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小學數學課程與設計

小學數學課程與設計

發布時間: 2020-11-27 22:55:57

⑴ 談談研究小學數學課程標准與教材對於小學生的意義

「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歷來是小學教師培養的重要課程。我國從1999年開始正式設立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培養本科層次的小學教師。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的開設需要在原來以師范學校為主的小學教師培養體系的基礎上,建構一套新的適應本科專業學生學習需要的課程體系,然而在十多年的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發展的實踐中,不同院校的培養方案差異很大,就小學數學學科而言,從原有中等師范學校的「小學數學教材教法」發展為「小學數學教學論」、「小學數學課程論」、「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小學數學教材研究」、「小學數學教學研究」等不同的課程。這導致小學教師培養缺乏系統性、規范性等問題。教育部於2011年頒布的《教師教育課程標准(試行)》中規定了小學教育專業的課程結構與課程設置建議。其中明確開設「學科課程標准與教材研究」和「學科教學設計」模塊,根據這一標准,「小學數學課程與教材研究」成為小學教育專業的必修課程。

⑵ 淺談如何進行小學數學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南海學校 三區 符永堅 《數學課程標准》中多次提出把數學與生活緊密地連接起來,從日常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並用數學的思維去加以解決。數學本身來源於生活,數學老師應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儲備來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數學活動,挖掘生活中的數學教學資源,使學生切實體驗到身邊有數學,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1、把數學和生活中的「材料」溝通 數學和現實生活聯系較為緊密,現實生活中的圖、表、形或實際情境、數量關系有時可作為數學課程資源直接加以利用。教「三角形的認識」,適當的時候,老師問:「同學們,你們見過還有哪些事物的形狀是三角形的?」讓學生們把自己頭腦中已存有的三角形物體的表象回憶、表達與交流。或者部分學生也可根據「三角形概念」的特點找到現實生活中的紅領巾、三角板、流動紅旗等。2、從報刊雜志上開采數學資源《課標》指出:報刊雜志,電視廣播等媒體提供了許多有意義的問題,廣大教師要充分從中挖掘適合學生學習的材料。我們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恰當地選取和教學內容相關的信息材料,有時,我們還要對這些材料進行篩選、重組,加以間接利用。教學完「分數的意義」後,老師在鞏固練習中安排了這樣的習題,請你說一說下列分數所表示的意義。(1)報載:小學生睡眠情況不容樂觀,睡眠不足的學生占學生總人數的4/5。(2)據報道:我國河流污染的數量佔全國河流總數的83/100。3、把實際問題和數學緊密聯系 把數學學習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還表現在用數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當學生學習「三角形的認識」時,老師根據所出示的撐有斜木的電線桿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它為什麼要設計成三角形的呢?」然後通過拉三角形和長方形木架的操作實驗來突出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這一特徵。讓學生把所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出為什麼木椅搖晃時釘斜木加以固定?為什麼草垛旁撐著木棍就可以防止倒塌等問題。4、捕捉教學過程中的動態生成性資源 《課標》指出:教師與學生都是課程內容的開發者。教學不應是預先設計的教學方案執行的過程,而是持續生成教學內容的過程。在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方面,教師具有極大的潛能,教師的業務素質、情感道德、工作態度、日常習慣以及一些創造性的思維方法是學生的學習資源。而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人,也是重要的教學資源。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生活經驗等都是可以利用和整合的資源。總之,對數學課程資源加以開發和利用是新課程賦予我們的一項重要研究課題,只要我們能提高課程資源的開發意識、加強對課程資源的深入認識、構建課程資源的內容體系,我們定會積累更多的經驗,取得更大的成績。

