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信陽中小學課程改革案例

信陽中小學課程改革案例

發布時間: 2021-03-15 13:48:38

㈠ 簡要敘述,在案例的教學過程中,突出體現了小學數學新課程改革的哪些理念

自2課程改革以來,作為實施學校素質教育和落實新課程理念的教學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要按照新課程改革要求,把體現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把提升學生學習技能作為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積極實施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教學效率。在探索實踐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數學教師必須要把教學新理念落到實處,下面談談本人在課改中的幾點做法。 一、轉變教學觀念,用學生語言、心態去教育學生,傳授知識。 我們的教學基本上是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教師將知識灌輸給學生,這種教學模式極大的妨礙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影響了學生的創造性學習。只有富有創造力的教學主體,才能煥發學習主體的創造活力,講究教學方法的靈活性。以往的時候,教材怎麼編寫,教師就怎麼教。而如今,我在教學時,都仔細學習教材,結合學生的實際,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可以對教材有針對性的取捨,靈活多了。教師也不再是教學的主角,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提倡獨立思考,密切注意養學生獨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興趣和獲取知識的能力,使學生不斷地學習和更新知識,適應社會不斷發展的需要。同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知識應用的意識,善於把數學知識應用於實際生活當中,鼓勵學生和培養學生愛動手、敢動手、敢動腦。教師要做符合新課程要求的課程改革的實踐者、研究者、推動者。 二、關注學生,尊重學生,注重理論聯系實際。 每個學生都有著探求和掌握數學學科知識的迫切慾望。這就要求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依據學生這一心理特徵,向學生展示小學數學中的充滿趣味的操作性內容,讓學生觀察和動手操作中所發生的問題,指導學生對新舊知識加以聯系,通過對相關內容內在聯系的分析、整理、歸納。讓學生形成條理清晰、內容全面的知識系統,提高學生分析數學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在活動中,還要體現出學生在學習活動的主體性,創設學生交流學習心得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小組學習討論中科學地分析身邊的數學規律.從而明白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消除學生學習數學學科知識的畏難情緒,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改變評價方式,使師生關系更融洽。 這一點我深有體會,以前評價方式單一,使學生畏懼老師,不敢說真話。現在評價多元化。學生、家長也可以評價老師。老師的評價語言也變得豐富了。另外,我放低身段,做學生家長的朋友,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取得學生心理上的信賴,學生樂於和你交談,傾訴。如今,學生非常喜歡我的課,課上可以暢所欲言,共同探討學習知識。師生處於平等的地位。與家長的關系也非常融洽,取得了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大力支持。 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努力,使教育教學更上一層樓!

