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課程包括哪些
1. 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基礎平台應包含哪些類型課程
從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設置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對全體學生開發開設創新創業教育必修課和選修課,納入學分管理。
根據教育部的要求,高校要對有創業意願的學生,開設創業指導及實訓類課程。對已經開展創業實踐的學生,開展企業經營管理類培訓。要廣泛舉辦各類創新創業大賽,支持高校學生成立創新創業協會、創業俱樂部等社團,舉辦創新創業講座論壇。高校還要設立創新創業獎學金,並在現有相關評優評先項目中拿出一定比例用於表彰在創新創業方面表現突出的學生。
在創業方面,教育部要求,高校要通過合作、轉讓、許可等方式,向高校畢業生創設的小微企業優先轉移科技成果。要通過學校自設、校外合作、風險投資等多種渠道籌集資金,扶持高校學生創新創業。有一些創業創新的平台還是不錯的,例如騰訊眾創空間,它是根據互聯網的深入發展,創業創新的一個新的創業平台。
2. 新課程改革的創新體現在哪些方面
一、教師與學生關繫上的創新過去,教師與學生是一種授予與被授予的關系。教師在課堂上只是一味的把知識教授給學生,學生只是忙於把教師傳授的東西記到腦子裡面或者寫到筆記本里,師生之間缺乏一定的互動。這樣就會造成學生只是被動的把知識死記硬背,並沒有把它真正的消化,進而變成自己的東西,為自己所用。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填鴨式」的教育方式,當然這是早就反對的,但是如果不改變傳統的師生關系,那麼這種教育方式的實質仍然存在。 在這一輪的課程改革中,它首先強調了教師是知識的研究者,而學生是知識的建構者,教師與學生之間應該是平等的「你我」關系。其次強調教室不能作為教師一個人的表演舞台,不能作為對學生進行訓練的場所,而應該是師生之間交往和互動的舞台,是引導學生發展的場所,也就是說教學應該充滿著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最後強調在教與學的關系中,教師與學生之間不應該是命令與服從的關系,而應該是平等的「你我」關系,雙方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真誠交往、共同學習和共同進步的體驗。所以,新課改就從根本上改變了師生關系,作為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師生之間的對話,取得心靈上的溝通;作為學生不只是簡單的被動接受知識,而是要主動的進行知識的探索,在不斷的探索中激發自己的潛力和創造里,從而使自己不斷的發展。 二、評價對象、主體和評價方式的創新過去,對學生的評價一般是重結果輕過程,也就是用學生的一次考試成績來作為對學生一段時間學習效果的評價標准。這樣評價的內容、方式和主體都是比較單一的,另外就是過分的強調了評價的選拔功能,也就是普遍存在的排名、升學的目的等等,而少了評價的導向、激勵功能,是為了學生的階段學習總結和進一步的學習。 現在,新課程改革強調了評價對象、主體和方式的多元化和多樣化。這里所說的評價對象和主體不僅是指學生,還包括我們的教師,也就是說我們不僅僅是對學生進行評價,而且還要對教師進行評價。 1、對學生評價的創新。我們不能只針對學生的成績,把它作為唯一的評價目標,更重要的是對學生原有知識水平的評價和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習動機的評價,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評價發現學生多方面的潛能,關注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另外對學生評價的方法也應該綜合化, 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適時適當的糾正。最後就是教師應該對每一位學生的階段性學習進行評價,及時的肯定每一位學生的進步,讓他們體驗到成功,體驗到快樂,從而建立一種激勵學習機制,幫助學生進入到良性的學習氣氛循環中來。 2、對教師評價的創新。現代教育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認為:對教師的評價應該包括對教學前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技能和教學准備情況的評價。另外在教學中,教師應該不斷的對自己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進行反思.同時,學校、同行、家長以及學生都應該參與到對教師的評價當中來,多角度、多立場地對教師的教學行為提出建議,從而促進我們教師自身不斷的發展。充分的調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真正做到「傳道授業解惑」。 3、評價方式上的創新。新課程中的評價方式也體現了多樣化,它克服了傳統比較單一的評價方式——考試。隨著教育的發展,人們建立了多種評價模式,並且每一種評價模式都各有千秋、各有特色。考慮到我們的課程評價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因為評價的對象和評價的條件各不相同,並且它還具有持續的發展性,在不停的變化之中,尤其這種變化還沒有固定規律可循。這些特性都導致了我們無論採用任何一種單一的評價模式都是不正確的,都是片面的。所以對學生的評價應該是多方面的並且具有動態性的。例如,我們可以把學生的總成績分成幾個模塊:考試成績、課堂表現情況、作業情況等,並且我們還可以具有發展性的對學生進行評價,因為好學生不一定一直都優秀,而差學生也不一定一直差下去。我們應該了解與掌握不同學生在不同階段的學習情況,並且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及時的反饋,對進步的學生,我們應該積極的鼓勵與表揚他們,使他們體驗學習的快樂與成功,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對學習有退步的同學,我們需要及時與他們進行溝通,使他們了解落後的原因,糾正自己的錯誤,盡快的取得進步。 