⑶ 新課改對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有何新要求

當前,新課程改革已經在瓊中縣各小學轟轟烈烈的開展,教育局負責新課程改革的付永東副局長提出了許多關於新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比如: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生活中有數學,數學中有生活;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提倡探究式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等,作為一名多年主管學校教學工作的副校長,我認為要想全面提高學校數學教學質量,就必須了解當今教育形勢的發展,掌握新課程改革理念,依據新的數學課程標準的編排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教學活動,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現就根據我校新課程改革的開展情況和以往本人的教學經歷談談我對新課程改革中小學數學應如何進行教學的幾點體會:
一.教師一定要把握新的數學課程教材特點,決定有效的教學目標
新的數學課程教材主要特點是既要聯系社會生活,又要結合小學數學教學實際,還要聯系學生的學習實際.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社會上處處有數學知識,數學就在身邊.因此,在教學中要根據不同的內容來確定有效的教學目標.以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突出方法性、體驗性、綜合性和發展性,並結合學科主要知識,精心策劃練習和精心設計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活動,同時要介紹自主學習的方式方法,幫助學生鞏固和拓展學科知識,轉變學習方式,有效促進學生學科學習效果的提升,逐步學會學習,努力實現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我校大部分是農村學生,由於他們地處山村,因此特別要注意這些山村學生的生理、心理狀況和知識發展水平,加強多學科知識綜合運用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通過多樣化的練習、觀察、實驗、討論、製作、評議、調查、研究創作等學習活動,強化學科知識的應用,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和結果,也要關注學生科學態度、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的養成,努力實現新課標三維目標的落實.
二、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把學習數學變成具體的感受和體驗
小學數學是數學教育的基礎,是孩子們一生中學習數學的開始.如何在孩子們面前展示出一個五彩繽紛的數學世界,把抽象、枯燥的數學變得生動有趣,讓孩子們發自內心的愛數學,主動地用數學.我認為關鍵是要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把抽象陌生的數學變成具體的感受和體驗,讓數學知識生活化.現代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學習數學時,他們的心智活動離不開具體事物的支持.而且小學生的學習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對熟悉的生活情景,感到親切,有興趣.只有當數學不再板起面孔,而是與孩子們的生活實際更貼近的時候,他們才會產生學習的興趣,才會進入學習的角色,才會真正感受和體驗數學的魅力與價值,增進理解和應用的信心.在教學中,要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原型入手,喚起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感受,使學習成為學生發自內心的需求.例如:我在網路教學視頻中看到有位教師在教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比高矮》這部分內容時,這位老師是這樣導入的:課前教師故意把黑板擦放在黑板上方的邊框上,上課時教師故作驚奇的說:咦,黑板擦怎麼跑那麼高,誰願意幫我把它拿下來?一個學生上講台來拿,可是該學生由於個子矮,夠不著,他就跳起來去拿,顯然費了很大的力但還是夠不著.老師微笑著說:還是讓我來拿吧.老師動手拿下了黑板擦.並問:同學們,剛才為什麼他很費力也拿不到,而我這么容易就成功了呢?學生紛紛發言:因為老師個子高,學生個子矮;說老師個子比他高,他比老師個子矮;老師你都長到黑板那兒了,所以一下子就夠著了.老師根據學生的發言,馬上叫剛才拿黑板擦的那位學生上來站在老師身邊,再次比高矮,並引導學生用完整的語言表達.教師總結:看來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需要知道誰比較高,誰比較矮,才能根據不同的情況來處理問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比高矮.
我認為這位老師這樣的導入設計很新穎,體現了新理念、新教法,讓學生在一片歡笑聲中理解了比較高矮的重要性.在具體感受和體驗中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和情感.
三.在數學教學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索性思維
新的課程改革倡導學生主動觀察、動手操作、大膽猜測、合作與交流等數學學習活動,而且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方式.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師的角色、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特別是數學的探索性思維在教學中的最高點,它不依常規,尋求變化,從多層次、多角度、多方位考慮問題,我認為在我們這種農村學生多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索性思維需要抓好以下幾個方面:1.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假如學生對數學學習有興趣,那麼學生的整個心理活動就會處於主動的狀態,他們就會聚精會神地去學習並真正掌握數學概念、性質及基本規律.2、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因為具有良好的思維能力,能讓學生從知識型轉化為智力型,讓學生學會全面地綜合地思考問題.比如小學高年級的應用題里的一題多解,它需要思維的廣泛性,所以教師必須多讓學生多動腦筋,多去想想,才能使學生形成良好思維能力的習慣.另外,適時鼓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形成學生良好思維能力一種好的方法.所以,《數學課程標准》在總體目標中明確提出,要使學生學會用思維的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並將數學思考作為小學生數學學習的四大目標之一,單獨列出了具體闡述.對每一位數學教師來說,如何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現實生活中的事物,並學會用數學的方式去思考問題,用數學的語言去解釋現象,用數學的觀點去認識世界,又能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產生興趣.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只有在教學中科學、合理、扎實有效地進行教學,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總之,新課程、新理念將時時刻刻沖擊著我們的頭腦,沖擊著我們的課堂,為小學數學教學帶來許多的思考.面對新課改我們都要經歷苦惱、反思、探索、實踐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要創造性的學習數學課程標准,創造性地駕馭教材,處理教材,不斷地自身調節,以達到目標.在課堂教學改革中,每一位教師觀念的轉變、知識的更新、行動的研究並將這些體現在每一個教學活動中,才能使小學數學教學改革不再是一句空話,才能使小學數學教學產生實質的變化.

