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結構的特點
⑴ 新課程改革前後課程結構的變化
課程結構上的變化
《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實驗)》在課程結構上的最大變化是引用了「學習領域」和「模塊」兩個概念。那麼,這兩個概念與傳統的「科目」之間究竟是什麼關系呢?它們有什麼聯系,又有什麼區別?
解讀:學習領域的設置能更好地反映現代科學的綜合化趨勢。由於每個學習領域都代表對學生不同素養的要求,所以新課程要求學生每一學年在所有學習領域都得獲得一定學分,這可防止學生過早偏科,避免學習科目過多,學生負擔過重,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學生學習某一個領域的課程時,允許有不同水平的選擇,這可使一般學生打好基礎,優秀學生脫穎而出。
新課程結構中的科目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科目或學科,其在一個統一的新的三層結構體系中處於中間位置,是構成學習領域的基本單元。新課程的科目是在學習領域之下設置的,構成科目的模塊不同於傳統的學科知識體系,同一科目下的各模塊既相互聯系,又相互獨立,不像傳統科目中各單元知識之間有嚴密的邏輯關系。
設置這種模式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解讀:新課程在對各門具體課程之間的比重進行調整的基礎上,與以往課程多是由學科課程構成不同,高中新課程從學習領域、科目和模塊三個層次整體關注課程結構的變革,突出了選擇性和多樣性,力圖構建既體現基礎性又具有高度靈活性的課程結構。
學習領域是基於學生的經驗和發展需要,以及學科群的發展趨勢而規劃的學習范圍。學習領域的設計借鑒了國外高中課程設置的成功經驗,體現了課程的綜合性,以及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的辯證關系,從更宏觀的層面為課程結構的改善提供了保證。學習領域設計合理了,科目設置才可能合理。
科目在普通高中新課程中是學習領域的構成單位,性質相同或相近的若干科目構成一個學習領域;科目結構主要是科目之間的聯系,在其之下,是科目內的結構,即通常所說的「學科結構」。眾所周知,學科結構問題通常被當成是一個教材結構問題,而教材結構問題又往往被當作是教材內容的增減問題,教材或科目在形式上到底應以什麼方式存在,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研究,但它卻關繫到學科的價值走向,是普通高中課程結構改革必須予以關注的。新課程在這一點上作了一次極具創造性的探索,即在科目之下設模塊。如果說設置學習領域更多是給教師和學生以價值引領的話,那麼,將科目分解為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的若干模塊則是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在課程結構調整上的重大舉措。
為什麼要設置模塊?如何理解模塊所體現的價值?
解讀:在普通高中新課程中,模塊是構成科目的基本單元,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塊組成。模塊的設置可以解決原有高中課程結構中缺乏多樣性、選擇性等問題。模塊是基於明確的教育目標,圍繞某一特定主題,通過整合學生經驗和相關內容而設計的相對完整、獨立的學習單元。模塊之間既相互獨立,又反映了學科內容的邏輯聯系。為了有利於學生靈活選擇課程,實現有效學習,這次新課程改革將通常學生要持續2年~3年才能學完的科目內容分解組合為若干相對完整的模塊,每一模塊都對教師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方式提出了具體要求與建議。在新課程的模塊化設計下,不同的模塊有著不同的主題,模塊與模塊之間相對獨立,在每一組模塊系列中,學生可以選擇從任何一個模塊開始學習,甚至可以在模塊之間進行跳躍選擇。模塊的這種靈活性特徵增強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選擇性。
設置模塊的教育價值在於:第一,模塊的設置有利於解決學校科目設置相對穩定與現代科學迅猛發展的矛盾,並便於適時調整課程內容,保證課程內容的時代性。第二,課程的模塊化設計增強了課程的可選擇性,增加了課程內容的靈活性。第三,模塊的設置可以滿足學生自主選擇性,有利於形成有個性的課程學習計劃,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第四,模塊的設置有利於學校靈活安排課程,促進學校課程特色的生成。
新課程增設了哪些新的課程門類?增設這些課程的意義在哪裡?
解讀:在普通高中課程實質性結構改革方面,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對學生藝術素養和技術素養的重視。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現代生物技術等新技術的發展,技術在經濟和社會發展及個人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顯著,技術在促進文化融合和人們的理解與溝通方面也顯得日益重要。技術教育不僅可以引導學生融入技術世界,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性,激發學生的創造欲,培養其創新精神,而且可以增進學生對文化的理解,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其實踐能力和信息交流與表達的能力。
技術課程是本次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亮點所在。通用技術課程的開設,體現了教育改革的潮流和發展趨勢。信息技術課程在現行課程計劃中就有,而通用技術課程則是本次課程改革中新增加的。根據國家課程方案,通用技術課程設有9個模塊,其中必修模塊2個,分為技術與設計Ⅰ和技術與設計Ⅱ,每個模塊2個學分,共4個學分。選修模塊7個,分別為電子控制技術、建築及其設計、簡易機器人製作、現代農業技術、家政與生活技術、服裝及其設計、汽車駕駛與保養。
新課程將「藝術」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習領域,並努力倡導綜合化的藝術課程,將舞蹈、戲劇等多種藝術門類與傳統的音樂、美術課一起納入學校課程,這無疑從結構上彌補了以往高中課程不重視藝術教育的一大缺陷。
課程內容的變化
怎樣理解新課程內容要體現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這句話?