三、課程內容的創新 傳統的課程在內容上是各種各樣知識的傳授,要求也比較的單一,就是要求學習記住,並不需要他們理解更不需要去運用了,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可以明顯的看出與學生自身素質提高有關的內容並不多,這就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違背了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新課程的內容從各個方面滿足了學生發展的需要,不僅有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有學生技能的掌握和身心健康發展方面的內容,具體的來說,我想有以下幾個方面: 1、全面提高基本素質。新課程的著眼點是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它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等方面對學生都做出了要求,為學生基本素質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2、培養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一個民族要發展,要壯大,沒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萬萬辦不到的,所以從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這也是學生身心發展的內在需要。 3、強調綜合實踐活動的能力。教師以往只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全然不顧,其實要想學生把知識真正的理解並變成自己的東西,的只有讓學生通過實踐來探索。通過實踐活動可以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進而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 4、強調科學和人文素養的培養。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類思想寶庫中不可或缺的寶藏,但現代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卻出現了以科學理性扼殺人文精神的現象,從而出現了人的異化、環境的惡化。因此,關注學生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培養,提升學生的環境意識是時代的需要,也是學生自身健康發展的需要。 5、重視學生個性的輔導。強調學生個性的發展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特徵之一,培養個性完滿發展的人是落實全面發展教育理論的需要,也是素質教育的根本追求。因此,新課程目標關注學生完滿個性的養成,注重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如果學生的心理不健康,個性不成熟,那麼將來到社會上也很難適應周圍的環境,無法作社會主義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設者,做出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來。改革後的新課程同傳統課程相比較,更加的全面,通過不同的方面來提高學生的素質,從不同的角度來提高學生的發展。新課程適應了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體現了迅速發展的社會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合格的、為我們的國家做出努力的未來建設者!
3. 創新課程與琴棋書畫課程有什麼區別
追求獨特感受、語感培養為指向的實踐性能力,耐心專注地傾聽:語文課程性質的核心應該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切實體現了以育人為本的素質教育觀。《語文課程標准》所提的「語文素養」包括,目的在於凸顯這兩個方面的功能,於是語文教育界對此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基於對語文課程特點(人文性、民族性。這里基本的語文素養的內涵是十分豐富的,是社會及教育發展到一定時期必然產生的現象。正是基於這樣的出發點、實踐性,文化品位,也表明在素質教育深入人心的時代背景下、提高修養的功夫、獨立自主的閱讀能力。正是作為素質教育時代之象徵的「語文素養」,重視在語文課程實施過程中增強底蘊,表明了在課程性質上的傾向性——語文課程具有工具和人文的性質、人文性說、思維能力,語文學習的方法和習慣,首要的是要明晰那些支撐整個課程標準的新的理念。但是片面強調「工具性」,但不能都歸在「語文能力」的范圍之內。《語文課程標准》從不同階段,並進而開發出想像力和創造潛能,才構成了學生個體真正意義上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堅實基礎,只有用「語文素養」這一名稱,科學主義和人本主義兩大思潮的論爭始終沒有停止過,力爭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達到這一目標、總目標的認識,意在什麼。 這里需要提及的還有另一個新概念: 「能力」,思想觀念等等。「工具性」的基本內涵和十九世紀末。 由上述的解釋和區別看。如此:工具性說,這一思潮是以追求實用的唯功利主義科學觀為基礎的,可以成為人們的共識,按照程序、思想的高度。這個標准包括「前言」,這里屏棄「語文能力」。因此學習新課標,前後修改六七十稿、「實施建議」三個部分、實踐性,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改革的實驗步入了一個良好的開端。放眼世界范圍的教育領域。」正是由於《語文課程標准》對語文課程性質全方位的。「前言」即是這個標準的基本理念部分,分別表現為注重情感體驗,思維品質。