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要求學生發展目標方面
① 新課程下學生學業評價新趨向體現在哪些方面
1強調多元主體的相互配合
發展性學生評價強調教師、學生本人、同學、家長等多元主體在評價上的相互配合,將評價變為多主體參與的活動,實現多元評價與自我評價相結合。教師把學生的自我評價、對他人的評價作為教育反饋信息,不但可以發現教師本人對學生評價的偏差,還可以了解學生學習的困難與不足,並及時予以引導和糾正。如學生成長記錄袋不但收入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將學生本人、同學的評價、父母的期望及個人的特殊作品收入其中,作為自己成長進步的實錄,通過大量的多元主體評價資料,客觀地反映學生的進步及存在問題。這種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強調了評價過程中主體之間的雙向溝通、選擇與協調,實現了各種評價的有機結合,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且有利於培養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注重過程,淡化結果
發展性學生評價主張將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不僅關注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情況,也關注學生成長過程、方法、情感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它將學生以往素質積累的成績、現在所處的水平和將來發展潛力結合起來給學生以綜合評價,通過有效關注和積極引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科學的探究精神。評價過
程中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價值觀的形成,突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有機結合的多維培養目標,使評價的診斷、選擇、導向、改進等功能在促進學生發展中得到充分的發揮。
3強調質性評價,關注差異
改變以往只注重單一的量化評價方法,把質性評價和量化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有效地描述學生全面發展的狀況。質性評價通常記錄了學生的各種行為表現、作品或者思考等描述性的內容。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分數,而是較好地全面反映了學生發展的狀況,對於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1983年斯塔弗比姆在《方案評價的CIPP模式》一文中指出: 「評價最重要的意圖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發展性表達了一種從評價「過去」和「現在」、轉向評價「將來」和「發展」的新理念。
4評價內容的多元性
根據新課程標准要求,發展性學生評價的評價內容,是以促進學生自主、和諧發展為目標。發展性評價觀不僅注重學生智力水平的提高,同時也關注學生心理水平、身體素質等方面的發展,力求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取得較
大、較快、較好的進步。因此,「考試不是一個結論,而是一個起點的標准,它幫助每一個人估計他自己的學習方法的效率。評定的手續應象衡量一
個人是否符合外在標准一樣衡量他的進步。」發展性評價不再把評價僅僅看成是甄別與選拔人才
的過程,而是把評價看成是促進學生改善學習手段、完善自我的過程。
② 新課程標準的課改目標
概括地說,課程改革的根本任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工業經濟對於「效率」的崇拜又決定了學校教育必須以簡約、規范的方式來傳授知識,因此,建立在對知識加以分門別類基礎之上的分科課程就成為課程結構最重要的特色。此外,各門學科對於各自領域知識體系的「完整性」「系統性」「邏輯性」「權威性」的追求,不僅造成了學科之間的森嚴壁壘,而且使教科書獲得了至高無上的尊嚴。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以教科書為載體知識便處於核心地位,成為制約教師和學生活動的依據。換言之,知識成為學校課程體系的目的。
現行課程體系的上述特徵,都反映了這么一種教育理念或關於人的發展觀:國家和社會發展集中地體現為經濟的發展,因此,與生產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乃是學校課程體系應該追求的最高目標;同時,它也構成了人的「發展」的全部內涵。
顯然,如果不根治中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現存的應試教育的弊端,素質教育就不能推行。
為了實現新課程的培養目標,同時針對現行的基礎教育課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提出了本次課程改革的六項具體目標。這些目標構成了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總體框架,體現了課程改革是一項復雜而細致的系統工程。
一、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
二、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三、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系
四、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五、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評價與考試制度
六、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制度