解讀:新課程內容的確定強調了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原則,不再單純以學科為中心組織教學內容,不再刻意追求學科體系的嚴密性、完整性、邏輯性,而是從高中學生發展的需要出發,結合社會和學科發展的實際,精選學生終身發展必備的知識,把培養高中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健全人格作為基本的課程目標,並以此為標准選擇和重建高中課程內容,從而提出選擇和重建高中課程內容要體現其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原則,以滿足不同學生發展的需要。
時代性意味著高中課程的內容應體現時代精神,與社會進步、科技發展、文化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基礎性意味著高中課程內容應在體現時代精神的同時,選擇那些超越不同歷史時期而具有相對穩定性的知識;應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同時,選擇那些跨越不同地域、民族與文化的共同知識與價值觀;應致力於為每一個高中生的終身學習及畢生發展奠定知識、能力和態度的基礎;強調高中課程的內容應「進一步提升所有學生的共同基礎,同時更為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奠定不同基礎」。選擇性強調在保證每個學生達到共同基礎的前提下,各學科分類別、分層次設計多樣的、可供不同發展潛能的學生選擇的課程內容,以滿足學生對課程的不同需求,每一科目內所提供的選修內容應豐富多彩,富有內在吸引力。
新課程為什麼特別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
解讀: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對於轉變課程功能和學生學習方式具有重要意義,它可以超越狹隘的教學內容,讓師生的生活和經驗進入教學過程;也可以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還可以開闊教師的教育視野,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課程資源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
首次引入學分制
引入學分制的意義是什麼?
解讀:普通高中客觀上要求採用新的課程管理制度――學分管理,通過給予學生一定的學分來記錄學生在相應課程領域的學習情況,以及所達到的發展程度。學分制是按照培養目標的要求,規定了學生在高中三年學習期間各門課程要獲得的學分和學生應獲得的總學分,以學生取得最低必要學分為畢業標準的彈性課程管理制度。它既是一種彈性化管理制度,又是一種量化的管理手段。這種新的課程管理模式有利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於學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改變學校的辦學理念;有利於充分發揮教師個人業務專長,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不斷提高;有利於滿足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對人才多樣化的需求。
此前,有媒體對學生總學分達到144個方可畢業解讀為,學生只要修夠144個學分就可以畢業,就是說,如果學生在高二年級修夠了144個學分那他就可以提前畢業,這樣理解正確嗎?怎樣正確理解學生修夠144個學分方可畢業這句話?
解讀:「學生只要修夠144個學分就可以畢業」的說法是不正確的。應該是學生三年修夠144個學分以上即達到普通高中畢業的學分要求。
《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施指導意見(試行)》中明確規定,普通高中學生每學年在每個學習領域均要獲得一定的學分、三年內總學分達到144個以上,並參加甘肅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合格,且在高中三年內綜合素質評定合格以上,省教育廳才予以頒發甘肅省普通高中畢業證書。
這說明學生獲得普通高中畢業證書,必須在高中學習三年,且要同時具備達到三個條件。修夠144個學分以上只是達到畢業資格的一個條件。
根據選修Ⅰ和選修Ⅱ的學分說明,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選修Ⅰ雖然是選修課,其實還是國家課程,而選修Ⅱ才是學校自主開設的校本課程?
解讀:是的。必修和選修Ⅰ都是國家課程,由國家制訂統一的課程標准,並使用按照課程標准編寫的教材,只是必修課程要求所有的學生都要學習,而選修課程Ⅰ學校可以按照國家課程標准要求創造條件開設供學生選擇,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選修Ⅱ沒有具體的國家課程標准和教材,只有學分要求。選修Ⅱ是學校根據自己的辦學實踐和辦學特色,自主開發供學生選擇的課程,是專題或活動類的課程,一般不提倡編寫校本教材。
每一所普通高級中學都有自己的辦學理念、辦學思想、辦學風格和校風、學風、教風,都有自己獨特的學校文化。因此,開發校本課程均有可能性。各學校要根據《甘肅省普通高中學校課程開發與實施指導意見》的要求,積極創造條件,發掘本校的課程資源,豐富學校課程內涵,以在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中形成各具特色的辦學模式和風格。
⑵ 高中新課程改革的課程結構有哪些變革或變化為什麼要對課程結構進行改革
1.關於學習領域
⑶ 新課程結構調整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小學低年級開設品德與生活、語文、數學、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小學中高年級開設品德與社會、語文、數學、科學、外語、綜合實踐活動、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
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語文、數學、外語、科學(或物理、化學、生物)、歷史與社會(或歷史、地理)、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以及綜合實踐活動。積極倡導各地選擇綜合課程。學校應努力創造條件開設選修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藝術、美術課中要加強寫字教學。
(二)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為使學生在普遍達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實現有個性的發展,課程標准應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開設必修課程的同時,設置豐富多彩的選修課程,開設技術類課程。積極試行學分制管理。
(三)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具有初步技術能力。
(四)農村中學課程要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在達到國家課程基本要求的同時,可根據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因地制宜地設置符合當地需要的課程,深化「農科教相結合」和「三教統籌」等項改革,試行通過「綠色證書」教育及其他技術培訓獲得「雙證」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學也要逐步開設職業技術課程。
⑷ 高中化學新課程結構有哪些特點不同課程模塊的設計思路和主要功能是什麼
你好
參考教育部頒布的
高中化學課程標准
謝謝採納
⑸ 簡要談談目前應該如何重建新的課程結構,才能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促進學
課程結構調整是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而關鍵的任務,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和預期目標都將通過課程結構的調整體現出來。
一、新課程結構的主要內容
