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評價理念
❶ 新課程的四個基本理念是什麼
新課程的四個基本理念是:
1、關注學生發展:
新課程的課堂教學評價,要體現促進學生發展這一基本理念。這一理念首先體現在教學目標上,即要按照課程標准、教學內容的科學體系進行有序教學,完成知識、技能等基礎性目標,同時還要注意學生發展性目標的形成。
其次,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研究課堂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體現學生主體,鼓勵學生探究,高效實現目標。
2、強調教師成長:
依據新課程評價目標的要求,課堂教學評價要沿著促進教師成長的方向發展。其重點不在於鑒定教師的課堂教學結果,而是診斷教師課堂教學中學生提出的問題,制定教師的個人發展目標,滿足教師的個人發展需求。
3、重視以學定教:
新課程課堂教學要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發展為本,就必須對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進行改革,體現以學生的「學」來評價教師「教」的「以學論教」的評價思想,強調以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呈現的狀態為參照來評價課堂教學質量。
4、新課程的教學目標為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1)新課程評價理念擴展閱讀:
課程改革的根本任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工業經濟對於「效率」的崇拜又決定了學校教育必須以簡約、規范的方式來傳授知識,因此,建立在對知識加以分門別類基礎之上的分科課程就成為課程結構最重要的特色。
此外,各門學科對於各自領域知識體系的「完整性」「系統性」「邏輯性」「權威性」的追求,不僅造成了學科之間的森嚴壁壘,而且使教科書獲得了至高無上的尊嚴。
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以教科書為載體知識便處於核心地位,成為制約教師和學生活動的依據。換言之,知識成為學校課程體系的目的。
❷ 新課程倡導的教學評價基本理念是什麼
2、新課程倡導的教學評價基本理念是什麼?
(一)促進學生發展。體現在教學目標上,即不僅要按照課程標准、教學內容的科學體系進行有序的教學,完成知識、技能等基礎性目標,同時要從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出發,注意學生發展性目標的形成。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地研究並有效實施課堂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體現學生主體,尊重學生人格和個性,鼓勵學生發現、探究與質疑,高效實現目標。在教學效果評價上,要以評學為重點,「以學論教」,並以此來促進教師轉變觀念,改進教學。
(二)促進教師成長。評價方向是面向未來的。重點是診斷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此來制定教師個人發展目標,滿足教師個人發展需求。
(三)以學論教。「以學論教」即以學生的「學」評價教師的「教」。強調以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呈現的情緒狀態,交往狀態、思維狀態、目標達成狀態為參考,來評價教師教學質量高低。
❸ 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評價應關注些什麼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教學評價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出發點和歸宿點也應該是促進人的發展。因此,在新課程環境下,教學課程環境下,教學評價必須改變以單一的學習結果作為衡量教學好壞的惟一標准,評價輕選拔和甄別的單一功能,突出學習的過程和在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
「課程評價是根據某種標准,以一定的方法對課程計劃、活動及其結果等的描述和價值判斷的過程。它應包括兩個方面,即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和對課程本身即對教師的評價兩個部分,是這兩個部分的有機統一。」本文將對學生學習的評價談談看法。
一、傳統學生評價的弊端:
長期以來,在語文課程評價方面存在評價目的的片面、評價范圍狹窄、評價手段單一、評價主體局限等諸多不足。在實施評價的具體過程中,也普遍存在著簡單化、惟量化等弊端。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過分強調學生的學業成績在評價中的作用,把學生的學業成績作為衡量學習結果,評價具體的課程方案優劣的惟一指標,把考試與評價等同起來。這與多年來形成的「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是分不開的。在學校的工作緊緊圍繞著「升學」這個指揮棒的氛圍下,就自然地會出現這種以考試代替評價的傾向;並且這種舊觀念在人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地存在著,人們往往會自覺地用這樣一種方式來看待評價,並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方法來進行評價。
二是過多地強調量化的評價手段,而忽略對定性評價的研究。在課程評價上運用量化的方法固然重要,但並不是說只有量化的方法可以反映課程的實質。事實恰恰相反,如果過分地強調量化方法,而排斥其他方法,甚至把定性的方法說成是簡單化、不科學的方法,勢必會造成評價者選擇的方式越來越少,而所能得到評價的內容也就越來越少,最終使評價走進死胡同。
三是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被排斥在評價過程之外,他們只能充當被評價的對象,而無法參與評價過程。例如在以往的考試評價中,只有教師進行試題設計、閱卷評分和試卷分析,致使評價過程變成只有教師參與的單向評價活動。這樣就使評價的結果帶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任何一種缺少全面的、客觀的評價結果,都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負面的影響。
二、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學生評價理念: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繼續改革和完善考試制度,考試內容應加強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重視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部分學科可實行開卷考試。