《關於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明確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必須端正教育思想,轉變教育觀念。如果我們全體教育工作者不能做到這一點,課程改革就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素質教育就會流於形式。同以往相比,這次課程改革在如何看待學生、學習、知識、發展、課程等方面,都有著重大的轉變。 學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對象,究竟應該如何看待學生,這是教育工作者面對的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學生觀的核心內涵是,學生究竟是人還是物。至少在口頭上,幾乎任何人都認為學生是人,然而,在我們實際的教育工作中,卻普遍存在著把學生當做任人擺布的物的現象。這涉及一個如何看待人的問題。這次課程改革對於學生的看法堅持了以下三個要點。
第一,統一性、規范性作為生活在一定社會條件下的人,人與人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使學生具有「被決定」的一面。馬克思關於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的闡述,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因此,新課程必須具有必要的統一性、規范性,這一點在課程標准中得到了體現。
第二,主動性
作為具有主動性生命形式的人,學生與無生命的物和有生命的植物、動物有著本質的區別。正是這種主動性,使人能夠不斷地「更新」,不斷地超越自我。因此,在課程實施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充分考慮如何保護並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第三,學生具有「未完成性」。
從積極的意義上理解,這種未完成性是指:在我們的學生身上,具有豐富的潛能,存在著廣闊的發展空間,蘊藏著對於復興中華民族大業至關重要的人力資源。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充分發展是這次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使命。 從前面的表述中,我們已經知道工業經濟時代學校教育的中心任務是傳授知識,因而,系統的知識幾乎成為「課程」的代名詞。知識之所以占據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為人們賦予了知識一些「神聖」的特徵。知識不僅是絕對的,而且也是客觀的,因而,知識成為了外在於人的、與人毫無關系的、類似於地下的礦物那樣的客觀存在物。對於知識而言,人們惟一能夠做的事情,就是「發現」。對於學校里的學生而言,他們的任務乃是接受、存儲前人已經「發現」了的知識。在這種知識觀的指導下,學校教育必然會出現書本中心、教師中心、死記硬背的現象。
這次課程改革堅持實踐的觀點,並吸納當代哲學、心理學、教育學、復雜科學等多種學科的研究成果,認為知識屬於人的認識范疇,是人在社會實踐中形成並得到檢驗的。換言之,無論新知識的獲得或是現成知識的掌握,都離不開人的積極參與,離不開認識主體的活動。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實質上是一種探究的過程、選擇的過程、創造的過程,也是學生科學精神、創新精神,乃至正確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過程。因此,這次課程改革要求在師生關系、教與學的方法等方面都要有重大變革,強調教師要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富有個性地學習。對於學生來說,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儲知識,而是學會探究,以便為終身繼續學習奠定基礎。 課程結構調整就其實質而言,就是重新認識和確立各種課程類型以及具體科目在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價值、地位、作用和相互關系。
主要課程類型
①學科課程與經驗課程,這是從課程內容所固有的屬性來區分的兩種類型。其中,學科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傳承人類文明,使學生掌握人類積累下來的文化遺產;經驗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使學生獲得關於現實世界的直接經驗和真切體驗。
②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這是從課程內容的組織方式來區分的兩種類型。其中,分科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使學生獲得邏輯嚴密和條理清晰的文化知識,而綜合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通過相關學科的整合,促進學生認識的整體性發展並形成把握和解決問題的全面的視野與方法。
③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這是從課程計劃中對課程實施的要求來區分的兩種類型。其中,必修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共性,而選修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個性。
④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這是從課程設計、開發和管理主體來區分的三種類型。其中,國家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通過課程體現國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通過課程滿足地方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校本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通過課程展示學校的辦學宗旨和特色。上述各類課程所具有的特定價值以及每組課程類型所具有的價值互補性,意味著它們在學校課程結構中都擁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即學校的課程結構應當是由各種課程類型共同構成的一個有機的統一體。
