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角色的轉變
1. 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角色發生了怎樣的轉變
新課程實施中,教師的角色和行為需要發生變化:
(l)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全面版發展轉變;
(2)由權「大一統」教育向「讓每一個孩子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轉變;
(3)由「以教定學」向「以學定教」轉變;
(4)由「重結果」向「重結果更重過程」轉變;
(5)由「知識權威」向「平等和諧」轉變;
(6)由教學模式化向教學個性化轉變。
2. 如何理解新課程下教師角色的轉換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目標是強調在教學過程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獲得知識的途徑,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讓學生自主探究,讓師生雙邊互動、合作交流,這符合教育心理學的現代學習理論,是人類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符合發展經濟和增強國家綜合實力的需求。這就需要教師在素質教育下做好自己角色的轉型定位。 一、教師應是學生人格的尊重者尊重是教育的重要原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於尊重學生」(愛默生)。尊重,就是要尊重人的人格尊嚴,尊重人的基本權利和責任,尊重人的獨特價值,尊重人在自己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因此所有的師生都要學會尊重。教師應主動創設一種具有充分接納性的安全感,支持性的教學氛圍,其首要條件就是對待學生要真誠。要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尊重學生的人格、人性,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創造民主、平等、和諧相互促進的、適宜學生發展的教育環境,培養學生尊重意識和能力。 二、教師應是提高自身素養的示範者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教育學生不僅僅用自己的指示,更重要的使用自己的品德,用自己的修養,用自己的良好的行為習慣來影響學生,並且要具有現代化的觀念。因此,這就需要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反思,改善重組知識結構,開闊視野。除專業知識外,還應兼學並蓄,涉獵更多的學科領域,這樣才能做到游刃有餘。 於漪 先生認為:語文教師最要緊的是功底,是視野,是駕馭力。她要求語文教師多讀書,要有拚命汲取知識營養的素質與本領,猶如樹木,把根須伸展到泥土中,吸取氮、磷、鉀以及微量元素。 葉聖陶 先生說:「惟有老師善於讀書,深有所得,才能教好書。」蘇霍姆林斯基甚至這樣說;「一個語文教師,每年不讀五六本書,幾年以後,他就不好當老師了。」 三、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在課堂教育中彰顯並提升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創設一個寬松、和諧、充滿信任的氛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積極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給他們提供充分的個性發展的空間。 羅傑斯認為,教師的根本任務不僅僅是教學生學習知識,也不僅僅是教學生如何學習,而應該是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源,提供一種促進學習的氣氛,讓學生自己決定如何學習。課堂上,我們的教師通過引導點撥,提高教學效率,發展學生智能。充分讓學生自己看、自由說、自主操作、自我反思這樣學生就會樂於接受教育,勇於表現自我,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在教育過程中發揮自己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力,逐漸學會探索式學習,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提高。教師要從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轉化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變「知識本位」為「全面提高」。 四、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 新課程把教學過程看作是師生合作與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這個合作與交往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可以自由地分享彼此的思考、提升經驗和知識,聆聽各自內心的喜悅、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全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教師與學生形成一個合作的共同體。讓學生通過交往、合作,體驗個人與群體的互動關系,對他人的幫助心存感激,懂得尊重人、體諒人,形成團結合作的精神。可以更好地促進教學相長和師生的共同發展 五、教師應是學生情感世界的共鳴者「教育之不能沒有感情,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就不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新課程改革所熱切呼喚的教育真諦之一便是「愛的教育」。因為愛的教育是人性深處的情感教育,是教師的情感深處乃至整個精神世界的健全與完滿程度的體現。只有教師能夠懂得「換位思考」,善於傾聽學生的呼聲,把握學生稍縱即逝的靈感,積極尋找師生二者情感世界的情感域、升華點、共鳴圈,才能「始終如一同我們的學生站在同一感情線上」(陶行知),也才能使「師生情感與心靈深處達到最微妙的相互融合與共鳴」(蘇霍姆林斯基)。惟有飽含師生情感共鳴的學習,學生的整個學習「歷程」才會最高效、最富生命力,才最有意義,才能同學生自身個性、生活、生成、成長聯系起來。同時,這也是中國新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師角色的靈魂性定位,是教育生命本真性的回歸!試想,一個教師如果慣以「思想的權威、情感的獨裁」自居,以大人的情感世界藐視、壓服,甚至取代學生氣象萬千的寶貴情感世界,以成人的思想統治、壓抑學生的思想。那麼,學生情感的冷漠,人文關懷的缺失,精神的匱乏,思想的貧困,靈氣的消逝,將不可避免,我們的教育也終蛻變為一片荒涼的沙漠。 六、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 素質教育下的課堂教學中,師生共同參與,平等互動,教師僅僅是組織者而已,這是一個靈動的,變化的過程。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如「個別學習、小組學習、同桌交流」等。教師首先隨時洞察和把握學生的思維情境,及時調整教學導向。並且要積極主動地創設氛圍,使學生充分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把握好課堂的節奏,使課堂的教學有序進行,而不是一片混亂,這需要教師正確的引導和幫助。在自主性學習中,教師應著重幫助學生制定切實的學習目標,並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學習方法,充分信任學生,並注意到個體與整體的差異,因人施教,點面結合。 