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新課程評價方式

新課程評價方式

發布時間: 2020-11-27 23:40:53

新課程改革對課堂教學的評價標準是

課堂教學評價標准

一、教學目的:

1、目的明確,能針對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確定具體適度的要求;

2、更多地關注學生,注意麵向全體及兼顧學生差異;

3、突出態度、情感、價值觀在教學目標中的地位,把方法、習慣等非智力因素納入教學目標;

4、教學重心定位於學生的發展。

二、教材處理:

1、能掌握課程標准,通過認真深入地鑽研教材,正確把握重點、難點,教授內容正確科學;

2、增強現代意識,適應時代的需要,注意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對教材進行合理的、具創造性的改組。

3、強調深刻理解教材的內在聯系,在此基礎上以新的視角處理教材,採用靈活且貼近學生實踐的教法,設計出有創意、有新意的教案。

三、教學過程:

1、學生

態度積極:學習積極性高,情緒飽滿,求知慾強;有競爭合作意識;不同層次的學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課堂無「死角」、無「閑人」。

思維活躍:(讓學生體驗學習過程,控制單向授課時間)課堂上較多的時間要讓學生獨立思考,敢於質疑問難;多角度、採用多種方法分析問題;通過動手實踐、相互合作、嘗試探索等手段,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積極思維;為解決問題積極生動地去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形成自己的假設、觀點。學生練習時間充分,能通過當堂作業鞏固提高。

氣氛和諧:(師生處於平等地位,尊重學生,民主合作氣氛濃)老師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進行多邊多向,互動性強的自主信息交流。注意培養學生傾聽他人的意見的習慣,並進行正確的評價,勇於提出自己的觀點,說出獨特的感受的能力。

2、教師:

教育觀念:教育觀念新,在教學過程等的設計中能體現當前教育教學中新的理念,注意在教學中運用新的教育教學理論、研究成果。

教學方法:①、注重形成平等的師生關系,體現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②、能創設有利於學生個性發展的開放的學習環境,關注、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③、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特別是文化課教學的實踐能力的培養);④、重視引導學生獨立探究,獨立分析,主動合作,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和合作交流中理解掌握知識技能,培養提高素質;⑤、能恰當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教學評價:從關注教師教的情況轉變為更多地關注學生學的情況;從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轉變為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情感、態度等因素的和諧發展。課堂上老師的評價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教學效果:

在知識技能、情感態度、解決問題等方面完成教學任務;學生的興趣、態度、意志、合作、分享等非智力因素得到培養;學生的素質(如態度習慣、數學能力、語文素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創新意識、實驗實習動手能力等)得到培養提高。

㈡ 教育教學中科學性的評價是指什麼是標準的評價方式嗎與新課程標准倡導的評價方式一樣嗎

教學的科學性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所傳授知識的規律把握與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對課堂的有效控制。

不是是標準的評價方式,教育的評價方式時時更新,因為知識是與時俱進的。
與新課程標准倡導的評價方式也不一樣。
新課程強調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不斷提高和課程不斷完善的評價體系,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更多的關注個體的進步和多方面潛能的開發。
1、評價內容綜合化 .課程評價的內容;是與教育發展的功能和目標相一致的。
2、評價主體多元化.實施評價主體多元化,加強「自評」「互評」,並使之與「他評」有機結合起來,使評價成為學生、教師、管理者、專業人員及家長共同參與的交互活動。如小組討論會、家長開放日、師生對話、公開答辯、公眾裁判。
3、評價過程動態化.注重對學生日常學習和行為表現的評價,關注學生在各個階段、各個時期的點滴進步和變化,及時給予評價和反饋,盡量給予學生多次評價機會;使評價實施日常化、通俗化、個體化、動態化。
4、評價方式多樣化.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因此,評價學生的方式就應該豐富多彩、形式多樣。
5、口頭評價。 口頭評價是一種簡便易行、隨時隨地的評價方式,有「短、小、勤、快」 特點。
6、評語評價。評語評價是當老師與學生不能面對面交流時的一種間接的評價方式,這種評價加強了師生之問的聯系與溝通,激勵性強,有時也會起到一種別開生面的效果,有利於將非學業評價的內容及時反饋給學生,肯定學生的優勢和進步,指出其不足。
7、成長記錄袋評價。成長記錄袋評價是新課程改革中出現的一種新的評價方式。成長記錄袋中的材料應讓學生自主選擇,不要由老師一手包辦。