2、《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明確指出:「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教師的教學水平,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提供保障。充分發揮評價的促進發展的功能,使評價的過程成為促進教學發展與提高的過程。」因此學生評價的改革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從德、智、體、美等方面綜合評價學生和發展,從而適應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體現新課程理念,以人為本,面向全體學生。通過評價使學生了解自己,發現潛能,建立自信,健康成長。
三、新課程理念下進行學生評價應遵循的原則:
(一)評價學生發展過程的原則:
以往的學生評價只注重學生的「知識與能力」,而忽略了學生在獲得「知識與能力」的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點滴變化,這種評價方式對學生的發展非常不利。因此在新課程理念下評價要注重學生成長發展的過程,將評價與記錄貫穿於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中,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點滴進步和變化,及時給予評價和反饋。將日常評價、階段評價和期末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對學生評價真正成為過程性的評價。評價不僅要注重結果,更要注重發展和變化過程。為了更好地遵循評價學生發展過程的原則,真正體現新課程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關系,我們利用「學生成長記錄袋」來關注學生發展的過程。
「學生成長記錄袋」是收集能夠反映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資料,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最佳作品(成績記錄及各種作品)、社會實踐和社會公益活動記錄、體育與文藝活動記錄,教師、同學的觀察和評價,來自家長的信息,考試和測驗的信息等等。成長記錄袋能記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所採用的方法、所採取的態度、所引發的情感體驗,這所以的點點滴滴能使得對學生的評價更全面更具體,對學生的終身發展也更有利。「學生成長記錄袋」是發展性學生評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與教學過程並行的同等重要的過程。我們要充分認識它對學生發展的積極作用,加強評價與記錄的管理。
(二)評價主體參與原則和互動原則: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最
❹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有哪些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有哪些?
1、「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是課程改革的出發點。
2、開放型的新課程觀是建構現代化課程體系的必然選擇。
3、民主化是建構新型師生關系和課程管理體制的牢固基石。
4、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合。
5、樹立終身學習觀,終身學習將成為未來每個社會成員的基本生存方式。
6、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靜止觀,樹立評價促發展的發展觀。
7、批判與創新是本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靈魂。
8、回歸生活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歸屬。
❺ 如何理解新課程標准提出的評價理念
1.評價目標多元化。
新課程提出多元化的評價目標,評價的對象既包括學生也包括教師。以往的評價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成就,關注學生的表現,忽視對教師教學過程的評價。這樣的評價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利於教師發展的。通過教學過程和學生學習狀況的考查,不只是看學生的表現,還促使教師認識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改進教學方式,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目標。
針對學生的評價其目標也應是多元的,而不是單一的。至少應包括以下幾個幾個方面的功能:
反映學生數學學習的成就和進步,激勵學生的數學學習;
診斷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困難,及時調整和改善教學過程;
全面了解學生數學學習的歷程,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在解題策略、思維方法或學習習慣上的長處和不足;
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預期,形—成對數學積極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信心。
以往的評價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業成就,特別是以知識技能評價為主要內容、以書面評價為主要方式的評價。評價吏多地強調甄別和選拔的功能,忽視其他方面的功能。這種評價取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也限制了教師在課程開發和促進學生發展上的能動性。數學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是對學生全面發展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數學課程的評價在很大程度上又具有導向作用,如果只是將評價的目標限定在學生對概念、運算和解題技巧的考核上,就會使教師和學生只關注這些目標,忽視其他方面的目標,特別是那些不能簡單地用一張考卷和一個分數來確定的目標。比如學生情感和態度方面的目標,學生學習過程的目標,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等。在多數傳統的數學試卷中,考查的內容基本是計算技能和解決固定模式問題的能力,應用題也局限在一些標準的類型題中。像以下這樣的問題是司空見慣的。
❻ 新課程理念下的評價具有哪些功能
在新課程的理念下,評價不再僅僅具有甄別和選拔的功能,而應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素質的主動全面發展與可持續發展。
簡言之,新課程的理念的評價功能有檢查、診斷、反饋、激勵、甄別和選拔等多種功能,其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
