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課程建設與學校文化建設
⑴ 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建議
專業的團隊 木心文化 聽介紹還是比較不錯的
⑵ 學校文化建設如何促進學生和教師發展
學校是育人的場所,育人要堅持以學生為本、以發展為本,促進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是學校文化建設的終極目標。因此,我校人文文化建設的開展主要圍繞學生未來發展的目標而進行。根據中學德育大綱要求,結合學校德育工作規律,我們認為,學生的發展主要應該包括行為規范、特長發展、心理健康和人格發展四個方面,相應地,德育也大致分為規范性德育、發展性德育、深層次德育和境界性德育,通過四個德育模塊的工作,使學生成為講文明、懂禮貌、行為規范的人,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成為身心合一、心智和諧、心理健康的人,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信仰、有追求的人。基於這樣的價值取向,我校構建以「四個導向」為特點的人文文化建設目標,並通過宣傳、教育、活動、制度等途徑,推動人文文化建設目標的實現。「四個導向」的人文文化建設目標分別是,構建以集體為導向的人文文化,規范學生行為習慣;構建以活動為導向的人文文化,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構建以和諧為導向的人文文化,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構建以信仰為導向的人文文化,提升學生道德修養和人格境界。
一、構建以集體為導向的人文文化,規范學生行為習慣
行為規范教育是德育的基礎性和常規性工作,經常占據學校德育的很多時間和精力,而且效果不是很好,還經常會引發師生沖突。構建以集體為導向的學校人文文化,讓集體成為巨大的教育力量,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原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的平行教育理論是構建以集體為導向的學校人文文化的理論依據。平行教育理論指出:「正確的教育方式應該盡力設法不和個別人發生關系,而只和集體發生關系,使每個學生都不得不參加共同的活動和遵守共同的規則。」全部教育過程,應該遵循「通過集體」、「在集體中」和「為了集體」的原則。為了構建以集體為導向的學校人文文化,我校推出了「八好班集體」建設和學生「部委制」改革,著力推動全員德育,讓班集體和學校集體發揮出巨大的教育力量。
1.加強八好班級建設,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
學校從2006年開始推出「八好班集體」建設方案,把行為規范教育的各個方面納入「八好班集體」建設評價之中,個人不再是單個人,而是集體中的一員;個人不僅要為自己負責,也要為集體負責;學生犯錯誤時,不僅老師是教育者,學生也是教育者,集體更是最大的教育力量。
我校「八好班集體」的做法是:把班集體建設的方方面面歸納、總結為八個方面,作為引領班集體建設的內容和目標,作為促進學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有效平台。「八好班集體」建設從「學生出勤好、儀容儀表好、師生和諧好、公物維護好、教室整潔好、參加活動好、行為習慣好、課堂秩序好」8個方面提出了優秀集體的考核內容和考核標准,為班集體建設提出了目標、方向、標准和抓手。「八好班集體」建設的終極目標是形成「自主管理班集體」、「和諧班集體」、「學習型班集體」三位一體的優秀集體,使學生在民主、和諧、向上、自主的集體中成人成才。「八好班集體」建設是班級和學生常規管理的基本載體,是學生行為文化和學校校風建設的主要抓手。
2.全面落實全員德育,推動學校全員育人目標實現
德育是學校的首要工作,德育應該由全體教職工共同完成,全員德育的理念得到了廣大幹部和教師的廣泛認可。但是,由於學校管理體制和實踐操作機制等方面的問題,全員德育經常是一種理念和口號,很難落到實處。我們認為,全員德育不能有效落實的原因有三:其一,對德育主體要求泛化,沒能根據他們的崗位特點和素質不同提出差異性要求;其二,全員德育停留在口號上,沒有搭建有效落實的載體和平台;其三,對德育主體缺乏有效的支撐和切實的尊重,全員德育落實沒有保證機制。
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了實踐和探索。
第一、制定了《北京市陳經綸中學全員德育管理規定》。明確全員德育的差異性要求,並對教師落實全員德育給予指導、支撐和激勵;教師是全員德育的主體,學科教學是德育的主渠道;班主任是全員德育的骨幹力量,對學生教育負主要責任;後勤員工是全員德育的重要力量,是服務育人和校園生活德育的主體;行政人員是全員德育的領導者和實施者,是管理育人的主體。
第二、推出了學生會「部委制」管理改革方案。為了解決現行的班級幹部設置不合理、三級幹部不銜接,以及學生幹部和管理教師不對接等一系列問題,我校從本學期開始推出了學生會「部委制」管理改革方案,根據學校工作需要,每個班級設置15個班團幹部,校學生會相應地成立15個部委,各處室相應地有15位教師參與學生幹部管理。這一改革可以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避免不同部門和幹部之間的交叉混亂,並為全員德育提供有效平台。