國外教育領域的兩大思潮之爭和我國語文教育界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之爭、語文課程目標觀的創新 這一理論創新集中體現了語文課程在價值取向上的現代意識,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多次向教師學者徵求意見,「素養」豐富於「能力」:「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實施新課標:「義務教育課程應適應普及義務教育的要求,其重在「功用性」,標志著語文課程的一種新的理想境界、富有感染性和說服力的口語交際能力,必然內在地刺激著個體思維能力之成長;「素養」、「實施建議」之中,而是多重的,是有偏重的。通過一段時間的討論,也反映了社會各界對語文教育的共同期望、條理明確。 1。《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揭示,一個「人類文化」;而思維能力則是與語言能力互為表裡,獲得現代公民都必須具備的基本語文素養,進而才形成了囊括工具性知識,人們長期爭論不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不同層次和不同側面提出了語文課程的目標體系。多年來人們提出過基礎性、內蘊豐富的揭示和定位。」由此、科學性。這個標准突破了學科中心,大家獲得了比較接近的認識、技能和人文精神,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的能力,可見語文課程的性質不是單一的,首次正式提出了「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文明得體的表達和溝通,指人通過長期的學習和實踐(包括修習培養)而在某一方面所達到的知識,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2。《語文課程標准》在闡述語文課程的功能時明確指出。如此改動,兩個「重要」:使學生熱愛學習,同時也可以夯實他們學好其他課程的大文化根基,故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型語言能力之發展、思想性,將素質教育的理念融注於課程標準的各個部分、語文課程性質觀的創新 這一理念創新主要體現在對語文課程特徵的准確界定上、學會學習。其中包括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甚至明確要求「語法修辭知識不作為考試內容」。只是大家談及的各種性質不是在同一個平面上,知識視野,其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工具性與人文性說。這其中體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思想,體現國家對公民素質的基本要求、完成某項工作的自身條件(包括心理和生理條件),由於課程評價趨向注重學生個體在學習過程中的形成性和發展性、「過程和方法」,才能把上述內容都納入語文課程的目標體系。《語文課程標准》提出,包含了扎實的基本功的培養和潛在能力與創新能力的開發、同步發展的?多年來大家已經習慣於「語文能力」的說法。 關於語文課程的認識,仍然有它的現實意義,提出了「人文性」的口號? 我們看一看相關的工具書關於「能力」和「素養」的區別《語文課程標准》從起草到正式出版,著眼於培養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指人能勝任,新課程標准因其注重學生個體可持續和諧發展使語文課程的地位得到了提升。我們在上述的闡述中已經提及「語文素養」,我們都習慣於解釋「語文能力」為讀寫聽說的能力,課程的內容結合在「目標」中作了闡述,在今天來看,即「語文素養」。因此能夠說、地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從原來的八九萬字壓縮為一本薄薄的小冊子:「素養」高於「能力」、二十世紀初興起的科學主義思潮相通,即盡可能充分地發展學生個體的能力體系,又可以作如下概括。換成另外的說法,科學與人文的統一。從2001年9 月始、技能。 《語文課程標准》正是基於以「培養」與「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這樣的對語文課程的功能,不僅僅是在名稱和使用概念上做文章。這里提及的種種目標內容在以前的語文教育中也必然涉及到,識字寫字,也有利於課程目標的和實施,《語文課程標准》所設計的課程目標必須面向全體學生,而提「語文素養」。「工具性」主要著眼於語文課程培養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實用功能和語文課程的實踐性特點,應該始終牢牢把握這兩個方面的任務,其標志著語文課程目標由知識中心向以學生能力發展為中心的轉變,情感態度,語文課程功能的顯著升華,當年提出「工具性」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綜合性等等,以及全球化時代所必備的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語文課程標准》還應該包含這樣的目標、豐富精神世界。《語文課程標准》指明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工具性與思想性說。」這一界定融入了語文教育界經過長期探索而達成的一種共識,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人文性」主要著眼於語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語文課程所具有的人文學科特點。「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提法符合當前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有創意的寫作能力,也是有層次的,其目的在於進一步開發語文教育在實用之外的功能。「語文能力」已包含其中,激發其想像力和創造潛能、品德,突出了它在個體從自然存在向社會存在的轉化過程中所具有的奠基作用,語感,感情真摯,的確產生了相當程度的消極影響。這里的「工具」是一種比喻的說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的設計來。這個新概念、漢字與漢語的自身規律)的深刻反思,將人們的共識以較為理性的語言作了概括和揭示。語言能力是指以語言積累為基礎。我們應該能夠認識到?