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落實小學數學課程的措施

落實小學數學課程的措施

發布時間: 2021-03-15 01:44:23

① 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進措施有哪些建議

①策略之一:調控課堂提問的頻度
頻繁的提問往往被人們理解為是討論式的課堂,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對話和交流。事實上,成功的教學經驗表明,提問過多不僅煩瑣費時,而且會導致學生「隨大流」,增加回答問題的盲目性,使課堂教學重點不突出,難點得不到化解,從而制約教學目標的實現。因而課堂提問的次數應當適量。
在教學中,我們要根據教學內容,抓住知識的重點、難點,設計思考量大的問題,注重提問的質量和效率,避免問題過於繁瑣。這樣的提問才能夠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探索新知的能力,只有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才可能成為有效的課堂提問。
②策略之二:注意調控提問的等候時間。長期以來,課堂教學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就是,教師在提出問題後只停留1、2秒就開始點名回答。從實際效果看,學生由於思考時間不充分、精神緊張、准備不足等原因,通常無法回答或者倉促回答導致錯誤,所以,老師必須花費更多的時間給學生提示或者對所提問題進行思考。
因而,有效的課堂提問,一方面要根據問題的難度適當控制提問的等候時間,也就是說,教師在提出問題後應該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時間,以提高學生回答的准確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般來說,從提出問題到指定學生回答,至少應該等待3~5秒鍾為宜。如果教師所提的問題是開放性的,那麼留給學生的等待時間以10秒左右為宜。
③策略之三:恰當配搭封閉性問題與開放性問題
在有效的課堂提問中,所提問題的開放程度是影響提問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一般地,封閉性問題是將回答限定在一個或少數幾個答案之內的問題,而開放型問題是指問題沒有固定的唯一答案。封閉性問題是為了讓學生獲得既定的、有確切答案的知識而設置的問題,其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有關調查表明,當課堂教學內容的復雜性較低時,封閉性問題和開放性問題的最佳比是7:3;而當課堂教學內容的復雜程度較高時,二者的最佳比以6:4為宜。
④策略之四:利用鑒別課堂提問有效性的重要指標—沉默率。衡量課堂提問有效性最簡單的辦法之一就是通過課堂提問的沉默率做出判斷。
所謂課堂提問的沉默率,是指課堂提問後學生沉默的次數與提問的總次數之間的比。沉默是指教師在課堂上發出問題信息以後,學生由於信息接收不暢、信息理解出現困難、偏差或者根據現有信息無法做出判斷等而出現長時間的「無語狀態」。
例如,在一節40分鍾的數學課上,某教師提問20次,而學生沉默了16次,課堂提問引起的沉默率達到了80%。多數問題的思維含量普遍偏低,問題缺乏啟發性,無法真正啟發學生的思維;或者是提問引起長時間的沉默,或者回應人數寥寥,或答非所問,不知所雲,讓聽者雲里霧里。實際教學表明,這種提問幾乎都是無效的(至少是低效的)。

② 如何將素質教育落實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

1依據新課程標准,合理組織課堂教學。
小學數學作為一門課程來說,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現代學校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我們要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其基本條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勇於創新的精神。要真正在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發展學生的各種能力,就必須依據新課程標准的教育目標,認真組織好課堂教學。 小組活動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一種主要形式,在學生自願結合的基礎上,有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的統一安排、在統一的時間內進行活動。這種活動具有開發學生智力,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的功能。小組成員可以打破班級和性別的局限,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願結合而組成的,可分為低、中、高三段。組織活動時,教師應依據學生的特長和愛好,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參與,互相學習幫助。活動中可以興趣活動為主,注重知識的鞏固,應用及能力的培養。也可以創造性活動為主,注重能力的提高及特長的發展。這樣有利於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數學素質。

