育教學技能、課堂教學能力、人際關系處理能力、更新知識和創造的能力、教育教學研究能力、人格魅力、身心素質等),以及現代教師繼續教育的任務;同時介紹國際視野下的教師現狀和未來發展。
8.信息技術和教育技術
本課程7學分,課內136學時,其中錄像課20學時,開設一學年。
本課程的基本要求是:了解信息技術和教育技術的基本內容,樹立現代教育觀念和改革意識;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具有使用計算機進行文本、圖表和演示文稿的製作能力,具有使用計算機上網和製作簡單網頁的能力,初步具備把計算機應用到教育實踐中去的能力;了解教育傳播理論、教學媒體理論和教學媒體的選擇方法,能正確選擇教學媒體和在教學中的使用方法,了解教學軟體製作技術;初步掌握教學設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會進行課程設計;為提高教學技能,使教學科學化、規范化和現代化奠定基礎。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信息技術概述(概念、地位和作用);計算機文化、計算機基礎知識;操作系統(Windows);辦公應用軟體(Word、Excel、PowerPoint或Wps2000);網路知識和相關軟體(Internet Explorer、FrontPage);教育技術概述(概念、簡史和方法);教育傳播理論和教育媒體理論;教育媒體(宏觀、中觀、個人);教學設計(理論、過程、方法);教育媒體應用實驗。
9.美學與美育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開設一學期。
美學與美育是教育學科教育學類小學教育專業的必修課。本課程是培養學生具備基本的美學與美育理論知識、較高的審美鑒賞能力和審美塑造能力、較高的實施美育的能力的課程。本課程重視美學、美育理論向審美實踐與審美教育實踐能力的轉化,注意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具有較強的綜合性、滲透性和復雜相關性。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是美學;美及其形態;美感;什麼是美育;形式美與美育;藝術美與美育;審美文化形態與美育;青少年發展與美育;教師角色與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