㈡ 我國中小學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一、強調課程的人性化課程的人性化是在批評和總結了六十年代以來的教育發展中,因過分重視課程的現代化與結構化,而導致教育流於主智主義和科學主義,忽略了情意教育和審美教育,不利於培養健全個性公民的經驗教訓而產生的一種課程改革思潮,這是近年來世界各國課程發展的共同趨勢之一。它強調課程改革的實施,應精減課程、減少教學時數、改變教學型態等,以有效協助學生"實現自我"為目標。同時講究課程的樂趣化,引起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進而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 實踐表明:課程呈現方式並非一定要刻板、單一、乏味,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事實上,課程的呈現若能做到生動活潑而有趣,讓學生有"寓教於樂"的感覺而樂於學習,更有利於學習的順利進行。否則,盡管課程編訂有實用價值,但過於生澀艱深,則不易引起學習動機,難達到課程的預期目標。如日本、南朝鮮等國均以"快樂的學校"、"歡欣的教室"、"寬裕的課程"為其教育改革的前提。美國所提倡的所謂"個別處方學習",則是強調依據學生個別的起點差異,設計不同的課程教學內容,讓學生按自己的實際進行個別化的學習,之後,通過對學生進行個別診斷,再根據實際情況實施補救性質的教學活動,這種形式反復進行,最終達成學生有效學習的目標。 可見,重視學生個體需要的滿足,提倡人文化的陶冶,處處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讓學生在最合理的環境下學習,是當今各國強調課程人性化的具體表現。 二、力求課程的生活化課程內容應結合學生實際生活的需要,這是近年來課程發展的另一主調。隨著社會的變遷,信息爆炸及知識技術的迅速推陳出新,傳統的靠背誦知識為主的教育模式已經落後,為了適應快速的變遷,人們在學校除了學得基本知識外,更需要有學以致用,將知識轉化為解決各種生活挑戰及工作所需的能力。正如英國哲學家懷德海認為的教育中的任務不是把死知識或"無活力的知識"灌輸到兒童的腦子中去,而是使知識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識的僵化,使兒童通過樹木而見森林。譬如,面對浩瀚的信息海洋,重要的不再是知道多少信息,而是能否收集、分析、研判、整合和運用信息的能力;不再是有多少數學、科學的知識,而是能否運用這些知識未解決實際生活和工作中所面臨的困難,課程的生活化正是這一發展潮流的產物。它主張課程的發展應著重考慮提高學生對周邊社會及生活環境的認識,增強適應環境的能力,認為教育活動應重視生計教育、環境教育、勞動教育、信息教育……等一些實用取向的知識,做到學以致用,而不應只是單一形式的訓練或機械記憶,課程內容也不應只是死記硬背一些雜亂無章的對實際生活毫無助益的零碎知識。所以,強調學習內容應著重培養學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和正確的生活態度,成為課程生活化之要旨。 三、注重課程的整合化課程的整合化是當今世界各主要國家課程發展的又一趨勢。它要求每一階段的學校(小學初中、高中)或每一年級的教育課程一貫性的縱的配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或銜接上的不良,也要求同一階段同年級各科課程內容的橫的聯系,使課程的架構周延完整,對內容難易多寡相稱合理,對學生的整體學習能提供更有效的幫助;同時,隨著文理科相互滲透日益深入,邊緣學科的產生和發展,也強調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整合,注重通才教育,使學生具備文理科知識學習的基本能力;此外,正式課程與非正式課程,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或潛在課程)也在整合之列,提倡兩者要相互兼顧,不能偏廢。因為正式課程或顯性課程雖是可預期的計劃性學習,但是,若能兼顧沒有預期而卻能產生深遠影響的隱性課程或潛在課程的學習,則教育效果將會更好。 四、採行課程的彈性化所謂課程的彈性化是針對以往課程的單一化與僵化的缺失而提出來的。它主張課程的實施要留有伸縮餘地,使教師和學生有自主教學的機會。事實上,以一種僵化刻板的課程實施於所有具有不同特質的學生身上,是不科學的,同時也是行不通的,這有違教育原理,因此,"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時制宜"是今天各國進行課程改革的重要原則。在此原則下,歐美出現了所謂"變通學校"、"開放學校"、"自由學校"和"教育公園"等具有彈性的教育環境設施,此類學校在學制、課表及課程內容等方面都有較強的伸縮性,在教學方式和學業成績評定方面也採取多元化標准,以便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在日本也有"空白課程"的安排,其目的是讓教師和學生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進程,選擇補充教材進行教學活動。目前,世界各國在課程的改革中都避免課程單一化及形式化、僵化的缺失,而力求達到彈性化、有效化的目標。

㈢ 結合你所在學校的課程改革情況,試分析上述案例中提到的課程改革方案不成功的原因。

現在你所說的這些教材在台灣應該已經在實施了吧!但是台灣的教育制度畢竟不是很完內善..還是容停留在一本多綱的時代..換句話說改的太過火..這樣根本沒有比之前國立編譯館的好..一個極左一個極右...小學也是國中也是..但是你所說的這些是以較學方法作主要訴求的東西..這沒有跟上列有多大沖突..所以現在台灣絕大的中小學應該都用這種方式教學了..有機會多看看台灣的目前教科書你就能明白

㈣ 新世紀我國中小學課程改革應注意哪些問題

教改中的德育問題:教育最終要促進人的健康發展,德育當是健全人的道德內品質與心理容素質的關鍵。然而,當前德育的實效不好,德育成為教育改革的難點問題。如何在推進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加強德育的實效性?如何通過德育觀念、體制、內容、方法與模式等等方面的創新,來解決德育的困境?