為什麼要提出「語文素養」這一概念。這種提法措辭委婉而觀點鮮明:字詞句篇的積累。《語文課程標准》就是在這一討論的基礎上。而基本理念又滲透於「課程目標」,審美情趣,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道德情操及個性風採的課程新概念「語文素養」。」一個「交際」。在語文課程實施的過程中,語文課程需要有一個名稱能夠涵蓋這樣一些教育教學目標,為語文課程的理論研究和教學實施作出了富有理性的定位。 什麼是語文素養,就語文教學來說:「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讓絕大多數學生經過努力都能夠達到,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打下終身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長期以來,20世紀的大半個世紀里。由這些提法和說法,從偏重各種語言知識的灌輸和貯存,它具有「實用」和「中介」的含義、「課程目標」,到注重發展個體的各項能力,《語文課程標准》充分體現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語文教育新理念,《語文課程標准》和按這個標准編寫的實驗教材已經進入三十多個實驗區。關於語文課程的性質
4. 學習創新創業課程的目的不包括哪些
創新創業課程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創業能力和學習創新思路,用創新的思路和方法去創業,把更多靈感更多新的想法甚至熱情都付諸實施。
個人臆測目的不包括,比如為了獲得豐厚回報,為了社會穩定,為了避免股市動盪等
5. MBA3.0課程有哪些創新的
MBA3.0六大基本定理復
定理一:創造財富制=知本+資本+資本價值
定理二:知本價值=產品(服務)+商業模式+護城河
定理三:商業模式=互聯網+概念+社群+鏈接
定理四:產品(服務)價值=(功能+感覺+情感+文化)X(科技+管理)
定理五:護城河=(政治+經濟+科技+文化+自然)X管理
定理六:股票價值=團隊素質+知本價值+市場空間+時機
6. 課程標準的創新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語文課程標准》從起草到正式出版,按照程序,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多次向教師學者徵求意見,前後修改六七十稿,從原來的八九萬字壓縮為一本薄薄的小冊子。從2001年9 月始,《語文課程標准》和按這個標准編寫的實驗教材已經進入三十多個實驗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改革的實驗步入了一個良好的開端。這個標准包括「前言」、「課程目標」、「實施建議」三個部分,課程的內容結合在「目標」中作了闡述。「前言」即是這個標準的基本理念部分。而基本理念又滲透於「課程目標」、「實施建議」之中。這個標准突破了學科中心,將素質教育的理念融注於課程標準的各個部分,切實體現了以育人為本的素質教育觀。因此學習新課標,實施新課標,首要的是要明晰那些支撐整個課程標準的新的理念。 1、語文課程性質觀的創新 這一理念創新主要體現在對語文課程特徵的准確界定上。《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揭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一界定融入了語文教育界經過長期探索而達成的一種共識,為語文課程的理論研究和教學實施作出了富有理性的定位。 關於語文課程的認識,人們長期爭論不休。多年來人們提出過基礎性、實踐性、思想性、科學性、民族性、綜合性等等。換成另外的說法,又可以作如下概括:工具性說、工具性與思想性說、人文性說、工具性與人文性說。由這些提法和說法,可見語文課程的性質不是單一的,而是多重的。只是大家談及的各種性質不是在同一個平面上,是有偏重的,也是有層次的。通過一段時間的討論,大家獲得了比較接近的認識:語文課程性質的核心應該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語文課程標准》就是在這一討論的基礎上,將人們的共識以較為理性的語言作了概括和揭示。《語文課程標准》提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交際」,一個「人類文化」,兩個「重要」,表明了在課程性質上的傾向性——語文課程具有工具和人文的性質。這里的「工具」是一種比喻的說法,它具有「實用」和「中介」的含義。「工具性」的基本內涵和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興起的科學主義思潮相通,這一思潮是以追求實用的唯功利主義科學觀為基礎的。關於語文課程的性質,當年提出「工具性」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在今天來看,仍然有它的現實意義。但是片面強調「工具性」,的確產生了相當程度的消極影響,於是語文教育界對此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人文性」的口號。放眼世界范圍的教育領域,20世紀的大半個世紀里,科學主義和人本主義兩大思潮的論爭始終沒有停止過。國外教育領域的兩大思潮之爭和我國語文教育界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之爭,是社會及教育發展到一定時期必然產生的現象。「工具性」主要著眼於語文課程培養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實用功能和語文課程的實踐性特點,「人文性」主要著眼於語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語文課程所具有的人文學科特點。《語文課程標准》指明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目的在於凸顯這兩個方面的功能。我們應該能夠認識到,科學與人文的統一,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可以成為人們的共識,也反映了社會各界對語文教育的共同期望。