1.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小學低年級開設品德與生活、語文、數學、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小學中高年級開設品德與社會、語文、數學、科學、外語、綜合實踐活動、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
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語文、數學、外語、科學(或物理、化學、生物)、歷史與社會(或歷史、地理)、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以及綜合實踐活動。積極倡導各地選擇綜合課程。學校應努力創造條件開設選修課程。
2.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為使學生在普遍達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實現有個性的發展,課程標准應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開設必修課程的同時,設置豐富多彩的選修課程,開設技術類課程。積極試行學分制管理。
3.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具有初步技術能力。
4.農村中學課程要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在達到國家課程基本要求的同時,可根據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因地制宜地設置符合當地需要的課程,深化「農科教相結合」和「三教統籌」等項改革,試行通過「綠色證書」教育及其他技術培訓獲得「雙證」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學也要逐步開設職業技術課程。
二、新課程結構的基本特徵
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既是本次課程結構調整的三條基本原則,又是新課程結構區別於現行課程結構的三個基本特徵。
課程結構的均衡性是指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各種課程類型、具體科目和課程內容能夠保持一種恰當、合理的比重。根據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新課程結構包容了各種類型的課程和多種與現實社會生活以及學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關的科目,同時通過課時比例調整,使其保持適當的比重關系。這是從課程方案層面體現出來的均衡性
課程結構的綜合性是針對過分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而提出的。它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加強學科的綜合性。就一門學科而言,注重聯系兒童經驗和生活實際;就不同學科而言,提倡和追求彼此關聯,相互補充。新課程結構重視了學科知識、社會生活和學生經驗的整合,加強了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從而改變了現行課程過分強調學科本位的現象。
第二,設置綜合課程。設置綜合課程是課程結構綜合性的集中體現。本次課程改革不僅開設了與分科課程相對應的綜合課程,而且規定,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這也就是說,隨著年級的增高,綜合課程在課程結構中所佔比重逐漸降低,而分科課程所佔比重則逐漸提高。
第三,增設綜合實踐活動。如上所說,這是一門高度綜合的課程,是本次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為此,我們特別提出來加以強調。從本質上講,這是一門非學科領域,基於生活實踐領域的課程,它是基於學習者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起點是學生而不是教師,學生從自身經驗中形成問題,從經驗中去獲得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等。
選擇性的集中體現是新課程適當減少了國家課程在學校課程體系中所佔的比重。在義務教育階段,將10%~12%的課時量給予了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從而形成了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三級課程並行的層次結構。這無疑能夠激發地方和學校在課程開發與實施上的主動性,也有助於真正實現學校課程的多樣化,從而體現地方特色、學校特色。選擇性還體現在國家課程的變通性上。而且課程結構的選擇性最終必須落實到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上,這就要求地方和學校必須加強選修課程的建設。新的課程計劃倡導適當減少必修課程的比重,增加選修課程的比重。
三、新課程體系中分科課程變化發展
分科課程是一種單學科的課程組織模式,它強調不同學科門類之間的相對獨立性,強調一門學科的邏輯體系的完整性。從課程開發來說,分科課程堅持以學科知識及其發展為基點,強調本學科知識的優先性;從課程組織來說,分科課程堅持以學科知識的邏輯體系為線索,強調本學科自成一體。因此,分科課程具有以下優點:第一,有助於突出教學的邏輯性和連續性,它是學生簡捷有效地獲取學科系統知識的重要途徑;第二,有助於體現教學的專業性、學術性和結構性,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科尖端人才的培養和國家科技的發展;第三,有助於組織教學與評價,便於提高教學效率。但是,分科課程容易導致輕視學生的需要、經驗和生活,容易導致忽略當代社會生活的現實需要,容易導致將學科與學科彼此之間割裂,從而限制了學生的視野,束縛了學生思維的廣度。應該承認現行的分科課程這些缺點是比較突出的。
為此,本次課程改革在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前提下,根據新課程的理念,對分科課程本身進行了改革,使分科課程得以改善。新課程中的分科課程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在課程目標上,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整合,摒棄了以往分科課程片面強調知識與技能的傾向,從而使分科課程的目標也實現了由知識本位向學生發展本位的轉向。這是課程目標和教育價值觀的重大改變。
第二,在課程內容的選擇和組織上,注重體現基礎性、時代性、實用性和綜合性,各學科都力求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最基礎的知識和最基本的技能作為課程主幹內容;各學科在保留傳統課程內容中仍有價值的基礎知識的同時特別強調從當代科學的最新成果中吸取新的基礎知識,增加新的具有時代性的內容,體現時代特色,剔除陳舊過時的知識;各學科都注重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努力面向生活實際並服務於生活實際,從而使課程內容與社會生活實踐形成互動的關系;各學科都力求與相關學科相互融合,使課程內容跨越學科之間的鴻溝,最大限度地體現知識的「整體」面貌。總之,新課程中分科課程內容呈現出嶄新的面貌,從而與課程內容存在繁、難、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傳統分科課程有顯著區別。
四、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基於自身興趣,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領域。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活動,形成一種積極、生動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
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走出教室,參與社區和社會實踐活動,以獲取直接經驗、發展實踐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為主旨的學習領域。通過該學習領域,可以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不斷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識和實踐能力,使學生人格臻於完善。