二、構建以活動為導向的人文文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活動是教育的載體,是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重要手段。學校為同學們搭建各種活動平台,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努力建設青春校園。
1.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推動學生特長發展
學校堅持每天一節體育課,基本按學生興趣上課,田徑、球類、健美操等十幾個項目供學生自由選擇;合唱團、管樂隊、舞蹈隊經常活躍在各項重大活動中;機器人、航模、無線電測向等科技活動多次在全國比賽中獲獎;幾十個學生社團和學生公司,成為校園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午間論壇、名人講座、課本劇表演、學生才藝展示、卡拉OK比賽使校園洋溢著生機與活力;運動會、元旦聯歡以及科技節、外語節等系列活動,豐富並提升著學生活動的文化品位。陳經綸中學的校園內處處充滿者笑聲、歌聲和讀書聲。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推動張德慶校長提出的「讓每一個經綸學子戴上健康的皇冠,插上科技和藝術的翅膀,安上知識的馬達,睜著理性的雙眼,飛出陳經綸中學,翱翔在二十一世紀」教育理想的實現。
2.開展廣泛深入的綜合實踐活動,促進學生體驗感悟
學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人生遠足已經成為學校的品牌,「生活即教育、社會即課堂、人生即遠足」成為其核心理念。通過市內課程、省外課程、國外課程的開設,使北京文化、中國文化、世界文化都融入到校園文化之中,讓學生能夠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使同學們能夠逐步成為真正的北京人、自豪的中國人、卓越的國際人。
志願服務是我校又一項品牌性實踐活動。學校構建了涵蓋家庭、班級、學校、社區、社會五個方面的志願服務系統,以便能夠使更多的同學在更多的基地進行志願服務活動。學校通過開展「家庭之星」、「班級之星」、「學校之星」、「社區之星」、「社會之星」等評選活動,有效地推動學生志願者服務活動的開展。「五星服務」活動由團委獨立運作,由團委志願部負責具體管理,由班級愛心社和特別行動小隊負責具體操作,實行記小時管理,以前每位同學在校三年的學習時間內至少完成48小時的志願服務活動,新課程實施後修訂為80小時。我們還提煉出「以愛育愛」的「五星服務」理念,讓學生「通過志願服務奉獻愛,通過愛的奉獻傳遞愛,通過愛的傳遞學會愛」,最終實現讓世界處處充滿愛。今年我校也因之成為了全國百個志願服務優秀集體中的一員。
三、構建以和諧為導向的人文文化,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調查研究表明,中學生在校生活主要的壓力來自學習負擔過重和不良的同學關系、師生關系,這也是給學生帶來心理問題的主要因素。為此,我校提出了「構建以和諧為導向的學校人文文化,幫助學生健康成長」這一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新思路。
1.提出三個主體的不同要求,營造和諧育人環境
為了營造和諧的學校人文文化氛圍,我校堅持從人入手,做到以人為本,在幹部、教師和學生中倡導中華民族傳統的「合和」文化。學校提倡幹部歷練「人性、人品、人格」,每位幹部都是一面旗幟,真正成為師生的楷模;引導教師實現「合力、合作、和諧」,努力形成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啟發學生堅持「主題、主體、主流」,每位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所有同學得到全面發展。
2.提出教師「四留情」要求,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學校在師生中廣泛開展師德教育和感恩教育活動。通過師德教育和「手下留情、嘴上留情、作業留情、處理留情」的「四留情」學生觀的教育,使教師加強師德修養,轉變教育觀念,實施民主科學管理,主動建立民主、平等、尊重的師生關系;通過感恩教育和「尊重老師、學習老師、質疑老師、超越老師」的新的學習觀的教育,潤滑親子關系和師生關系,加強學生品德修養,促進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學會感恩父母、感恩教師,主動建立融洽的親子和師生關系。
幹部之間、干群之間、教師之間、師生之間、親子之間、學生之間的關系和諧了,學校的各種工作也就順暢了,學生心靈健康成長的空間和氛圍也就形成了,這是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