課堂教學改革問題:課堂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如何在新課程改革中,推進課堂教學的改革?如何既重視學生的認知發展,又重視學生的情感發展?如何通過教學模式、教學設計、教學策略的創新,使課堂成為學生個性發展、品質健全的、生活化的平台?

教師發展問題:教師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素質,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教師需要更新哪些舊觀念?繼承哪些好傳統?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什麼樣的?如何通過體制創新與業務培訓發展教師的才能?

學校發展與創新問題:中小學特別是一些著名的學校,如何在新世紀的教育改革潮流中,在管理體制上、在經營模式上,以及在教學上形成自己的特色,並在國內,乃至國際上有一席之地?是每一個校長必須認真面對的問題。

㈤ 近十年來小學經歷了哪些重大課程改革

一、指導思想:

新一輪課程改革是一場全新、全面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由新課程所引發的一系列教育工作改革,對我們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對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使我們深感這場課程改革的重要性、緊迫性和嚴峻性,任重而道遠。為此,我校將以上級主管部門的落實精神為指導,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為重點,努力貫徹教育方針,認真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全面推進我校素質教育進程,特擬定以下實施方案。

二、目標與任務:

1、全面組織培訓、學習與研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堅持以「高」(高標准)、「嚴」(嚴要求)、「實」(求實效)的原則,開展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核心內容的多形式、全方位師資培訓,使全體教師了解新課程,把握新課程,走進新課程。迎接關於實施新課程情況的調研。

2、以課堂「教與學」的改革為新課程實施的立足點;以改革教師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切入點;以促進學生發展和教師發展為生長點;從課內走向課外生活、走向社會,走向科技發展,全方位探索、實踐新課程。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實踐、探索師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變革;研究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轉變;探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的策略;培養學生在新課程理念下搜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發現、分析、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尋求適合於、滿足於不同學生學習需要的,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的教育教學途徑,以實現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要求。

3、繼續發展性地開展課題研究。在原有課題實驗的基礎上,應以新課程的理念為指導,繼續深入探究、驗證、發展、推廣實驗。在此基礎上,在教研工作與活動中都應有意識地確立、滲透以新課程實施相關的新的立項課題。以科研促進、推進新課程的實驗發展,為全面走進新課程積累實踐經驗,奠定基礎。

4、通過扎實開展、進行形式多樣的新課程的培訓、學習、實驗、探索、總結、交流活動,牢固樹立新課程的教育觀、教師觀和學生觀,切實轉變教育觀念,改變教學行為,使教師樹立課程意識,提高現代教育技術等專業綜合素養,伴隨著新課程與學生一起成長,使我們的校園、教師、學生煥發活力、充滿生機……

5、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充分開發並利用好課程資源、發揮校本資源,努力把各項設施、各科學具、用具、圖書等資源與新課程實施聯系起來,實現配套優化,促進新課程的順利實施。

三、措施與要求:

一、加強學習,加強培訓,理解體驗教育新理念。

新一輪課程改革不是換一本教科書,而是一場深刻的教育觀念革命,是一場反映時代精神的教育觀念的革命性改革。在這場變革面前,每一個參與課改實驗的教師,都有一個重新學習的問題,要敢於挑戰傳統,挑戰自我,要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提升自己的理論素養。因為只有這樣,新課程所秉持的民主、科學、開放的理念才有可能深入人心、付諸實施。

(一)加強學習,理念先行。

1、本學期一年級將繼續使用實驗教材,這就要求我們一年級教師要認真學習和研究新教材,弄清新教材的體例、特點、要求,盡快適應新教材的教學要求,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新課程改革實驗的效果。

