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理念內容
『壹』 新課程理念的概念
新課程的概復念:
一、「以人制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是課程改革的出發點。
二、開放型的新課程觀是建構現代化課程體系的必然選擇。
三、民主化是建構新型師生關系和課程管理體制的牢固基石。
四、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合。
五、樹立終身學習觀,終身學習將成為未來每個社會成員的基本生存方式。
六、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靜止觀,樹立評價促發展的發展觀。
七、批判與創新是本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靈魂。
八、回歸生活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歸屬。
『貳』 新課程理念是什麼具體包括哪幾方面的內容中小學有什麼區別嗎
有區別, 這是小學的 (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 面向全體學生; ● 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 ● 全面提高,語文素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 觀,三個維度目標的綜合)。 (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 豐富的人文內涵,熏陶感染作用,學生的獨特體驗; ● 實踐性,以實踐能力為培養目標,以語文實踐為培養途徑; ● 母語教育,學習資源,實踐機會,感性把握能力; ● 漢語言文字特點對語文教育的影響,起始階段的教育過程和方法,語感,整體把握。 (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 注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兒童學習語文特點,個體差異與學習需求; ●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求知慾和進取精神; ●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 鼓勵想像、質疑、發現、創新。 (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 綜合:溝通學科間的聯系、語文與生活的聯系; ● 實踐:積極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課內外學用結合; ● 創新:吸收新思路新觀念,運用新技術新方法; ● 適應: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校和不同學生的需求; ● 開放:自我調節,更新發展。
『叄』 新課程理念有哪些
新課程教學理念有科學性、先進性以及學習理念、學習方式、人生觀、價值觀、認識觀等的不斷變化。
傳統的教學為老師講學生聽,這樣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出的學生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因此,如何「創設有利於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課程實施環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滿足不同發展潛能學生的不同需求,給與學生選擇的空間,以最終實現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是高中新課改的重要任務。
面對這一艱巨任務,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建立和形成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探究式學習方式,從學生的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發現新問題」的學習過程,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探究性學習從根本上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也要求教師必須改變原來灌輸式講授的教學方式。
拓展資料:
課程標准在教學內容、學習方式、課堂模式等多方面都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革,當然也要進行教學評價的改革。
因此,課程標准把「建立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並重的評價機制」作為一個基本理念,著重強調在對學習評價時,既要關注學習結果,也要關注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行為的變化,評價的目標要多元化、手段多樣化。
新評價理念的提出,要求各級教育部門及個人,尤其是教師要徹底改變以前不科學的評價觀念,以實際行動落實新課程標準的評價要求,隨著新課程的實施,學校教育在教學內容、學習方式。學習環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變,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組織者、引導者的教師,評價時必須做到在重視結果的同時又重視過程。不能求全,只要學生在某一方面有進步的表現,盡管每個學生的表現不盡相同,也應認為他的學習是有收獲的,是成功的。
『肆』 什麼是新課程理念
新課程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質量要求。新一輪課程改革將我國沿用已久的教學大綱改為課程標准,反映了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基本理念。基礎教育各門課程標準的研製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工作,經過全國近300名專家的共同努力,18種課程標准實驗稿正式頒布,標志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入新的階段。一、新課程是針對我國新課改而重新編寫教材和設定教學科目的統稱,有新的大綱相配套; 二、新課程從小學一年級到中學(初中)九年級成為一個上下連貫的科目和教材系列; 其中,小學階段設有語文、數學、科學、英語、美術、音樂、體育、思想品德等科目; 三、新課程是為真正落實我國素質教育而由國家中小學教研組統一編寫和設定的課程模式; 在新課程背景下,中小學教師要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採用新的教學方法,才能適應新課程的教學; 四、目前針對新課程,國家基礎教育司已經組織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編寫了相關的教師新課程繼 續培訓教材。 五、在新課程背景下,新教材的內容將更加能適應當代社會的發展和新知識的更新,能有效地提高我 國中小學生的素質。 新課程具體體現:加強了學科的綜合性、設置綜合課程、增設綜合實踐活動
『伍』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 )。
正確答案:D
解析:「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新課程改革要求以學生發展為本,讓學生參與是新課程實施的核心。
『陸』 新課程核心理念是什麼課程目標是什麼
