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新課程改革實施
① 哪些省份已經實行新課改哪個年份開始實行的
高中新課程改革是以省級為單位實施的。 2004年秋季,廣東、山東、海南、版寧夏四省區作為基礎教權育高中新課程改革實驗省區,首批進入實驗; 2005年秋季,江蘇省進入實驗; 2006年秋季,福建、浙江、遼寧、安徽、天津5省市進入實驗; 2007年秋季,北京、湖南、黑龍江、陝西、吉林5省市進入實驗。 到2007年秋季,全國已有15個省份進入了高中新課程改革實驗。 按照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統一規劃,高中新課程改革將在2010年前全面推開。 高考新課標省份: 2007年(4個): 廣東、山東、海南、寧夏 2008年(5個): 廣東、山東、海南、寧夏 江蘇 2009年(10個) 廣東、山東、海南、寧夏 江蘇 福建、浙江、遼寧、安徽、天津 【經濟實力四強全部為新課標卷】 【高考考生數量前十名中有5個省區為新課標卷:山東、廣東、江蘇、安徽、浙江。】
② 新課程改革包含哪些內容
新課程體系改革內容:
1、改革課程功能,強調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在學習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要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2、改革課程結構,適應時代要求及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要求,體現課程的科學性、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3、改革課程內容,加強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系,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4、改革課程實施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5、改革課程評價標准,要發揮評價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素質提高、改進教學實踐、推進素質教育上的功能。
6、改革課程管理,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的適應性。
③ 新課程改革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一)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應轉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二)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
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三)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四)正確處理基本素養與創新...(一)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應轉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二)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
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三)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四)正確處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系。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五)遵循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學生生理、心理以及語言能力的發展具有階段性特徵,不同內容的教學也有各自的規律,應該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④ 新課程改革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2003年開始組織新高中課程的實驗推廣工作. 2005年,中小學階段各起始年級原則上都將進入新課程。
⑤ 新課改在哪些地方已經實施
高中新課程改革是以省級為單位實施的。
2004年秋季,廣東、山東、海南、寧夏專四省區作為基礎屬教育高中新課程改革實驗省區,首批進入實驗;
2005年秋季,江蘇省進入實驗;
2006年秋季,福建、浙江、遼寧、安徽、天津5省市進入實驗;
2007年秋季,北京、湖南、黑龍江、陝西、吉林5省市進入實驗。
到2007年秋季,全國已有15個省份進入了高中新課程改革實驗。
按照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統一規劃,高中新課程改革將在2010年前全面推開。高考新課標省份:
2007年(4個):
廣東、山東、海南、寧夏2008年(5個):
廣東、山東、海南、寧夏
江蘇2009年(10個)
廣東、山東、海南、寧夏
江蘇
福建、浙江、遼寧、安徽、天津
【經濟實力四強全部為新課標卷】
【高考考生數量前十名中有5個省區為新課標卷:山東、廣東、江蘇、安徽、浙江。】
2010年(15個)
廣東、山東、海南、寧夏
江蘇
福建、浙江、遼寧、安徽、天津
北京、湖南、黑龍江、陝西、吉林
⑥ 廣東2021年新高考改革,是連續考三天嗎
是的。
根據國家的統一部署,廣東省高考綜合改革屬於第三批試點省份,按計劃度應在今年8月出台改革方案,並從今年入學的高一新生開始正式實施。
也就是說,廣東省版要在2021年高考權才會按照3+3的考試科目進行高考,藝術類考生的文化課考試科目應該與普通文理科考生相同。
(6)廣東省新課程改革實施擴展閱讀:
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實施後,考生仍然要參加學業水平考試,而且學業水平考試還要增加一次等級考試。
高考改革後,學業水平考試要分為兩次,一次是合格考,另一次的等級考。合格考的成績關繫到考生是否正常畢業,而考生自選的三門科目等級考的成績則要計入高考分數。
⑦ 新課程改革
教學改革的背景和原因
第一章 課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標
新世紀之初,我國建國以來的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直接領導下,正以令世人矚目的迅猛之勢在全國順利推進。這次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難度之大,都是前七次改革所不可比擬的。它將實現我國中小學課程從學科本位、知識本位向關注每一個學生發展的歷史性轉變。成千上萬的教育工作者正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極大的熱情投入到這場改革潮流之中,相信它必將對我國基礎教育乃至整個教育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第一節 課程改革的背景和動因
1.有人提出,1992年剛剛頒布了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各科)教學大綱(試用),時隔幾年,是否有必要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改革?