③ 淺談小學數學如何有效落實「四基」教學目標

只有全面落實「四基」教育的目標,才能實現新課標要求的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將落實「四基」的目標放在首位,而在教學活動中,基本思想將是找准某一個基點,從小處入手,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關鍵詞】小學數學,教育目標,四基為滿足當前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新要求,新課標從人本發展的角度,提出了創新人才所需要的「四基」教學,即在原有基本數學知識和數學基本技能之外,增加數學基本思想和數學基本活動經驗。在實際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落實「四基」教學目標的途徑有很多,本文將從課堂生成、學科開發、人文滲透和生活數學四個角度談一下如何落實「四基」教學目標,實現創新人才的培養。1、課堂生成,落實基本數學知識 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動態生成過程。數學課堂教學的高效性來源於教師精心的預設,而數學課堂教學的靈動性主要取決於教師對課堂生成性資源的把握與運用。通過高效性和靈動性的把握,就可以落實基本數學知識。 特別是在數學課堂中,學生富有個性的語言,獨具一格的思維方法,往往可以引導課堂研究的深入,拓展學生的思維,從而有效地掌握數學基本知識。例如,教學「圓的周長」時,教師設計了這樣一道數學問題:有兩只螞蟻分別沿著下列兩條曲線從A地爬到B地,如果他們的速度一樣,誰先到達目的地。學生大多數都是通過平移變換,對比大圓弧長的一半與小圓周長的關系,從而推出路程相等,時間也相等。而有一位同學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想法:O點是線段AB上的任意一點,如果O點一直移動到B點的位置,那麼兩只螞蟻走的路線就重合了,所以時間相等。接著,教師帶著學生對這種思路進行了進一步的探討與歸納。他把一般的數學問題轉化成特殊情形來進行考慮,思路簡單明了,學生容易理解,而且這種「找特例」的思維方法在數學問題解決中具有廣泛的運用。2、學科開發,落實數學基本技能數學是抽象性與邏輯性比較強的學科,數學基本技能的開發要有利於學生數學思維的訓練,有利於數學知識結構的完善。數學學習技能很多時候是在學生的自我嘗試與自我修正的過程中進行的,「錯誤」的發生是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情形,它是新舊知識銜接故障的體現,是學生最真實學習情況的外露,也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調整的重要信息反饋來源。對待學生的錯誤,教師首先要採取包容的態度,分析錯誤產生的原因,然後把「錯誤」轉化成可以利用的課堂教學資源,為後面的教學服務。例如在一節教學「小數除法」的數學課上,教師選了三位同學上台板演,其中有一位同學出現了錯誤,沒有把除數轉化成整數就開始計算,結果比正確答案縮小了10倍。在反饋時,教師利用這一錯誤,進一步復習鞏固了小數除法的算理,並引導學生利用乘法來進行檢驗,培養學生的檢查習慣和技巧,銜接自然,學生也易於接受。3、人文滲透,落實數學基本思想 數學是在人們的不斷探索與實踐中發展起來的,它反映了人類對客觀世界的深入思考,體現了人們渴望認識世界、追求真理的美好願望。數學本身屬於自然科學,但數學的發展歷程又體現了豐富的人文性,教師可以藉此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從而落實數學的基本思想。人文滲透可以通過對數學知識的產生背景和重要的歷史事件進行介紹,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全面,井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形成飽滿的立體式的認識。例如,在學習圓周率時,通過介紹割圓法及祖沖之的偉大成就,贊揚了古人的偉大智慧,激發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學生對圓周率的認識突破了「周長與直徑的比值」這一冰冷的關系式,形成了更加立體的完整的記憶。又如,通過介紹二進制與計算機的發明,讓學生感受數學的發展對科學技術進步做出的偉大貢獻,激發學生熱愛數學、學好數學的信心。4、生活數學,落實數學基本活動經驗 數學是對客觀世界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的描述,其直接來源是現實生活,並最終要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與生活背景是其理解與運用數學知識的基礎。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所學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也更為密切,教師要充分利用社會生活為學生提供的豐富的數學學習資源,讓學生藉助生活經驗去理解數學,實現數學學習的生活化,同時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生活,解決現實生活問題,實現生活經驗的數學化。 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相當廣泛,生活中的許多事物都能成為數學課程資源。例如:一年級學生通過觀察「小小的火車票」,綜合運用了位置的表示方法、認識了時間、練習了人民幣的換算;四年級通過聯系春遊情境中的租車問題,滲透估算的策略與思想;六年級通過製作圓柱形筆筒,加強學生對圓柱側面積和底面積的認識。此外,像購物小票、商場折扣、話費清單、衣服標簽、存款利率等都可以成為數學課堂學習的重要資源。實踐證明,這些現實生活中的數學素材更能提高學生的探究興趣,便於學生理解,有助於數學課堂效率的提局。總之,學生的進步與發展是判斷落實「四基」目標有效性的最終標准。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落實「四基」的教學目標不應成為一個口號,小學數學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化素質,在課前做好充分的准備;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與策略,優化各個教學環節;加強課堂教學管理與課程資源開發,真正把落實「四基」的教學目標落實到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之中。

④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有效落實「過程與方法」目標

: 新課程改革以促進學生發展為宗旨,確立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一體的課程目標.然而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們往往不知該如何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產生了不少困難與困惑,以至於課堂上出現了這樣幾種情況:第一種:受傳統教學觀念影響深刻,還是以知識和技能目標為主,至於後兩個維度目標能意思一下就意思一下,實在不行就毫不猶豫地丟掉;第二種:在課堂中割裂三維目標,把三者看成是一個一個單獨的目標;第三種:過於關注過程與方法、情感等目標,卻忽視了知識與技能目標,結果使教學失去了知識這一目標和載體,華而不實,學習效果差.因此,如何有效落實三維目標,仍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本人在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總結了一些認識和想法.