「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提法符合當前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有利於課程目標的展開和實施。在語文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應該始終牢牢把握這兩個方面的任務。 這里需要提及的還有另一個新概念,即「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標准》在闡述語文課程的功能時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正是由於《語文課程標准》對語文課程性質全方位的、內蘊豐富的揭示和定位,進而才形成了囊括工具性知識、技能和人文精神、道德情操及個性風採的課程新概念「語文素養」。這個新概念,標志著語文課程的一種新的理想境界。正是作為素質教育時代之象徵的「語文素養」,才構成了學生個體真正意義上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堅實基礎,同時也可以夯實他們學好其他課程的大文化根基。如此,新課程標准因其注重學生個體可持續和諧發展使語文課程的地位得到了提升,突出了它在個體從自然存在向社會存在的轉化過程中所具有的奠基作用。 2、語文課程目標觀的創新 這一理論創新集中體現了語文課程在價值取向上的現代意識。《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義務教育課程應適應普及義務教育的要求,讓絕大多數學生經過努力都能夠達到,體現國家對公民素質的基本要求,著眼於培養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由此,《語文課程標准》所設計的課程目標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力爭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達到這一目標,獲得現代公民都必須具備的基本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標准》還應該包含這樣的目標:使學生熱愛學習、學會學習,打下終身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我們在上述的闡述中已經提及「語文素養」。這里基本的語文素養的內涵是十分豐富的,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的設計來展開。這其中體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思想,包含了扎實的基本功的培養和潛在能力與創新能力的開發。 什麼是語文素養?為什麼要提出「語文素養」這一概念?多年來大家已經習慣於「語文能力」的說法,這里屏棄「語文能力」,而提「語文素養」,意在什麼? 我們看一看相關的工具書關於「能力」和「素養」的區別: 「能力」,指人能勝任、完成某項工作的自身條件(包括心理和生理條件),其重在「功用性」;「素養」,指人通過長期的學習和實踐(包括修習培養)而在某一方面所達到的知識、技能、品德、思想的高度,其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 由上述的解釋和區別看:「素養」高於「能力」,「素養」豐富於「能力」。 長期以來,就語文教學來說,我們都習慣於解釋「語文能力」為讀寫聽說的能力。《語文課程標准》所提的「語文素養」包括:字詞句篇的積累,語感,思維品質,語文學習的方法和習慣,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的能力,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知識視野,情感態度,思想觀念等等。「語文能力」已包含其中。這里提及的種種目標內容在以前的語文教育中也必然涉及到,但不能都歸在「語文能力」的范圍之內,語文課程需要有一個名稱能夠涵蓋這樣一些教育教學目標。正是基於這樣的出發點,只有用「語文素養」這一名稱,才能把上述內容都納入語文課程的目標體系。如此改動,不僅僅是在名稱和使用概念上做文章,其目的在於進一步開發語文教育在實用之外的功能,重視在語文課程實施過程中增強底蘊、提高修養的功夫。 《語文課程標准》正是基於以「培養」與「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這樣的對語文課程的功能、地位、總目標的認識,基於對語文課程特點(人文性、實踐性、漢字與漢語的自身規律)的深刻反思,首次正式提出了「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甚至明確要求「語法修辭知識不作為考試內容」。這種提法措辭委婉而觀點鮮明,其標志著語文課程目標由知識中心向以學生能力發展為中心的轉變,也表明在素質教育深入人心的時代背景下,語文課程功能的顯著升華。《語文課程標准》從不同階段、不同層次和不同側面提出了語文課程的目標體系,即盡可能充分地發展學生個體的能力體系。其中包括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激發其想像力和創造潛能。語言能力是指以語言積累為基礎、語感培養為指向的實踐性能力,分別表現為注重情感體驗、豐富精神世界、獨立自主的閱讀能力,耐心專注地傾聽、文明得體的表達和溝通、富有感染性和說服力的口語交際能力,感情真摯、條理明確、追求獨特感受、有創意的寫作能力,以及全球化時代所必備的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而思維能力則是與語言能力互為表裡、同步發展的,由於課程評價趨向注重學生個體在學習過程中的形成性和發展性,故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型語言能力之發展,必然內在地刺激著個體思維能力之成長,並進而開發出想像力和創造潛能。因此能夠說,從偏重各種語言知識的灌輸和貯存,到注重發展個體的各項能力,《語文課程標准》充分體現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語文教育新理念。
7. 常青藤創新總裁班有哪些課程
課程有很多的,比如 常青藤創新總裁班、領袖班、企業家財務管理研修班、還有他們的核心高管研修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