課程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徑,是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最主要的依據,是集中體現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載體,因此,課程居於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是純粹主觀意志的產物,而是人們對特定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所作的主觀反應。因此,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不僅決定了一定社會中的教育是否要進行改革,而且也從根本上決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標乃至規模。教育發展的歷史進程充分地說明了上述論斷。
整個教育發展史的事實表明,社會政治體制、經濟體制的變革,以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變化,都將引發學校教育的重大變革。剛剛過去的20世紀之所以被人們稱做教育改革的世紀,其原因也在於此。
20世紀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各個方面的發展,是人類歷史上最為迅猛的一個世紀。在社會發生如此急劇變革的時期,各國的教育必將隨之而發生相應的改革,其中,涉及面甚廣,可以被稱做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的就有三次。在這三次世界性的課程改革期間,為了使改革達到預期目的,各國在教育方面所作的其規模或大或小的調整、完善更是難以勝數。
20世紀中國的教育也始終處於不斷變革的歷史進程之中。清朝末年學堂的興辦,癸卯學制的頒布,辛亥革命以及南京國民政府期間的教育改革姑且不論,僅以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的五十多年的時間而言,除了幾次重大的學制調整之外,在基礎教育課程和教材領域,至少進行了七次較大規模的改革。
眾所周知,我國的現代學校教育制度脫胎於歐、美、日等現代工業化國家的教育體制。盡管由於意識形態、政治體制、經濟發展水平、文化傳統,以及國家所處的地域等存在著種種差異,各國的教育表現出互不相同的特點,有其個性的一面,然而,由於它們都是孕育、發展、完善於工業經濟時代,所以,它們又表現出了非常相似的共同的特點,又有其共性的一面。也就是說,現代學校教育制度實際上是工業經濟時代的產物。由於它對於工業經濟時代各國經濟、社會等方面的發展發揮過重要的作用,所以各國政府對於教育都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而且越來越自覺地把教育作為實現國家目的的重要手段,以至於許多有識之士都形成了這樣的共識,即國家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的競爭。
工業經濟時代的學校教育模式的功能或價值可以概括為這樣一句話,即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生產者和勞動者,成為生產和消費的工具。學校教育孜孜以求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經濟價值。20世紀50年代,出現了人力資本理論。其專注於經濟增長、不顧人的發展的教育模式在歷史上曾經發揮過積極作用。然而,在當前的知識經濟時代,這種教育模式的弊端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的關注,要求對教育進行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如果不著手對基礎教育課程進行改革,將嚴重影響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世界各國之所以不約而同地進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其原因也在於此。
2.當前整個時代發展具有哪些特徵?對基礎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對當代社會發展的特徵做出准確的概括並非易事,在這里,我們只談對當前世界各國教育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幾個時代發展的特徵。
第一個特徵是初見端倪的知識經濟。
肇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的新技術革命,對人類的生產、文化乃至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並預示著人類發展新時代的到來。1996年,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其發表的《科學、技術和產業展望》的報告中,正式使用了「知識經濟」這一概念,此後,「知識經濟」一詞便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概念。
知識經濟是相對於人類曾經經歷過的農業經濟、工業經濟而言的,是人類生產方式的又一次重大變革。由於從20世紀如年代起,知識已經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其對於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超過其他生產要素貢獻率的總和,因此,人們把21世紀稱為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是建立在知識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經濟,因此,知識對於經濟發展的意義相當於農業經濟時代的土地、勞動力,工業經濟時代的原材料、工具、資本,而成為經濟發展的直接資源。