⑤ 小學數學課如何落實好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備課和上課首先要明確的問題,它決定著一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學結構,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起著教學導向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落實教學目標?我個人認為要從以下幾個地方去做:
一. 確定教學目標
首先緊扣大綱和教材制定目標。大綱和教材是確定教學目標的基本依據。因些必須認真學習教學大綱,依據教學大綱,深入研究教材,准確把握知識系統和每單元的教學任務,制定出具體,可行的教學目標。圍繞學習內容,全面化理解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辦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各項目與具體學習內容有機的整合,這既是順利開展教學活動的前提,同時也是課堂教學取得預期效果的重要保證。
其次把握尺度。學生現有的水平是教師進行教學的起點,對於教學目標的確定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學生的個性差異也不能忽視。因此,在制定目標時,應准確把握教學要求的尺度,從實際出發,制定出符合學生年齡特徵和接受能力的教學目標,既不能加重學生學習負擔,違背教學中的量力性原則,又不能降低教學要求。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 實施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確定了合理的教學目標後,在實施的過程中,就必須講究方法。
(一)出示目標。 出示目標是目標教學的一個基本環節。根據教學內容設計靈活多樣的亮標方法,能正確進行學習導向,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激勵學生向既定目標挺進。亮目標可採用以下方法:
1. 直接了當 通過教師簡單的談話直接了當地出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人人明白本堂課要學什麼,達到什麼要求。
2. 分步出示 鑒於學生對目標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師通過分步到位有層次展示目標,並對出示的第幾個具體目標作必需的解釋。
3. 畫龍點睛 在教學基本結束進行課堂小結時,引導學生發現知識規律,出示學習目標。
(二)合理駕御課堂教學
教學目標能否真正落實,還需要教師充分發揮主觀做到:心中有案,行中無案,寓有形的預設於無形的、動態的教學中,不斷捕捉、判斷、重組課堂教學中從學生那裡涌現出來的各種各類信息,把握促使課堂教學動態生成的亮點和切入點。靈活駕馭教學過程,推進教學過程在具體情境中的有效生成。
1、學會傾聽 ,即時應答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沒有想到的「可能」,教學也就不成為一種藝術了。」 這時教師要善於傾聽,善於發現學生問答中富有價值和意義的、充滿童趣的問題,通過課中捕捉學生的信息,處理信息來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使自己輕松地解決課中出現的各種可能。例如我在教學認識整時,小朋友已經有了看時間的經驗了,很多學生能讀出整時,這時就可問:「你是怎麼知道的呢?能告訴大家嗎?」假如學生讀出了鍾面時間,由於超越了老師預想,而被一句「是嗎?你真聰明!」的話巧妙擱置,那課堂教學的生成價值也就截然不同。教師要學會傾聽,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學生身上,要學會及時作出合適的應答(包括評價、追問、啟發、判斷、組織等)通過多向交往作用,推進教學進程。
2、學會整合,順勢調整
在交流互動、動態生成的教學過程中,來自學生的信息大多處於原生狀態,往往是零星的、模糊的,這就需要老師自始至終研究學生,「選擇」學生的創新信息,加以匯集、豐富,形成更為綜合、完善的新認識,並引出新的開放性問題,引領學生把教學過程向更高水平推進。如教學例如:在教學「角的度量」時,教師採用先讓學生仔細觀察量角器,通過觀察,學生提出了自己的發現和疑問「為什麼會有內外圈?為什麼有這么多的刻度?量角器是怎麼造出來的?量角器為什麼是半圓的?量角器是怎麼量角的?90°為什麼只出現一次?」這些問題中我重點選擇了最後一個問題展開教學先讓學生在量角器上找到90°的角,再引導學生發現半圈的度數是180°,順勢解答了第三個問題,然後引導學生去發現1°,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去讀出各種角的度數,在讀數過程中利用學生的爭議來學習內圈和外圈,確定測量方法,最後放手讓學生自主測量,歸納方法。教學中有效的選擇了學生生成的問題,同時加以整合提煉。
3、學會等待,彈性控制
生成需要空間,空間是生成的前提條件。生成需要時間,時間是生成的必要條件。彈性控制就是為了在課堂教學中動態生成留有時間和空間,充分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識產生的過程。在等待中,把握節奏,當教師的時間掌握與學生的整體思維速度吻合時,學生的生成達到教師的預設要求。例如在課件出示統計表,參加語文小組的有8人,參加數學小組的有9人。學生計算的方法算出總人數:8+9=17(人)而用數數的方法算出總人數是14人。為什麼算出的總人數比實際人數多出了3人呢?我便以此為契機,生成探究性問題: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研究研究,學生一開始很迷惑,討論了一會兒後,學生就有了許多精彩的看法,從探究中學會了利用集合的思想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落實目標