四、構建以信仰為導向的人文文化,提升學生人格境界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和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人們的價值觀也在不斷走向多元。多元價值觀引發了社會文化的多元,社會文化的多元在豐富民族文化的同時,也沖擊著我們民族的主流價值觀。這一文化現象在青少年身上的負面反映是,拜金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自由主義,追求明星、追求名牌、追求名利、信仰缺失。面對這樣的尷尬局面,學校德育將走向何方?德育工作者將如何作為?我們的思路和做法是,構建以信仰為導向的德育亞文化,發揮學生主體性,弘揚主流價值觀,努力提升學生人格境界。
1.挖掘學校歷史育人功能,加強學生愛師愛校教育
校史是學校歷史和精神的載體,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巨大財富。我校利用精心設計的各種人文景觀再現陳經綸中學88年的歷史文化積淀,努力挖掘學校創始人清水安三先生「學長補短,學而事人」和學校改建人陳經綸先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誠為信,以善為懷」等題詞的時代內涵,重新詮釋「奮飛向上,自強不息」的校徽寓意,用校史激勵學生、感染學生、教育學生。
學校的校園里,有反映學校發展歷史過程的校園文化廣場、雕刻有學校不同發展階段的石雕、記載著學校發展歷程的校史展覽,有反映學校建立和改建的功勛人物清水安三先生和陳經綸先生的雕像,有反映當代新型教育模式的「三構建一加強」的樓道文化。這些人文景觀的設計,對學生起著潤物細無聲的教育作用。每學年的新生入學教育更能幫助學生理解和感悟學校歷史文化的厚重和傳承。
2.建構系列信仰教育活動,促進學生樹立遠大理想
學校積極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動,利用節假日參觀名勝古跡和祖國的大好河山,利用國旗下講話和班隊會時間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世界觀人生觀教育,在學科教學中有效進行德育滲透,在學生中評選「十項百名標兵」,在學校中開展感恩教育、誠信教育、責任教育、奧運教育、禮儀教育、禁煙禁毒教育、黨校教育、團校教育、儀式教育。學校有意識在各種活動中體現核心文化及主流價值觀,讓主流的教育內容和主流的價值觀占據校園,占據學生心靈。
學校團委正在構建以黨校、團校以核心的,以初一建隊、初二離隊建團、初三放飛理想、高一人生規劃、高二參觀清華北大、高三成人儀式為主體的系列主題教育活動,這些將成為我校高境界德育的主要內容。我們相信,學生是成長中的人,是可以改變和塑造的人,以信仰為導向的學校人文文化,一定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一定能夠提升學生高尚的人格境界和水平。
以上是我校人文文化建設的主要思路和脈絡,它將和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融為一體,成為一種集體價值取向,發揮出巨大的導向功能、感染功能和育人功能。為不斷豐富和發展我校的人文文化,07-08學年度,我們推出了一些有影響力的主題教育活動,作為人文文化建設的有力支撐。
⑶ 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包括哪些內容
1、全面開展校風、教風、學風建設。要在規范辦學行為、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遴選和集成社會的先進文化,弘揚主旋律,大力營造優於社會環境的獨特氛圍,使教育和引導體現在細微之處,體現在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相互關懷和關心之中,體現在班級、團隊組織的溫暖和鼓勵之中,
體現在高年級同學對低年級同學的愛護和幫助之中。扎實開展師德教育,建設熱愛學生、為人師表、教書育人、鑽研教法、不斷探求的優良教風,倡導教師關注每一個學生每一天的學習生活,及時鼓勵學生的進步,及時發現解決每一個學生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讓學生在校園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落實好《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建設勤奮努力、積極向上、認真誠信、充滿興趣、樂於探究的良好學風,倡導學生把准備為祖國和人民做貢獻作為學習的目的,把對知識的興趣和追求作為學習的動力,愛動腦、勤動手、上好每一節課、完成好每一次作業。
認真抓好班級和團隊工作,建設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快樂和諧、健康向上、爭做主人的良好班風,倡導營造充滿正氣的濃厚氛圍,引導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他人的事情幫助做好,集體的事情一起做好。
2、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要精心設計和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吸引力強、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校園文化活動。充分利用好「五四」青年節、「六一」兒童節、「七一」建黨紀念日、「十一」國慶節及教師節等重大節慶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殺」等國恥紀念日,