3.勞動與技術教育
勞動與技術教育是以學生獲得積極勞動體驗、形成良好技術素養為主的,以多方面發展為目標,且以操作性學習為特徵的學習領域。它強調學生通過人與物的作用、人與人的互動來從事操作性學習,強調學生動手與動腦相結合。通過該領域使學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形成初步的技術意識和技術實踐能力。
4.信息技術教育
技術不僅是綜合實踐活動有效實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綜合實踐
活動探究的重要內容。信息技術教育的目的在於幫助學生發展適應信息時代需要的信息素養。這既包括發展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還包括發展學生對浩如煙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別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倫理。
除上聲指定領域以外,綜合實踐活動還包括大量非指定領域,如:班團隊活動、校傳統活動(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學生同伴間的交往活動、學生個人或群體的心理健康活動等等,這些活動在開展過程中可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定領域相結合,也可以單獨開設,但課程目標的指向是一致的。
綜合實踐活動與各學科領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聯系:第一,學科領域的知識可能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延伸、綜合、重組與提升;第二,綜合實踐活動中所發現的問題、所獲得的知識技能可以在各學科領域的教學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此情況下,綜合實踐活動也可以和某些學科教學打通進行。因此,妥善處理綜合實踐活動與各學科領域的關系,既是一個意義重大的課題,又是一個富有創造性和藝術性的課題。
⑹ 請簡要談談目前應該如何重建新的課程結構,才能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才能跟好地促進
首先,重建新課程結構的 「均衡性」, 課程結構的「均衡性」是依據全面發展的理論和素質教育的思想而提出的,即我國要培養的是德智體全面、和諧、均衡發展的「完整」的人。課程結構「均衡性」的內涵主要從三個層面上體現出來:(1)對學習領域的規劃和設計,或者對學科與活動的規劃和設計必須全面、均衡;(2)對各學習領域,或者學科與活動的課時安排必須均衡;(3)課程內容的選擇必須均衡。
第二,重建新課程結構的 「綜合性」, 課程結構 「綜合性」的目的是,打破長期以來的學科本位,這既是歷史長期積淀的結果,又是當代世界發展對教育改革的客觀要求。它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加強學科的綜合性。就一門學科而言,注重聯系兒童經驗和生活實際;就不同學科而言,提倡和追求彼此關聯,相互補充。新課程結構重視了學科知識、社會生活和學生經驗的整合,加強了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從而改變了現行課程過分強調學科本位的現象。二,設置綜合課程。設置綜合課程是課程結構綜合性的集中體現。本次課程改革不僅開設了與分科課程相對應的綜合課程,而且規定,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這也就是說,隨著年級的增高,綜合課程在課程結構中所佔比重逐漸降低,而分科課程所佔比重則逐漸提高。
第三,重建新課程結構的 「選擇性」, 課程結構的選擇性是針對我國不同地區、不同學校和不同學生的差異而提出的。新課程結構的「選擇性」適當減少了國家課程在學校課程體系中所佔的比重。在義務教育階段,將10%~12%的課時量給予了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從而形成了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三級課程並行的層次結構。這無疑能夠激發地方和學校在課程開發與實施上的主動性,也有助於真正實現學校課程的多樣化,從而體現地方特色、學校特色。選擇性還體現在國家課程的變通性上。而且課程結構的選擇性最終必須落實到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上,這就要求地方和學校必須加強選修課程的建設。新的課程計劃倡導適當減少必修課程的比重,增加選修課程的比重。
⑺ 簡述物理新課程的課程結構
關於高中物理新課程的課程結構
高中物理一共有12個模塊,其中有兩個共同必修模塊,10個選修模塊,高中物理新課程的必修學分是6個學分,學生學習每一個模塊可以獲得2個學分。學生如果學了前面2個共同必修模塊後可以獲得4個學分,再有2個學分是在後面三大系列中的第一個模塊中選學,也就是在選修 1-1,選修2-1或選修3-1中選學,這是關於必修課程的設置,還有就是後面的選修課,即選修1系列,選修2系列,選修3系列,這三大系列的課程是為有 不同學習興趣、不同發展需求的學生而設置的。
兩個共同必修模塊和三大選修系列的內容設置如下:在共同必修模塊物理1里,設置的主題有運動的描述,相互作用與運動規律;在共同必修物理2模塊中,涉及到的內容有機械能和能源,拋體運動與圓周運 動,經典力學的成就與局限性。對於這兩個模塊的設置,是希望學生們通過學習運動描述,相互運動與規律,機械能和能源,拋體運動與圓周運動,經典力學的成就與局限性等物理學的核心內容,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了解物理學的特點和研究方法,體會物理學對社會發展的影響,為學生下一步的選學模塊做准備。
再看選修系列,1系列有兩個模塊,1-1,1-2,1-1涉及到的內容有電磁現象與規律,家用電 器與日常生活,電磁技術與社會發展,選修1-2涉及到的主題有3個:熱現象與規律,熱與生活,能源與社會發展。在1系列裡,我們設計這兩個模塊的主要思考 是:希望在這兩個模塊中,以物理學的核心內容為載體,側重物理學與社會的相互作用,強調物理學對人類文明的影響,注重物理學與社會、人文學科的融合,這是 我們設計1系列的主要思考。
2系列有3個模塊,選修2-1,2-2,2-3,選修2-1涉及到的主題有電與電功,電磁波與信息技 術;選修2-2涉及到的主題有力與機械,熱與熱機;選修2-3涉及到的主題有光與光學儀器,原子結構與核技術。在2系列的這3個模塊中,設計的主要思 考是:側重從技術的角度展示物理學,強調物理學與技術的結合,突出物理學的應用性與實踐性。
3系列共有5個模塊,選修3-1涉及到的內容有電場,電路,磁場;選修3-2涉及到的主題有電磁感應,交變電流,感測 器;選修3-3涉及到的主題有分子動理論與統計思想,固體、液體與氣體,熱力學定律與能量守恆,能源與可持續發展;選修3-4涉及到3個主題:機械振動與 機械波,電磁振盪與電磁波,光,相對論;選修3-5的主題有碰撞與動量守恆,原子結構,原子核,波粒二象性。設計這5個模塊的思考是:關注物理學的基礎 性,系統性,關注物理學的研究方法,關注物理學在生產、生活的應用及其對社會的影響等等。
總體來講,這就是在12個模塊中納入的物理學的內容。
在課程結構中,學生必須要學習6個 必修學分,前面4個學分即共同必修課,這4個學分涉及到2個模塊,物理1,物理2,而這兩個模塊幾乎都是力學的內容。其他內容,例如電磁學的 內容放在選修1-1,或選修2-1,選修3-1這樣的限定性選修模塊中,也就是說還有2個必修學分,學生必須在這3個模塊中選學,而這3個模塊的設計都與 電磁學有關,比如說選修1-1涉及到的電磁學的內容,相關的主題是電磁現象與規律,家用電器與日常生活,電磁技術與社會發展。對應的,在2系列裡,選修 2-1的相關主題有電與電功,電磁波與信息技術。在選修3系列裡,電磁學的內容也放在3-1,3-2里,因為涉及到的電磁學的內容相對較多,選修3-1里 就有電場,電路,磁場;選修3-2有電磁感應,交變電流,感測器。也就是說,學生們在必修學分里必須要學習力學和電磁學的內容。
⑻ 我國傳統課程結構存在哪些問題新課程改革具有哪些特點
