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對校長課程領導力的挑戰
❶ 如何提升學校課程領導力,創造出獨特的課程
如何提升對課程抄教學的領導力 對課程的領導力,是一所學校發展的軟實力,主要是指學校領導教師團隊根據新課改的課程方案和學校的辦學目標,創造性地設計、編制、開發、實施新課程,從而全面提升教育質量、辦出學校特色品牌的能力。新課程方案確定...
❷ 怎樣以課程理念提高課程與教學領導力
對課程的領導力,是一所學校發展的軟實力,主要是指學校領導教師團隊根據新課改的課程方案和學校的辦學目標,創造性地設計、編制、開發、實施新課程,從而全面提升教育質量、辦出學校特色品牌的能力。新課程方案確定了與教育現代化相匹配、與素質教育目標相吻合的頂層設計,但它必須在學校中通過校長領導下的教師隊伍的創造性勞動才能變為現實。因此,作為學校課程教學的領導者,校長肩負著引導全體教師盡力完成新課程目標的重任,必然應該走在新課改的前列。
一、增強課程領導力的意識
校長是學校課程教學的領導者,但由於教材、認識、政策、措施、隊伍、教育的模式和理念等均是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逐步完善形成與發展的,並沒有一次性成熟的、設定的模式,因此,校長一定要把自己從繁瑣的事務堆中解脫出來,靜下心來,好好地學習,與時俱進,不斷地捕捉課程教學新動態,留意課程實施與完善的新方法,從而正確把握對新課程的理解,把學來的理念通過內化,轉變成自己的理念,從而使先進的理念貫穿在學校課程教學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平時我以讀書為樂,肖川、魏書生、李鎮西等教育名家的論述常使人有眼睛一亮的感覺;我也常在《學校管理》《江蘇教育》《蘇州教育》《吳江教育》《蘇州日報》等報刊中汲取名校長成功領導課程的智慧,咀嚼柳袁照的「詩性教育」,揣摩李希貴的「管理沉思錄」,摘抄精彩的段落,細細品味,並在校本教研培訓會上與全體教師一起分享。
二、提高對課程領導的技能
首先,要提高課程決策能力,即構建一個整體的課程願景,包括課程規劃、設計、選擇等。其次,要提高課程資源的統整能力,即不僅要充分利用、發掘校內優勢課程資源,還要積極整合、開發校外資源,取長補短,爭取課程資源的合理分配;再次,要提高課程評價能力,即通過對課程實施狀況及時監測、評價,發現和反思問題,不斷完善和優化課程體系。
我校的特色教育是「崇本」教育,所以,「崇本」就成為課程開發、課程實施、課程管理的指導思想。在開發《醉江南》《吳宮老酒》《江南天池》等校本課程時,我們以人為本,充分考慮學生的現有生活和知識基礎,內容不求奢華,力求朴實;立足本鄉本土,汲取學生熟悉而感興趣的鄉土味濃厚的內容;注重校本課程與地方課程、國家課程的整合,注重培養學生調查研究、探究創新、整理匯報等現代人必備的基本能力。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提高了師生的綜合能力,活躍了校園文化氛圍,推進了素質教育,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升,受到學生家長、上級領導的一致好評。
三、加強課程實施中的領導能力
學校要用正確的教育思想引領教師實施新課程,要深入課堂教學第一線,分析教學動態,抓住主要矛盾,摸清課堂真實情況;要抓住教學環節中的問題,研究如何改革教學過程、教學方法;要充分關注課堂中的疑難問題,關注教師教學中的困惑,引導和指導教師改進和完善教學改革的策略和技能。近幾年來,銅羅中學每年都舉行青年教師「崇本課堂」教學基本功比賽活動、金秋開課活動。校園內「以學論教,減負增效,讓學生快樂地學,老師幸福地教」的橫幅醒目地昭示著我們改革課程教學的決心和目標。作為校長,我堅持深入課堂聽課、評課,與大家一起進行課堂觀察。課後召開「課堂教學評估會議」,引導青年教師在開課過程中總結經驗,查找不足,從而加快專業成長。
校長走進課堂不僅是對教師「教」的情況的了解,更需要了解學生「學」的情況。平時,我在聽完每一節課後,總會詢問學生,或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從中了解學生一節課下來,到底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問題,然後反饋給任課老師,從而不斷讓教師改進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更生態更有效。可以說,生態而有效,這也是我校「崇本課堂」的初級追求。當然,除了聽本專業的課,校長還要學會通識性聽課方法,即脫離自己學科本身,從普遍角度判斷課的整體狀態和教師的教學境界,關注課堂教與學方式和教學效果。