2、1——6年級各教研組利用業務學習時間繼續深入學習《綱要》《課程標准》。尤其是課程理念與本學段的具體目標,要求每位老師牢記於心,並在教學實踐中學會運用。

3、本學期,繼續創設交流平台,開展「走近新課程——精彩五分鍾」演講活動,讓教師在反思和體驗中與新課程進行「親密」對話。

4、每位老師要自抽時間,結合《河北教育》、《教育實踐與研究》等其他學科教學雜志的學習研究,展開對「課標」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感悟。

(二)有效組織,培訓引路。

1、繼續有計劃地組織各年級老師參加各級新課程培訓。

2、進一步加大校本培訓的力度,圍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新課程基本理念、各學科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和課程目標、綜合實踐活動指南、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新課程中的教師角色等等,提高教師對新課程的理性認識,防止把課程改革演變為簡單的"換教材"。在培訓模式上改變過去單純灌輸的方式,採用討論式、參與式等多種方法,讓教師領略新的理念和內容,體會新的教法和思路。

3、以「學術沙龍、經驗會、討論會、講座」等形式,圍繞新課程標准、課程計劃、教學評價以及新教材教學進度、實驗進展情況,進行專題研究,探討新教材教法。通過研討、交流的形式,提高教師感悟並駕馭新課程的能力,促進我校的新課程標准實驗的發展,使我校新課程改革的實驗朝著有序、有效的方向發展。

二、加強研究,狠抓落實,實踐體現教育新理念。

把新理念轉化為實踐,這是最重要也是最難的。本學期,我們將全面按照國家課程改革要求,在課程類型上,從不同的邏輯范疇,做到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三位一體;注重分科課程和綜合課程;開設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重視顯性課程,同時充分挖掘隱性課程在教育中的作用。

(一)盡心盡力,充分開發課程資源。

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並不是去訂購教材、編寫教材,教材已經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了。

1、教師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本學期,我們將舉行大規模的教師基本功競賽,以此來推動我校教師的全面業務水平。同時,創設條件,打通學科界限,努力尋找新的課程資源。

2、探索創建家校共同參與課程改革的新機制,是課改深入的關鍵。如何使新課程好的理念、好的思想、好的設計讓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家長都知曉、理解、認可,直至參與到其中,這是課改順利的一個重要方面。為此,在課改實驗中,我校要建立家長有效參與課改的新機制,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形成正合力,營造有利於孩子身心和諧健康發展的良好課改氛圍。

首先,以溝通、培訓、聽課等形式帶動家長知曉、理解、認同課改。課改涉及到千家萬戶,家長的理解與支持是新課程能否順利實施的一個重要因素。為讓家長盡快了解課程改革的意義、目標、任務,我們將通過《致家長一封信》及時與家長聯系與溝通;召開家長會宣傳課改;舉辦家長學校,請課程專家與家長座談,解答家長的疑慮;舉辦「一年級課改實驗家長培訓班」,通過培訓,使家長們盡可能地體會到課程改革呼喚家庭教育方式的轉變,在觀念上確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平等地位,以「主人翁」的態度來關注課改,關注孩子的成長;請家長聽課改實驗課,讓他們在課堂上,從孩子的學習熱情、精神狀態和學習成效等方面,親身感受新課程的魅力,更加自覺地關心和支持課程改革。

其次,舉辦「社區開放日」活動,努力營造良好的課改教育環境,注重發揮家長在課改中的主導作用。家庭教育重在潛移默化,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能與學校達成一致,有助於學生在各方面健康成長。本學期,我們將舉辦豐富多彩的「社區開放日」活動,請家長走進學校;精心設計問卷,使家長聽課更有針對性,能更客觀地評價課堂;請家長為學校如何搞好課改獻計獻策;請家長現身說法談如何培養孩子興趣,如何培養孩子做人;開放教育場地,讓家長帶著孩子走進圖書館、閱覽室,共同在書海里暢游,讓家長在活動中看到孩子們學識、情感、能力的差異,努力形成平時應加強這方面教育與培養的迫切願望,更加關注孩子的全面發展。

