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幼兒園課程
⑴ 幼兒園課程為什麼關注幼兒的經驗
幼兒已有經驗,是指幼兒通過實踐已經獲得的知識或技能或者是親身的經歷,是幼兒通過探索他們自己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來了解並學習獲得的知識基礎和生活中逐步建立積累起的經驗,而這種經驗包括情感的、社會的、自我意識等等多方面。
集體教學活動中關注幼兒已有的經驗,是將集體教學活動與幼兒的已有經驗相聯系,「關注」一詞凸顯了已有經驗在集體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性,之所以強調其重要性是因為筆者從現實的工作實踐中發現眾多的一線教師未能關注到幼兒已有經驗在集體教學活動中的作用,因此要提高教育的質量,增強集體教學活動的有效性,需從集體教學活動的問題、人們對幼兒已有經驗的認識、以及如何關注等方面進行實踐的研究。
《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目標的確定要以對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和原有經驗的了解為基礎。」 教學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幼兒的發展,因此教學設計要從「師本設計」轉變到「生本設計」,關注「為什麼學」「學什麼」「怎麼學」,而這一系列問題都要基於對幼兒已有經驗的了解。
在幼兒園實施主題教育的過程中,我們教師可以通過文字、表格、圖畫等各種方式,來調查、收集幼兒獲取的已有信息。而相當一部分調查活動存在著有失偏頗的現象,過分注重形式而忽略了調查活動本身的意義和內在價值,主要表現在:關注知識經驗的歸納,忽略幼兒獲取經驗的過程(多由家長完成):僅滿足教師對幼兒經驗儲備的了解.調查活動實質為教師服務;忽略與家長的溝通,家長角色定位不恰當,甚至抱怨這是一種新的負擔。
恰當地運用幼兒的原有經驗,關注幼兒自我經驗,在活動開始前,我們教師可以引發一個幼兒感興趣的話題,這個話題通常與幼兒的生活經驗或認知有一定的重合,能滿足幼兒的成就感,或者與幼兒的已有經驗有一定的沖突,能激起幼兒想了解的慾望。這時,教師心中可能已經形成或計劃好了幼兒可能已有的經驗結構,也有了調查、了解幼兒經驗狀況的問題。
⑵ 國家幼兒園課程、地方幼兒園課程和幼兒園園本課程存在什麼樣的關系
國家的課程是統領,地方的幼兒園課程是根據當地的實際條件環境設置的,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則。園本課程是自己園所的特色教學。
⑶ 我想問一下,關於幼兒園課程的一些相關問題
一、根基性:幼兒園課程的性質定位 幼兒園課程的獨特性,最重要的是體現在「根基性」這一性質定位上。 第 一,幼兒園課程改革要服從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原則和基本要求,成為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支流和支撐。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呈現著以下特點: 首先,要構建一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基礎教育課程的新體系。...體系的構建必然是一次根本性變革和全面建設,因此,課程改革不僅僅是教材的更新換代,也不僅僅是課程標准的研製,而是從培養目標到課程功能、課程結構等具體目標,以及課程管理政策、教師的課程准備等方面的全方位改革。首先要確定培養目標。培養目標中,要把培養學生繼承優秀的民族文化、革命傳統和現代意識很好地結合在一起,要求培養的學生是優秀的世界公民並且是永遠的中國人,「現代傳統」將成為教育追求的目標。還要重視學生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的培養,這就要求在基礎教育階段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好基礎,為學生構建合理的、良好的素質結構。培養目標還第一次把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列入其中,這就要求我們關注學生的生活狀態,提高學生的生活質量。