㈢ 新課程改革的特點

1、關注學生發展:


新課程的課堂教學評價,要體現促進學生發展這一基本理念。這一理念首先體現在教學目標上,即要按照課程標准、教學內容的科學體系進行有序教學,完成知識、技能等基礎性目標,同時還要注意學生發展性目標的形成。


2、強調教師成長:


依據新課程評價目標的要求,課堂教學評價要沿著促進教師成長的方向發展。其重點不在於鑒定教師的課堂教學結果,而是診斷教師課堂教學中學生提出的問題,制定教師的個人發展目標,滿足教師的個人發展需求。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

1. 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2. 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並設置綜合課程,以適應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需求,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3. 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3)新課程評價方式擴展閱讀

制定國家課程標准要依據各門課程的特點,結合具體內容,加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加強中華民族優良傳統、革命傳統教育和國防教育,加強思想品質和道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倡導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引導學生創新與實踐。

幼兒園教育

要依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教育規律,堅持保教結合和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原則,與家庭和社區密切配合,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保護和啟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義務教育

應適應普及義務教育的要求,讓絕大多數學生經過努力都能夠達到,體現國家對公民素質的基本要求,著眼於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

普通高中

應在堅持使學生普遍達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層次性和選擇性,並開設選修課程,以利於學生獲得更多的選擇和發展的機會,為培養學生的生存能力、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㈣ 如何理解新課程標准提出的評價理念

 1.評價目標多元化。

新課程提出多元化的評價目標,評價的對象既包括學生也包括教師。以往的評價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成就,關注學生的表現,忽視對教師教學過程的評價。這樣的評價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利於教師發展的。通過教學過程和學生學習狀況的考查,不只是看學生的表現,還促使教師認識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改進教學方式,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目標。

針對學生的評價其目標也應是多元的,而不是單一的。至少應包括以下幾個幾個方面的功能:

反映學生數學學習的成就和進步,激勵學生的數學學習;

   診斷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困難,及時調整和改善教學過程;

   全面了解學生數學學習的歷程,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在解題策略、思維方法或學習習慣上的長處和不足;

   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預期,形—成對數學積極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信心。

   以往的評價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業成就,特別是以知識技能評價為主要內容、以書面評價為主要方式的評價。評價吏多地強調甄別和選拔的功能,忽視其他方面的功能。這種評價取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也限制了教師在課程開發和促進學生發展上的能動性。數學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是對學生全面發展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數學課程的評價在很大程度上又具有導向作用,如果只是將評價的目標限定在學生對概念、運算和解題技巧的考核上,就會使教師和學生只關注這些目標,忽視其他方面的目標,特別是那些不能簡單地用一張考卷和一個分數來確定的目標。比如學生情感和態度方面的目標,學生學習過程的目標,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等。在多數傳統的數學試卷中,考查的內容基本是計算技能和解決固定模式問題的能力,應用題也局限在一些標準的類型題中。像以下這樣的問題是司空見慣的。

㈤ 新課程評價包括什麼

義務教育新課標2011版:
評價建議:
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評價應以課程目標和內容標准為依據,體現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評價學生在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和情感態度等方面的表現。
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發展和變化。應採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恰當呈現並合理利用評價結果,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通過評價得到的信息,可以了解學生數學學習達到的水平和存在的問題,幫助教師進行總結與反思,調整和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
具體包括:

1. 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評價
2. 數學思考和問題解決的評價
3. 情感態度的評價
4. 注重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
5. 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方式的多樣化
6. 恰當地呈現和利用評價結果
7. 合理設計與實施書面測驗