在知識經濟時代,勞動者的素質和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知識勞動者將取代傳統的產業工人。所謂知識勞動者,主要是指從事知識、信息收集、處理、加工和傳遞工作的勞動者。此外,在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將改變「文盲」這一概念的傳統內涵,「文盲」一詞將不再單純是指沒有文化、知識的人,而是指不能繼續學習,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識、技能的人,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有人也把知識經濟稱為「學習經濟」。
第二個特徵是國際競爭空前激烈。
剛剛過去的20世紀,人類曾經經歷過空前慘烈的兩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所謂「冷戰」時期,發生過150餘場戰爭,而因戰爭造成的死亡人數多達2000萬左右。「冷戰」結束後,被「冷戰」長期掩蓋的國與國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以及宗教團體之間長期潛在的矛盾、沖突日益突現出來,國際間的競爭空前激烈。美目的霸權主義削弱了聯合國與其他國際組織的權威和本應發揮的作用;美國等西方國家打著「人權」的幌子粗暴踐踏他國主權;信息技術發達國家的信息霸權在經濟、軍事以及文化方面對其他國家的控制、滲透,都使和平與發展不斷面臨新的不確定性。如果說既往的國際競爭主要表現在意識形態、軍事實力等方面,那麼,當前的國際競爭則主要體現在綜合國力方面,而且這種競爭越來越表現為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競爭。
第三個特徵是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面臨著困境。
這種困境主要是指人類目前面臨的諸如生態環境的惡化、自然資源的短缺、人口迅速膨脹等威脅著人類自身生存和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在工業經濟時代,社會的發展主要依賴於科學技術的進步,然而,科學技術本身是一把雙刃劍,它既會造福於人類,也會給人類帶來災難。事實上,目前人類所面臨的困境乃是人類自身在善良動機下濫用技術的「副產品」。應該特別指出的是,除了人與自然和諧關系被破壞之外,由於工具理性對價值理性的長期壓制,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困境還表現為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的削弱或喪失,而這恰恰是任何現代科學技術或物質力量都無能為力的事情。正是由於對上述問題的清醒認識,人們開始對工業化以來的社會發展模式進行深刻的反思,並從20世紀70年代起,提出了諸如協調發展模式、文化價值重構模式等各種新的發展模式。1980年,聯合國大會首次提出「可持續發展」的概念。1992年在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包括我國在內的180多個國家和70多個國際組織的代表們共同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新戰略和新觀念。總之,為了人類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在21世紀,除了必須對人類既往的所作所為進行客觀的評價之外,我們還必須妥善處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間的關系問題。
從上述對當前時代的三個主要特徵的闡述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同過去時代在經濟發展、國力增強等方面的社會發展主要依賴於自然資源或物資力量相比較,具有高度科學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的人,對於21世紀人類發展則具有越來越關鍵的意義。所謂具有高度科學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的人,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學習工具,即閱讀、書寫、口頭表達、計算和問題解決;二是要具備基本的知識、技能,以及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只有這樣,他才能具有能夠生存下去、有尊嚴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充分發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積極參與社會的發展,並能終身學習。
3.為什麼說當前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我國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
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對於人類文明的發展曾做出過舉世公認的、不可磨滅的偉大貢獻。然而,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種種錯綜復雜的原因使我國的發展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對於我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本次課程改革對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深遠的意義。