以上這些也應該是幼兒發展的要求,應當成為幼兒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新課題。 其次,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從六個方面規定了具體目標。一是課程功能。既要關注知識與技能,也要關注過程與方法,更要關注態度、情感和價值觀;二是課程結構。強調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三是課程的內容。要更加關注學生生活的經驗、興趣和需要。要與時代的進步和經濟科技的發展相結合,讓生活進入課程,進入課堂;四是課程實施。要指導和幫助學生構建學習方式,既要提倡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學習方式.又要關注學習方式的個性化;五是課程評價。它不僅是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杠桿。要確立「課程評價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促進」等一些基本理念;六是課程管理。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更多的是管理上的意義地方相學校分享課程管理許可權,為地方和學校留出更多的課程空間。有空間才可能有課程的多樣性,多樣才會有選擇,有選擇才能有發展。 此外,課程改革是一個民主參與、開放的過程,它越來越需要各方面專家、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的參與。課程決策的民主和開放必然帶來各種思想、觀念的碰撞,必然拓寬課程視野、使課程更加貼近教育實際,更加符合未來的發展。幼兒園的課程改革在某種意義上應該「跳出」幼兒教育的圈子,從更廣闊的視點來審視幼兒園的課程改革。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是先實驗後推廣。課程改革是行政行為,更是一項嚴肅的科學研究和試驗:課程規劃和設計是研究的過程,課程的實施是實驗的過程;真正的課程是在校園里發生的,是在研究和實驗中發展的,也是在實驗中得到論證和檢驗的;實驗的過程也是教師課程准備的過程,是教師課程能力和專業水平提高的過程。 總之,要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原則和要求來指導幼兒園的課程改革,使幼兒園的課程改革真正成為基礎教育改革的有機組成部分。 第 二,幼兒園課程是非義務教育課程。幼兒教育不具有義務性、強制性、因而它更具有靈活性、豐富性。這不僅表現在辦園體制和管理體制上,也表現在課程上不僅表現在課程的內容上、也表現在課程模式上。 文化是課程的母體。課程凝煉和發展著文化。課程改革的過程實質上是構建文化、發展文化的過程。但是,長期以來,課程只是一種工具,而沒有真正成為課程文化。課程文化有法定的,更多的是師生共同構建的,因而有著更廣闊的文化構建空間,更可能體現文化的豐富性和發展性。再者,由於幼兒教育的非義務性,因此可以更靈活地引導師生在生活中、對話中學習文化,構建幼兒園課程文化。 第 三,幼兒園的課程是終身教育的根基性課程。隨著終身教育理念和框架的建立,基礎教育將會隨之發生許多變化,甚至是根本性的變革。終身教育不僅影響中小學教育,也影響著幼兒教育,使得幼兒園課程的根基性更為突出。根基性課程是一種「草根性」課程,它需要土壤、水分、陽光和各種營養,同時會在土壤里蔓延、伸展,更顯生機、活力,更具發展性。根基性課程的目標將會從幼兒發展的特點出發,著力培養幼兒終身學習的願望、態度和能力。和過去相比,根基性的內涵也將會發生一些變化。比如,過程與方法,態度、情感、價值觀將會成為幼兒發展的根基,即使是知識與技能也必定會有新的變化。在終身教育的理念指導下,根基性課程還要求對基礎和發展的關系,對基礎和創新的關系有新的認識和做法。過去,我們總是認為,要先打好基礎,然後才能發展,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這種基礎和發展、創新的簡單的線性聯系,既阻礙著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又阻礙學生「基礎」的廣度和深度。