二、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具有良好的信息素養,具有科學、合理、有效地與學科課程進行整合的能力伴隨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其對社會生活的影響,信息素養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是信息時代每個人的基本生存能力。要想立足於信息社會,每個學生和全體社會公民應重視信息素養的培養的發展,在學校教育以及其他途徑中獲得獨立學習的能力,成為會學習的人。信息技術課程以培養信息素養為目標,既是信息社會的現實要求,也是信息技術課程發展的必然,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本身必須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因此,需要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以下幾方面的能力:1.不斷更新信息技術知識技能。能正確理解信息技術的基本概念、原理;能熟練操作常用信息技術工具;形成信息技術的自學能力和適應信息技術發展的能力,能持續更新自己的信息技術知識技能。2.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教學設計能力。能根據教學、學習和學生發展的需要,評價信息技術的優勢和局限,選用合適的信息技術工具,有效地設計教學和學習活動。3.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教學實施能力。能實施教學設計方案,能運用有關信息技術工具和資源營造有利於學習和學生發展的學習環境;能在不同教學模式和不同教學環節中熟練運用有關的信息技術工具和資源。4.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中的教學評價能力。能在教學設計中、教學前的准備階段、具體教學過程中和教學活動結束後等不同環節,將教學評價與教學過程有機地整合在一起,發揮評價對教學和學習的促進作用。5.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中辯證的價值觀和良好的信息技術工具使用習慣。能結合教學活動幫助學生辯證地認識信息技術對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日常生活的影響;能理解並遵守與信息活動相關的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引導學生負責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術,並能在教學活動中以身示範;能利用技術資源使全體學生都能公平受益。6.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自我職業發展能力。能夠對自己利用信息技術開展的教學活動進行評價反思、總結提高;能夠藉助信息技術與同事、學生、家長、專業人員等進行交流、合作;能利用信息技術來促進自己的職業發展和終身學習。三、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該具有反思能力培養教師的反思能力是時代飛速發展的需要,是教改深入發展的需要,是學校和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信息技術教育發展的需要。信息技術教育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是信息技術教師的素質,而信息技術教師素質的提高不僅僅在於理論水平的提高,而且還在於如何將先進的教育理念運用到教育實踐中去。在將教育理念向教育行為進行轉化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很多困惑,只有解決了這些困惑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教學水平,反思能力則在幫助信息技術教師解決困惑的過程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信息技術教學中最常見的問題,主要有教師在課堂教學情境中所使用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實際接受狀態存在的差距,具體表現為學生「吃不飽」或「吃不了」。因為在班級教學中,在學習能力和學習方式上每個學生都各有差異,所以教師的教學總是只能滿足部分學生的理解和接受水平。因此教師只能最大限度地去緩解這種「吃不飽」或「吃不了」的現象,這就要求信息技術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有意識的檢查,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審視問題的根源並且積極尋找新思想與新策略來解決所面臨的問題。通過這樣的反思過程,信息技術教師可以發現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運用信息技術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觀察分析,明確問題所在,並結合一定的經驗或理論探求改進的途徑從而促進教師自身的成長。四、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有探究意識與解決問題能力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教書匠」式的教師已經越來越不適應時代的需要[2],且信息技術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學習中有所感悟、有所啟發、有所體驗,因此要求信息技術教師具備探究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通過對教學進行反思,進行教學的研究和實驗,以做出更優化、更利於學生發展的教學安排,以便較好地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落實和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在信息技術教學實踐中,首先,信息技術教師要注重深入思考運用教學媒體和資源的使用策略,在教學設計每一個環節上,通過進行學習者特徵分析教學內容分析,重點思考如何運用媒體和資源引發學生深層次的思維。在Intel未來教育培訓中,對媒體和資源使用策略提出「基本問題—主要問題」的設計思路,值得廣大教師借鑒。其次,按照建構主義教學
⑼ 新課程結構調整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三、普通高中新課程與教學改革20.新課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教學應如何適應課程培養目標的要求? 要落實高中新課程目標的要求,新課程的主要實施者——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1)要引導學生學會選擇與主動發展 高中新課程方案,在保證所有學生都達到高中成就水平的前提下,通過課程的設計而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及個性化的學習過程提供盡可能大的空間.它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並把個性差異作為一種寶貴的智力資源,不求所有學生在形式發展上的同一,而求學生內在品質的提高和豐富,為每個學生潛能的開發和人生追求,提供盡可能多的可能途徑.因而,這也就意味著,在教學時,教師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勇於提出問題,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注重自主、探究、合格式學習,在選擇中學會選擇,培養進行人生規劃的能力,讓他們在學習中學會主動發展.(2)要強調與學生生活世界的密切結合 強調與學生生活世界的密切結合也就意味著,要改變「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要「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增強「提高生命生活質量」的意識,使學生學會生活,並能積極主動地去創造健康向上的生活.(3)要注重陶冶學生的人格境界 當前教學論思維局限性的最突出表現就是把課堂教學目標局限於發展學生認知能力.我們需要課堂教學中完整的人的教育.