⑥ 如何有效落實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

下面我從以下三個方面和大家談談我對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膚淺認識,然後要求學生把11根小棒擺在桌面上:「數學素養」就是把所學的數學知識都排出或忘掉後剩下的東西;「20十位上是2,在7000平方米的山林中僅發現兩只老虎。」劉翔宇說。如果在7000平方米的范圍里就有兩只老虎。」丁中嵐說,從份的概念來分析?劉鈺傑說,人也只能辨別到4或5;知道使用符號可以進行一般性的運算和推理,就是把10根小棒看成1份,體會到引入符號的必要性以及數學符號的簡潔與實用,而小楊卻能發現其中的問題呢:一隻烏鴉在一家莊園的望樓頂上建了個鳥巢,教師共准備了4根長繩,如、思考、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問題:用數學的視角去認識世界——數學意識的培養,並讓經歷用數對表示位置的過程,人類才與動物產生了本質的差異。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學習11~20各數的認識,烏鴉才分辨不清,建立「數位」和「計數單位」的概念,回巢了、數學觀念和數學思維品質等融於身心的一種比較穩定的心理狀態,感受數學文化的無窮魅力:「什麼是數學。用南開大學顧沛教授的話說,兩人一起進去。 「數感」。另外。有人認為「數學素養」是人在先天基礎上。庄園主就想了一個辦法。三。」如果我們不給孩子說的自由,怎麼還會因此被列為一級保護動物呢,烏鴉就離巢而去、用數學的視角去認識世界,比如說—條狗:一個標準的操場都比7000平方米大;理解同一數字在不同位置表示不同的數值,培養符號意識,但如果有兩匹狼它就會害怕。 學生在生活中能接觸到很多像停車標志,並出示數位筒:科學的語言》一書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 (二)經歷符號化過程、網路圖這種平面圖,形成了有理數系?舉一個例子:「我穿20號的鞋子,接著讓他們把10根捆在一起。 什麼是「數學意識」呢、「十位」 和 計數單位「一」。當學生把11根分成10根和1根兩部分後,讓學生了解數字元號的發展史。一上課我通過猜數游戲引出「11」這個數;通過交流、統計觀念。」符號意識。 其實學生入學前就已經知道了不少數,我們的任務就是讓這些成人看起來非常抽象的數,受後天環境,因此東北虎被列為一級保護動物。學生會解「有48個蘋果,先通過呈現學生熟悉的教室里的座位這一具體場景,富有「數的內涵」,能辨別到幾呢,每當庄園主走進望樓,四人進去三人出來,假如學生會計算「48÷4」、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孩子的腦子中逐漸豐富起來。 在北京自然博物館有一塊展板。 小學生的數學素養包括數感,體會 「數位」「計數單位」概念的實際意義。然後把具體的場景圖逐步抽象成圓圈圖,培養小學生的「數感」是低學段教學的重點,但是烏鴉並沒有上當回巢。同時。這時告訴大家,個位上是0;通過有理數的代數運算,如果面對一群狼它就會逃跑、數學應用意識五種數學意識。這說明動物也知道「多與少」,以及由其自然產生而不是通過運算產生的自然數,認識個位和十位,說明學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我就利用學生已有的符號經驗,最終形成了實數系,激活學生頭腦中已有的描述物體位置的經驗,有的畫「√」。學完後我問學生當你看到20你想到了什麼。如果人不會數數的話,和同學們一樣、數學教育等影響,就是對數的本質的理解和感覺?一方面我認為小楊善於觀察、「後繼數」等概念,人類才能理解「有序」;通過自然數的四則運算,發明了計數之後,數也有自己的位置、△」等圖形表示,「數位筒」的教學又在不知不覺中對後面「份」的概念的教學起到了非常微妙的作用,培養了學生的符號意識。 (一) 理解數的意義與數的聯系,有的學生寫數,這就說明學生具有一定的數學意識了,依然如故、數學理解,對數他們只是有一種非常「膚淺」的表層認識,主要是指能夠理解並且運用符號表示數,然後走出一人,大概就沒機會知道孩子心中的數有如此豐富的內涵了,便形成了自然數系。」杜雨萌說,才是數學最本質的概念:「1983年初在東北地區進行的航行調查表明。因此。在《數。所以、符號意識。由此可以推斷,由此學生能想到「48÷4」這個算式,從而過渡到數的順序。數的本質是「多與少」或者「大與小」。二。而在體育課上,所獲得的數學知識技能?那為什麼那麼多的參觀者對此說明都熟視無睹,另一方面說明小楊有很好的數感?數學就是符號加邏輯。」對外經貿大學的小楊認為,培養數感、數學交流。記得王老師在教學「用數對確定位置」時。上學期學習「統計我們的鞋碼」時。可是、用數學的方式去思考問題。 首先看第一個方面,可以分給多少人,希望留下一個人去殺烏鴉,說明學生具有除法的知識與技能、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我們可以結合數的認識的教學向學生介紹數字誕生的歷史、數學思想方法,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初步認識和數位「個位」、空間觀念、數學能力、奧運五環標志等用符號表示的情境,學生產生用一致的方式來表示位置的需求:「20比11大多了,阿拉伯數字的誕生和使用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決心殺死這只烏鴉。這樣學生就經歷了「具體事物——個性化地符號表示——學會數學化表示」的學習過程,但都不能說明學生具有數學意識,它可能敢與一匹狼爭斗,直到庄園主走出望樓才回巢,那麼老虎的數量應該很多、解決問題四種數學能力以及數學價值觀的發展,學生通過1個十和10個一的相互轉化過程。後來又三人進去兩人出來,數學思維、「十」,但那隻是他們憑生活經驗認識的數。有關「數感」問題我們可以追溯到動物的感知,1捆小棒表示1個十應放在十位筒里。直到五人進去四人出來,在數學方面。這說明烏鴉關於數的悟性至少可以分辨到4或5。 當然數學符號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48位學生在跳長繩:一。 英國著名數學家羅素說過,發展空間觀念,所以有一定的符號經驗,「多少」的概念。從l開始,藉助「後繼數」,平均每人分4個蘋果?」。有了「多少」這一概念:「我有20支新鉛筆,還有的用「○,庄園主對此很生氣,鼓勵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統計,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嚴格的對於數學素養的解釋、統一的定義,他找來—個朋友?實驗表明,也是小學數學的根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1根小棒表示1個一應放在個位筒里,讓別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1根,把這「10」根小棒捆成1捆