幫助兒童打基礎的過程不僅僅是一個規范的過程,還應該是一個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過程。 二、綜合:幼兒園課程改革的基本走向和組織的基本原理 課程結構和內容的綜合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走向。課程的綜合,年齡段越低綜合性越強。幼兒園課程更要加強綜合性,應以綜合課程為主,以綜合為組織的基本原理。 如何認識幼兒園課程綜合的意義?聯系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它的意義表現為:一是減少課程門類,精簡不必要的重復的課程內容,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二是可以比較好地解決知識發展的無限性和學校教育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主動地應答科學技術發展和時代進步對幼兒教育的新要求;三是有利於教師和學生的創新。教學過程中各種要素的重新組合本身就是一種創新。課程從不同學科、不同層面上的綜合,實際上是指導教師,進而指導幼兒去運用各種知識和方法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四是課程的綜合可以指導和幫助幼兒從小去完整地觀察、認識世界,進而去把握整個世界。世界本來就是一個整體,各種事物間本來就是彼此聯系的。正如恩格斯所說,假如我們把一個活人分解成一個部分一個部分,只能算做一具死屍。 「綜合」究竟是什麼?它不僅僅是方法、手段,更是一種觀念、是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因此,增強幼兒園課程的綜合性,不僅是課程專家、教育行政部門的任務,也是每一個幼兒園、教師的任務。每個教師都應該用綜合的觀念來指導自己課程的設計和試驗。綜合的理念確立了,教師就能自覺地進行各種層次、途徑和形式的綜合。課程的綜合性才會真正得到落實。 幼兒園的課程以五個領域來呈現和組織.這給課程的綜合提供了很大的空間和靈活性。幼兒園課程綜合的內容包括課程內部諸因素間的綜合,各個領域間的綜合,課程和課程以外的綜合。當前,在領域內的綜合上已取得進展,應著力研究和解決課程與生活的綜合,形成大綜合的大課程。 三、提升理念: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最高境界 教育理念是只無形的「手」,它的的確確存在於管理之中,存在於教育教學的過程之中,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推動著我們,甚至在駕馭我們。問題是,我們有沒有找到這只「手」,有沒有去建設好這只「手」,有沒有充分發揮這只「手」的積極作用。幼兒園課程改革能否成功,取決於我們有沒有樹立起正確的教育觀念,教育理念是否得到了提升。因此,要把教育思想轉變、觀念更新放在課程改革的首位,並貫穿在整個課程改革的過程中。 首先,要提升幼兒園課程改革發展的理念。課程到底是什麼?有關課程的定義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我認為,對課程的理解應該回到課程原來的意義上去。課程原來的意義是「跑道」。對於「跑道」的理解,如果側重於「道」我們就會更
⑷ 關於幼兒園課程環境的書有哪些
《工業水處理》《環境工作通訊》《環境化學》《陝西環境》《重慶環境科學》《輕工環保》《農業環境保護》《海洋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勞動保護科學技術》《中國環境管理》《四川環境》《上海環境科學》《電力環境保護》《河南環境》《上海勞動保護技術》《再生資源研究》《環境技術》《環境科學與技術》《遼寧城鄉環境科技》《廢鋼鐵》《世界環境》《福建環境》《農村生態環境》《中國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環境導報》《農業環境與發展》《中國環境監測》《中國物資再生》《環境遙感》《遙感信息》《自然資源學報》《災害學》《勞動安全》《勞動安全與健康》《生命與災禍》《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雲南地理環境研究》《吉林勞動保護》《中國安全科學學報》《林業勞動安全》《乾旱環境監測》《乾旱區資源與環...