❼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什麼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1、課程要著眼於學生的發展。
這是課程價值取向定位問題。在如何處理經濟發展、社會發展與人的發展的關繫上,新課程定位在人的發展上,具體指向以能力和個性為核心的發展。課程改革要培養學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發現問題和思考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終生學習和創新的能力以及生存和發展的能力;課程改革要培養學生的良好個性品質。
2、面向每一位學生。
基礎教育是國民的奠基工程,面臨的任務既要瞄準知識經濟的需要培養高素質尖端人才,又要為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培養人才和合格的建設者。因此,在新課程實施中,必須面向全體學生,認清每個學生的優勢,開發其潛能,培養其特長,使每位學生都具備一技之長,使全體學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長為不同層次、不同規格的有用人才。
3、關注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
學生是一個完整的人,不能把學生僅僅看成是知識的容器。素質教育所關心的是整個的人,而不只是作為產品的人,是富有創造性的生活,而不只是物質生產的生活。學生的發展不是某一方面的發展,而是全面、和諧的發展。新課程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達到了知識習得、思維訓練、人格健全的協同,實現了在促進人的發展目標上的融合。
❽ 新課程理念有哪些
新課程教學理念有科學性、先進性以及學習理念、學習方式、人生觀、價值觀、認識觀等的不斷變化。
傳統的教學為老師講學生聽,這樣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出的學生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因此,如何「創設有利於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課程實施環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滿足不同發展潛能學生的不同需求,給與學生選擇的空間,以最終實現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是高中新課改的重要任務。
面對這一艱巨任務,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建立和形成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探究式學習方式,從學生的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發現新問題」的學習過程,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探究性學習從根本上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也要求教師必須改變原來灌輸式講授的教學方式。
拓展資料:
課程標准在教學內容、學習方式、課堂模式等多方面都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革,當然也要進行教學評價的改革。
因此,課程標准把「建立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並重的評價機制」作為一個基本理念,著重強調在對學習評價時,既要關注學習結果,也要關注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行為的變化,評價的目標要多元化、手段多樣化。
新評價理念的提出,要求各級教育部門及個人,尤其是教師要徹底改變以前不科學的評價觀念,以實際行動落實新課程標準的評價要求,隨著新課程的實施,學校教育在教學內容、學習方式。學習環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變,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組織者、引導者的教師,評價時必須做到在重視結果的同時又重視過程。不能求全,只要學生在某一方面有進步的表現,盡管每個學生的表現不盡相同,也應認為他的學習是有收獲的,是成功的。
❾ 你認為新課程評價理念的特點是什麼
一、教學目標制定要准確
所謂目標准確,意指制定的教學目標既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既不是低標準的,又不是高不可攀的。
二、內容選擇要合理
選擇合理的教學內容是備好課的前提,教學內容的選擇要依據知識的特點、教材的編寫意圖、完成教學任務需要的時間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等因素來決定。
三、作好教學內容分析,突出重點,擊破難點,抓住關鍵
幾乎每節課都有它的教學重點、難點和關鍵。重點、難點部分的教學處理要害就是這節課的關鍵,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主要體現在重點的突出和難點的突破上。一般說來,一節課中學生需要掌握的主要內容(包括知識、方法、經驗、思想)就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而學生理解存在困難的地方、教學難於實施的地方,就是教學難點。
四、要全面了解學生水平
❿ 怎樣評價一節課的教學理念
怎樣評價一節課的教學理念
怎樣評價一節課?涉及到許多方方面面,首先,它必須正確認識到課堂教學的本質?其次,要明白新課程理念下課堂評價應關注什麼?再次,要清楚新課程理念下好課的課堂標準是什麼?在目前對此尚無統一認識的前提下談評課,確實有些難處,但這又是一個必須回答的問題。從目前這一方面研究的成果來看,一般採用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辦法,大多是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和方法,教師素質、教學效果和教學特色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下面僅從定性分析的角度談點粗淺的認識。
一、怎樣認識課堂教學的本質?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部副院長文吉哲教授提出的,認為「教學的本質是由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有效學習活動過程。」這一觀點是含以下四層意義:1.教學是一種涉及教師與學生雙邊互動、交流、動態變化的過程;2、是一種學習活動,活動的主體是學生,沒有學生的學習活動,就沒有現代意義的教學;3、是種特殊的學習活動。是教師組織的有目的,有計劃的學習活動;4、教師組織的活動包括:講解、指導、輔導、操作、演示、評價等一切有利於學生學習活動的手段。
二、新課程課堂評價應關注的幾個問題
(一)確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堂教學評價的總體原則。