四、建設強有力的教研團隊
教研組是教師從事教學研究的組織,也是學校行政賴以領導教學的有效形式。教研團隊建設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校教學工作的成敗。教研組建設應以教學研究為中心,以促進學校課程教學質量提高,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目標。因此,行政要親自深入教研組參與教研組活動,以自身關注教研組活動的熱情來鼓勵教師積極投入,不斷加強對教研組的建設,要求各教研組每學期的教研組活動要有計劃、有步驟,從而為教師提供探討和反思的機會,從教師身邊的問題,教師最熟悉最關心的問題入手,促使教師結合自己的平時教學實踐反思,在相互的交流中,互相啟發,有所發現,有所領悟。正是在參與這樣一些教研活動的過程中,讓老師們「逼著」自己反思自己的經驗,提高自己的實踐水平,最終增強整個教研團隊的實力。我校每年舉行「青年教師專業成長推進會」、師徒結對儀式等活動,旨在讓學科骨幹教師傳授教學成功的方法,引領青年教師少走彎路,快速成長,從而提升教研組、學科備課組的團隊能力。為了避免固步自封,學校每年提供給每個教研組一定的經費,讓他們「走出去」,與兄弟學校切磋交流,採用「同題異構」「同題重構」等課例形式觀察和研究課堂教學,不斷改進和優化教學行為。
五、建立和完善落實課程標准的制度
各學科課程標准體現了國家對不同學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教學和評價建議,是教學工作的依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真貫徹落實課程標准,積極開展教學改革。然而,在實際教學中,經常會出現因教師不能准確解讀課程標准而拔高教學要求、在把握教材中出現偏差等現象,因此,每位教師必須熟悉本學科的課程標准,要積極創造條件,建立幫助教師正確解讀課程標準的相關管理制度,如校本培訓制度、教研製度、「六認真」工作制度、課堂教學評價制度等,從而引導教師正確解讀國家課程標准,透徹分析學生的基礎、需要、特點,掌握課堂教學的操作策略、提升課程意識和教學智慧。在實施績效獎勵工資的背景下,我校每年在徵求全體教師意見的基礎上召開教代會,對學校的教研製度、「六認真」工作制度等進行修改、完善。這一過程,其實是對平時課程教學的再一次評判和反思。所以,校長應該引導教師從評教評學、推進課程建設的高度認識此事,從而推動課程改革走向深入。這樣的制度修改和完善,既充分體現了民意,也使得教師今後能自覺執行制度。
總之,在新的教育形勢下,全體教師必須明察學校課程發展的趨勢,在改變自身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增強自身課程意識,修煉好自己扎實的課程專業素養,參加各項教學實踐,從而推進課程制度建設,提高教學質量,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❸ 什麼是校長的課程領導力
日本學者左滕學在《靜悄悄的革命》中說:所謂課程,一字以蔽之,就是學習的經驗。所以,課程就是學習的經歷、軌跡,課程領導是課程實踐的一種方式,是指引、統領課程改革、課程開發、課程實驗和課程評價等活動的行動總稱,它的目的是影響課程改革與開發的過程和結果,實現課程改革與開發的目標。 一是課程思想的領導力。校長要能夠正確理解課程建設的意義,要把培養人、發展人、塑造人作為課程建設的主要價值來審視,准確把握辦學目標和培養目標,善於用正確的世界觀、教育觀和人才觀來統領課程建設。 二是課程規劃的領導力。校長要把自己的課程價值觀轉化為學校課程開設的計劃體系,既要保證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在學校里得到全面有力的實施,同時還要確保學校課程的積極有效落實,以形成學校三級課程科學合理的網路結構。 三是課程開發的領導力。