因此,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決不能以單一的知識、技能甚至所謂思維能力的訓練與培訓,來遮蔽對學生進行人格培育的光芒.(4)要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課堂教學的最終結果,不在教師「教」得如何,而在於學生「學」得如何.過去,我們的課堂常常被教師所主宰,導致學生失去親身探究實踐的機會,因而無助於學生整體素質的發展.所以,課堂教學的著眼點,應該是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形成「多維互動」的教學氛圍,從而使學生的潛能得到相應的發揮. 總之,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必須要致力於新課程「三維」目標的有機結合與全面落實,而不能僅僅是關注於「知識」或「能力」等單維目標的實現. 21.新課程理念下,一節好課的標準是什麼?一堂好課的評價標准應該包含以下幾個方面:(1)有效的教學應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2)有效的教學應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保持有效互動的過程;(3)有效的教學應為學生的主動建構提供學習材料、時間以及空間上的保障;(4)有效的教學應該使學習者形成對知識真正的理解;(5)有效的教學必須關注學習者對自己以及他人學習的反思;(6)有效的教學應使學生獲得對該學科學習的積極體驗與情感. 22.普通高中新課程教學的基本原則是什麼?(1)良好的班級氣氛:營造積極正向、溫暖和諧的班級學習團體;(2)豐富的學習機會:有效運用教學時間,教學管理井然有序;(3)妥善的課程安排:班級各項教學活動依據課程綱要與教學目標設立;(4)明確的學習重點:提示學習目標與學習方向,讓學生有充分准備;(5)扎實的學習內容:內容充實完整、說明條理清晰,讓學生易懂易記;(6)智慧的教學對話:教師提問精要、創意,學生舉一反三,師生同成長;(7)充分的練習應用:足夠練習機會,即時改正反饋,讓學生多方應用;(8)高度的支架支持:教師適時提供引導多樣協助,讓學生積極學習;(9)學習策略的教導:教師以身作則,教示學習策略,讓學生主動自發學習;(10)協同合作的學習:學生成對成組,學習相互協助;(11)目標為本的評量:正式非正式評量考查學生朝向目標,進步的情況;(12)教師的適度期望:教師依教學目標設定學生適切的學習進步的期望. 23.普通高中新課程教學應注意哪些問題? (1)高中教學首先要處理好教學實施中各個學習領域中的模塊之間的關系,充分利用場地、設備等資源,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 (2)模塊背景下,教學內容以模塊為整體,教師要結合整個模塊整體把握,設計模塊的教學實施.要深入理解各模塊的主題,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應該圍繞主題開展,避免學習過程過於發散,導致主題的迷失. (3)在高中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有機統一. (4)以教學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5)指導學生選課也是教學實施的重要內容. 24.為什麼要致力於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當前推進素質教育的形勢下具有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單一、被動和陳舊的學習方式,已經成為影響素質教育在課堂教學中推進的一大障礙. 傳統學習方式把學習建立在人的客體性、受動性、依賴性的層面上,從而導致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的不斷銷蝕.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轉變這種他主性、被動性的學習狀態,把學習變成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 轉變學習的方式,要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換句話說,要構建旨在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習方式及其對應的教學方式.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和懷疑精神,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贊賞學生獨特性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要積極引導學生從事實驗活動和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樂於動手、勤於實踐的意識和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 25.新課程背景下應有怎樣的學生觀?(1)學生是發展的人: 學生的身心發展是有規律的.教師要依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從而有效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學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應該相信學生的確是潛藏著巨大發展能量的,堅信每個學生都是可以積極成長的,是有培養前途的,是追求進步和完善的,是可以獲得成功的;學生是處於發展過程中的人.作為發展的人,也就意味著學生還是一個不成熟的人,是一個正在成長的人.從教育角度講,它意味著學生是在教育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是在教師指導下成長起來的.(2)學生是獨特的人: 學生是完整的人.學生並不是單純的抽象的學習者,而是有著豐富個性的完整的人,不僅具備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體驗著全部的教育生活.要把學生作為完整的人來對待,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給予學生全面展現個性力量的時間和空間;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獨特性也意味著差異性,不僅要認識到學生的差異,而且要承認學生的差異,使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發展;學生和成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學生和成人之間是存在很大差別的,學生的觀察、思考、選擇和體驗,都和成人有著明顯的不同.(3)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教師要把學生當作不依自己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當作具有獨立性的人來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學適應他們的情況、條件、要求和思想認識的發展規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不能代替學生讀書,代替學生感知,代替學生觀察、分析、思考,代替學生明白任何一個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條規律.教師只能讓學生自己讀書,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觀察、分析、思考,從而使他們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學生是責權主體.學生是權利主體,學校和教師要保護學生的合法權利;學生是責任主體,學校和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對學習、對生活,對自己、對他人負責,學會承擔責任. 26.什麼是校本教研? 