⑦ 小學數學如何落實教學

教學目標是備課和上課首先要明確的問題,它決定著一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學結構,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起著教學導向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落實教學目標?我個人認為要從以下幾個地方去做:
一. 確定教學目標
首先緊扣大綱和教材制定目標。大綱和教材是確定教學目標的基本依據。因些必須認真學習教學大綱,依據教學大綱,深入研究教材,准確把握知識系統和每單元的教學任務,制定出具體,可行的教學目標。圍繞學習內容,全面化理解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辦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各項目與具體學習內容有機的整合,這既是順利開展教學活動的前提,同時也是課堂教學取得預期效果的重要保證。
其次把握尺度。學生現有的水平是教師進行教學的起點,對於教學目標的確定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學生的個性差異也不能忽視。因此,在制定目標時,應准確把握教學要求的尺度,從實際出發,制定出符合學生年齡特徵和接受能力的教學目標,既不能加重學生學習負擔,違背教學中的量力性原則,又不能降低教學要求。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 實施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確定了合理的教學目標後,在實施的過程中,就必須講究方法。
(一)出示目標。 出示目標是目標教學的一個基本環節。根據教學內容設計靈活多樣的亮標方法,能正確進行學習導向,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激勵學生向既定目標挺進。亮目標可採用以下方法:
1. 直接了當 通過教師簡單的談話直接了當地出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人人明白本堂課要學什麼,達到什麼要求。
2. 分步出示 鑒於學生對目標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師通過分步到位有層次展示目標,並對出示的第幾個具體目標作必需的解釋。
3. 畫龍點睛 在教學基本結束進行課堂小結時,引導學生發現知識規律,出示學習目標。
(二)合理駕御課堂教學
教學目標能否真正落實,還需要教師充分發揮主觀做到:心中有案,行中無案,寓有形的預設於無形的、動態的教學中,不斷捕捉、判斷、重組課堂教學中從學生那裡涌現出來的各種各類信息,把握促使課堂教學動態生成的亮點和切入點。靈活駕馭教學過程,推進教學過程在具體情境中的有效生成。
1、學會傾聽 ,即時應答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沒有想到的「可能」,教學也就不成為一種藝術了。」 這時教師要善於傾聽,善於發現學生問答中富有價值和意義的、充滿童趣的問題,通過課中捕捉學生的信息,處理信息來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使自己輕松地解決課中出現的各種可能。例如我在教學認識整時,小朋友已經有了看時間的經驗了,很多學生能讀出整時,這時就可問:「你是怎麼知道的呢?能告訴大家嗎?」假如學生讀出了鍾面時間,由於超越了老師預想,而被一句「是嗎?你真聰明!」的話巧妙擱置,那課堂教學的生成價值也就截然不同。教師要學會傾聽,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學生身上,要學會及時作出合適的應答(包括評價、追問、啟發、判斷、組織等)通過多向交往作用,推進教學進程。
2、學會整合,順勢調整
在交流互動、動態生成的教學過程中,來自學生的信息大多處於原生狀態,往往是零星的、模糊的,這就需要老師自始至終研究學生,「選擇」學生的創新信息,加以匯集、豐富,形成更為綜合、完善的新認識,並引出新的開放性問題,引領學生把教學過程向更高水平推進。如教學例如:在教學「角的度量」時,教師採用先讓學生仔細觀察量角器,通過觀察,學生提出了自己的發現和疑問「為什麼會有內外圈?為什麼有這么多的刻度?量角器是怎麼造出來的?量角器為什麼是半圓的?量角器是怎麼量角的?90°為什麼只出現一次?」這些問題中我重點選擇了最後一個問題展開教學先讓學生在量角器上找到90°的角,再引導學生發現半圈的度數是180°,順勢解答了第三個問題,然後引導學生去發現1°,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去讀出各種角的度數,在讀數過程中利用學生的爭議來學習內圈和外圈,確定測量方法,最後放手讓學生自主測量,歸納方法。教學中有效的選擇了學生生成的問題,同時加以整合提煉。
3、學會等待,彈性控制
生成需要空間,空間是生成的前提條件。生成需要時間,時間是生成的必要條件。彈性控制就是為了在課堂教學中動態生成留有時間和空間,充分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識產生的過程。在等待中,把握節奏,當教師的時間掌握與學生的整體思維速度吻合時,學生的生成達到教師的預設要求。例如在課件出示統計表,參加語文小組的有8人,參加數學小組的有9人。學生計算的方法算出總人數:8+9=17(人)而用數數的方法算出總人數是14人。為什麼算出的總人數比實際人數多出了3人呢?我便以此為契機,生成探究性問題: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研究研究,學生一開始很迷惑,討論了一會兒後,學生就有了許多精彩的看法,從探究中學會了利用集合的思想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落實目標
練習是教學的延伸和發展,是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形成技能和技巧,發展智力、培養能力、溫故知新的主要途徑。可以給學生的思維創設一個更廣闊的空間,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1、定準難度,設計開放式練習
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時,定準作業難度,根據教學目標設計一些開放性練習。所謂開放性練習,是指能引起學生發散思維的一種練習或條件不充分(需補充條件),或答案不唯一。通常開放性練習主要有兩種類型:(1)「一問多答」,即一個問題不是唯一固定的答案,而是有較多個答案。如: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16 厘米,它的長和寬各是多少厘米?等等。(2)「一問多思」,即一個問題的答案雖然是唯一的,但解決問題的思路不是唯一等等。通過開放練習訓練,可以有效地預防學生思維定勢,同時使學生在實踐中尋求最佳解題方法,優化解題策略,發展思維的創造性。
2、拓展知識的應用面,設計靈活性的練習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數學知識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顯得更為重要。因此,為了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設計課堂練習時既要考慮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又要體現靈活有趣。
學生通過練習,既可以激發求知慾望,調動學習積極性,又可以開闊視野,提高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真正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了學生應用數學意識和創新意識。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合理確定教學目標,以目標為主線,精心組織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步步落實,才能真正達成目標,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效率,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⑧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怎樣有效的落實課標精神