中國現行的課程結構,存在著較嚴重的不足。首先,在學校課程中學科課程占據絕對主導地位,而經驗課程則微乎其微;分科課程占據絕對主導地位,而綜合課程則微乎其微;必修課程占據絕對主導地位,而選修課程則微乎其微;國家課程備受關注,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得不到實質性的開發。課程類型的單一使得在注重發揮一種或幾種課程類型價值的同時,忽視或放棄了其他課程類型在學生發展方面所具有的價值,學生在這種單一課程的「滋養」下,其片面發展在所難免。其次,學校課程中各具體科目之間的比重失衡,語文、數學等科目所佔的比重過高,擠佔了其他學科的時間,從而直接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
針對現行課程類型結構單一的狀況,在新的學校課程結構中設計了與學科課程相對應的經驗課程,與分科課程相對應的綜合課程,與必修課程相對應的選修課程,並為開發與國家課程相對應的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提供了較大的空間。學校課程類型的多樣化是全面實現課程價值的一種重要方式,多種課程類型的有機結合將有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將為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學生過分追求學業高分、綜合素養低、主動學習能力弱的狀況提供有利條件。針對現行課程結構中科目比例失衡的狀況,新的課程計劃分別將語文所佔的比重由原來的24%(1992年)降至20%~22%,將數學由原來的16%(1992年)降至13%一15%,並對其他傳統優勢科目所佔的比重進行了適當的下調。同時,將下調後積累下來的課時量分配給綜合實踐活動和地方與校本課程。其中,綜合實踐活動擁有了6%一8%的課時,地方與校本課程擁有了10%一12%的課時。顯然,學校課程體系中具體科目比重關系的調整折射出中國開展此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即重點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主動和自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以及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本次課程結構的調整將扭轉長期以來困擾中國的中小學課程類型單一、科目比重失衡的局面,從而實現學校課程類型多樣化、具體科目比重均衡化的要求。 (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小學低年級開設品德與生活、語文、數學、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小學中高年級開設品德與社會、語文、數學、科學、外語、綜合實踐活動、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
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語文、數學、外語、科學(或物理、化學、生物)、歷史與社會(或歷史、地理)、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以及綜合實踐活動。積極倡導各地選擇綜合課程。學校應努力創造條件開設選修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藝術、美術課中要加強寫字教學。
(二)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為使學生在普遍達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實現有個性的發展,課程標准應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開設必修課程的同時,設置豐富多彩的選修課程,開設技術類課程。積極試行學分制管理。
(三)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具有初步技術能力。
(四)農村中學課程要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在達到國家課程基本要求的同時,可根據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因地制宜地設置符合當地需要的課程,深化「農科教相結合」和「三教統籌」等項改革,試行通過「綠色證書」教育及其他技術培訓獲得「雙證」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學也要逐步開設職業技術課程。
《綱要》明確要求課程設置必須「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既是本次課程結構調整的三條基本原則,又是新課程結構區別於現行課程結構的三個基本特徵。可以說,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是我們全面領會和理解新課程結構的三把鑰匙。
課程結構的均衡性是指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各種課程類型、具體科目和課程內容能夠保持一種恰當、合理的比重。根據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新課程結構包容了各種類型的課程和多種與現實社會生活以及學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關的科目,同時通過課時比例調整,使其保持適當的比重關系。這是從課程方案層面體現出來的均衡性。
③ 如何理解新課程標准中「問題解決」目標與學生發展之間的關系。
問題解決是新課程提出的新理念,過去的課程,往往關注的是知識的講解、學習內技能的訓練,而對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感受、思維狀態忽略。這正是新課程,或者說現代課程提倡的教學觀念的轉變。教師在課堂上要把關注點轉變為,利用知識和技能培養,訓練學生會思考、會提出問題、能用一定的方法自己解決問題,從而從形成自主發展能力,將來脫離教師,獨立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對自己的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這比教師給再多的知識意義更重大!
因此,在課堂上,教師一定結合每一個環節的實施,關注學生在想什麼,想到自己在發展學生思維上做了些什麼?學生通過教學活動思維獲得了什麼發展。
這就要求教師培養學生會提問、敢提問、能提問,還能用一定辦法解決問題,獲取知識。問題解決的過程就是學生的發展與提高過程!