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設計、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利用入學畢業、入隊離隊、入團、成人儀式等有特殊意義的日子,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堅持每周一次的升國旗儀式,發表緊密聯系學生實際、內容生動具體的國旗下講話。
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重視課間特別是大課間體育活動,使學生既放鬆身心、增強體質,又增進對同學、對集體的情感。保證共青團、少先隊每周的活動時間和條件,注重教育教學活動與團隊活動有機結合,支持團隊組織發揮自身優勢開展好已有的品牌活動,並鼓勵結合實際創新活動形式。
強化課後科技、藝術、體育、娛樂活動,廣泛組織多種類型的興趣小組和學生社團活動,每學年都應組織體育運動會和各種形式的藝術節、科技節及讀書、讀報、演講等活動,積極推廣優秀少兒歌曲,開展多種形式的歌曲演唱活動。
少數民族地區的學校還應結合本民族的文化、風俗和節日,開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開展校園文化活動,要尊重中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充分考慮他們的年齡差異、地域差異和個體差異,切合各地實際,
既體現知識性、科學性,更突出趣味性、娛樂性,最大限度地調動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反對形式主義。
3、重視校園綠化、美化和人文環境建設。要把校園建成育人的特殊場所,充分利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營造德育的良好環境和氛圍,使校園內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都體現教育的引導和熏陶。
要從本地自然環境和條件出發,有條件的學校應在校園內栽花種草,綠化、美化校園,還可以開辟小種植園、小養殖園,不具備綠化條件的學校也要加強校園環境建設,使整個校園干凈、整潔、美觀、有序。
要對校園人文環境進行精心設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校園環境的設計、維護和創造。學校的校訓、校歌、校徽、校標等設計要體現學校特點和教育理念,有條件的中小學要建好校史陳列室和共青團、少先隊室。
要充分利用板報、櫥窗、走廊、牆壁、雕塑、地面、建築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體現教育理念,如張貼、懸掛革命領袖、英雄人物、勞動模範、科學家、藝術家等傑出人物的畫像和格言,製作、設計介紹家鄉自然風光、風土人情、建設成就的圖片和文字,
繪制、創作引導學生勤奮學習、健康生活、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卡通人物形象等,特別是鼓勵、展示學生自己創作的作品,引導學生從確立遠大志向做起,從增強愛家鄉的情感做起,從規范行為習慣做起,培養良好的思想品德。
有條件的中小學要發揮校園廣播站、電視台和網路的作用,不斷拓展校園文化建設的渠道和空間。
(3)小學課程建設與學校文化建設擴展閱讀
1、物質文化
完善的校園設施將為師生員工開展豐富多彩的寓教於文、寓教於樂的教育活動提供重要的陣地,使師生員工教有其所、學有其所、樂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樂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啟迪和教育。
完善的設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築和場所,將使人心曠神怡、賞心悅目,將有助於陶冶校園人的情操,將塑造校園人的美好心靈,將激發校園人的開拓進取精神,將約束校園人的不良風氣和行為,將促進校園人的身心健康發展。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質文化是實現目的的途徑和載體,是推進學校文化建設的必要前提;物質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撐。
校園物質文化,屬於校園文化的硬體,是看得見摸的著的東西。校園物質文化的每一個實體,以及各實體之間結構的關系,無不反映了某種教育價值觀。
2、精神文化
它主要包括校園歷史傳統和被全體師生員工認同的共同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生活觀念等意識形態,是一個學校本質、個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園精神文化又被稱為「學校精神」,並具體體現在校風、教風、學風、班風和學校人際關繫上,展示於校園生活各個角落,包括學生們在路上的行走及行為規范等。