⑷ 小學數學的課程標準是什麼

1、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包括數學事實、數學活動經驗)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2、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3、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4)小學數學課程與設計擴展閱讀: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目標:

1、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2、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了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⑸ 如何設計小學數學教學目標

一、 培養學生經歷數學學習過程,體驗數學學習方法的學習意識,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課堂中的落實,首先需要學生頭腦中具有「經歷數學學習過程,體驗數學學習方法」的學習意識,並形成一種長久的習慣。著名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少年局性,習慣之為常。」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人終身受益。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大潮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師們首當其沖的任務,同時新的課程標准還明確提出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這次課程改革的首要任務,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數學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的意識和進取的精神,並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縱觀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學生自主經歷數學學習過程,體驗數學學習方法的意識淡薄,學習方式上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單一被動問題,同時學生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學習習慣和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教師更是觀念落後,從而忽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怎樣才能激發學生自主經歷數學學習過程,體驗數學學習方法,實現培養學生親自參與豐富、生動的思維活動,經歷一個實踐與創新學習的學習過程,主動獲取知識,並具有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獲得自身的發展呢?下面結合新課程理念談談我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學習意識的激發,以及形成習慣的培養。激發學習意識靠的是課堂教學中日積月累的引導和啟發,只有這樣持久的引導和啟發,學生才願意主動的去學習,才會形成持久的學習習慣。例如我在教學二年級下冊《平均分》一課時,課前我結合小學的年齡特點,製作了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上課時,我就利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出示書本上《春遊》的主題圖,看到花花綠綠的圖畫,同學們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一個個小腦袋抬的高高的,眼睛直勾勾的盯著大屏幕,迫切的想知道:圖畫里隱藏著什麼數學知識,接著,我藉助同學們強烈的求知慾望,細致的給學生講解了什麼是「分」,如何去「分」,什麼樣的「分」叫「平均分」等,學生們對「平均分」的字面意思就有了初步的印象,但是,緊接著就有學生提出了問題:「老師,我知道了,分的時候每個人分的一樣,就是平均分,但是平均分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分法呢?」聽到同學們有這樣的質疑,我感到很高興,因為我預設的激發學習意識的目標達到了,下來就可以順理成章的讓學生自己動手探究「平均分」了,就這樣,利用多媒體激起了學生探究知識的慾望,接著學生自主動手的意識也隨之而來,也就是說為「過程與方法」目標的落實邁出了成功的一步。「習慣成自然」,久而久之對學生進行這種學習意識的培養,習慣也就形成了。二、激發學生經歷數學學習過程,體驗數學學習方法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課堂中的落實,還需要學生具有積極的「經歷數學學習過程,體驗數學學習方法」的學習態度,而這種積極的學習態度恰恰就來自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動機的一個重要的心理成分,它是推動學生探索知識和獲得能力的一種強有力的內驅力。新的課程理念背景下的教學活動,學生不再是消極被動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覺的積極的參加者,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徵與水平狀況,創設符合和適應學生學習的情境,才能使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去獲取知識,自覺地訓練技能,以達到教學的目的。