㈥ 如何積極探索新課程有效評價方式

1、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的作用在於引導幫住學生進行課堂的討論,探究。在學生提出問題,回答問題發表看法時,教師要及時發現他們的優點,並鼓勵表揚他們。比如,一些學生語言表達會言簡意賅,風趣幽默。這時,在教師贊賞之餘也會暗示其他學生給予熱烈的掌聲;對於學生精彩的回答或意外發問,應表揚學生:「你回答的真棒」;「你的想法很獨特」等等。這樣能使學生從中得到激勵,繼而產生積極性,在賞識學生時,教師尤其要注意關注學習暫時還「較差」的學生和思維不活躍,不願意回答問題的學生,給他們以展示自我和體驗成功的機會。
2、創造條件,讓學生自我評價
新課程實施後,課堂上有很多內容是活動內容,如探究實驗、調查報告、技能訓練等,對這些內容,教師要抓住機會,給學生自由發揮,親身體驗的空間,讓他們自己設計實驗,試試實驗進行探究,讓他們在不知不覺的進行自我評價。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探究過程進行可觀的評價,對自己好的方面是什麼,不足在哪裡,如何進行改進,這樣既使學生獲得了成就感,也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甚至使學生終身難忘。
3、大力開展學生互評
自評可以幫住學生完善自己的學習過程,同伴的評價也恨重要,有句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自評不一定全能發現自己的不足,所以,同伴的評價是必不可少的。通過互評,可以發現優缺點,並能自我反省,相互學習,增進友誼,共同進步;也能培養學生虛心接受別人意見的態度。
4、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
我們可以採取記分的方式,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評價記錄他們的得失,並展示他們取得的學習成果。這樣會使「優者更優,差者變優」,能保持他們的學習熱情,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並獲得成就感,愉悅感。
5、重視結果,也要重視過程
結果固然重要,但課堂上的學習過程也同樣重要,所以我們的評價要時時處處恰當的給予學生自信和激勵。
6、評價要有計劃性
要在教學過程中哪個環節進行評價,採用什麼方法評價,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都要計劃好。
著名教育家誇美紐斯說:「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裡可以發出知識的溪流。」這從一個側面充分說明教師的課堂評價的重要性。課堂評價不應只是簡單的判斷學生的是與否,而應適時、適當、適量的為學生評價,在評價中為學生把關定向、釋疑解難,引領學生走出迷茫,促進學生更深入的思考!所以,有效課堂評價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課堂評價要及時性。
教師的評價既不能超前,又不能拖後。超前的評價,會讓學生覺得教師的評價沒有太大的價值和意義,而滯後的評價則會讓學生覺得自己的回應沒有被重視和尊重。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發言應注意抓住評價的時機,該及時鼓勵的就毫不遲疑,不宜立即評判的就不能過早定論。教師的評價,應以激發學生的情趣和熱情為終極目的。
2、評價要真摯而誠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真誠的情感是打動一切的源泉。教師的評價,無論是高明抑或很純朴,只要真摯誠懇,都能讓學生獲得一種幸福感和成就感。無形中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生一旦有了濃厚的興趣,教師就無須擔心什麼了,因為他們自己知道如何去學。
當然,評價也是有度的。教師評價中不能一味的有表揚,有時也要有批評。我們說真摯誠懇對待學生,但並不是說放棄批評。
因為挫折教育甚至失敗教育是培養孩子完整的個性心理品質不可或缺的手段。表揚和批評是教師有效評價的兩種必需的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但表揚為主並非排斥批評的評價。新課標要求教師評價要多元,以積極引導為主,但絕沒有說完全放棄批評。適當的批評,不僅不打消學生的積極性,反而更有利於促進他們的發展,健全他們的心理品格。表揚為主並非不要批評,關鍵要看這種批評引起的反應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評價要尊重學生,對學生的批評絕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要以正面效應為指導原則。我們可將批評有效融入表揚中,在表揚中警示學生,讓學生提高認識,強化自律行為,促進課堂教學的高效。
總之,評價的目的是促進學生潛能、個性和創造性的發揮,使學生更加自信,更有興趣,更有激情。同時評價也可以幫主學生診斷自己,從而增強自信心,促進學習。教師只有把握好尺度,進行有計劃的、多種方法的評價,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能更有效地進行教學,才能實現三維目標。