校長要從學校的辦學實際出發,獨立自主地帶領教師開發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中的教育教學資源,以豐富課程建設的內容,拓開課程建設的視角,使課程開發成為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的推動力。 四是課程實施的領導力。校長要領導學校開齊開足所有課程,不隨意增加或減少開設課程的課時,合理統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的課時分配。按照課程標准,讓學生通過學習達到標准所要求的目標。 五是課程管理的領導力。校長要懂得及時對課程開發、課程研究、課程實施與整合進行專業管理,要制訂一系列的課程管理制度加以落實保障,從人、財、物、信息等多維角度確保管理有力度有深度。 六是課程評價的領導力。校長要善於對課程實施的過程、方法與結果,以及影響因素進行客觀合理的評價。評價的目的在於改進,是為了課程改革能始終沿著正確的道路走下去。評價要建立在多種信息、多維角度、多方參與的基礎上進行,應少一些主觀臆測,多一點客觀調查;少一點定性描述,多一點定量分析;少一些全盤否定,多一點調整完善。 提升校長的課程領導力,需要找到科學適切的實施途徑。作為校長,應使學校的辦學理念成為每一個學校成員可接受的行為准則,充分聆聽教師對於課程建設的不同聲音,並及時做好溝通與分享的工作,把握好課程改革的方向。作為校長,應准確構建學校各類課程的結構,重視課程實施過程中的教學價值觀,善於總結一切有用有效的方法,促使課程建設能夠有力支撐學校的特色發展。作為校長,應注重培養優秀的教師隊伍,善於發現教學團隊中的領軍人物,創造有利條件,搭建教師成長的平台,提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從而確保課程建設的質量。 課程是學校教育的載體,反映了學校文化的個性,課程的品質決定著學校的教育質量。只有著眼於課程領域的改革,才能突破學校發展的瓶頸,創新學校課程,實現學校文化建設的新的價值。而這,正是校長課程領導力的目標所在。
❹ 結合所學課程,談談如何提升校長領導力
。 實踐也證明,在外部條件基本相同的情況下,學校領導主體的素質差異,是學校辦學質量好壞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在新時期里,就對校長有更高的要求。筆者認為,新時期的校長, 應從以下方面轉變校長的角色。1、要深入一線,要走進課堂。校長不能脫產搞「外交」,而要堅守教育教學的陣地。既要堅持上課,也要堅持聽課、評課,要守得住時間,要耐得住寂寞。要聚精會神搞教育,一心一意謀發展。2、成為新課程的學習者、倡導者、實施者。新課程的實施,需要校長更新觀念,更新知識,提高素質,進而引領教師專業成長。可以這樣說,抓住了學校中的教育科研,就抓住了學校教育中的「牛鼻子」,校長,作為學校的主持者,更應站在教育教學改革的最前沿,勇立課程改革的大潮頭,引領教師專業成長,成為新課程的領導者、參與者和實施者。3、校長應樹立學習意識,做一個學習型校長。當今社會是學習型的社會,校長應堅持學習,提高自我,以最先進的教學思想和辦學理念來「經營」學校,帶領全校師生走進新課程,實現課程目標。其自身必須有先進的、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思想和辦學實踐能力。為了達成這一目標,首先,校長必須是一個「學習者」,必須是一個善於學習、鑽研、進行實踐的領路人。不僅要學習《綱要》和《新課程標准》,明確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目標,把握課程功能、課程內容、課程結構、課程實施、課程評價、課程管理等改革方向,還要了解各學科的《課程標准》改革動向,為教學管理提供依據。其次,校長要做好在學習中不斷探究與反思,把學習的課改經驗,遷移應用到學校的課改之中,指導學校的課改工作。還要注意營造一種學習氛圍,與教師共學習,努力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再次,校長學習的最終目標,不是懂得課改理念,而是要對照理論,反思自己的管理實踐,提煉適合本校的新課程實施策略,促進課改順利實施,要扎實有效地開展書香校園建設。要有目標、有計劃地穩步推進各種讀書活動。作為為學生一生奠基的中小學教師的這「一桶水」已不能滿足時代的要求了,而唯有成為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才行。4、要推行民主科學的管理模式。各位校長要樹立科學發展觀,在工作中勿「大權獨攬」,勿「隨意否定」,勿「越俎代庖」,而是要遇事多商量、多聽眾、多理解,在決策時要民主決策、陽光決策、科學決策,讓師生參與學校的管理,讓師生成為學校的主人,真正做到校長是師生的親密夥伴,師生備感學校大家庭的溫暖。