④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什麼
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應體現時代要求。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革命傳統;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
(4)新課程要求學生發展目標方面擴展閱讀:
1、轉變了教師觀念和角色換位。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教師逐步樹立了「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引導者」、「教師是學生『平等中的首席』,要積極倡導以學生學習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實現了角色的換位轉變。
教師從傳統教學的傳授者逐步轉向現代教學的組織者、學生探索知識的引導者和合作者,實現了師生之間關系和諧、民主、平等地位。
2、提高了教師的整體素質。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學校的教學研究更加活躍,教師在進行常規教研活動以外,又進行了更多的嘗試,使教學研究氣氛空前濃厚,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能力、實施設計的能力、評價與總結能力不斷得到提升,為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改變了學生學習方式。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了學習的責任感;注重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培養了學生從尋求不同途徑獲取知識的能力;注重了學生批判意識和懷疑意識的培養,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
⑤ 如何在新課程標准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目的是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更關注個體的進步和多方面的發展潛能,調動廣大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評價改革是課程改革的關鍵,新的課程理念要求我們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必須關注人的發展,而不是對分數的唯一追求,因此,我們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與《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精神,著力進行建立課程評價機制的嘗試,樹立「以人的發展為本」的評價觀,轉變評價理念,制定評價策略,努力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目標的整合,體現評價形式的多樣化與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是本次課程改革學生評價工作的基礎,應包括評價的內容和標准,評價方法和促進學生發展的改進計劃。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這不僅是評價體系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評價方法和手法以及評價實施過程的轉變。以往的學生評價主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這樣的評價是甄別,選拔和評優的功能,而在如何促進學生發展方面作用有限,如何構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以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是教育各部門及廣大師生十分關注的問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應包括以下四個工作環節。一.明確評價內容和評價標准確立教師不斷成長的評價標准和內容新的課程是關注教師的成長,關注教師個人身心健康和發展,新的評價觀強調對教師的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建立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使教師從各種渠道獲取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確立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標准和內容建立促進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的各方面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要,打破唯「學生學業成績「等單一指標來評價學生的做法,重綜合評價。實現評價指標多元化,要從單純通過書面測驗,考試檢查學生對知識,技能掌握的情況轉變為運用多種方法綜合評價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與技能、創新意識和實際能力等方面的變化與進步。二.改進評價方法和方式改進評價方法和方式促進教學成長課程學習中最能反映一個學生學習態度,知識與技能,情感價值觀等情況。為此,學校要求進教師把激勵性評價慣穿於教學的每一個環節。皮格馬利翁效應及課堂教學實踐證明:教育教學中教師的肯定性評價語對學生學習的進步,成績的提高能起到較好的激勵作用。愛迪生曾經說過「相信自己能的人就會贏!」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諷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無論對什麼樣的學生,教師都要讓他們樹立一個信念:「我能行!」而正確的評價絕不是簡單的「好!」或「不錯就了事,需要精心設計,何時評價,如何評價,怎樣措辭,都力求恰到好處。用科學的評價手段,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新課程所倡導的發展性評價,是以人為本,以發展為本,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情感,學習態度,學習的價值觀,由於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之間在各科學習上必然存在著差異,所以允許一部分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隨著知識與技能的積累,逐步達到應達到的目標,為此,我們要求教師選擇推遲作出判斷的方法,即允許學生提出兩次評價要求,因為這種「推遲判斷」會讓那些在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看到了希望讓他們感受到獲得成功的喜歡,從而激發了新的學習動力。三.強調質性評價,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實現評價方法的多樣化新課程標准理念指導下的學生評價應該是多元化結合,綜合評定,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有些評價要素是可以量化的,我們應採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這種分析能比較准確地反映客觀實質,防止主觀性。隨著社會的發展,知識爆炸,競爭加劇,網路與信息時代的來臨,僅僅掌握知識與技能已遠遠不能適應社會對人發展的要求,因此,以量化方式描述,評價一個人的發展狀況則表現出僵化,簡單化和表面化的特點,那樣學生發展的生動活潑和豐富性,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生的努力和進步都被泯滅在一組組抽象的數據中,這樣的評價,事實上往往丟失了教育中最有意義最根本的內容,質性評價的方法則以其全面、深入,真實再現評價對象的特點和發展趨勢的優點受到歡迎。