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教應該為學生服務,教師教的效果要體現為學生學的效果。
從學生學習方面來看,不僅要看學生在課堂上學了什麼,還要看是怎麼學的,他們在師生互動、自主學習,同伴合作中的行為表現,參與熱情、情感體驗和探究、思考過程,自我監控與反思的意識和能力等;
從教師教學方面來看,教是否為了學生的「學」而展開,不僅要關注教師的言語表達是否流暢,板書設計是否合理等,還要關注教師是否為學生提供了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心理氛圍,是否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的發揮,是否注重學生思維和能力的發展,是否引發了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是否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是否注重學生學習策略的引導等。
(二)倡導改革創新的意識。
課堂教學評價應倡導改革的意識,鼓勵教師大膽的探索和嘗試。
1、整體意識。
課堂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在教學目標的制定與把握要達到「三維」目標,即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有機統一。
2、應用意識。
知識的學習在於應用,在課堂教學中必須積極提倡應用的意識,根據教育目標,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有目的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慾望,盡可能地使學生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自覺地運用數學知識靈活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創新意識。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自己就要有創新意識。面對教育中出現的教育問題,教師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要有自己的研究,要有囿於自己的經驗的推陳出新的教學風格,即使是「有缺憾的創新,總比無缺點的墨守陳規」要好。
4.超前意識。
教育是為未來服務的事業,教育要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勇於開拓,與時俱進。積極倡導超前意識,從課堂教學中反映的教學思想能否站在時代的前沿,不斷否定自己,不斷地前進。
5.主體意識和服務意識。
教學是一種涉及師生雙方活動的動態變化過程,教師和學生各自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承擔著主導的功能,但教師的主導必須建立在學生自主探索,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作為教師,在課堂上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方式,及時點撥和指導。
6.效率意識和訓練意識。
要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都有新的收獲,就必須有較高的教學效率,即發揮單位時間的最大效益,使教學活動嚴密緊湊。同時,作為數學課,學生技能的行成,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都必須有一定量的練習,所以要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必須有訓練的意識,提供足夠的練習時間和練習量。
三、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的標准。
新課程下什麼是一堂好課,一堂好課的標準是什麼?目前專家們也眾說紛紜,綜合各方的意見,提出一個基本的課堂評價參照標准。
評價項目
評 價 標 准
三維目標
1、教學目標全面、具體、明確,符合課標,教材和學生的實際。
2、三維目標滲透整合,既不忽視後二維目標,又不硬加和拔高。
3、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三維目標都存在重難點)。
4、重視開發潛能,注意培養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
創造性地
使用教材
1、正確理解新教材,抓住新教材特點,思路清晰。
2、有開發課程資源意識,資源開發利用合理有效。
3、敢於對教材和資源地域、時空等方面做必要的加工、調整、活化,教材呈現有生活性、簡約性、整合性、探究性等。
教學方式
1、體現「以學定教」,教學流程注重教學過程和知識形成過程。
2、教學組織形式巧妙,形式多種靈活、有情趣、學生樂學。
3、發揚教學民主,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充分體現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促進者的角色定位。
4、注重教學過程評價、方法多樣化、自評、互評、導評,評價真實有效。
學習方式
1、學生積極參與,經歷和體驗,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扎實有效。
2、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體驗、感悟,在思考交流中理解,在應用中鞏固,在活動中深化。
3、學生能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去學習,又能在交流互動中學習;能吸收別人的學習方法,並在多種學習方法中選擇最佳方法且形成習慣。
教學素養
1、說普通話,語言生動、有藝術性。
2、教態親切端莊,有感染力。
3、課堂組織能力強,有應變能力。
4、知識面廣,教育理念新。
教學效果
1、看學生學到多少東西,看其知識增長,學習方法獲得,技能訓練,智力發展,信念和價值觀的形成。
2、看課堂學習是不是愉快的,情感體驗如何。
3、看課堂效率,看學生學習負擔。
教學個性
1、看教材處理的獨特性。
2、看教法組織的藝術和個性化。
3、看體現個性文化底蘊和人格的教學特點。
四、常用的幾種評課方法。
(一)綜合評課法
所謂的綜合評課法就是指評課者對一節課做出全面、系統、綜合的評價。通常我們採用先分析後綜合的方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系統教課之所以必要,是為了看出並理解各種教育現象的實質及困果關系。」我們必須重視對一節課的綜合分析。
綜合分析包括以下幾項基本內容:
1、從三維目標確定與達成上分析;
2、從創造性使用教材上分析;
3、從教學方式上分析;
4、從學生學習方式上分析;
5、從教師教學素養上分析;
6、從教學個性上分析;
7、從學習效果上分析;
8、從教育思想分析(可滲透在上7項中,亦可單列)。
綜合評課法所評內容,不局限於上述內容,可擴大也可縮小,如下面這個評價表是某校對新課程評價內容的歸納,也很有道理。這里介紹給教師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