❺ 如何提升對課程教學的領導力
如何提升對課程教學的領導力
對課程的領導力,是一所學校發展的軟實力,主要是指學校領導教師團隊根據新課改的課程方案和學校的辦學目標,創造性地設計、編制、開發、實施新課程,從而全面提升教育質量、辦出學校特色品牌的能力。新課程方案確定了與教育現代化相匹配、與素質教育目標相吻合的頂層設計,但它必須在學校中通過校長領導下的教師隊伍的創造性勞動才能變為現實。因此,作為學校課程教學的領導者,校長肩負著引導全體教師盡力完成新課程目標的重任,必然應該走在新課改的前列。
一、增強課程領導力的意識
校長是學校課程教學的領導者,但由於教材、認識、政策、措施、隊伍、教育的模式和理念等均是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逐步完善形成與發展的,並沒有一次性成熟的、設定的模式,因此,校長一定要把自己從繁瑣的事務堆中解脫出來,靜下心來,好好地學習,與時俱進,不斷地捕捉課程教學新動態,留意課程實施與完善的新方法,從而正確把握對新課程的理解,把學來的理念通過內化,轉變成自己的理念,從而使先進的理念貫穿在學校課程教學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平時我以讀書為樂,肖川、魏書生、李鎮西等教育名家的論述常使人有眼睛一亮的感覺;我也常在《學校管理》《江蘇教育》《蘇州教育》《吳江教育》《蘇州日報》等報刊中汲取名校長成功領導課程的智慧,咀嚼柳袁照的「詩性教育」,揣摩李希貴的「管理沉思錄」,摘抄精彩的段落,細細品味,並在校本教研培訓會上與全體教師一起分享。
二、提高對課程領導的技能
首先,要提高課程決策能力,即構建一個整體的課程願景,包括課程規劃、設計、選擇等。其次,要提高課程資源的統整能力,即不僅要充分利用、發掘校內優勢課程資源,還要積極整合、開發校外資源,取長補短,爭取課程資源的合理分配;再次,要提高課程評價能力,即通過對課程實施狀況及時監測、評價,發現和反思問題,不斷完善和優化課程體系。
我校的特色教育是「崇本」教育,所以,「崇本」就成為課程開發、課程實施、課程管理的指導思想。在開發《醉江南》《吳宮老酒》《江南天池》等校本課程時,我們以人為本,充分考慮學生的現有生活和知識基礎,內容不求奢華,力求朴實;立足本鄉本土,汲取學生熟悉而感興趣的鄉土味濃厚的內容;注重校本課程與地方課程、國家課程的整合,注重培養學生調查研究、探究創新、整理匯報等現代人必備的基本能力。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提高了師生的綜合能力,活躍了校園文化氛圍,推進了素質教育,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升,受到學生家長、上級領導的一致好評。
三、加強課程實施中的領導能力
學校要用正確的教育思想引領教師實施新課程,要深入課堂教學第一線,分析教學動態,抓住主要矛盾,摸清課堂真實情況;要抓住教學環節中的問題,研究如何改革教學過程、教學方法;要充分關注課堂中的疑難問題,關注教師教學中的困惑,引導和指導教師改進和完善教學改革的策略和技能。近幾年來,銅羅中學每年都舉行青年教師「崇本課堂」教學基本功比賽活動、金秋開課活動。校園內「以學論教,減負增效,讓學生快樂地學,老師幸福地教」的橫幅醒目地昭示著我們改革課程教學的決心和目標。作為校長,我堅持深入課堂聽課、評課,與大家一起進行課堂觀察。課後召開「課堂教學評估會議」,引導青年教師在開課過程中總結經驗,查找不足,從而加快專業成長。
校長走進課堂不僅是對教師「教」的情況的了解,更需要了解學生「學」的情況。平時,我在聽完每一節課後,總會詢問學生,或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從中了解學生一節課下來,到底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問題,然後反饋給任課老師,從而不斷讓教師改進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更生態更有效。可以說,生態而有效,這也是我校「崇本課堂」的初級追求。當然,除了聽本專業的課,校長還要學會通識性聽課方法,即脫離自己學科本身,從普遍角度判斷課的整體狀態和教師的教學境界,關注課堂教與學方式和教學效果。