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就是指在推行新課程的過程中將教學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學校,以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研究對象,以教師為研究主體,以提高課程實施和教學實踐的效果為目的的一種研究形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有如下特徵: (1)中小學校是教學研究的基地.中小學校是師生交往、構建知識的場所,也是教育意義生成的場所.在中小學校活生生的日常教學活動中,蘊涵著教師教學的無窮智慧和學生發展的無限可能.因此,以中小學校為基地進行教學研究,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研究活動,也可以獲得有利於解決具體問題的研究結論.它可以彌補以高校為基地的教學研究不能關照具體情境性的缺陷,提高教學研究的針對性和研究結果的可行性. (2)教師是教學研究的主體.這一特徵拋棄了專業研究者是教學研究的主體這一傳統假設,賦予教師研究自己的教學實踐的權利和義務.教師作為教學研究的主體,可以將教師從「教學匠」和「接受者」的形象中解放出來,為教育教學理論的豐富和發展做出貢獻. (3)以提高課程實施與教學實踐的效果為理論.「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是教師針對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具體問題而展開研究的,它不以構建宏大的教育理論為追求,而是以解決具體問題、提高課程與教學實踐的成效為己任.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致力於促使教師通過研究課程改革中遇到的問題而不斷理解新課程、接受新課程,最終成功地實施新課程. 27.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有何現實意義?(1)它可以讓教師在教學研究的過程中理解新課程、接受新課程. 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以新課程為導向、以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宗旨.其根本目的在於讓教師有效實施新課程,實現課程改革的基本目的,即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要實現這一目的的前提,就是要讓廣大教師真正理解新課程、接受新課程.(2)它可以讓教師在教學研究的過程中轉變觀念,創造性實施新課程. 教學研究的過程也是教師體驗新課程、轉變教學觀念的過程.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教師通過積極的反思與探究可以體會新課程理念的價值與意義,引導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觀,重新審視課程與教學問題.通過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教師可以深入理解新課程,在理解的基礎上對國家課程進行適當調適,提高國家課程的適應性;可以積極參與地方課程與學校課程的開發,建設適合於本地、本校和每一位學生的學校課程;可以在課堂教學的層面將新的課程理念貫徹下去,使課堂教學發生新的變化.(3)它可以在教學研究的過程中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校的發展. 本次課程改革要求教師進行教學研究,這可以促使教師投身於研究活動,提高他們的教育科研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水平.這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師作為專業人員所必須具備的素質.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還可以促進學校的發展.高素質的學校教育依賴於高素質的教師,學校辦學水平的高低也取決於教師整體素質的高低.教學研究活動可以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因此也能帶動學校的發展. 28.什麼是「課程資源」? 對於課程資源的概念,當前在學術界討論並不多,也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但一般都認為,課程資源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課程資源是指有利於實現課程目標的各種因素,如生態環境、人文景觀、國際互聯網路、教師的知識等;狹義的課程資源僅指形成課程的直接因素來源,典型的如教材、學科知識等.從課程資源的本質來看,它是課程開發的條件,是課程的來源和構成要素,是課程得以形成和發展的基本前提.課程資源為課程目標的實現提供了資源上的保證,為課程意義和教育意義的充分展現提供了背景和基礎.課程資源不是課程本身,但對於課程則意義重大. 我國學者按照不同的標准把課程資源劃分為不同的類型.按照課程資源的功能特點,可以把課程資源劃分素材性課程資源和條件性課程資源;按照課程資源空間的分布,可以分為校內課程資源和校外課程資源. 素材性課程資源和條件性課程資源是按照課程資源的功能劃分的.其中,素材性資源的特點是作用於課程,並且能夠成為課程的素材或來源.比如,知識、技能、經驗、活動方式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以及培養目標等方面的因素,就屬於素材性課程資源.條件性資源的特點則是作用於課程卻並不形成課程本身的直接來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課程的實施范圍和水平.比如,直接決定課程實施范圍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時間、媒介、場地、設施和環境,以及對課程的認識狀況等因素,就屬於條件性課程資源. 29.如何開發課程資源? 設計課程及制定教學計劃,有許多種資源可以利用,這些資源包括目的資源、教學活動資源、組織教學活動的資源以及評估方案的資源.為了有效開發和利用這些資源,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進行:第一,開展當代社會調耷,以確定或揭示有效參與社會生活和把握社會給予的機遇而應具備的知識、技能和素質;第二,審查學生在日常活動中以及為實現自己目標的過程中能夠從中獲益的各種課程材料;第三,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學生的情況,以了解他們已經具備和尚未具備哪些知識、技能和素質,並據此確定製定教學計劃的基礎.這些是開發課程資源的有效途徑.此外,鑒別和利用外課程資源是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的一個重要方面.校外課程資源包括自然環境、人文社會環境、各種組織機構的人才資源、各種生產和服務行業的專門人才資源等,這些都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寶貴財富.當然,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關鍵是要根據本地的具體情況,拓展開發並利用課程資源的渠道,發掘校內外的各種素材性和條件性課程資源,從而更好地發揮它們的作用. 課程資源能否在課堂層面發揮作用,是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關鍵.課程資源只有進入課堂,與學習者發生互動,才能彰顯其應有的教育價值和課程意義,才能最終體現課程資源的價值. 四、普通高中新課程與評價改革30.普通高中新課程評價的定義是什麼? 「評價」原意為評論貨物的價值,是一個價值判斷的活動.課程評價就是根據教學目標,通過多種方式系統地搜集各種信息,對課程教授效果做出價值判斷,並對課程實施進行必要調整的過程.我們可以用下列式子進行表述:評價=搜集信息+判斷賦值+改進決策. 評價活動包括三個方面,即價值釐定、搜集信息、做出判斷並據此對教學進行調整. 價值釐定就是對「什麼是重要的」問題給出可操作的定義.因此,對高中課程目標的理解不同,價值釐定的結果就必定不一樣.在以追求升學考試為目的的價值觀指導下,高中課程的實施與評價,完全不同於以提高學生學科素養為目的的價值觀下的課程實施與評價.因此,對「什麼是重要的」問題的回答,必然會出現極大的差異. 評價過程需要系統地搜集信息.考試是搜集評價信息的主要方法,卻不是惟一途徑.不同的課程目標,需要使用不同工具來搜集信息.利用多種搜集方法所獲得的信息,對評價對象做出評價,評價的結果將更加可信,更為合理公正. 