七、教師應是學生自主探究的引導者 新課標要求改變教師的儼然形象,充當學生自主探究的引導者。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教是為了不教」。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經常引導學生學會藉助工具書、參考資料解決在學習中碰到的問題,經常引導學生善於運用教師教給的學習方法,在自己的學習中靈活運用,形成知識社會所需要的、更高的自學能力、技術能力,通過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體驗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念、友善、理解、寬容、親情與關心,同時受到激勵、鞭策、鼓舞、感化、召喚、指導和建議,形成積極的、豐富的人生態度與情感體驗,從而真正做到「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為終身學習夯實基礎。 總之,基礎課程改革,是對教師傳統理念的嚴峻挑戰。唯有反思才能正視現實,才能以開放的心態完成角色的轉型定位,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結合素質,切實承擔起教師教書育人,傳承文化的重任。
3. 新課程中教師角色將發生哪些轉變
新課程中教師角色將發生哪些轉變?
一、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其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教師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強調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是因為:首先,現代科學知識量多且發展快,教師要在短短的幾年學校教育時間里把所教學科的全部知識傳授給學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沒有這個必要,教師作為知識傳授者的傳統地位被動搖了。其次,教師作為學生惟—知識源的地位已經動搖。
第二,教師是學生人生的引路人。這一方面要求教師不能僅僅是向學生傳播知識,而是要引導學生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並且不斷地在他們成長的道路上設置不同的路標,引導他們不斷地向更高的目標前進。另一方面要求教師從過去作為「道德說教者」「道德偶像」的傳統角色中解放出來,成為學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進者、催化劑,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調適、自我選擇。
二、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三、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四、從學校與社區的關系來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社區型的開放的教師。
4. 新課程改革下如何做好教師角色的轉變
萊陽市實驗中學 李妍麗 新課程改革下教師地位和角色的轉變,並不意味著教師的角色不重要了,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降低了,而是意味著教師起作用的方式和方法已不同於傳統教學中的教師。相反,在新課程改革下,為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教師課下所做的工作更多,對教師的能力要求更高。那麼,作為中學數學教師又應當如何實現角色的轉變?採取哪些措施加以應對?本文就教學實踐談談個人的體會。 一、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的角色轉變 1.轉變觀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全新的教育教學改革,將課堂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新課程提倡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因此教師要變「指揮者」為「引導者」。比如,在講「信用卡」內容時,問學生都使用過哪些信用卡?會給你的生活帶來哪些便利?利用學生的答案,結合教材知識共同探討、學習,總結出信用卡的特點。 2.為學生的合作學習創設適宜的環境 教師要為學生的合作學習創造平等、民主的課堂氣氛,在師生關繫上摒棄權力與服從、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培養自信心。教師要指導學生如何進行合作學習,同伴之間如何合作、師生之間如何合作,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方法和成功的範例。比如,在講「民主決策」這一內容時,可讓學生分小組,分角色模擬關於教育收費的聽證會。各小組派出代表上講台發言,並接受同學與老師的提問,共同探討,共同總結。 3.充分利用數學學科的特點,引導學生自我探究 數學學科與社會實際、社會生活密切相關。應積極開展課外活動,廣泛進行社會調查,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在探究過程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仲裁者、課堂的控制者,而是學生探究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是和學生平等相處的夥伴。 二、面對新課程改革,教師應做好角色的轉變 1.要更新教育觀念 首先,教師要認識到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擺脫舊的教育觀念的束縛。更新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人才觀、質量觀和學生觀。其次,教師要認識到自己在課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能以飽滿的熱情投身到課程改革中來。第三,教師要時刻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育改革,要求教師的教學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身心發展的需要。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不但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而且要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持久興趣,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和理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和社會生產實際中所起的作用和價值。為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和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2.要更新知識結構 現代科技飛速發展,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新知識層出不窮。教師在學校所學的知識有的早已老化,有些觀點早已過時。因此,為了適應教學改革的需要,我們數學教師首先應通過自學、參加繼續教育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我們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地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以利於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其次,通過報紙、雜志、信息技術等來收集有關的教育教學資料,充實自己的實踐活動。