四、建設強有力的教研團隊
教研組是教師從事教學研究的組織,也是學校行政賴以領導教學的有效形式。教研團隊建設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校教學工作的成敗。教研組建設應以教學研究為中心,以促進學校課程教學質量提高,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目標。因此,行政要親自深入教研組參與教研組活動,以自身關注教研組活動的熱情來鼓勵教師積極投入,不斷加強對教研組的建設,要求各教研組每學期的教研組活動要有計劃、有步驟,從而為教師提供探討和反思的機會,從教師身邊的問題,教師最熟悉最關心的問題入手,促使教師結合自己的平時教學實踐反思,在相互的交流中,互相啟發,有所發現,有所領悟。正是在參與這樣一些教研活動的過程中,讓老師們「逼著」自己反思自己的經驗,提高自己的實踐水平,最終增強整個教研團隊的實力。我校每年舉行「青年教師專業成長推進會」、師徒結對儀式等活動,旨在讓學科骨幹教師傳授教學成功的方法,引領青年教師少走彎路,快速成長,從而提升教研組、學科備課組的團隊能力。為了避免固步自封,學校每年提供給每個教研組一定的經費,讓他們「走出去」,與兄弟學校切磋交流,採用「同題異構」「同題重構」等課例形式觀察和研究課堂教學,不斷改進和優化教學行為。
五、建立和完善落實課程標準的制度
各學科課程標准體現了國家對不同學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教學和評價建議,是教學工作的依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真貫徹落實課程標准,積極開展教學改革。然而,在實際教學中,經常會出現因教師不能准確解讀課程標准而拔高教學要求、在把握教材中出現偏差等現象,因此,每位教師必須熟悉本學科的課程標准,要積極創造條件,建立幫助教師正確解讀課程標準的相關管理制度,如校本培訓制度、教研製度、「六認真」工作制度、課堂教學評價制度等,從而引導教師正確解讀國家課程標准,透徹分析學生的基礎、需要、特點,掌握課堂教學的操作策略、提升課程意識和教學智慧。在實施績效獎勵工資的背景下,我校每年在徵求全體教師意見的基礎上召開教代會,對學校的教研製度、「六認真」工作制度等進行修改、完善。這一過程,其實是對平時課程教學的再一次評判和反思。所以,校長應該引導教師從評教評學、推進課程建設的高度認識此事,從而推動課程改革走向深入。這樣的制度修改和完善,既充分體現了民意,也使得教師今後能自覺執行制度。
總之,在新的教育形勢下,全體教師必須明察學校課程發展的趨勢,在改變自身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增強自身課程意識,修煉好自己扎實的課程專業素養,參加各項教學實踐,從而推進課程制度建設,提高教學質量,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❻ 什麼是校長的課程領導力
日本學者左滕學在《靜悄悄的革命》中說:所謂課程,一字以蔽之,就是學習的經驗。所以,課程就是學習的經歷、軌跡,課程領導是課程實踐的一種方式,是指引、統領課程改革、課程開發、課程實驗和課程評價等活動的行動總稱,它的目的是影響課程改革與開發的過程和結果,實現課程改革與開發的目標。
一是課程思想的領導力。校長要能夠正確理解課程建設的意義,要把培養人、發展人、塑造人作為課程建設的主要價值來審視,准確把握辦學目標和培養目標,善於用正確的世界觀、教育觀和人才觀來統領課程建設。
二是課程規劃的領導力。校長要把自己的課程價值觀轉化為學校課程開設的計劃體系,既要保證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在學校里得到全面有力的實施,同時還要確保學校課程的積極有效落實,以形成學校三級課程科學合理的網路結構。