3、積極利用好校本課程。為各年級學生選配了《古詩文誦讀》、《現代詩文誦讀》。本學期,我們要在原有的基礎之上,更有效地加以使用,通過這一重要的課程資源的突破來帶動其它課程資源的不斷開發與優化發展。

(二)注重過程,強化學科課程管理。

新的課程改革應賦予教學常規管理體制新的要求和內涵,教學過程著重於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因此,我們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強化管理。

1、強化集體(合作)備課的管理。

有效的集體(合作)備課活動,是發揮群體優勢,提高備課質量的重要途徑。要落實新課程標準的精神,搞好新課程改革實驗,使用好新教材,集體(合作)備課的作用顯得格外重要。本學期,我們將加強對教研組的管理,提高教研組集體(合作)備課的計劃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採用「個人鑽研備課——一人主講,集體討論——深化吸收,形成共識」的操作程序,使集體(合作)備課做到有計劃、有準備、有檢查、有總結、有考核、有效果,促進教師認真鑽研教材,把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和精神落實到教學過程中去。

2、強化課堂教學的改革。

新課程所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需要轉化為可操作的課堂教學實踐,課堂是實施課改的主陣地。本學期,我們將多層面、多層次地舉行教研活動,通過研討會、講座、課題研究、合作備課等多種形式,深化課堂教學的改革,努力使課堂教學體現生活化、活動化、自主化、情感化、情趣化,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3、強化作業設計的創新。

布置作業應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因人而異,作業形式多樣化、作業內容體現層次化和個性化,每兩周應布置一次活動性、實踐性作業。

4、強化教育評價的多元。

北京師范大學課程中心蘆詠莉博士曾說,我們的評價要有利於學生的學習,有利於學生的發展,有利於學生獲得成功,而不是為難學生。因而在評價中,我們要注重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與發展過程進行評價;要關注對學生非學業內容的評價;要重視評價內容的多樣性;要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性,鼓勵學生本人、同學、家長積極參與到評價中來;要給學生創造多次測試的機會,讓每次測試都成為一次學習過程;要注意發揮好評價的激勵功能,爭取通過評價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

(三)全面啟動,優化非學科課程的作用。

非學科課程主要是指活動課程和隱性課程,活動課程又包括綜合實踐活動、體育活動、課外興趣活動等。

1、深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首先,認真學習,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質與價值。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為了改革中國教育弊端而提出來的一種新型的課程,它不同於原有課程結構中的學科課程,是一種基於學習者的直接體驗,密切聯系兒童、生活、社會,在以學生自主活動為特徵的實踐操作中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實踐科學結論、發現新知識的課程形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利於加強學生對自然的了解、對社會的了解與參與,密切學生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建立新的學習方式;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重點,促進學生多方面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創造精神。

其次,加強領導,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與內涵。

(1)學校將成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驗研究領導小組,由校長擔任組長,成員由教導處、教科室等組成。學校還將成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教師隊伍,由分管教學的校長負責,指導教師主要由三年級語文、數學、科學、音樂、美術、信息技術學科組教師組成。
提問者評價
真的不是這個!但只有一個回答,沒有別的選擇。

評論(1) | 95 7

ж小魚兒ж | 四級 採納率38%
擅長: 電腦/網路 游戲 文化/藝術 教育/科學 商業/理財
其他類似問題
2011-03-23小學一年級教師課改教學計劃 3