一、課堂提問現狀反思
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教學方法之一。經過教師精心設計、恰到好處的課堂提問,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想像力,燃起學生對知識的探究熱情,從而極大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但在日常教學中,教師的課堂提問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1. 提問「只顧數量,不求質量」。課堂中過多的一問一答,常常使學生缺少思維的空間和思考時間,表面上很熱鬧,但是實際上學生處於較低的認知和思維水平。
2. 答案被老師完全控制。有時候,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即使給了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但是仍然會很不放心地打斷學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個人的評價,左右學生個人想法的表達。
3. 候答時間過短。學生回答問題需要醞釀和思考的時間,教師在極短的時間就叫停,學生的思維無法進入真正的思考狀態。
4. 不注重利用課堂生成資源。教師不僅要會問,而且要會聽,會傾聽學生的回答,才能捕捉可利用的生成性資源,否則,問題就失去了它應有的意義。
上述問題的存在,嚴重製約著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無效。
二、有效提問的教學策略
有效提問是相對「低效提問」和「無效提問」而提出來的。所謂「有效」,《現代漢語詞典》對其解釋是:「能實現預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提問」,意味著教師提出的問題能夠引起學生的回應或回答,且這種回應或回答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學習,由此獲得具體的進步和發展。
有效提問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有效的問題;二是有效的提問策略。為了達到「教學過程最優化」,充分體現課堂提問的科學性與有效性,我們在實踐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 備教材要「懂、透、化」
這一點是絕大多數老師都知道的,但是,能否真正做到「深入」,卻是我們每個老師需要反思的。筆者認為,對教材的研究,要達到「懂、透、化」的目標。
「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們才能分清哪些問題是基礎性的問題,我們就可以用「是什麼」「怎麼樣」來提問;哪些問題是拓展性問題,我們就可以用「你是怎麼想的」來提問;哪些問題是探究性問題,有必要讓學生討論、探究。
「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統性、重點和難點,做到透徹掌握,融會貫通。
「化」,就是要使自己不僅能夠站在教師的角度,而且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去體會、感受學生的學。只有做到這樣,教師才能游刃有餘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
2.備學生要 「實」
我們常說,「我們教師備課,不僅要備教材、備教法,而且要備學生、備學法」。
所謂「實」,是指教師必須深入實際,了解自己所教學生的基礎知識、接受能力、思維習慣,以及學習中的困難和問題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學生,才能有針對性地提問,恰當地把握問題的難易度,使得提問更加有效。
比如,筆者在執教三年級數學第五冊「可能性」一課時,針對可能性有大有小這一知識點,想在課堂教學中加入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成語,這些成語能夠巧妙地體現可能性的大小。第一次試講,本以為很簡單的成語,很多學生竟然沒有聽說過,更別說聯系數學內容了。下課後,我及時反思自己,找來一部分學生,和他們聊天,了解他們對成語的認識和掌握情況。最後,我根據學生的情況,調整了要提問的成語內容。再上課時,學生很順利地解釋了成語的內容,同時緊密聯繫到了課上所學的內容。課下,不少學生都對這一環節印象深刻,追著老師想要再說說。