三是課程開發的領導力。校長要從學校的辦學實際出發,獨立自主地帶領教師開發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中的教育教學資源,以豐富課程建設的內容,拓開課程建設的視角,使課程開發成為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的推動力。
四是課程實施的領導力。校長要領導學校開齊開足所有課程,不隨意增加或減少開設課程的課時,合理統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的課時分配。按照課程標准,讓學生通過學習達到標准所要求的目標。
五是課程管理的領導力。校長要懂得及時對課程開發、課程研究、課程實施與整合進行專業管理,要制訂一系列的課程管理制度加以落實保障,從人、財、物、信息等多維角度確保管理有力度有深度。
六是課程評價的領導力。校長要善於對課程實施的過程、方法與結果,以及影響因素進行客觀合理的評價。評價的目的在於改進,是為了課程改革能始終沿著正確的道路走下去。評價要建立在多種信息、多維角度、多方參與的基礎上進行,應少一些主觀臆測,多一點客觀調查;少一點定性描述,多一點定量分析;少一些全盤否定,多一點調整完善。
提升校長的課程領導力,需要找到科學適切的實施途徑。作為校長,應使學校的辦學理念成為每一個學校成員可接受的行為准則,充分聆聽教師對於課程建設的不同聲音,並及時做好溝通與分享的工作,把握好課程改革的方向。作為校長,應准確構建學校各類課程的結構,重視課程實施過程中的教學價值觀,善於總結一切有用有效的方法,促使課程建設能夠有力支撐學校的特色發展。作為校長,應注重培養優秀的教師隊伍,善於發現教學團隊中的領軍人物,創造有利條件,搭建教師成長的平台,提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從而確保課程建設的質量。
課程是學校教育的載體,反映了學校文化的個性,課程的品質決定著學校的教育質量。只有著眼於課程領域的改革,才能突破學校發展的瓶頸,創新學校課程,實現學校文化建設的新的價值。而這,正是校長課程領導力的目標所在。
❼ 論述題:怎樣才能提高校長的課程領導力
聚焦課堂,關注有效,是提高教學整體質量的關鍵。對於這個命題,我們思考的邏輯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教學的核心環節是課堂,課堂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學整體質量的關鍵。
首先,課堂是學校教學工作的核心環節。這是因為:其一,課堂是實施教學的主渠道。從時間維度看,教學的主要環節分為課前、課中、課後三個階段,而課堂教學是教學的主要實施階段,是教學的核心環節。其二,課堂是教師和學生成長的主陣地。從空間維度看,課堂主要由教師和學生這兩個要素構成。教師在每一堂課的教學中,實踐教育理念,實施教學策略,展示教育智慧;在對每一堂課的反思中,積累實踐性知識,提高專業素養,促進專業發展;課堂是教師的立業之本,建功之地。課堂也是學生發展成長的主陣地,他們在這里汲取知識,學習技能,鍛煉思維,培養情感、態度、價值觀,獲得進步與發展。因此,我們經常說:「三尺講台維系著教師的生命價值,課堂質量關系著學生的素質水平。」其三,課堂是課程改革的主戰場。從更宏觀的角度看,世界范圍內都在進行著課程改革,目前,上海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進入到由主要聚焦專家頂層設計到聚焦一線教師的操作,從關注課程形態建設到關注課堂教學實施的新階段。在課改實踐中,我們認識到:課改的成敗在課堂。文本課程要轉化為真實的實施課程,落腳點在課堂;教育理念要轉換成教學現場可以實際操作的策略、方法,落腳點也在課堂;課程再豐富、理念再先進,沒有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施,就不能真正落到實處。因此,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最基本的形式、最主要的渠道、最核心的環節。