所以,我們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應用多種評價方法。例如,激勵性的評語,成長記錄袋,學習日記和情景測驗等質性評價方法都有利於我們深化學生評價改革。四.明確促進學生發展的改進要點並制定改進計劃促進「全面發展」不等同於追求「全優發展」,「全面發展 「強調在基礎教育階段,課程的功能和目標是從全面發展的角度發展和發現了學生多方面的潛能,因此,各課程目標中不僅包含學生在「知識與技能」方面的發展,還要求關注學生在「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多方面的發展。例如:《數學課程標准》中提出,評價時還應關注學生以下諸方面的變化與發展。對數學的興趣與好奇心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和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發展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實質上,促進「全面發展」強調給予學生全面發展的機會,但絕不等同於追求「全優發展」。因此,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是指從全方位的角度,評價學生各個方面在原有水平上的進步狀況,它允許學生身上同時存在著優勢領域趨勢和不足領域,於是,要注意避免教師只以顯性的評價指標為導向培養學生,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擁有自信,實現個人價值。評價體系的改革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實現了教師 角 色的轉變,,課堂上,學生的頭抬起來了,手舉起來了,話多起來了,教師從講台上走下來了,「師道尊嚴「的架子放下來了,教師已經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促進者、合作者、服務者、以學論教的教學評價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教學質量得到明顯提高。總之,一句話,要扎扎實實地搞好課改,就必須扎扎實實地搞好課程評價,我們要有信心將新的評價理念應用於教學實踐,用發展的眼光,關注個體差異和獨特性,爭取讓評價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⑥ 新課改六大目標,你有何感想
(最多可選2個答案)
對回答者的感言:
(選填項,40字以內)
我對新課程培養目標的理解
新課程培養目標的內容:
⑴ 、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革命傳統。
⑵ 、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
⑶ 、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才觀、價值觀。
⑷ 、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
⑸ 、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
⑹ 、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
⑺ 、具有強健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獲得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以上內容含概了以下要點:
① 公民意識; ② 價值觀念; ③ 社會責任感; ④ 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⑤ 科學人文素養和環境意識; ⑥ 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 ⑦ 強健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⑧ 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新課程培養目標重視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強調科學精神、人文素養和環境意識,重視學生身心健康和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培養,提出了適應終身學習的知識、技能和方法。
新課程培養目標的特點:
第一:著眼學生個性的整體性發展。培養目標的七條內容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旨在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和諧發展。
第二:強調終身教育的基礎性。基礎性是基礎教育及其培養目標的根本性,基礎教育的基礎是為人的發展、終身學習打基礎。
第三:突出素質教育的重點。新課程把「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重要的培養目標,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敢於懷疑、敢於批判、敢於超越的精神,積極進取、求實、求是、頑強的品質,理論聯系實際的意識,樂於動手、勤於實踐的習慣。
第四:體現對學生的人文關懷。關注每一個學生,為了每一個學生 的發展,是本次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神聖使命。新課程明確指出,要使「學生具有強健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體現了健康第一的思想。關注學生的健康,讓學生富有情趣地生活,生動活潑地成長,是新課程的追求,是新課程的目標。
⑦ 高中新課程改革的課程理念和目標是什麼
理念:高中新課程改革的課程理念:
1.使所有學生和學校都成功。《普通專高中課程方案(實屬驗)》明確提出:「普通高中是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化,這是我國對高中課程性質的基本定位。這種轉化意味著高中課程不再是為少數精英服務的教育,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促進所有學生的發展,使所有學生都能成功。這種轉化也意味著,在高中教育中原有的重點、示範和普通高中的界限被打破,所有的學校都能根據學校自身的特點和優勢,成為促進所有學生成功的優質高中。高中課程改革的這種理念旨在滿足社會和個體對高中教育發展的基本需求。
⑧ 談談如何運用新課程理念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體現了以人為本 教學觀念。新課程注重學生個體發展,提高學生科學和人文素養。它關注是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以及伴隨這一過程而產生的積極情感體驗和正確的價值觀。它突出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協作的能力,發展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另外還要求讓每個學生擁有健康的身心,優良的品質和終身學習的願望與能力,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從而實現全體學生的發展,以及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新課程觀是對傳統的教學觀念的一次大的改革更新。在初中教學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它對課程價值的認識體現了更多的人文精神。把學習當作是人發展的一部分這一全新的理念貫穿了初中課程改革的始終。