⑸ 幼兒園五大領域的課程內容包含哪些方面
一、健康領域 情感領域: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認知領域: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動作技能領域: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二、語言領域 情感領域:樂於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喜歡聽故事、看圖書;認知領域: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動作技能領域: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三、社會領域 情感領域:樂意與他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認知領域: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動作技能領域:能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四、科學領域 情感領域: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認知領域: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動作技能領域: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 五、藝術領域 情感領域: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認知領域: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動作技能領域: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⑹ 幼兒園課程建設包括哪些方面
包括
本課程的建設與推進是當前幼兒園課程改革的熱點,目前很多幼兒園都立足本園實際構建園本課程,以便在課程建設中體現自我特色。但是,園本課程的建設是一個持續、動態、逐步完善的過程,在崇尚個性化的課程建設中,我們是否把原來的,或者以往不好的地方做得更好作為追求個性的前提呢?也許,基礎打得更扎實,才能更好的逐步探索出適合本園的課程。
⑺ 國家頒布的幼兒園課程標準是什麼
我國先後頒布過三個幼兒園課程標准:20世紀50年代初新中國第一個幼兒園課程標准《幼兒園暫行教學綱要(草案)》(以下簡稱「《暫行綱要》」)頒布。《暫行綱要》以前蘇聯幼兒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為模板,初步確立了新中國幼兒園課程的框架和內容體系。改革開放初期的1981年,我國頒布了《幼兒園教育綱要(試行草案)》...(以下簡稱「《教育綱要》」)。《教育綱要》以各種先進的兒童發展理論、教育理論為指導,力圖建立科學化、規范化的幼兒園課程體系。20世紀90年代後期,隨著幼兒園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受西方先進的教育理論、課程理論影響,2001年我國頒布了新的幼兒園課程標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新《綱要》」)。本文擬分析建國60年來幼兒園課程標準的文本變化及其意義,藉此梳理建國60年來我國幼兒園課程的發展變化,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一、不同時期我國幼兒園課程標准文本內容的比較 1課程目標 有學者指出,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目標內涵不斷豐富,其中一條明顯的軌跡是從最初的偏重「雙基」,即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到強調智力和能力的培養,再到重視非智力因素,直到提倡素質教育。我國幼兒園課程目標的演變基本遵循這一規律。 《暫行綱要》明確了幼兒園教育使幼兒獲得健全發展、減輕家庭特別是母親就業負擔的雙重任務以及教養並重的特點,強調了幼兒園教育的目的性、計劃性以及各科教學的系統性。《暫行綱要》初步確立了幼兒園教學的目標系統,它既包括幼兒園教學的最終目標,也包括小、中、大各年齡班和各科教學所要達到的中期、短期目標。還包括每一次活動所要達到的具體目標。 《教育綱要》明確了幼兒園教育的性質與教育任務。指出「幼兒園的教育任務應是向幼兒進行初步的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活潑成長,為人小學打好基礎,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礎」。《教育綱要》明確了小、中、大各年齡班在生活衛生習慣、體育活動、思想品德、語言、常識、計算、音樂、美術八個方面的具體教育內容與要求,並且規定後一年齡班的教育必須繼續鞏固前一、兩個年齡班的教育成果,體現了目標的層次性和銜接性,使得課程目標更為全面和系統。 新《綱要》沒有細分小、中、大各年齡班的不同目標,而是針對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提出了總括性的課程目標,既講情感、態度、能力。又講知識技能。 以語言方面的課程目標為例。《暫行綱要》中幼兒園語言教學的目標之一是「培養幼兒使用新詞句的習慣,豐富語匯,發展想像力、思考力以及表達能力」。《教育綱要》對中班的語言教育要求之一是「繼續豐富詞彙,能掌握運用更多的名詞、動詞、形容詞、數量詞、代詞,學會使用常用副詞(如現在、還、非常等)和連接詞(如和、跟、同等),能理解詞義」。