初見端倪的知識經濟,在向我們提出嚴峻挑戰的同時,也向我們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即所謂挑戰與機遇並存。如果我們能夠很好地抓住人類生產方式轉變這一歷史性的機遇,我們就可以盡快地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甚至超越它們。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上,曾經有過這樣的先例。19世紀中期,在幕府統治下的日本,遭遇到的是同我國清朝政府相類似的命運。1868年「明治維新」以後,日本抓住了19世紀後半期產業革命的機遇,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躍成為現代工業強國。其他如德國、義大利、俄羅斯等所謂「後發型國家」,在19世紀後半期的迅速崛起,同當時正在進行的產業革命都有著密切的關系。這些事例充分說明,生產方式的變革可以促成國家非常規的發展。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而且還是一個科技文化水平偏低的人口大國。如前所述,對於綜合國力的增強來說,起關鍵作用的因素是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換言之,同過去時代發展主要依賴於為數不多的精英人物相比較,當前我們更需要與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致以億計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在「人口眾多」這一既成的、不可更改的事實面前,除了繼續執行控制人口增長的長期國策之外,充分開發和利用豐富的人力資源,把沉重的人口負擔轉化為巨大的人力資源優勢,就成為制約我國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這也是我國教育無可推諉的重大責任。
誠然,我國能否很好地把握知識經濟時代生產方式變革這一歷史機遇,能否充分開發和利用我國的人力資源,取決於多方面的因素,然而,教育畢竟是其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歷史經驗已經證明,教育在把握人類自身命運、促進社會發展方面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知識經濟時代的科學技術已經成為第一生產力,在國與國之間綜合國力競爭的時代,由於教育在綜合國力競爭中起著奠基的作用,綜合國力競爭必將聚焦到教育上來,從這個意義上講,教育乃是世界各國國力競爭的制高點,誰搶佔了這個制高點,誰就將占據主動的地位,誰就將有可能最終贏得這場競爭的勝利。基於對教育功能准確而深刻的認識,黨中央、國務院適時提出了「科教興國」戰略,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我國的教育已經被賦予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為了更好地擔負起這一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教育工作者應該深刻地反思我國教育的現狀,並認真地思考究竟應該如何擔負起這一歷史重任。
4.為什麼說我國基礎教育課程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和既往的七次課程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對於促進我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與此同時,我們必須實事求是地承認,目前我國基礎教育的現狀同時代發展的要求和肩負的歷史重任之間還存在著巨大的反差。我國基礎教育課程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其原因如下。
第一,固有的知識本位、學科本位問題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所產生的危害影響至深,這與時代對人的要求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工業經濟時代學校教育的中心任務是傳授知識,因而,系統的知識幾乎成為「課程」的代名詞。知識之所以占據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為人們賦予了知識一些「神聖」的特徵。知識不僅是絕對的,而且也是客觀的,因而,知識成為了外在於人的、與人毫無關系的、類似於地下的礦物那樣的客觀存在物。對於知識而言,人們惟一能夠做的事情,就是「發現」。對於學校里的學生而言,他們的任務乃是接受、存儲前人已經「發現」了的知識。在這種知識觀的指導下,學校教育必然會出現書本中心、教師中心、死記硬背的現象。「課程即教學的科目」或「課程是教學內容和進展的總和」等是人們普遍認同的觀點。需要明確指出的是,這里的「教學科目」或「教學內容」主要是教師在課堂中向學生傳授分門別類的知識。這種課程觀最大的弊端是:教師向學生展示的知識世界具有嚴格的確定性和簡約性,這與以不確定性和復雜性為特徵的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毫不匹配,教育、課程遠離學生的實際生活。在實踐中,與知識、技能的傳授無直接關系的校內外活動,往往被看做是額外的負擔而遭到排斥。這種知識本位的課程顯然是不符合時代需要的。