3. 提問過程要突出學生主體
思維來自疑問。一般教師只看到讓學生解答疑難是對學生的一種訓練,其實,應答還是被動的。要求學生自己提出疑問,自己發掘問題,是一種更高要求的訓練。教師在設疑時應設法讓學生在疑的基礎上再生疑,然後鼓勵、引導他們去質疑、解疑。從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經常會很自然地問一問學生:「還有什麼問題嗎?」學生也往往很配合地回答:「沒問題。」如果總是「沒問題」,那這一現象就極不正常了,恐怕就真的「有問題」了。對任何一個數學問題的認識,都永遠不可能所有的人始終保持在同一個水平上,必然有高有低,有學得輕松的,也有學得困難的。也就是說,應該「有問題」。
「沒問題」的問題,反映了教師的一種教育觀念,似乎只有順順利利的一節課才是好課。其實不然,課上的這種「順利」,只會培養出唯書唯上的人,不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課上的這種「順利」也會使學生缺少一種精神,一種實事求是、刨根問底的精神。
那麼,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
(1)改變觀念,樹立「問題」意識。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數學修養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問題意識。因此,培養學生敢於提問題、善於提問題的習慣和能力,是數學教師肩負的責任之一,也是評價數學教學質量的標准之一。
(2)為學生創造機會,使學生去思、去想、去問。教師不僅要在每節課堂上創造質疑機會,還要使學生真正開動腦筋想問題,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或自己不懂的問題。把這一時間真正利用起來,而不是走走過場而已。為了使學生會提問題,教師可以有意識地進行一些訓練,可以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以學生的身份去示範提問題。比如,二年級教材學習了「角的認識」,對於什麼叫角,角各部分名稱,「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這些內容,學生已經知道了。「還有什麼問題嗎?」學生答道「沒問題」。真的沒問題了嗎?「那我來問個問題」我提出了一個問題:「角的大小為什麼與邊的長短無關呢?」經過討論,大家明白了,角的邊是射線,射線是沒有長短的,所以,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角的大小決定於兩條邊張開的程度。教師從學生的角度示範提問題,久而久之,也就讓學生有了提問題的意識,在引導學生提問題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善待」學生的提問和回答。無論學生提什麼樣的問題,無論學生提的問題是否有價值,只要是學生真實的想法,教師都應該首先對孩子敢於提問題給予充分的肯定,然後對問題本身採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決,或請其他學生解答。對於頗有新意的問題或有獨到的見解,不僅表揚他勇於提出問題,還要表揚他善於提出問題,更要表揚他提出問題的價值所在,進而引導大家學會如何去深層次地思考問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從提問題中感受到更大的收獲,才會對提問題有安全感,才會越來越愛提問題,越來越會提問題。對於學生的回答,我們要慎用諸如「很好」、「非常好」、「不是,不對」等習慣性的評價。這樣的評價過於強化對與錯,天長日久,學生的注意力會集中於教師想要的東西上。我們可以適當地多使用一些中性的、接納性的或者探究性的評價。比如:「噢,這是一種有道理的思路,還有其他思路嗎?」「這個想法不錯,我們還能補充點什麼?」「很好的主意,但是我們怎麼知道……」有針對性地鼓勵學生,滿足學生的需要,鼓勵學生繼續學習。
總之,在實踐中,教師要聯系實際,優化提問內容,把握提問時機,講究提問技巧,不斷提高自己提問的能力,同時也要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發現問題的能力,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⑨ 小學數學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措施有哪些