新《綱要》關於語言教育的目標是: (1)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2)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3)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4)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5)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從中不難看出,《暫行綱要》和《教育綱要》規定了具體詳細的目標,著眼於「雙基」,重視顯性的知識技能層面目標的達成,忽視幼兒情感態度的培養。新《綱要》提出幼兒園教育應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更看重非智力因素,重在培養幼兒健康的體魄、積極樂觀的性格、良好的社會性品質等。 2課程內容 《暫行綱要》將幼兒園教學內容分為六個學科,包括語言、計算、音樂、美工、常識、體育。它詳細規定了六科教學的綱要,每科綱要均由目標、教學大綱、教學要點和設備四方面內容構成。這一時期沒有課程內容一說,只有教學內容。《暫行綱要》統一而詳細地規定了各年齡段幼兒所要掌握的知識技能。強調知識的科學性和系統性。可見,教學內容帶有濃厚的唯智主義色彩。 《教育綱要》把20世紀50年代的幼兒園教學改為幼兒園教育,將教育內容由六科拓展為生活衛生習慣、體育活動、思想品德、語言、常識、計算、音樂、美術八個方面,並且按小、中、大三個年齡班詳細提出了具體的教育內容與要求。 新《綱要》沒有對課程內容做統一、具體的規定,也沒有羅列出課程內容的清單,而是通過對教師提出要求——做什麼、怎樣做和追求什麼。將課程內容融入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各種活動之中。其課程內容主要包括四類經驗:關於周圍世界(包括自己)的淺顯而基本的知識經驗,關於基本活動方式(包括認識活動)的行動經驗(「做」的經驗),關於發展智力、提高各種基本能力的經驗,關於對待世界(包括自己)和活動的態度,即情意方面的經驗。 一方面,新《綱要》把課程內容重心放在幼兒的各種活動以及各種經驗的獲得上。完全拋棄了過去「學科說」把課程內容看作具體的知識或學科的做法。新《綱要》根據新知識觀來理解課程內容,突出內容的過程性、活動性、經驗性及情境性。例如,新《綱要》「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當然,這種課程內容取向沒有否定知識的價值。沒有忽視必要的知識學習,只是強調知識來源於活動和經驗,知識反過來又成為幼兒進行活動和獲取經驗的必要手段。另一方面,新《綱要》也改變了過去統一規定課程內容的做法。因為全國統一的、單一的課程內容不適合我國地域廣闊和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的國情。新《綱要》在課程內容的編排和選擇上賦予了幼兒園、教師、家長以及幼兒更多的權利,為他們提供了更大的自主空間。這一時期園本課程的大量出現就是課程權力下放的具體表現。 3課程組織與課程實施 新中國成立初期至20世紀80年代末,我國一直採用從前蘇聯引進的「幼兒知識系統化教學」的課程理論與實踐。該模式強調兒童發展的階段性和教育任務的連續性。突出系統化知識在幼兒學習和發展中的作用,強調讓幼兒掌握系統化知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教學——上課。《暫行綱 要》規定採用作業教學形式,並規定每周必修作業項目和時間,輔之以選修作業。必修作業佔用的時間遠多於選修作業,而必修作業的實質就是開展集體教學。《教育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任務、內容與要求是通過游戲、體育活動、上課、觀察、勞動、娛樂和日常生活等各種活動完成的,不可偏廢」。然而,在實踐中由於受種種條件的限制,尤其受教師整體素質的影響,端坐靜聽式的上課形式依然是幼兒園課程實施的主要形式。新《綱要》則明確提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應根據需要合理安排,因時、因地、因內容、因材料靈活地運用」。這些規定不僅大大擴展了課程實施的路徑,而且體現了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充分尊重。 4課程評價 20世紀50年代的《暫行綱要》和20世紀80年代的《教育綱要》雖然都沒有明確指出幼兒園課程的評價內容與評價指標,但是毫無疑問,其評價標准就是看目標是否達成,考察大到幼兒園全年的工作計劃。小到每個班每一天、每一個活動的目標是否達成。這種單純分等鑒定的課程評價方式具有濃厚的功利主義色彩,相應地也造成了一種自上而下的單向評價模式,即教育行政部門對幼兒園進行評價。園長對教師進行評價,教師對幼兒進行評價。總之,評價主體單一,評價內容片面,評價重結果而非過程。以對幼兒的評價為例。直接對幼兒評價的主體是教師,評價的指標是顯性課程目標,評價的內容是幼兒對所學內容的掌握程度,評價的功能是甄選優秀幼兒。 新《綱要》將教育評價作為與總則、教育內容
⑻ 關於幼兒園課程的論文
關於幼兒園課程的論文
這個論文你去
591代寫論文網
www.591lw.com
上找找。上面各專業論文案例都有。自己要是湊不出來就請那裡老師代筆。挺熱心的,誠信也不錯
⑼ 幼兒園課程教案的標准格式
教學內容。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准備。教學過程。教學總結。差不多就這些,寫完基本上就是教案了。也可以加點自己對這堂課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