㈥ 求一份小學教育管理案例

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了一個以知識和技術不斷創新為基礎的知識經濟時代。一個區域經濟實力的競爭,越來越體現在知識和人才的多少、民族素質的高低和創新能力強弱的競爭。要搶占競爭的制高點,贏得競爭的主動權,加快培養創新人才和高素質的勞動者,提高人民素質和創新能力是關鍵。「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在增強區域經濟綜合實力方面具有基礎性的地位;誰掌握了面向21世紀的教育,誰就能在21世紀的競爭中處於戰略主動地位。而「教育大計,教師為本」,21世紀的中小學需要素質教育的實施,素質教育的實施,更需要高素質的教師——這是高質量教育的根本保證。因此,努力實施繼續教育工程,加強中小學師資隊伍的建設,開展面向21世紀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是面臨新形勢的需要,是增強縣域經濟實力、綜合實力的需要,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為教育夯實了基礎,教育的發展必將迎來一個美好的春天。
一、我首先是更新了觀念:對教師來說,研究是學習、反思、成長、發展的同義詞,與專業人員的研究具有質的區別。它是「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診斷性研究及實踐者對自身實踐情境和經驗所做的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省。通過學習,從「過去的我」與「現在的我」的對話交流,是努力擺脫「已成的我」,為不斷獲得新生的過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發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守護人。他將教師角色定位於學習者、研究者、實踐者。教師首先是學習者,不僅要善於向實踐學習,向理論學習,而且要向學生學習。教師是研究者,帶領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教師是實踐者,實踐的內涵是「變革」。
二、教育無小事。一個細節可能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一個教師最可貴的品質在於他能從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涯中領悟和體會到教育的真諦,開掘出散發著新鮮芳香、體現著高尚情操的教育細節。學生是具有極大可塑性的個體,是具有自立發展能力充滿創造力的生命體。概括地說,「教育的真諦在於啟發自覺,在於給心靈以向真、善、美方向發展的引力和空間。
三、就人格而言,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任何學段,師生之間都應該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識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於聽從老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與學生通過交流達到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願意接受,達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溫暖的的話語,可以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還要有一種充滿責任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之外,我們還需要結合個人情況及教學環境和特色來很好的貫徹和應用它們。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發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除了需要不斷客觀的看待「過去的我」,我們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熱情,一份對教育、對學生、對社會的神聖信仰與追求!
有人說,教師是春蠶,是蠟燭,是航標燈,是導航員。而我要說,教師就象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需要吸收多方面的營養:有科學的教育思想,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符合時代特點的教育言論,有廣博的學識,有令人佩服的教學藝術,有較強的人格魅力,有不斷開拓進取的精神。
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始終在做著一個「好學生」。多年來,在教學工作的同時,我積極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新課程改革這股春風吹來之後,我更感覺到如魚得水,反復翻閱新課標,領會其中的真諦,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我都積極參加。
如此種種,我在做「好學生」的基礎上,也在努力的做好教師。做「好學生」是磨練我的重要歷程;而做一名好教師是我的終極目標。同時也祝願每位教師都能成為能夠歷經風雨的參天大樹,在課改這片肥沃的大地上茁壯成長。

㈦ 要一個案例,運用教育學原理對案例進行分析,你認為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有哪些不足之處