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好學者不如善學者,善學者不如樂學者」,俄國教育學家烏申斯基也曾說過:「沒有任何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只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由「要我學」轉變到「我要學」,才能使學生的素質全面提高,才能真正將新課程理念下三維教學目標之一的「過程與方法」目標落到實處。那麼,下面我談一下自己在課堂教學中是如何調動學生經歷數學過程,體驗數學方法的積極性的。在教學《找圖形的變化規律》一課時,我先是收集了大量生活中美麗漂亮的圖片,然後利用多媒體將它們作為「壁紙」,裝修了一間溫馨的「卧室」,課堂上,我將這間美麗的「卧室」展示給同學們,並提問:在這間漂亮的「卧室」中你發現了什麼數學知識?接著同學們帶著問題饒有興趣的欣賞起了這間「卧室」,欣賞完以後,大家開始匯報起了自己的發現,學生A說:「我發現了卧室中有四面牆壁,每面牆壁上都有美麗的壁紙做裝飾。」,學生B說:「我發現了每一面牆壁上的壁紙顏色和圖案都不一樣。」,學生C說:「我發現每一面牆壁上的壁紙中,每一行也不一樣。」 學生D說:「它們不僅不一樣,而且排列好像都有一定的規律。」學生E說:……等等,同學們都開動自己的小腦瓜,展開豐富的想像,各抒己見,聽到他們這樣的回答,我就乘熱打鐵的追問:「剛才有一個同學提到,每一面牆上的壁紙排列都有一定的規律,那麼有什麼規律?老師很想知道,你們想不想知道呢?」,生答:「想!」,接著我又問:「如何才能知道呢?」生奇答:「我們動手擺一下就知道了!」,我剛說完這句話,還沒有來得及說擺的具體要求,同學們就迫不及待的開始動手了。看到眼前的場面,我心裡暗暗竊喜,這節課中經歷數學學習過程,體驗數學學習方法這一環節就不需要我再做過多的引導了,同時我也相信,同學們一定會帶著這樣飽滿的學習熱情將圖形的變化規律探究清楚的!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將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起來,將學習的熱情帶動起來,課堂目標的落實就迎刃而解了. 三、 引導學生掌握經歷數學學習過程,體驗數學學習思想的方法,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課堂教學中的落實,最重要的就是教師要轉變角色,變「指路人」為」引路人」,引導學生掌握經歷數學學習過程,體驗數學學習思想的方法。新課程倡導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就是學生全面和諧發展、自主發展和個性發展的引導者,因此教師需要對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改變以往的「教授者」,為「引導者」,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探索知識的發生與發展,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獨立自主的、自由的發展。尤其是在數學課上,教師不再是一種「經師」,而是擁有正確教育觀念,具有反思能力,善於合作的探究者。教師要幫助學生確立適當的學習目標,使學生在愉悅中達到學習目標,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方法,發展認知能力。從兒童的經驗出發,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將自己掌握的各種知識、實踐經驗帶到數學課堂中,促進自主學習,使學生能夠自己去實驗、觀察、探究、研討,使他們身心全部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在愉快中學習,掌握新知識。如我在教學《長方形面積的計算》一課時,課前先引導學生回顧復習了「面積」的概念,即:「一個物體表面或者平面的大小」,然後我又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片段:師:同學們先根據自己對面積概念的理解,說一說你對長方形面積的認識。生匯報。師:根據剛才同學們的回答,我們來一起總結一下什麼是長方形的面積。生(齊答):長方形表面的大小。師:前面我們已經知道了什麼是長方形的面積,下面,大家來一起開動腦筋想一想我們怎麼樣才能知道某一個確定的長方形的面積呢?生思考後匯報:動手實驗。師:實驗前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或者知道些什麼呢?生回答(比較凌亂)師:下面先聽老師說,我們要想知道的是長方形的面積,現在我們的學具中已經有無數個面積是1平方米的小正方形,我們是不是可以想辦法利用這些1平方米的小正方形來知道剛才長方形的面積呢?(是)但是該利用什麼辦法呢?生:用這些面積是1平方米的小正方形擺滿剛才長方形的面,擺了多少個小正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就是多少平方米。師:很好,我們剛才是探討了一下想法,接著我們就來動手實驗一下吧!實驗完成。師:我們以後不論工作還是學習生活,其中一定還會遇到很多求長方形面積的問題,像剛才那樣只用手擺肯定是不行的,下面你們接著邊動手實驗邊探究有沒有更好,更方便的辦法。(比如:得出公式,利用公式來計算)生繼續實驗…… 上面的教學,我只充當了學生探究體驗新知識的引路人,而其中的奧妙都是他們自己動手實踐經歷探尋得到的,這樣的教學過程不僅使「過程與方法」目標落實到位,而且還迎合了新得課程理念。總之,「過程與方法」教學目標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落實的研究,具有深遠的意義,這一研究的繼續,還需要廣大工作在一線的數學教師的反復實踐和探討。