其次,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整體質量的關鍵。我們所說的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課堂教學要合規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摒棄低效、無效、負效的教學,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空里。更好地減負增效,促進學生最大的進步和發展。有效教學既是一種教育理念,也是一種教學策略和行為。抓住了課堂教學這個教學的核心環節,抓住了有效性這個核心要素,就能促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
基於以上思考,我們一直倡導學校關注有效的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促進課改的深化推進,促進學校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促進地區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滿足百姓對優質教育日益增長的需求。
深入課堂,加強領導,是優化校長辦學行為的關鍵。對於校長到底是教學和課程建設方面的領導或專家,還是巧於平衡學校各項工作的「經理」,我們的觀點是,校長應該加強對課程建設的領導,尤其應該深入課堂,並以課堂為軸心,加強對教學工作的領導,實現辦學行為的優化。
深入課堂。有利於校長的正確決策。課堂能反映出教與學的現狀,蘊涵著豐富的信息。校長進入課堂,可以深入了解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行為、教研文化、經驗和不足、困惑和困難,以及改革要求與教學現狀的差距,先進理念與傳統行為的落差,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和需求,了解學校管理的運行現狀等,掌握來自一線的真實情況,以便站在新的高度,從新的視角,對學校工作作出調整,形成新的規劃,從而對學校教學不斷發展作出及時、科學、正確的決策。
深入課堂,有利於校長的科學引領。課堂教學中有具體的、活生生的、情境化的教育事實,校長通過對教學現場的觀察,獲得課堂教學領導的話語權,並從事實層面(教什麼)、技術層面(如何教)、價值層面(為什麼)作出指導和引領。其中,價值思想的引領是首要的和最為重要的,價值思想缺席,教學工作就會缺乏靈魂。因此,校長要把握教學改革的價值思想,關注教師教學行為背後的教學理念,鼓勵和指導教師用先進的理念在課堂中進行創造性的教學活動,科學地引領學校的教學工作。
深入課堂。有利於校長的有效管理。現代教學管理中最活躍、最重要的要素是人,校長唯有走進課堂,才能真正走近教師、了解教師,才能真切把握教學中的問題、困惑和需求,找出制約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在此基礎上,研究和完善教學管理的目標、過程、方法,制定和修改教學管理措施、規則和制度,充分運用管理手段,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教學質量。
校長唯有深入課堂、研究課堂、服務課堂,才能提高教學領導力,從而整體優化辦學行為,促進學校辦學水平的整體提高。
綜上所述,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點在課堂,提高辦學水平的突破點在校長的課堂教學領導力。
對於「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校長的教學領導力」,我們在思想上達成了共識,在行動中更是扎實推進,在區域層面上,我們主要有以下推進措施——
以標准為引領,明確課改方向。我們在全區教師中開展了「好課標准」討論,並以此為抓手,促進教師不斷明晰、內化、落實有效教學的理念。在廣泛討論的基礎上,區教研室出台了《普陀區中小學部分學科課堂教學有效性評估意見》,提出了提升課堂教學效益的七條途徑:對學生的調查分析——知道學生的發展點;課堂的嚴格管理——管得好才能教得好;教材的選擇使用——沒有最好只有適宜;師生的交流互動——碰撞沖突激發智慧;媒體的適當使用——拓展信息流通渠道;有效的學習測評——發現問題反饋解決;適時的個別輔導——揚長與補短共同發展。