㈦ 小學新課程評價方法是什麼

《綱要》指出:國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應體現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規定各門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框架,提出教學建議和評價建議。從以上規定中可以看出,課程標准包括以下內涵:
☆它是按門類制定的;
☆它規定本門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框架;
☆它提出了指導性的教學原則和評價建議;
☆它不包括教學重點、難點、時間分配等具體內容;
☆它規定了不同階段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所應達到的基本要求。
由於課程標准規定的是國家對國民在某方面或某領域的基本素質要求,因此,它毫無疑問地對教材、教學和評價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是教材、教學和評價的出發點與歸宿。因為無論教材還是教學,都是為這些方面或領域的基本素質的培養服務的,而評價則是重點評價學生在這些方面
或領域的表現如何,是否達到了國家的基本要求。因此,無論教材、教學還是評價,出發點都是為了課程標准中所規定的那些素質的培養,最終的落腳點也都是這些基本的素質要求。
可以說,課程標准中規定的基本素質要求是教材、教學和評價的靈魂,也是整個基礎教育課程的靈魂。這也正是各國極其重視課程改革,尤其是極其重視課程標准研製工作的重要原因。現在英美等國紛紛組織全國最強的力量、投入大量物力經費研製各科課程標准,表現出他們對國家課程標準的日益重視。無論教材怎麼編,無論教學如何設計,無論評價如何開展,都必須圍繞著這一基本素質要求服務,都不能脫離這個核心。
但是,課程標準是教材、教學和評價的基本依據,並不等於課程標準是對教材、教學和評價方方面面的具體規定。課程標准對某方面或某領域基本素質要求的規定,主要體現為在課程標准中所確定的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因此,課程標準的指導作用主要體現在它規定了各科教材、教學所要實現的課程目標和各科教材教學中所要學習的課程內容,規定了評價哪些基本素質以及評價的基本標准。但對教材編制、教學設計和評價過程中的具體問題(如教材編寫體系、教學順序安排及課時分配、評價的具體方法等),則不做硬性的規定。

㈧ 教學評價的方式應如何適應新課改

教學評價方來式因新課改的教學源模式和教學基本原則改變而發生了改變
最重要的是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思想,配合知識與技能、能力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目標性,展開評價,同時對教師採取的新型教學手段和還時間於學生的策略綜合考慮,最終實現綜合評價。