選修課的開設,校本課程的開發,要求我們數學教師不僅要精通自己的專業知識,還要擴大知識面,對跨學科的知識有所了解。 3.要調整好心理狀態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權威,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源泉。在信息時代的今天,學生獲得教育信息的渠道是多元化的,是豐富多彩的。有時學生獲得的信息可能比教師還快,比教師要多。所以這時的教師在學生面前可能會在心理上造成某種落差。 三、面對新課程,教師要提高施教能力 1.提高把握新課程的能力 作為中學數學教師首先應了解新課程減少了哪些內容,增加了哪些內容,增加的新內容是以何種形式呈現的。其次對新的教材體系中的新內容、新要求,要努力「吃透」。對「知識點」的分布及其不同的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把握好尺度,防止因不了解整體安排而把教材中分幾次達成的知識做一次性處理或任意拔高。對增加的新內容,應分析為什麼引入,引入了多少,怎樣組織教學才能體現新教材的意圖,防止范圍、難度失控;對應用性和實踐性的知識內容,應給予充分的重視,切不可因「應試」是否需要來決定取捨。對刪去的內容也要做認真分析,有些知識點雖然是內容刪去了,但其思想可能還會有所體現,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給予充分的考慮。 2.提高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能力 多媒體技術和網路技術具有強大的信息傳播功能,為數學課程改革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這就要求教師掌握計算機工具,有能力在網路上獲取教學中所需的信息資料,能評價課件的好壞,有能力選擇好的課件,等等。 3.努力將新課程改革轉化為實際教學行為 教師必須將新課程改革轉化為課堂教學行為,大膽嘗試,勇於探索,具有面對失敗的勇氣。例如,在最初採取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生不知如何進行合作學習,課堂秩序混亂,學生沒有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等情況。對於這些情況,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備,要具有面對失敗的勇氣,要及時總結失敗的經驗教訓,調整自己的設計方案(如,開展合作學習之前,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再次實踐,直到達到預期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中學數學教師要及早認清現代教育中,社會對教師角色的期望,做好角色轉變的准備,這將有利於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有利於確保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2200
5. 新課程改革條件下教師角色的轉變包括哪些方面
1、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徹底變革了原有的課程體系和課程觀念,對新時期教師的思想觀念和教學實踐提出了很大的挑戰,這些促使教師必須在教學實踐中對其做出回應。這種回應首先要體現在教師對傳統角色的刷新和對新角色的定位上。
2、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改變多年來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行為,確立一種嶄新的教育觀念,加深對新課程的理解,積極參與課程改革,以教育思想觀念的突破帶動教育教學行為的轉變,重新認識和確立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3、《綱要》提出的對教師角色的期待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別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4]
綜上所述,教師角色的轉變是非常必要的。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與參與是推行新課程的前提與關鍵,因為他們最終決定著課程實施的走向。新課程倡導的是一種課程共建的文化,需要教師重新認識自己的角色。教師再也不是由專家編寫的教科書的忠實執行者,而是與專家、學生、家長及社會人士等一起構建新課程的合作者;教師再也不是一種只知教書的「匠人」,而是一批擁有先進的教育觀念、懂得反思技術、善於合作的探究者。因此,現代教師要適應社會的發展,適應新課程改革,就必須相應地轉變自己的角色。
6. 新課程下教師如何轉變角色
在教育改革中,課程的改革是核心。新課程不僅要求教師的觀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師的角色專要轉變。屬 一、建立新型師生關系, 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教師即促進者,指教師從過去僅作為知識傳授者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來, 促進以學習能力為重心的學生個性的和諧﹑健康發展 。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教師最明顯、最直接、最富時代性的角色特徵,是教師角色特徵中的核心特徵。
7. 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觀的具體內容有哪些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觀:
一、現代教師角色轉換:
1、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學生發展的促進者。
2、教師從課程的忠實執行者轉變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3、教師要從「教書匠」轉變為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實踐者。
4、教師要從學校的教師轉變為社區型的開放的教師。
二、教師行為的轉變:
1、在對待師生關繫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贊賞。
2、在對待教學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
3、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反思。
4、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繫上,新課程強調合作。
(7)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角色的轉變擴展閱讀:
新課程需要的教學觀念:
1、整合教學與課程。學生和教師共同參與課程發展,教學過程是課程內容持續生成與轉化,課程意義不斷建構與提升的過程。教學與課程相互轉化、相互促進,彼此有機融為一體;
2、強調互動的師生關系。教學過程是師生交流、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師生關系是平等、雙向、理解的人與人關系,是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交往的互動互惠的教學關系;
3、構建素質教育課堂教學目標體系:結構與過程的統一、認識與情誼的統一;
4、構建充滿生命力的課堂教學運行體系;
5、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8. 新課程改革下如何做好教師角色的轉變