蘭州一中是甘肅省重點中學,是蘭州最好的中學了。

肅省蘭州第一中學創建於1902年(清光緒28年),是一所具有百年歷史的省屬省級示範性高中。現有教職工180名,其中特級教師4名,高級教師68名,中級教師56名,有教學班級36個,學生2337名。甘肅省中小學計算機教育中心、甘肅省中學人口教育及師資培訓中心也設在校內。學校教育教學設施齊全,綜合實力雄居全省中學前列。

蘭州一中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形成了獨特風格和優良傳統。堅持以「弘毅」為校訓,培養學生有遠大的理想、堅強的意志,團結勤奮,求實創新,全面發展,學有特長。蘭州一中的教育理念是「養德、開智、健體、立美」。蘭州一中的辦學目標是:以升學預備教育為主,兼創名校特色,全面理解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穩步科學推進素質教育,因材施教,發展特長,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學生升入高一級學校打下堅實基礎,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合格人材。

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大力推行素質教育,以德育為主,以科研為先導,以教學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素質為培養目標,堅持「四為主、四結合」(一是以必修課為主,必修課與選修課相結合;二是以第一課堂為主,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三是以文化課為主,文化課與勞動技術課相結合;四是以常規教學為主,常規教學與實驗教學相結合),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在課堂教學方面抓教學方法的改革和課堂質量的評估,在課外活動方面抓研究性學習小組的活動,在隱性課程方面抓校園文化建設,在校本課程方面抓高一新生的軍訓和各年級的社會實踐活動。使教育教學質量得到全面、持續提高,學生素質得到全面、良好的發展。學校高考升學率連年保持在90%左右,60%以上學生進入全國重點大學,上線率、錄取率、學科平均分均名列全省首位,各學科尖子學生、特長生更是成倍涌現,1992年以來,在各級各類學科競賽中,獲國家級獎73人次,省級獎800多人次;創辦的數學實驗班,競賽成績斐然,多次組團代表甘肅省進入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冬令營,在2003年全國數學冬令營競賽中有兩名同學進入國家集訓隊。學校重視體育藝術教育,培養了一大批體育、藝術特長人才,被確定為排球、田徑傳統校,在七、八屆全運會上被授予全國群眾體育先進集體;學生交響樂團聞名遐邇,多次參加全國、省市重要演出及文藝活動並屢屢獲獎,還應邀對匈牙利、美國進行了友好訪問。

學校多次被評為全國、省、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先進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甘肅省中小學德育先進單位,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集體,全國未成年人保護先進單位。1995年9月李嵐清副總理來校視察時對學校教育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學校與國內外中學開展廣泛交流與合作,加入全國知名中學科研聯合體,與紐西蘭里卡頓高級中學、匈牙利紹莫吉州文法和衛生中等學校、美國俄克拉荷馬州數理高中建立了友好校際關系。由學校主辦、省教育廳主管的《中學教育科研》月刊已在省內外產生了一定影響。

面向二十一世紀,學校在2002年明確提出了爭創國家級示範學校的目標,並得到省教育廳的認可和重視,這對今後蘭州一中來說是一個重大而難得的機會,也是歷史賦予蘭州一中的庄嚴使命和蘭州一中面向21世紀振興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們一定要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更進一步發揚蘭州一中的優良傳統,振奮精神,勇於創新,為向著創建有特色、現代化、高質量的全國示範學校的崇高目標奮進。

教師和學生都很棒,它的錄取線是蘭州最高的。

具體的看看這吧

經孫如治萌即則軻心水杲庶劉半皎汝邡朴浩欺析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