⑹ 小學數學怎樣設計課堂練習

一、練習設計方法應靈活,形式應多樣。
小學數學課的類型不同,優化課堂練習設計就是要針對不同的課型,採用不同的練習設計形式和方法。
1、新授課的練習設計。新授課主要是向學生傳授新知識為內容的課型,這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最常用而又最復雜的一種課型。一般情況下,在新授課之前要安排一些「鋪墊性」的練習,「鋪墊題」的設計大致有兩種類型:一類是完全由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組成的題目,通過有目的有組織的復習,為引進和學習新知識搭橋鋪路,從而為促成新知識的遷移作好准備;另一類是把要學習的新知識轉化為學生學過的舊知識,分層出現,要求學生逐步分析解答,有意識地分散教學難點,從而為學生順利地學習新知識做好思維上的准備。
講解新知識之後要安排鞏固練習,即通過提問、板演等形式,及時了解各類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程度 ,其目的是讓學生在鞏固練習中加深理解,消除疑難,力爭使新知識當堂消化。
2、練習課的練習設計。練習課主要是以練習為主,教師要針對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情況以及不同的知識點,通過多種方式設計練習。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基礎知識,形成嫻熟的技能技巧。常見的練習形式有:鞏固練習、變式練習和綜合練習。
3、課堂練習設計的幾種形式。練習設計是教師緊緊圍繞某一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一種同類型、同結構的練習,其常見的形式是:基本題(與例題相仿)——變式題(比例題稍有變化)——綜合題(新舊知識的適當結合)——思考題(僅供學有餘力的同學練習)。體現了學生對新知識的「認識、鞏固、加深和發展」的過程。
(1)、辨析題。這是針對教學中易混淆、易出錯的內容設計的練習題。其目的是通過辨析,加深對相關知識的區別和理解。如,在教學比的知識之後,就可以引導學生把比、分數和除法三者之間的關系列表辨析。
(2)、對比題。對比題也是針對教學中易混淆、易出錯的內容而設計的,但與辨析題不同;辨析題側重於知識內容的細微差別而進行比較,它可以是兩類,也可以是三類,或者更多;而對比題則側重於明顯不同的知識內容進行對照,它一般只局限於兩類。如:通過對比使學生對分數乘以整數的數量關系能正確理解和運用。
(3)、操作題。這是為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而設計的練習。《數學課程標准》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的、活潑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動手操作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必須設計多樣化的「操作性」練習,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該類練習既要求有一定的理論基礎,還要求有一定的動手技巧,是一類綜合性很強的題目。它一般適應於小學高年級學生,其目的是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理解和鞏固知識,發展各種能力,培養興趣。如:指物(重量、刻度、鍾表等)、測量、折紙、拆拼、實驗等。
二、課堂練習內容要以現實生活素材為載體。
練習設計的內容應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易於學生理解。(大綱)指出:「練習的內容要緊扣教學要求,目的明確,有針對性。練習題的數量要適當,能適應不同程度的學生需要,練習設計要有坡度,有層次,難易適度,適應兒童的特點。要有一定的基本練習題和稍有變化的習題,也要有一些綜合題和富有思考性的習題」。 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給學生提供實踐活動的機會,使他們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同時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親密聯系。例如:小學數學二年級《人民幣的認識》一課,我就設計了這樣一道生活情境練習題:「超市購物」。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組分別扮演顧客和營業員,看哪位營業員收錢、找錢既對又快,哪位顧客最會計劃用錢,買到自己最需要的物品。(事先准備好各種商品及標價)本節課的內容就是在熟悉人民幣面值的基礎上認識商品標價,這與學生的生活有密切的聯系,它源於生活。因此創設這樣一個情境,讓學生將已有的知識自覺地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而且,可以鞏固人民幣的認識、了解人民幣的單位換算等,亦是一舉數得。