大家可以去看看一個小短片《紅領巾》,從中折射出的教育問題有很多。。。。首先卻是對社會,對學校等現實進行了抨擊

㈧ 小學課程改革

在新課改里要求我們培養的是一個人格健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是一個可以適應社會發展的人,順應時代要求的人。而不是一個書獃子,一個高分低能的人。我們應該對我們的學生有一個新的認識,他不是一個成績優秀的學生,但不一定不是一個好老闆,好農民,好駕駛員……,為什麼就一定要求他成績突出呢?也許他有一個方面比學習更優秀。我們不可能培養出來的學生人人成為科學家,但是我們在培養學生時一定要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因為人的一生是一個不斷的學習的過程,沒有一個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就很難適應社會的發展。要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在物慾橫流的社會里能處理好復雜的社會關系,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這是適應社會發展承受社會變化的前提條件。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而且還是一個科技文化水平偏低的人口大國,對於綜合國力的增強來說,起關鍵作用的因素是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換言之同過去的時代發展主要依賴於為數不多的精英人物相比較,當前我們更需要與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數以億計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通過不斷的學習更能使我感受到新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我們一味地追求升學率,只讓學生一心讀「聖賢書」,而對學生的道德行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不問不聞甚至認為只要學生的成績好一切都好的偏面認識,這都會使我們將來的接班人顯得「皮軟」。使我們的學生變得內向、被動、自私、缺少自信、恭順,自然也就窒息了人的創造性。2、在課程改革里如何向學生要成績?許多老師認為課改了,素質教育了,學生要減負了,要豐富課餘生活了,就不要成績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我們目前面臨的問題是到了最後還是要已成績論英雄,以成績評高低。但是不是因為要成績而放棄了課程的改革,這是教育整體改革的一個前提,如果這一項我們做不好又何談其它的改革呢?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改變傳統的方法向學生要成績。這不是一句空話,是要我們老師下功夫努力去做的。在這里我個人認為要做到以下這么幾點:1:教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教學周長這一節課,課前帶學生到學校小花園里步測花園一周的長度,為課中內容奠定基礎。新課導入時讓小螞蟻帶領大家去繞著小樹葉爬一圈。然後學生通過獨立探索、討論交流進行思維的碰撞,產生智慧的火花,讓他們在交流中自己去體驗、去感受並選擇自己認為更好的做法,由學生來評價每一種做法的優劣,而不是老師評價的哪種做法更好、哪種做法更簡單。在求小花園的周長這一環節中,學生組內交流後,然後進行全班匯報,學生的態度非常的積極,而且說出了不同的做法和想法。關於這一節課,我感覺到課改就是要「人人學有用的數學」。 生活處處現數學,數學是我們生活的一份子,離開了生活這個源泉,數學將是一片死海,也將失去魅力。因此課改教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讓學生感覺到他所學的東西就在他的周圍,就在他的身邊是可以看到可以摸到的,很有成就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信心和興趣。通過此次教學事例,使我認識到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根本性的轉變,首先要保證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探索性的學習方法落到實處。因此我認為新課程改革首先通過課程結構的調整,使兒童的活動時間和空間在課程中獲得有效的保障,改變學習內容的呈現方式,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2:在評價方式與方法上採用多種手段。讓評價成為學生解決問題的一種有效途徑,學生將自我評價當成是一種知識的沉澱、反思,將他人的評價當成是對自己的肯定,意見成為下一步的方向。在這樣一種氛圍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幅度提升,他們更加認真地投入與探究,在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上,由於學生個性的差異,出現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但無論如何,能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是正確的,有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而我們的教學卻處處存在著多把鑰匙開一把鎖的現象,其實這是很正常的,無論學生在問題解答中是錯是對,只要他具有要探究解決問題的願望,我們就應提倡並給予積極的評價。如:很好!說得真好!你懂得真多!你的想像非常豐富!真聰明!你的證明很有說服力!你的方法非常棒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當然也並不是要學生天馬行空,任意思維,而是鼓勵他們在一定范圍內,從多方面考慮問題的全部,讓學生在評價中學習正確的思維方式。作為教師是應該掌握一定的尺度的。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同時老師經常贊賞學生,能促進師生間的融洽與友誼,使學生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3:提高自身素質。首先,必須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理論,特別是素質教育、創新教育和基礎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理論,轉變傳統的教育。在未來的課堂上,知識將有三個方面組成,

㈨ 新世紀我國中小學課程改革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01年,國家啟動了復新世紀基礎教育制課程改革。經過十年的實踐探索,課程改革取得顯著成效,構建了有中國特色、反映時代精神、體現素質教育理念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各學科課程標准得到中小學教師的廣泛認同。同時,在課程標准執行過程中,也發現一些標準的內容、要求有待調整和完善。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適應新時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高教育質量,教育部組織專家對義務教育各學科課程標准進行了修訂完善。根據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咨詢委員會的咨詢意見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的審議結果,經研究,決定正式印發義務教育語文等學科課程標准(2011年版),並於2012年秋季開始執行。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