新課程的三大基本理念: 1.關注學生發展。 新課程的課堂教學評價,要體現促進學生發展這一基本理念。這一理念首先體現在教學目標上,即要按照課程標准、教學內容的科學體系進行有序教學,完成知識、技能等基礎性目標,同時還要注意學生發展性目標的形成。其次,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研究課堂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體現學生主體,鼓勵學生探究,高效實現目標。在進行學生教學發展過程中,老師的角色定位也很關鍵,正確的做法,老師應是一個引導者、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者,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能動性。 2.強調教師成長。 依據新課程評價目標的要求,課堂教學評價要沿著促進教師成長的方向發展。其重點不在於鑒定教師的課堂教學結果,而是診斷教師課堂教學中學生提出的問題,制定教師的個人發展目標,滿足教師的個人發展需求。 3.重視以學定教。 新課程課堂教學要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發展為本,就必須對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進行改革,體現以學生的「學」來評價教師「教」的「以學論教」的評價思想,強調以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呈現的狀態為參照來評價課堂教學質量。提倡「以學論教」,主要從學生的情緒狀態、注意狀態、參與狀態、交往狀態、思維狀態、生成狀態六個方面評價。 新課程的教學目標為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柒』 新課程的主要理念有哪些
新課程體現出以下三大課堂教學理念:
1.生活性(——回歸生活,體現生活性,是新課程教學的基本特徵) 追求教學的真實性,淡化教學的純藝術性追求,即教學語言滴水不漏;教學環節天衣無縫;細節處理獨具匠心;時間安排精確無誤;教學運行波瀾壯闊。我們寧要有缺陷的真實,也不要虛假的完美。要回歸生活,強調對話、交往、互動的生成性教學。
2.發展性——發展性教學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態,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教學的根本任務。 一線教師要按照新課程的要求,反思原有課堂教學模式的弊端及造成的原因,積極進行教學模式改革的研究,在理論上研究,在實踐中探索,從根本上摒棄陳舊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構建新課程精神指導下的新的教學模式與方法,要以學生發展為本,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強調課堂上師生互動,關注課堂中愉悅和諧的群體生活和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課堂教學煥發出生機和活力。 新課程實際上對教師提出了教育專業工作者的要求,這就是教師要成為學生成長的引領者,學生潛能的喚醒者,教育內容的研究者,教育藝術的探索者,學生知識建構的促進者,學校制度建設的參與者,校本課程的開發者。
3.生命性——生命化教學 要把教學提升到生命層次,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的一段生命歷程,一種生命體驗和感悟,這是新課程教學的最高境界。 課堂教學應被看作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經歷,是他們生命的有意義的構成部分。對於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是其學校生活的最基本構成部分,它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當前及今後的多方面發展和成長;對於教師而言,課堂教學是其職業生活的最基本的構成部分,它的質量,直接影響教師對職業的感受、態度和專業水平的發展、生命價值的體現。 葉瀾教授在「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一文中做出過這樣一連串的追問:「當學生精神不振時,你能否使他們振作?當學生過度興奮時,你能否使他們歸於平靜?當學生茫無頭緒時,你能否給以啟迪?當學生沒有信心時,你能否喚起他的力量?你能否從學生的眼睛裡讀出願望?你能否聽出學生回答中的創造?你能否覺察出學生細微的進步和變化?你能否讓學生自己明白錯誤?你能否用不同的語言方式讓學生感受關注?你能否使學生覺得你的精神脈搏與他們一起歡跳?你能否讓學生的爭論擦出思維的火花?你能否使學生在課堂上學會合作,感受和諧的歡愉、發現的驚喜?……也許,還可以再列出一百個這樣的問題,但卻不可能窮盡一個真正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可能發生的一切。」 這不正是我們新課程苦苦探求的課堂教學的理想境界嗎? 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上,師生才是全身心投入,他們不只是在教和學,他們還在感受課堂中生命的涌動和成長。 生活性——體現了對學生的現實關懷——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活氣息; 發展性——體現了對學生的未來關懷——讓課堂教學以人的發展為本; 生命性——體現了對學生的終極關懷——使課堂教學充滿生命氣息。 在這樣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就會使知識變得鮮活起來,使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
『捌』 新課程的四個基本理念是什麼
1、提高科學素養------新世紀對公民的基本要求。
2、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提高和收獲。
3、倡導探究性學習------學習的方法和思路,為今後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4、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提高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
(8)新課程理念內容擴展閱讀:
學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對象,究竟應該如何看待學生,這是教育工作者面對的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學生觀的核心內涵是,學生究竟是人還是物。
至少在口頭上,幾乎任何人都認為學生是人,然而,在我們實際的教育工作中,卻普遍存在著把學生當做任人擺布的物的現象。這涉及一個如何看待人的問題。這次課程改革對於學生的看法堅持了以下三個要點。
第一,統一性、規范性
作為生活在一定社會條件下的人,人與人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使學生具有「被決定」的一面。馬克思關於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的闡述,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因此,新課程必須具有必要的統一性、規范性,這一點在課程標准中得到了體現。
第二,主動性
作為具有主動性生命形式的人,學生與無生命的物和有生命的植物、動物有著本質的區別。正是這種主動性,使人能夠不斷地「更新」,不斷地超越自我。因此,在課程實施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充分考慮如何保護並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第三,學生具有「未完成性」。
從積極的意義上理解,這種未完成性是指:在我們的學生身上,具有豐富的潛能,存在著廣闊的發展空間,蘊藏著對於復興中華民族大業至關重要的人力資源。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充分發展是這次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使命。
『玖』 語文新課程理念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一、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 面向全體學生;
● 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
● 全面提高,語文素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 觀,三個維度目標的綜合)。
(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 豐富的人文內涵,熏陶感染作用,學生的獨特體驗;