知識屬於人的認識范疇,是人在社會實踐中形成並得到檢驗的。從這個意義上講,「知識」更像動詞(即知識乃是一種「探究的活動」),而不是名詞(即知識是絕對的、不變的「結論」)。換言之,無論新知識的獲得或是現成知識的掌握,都離不開人的積極參與,離不開認識主體的活動。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實質上是一種探究的過程、選擇的過程、創造的過程,也是學生科學精神、創新精神,乃至正確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過程。為此,必須拆除阻隔學校與社會、課程與生活之間融會貫通的藩籬。惟有如此,學生才會感到,學習是生活的需要而不是額外的負擔;並且,原先在被迫接受的「學習」活動中處於邊緣位置,有時甚至作為教育的消極因素而遭到排斥的情感、體驗才能獲得與理智同等的地位。
第二,傳統的應試教育勢力強大,素質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實。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始終縈懷於中國人民心中的「強國夢」,伴隨於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知識爆炸」,以及普遍存在於「後發型國家」一定發展階段教育之選拔功能的突顯等因素,又使我國學校的課程體系表現出下列一些特徵:對於書本知識的熱衷追求使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厭學情緒不斷加重,學生為考試而學、教師為考試而教。現在,人們已經把目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存在的種種弊端概括為「應試教育」。
李嵐清副總理在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從總體上看,素質教育的成效還不夠明顯,尚未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一些地方開展素質教育還是號召多而落實的措施少,一些學校對素質教育的理解和實施存在簡單化、片面化的傾向,個別地方應試教育愈演愈烈。」陳至立部長在此次會議上所做的報告中指出:「推進素質教育步履艱難,基礎教育還沒有擺脫『應試教育』的慣性和影響,在一些地方就像有的同志形容的『素質教育喊得震天動地,應試教育抓得扎扎實實』。」我國1986年實施義務教育至今才十餘年,尚缺乏構建和實施義務教育課程的經驗積累,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從1996年7月開始,組織了六所高等師范院校的有關專家研討並制訂了九年義務教育課程實施狀況的調查方案,並於1997年5月在九個省、市對城、鄉16000多名學生、2000多名校長和教師、部分社會知名人士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凸現出現行課程方案所顯示的種種問題:教育觀念滯後,人才培養目標同時代發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適應;思想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不強;課程內容存在著「繁、難、偏、舊」的狀況;課程結構單一,學科體系相對封閉,難以反映現代科技、社會發展的新內容,脫離學生經驗和社會實際;學生死記硬背、題海訓練的狀況普遍存在;課程評價過於強調學業成績和甄別、選拔的功能;課程管理強調統一,致使課程難以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和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求。這些問題的存在,以及它們對實施素質教育的制約及產生的不良影響,都足以說明推進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針對性。
我們必須看到,世紀之交,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世界范圍內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近年來,世界上許多國家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無論是反思本國教育的弊端,還是對教育發展提出新的目標和要求,往往都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入手,通過改革基礎教育課程,調整人才培養目標,改變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這些國家都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作為增強國力、積蓄未來國際競爭實力的戰略措施加以推行。鄧小平同志在1985年就曾指出:「現在小學一年級的娃娃,經過十九年的學校教育,將成為開創21世紀大業的生力軍。中央提出要以極大的努力抓教育,並且從中小學抓起,這是具有戰略眼光的一著,如果現在不向全黨提出這樣的任務,就會誤大事,就要負歷史的責任。」基礎教育是關系國家、民族前途和命運的千秋大業,因此,振興教育,全民有責。我國廣大的教育實踐工作者、理論工作者以及行政管理工作者正是肩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胸懷全國每一位學生全面發展的關愛,腳踏實地地投身於這次課程改革中去的。
5.各個國家的課程改革有什麼特點?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如果要把各個國家,哪怕是重要國家的課程改革一一列舉出來,無疑將是一份很長的清單。然而,各國目前課程形成的歷史及其價值取向等方面都有著非常相似的特點,而且,處於同一時代的世界各國教育或學校課程必然會面臨相同的問題,所以盡管各國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差異,但各國的課程改革還是表現出以下一些共同趨勢。
第一,政府參與並領導課程改革。