新課程改革下教師地位和角色的轉變,並不意味著教師的角色不重要了,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降低了,而是意味著教師起作用的方式和方法已不同於傳統教學中的教師。相反,在新課程改革下,為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教師課下所做的工作更多,對教師的能力要求更高。那麼,作為中學數學教師又應當如何實現角色的轉變?採取哪些措施加以應對?本文就教學實踐談談個人的體會。 一、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的角色轉變 1.轉變觀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全新的教育教學改革,將課堂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新課程提倡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因此教師要變「指揮者」為「引導者」。比如,在講「信用卡」內容時,問學生都使用過哪些信用卡?會給你的生活帶來哪些便利?利用學生的答案,結合教材知識共同探討、學習,總結出信用卡的特點。 2.為學生的合作學習創設適宜的環境 教師要為學生的合作學習創造平等、民主的課堂氣氛,在師生關繫上摒棄權力與服從、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培養自信心。教師要指導學生如何進行合作學習,同伴之間如何合作、師生之間如何合作,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方法和成功的範例。比如,在講「民主決策」這一內容時,可讓學生分小組,分角色模擬關於教育收費的聽證會。各小組派出代表上講台發言,並接受同學與老師的提問,共同探討,共同總結。 3.充分利用數學學科的特點,引導學生自我探究 數學學科與社會實際、社會生活密切相關。應積極開展課外活動,廣泛進行社會調查,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在探究過程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仲裁者、課堂的控制者,而是學生探究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是和學生平等相處的夥伴。 二、面對新課程改革,教師應做好角色的轉變 1.要更新教育觀念 首先,教師要認識到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擺脫舊的教育觀念的束縛。更新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人才觀、質量觀和學生觀。其次,教師要認識到自己在課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能以飽滿的熱情投身到課程改革中來。第三,教師要時刻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育改革,要求教師的教學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身心發展的需要。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不但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而且要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持久興趣,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和理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和社會生產實際中所起的作用和價值,為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和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要更新知識結構 現代科技飛速發展,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新知識層出不窮。教師在學校所學的知識有的早已老化,有些觀點早已過時。因此,為了適應教學改革的需要,我們數學教師首先應通過自學、參加繼續教育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我們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地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以利於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其次,通過報紙、雜志、信息技術等來收集有關的教育教學資料,充實自己的實踐活動。選修課的開設,校本課程的開發,要求我們數學教師不僅要精通自己的專業知識,還要擴大知識面,對跨學科的知識有所了解。 3.要調整好心理狀態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權威,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源泉。在信息時代的今天,學生獲得教育信息的渠道是多元化的,是豐富多彩的。有時學生獲得的信息可能比教師還快,比教師要多。所以這時的教師在學生面前可能會在心理上造成某種落差。 三、面對新課程,教師要提高施教能力 1.提高把握新課程的能力 作為中學數學教師首先應了解新課程減少了哪些內容,增加了哪些內容,增加的新內容是以何種形式呈現的。其次對新的教材體系中的新內容、新要求,要努力「吃透」。對「知識點」的分布及其不同的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把握好尺度,防止因不了解整體安排而把教材中分幾次達成的知識做一次性處理或任意拔高。對增加的新內容,應分析為什麼引入,引入了多少,怎樣組織教學才能體現新教材的意圖,防止范圍、難度失控;對應用性和實踐性的知識內容,應給予充分的重視,切不可因「應試」是否需要來決定取捨。對刪去的內容也要做認真分析,有些知識點雖然是內容刪去了,但其思想可能還會有所體現,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給予充分的考慮。 2.提高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能力 多媒體技術和網路技術具有強大的信息傳播功能,為數學課程改革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這就要求教師掌握計算機工具,有能力在網路上獲取教學中所需的信息資料,能評價課件的好壞,有能力選擇好的課件,等等。 3.努力將新課程改革轉化為實際教學行為 教師必須將新課程改革轉化為課堂教學行為,大膽嘗試,勇於探索,具有面對失敗的勇氣。例如,在最初採取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生不知如何進行合作學習,課堂秩序混亂,學生沒有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等情況。對於這些情況,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備,要具有面對失敗的勇氣,要及時總結失敗的經驗教訓,調整自己的設計方案(如,開展合作學習之前,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再次實踐,直到達到預期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中學數學教師要及早認清現代教育中,社會對教師角色的期望,做好角色轉變的准備,這將有利於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有利於確保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