以「比武」為抓手,提高專業能力。我們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了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大比武」,近三年來,有l373名教師參了片塊的復賽,363位教師參加了最後的區級決賽。我們還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了校長領導能力「大比武」,其中有一個重要環節是校長聽課評課比賽,有60位校長參加,目的是提高校長的課堂教學領導能力。「比武」活動促進教師和校長在競爭中激發活力,在競爭中獲得發展。
以網路為平台,實現資源共事。我們努力以教育信息化促進課堂教學改革,實現全區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利用。我們選擇了l0個不同類型的學校。建立了課堂教學錄播室——遠程教學和教學研究共享系統,在錄播室對優質課進行全息實錄,並通過遠程網路直播,其他學校教師可以通過網路收看,實現優質課的即時共享。我們還通過視頻教學系統,開展遠程課堂教學研究交流活動,跨時空進行網上教研。我們建立了網上教育資源系統和「普陀區中小學數字教研平台」,圍繞課堂教學,深化資源建設,拓展共享利用,為促進教育均衡發展起到很大作用。
❽ 校長的領導力體現在哪些方面
校長是引領學校發展的領頭人,不能只是辛勤的老黃牛,還要有目標,帶領著學校的教職員工求發展。用科學的方法發展學校,有進取的精神,這樣的校長才能夠辦好一所學校,為教師搭建不同的發展平台。決策力和執行力是領導力的兩大支柱,也是提升校長領導力的兩個著力點。
(一)提升決策力的關鍵是位學校特色發展定位
1)培養目標定位:培養有教養、有個性、有競爭力、有國際視野的現代人。
2)管理效能定位:辦學理念先進、管理高效、隊伍精良、環境優美、特色鮮明
3)發展路徑定位:以語教育為抓手,以創新教學發展為新的生長點。
(二)提升執行力的關鍵是構建特色發展支持系統
課程建設是根基:充實-改造-滲透-統整,打造特色研究型課程,校長是引領學校特色發展的靈魂,,特色學校的形成和發展也見證了校長的領導力,反映了校長對教育的理解,是校長根據學校發展規律,綜合社會各方面對教育的要求,開發、整合、利用有形和無形資源的結果,是校長辦學經驗的辛勤積累和智慧的結晶。
形成了以下四個方面的顯著特徵:(1)形成了獨到的辦學思想;(2)建立了富有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3)構築了獨特的學校文化標識;(4)彰顯了甘泉學生特有的素質特徵。豐富學校領導科學內涵,發揚與時俱進的精神,激流勇進的毅力,敢為人先的魄力,進一步提升校長領導力,繼續引領學校變革:
不做機械重復的事,做出靈氣來;
不做不動腦筋的事,做出思想來;
不做人雲亦雲的事,做出個性來;
不做應付檢查的事, 做出實效來。
(三)努力建設一流的特色學校。
學生、教師、學校發展、人民滿意度 追求學校發展最大價值。師資、生源、設施充分開發和整合多種教育資源。謀劃、設計、引領方略、手段、方法、整合、開發 用領導力引領學校變革,不斷開發資源和優化。
(8)新課程對校長課程領導力的挑戰擴展閱讀:
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或其他辦學機構管理部門任命的學校行政負責人。校長綜合管理全校的校務,對外代表學校,對內主持校務。
校長的職責在各個國家也有所不同。如美國和日本的學校校長,除對外代表學校、對內負責全校工作外,大多不直接擔負教學任務。而蘇聯則強調校長除領導和管理學校外,還要直接從事教學、教育工作,如兼課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各類學校的領導體制在不同歷史時期都有過變化。
中國共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教育逐步走上正軌。因而更強調校長必須要懂得學校教學、教育和管理工作。校長的職責,具體內容繁多,大致可分4類:
①行政職責;②輔導職責;③指導職責;④研究和實驗職責。隨著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學校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中國對各級各類學校校長的培養、選拔、任用以及他們的職責也正在不斷改革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