三、課堂練習設計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針對性原則:所謂針對性,就是設計練習要圍繞教學目標,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做到有的放矢,力求用較少的時間,精練的習題,獲得最佳的練習效果。「不要進行盲目的,互不聯系的,大量機械的練習」(贊可夫語),這就要求練習設計要有針對性,避免盲目性。①要針對教學目標設計練習,要從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出發,普遍分析學生應掌握哪些數學知識,培養哪些能力,達到何等水平,然後組織選題,進行編題。 ②要圍繞教學重點進行設計。例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第一教時,主要是使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使學生明白其面積的大小決定於底和對應高,練習要圍繞這個重點來設計。③要針對學生掌握知識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一方面取決於教師的引導講解,一方面也取決於知識本身的難易深淺,為此練習設計要考慮這些因素:哪些概念的建立較困難,哪些知識容易混淆,在哪些地方易犯錯誤等,這樣在設計練習時就可做到心中有數,防患於未然。
2、層次性原則:即要根據小學數學教材的內容以及小學生的學習心理、學習過程,對某一個要學生掌握的知識點,設計多層次的練習,使學生在不同層次的練習中從不同的角度理解與運用知識,讓學生通過有層次的練習,拾級而上,把教材中的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從而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①每個層次的練習設計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來組織安排。如:「求一個數的倒數」的鞏固練習可分解成三個層次進行:第一層次,讓學生在自己的實踐中,依據倒數的意義去學會求一個數倒數的方法;第二層次,把求帶分數、 小數的倒數的題目和求真分數、假分數、整數的倒數的題目放在一起,目的是讓學生通過練習去掌握求帶分數、小數的倒數的方法,並能與教材上講述的方法作比較,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能力;第三層次,是由學生自己報出數據,然後再請其他同學用口答來求出這個數的倒數。這樣學生覺得有趣,課堂氣氛也活躍。②精心設計每一層次練習的坡度,做到由易到難,螺旋上升,以使學生的學習情緒始終處於良好的狀態。③要不斷變換每一層次練習的形式,以便能更好地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3、趣味性原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對學生學習可起到定向、持續、內驅和強化的效應,提高練習的趣味性,寓練於樂,練中生趣,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而且能夠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有效地提高練習質量和效果,真正達到練習的目的。①要注意練習題的設計,增加練習內容的新穎性。這就是說,練習設計不僅內容要新,而且習題的類型或形式也要新。②要注意練習形式多樣化。學生鞏固知識 、形成某一技能,往往要對同一要求進行反復多次的練習,這種機械重復的練習會使學生產生厭倦心理,因此,設計練習時,對同一項知識或技能的訓練,應設計多形式的練習,練習的形式多種多樣,從題型上講,有填空、選擇、判斷、匹配等;從結構上講,有補條件、補問題、選條件等;從形式上又有聽算、筆算、視算、游戲等。設計練習時,可根據具體內容,選擇恰當的形式。③要注意把握練習的要求,設計練習要難易適中,應是絕大多數學生能夠接受的;符合教學的基本要求,不可隨意拔高練習的標准。

⑺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與教案到底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一、概念區分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包括教案、學案、評價方式,甚至學生問題的創設、教具的應用等,所有的與教學設計有關的內容都是。所以,教學設計是一個泛化的概念,不能是一個東東。教學設計使用表格的方式最多。

教學設計,是准備課,特別是公開課等需要全面考慮的一份文檔,附件可能有電子類輔助.