由於新技術革命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變化,從20世紀80年代起,教育受到了各國政府前所未有的關注,除了大量增加撥款給予教育改革以財政支持之外,由政府支持並組織有關專家、教師、教育管理工作者、家長等參與的各種研究報告、課程改革方案、教育法律、教育政策等文件紛紛出台。僅在80年代,美國此類文件即達數百份之多。1990年,美國前總統喬治·布希曾召集各州州長在弗吉尼亞大學舉行了。教育首腦會議」,提出《美國2000年教育戰略》。此後,美國又提出了關於英語、數學、自然科學、歷史等學科的全國統一標准。其他如俄羅斯、德國、英國、法國等國政府也都制定了課程標准或類似課程標準的文件。就亞洲的情況而言,日本的課程審議會議於1998年發表了關於改善中小學課程標準的審議報告,同年,文部省頒布了相當於課程標準的《學習指導要領》。韓國教育部在1996年的《韓國教育》白皮書中提出了韓國第六次課程改革的目標。而在我國台灣、香港地區的課程改革中,行政部門的組織、發動無疑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第二,課程改革的焦點是協調國家發展需要和學生發展需要二者之間的關系。
20世紀教育發展的歷程表明,滿足各自國家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發展的需要乃是各國不同時期教育發展和課程改革惟一的追求目標,而學生的發展幾乎成為了一種教育奢侈品。正像前面已經提到的那樣,嚴峻的事實已經表明,離開人類整體利益和長遠發展需要而片面追求物質生產高速度發展,離開人之為人的文化精神,即人文精神的發展,已經使人類付出了沉痛的代價,已經引起了人們的警覺。毫無疑問,國家發展的需要依然是這次課程改革的首選目標。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在1997年的一次講話中明確指出,為了迎接21世紀知識經濟對美國的挑戰,必須要讓每一個學生學到在激動人心的21世紀里取勝的東西。從20世紀80年代起,由經濟大國向政治大國轉變始終是日本政要的目標。然而,與既往的做法不同的是,這次課程改革不再把學生看做是裝載知識的容器,或攫取自然資源、從事物質生產的工具,而是把今天的學生當做國家和人類社會未來的主人,因而非常注重學生的發展,因為這不僅是發展經濟和增強國家綜合實力的需要,也是人類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因此,對於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來說,促進學生的發展既具有「手段」的價值,又具有「目的」的意義。
第三,課程改革具有整體性。
眾所周知,20世紀60年代發生在美國、蘇聯的課程改革,不僅歷時長久,而且規模浩大,然而就其內涵來說,卻是非常有限的。盡管兩國的國情以及理論基礎互不相同,然而它們卻表現出驚人的相似:讓學生在更短的時間內更好地掌握更多的科學和文化知識。因此,兩國都耗時費力地組織了各門學科的第一流專家重新編寫教材,更新教學內容,以容納各類「最新」「最先進」的知識。這次課程改革除了重新釐定課程目標之外,還對基礎教育的課程結構、課程內容及其組織方法、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涉及「課程」的幾乎所有方面加以改革。
源自《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 朱慕菊主編)
⑧ 如何理解廣東高考改革新方案
1、物理歷史二必選一,採用卷面分記分
考生須在「物理」與「歷史」中只選1科,體現高考服務選材、立德樹人的核心目的。該科目採用卷面分記分,即學生能考到多少分,高考最終該科目的分數就是多少分。此方式更直觀反饋教學,指引學生更高效地學習、備考該學科重、難點知識。
2、剩餘四選二,採用等級賦分
考生需要在化學、生物、地理、政治4科中選取2科作為高考選考學科,因而產生6種不同的考學、選拔情況;然而各學科考試命題難度不一,將帶來卷面分數差異。為了保證高考的公平性以及滿足高考選拔人才的目的,此兩科會採用等級賦分的形式記分。即根據該科目考生排名所在等級對應的分數,作為考生本科考試的分數,計入高考總分。
高考總成績還是750分,其中「3」(語數外)+「1」(物理或歷史)直接使用卷面分,共550分。「2」實行等級賦分,各100分。
3、高校專業招生計劃未出,選科須謹慎
根據此前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員會對高考改革試點省份或城市的招考錄情況分析,高校在專業錄取的過程中,不僅會對考生的成績有一定要求,更會對考生的選考科目有限制。例如,某些高校專業,只錄取選擇了「物理」甚至是「物理+化學」的考生,故選擇其它組合的考生就算成績再高也無緣此專業。因此,考生須提前進行生涯規劃,結合未來專業以及個人職業傾向,慎重選科。
因此,根據此前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員會的選科公式,我們建議學生從「1科覆蓋專業+2科強勢沖分」的角度規劃自己的選科。
正如上文所說,各選科組合的專業覆蓋率差異較大,因此我們需要選擇一個覆蓋率更廣的學科(建議優先參考其他試點省份各學科專業覆蓋率,相關內容可關注「碉堡高中」公眾號獲取)。另外,從升高一暑假開始,充分發掘自己的興趣與強勢學科,明確其餘兩個選科,盡早投入更多時間,使高考效益最大化。
4、從官方文件引申,不選≠不學
除了要關注選考(計入高考成績)的學科,學生同時也要關注其他學科的學業水平考(下稱學考)。為了確保學生能掌握所有學科所學知識,學生必須參加學業水平考,合格後方能報考高考中的選考。同時,學業水平考也作為高中能否畢業的依據,以及春季高考(大專錄取)的錄取分數依據。因此,請各位家長、同學留意,不是只有選考的科目才需要努力學,其他學考科目就可以掉以輕心。
從升高一暑假開始,建議大家就要端正心態、均衡各學科的學習與探索,為後續選科保留最大的主動性。
喜歡我的答案記得採納哦,謝謝!
⑨ 新課程改革最早實行的地區和時間
2004年秋季,廣東、山東、海南、寧夏四省區作為基礎教育高中新課程改革實驗省區,首批進入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