評價活動的目的是根據所搜集的信息,做出價值判斷,並在此基礎上改進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從價值上對所搜集的信息進行分析和判斷,即對教學效果是否達成課程目標,做出價值上的判斷,然後根據這個判斷來改進課程設計和教學實施. 31.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在課程實施與評價方面有哪些要求? 隨著當代社會進步和科技的發展,教學實施要反映各學科的發展趨勢,關注學生的經驗,增強課程內容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同時根據時代發展需要及時調整、更新. 教學實施必須要注重基礎性.高中教育屬於基礎教育,高中課程內容的變化也體現了基礎性要求.因而,在教學實施中,應當要強調掌握必須的經典知識及靈活運用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旺盛的求知慾、積極的探索精神、堅持真理的態度;注重培養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高中課程內容既進一步提升所有學生的共同基礎,同時更為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奠定不同基礎. 在評價方面,新課程要培養全面而個性發展的人,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這實際上就給高中學生評價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學生評價改革必須緊緊圍繞著這一核心目標,在評價功能、目標、主體、內容、標准以及過程和方法等各個方面做出相應的整:(1)淡化分數與評比,重視發揮評價的激勵、診斷和發展功能;(2)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多主體參與;(3)評價標准與內容多元化,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評價;(4)突出評價的過程性,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採取多樣化的學生評價方法. 32.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評價改革發展的基本趨勢是什麼? 當前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評價改革呈現出下列一些新的基本趨勢和特點:一是在評價功能上,淡化評比與選拔,強調發揮評價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改進與提高的作用;二是在評價主體上,改變過去教師被動接受評價的局面,注重教師的自我評價,並將自評和他評有機結合起來;三是在評價內容上,既重視教師的教,又關心學生的學,課堂教學要促進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幾個方面和諧發展;四是在評價標准與要求上,體現靈活性與開放性,弘揚教師個人的教學風格,鼓勵教師創造性地實施課程教學;五是在評價方法上,重視案例分析、課堂觀察和成長記錄袋等質性評價方法的應用,等等. 33.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以後,評價改革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課程評價對課程的實施起著重要的導向和質量監控的作用.評價的目的功能、評價的目標體系和評價的方式方法等各方面都直接影響著課程培養目標的實現,影響著課程功能的轉向與落實.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對課程的結構、功能、資源、權利等各個方面重新進行思考和定位,在展開一系列轟轟烈烈的課程改革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意識到實現課程變革的必要條件之一就是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評價體系和評價工作模式.因此,課程評價改革成為世界各國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總的來說,體現出以下特點:(1)重視發展,淡化甄別與選拔,實現評價功能的轉化.(2)重視綜合評價,關注個體差異,實現評價指標的多元化.(3)強調質性評價,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實現評價方法的多樣化.(4)強調參與與互動、自評與他評相結合,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5)注重過程,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實現評價重心的轉移. 34.教師評價的改革重點是什麼? 要建立起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使教師從多種渠道獲得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建立新課程要求下的課堂教學評價標准. (1)打破唯「學生學業成績」論教師工作業績的傳統做法,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指標體系.這一指標體系包括教師的職業道德、對學生的了解和尊重、教學實施與設計以及交流與反思等.一方面以學生全面發展的狀況來評價教師工作業績,另一方面關注教師的專業成長與需要.這是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基礎. (2)強調以「自評」的方式促進教師教育教學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導建立教師、學生、家長和管理者共同參與的、體現多渠道信息反饋的教師評價制度.一方面,通過評價主體的擴展,加強對教師工作的管理和監控;另一方面,旨在發展教師的自我監控和反思能力,重視教師在自我教育和自我發展中的主體地位. (3)打破關注教師的行為表現、忽視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的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模式,建立「以學論教」的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模式.即課堂教學評價的關注點轉向學生在課堂上的行為表現、情緒體驗、過程參與、知識獲得以及交流合作等諸多方面,而不僅僅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具體表現,使「教師的教」真正服務於「學生的學」. 35.學生評價的改革重點是什麼? 學生評價的改革重點是強調改變過去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生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因此,對學生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注重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基於這一考慮,學校制定的學生學習目標應包括學科學習目標和一般性發展目標兩個方面,具體而言包括
⑽ 高中化學新課程的課程結構是怎樣的有哪些特點
高中化學新課程包括兩本必修(必修1和必修2)、六本選修(選修1為化學與生活,選修2為化學與技術,選修3為物質結構與性質,選修4為化學反應原理,選修5為有機化學基礎,選修6為實驗化學)。必修1主要為物質的量、實驗基礎、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物質分類、金屬及其化合物、非金屬及其化合物,必修2主要是物質結構和周期律、化學反應與能量、有機基礎、資源的利用等基礎知識。必修面向所有學生,較為基礎,元素化合物知識集中在必修1中的兩章,不像老教材那麼系統,重點是通過必要的反應理解一些基礎理論。
選修4包括蓋斯定律與熱化學方程式、速率與化學平衡(介紹平衡常數)、電離平衡、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電化學基礎等內容,是高考的必考內容。是教與學的重點和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