教學案例

教學案例:新課標中提供的幾個都是,《同心圓》、《南極考察》,主要是提供實際的教學例子,而不是所有教學的細節。以其範例

與教學的配合為主進行設計

教學案例是主要用來交流,或者自我教學實例積累的。

案例相對比較簡單,把教學的內容實例和教學設計意圖表現出來就行了。這個例指的是教的內容「例」,而不是這堂課作為例。(蒼山子)

教案

教案:就是教學的內容文本,是教學設計的最核心的部分。一般地有表格式、課堂實錄式、普通文本式等。主要是對教學目標、內容、環節進行備課。教案是指導老師自己上課用的。也是考察一個教師備課的一個依據。(蒼山子)

信息技術教育課教學設計與其他學科的教學設計稍有不同,但基本原則是類似的。主要的原則還是突出「設計思想」、「教學過程」、「教學效果」,忌諱流水賬。

雖然文章的格式多樣化,但開篇要介紹: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難點、難點突破方法,或者再加上設計此文的背景,即解決的問題。

常見的格式有:一、表格式如: ------------------- ------------------- ------------------- ------------------- ------------------- -------------------

教學環節 | 教學內容 | 雙邊活動 | 設計意圖 |

------------------ ------------------- ------------------- ------------------- ------------------- -------------------

教學環節 包括:課堂引入、教學過程(分課題)、練習、總結等。

雙邊活動包括:教師活動、學生操作、提問與回答等。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目的。

樣文:http://222.132.51.46/waswz/yz/itw/sjk.htm(蒼山子)

二 課例(教學實例式)

特別是報紙比較喜歡篇幅短小的課例模式,不要求全面、詳細地論述教學的過程,只要突出教學的主要特色與主要思想就行了。

通過需要介紹清楚地內容包括:課題、設計思想、教學思路。

由於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可以從思想、過程的側重不同進行設計,甚至只針對評價也可以寫成一個課題,這類文章的很大不同就在於局部地、重點地體現教與學的思路。

重在講思想的案例:

http://222.132.51.46/waswz/yz/itw/fs.htm

重在講過程的案例:

http://222.132.51.46/waswz/yz/itw/zhk.htm(蒼山子)

三 課堂實錄的寫法與不足的彌補

課堂實錄就是對教學過程進行文字記錄,主要格式是:

師:-------

生:-------

師:------

生:-------

課堂實錄有較大的優點,能夠看出整個課堂的上法,可以看出教學設計之外的很多實際的細節。但是,課堂實錄存在很大的缺點,讀者、編輯都不宜看出其中蘊涵的教學意圖和教學方法。我的一篇《先聲奪人第一課》很大原因就是看著很熱鬧,但看不出方法與目的,結果試投過多處都沒有中稿。時隔一年,一個編輯在我的網站上看到,感覺很有意思擬修改後採用。當然這還是本實錄寫的不夠好,實錄發表得也很多。

常見的彌補方法:

(1)在篇首先介紹明白你的授課方法 ,可以針對過程進行預先簡介。

(2)在每一個課堂實錄的環節之後加註解,對本環節進行簡單的解釋,說明教學的意圖。

沒改過的《先聲奪人第一課

⑻ 小學數學如何設計教學活動方案

小學教案的基本內容
新理念下的中小學備課,實際上是以學習者為中心,圍繞著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學習問題而展開的教學設計.這種設計有利於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有利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
新理念下的中小學備課,是為學生學習而實施的一種設計,是學習理論、教學理論與課堂實踐之間的橋梁,是教師提出創意和決策的過程,是運用系統方法分析和解決教學中的問題的過程,具有鮮明的目的性、科學的計劃性和有序的系統性,而不是一般的教學經驗和案例,是不斷循環往復的過程,包括檢測、反饋、修正及再實施的認識深化過程.這個過程特別講究科學性和創造性.
我們必須明確,實施新理念下的中小學備課,目的在於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是為學習服務.為此,教學設計要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這是核心問題;教學設計要體現情感性,注重育人功能;教學設計要讓學生有多種機會應用所學知識,並廣泛挖掘和運用各種教學資源;教學設計尤其要克服教學目標分析中的「知識結果中心」傾向,學習分析中的「教材中心」傾向,和教學策略制定中的「教師中心」傾向.
新理念下的中小學備課應該包括如下內容:
(一)設計教學目標.
主要包括過程性目標和結果性目標,分為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等多個方面.
特別地,設計教學目標,要從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不同方面設計教學目標,考慮短期目標、長期目標、更長目標.
(二)進行學習任務分析.
即學生的起點分析,學生主要的認知障礙和可能的認知途徑分析,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關鍵分析,達成目標的主要途徑和方法分析.
這里有兩個問題十分重要:一個是要關注學生的經驗基礎,一個是要正確認識教材.對於前者,意味著不僅要考慮學科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科學習的心理規律,要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和現實世界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資源.
對於後者,意味著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此次新課程對我們提出的新的要求,教材是一個極具宏觀性的藍本,覆蓋著極其廣闊的時空,主要對教師教什麼、學生學什麼起到指向作用.教材僅僅是教師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素材,讓學生學習的平台.新理念下的教材給教師留下了較大的創造空間,進行任務分析,就必須改變「以本為本」處理教材的現象,根據學生實際、教學實際和當地實際,模擬教材,重組教材,編制教材,削減技巧性訓練,增加其探索性、思考性和現實性的成分,為實施開放式、活動式的探究、合作、參與等新型學習方式創造條件.
(三)設計教學思路與教學環節.
主要考慮具體的教學過程,包括創設的情景、活動的線索、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可能的情況下附設計說明.
在新理念下,中小學課堂教學過程通常有兩種基本模式,其中一個是探究發現式,一個是有意義接受式.
探究發現式的基本環節是:問題情境[FY]建立模型(得出有關的概念、法則、定理等結論)[FY]求解[FY]解釋與應用[FY]拓寬、反思.
有意義接受式的基本環節是:創設有意義接受的情景[FY]採用接受式傳授有關知識[FY]正反例解釋應用[FY]鞏固、強化[FY]小結、結束.
按照新理念設計教學思路與教學環節,要將新的學科觀、課程的綜合性體現在具體的教學內容之中,要按照知識科學性、知識體系、編排特點、知識深度設計教學內容,充分利用生活、經驗、情境、問題、背景精心設計問題情景和教學過程,關注學生學習的興趣,關注自主實踐、合作、探究與傳統學習方式的融合和優化.
(四)設計教學評價.
主要反思的問題是,是否達到預期目標,沒有達到的話,分析原因,提供改進的方案,有哪些突發的靈感,印象最深的討論,學生獨特的想法,哪些地方與設計的教學過程不一樣,學生提出了哪些沒有想到的問題,為什麼會提出這些問題.
(五)編寫出教案.
中小學備課報告編寫的格式,一般有課時教案、表格、流程圖等幾種形式.
總之,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中小學備課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研究的過程.一個成功的教學離不開成功的設計,只有充分的醞釀、思考,具備駕馭教材、駕馭學生的能力,才有可能使我們的教學精彩紛呈,高潮迭起.
步驟和要求
1教學目標、2教學重難點、3教學准備、4教學課時計劃、5教學過程:一、導入,二,初讀感知、三、細讀感悟,四、總結升華,五、拓展運用 6板書設計 7教學反思
①導入環節
導入環節要求通過適當內容或簡短語言,把學生盡快有效地引入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導入起點要以學生的接受能力為標准,要服務於教學內容和重點,教案中應明顯體現創設的情境,導入語言及提出的問題.
②問題設計
問題的設計要具體、明確、適宜.要有啟發性、層次性、條理性、探究性,有一定的思考價值和思維廣度(即發散性、開放性).切忌「滿堂問」或「以問代講」.設計的問題要明確

⑼ 四.學習了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就不再需要學習小學數學設計理論和方法了嗎

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包括有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同時也能包含有解決這些專問題的方法;教學案例屬描述的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情感在內的故事;教育案例是一個教育情境的故事,在敘述一個故事的同時人們常常還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點評。所以一個好的案例就是一個生動的故事加上精彩的點評。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