㈨ 新課程理念下如何進行學生評價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教學評價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出發點和歸宿點也應該是促進人的發展。因此,在新課程環境下,教學課程環境下,教學評價必須改變以單一的學習結果作為衡量教學好壞的惟一標准,評價輕選拔和甄別的單一功能,突出學習的過程和在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
「課程評價是根據某種標准,以一定的方法對課程計劃、活動及其結果等的描述和價值判斷的過程。它應包括兩個方面,即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和對課程本身即對教師的評價兩個部分,是這兩個部分的有機統一。」本文將對學生學習的評價談談看法。
一、傳統學生評價的弊端:
長期以來,在語文課程評價方面存在評價目的的片面、評價范圍狹窄、評價手段單一、評價主體局限等諸多不足。在實施評價的具體過程中,也普遍存在著簡單化、惟量化等弊端。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過分強調學生的學業成績在評價中的作用,把學生的學業成績作為衡量學習結果,評價具體的課程方案優劣的惟一指標,把考試與評價等同起來。這與多年來形成的「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是分不開的。在學校的工作緊緊圍繞著「升學」這個指揮棒的氛圍下,就自然地會出現這種以考試代替評價的傾向;並且這種舊觀念在人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地存在著,人們往往會自覺地用這樣一種方式來看待評價,並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方法來進行評價。
二是過多地強調量化的評價手段,而忽略對定性評價的研究。在課程評價上運用量化的方法固然重要,但並不是說只有量化的方法可以反映課程的實質。事實恰恰相反,如果過分地強調量化方法,而排斥其他方法,甚至把定性的方法說成是簡單化、不科學的方法,勢必會造成評價者選擇的方式越來越少,而所能得到評價的內容也就越來越少,最終使評價走進死胡同。
三是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被排斥在評價過程之外,他們只能充當被評價的對象,而無法參與評價過程。例如在以往的考試評價中,只有教師進行試題設計、閱卷評分和試卷分析,致使評價過程變成只有教師參與的單向評價活動。這樣就使評價的結果帶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任何一種缺少全面的、客觀的評價結果,都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負面的影響。
二、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學生評價理念: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繼續改革和完善考試制度,考試內容應加強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重視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部分學科可實行開卷考試。
2、《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明確指出:「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教師的教學水平,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提供保障。充分發揮評價的促進發展的功能,使評價的過程成為促進教學發展與提高的過程。」因此學生評價的改革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從德、智、體、美等方面綜合評價學生和發展,從而適應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體現新課程理念,以人為本,面向全體學生。通過評價使學生了解自己,發現潛能,建立自信,健康成長。
三、新課程理念下進行學生評價應遵循的原則:
(一)評價學生發展過程的原則:
以往的學生評價只注重學生的「知識與能力」,而忽略了學生在獲得「知識與能力」的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點滴變化,這種評價方式對學生的發展非常不利。因此在新課程理念下評價要注重學生成長發展的過程,將評價與記錄貫穿於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中,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點滴進步和變化,及時給予評價和反饋。將日常評價、階段評價和期末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對學生評價真正成為過程性的評價。評價不僅要注重結果,更要注重發展和變化過程。為了更好地遵循評價學生發展過程的原則,真正體現新課程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關系,我們利用「學生成長記錄袋」來關注學生發展的過程。
「學生成長記錄袋」是收集能夠反映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資料,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最佳作品(成績記錄及各種作品)、社會實踐和社會公益活動記錄、體育與文藝活動記錄,教師、同學的觀察和評價,來自家長的信息,考試和測驗的信息等等。成長記錄袋能記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所採用的方法、所採取的態度、所引發的情感體驗,這所以的點點滴滴能使得對學生的評價更全面更具體,對學生的終身發展也更有利。「學生成長記錄袋」是發展性學生評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與教學過程並行的同等重要的過程。我們要充分認識它對學生發展的積極作用,加強評價與記錄的管理。
(二)評價主體參與原則和互動原則: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最深、體驗最豐富,想說的話自然也最多,因此,在評價時也最具有發言權。因此在評價學生時,我們應首先注意使評價對象成為評價主體,讓評價主體進行自我反饋、自我調控、自我完善、自我認識,並將評價主體的自我評價當作學生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對學生的評價才更全面、更客觀,也更能促進評價主體對自己的表現行為有更深刻的認識,使學生自覺糾正錯誤、強化行為,更健康地發展。
(三)評價內容多元化、評價方式多樣化的原則:
對學生評價的內容要多元化。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也要重視學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的潛能的發展,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注重學生的個性、特長和潛能,體現個性差異。應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整合,全面落實各項評價內容,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和諧發展。
對學生評價的方式要多元化。「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學生」。總之,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要堅信: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我們要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使學生得到最大可能的發展。依據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發展心理學家加德納認為:人的智力有七種緊密關聯但又相互獨立的智力組成,每個人在七種智力上呈現的方式不同,組合的方式不同,呈現的表象或給他人的感覺也就不同。所以,從這個理論出發,教學過程中沒有一個差生,而以往所說的差生,則是以學習班的結果作為惟一尺子衡量的產物。多一把尺子,會減少許多的差生,乃至根本沒有差生。在評價時,教師要多角度、全方位的考慮、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使評價的方式達到真正促使人的發展的根本目標。
(四)參評主體的多元化原則: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讓學生參與,強調師生互動,體現在評價這一環節則是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者既可以是學生,也可以是同伴,既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家長,從而改變以往教師為主的單一評價主體的現象。例如,要對一個學生進行全面、合理、客觀的評價,參評主體應該包括:1、教師的評價,要注意這里的教師不是指班主任,而應該包括所有的科任老師;2、學生的評價,又可以分為學生的自評和學生之間的互評,而且要特別注重學生的自評,因為這是一次很好的學生自我反省的機會;3、家長的評價,俗話說「知子莫如母」,學生跟家長在一起的時間最多,家長應該是最了解學生的,因此家長對子女的評價也應該是最全面、最真實的。因此充分處理好這幾個參評主體之間的關系,對學生的評價
(五)倡導質性評價的原則:
對學生評價的方法要多樣,除考試或測驗外,還要研究制定便於評價者普遍使用的科學、簡便易行的評價辦法,探索有利於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自評與他評的評價方法。
新課程強調質性評價,將定性的評價與定量評價結合,實現評價方法的多樣化。
1.形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是對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諸方面的發展變化的一種評價。形成性評價可以關注學生某一方面的發展進程,如知識的積累,能力的發展,創新思維的發展意志品質的形成等,也可綜合各個方面來加以評價。
2.延遲性評價。在學習中,學生總有不理想的時候,或者說一時難有長進,甚至出現暫時停滯不前的跡象。此時,應暫緩評價,給學生一個重新考慮的機會,待到達到一定目標或某一方面有進步時進行評價。
(六)評價的激勵原則:
首先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相信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對學生評價所進行的評價活動和過程為學生提供一個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機會盡可能地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進行激勵。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並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績,在活動和過程中獲得成功的愉悅,為自己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動力。但也不能毫無原則地盲目激勵,該指出糾正時還是要指出糾正,要視學生和當時的事情靈活處理,否則學生評價又會陷入另一個誤區。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