(1)校風建設。校風建設實際上就是校園精神的塑造,校風作為構成教育環境的獨特的因素,體現著一個學校的精神風貌。在校風體現形式上,校風主要表現在校訓、校歌、校徽和校旗上。好的校風具有深刻「強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環境氣氛要求的心理和行為時刻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壓力,
使每一位校園人的集體感受日趨鞏固和擴展,形成集體成員心理特性最協調的心理相容狀態;好的校風具有對學校成員內在動力的激發作用,催人奮進;好的校風對學校成員的心理發展具有保護作用,對不良的心理傾向和行為具有強大的抵禦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種不良心理和行為的侵蝕和干擾
(2)學風建設。學風是指學生集體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治學態度和方法,是學生在長期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衛生習慣、行為習慣等方面的表現。
優良學風像校風、教風一樣,對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對學生人格品質的發展和完善,對培養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義。
(3)教風建設。教風是教師在長期教育實踐活動中形成的教育教學的特點、作風和風格,是教師道德品質、文化知識水平、教育理論、技能等素質的綜合表現。
要抓好校風建設首先必須抓好教風建設(包括工作作風建設),因為學校是育人的場所,是人才的搖籃,而教師是人才的培養者,理應在「三育人」(即管理育人、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的過程中發揮主力軍的作用,
只有在幹部職工中樹立起實事求是、艱苦奮斗、勤政廉政、團結協作、高效嚴謹、服務周到、細心耐心的工作作風和在教師中樹立起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治學嚴謹、認真負責、耐心細致、開拓進取的教風,
才能引導和促進勤奮學習、積極向上、嚴謹求實、尊師重教、遵紀守法、舉止文明的優良學風的形成。總之,沒有良好的工作作風和教風就難以形成良好的學風。
(4)學校人際關系建設。學校人際關系包括學校領導之間的關系、學校領導與教職工之間的關系、教師之間的關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良好的學校人際關系有助於廣大師生員工達到密切合作,形成一個團結統一的集體,更好的發揮整體效應。
3、制度文化
校園制度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內在機制,包括學校的傳統、儀式和規章制度,是維系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保障系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規章制度、規范了師生的行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風,才能保證校園各方面工作和活動的開展與落實。
但僅有完整的規章制度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有負責將各項規章制度予以執行和落實的組織機構和隊伍,因此,還必須加強相應的組織機構建設和隊伍建設。也就是說,制度文化建設實際上包括制度建設、組織機構建設和隊伍建設三個方面,
組織機構建設和隊伍建設是確保制度建設落到實處,並使其真正起到規范校園人言行的關鍵環節,校園文化組織機構的健全和完善,校園文化隊伍的勤奮與能幹,對正常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決定性的作用。
⑷ 學校文化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有什麼區別
學校文化建設不等同於校園文化建設。
首先,學校文化的建設主體是學校全體師生及教職員工,也包括學校領導。校園文化建設主體主要是學生,是學生在國家或學校政策引導下自發組織建設的。其次,校園文化有豐富多彩的形式,且是表象的可以觸及的。學校文化顯露在外的只是極少的部分,學校文化包括更廣泛、更深層次的內容。
校園文化不過是學校文化的一部分。
⑸ 談談就如何以學校文化建設為載體,創建特色學校
實驗小學:賀利雲
打造獨特的校園文化,追求學校內涵發展是學校建設的重要目標。我們在學校整體辦學目標的指引下,將把搞好校園文化建設作為學校教育發展的重要內容。以人為本,關注生命,以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為載體,按照校園建設營造整體美,綠色植物營造環境美,名人佳作營造藝術美,人際和諧營造文明美的思路。既重視硬體建設,也重視軟體投入;注重內奠基礎,外樹形象。營造綠化、美化、凈化、藝術化、教育化、人文化的校園環境;營造文明、和諧、拼搏、創新的校園文化氛圍;營造博愛、民主、嚴謹、合作的教師工作氛圍;營造樂學、自主、活潑、奮進的學生學習氣氛,把學校打造成人文校園、書香校園、活力校園。促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推進了學校的整體建設,創建特色學校,從而實現學校活力校園、 智慧課堂、 幸福人生的內涵式發展。