● 實踐性,以實踐能力為培養目標,以語文實踐為培養途徑;
● 母語教育,學習資源,實踐機會,感性把握能力;
● 漢語言文字特點對語文教育的影響,起始階段的教育過程和方法,語 感,整體把握。
(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 注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兒童學習語文特點,個體差異與學習需求;
●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求知慾和進取精神;
●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 鼓勵想像、質疑、發現、創新。
(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 綜合:溝通學科間的聯系、語文與生活的聯系;
● 實踐:積極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課內外學用結合;
● 創新:吸收新思路新觀念,運用新技術新方法;
● 適應: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校和不同學生的需求;
● 開放:自我調節,更新發展。
二、與《語文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的比較
(一)《語文教學大綱》(試驗修訂版)的主要改革內容。
● 注重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 注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 注重提高學生感性把握能力。
(二)《課程標准》對《教學大綱》的發展。
● 系統地提出「三個維度」的課程目標,並使之具體地綜合性地體現在 各個階段目標之中;
● 大力推進新型的學習方式;
● 突出跨領域的綜合性學習;
● 強調課程的現代性和創新性。
三、關於課程目標的特點
(一)一些基本的出發點:
從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理念出發,加強了課程目標中「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一維度。
從語文課程的性質和特點出發,將「過程與方法」也作為課程目標的組成部分,對學生學習過程和方法的要求有所展開。
從現代社會對未來公民素質的要求出發,對語文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信息,創造潛能,人際交往)
課程目標的設定,要考慮前瞻性、適應性和包容性,還有可操作性。但為體現課程改革的精神,前瞻性是首位的。
課程目標的設計思路是九年一貫,整體設計,盡可能體現語文課程的整體性和階段性。
縱向結構是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橫向結構是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五個方面。其中綜合性學習是學習方式,是在現階段特別需要予以重視、加以強調的。
(二)關於總目標:
總目標大致與修訂大綱中的「教學目的」和「教學總要求」兩部分相對應,大綱對總目標的表述在技術層面較多,對知識和能力的要求較具體。根據對語文課程性質與地位的理解,以及課程改革的新理念,經綜合、梳理,共歸納為九條。
相對於大綱,我們突出了這樣一些思想:
1.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如第二條關於閱讀能力,加上「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在學習方式方面,加上「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
2.突出現代社會對能力的新要求。如加上「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大綱僅在閱讀方面要求「學習瀏覽,能根據需要收集有關材料」),口語交際方面表述為「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學會傾聽,能准確地表達與交流,講究文明修養」(大綱:「口語交際要講究文明禮貌。聽人說話能領會主要內容。堅持說普通話,能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將聽與說分開,且未重在交際),特加上「在語言能力發展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創造潛能」一條,突破原來只強調聽說讀寫能力的局限性,注重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和創造精神這些現代公民的重要素質。專加「尊重和理解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關心文化的變革與發展」一條,體現全球性的文化視野和語文學習與當代文化密不可分的聯系。
3.突出語文課程的實踐性本質。為改變重單純知識傳授的傾向,提高語文能力的主要途徑是語文實踐,這體現在對漢語拼音、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的諸方面能力要求的表述中。
『拾』 什麼是新課改新課改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新課改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上世紀末,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新課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紀構建起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新課改的主要內容是:
1、課程目標方面:反對過於注重知識傳授,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達成。以前的老師授課比較注重照本宣科,所教的內容大都跟書本一模一樣,這樣教出來的學生其思維能力相對較弱。新課改則更注重引導學生去探索新知識,而不是老師告訴你什麼就是什麼。
2、課程結構方面:強調不同功能和價值的課程要有一個比較均衡、合理的結構,符合未來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和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新課改除了需要學生掌握課本知識之外,更強調了德智體美等多方位的發展,使學生更適應新時代的需求。
3、課程內容方面,強調改變「繁、難、偏、舊」的教學內容,以前的教育當中有很多難度在中上的知識,導致兩極分化,有的學生解難題特別厲害,有的學生卻連基礎都掌握不了。新課改則更注重學生對於基礎知識的牢固掌握,以及全面發展。
4、課程實施方面,強調變「要學生學」為「學生要學」,以前都是老師要學生乖乖坐在教室里聽老師講,新課改之後則更強調了學生的積極性。教學人員應該通過一些方法,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積極主動的去學習。
5、課程評價方面,以前的評價過於強調甄別與選拔,現在強調評價是為了改進教學、促進發展。例如在評分機制上更為靈活,學生差一點點及格的情況下,老師可以酌情處理,讓他及格,增強自信,同事也激發對學習的興趣。
6、課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國家課程、教材一統天下,現在則更強調「因地制宜」,也就是說各地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做相應的改動,使得教材、教學等更適應學生的發展。
(10)新課程理念內容擴展閱讀: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人們已經感受到了一些變化:各地用的課本是不完全一樣的,老師上課不是「緊扣教科書」了。學生的「問題」多起來了,「中考」改為「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了。高中錄取不是只看分數了。
高中新課改「最要害」的變化是學生自主選課。也就是說,學生在完成必修課程的基礎上,有很大的「課程選擇權」,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想學什麼就學什麼」。