它把教學由過去注重知識和技能兩方面擴展到注重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五個方面。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面的要求。圍繞新課程理念和要求,要實現學生全面發展,我們應該作到以下幾點:1)、更新觀念,轉變角色 傳統的觀念認為,教學不就是教師教,學生學,教師教多少,學生學多少而已,不注重對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而把教師僅僅看成是一個知識的傳授者。教師的知識處於至高無上的權威地位。而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既要作一個知識的傳授者,又要作一個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繼續學習的學習者,課程實施的組織者、執行者、開發者和創造者。只有更新了這一觀念,轉變了互動的角色,互動即是師生雙方面的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這里的互動包括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班級之間的互動,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互動的內容包括情感、行為、心理、思想、意識形態、以及內驅力等等。教師才能發現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並及時地加以解決和修改。從而得到學生的信任。學生也能在這一過程中受到啟發,. 增長見識,找出自己的優缺點,進而能理解和支持教師的工作。所謂以人之長,補己之短在這個不斷完善,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思維力、創造力和想像力。2)因材施教,團體進步 眾所周知,在每一個班級里都有優生和差生之分,他們之間的興趣愛好,交往團體,思維方式,判斷能力,天性稟賦都有千差萬別之分。正如世界上尋不見完全雷同的一對樹葉一樣,人海茫茫、教海無邊,我們既找不到兩個完全相似的學生,也不會找到能適合任何學生的一種教學方法。如果給予同一個目標,同一種方法,很難獲得同樣的效果。讓學生全面發展,並不是讓每個學生,及其每個方面都要按統一規格平均發展。只有在充分了解自己學生的基礎上,因材施教,找出最適合每一個個體的目標和方法,才能使他們團體共同進步。在這里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根據學生在不同階段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教師應把工作的重點放在了解學生,分析學生,制定具體化的學習方案上面。而不是傳統的怎樣備好一堂課,怎樣組織一堂課這方面。根據美國心理學家Lewen的團體動力試驗可以看出,一個人在團體中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和個體獨處時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是不一樣的。團體的動力可以帶動個體的進步。而眾多個體的進步又可以促進團體發生質的飛躍。這種良性循環是每一個為教者夢寐以求的奮斗目標。在個體中培養團體意識,在團體中促進個體發展。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影響力、號召力、相互協調能力。3)勵精圖治,志存高遠 所謂沒有遠大的理想,就沒有前進的方向,就沒有奮斗的目標。學習的積極性從何而來?肩負的使命怎樣才能完成?我們所培養的學生是二十一世紀的棟梁。這就要求教師培養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正確的發展方向,切合實際的奮斗目標,從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自主學習是一種高品質的學習,是能有效促進學生發展的學習。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給學生帶來理智挑戰、使學生獲得豐富積極體驗的學習,才能促進學生樹立更遠大的理想和更高的奮斗目標。只有引導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同時也成為學生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才能培養學生高尚的價值觀,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4)關注社會,崇尚美德 一個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必須接觸社會。那種成天只知道讀書,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人,即使考試成績再好,考分再高,也不是一個合格的人,更不用說好學生,或者說全面發展的學生了。很多高分低能的畢業生,很多游盪於街頭巷尾,到處惹是生非的不良少年。已經給了我們太多的,太深刻的教訓。所以應該要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思想品質、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待人接物等進行全面的培養。教師就是要善於發現和發展學生的潛能。這里的潛能包括社會生活能力、社會實踐能力、社會生存能力、社會溝通能力、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高尚藝術的鑒賞能力。我們要培養學生有較強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有高尚的審美情趣;具備良好的個性和誠信健全的人格;能夠關注社會發展動態,關注國際趨勢。崇尚社會美德,公共美德,自然美德。緊跟時代步伐,把握發展方向。作一個對國家,對人民,對社會有用的人。以此培養學生的人生觀、審美觀。5)靈活多變,不拘一格 新課程教學不囿於預先設定的固定模式,可在實施過程中開放地納入源於個人的直接經驗、彈性靈活的臨場體驗,鼓勵師生即興發揮,超越預先制定的要求。也就是說教師可以靈活多變地授課,不受教材、課本、課時的限制。教學方法也注重靈活多變,不拘一格。比如傳統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中心,教師牽著學生走,學生圍繞教師轉。這種單一的,填鴨式的教學往往是教師費力不討好,學生努力學不到。因為教師教的僅僅是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內容。對領悟能力稍差的學生,努力去聽課,卻不一定能弄懂全部。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卻又是浪費了很多時間,卻沒有學到相應的東西。長此以往,學生習慣了被動地學習,被動地接受。學習的主動性也漸漸喪失。探索新事物,發現新問題的勇氣和能力也一點一點地被磨滅了。顯然,這種以教師講為中心的教學,是不利於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提高和身心全面健康地發展的。而新課程教學改革要求的教學方法就有,比如情景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激勵式教學法,引導式教學法,娛樂式教學法,實驗式教學法等等。可以滿足多層次,多平面的學生的需要。這就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有助於其創造性的培養。 綜上所述,如三字經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新課程理念注重人的自然屬性發展,教師應成為學生利用新課程資源的引導者,引導學生走出教科書、走出課堂和學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種資源,在社會的大環境里學習和探索,才能更進一步實現人性化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