一、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實施階段:第一階段:啟動校園文化的建設工作,將學校操場的圍牆作為學校文化建設的主陣地。完善實驗室、師生閱覽室、隊部室等基本硬體建設,美化校園環境,完成校園文化的各項物質建設。改革內部管理機制,提升管理水平,做好教師專業發展規劃,優化教師隊伍,提高教師的科研意識,書香校園初見成效。進一步強化學風、教風和校風,使學校各方面工作上一台階。
第二階段:聚二年之力創辦一個新實小,關注校園發展的精神層面,實現師生向幸福人生發展,打造新實小校園品牌。如完善管理考核制度,規范學校管理,依法治校。完善內涵式發展各項創建工作。建設規范,具有學校特色的班級文化。
第三階段:積五載之功發展成一個內涵樂園,校園文化建設能體現書香味。學校管理科學高效,校園和諧民主,書香特色鮮明,教育氛圍高雅、濃厚,教研成果顯著,教育資源整合。創建成一所綠色學校、園林式學校還是一所名副其實的真正的內涵式發展的學校。
二、學校獨特的校園文化建設推進策略:
(一)強化常規管理,德育為先創特色
我們依託學校發展背景,制定校園文化建設方案,成立文化建設領導機構,落實好校園文化建設的實施。同時還組織學校教師、學生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群策群力,共同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園文化。如依據現有課程資源,圍繞以人為本、關注生命、全面發展教育主旨,結合教師和學生自身特長,創建學校興趣英語課、經典美文閱讀課等特色課程,開發《校園禮儀》、《綜合實踐》等校本課程。還要強化常規管理,狠抓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以愛國主義為核心,開展五愛和八榮八恥教育;以重大的節日和紀念日為契機,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德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受教育;設立德育活動開放日,定期召開,建立德育互動的教育網路;注重心理健康,創書香樂園,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
(二)抓好特色教學,打造和諧的智慧課堂
抓好教學工作,注重改革與創新,能創特色,樹品牌,爭一流,以科研促發展,創建校園特色文化(如宣傳欄版、特色展廳、教室特色版塊等),打造快樂和諧的智慧課堂,形成了形成本校獨特書法與閱讀為一體的實小特色教學,全校師生都在讀美文誦經典;一周一節書法樂,中午空閑練一刻,掀起與書為友,品讀美文,學練書法熱潮。既開展了語言文字規范化堅持有效的訓練,又進行書寫比賽活動,加強檢查與考核,達到誦經典,學書法的實效。
(三)扎實校本科研,走出教師幸福人生之路
走獨特的校本研究和科研發展之路,能以國家級、省市級課題研究為龍頭,開展個人反思、同伴互助、專家引領、外延共研、外出取經、以賽促研等覆蓋式、模塊化的多層次、多學科、多專題的教研活動。進行讓人人參與研討課、說課、評課等教學基本功比賽活動,構建有效教學新模式:激趣引新自學探究分層復學點撥導學拓展提高,展示研究成果。創建校本教研網,為教師搭建研討互動的平台,使之課題研究扎實有效。培養出一支道德素質高,教學技術高,學歷層次高,理論素養高的教師隊伍。
(四)豐富課外活動,打造活力校園
實小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成為學校文化校園另一特色。學校開設陽光體育培訓班,開展書法、二胡、繪畫、作文等課外興趣活動,每月進行了一次的大型文體活動.為學生搭建了素質施展、發展的廣闊平台。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實現學生人人個性發展。也促進學校發展。
(五)加強文化建設,打造人文校園
學校的校園環境文化建設,包括教室文化、走廊文化、辦公室文化、操場等。學校擁有寬敞明亮的教室、干凈整潔的校園環境。校園里要有標志性建築,概貌學校一切工作;有精緻的語錄牌,彰顯著學校先進的思想理念;校園里有師生的成果展示台;校園里隨處能聽到彬彬有禮地問候語 老師好!校園里任何地方都是排著隊列有序行走,看不到追逐打鬧,聽不到說臟話;校園一塵不染、規范有序校園處處有濃濃的課改氣息,有特有的書香氣息,人文氣息。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還要注意:第一,處理好校園文化建設與特色學校建設的關系,形成各自獨特的學校文化氣質,促進學校的內涵發展。第二,學校文化建設的個性塑造應認真分析學校的實際情況;第三,特色設計,應體現學校辦學理念,凝練學校的文化精神,形成學校新亮點。
總之,學校要繼續 秉承傳統,打造特色,提升品位,內涵發展,使之建成市、區級內涵式發展示範學校!
⑹ 當前大力推進的素質教育校園文化建設與課程建設之間是什麼關系
素質教育校園文化建設通過加強校園文化環境建設、校園文化制度建設、教師學生文化提高,以求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升我國教育質量良,培育四有人才。而課程建設則是前者的一部分,而且是最基礎的部分,隸屬於教師建設。
⑺ 小學學校的課程建設是什麼意思
您好,課程建設指小學需要開設什麼有意義的課程!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